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讀書》十年(全5冊)(簡體書)
滿額折

《讀書》十年(全5冊)(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245 元
定  價:NT$ 1470 元
優惠價:871279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讀書>十年》是根據揚之水進入《讀書》期刊工作的十年間所記錄的日記整理而成的一部書稿。本書稿通過揚之水的個人記錄,詳實的反應了1986年到1996年,揚之水本人的所思所想,《讀書》編輯部的運作模式,揚之水與徐梵澄、金克木、張中行、啟功等名家相與還的情境。是讀者了解和研究那十年間文化界讀書界的寶貴文獻資料。在日記部分之後,我們又精心整理了吳小如、辛豐年等二十餘位文化界名家與揚之水之間的一百五十餘封書信,詳實的反應了揚之水與這些大家之間或親密、或敬重、或玩笑、或嚴謹的交往,是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資料。

本書共五冊,使用一個書號,成套銷售。

 

作者簡介

揚之水

出生於1954年,浙江諸暨人,原名趙麗雅。1986年至1996年擔任《讀書》期刊編輯。1996年起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工作,開始深入研究文物考古,用考古學的成果反向觀照研究文學作品,著作有《詩經名物新證》《詩經別裁》《脂麻通鑑》《先秦詩文史》《中國古代金銀首飾》《物中看畫》等。

名人/編輯推薦

《<讀書>十年》一書中除了記載揚之水經手編輯的書稿和文章之外,還詳盡的記錄了揚之水十年間所讀、所買、所收、所贈的書籍,對其中大部分著作都有十分懇切的評價和真知灼見。在讀書之外,還反應了許多名家的小故事,從側面了解到上一代學術前輩的生活狀態和思想情趣。書稿也詳細的記載了1986年到1996年飯店菜譜菜價和書店書價的變化,亦莊亦諧的見證了那十年間的生活歷史。

十年日記百科全書

楊早

《〈讀書〉十年》是一本奇書。儘管看上去,它只是記錄一位學者編輯生涯的日記選。

《〈讀書〉十年》是揚之水1986至1996年間的日記選本,而本名趙麗雅的揚之水,正是當年“《讀書》五朵金花”之一,稍明《讀書》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文化界位置的人,都知道這套日記的重要性,它還原了“可信的”那個年代。

日記內容無非是記事與記感兩類。而自古得能流傳的日記,不只能見出作者生平、性情,還要能從中看出交遊、藝文、時事、世情,堪稱一部“全書”。風行一時流傳不衰的如《越縵堂日記》《緣督廬日記》《湘綺樓日記》都有這種特點。反之,流水賬式的《魯迅日記》就不夠自足,需要讀者、研究者以大量史料與想像來腦補。

自然,日記作者名氣愈大,地位愈高,而愈易流布。但好的日記還要滿足兩條:一是作者並未自覺日記的傳世可能,寫作時不隱惡,不諱飾,不矯情。二是公佈的版本也能少刪、不增,盡量留其原貌。因此,日記之真偽與作者入世之深淺,有時恰成反比。史界重視的《忘山廬日記》《退想齋日記》,研究價值不輸於名家手札。

再來就說到文筆。魯迅在答太炎師問“文、學之辨”時嘗言:“學以啟人思,文以增人感。”將日記當小品寫,原是古時常事。近代以還,私人日記功能性增加而審美性趨弱,往往只適合研究者爬梳史料,而無法諷誦詠讀。世人亦不以美文視日記,然而日記的文學價值,無疑也是這份日記是否適於公共閱讀、是否成為審美教育範本的一大標準。

全面、真實、文采,這些優點,《〈讀書〉十年》俱全。作者有言:“當天的紀事,總還可以信賴(整理過程中,只有減法,絕無加法;極個別的字句之外,絕少改動),至少能夠提供一點還原現場的線索。”這是真實。

說到全面,篇中片段,可作回憶錄看,可作遊記讀,也可作精神生活史材料研究。如一九九〇年一月十一日的日記,便極見當時社會的精神生活狀況:

“文學所的靳大成和許明拿來二百塊錢,請《讀書》出面邀請幾個人,一起聊一聊,談話題目是八十年代學術歷程回顧。今天上午來了十四位,圍繞論題討論了一上午。午間我與吳方買來肯德基炸雞,一人一份,算是午餐。飯後老沈來,大訴出版界苦經,於是上午大家所說的要走鑽研學術一徑,似乎也很難了。”(下劃線為引者所加)

小小一段,三十年後再看,饒有趣味之處,非只一端。八十年代的終結與抱憾,九十年代的開啟與徬徨,“出版界苦經”仍在訴著,“鑽研學術一徑”似乎越來越窄也還有人在走。而配上“肯德基炸雞”,實事又像是某種隱喻,短短百餘字,時代的風味浸潤其間,至今不散。

時代是小炒,生活仍是主食,構成整部日記的煙火氣息。一九八九年四月廿一日一則由聽吳彬說香椿芽兒剛上市賣至八元一斤,這兩天也得三四塊錢(物價史材料!),憶起插隊時吃香椿:

“更憶起插隊時節在會青澗,春日里沒一點兒油水菜蔬,只望著莊稼地裡零星長著的幾棵香椿樹,每是我夠下芽兒來,切成細段開水焯了,撒上鹽,就是極香極香的好菜兒。有一回,幾個人湊了一塊錢,找著上頭的老顛儿嬸,換了十個雞蛋,吃了一頓香椿炒雞蛋,真是美死了。這也不過是幾日里的事,過了這時節,更哪裡尋一點點牙祭!”

這卻是明末小品的風味。類似短章,日記中亦極多。

而《〈讀書〉十年》更為讀者稱許之處,卻在記“書”與“人”兩層。作者彼時供職《讀書》,又是癡迷閱讀之輩,日記中購書借書讀書談書的記錄,幾乎到了無日無之的地步。有人說,將日記中提到的書名輯錄出來,就是一部《八十年代京城精神生活提要》。

而“人”就更為豐富繁雜了。編輯、作者、朋友、師長、讀者、親人,北京的、外地的、國外的,一個個都在尋常日腳中凸顯出來。其中尤以金克木、徐梵澄、錢鍾書等時時請益的前輩,沈昌文、吳彬等日日相處的同事,面目最為生動。

作者曾於一九八九年六月十六日日記中自言:“《讀書》這個'小氣候'是極為難得的,必當珍愛它。也許若干年後,我會寫下關於《讀書》的回憶錄,那時想想這些小曲折,一定更會覺得有意思。”其實,《〈讀書〉十年》已是絕佳的回憶錄,從中不僅可以窺見各路學者的側面音容,更有各飯館的菜色,有日日經手的書單,也有車票點心唱片的價格。從《〈讀書〉十年》中,我們至少可以還原出一部可信的生活實錄,一輯精準的人物剪影,一冊雅緻的美文短章。

難怪黃裳看過部分日記內容後曾致信作者稱:“因嘆尊藏日記皆逸人韻事,可輯為一冊,可驚俗目,又知足下為編輯時,辛勤周至,無怪為作者所勝贊,如此編者今無之矣。”

此次《〈讀書〉十年》新版,又增入了“友朋書札”一輯,收二十七位師友信札計一百五十八封。這些師友,多為《讀書》及《書趣文叢》的作者。除編著往來、書稿討論等事務性內容外,各位師友點撥學問,平章人物,以至感慨時局,自書身世,長書短簡,均能見出各人面目性情。這些信札,與十年的日記對讀,更能見出“編輯”與“作者”之間肝膽相照、放言無忌的難得氛圍。

可以說,這套日記,包括那些映照對讀的書札,將是多年後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社會研究者的福音。我們有幸作為同代人先睹為快,也是一種難得的緣分。

這些年,由於社群固化與學派分裂日益加劇,“知識界共識”成為某種可望不可及的理想,因此上一個“共識年代”(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被書寫成某種神話,追憶之作也紛紛浮現,但回憶是那樣的靠不住,而有資格回憶者又集中於當日的領風騷者,當年普通的精神生活與日常記憶反而隱沒入黑暗中。《〈讀書〉十年》則以無可質疑的忠實與復雜,全方位地複原了八十年代的知識生活。由於這套日記表面的瑣碎與個人化,它出版後並未受到許多還沉浸於往日傳奇的讀者足夠的重視。隨著時間逝去的洗禮,回憶與傳奇會漸漸褪色,真能留下的,怕還是這一部個人的真實記錄。

 

目次

第一冊一九八六年——一九八九年
第二冊一九九〇年——一九九二年
第三冊一九九三年——一九九四年
第四冊一九九五年——一九九六年
第五冊友朋書札

書摘/試閱

一月三日星期六

上午去編輯部,找張守義取來第三期的封二、三。

見到沈昌文時,他告訴我:《自由二題》到底還是撤下來了。

一月五日星期一

到編輯部,倪樂傳授如何畫封二、三版式。

到報社去取信,二編室的人一個都不在。一編的人倒挺全,不過好像沒什麼話說,有些淡淡的。如今美編和版式單闢了一個室,到那裡看了看,四個人都非常熱情。

收到魏嵩山寄贈的《中國歷史地名辭典》。

在新近開市的廠甸市場轉了一圈,二層專營風味小吃,所謂“風味小吃”,實在是有名無實,幾年未曾問津的愛窩窩,今日買來一嚐,比先前吃過的可是差遠啦,且不說價錢又貴出好幾分。幾個小舖面,招幌不一,經營的貨色卻大致相同。

一月六日星期二

收到龔維才寄來的《歷史研究》(上、中、下)、《人的問題》。

收到劉微亮寄贈的《雪萊情史》、《鬱達夫文論集》。

收到張呈富寄贈的《北平風俗類徵》(上、下)。

到社科院訪蘭明。

三聯又到了幾本新書,真欲一享先睹之快,無奈區區幾本樣書,哪裡輪到我的頭上。唉,看著鎖在櫃子裡的書,心中癢癢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27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