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得獎作品

商品簡介

 




★本書榮獲 2021年文化部第43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 自然科學類 精選好書
2020年好書大家讀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台灣海洋全紀錄 驚艷生態視界

《海洋台灣》作者黃佳琳多年來出海、潛水採訪,游走東海岸、西海岸、東北角龜山島、恆春半島墾丁、離島小琉球、綠島、蘭嶼、澎湖、東沙環礁,在一次次的環島重遊中,看見生物們的驚喜、震撼,進而為牠們擔憂,也為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我們感到愧疚、憤怒與無奈。

本書收錄許多難得一見的珍貴照片,是攝影師們冒著生命危險,長時間等候才有機會拍攝到的精彩瞬間,帶領讀者看見台灣海洋中的驚奇之美,感受島嶼的驚豔與嘆息,面對大自然更感謙卑。

期許藉由本書能讓更多人親近海洋、愛護海洋,打開心的視野,找尋海洋保育與經濟發展兩全方式,為人與自然共存尋求一條永續之道。

作者簡介

黃佳琳

現為雲遊四海、吃喝玩樂的旅遊記者、海洋記者。長期關注生態旅遊、潛水觀光、海洋保育等,因為三十歲學了潛水、太愛台灣,才用生命寫了這本書。

喜歡海洋、鯊魚、瑜伽、採訪和放空。夢想是當隻發懶的貓,但卻一直很努力工作、雞婆熱心;樂當一個不讀書的記者,但卻因為不想認輸,只好多讀了一點點書,一點點。

世新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任中國時報旅遊記者、非凡新聞周刊藝文記者、年代電視台駐上海特派記者。


個人網站:motravelife.com
Facebook粉絲專頁:黃小莫的旅行生活 Lynn Mo's Traveling Life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序】
海洋之心 (撰文/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署長 黃向文)

身在海島國家的妳/你,最近一次去海邊是甚麼時候?是去淨灘嗎?還是去釣魚呢?有沒有把自己泡浸海水裡?或者是,戴著大草帽,撿完那一方沙灘的垃圾,就趕著離去,深怕把自己給曬黑。
從陸地看海,似乎就只有無止盡、深邃的藍。要像佳琳這樣把自己當作人魚一般放進海裡,才能感受到海。要放得夠久,才能多認識她(海洋)一些。然後,當你回到陸地上,看看周遭為海付出的人們,才真正感受到深藍大海的美麗,還有人與海之間無言的哀愁。
人們喜歡聽故事,佳琳文章動人之處,也在於人心。雖然,篇篇標題談的是不同地點的海洋,每篇的核心依然圍繞著這群為海付出的人們。有「人心」,有「文化」,才能有感動,才能試著讓您體會,我們對於海洋的尊重完全不夠。
台灣的地點得天獨厚,溫暖的氣候跟多樣化的地形,孕育珊瑚礁、岩礁、砂泥底、海草床、藻礁等各種海洋生態系,以及超過一萬種的海洋生物(其實,已經被命名的海洋生物約有二十萬種,而不知名的,推測可能上百萬種)。國際間有個「海洋健康指數」評比,從海洋生物多樣性、觀光遊憩價值、藍色經濟產業、海洋文化、資源永續等十項指標綜合性評估。台灣最近二○一八年得到七十一分,恰好等於全球平均分數,並在二百二十一個國家當中排名第七十七名。當中值得驕傲的高分來自海洋生物多樣性(物種多)、水產品供應(養殖產量高) 、海岸保護與儲碳量(擁有珊瑚礁、紅樹林等高生產量的生態系),也就是這些豐富的自然環境,讓佳琳可以寫出東北角、墾丁、小琉球、綠島、蘭嶼、澎湖、東沙等繽紛的文章。
因著海洋資源,人們有了維生的工具。從澎湖石滬到東海岸的賞鯨,墾丁、綠島、蘭嶼、小琉球的觀光,都是依海而生的範例。島上有心的人們,從首席水下攝影師金磊、海龜癡漢蘇淮、海湧工作室郭芙、咖希部灣阿文、海廢藝術家唐小三、離島出走的宥輯和馥慈、黑潮島航團隊的帶領者卉君等。中間也聽到許多政府官員的投入與無奈(從國家公園、觀光單位到地方政府、鄉公所等),凸顯國內各機關對於海洋管理的架構內涵有待整合。
佳琳從旅遊觀光記者出身,但她並沒有以此滿足,以此為限。她最令人讚賞的是願意、也很努力的去訪問了許多專家學者,包括邵廣昭、戴昌鳳、莊守正、周蓮香、鄭明修、程一駿、陳義雄、黃祥麟、姚秋如、余欣怡、何宣慶、陳餘鋆、杜銘章等。從科學基礎去探討海洋所面臨的問題,單就訪談規模跟深度,就無人能及。也讓這本書與一般描述海洋的書相比之下,多了些科學性,但並不艱澀難懂,而是平易近人的科普風。
海洋健康指數中,低分的項目包括在地意識、海洋遊憩觀光、水質,這幾點也可以從書中略窺一二。環顧台灣海洋環境的演變,在這個時候,這本書的出版,有其特殊的意義。海洋保育署成立,離岸風機肩負政策使命的進行著,陸客人數的變化衝擊當中的觀光景點,而許多地方創生萌芽,逐漸茁壯,東沙碼頭疏濬如火如荼推行中。我們心裡都有那麼一絲恐懼,擔心今天書中描述的情景,可能在不久的未來就會有所改變。也正因為如此,這本書更顯其可貴。
海一直都在,海面下的組成卻在時間流逝過程中不斷的轉變。淨灘的人們知道,海邊垃圾變多了;潛水的人們知道,水下的珊瑚變少了;漁民大都知道,捕撈到的魚變少、變小了;研究人員知道,白海豚變少了。各位讀者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趁著還有機會,放下手邊的雜務,跟著佳琳看海去吧。然後一起想想,要怎麼才能保護這片屬於台灣子民的海洋。


【推薦序】
找回人與海的緊密關係
(撰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 陳美惠)

與黃佳琳因採訪相識超過七年,當時她是旅遊記者,因為關心生態保育與生態旅遊,常與我聯繫討論相關議題。她想找到「旅行的意義」,希望自己與他人的人生對環境永續產生意義,這樣的抱負,讓我印象深刻,至今我們一直保持聯繫。

當生態旅遊尚未引起大眾關注時,有好幾年的時間,佳琳跟著我們團隊在台24線屏北和台26屏南的海角天涯奔走,因其熱情、樂於分享的人格特質,與她念茲在茲希望台灣環境生態更好的理想下,曾主動協助牽線其他媒體,透過大篇幅報導,讓生態旅遊被更多人看見。

大約五年前佳琳開始接觸潛水、愛上海洋也考了潛水證照,從陸地延伸到海平面以下,更加拓展生態旅遊的視野。這幾年她和小琉球互動密切,從二○一六年開始涉入低碳旅遊,和在地許多有志之士,一起推廣低碳海龜生態島的旅遊,並結合減塑的店家,搭配海龜環保主題、淨灘活動、減塑講座、海灘貨幣等行動。旅遊記者出身,很自然地,海洋保育與觀光旅遊,就成了近年來關懷的脈絡。

海洋議題在身為海島國家的台灣,常不被重視。佳琳積極到國外採訪、報導,也走訪國內各海洋或觀光相關單位或團隊,希望推廣海洋生態之美。這一本海洋報導,帶著讀者從近距離欣賞海洋生態,其中包含海洋生物多樣性、賞鯨旅遊、鯨鯊與鬼蝠魟等保育的過程、海廢治理現況、海洋保育區管理議題等,讓人見識了繽紛的海洋世界,也深入瞭解美麗背後無法隱藏的哀愁。

全系列報導有大部分是從潛水旅遊切入,潛水也是一種觀光遊憩行為,她試圖從潛水可以看到什麼分享給讀者,希望可以藉由潛水親近海洋,進而認識海洋、愛護海洋。也因為深入海洋,發現珍貴的海洋資源陸續被觀光負面衝擊的龐大危機,我常說:「推動生態旅遊的終極目標是『保育』。」她也有感而發:「海也很需要,海洋才剛開始。」因此,雖然是一本看似海洋保育的書籍,也同時關注著友善環境的觀光旅遊方式。

十多年來,我常在基層社區陪伴,透過產官學合作,以生態旅遊引領社區居民與社會大眾閱讀里山、里海之美,珍惜里山、里海的環境與文化資本,找回人與地、與海洋的緊密關係。

雖然觀光常是促進鄉村經濟最重要的選項,但是觀光不是無煙囪產業,如果缺乏多元策略的觀光旅遊,在任何環境仍是以量的成長為目標,而沒有總量管制、永續發展的觀念,即使行銷成功,湧進大量遊客,觀光產業賺飽錢,但自然資源快速消耗後,將無以為繼,安身立命的家園也將蒙受難以回復的傷害。潛水、賞鯨,都是觀光的一種型態,但如何透過親近自然,進而喚醒人們珍愛大自然的心,我想這很重要,旅遊不只是吃喝玩樂的觀光型態。

永續觀光環境需要制定法規、落實管理,並教導遊客「使用者付費」,保護環境的觀念,用以維護自然生態、創造在地就業機會、協助農漁村轉型、提升旅遊品質。

生態旅遊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過程中的社區營造及環境教育,透過組織與培力社區居民,維護當地自然人文資源,帶領遊客瞭解並欣賞當地特殊的自然與人文環境,提供環境教育以增強遊客的環境意識,引發負責任的環境行動,並將經濟利益回饋造訪地。透過生態旅遊的方式,轉化人們利用環境的思維與方法,人心的改變,時間雖然漫長,但卻是最根本的保育與永續之道。

這個社會如果大家都只考慮自己,缺乏生命共同體的意識,這個地方很難長久發展。不重視環境保育的旅遊地,旅遊發展壽命不可能太久。恭喜佳琳用心完成這本報導,善用天賦、才華,為環境發聲影響更多人,也找到值得一生奮鬥的使命。

目次

推薦序 海洋之心 黃向文
推薦序 找回人與海的緊密關係 陳美惠
前言 親近海洋、認識海洋 黃佳琳

◎ 鯨豔太平洋/東海岸賞鯨紀行
◎ 白海豚的未來/西部沿海保育困境
◎ 小生物大亮點/東北角海洋生態
◎ 墾丁海域保育戰/恆春半島生態寶藏
◎ 海龜島生態習題/小琉球與龜優游
◎ 太平洋上的綠寶石/綠島潛水天堂
◎ 守護達悟海洋文化/蘭嶼與海共生
◎ 傳承海洋之心/澎湖群島漁業轉型
◎ 南海指環觀光難題/東沙環礁生態旅遊
◎ 檸檬鯊的天堂/探索東沙島的海底世界
◎ 明星物種與棲地保育/搶救台灣海洋生態
◎ 島民必修垃圾課題/海廢包圍台灣海域
◎ 尋找美人魚傳說/菲律賓海洋行銷

得獎作品

★本書榮獲 2021年文化部第43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 自然科學類 精選好書
2020年好書大家讀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540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