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漫步左營舊城:歷史地圖集
滿額折
漫步左營舊城:歷史地圖集
漫步左營舊城:歷史地圖集
漫步左營舊城:歷史地圖集
漫步左營舊城:歷史地圖集
漫步左營舊城:歷史地圖集
漫步左營舊城:歷史地圖集
漫步左營舊城:歷史地圖集
漫步左營舊城:歷史地圖集
漫步左營舊城:歷史地圖集
漫步左營舊城:歷史地圖集
漫步左營舊城:歷史地圖集
漫步左營舊城:歷史地圖集
漫步左營舊城:歷史地圖集
漫步左營舊城:歷史地圖集
漫步左營舊城:歷史地圖集
漫步左營舊城:歷史地圖集
漫步左營舊城:歷史地圖集
漫步左營舊城:歷史地圖集
漫步左營舊城:歷史地圖集
漫步左營舊城:歷史地圖集
漫步左營舊城:歷史地圖集
漫步左營舊城:歷史地圖集
漫步左營舊城:歷史地圖集
漫步左營舊城:歷史地圖集
漫步左營舊城:歷史地圖集
漫步左營舊城:歷史地圖集
漫步左營舊城:歷史地圖集

漫步左營舊城:歷史地圖集

定  價:NT$ 320 元
優惠價:90288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左營一直被視為高雄最具文化潛力的地方,
說起左營,你最先想到是什麼呢?

是風光旖旎遊人如織的蓮池潭;還是環繞在潭邊一間間的大小寺廟?是臺灣第一座土城――左營舊城(鳳山舊城);還是記憶裡到處都是的海軍軍營跟眷村房子……?

左營是高雄市區北部的一個大聚落,屬於開發較早的區域。
今日左營近海區域以左營軍港和海軍基地著稱,近代築港前原本是被沙洲封閉的淺海海灣,也就是所謂潟湖,這跟高雄港的天然條件是一致的,左營軍港的前身――萬丹港,就是建立在潟湖上。

左營做為臺灣南部的軍政中心,其象徵就是建築了鳳山縣城(1722 年初建,1826 年改建)。現代人會把舊城當作左營的一部份,但是在20 世紀初以前,其實左營只是獨立在舊城以外的一個庄頭,舊城和左營之間不能劃上等號,左營的範圍更不能投射到今左營區全境。

隨著高鐵、捷運的開通,這裡的一切似乎都發生了變化,有三鐵共站的新左營站,銀行商辦及住宅大樓林立,出現了多個大型購物中心……一起來一窺究竟吧!

※本書為「再造歷史現場-左營舊城見城計畫」出版系列

作者簡介

黃清琦
青刊社地圖工作室負責人,從事專業地圖繪製,古地圖整理和地圖史研究工作。

多年來擔任教科書地圖與課文編寫者,發表歷史地理學與地圖史學術論文十餘篇。繪製地圖超過1000 幅,使用於教科書、學術著作或論文、風景區看板、博物館展場等。

以持續繪製、改善臺灣歷史地圖集為一生的志業,投入超過10 年的時間製圖完成《臺灣歷史地圖》的出版。其他繪製地圖集還有《臺灣輿圖暨解說圖研究》、《臺灣戰後人口普查地圖集,1956-2010》、《高雄古地圖與歷史地圖集成》。參與撰述地圖史研究的專書,則有《測量臺灣─日治時期繪製臺灣相關地圖》、《臺灣舊版地形圖選錄》、《臺灣原住民族歷史地圖集》等。未來仍將繼續投入屬於本土的地圖集製作。

作者序

這部《漫步左營舊城- 歷史地圖集》是筆者第10 本地圖集/ 地圖研究著作,也是筆者第1 本以歷史街區為主題的歷史地圖集。

近年來由於臺灣本土意識的興起,以全臺或城市為主題的「多地圖」史志較多出版,包含了一些古地圖圖錄,以及「歷史地圖散步」系列等。「古地圖」與「歷史地圖」原應是兩種不同的概念,不過在臺灣已經頗為混用。古地圖(antique maps)又稱老地圖或古舊地圖,泛指各種類「有年份」的地圖,因此就混雜不同時代的地圖典範與測量精度;歷史地圖(historical maps)則是一種主題地圖,是以當代地圖典範繪製,各種歷史專題(比如歷史政區、歷史街區、歷史事件⋯⋯等)的空間科研成果。目前臺灣市面上的歷史地圖散步,地圖內容幾乎都是以古地圖為主,或輔以少數歷史簡圖而已。何以如此?因為一張複雜的歷史地圖繪製太耗工了,以一張歷史街道圖為例,就得從檔案到公報地毯式整理街道和地標的沿革,在GIS 資料庫建立數十個圖層,上百甚至上千筆點、線、面資料,美工編修的負荷更是巨大。

讀者或許要問,既然有古人留下的古地圖了,為何還要費心再製作歷史地圖呢?這是因為每張古地圖的地圖典範、測量精度、測繪目的、圖幅範圍都是不同的,比如一般讀者看太古老的圖(比如清代方志地圖)必然代溝感很重,而像左營這樣的軍事重地,過去地圖遮蓋的情形很多(留白,或假繪為甘蔗田,後者如經建版地形圖)。

讀者或許還要問,歷史地圖只是拿古地圖重新描過嗎?當然也沒這麼簡單。首先,地圖也有標錯或怠惰未修訂的情形,需要圖像和文字史料互證。其次,軍事要地的街道圖常被主管機關要求簡化、粗略化,用GIS 套疊現代街道後,往往偏移好幾條街。再來,更多的歷史主題地圖從未被繪製過(甚至沒被完整研究過),完全得靠文獻資料重新建構。

是以左營舊城雖然面積不大(舊城內僅0.45 平方公里,整個左營區19.4平方公里),但三百年來城垣、市街、軍事、族群的因素累加起來,需要做的主題圖也就相當複雜了。筆者把這部《漫步左營舊城- 歷史地圖集》定位為歷史街區的小品歷史地圖集,本圖集確實做到以歷史地圖為主體,輔以老地圖、老照片和文字,主要的歷史主題地圖系列包括行政區域沿革(10 圖)、舊城附近街道變遷(5 圖)、蓮池潭周邊變遷(1 圖)、眷村變遷(6 圖),加上序圖(空間地理、文化資產等)、導覽圖(4 圖),總共新繪歷史地圖36 圖,合文字分為左營的歷代發展、歷史空間再發現—小區域地理變遷、以及走讀導覽共3 章14 節。

這麼多的內容和地圖,實際上專案的期程不滿一年。能夠在這麼短的期限內達成使命,起自於2013 年起執行高雄市歷史博物館委託「高雄史料集成地圖篇」(共二輯)過程中的累積。除蒐集大量古地圖外,2014 年出版的《高雄市古地圖與歷史地圖集成》,也已經繪製了清末至縣市合併成立大高雄市期間22 幅歷史政區主題的歷史地圖,做為發展高雄城市歷史地圖的基礎。

感謝高雄市歷史博物館方支持歷史地圖之研究,筆者自2016 年完成《臺灣歷史地圖》後,深知使命仍重,還要賡續製作臺灣更專業主題、各地區、各城市的歷史地圖集,以此推廣臺灣人和世界各國人民對臺灣的歷史和地理認知。筆者期許本圖集指引一個歷史文資豐富區域的鄉土史、鄉土地理介紹和史蹟走訪、觀光情報,對在學學生、當地居民、觀光客群發展都很有所幫助。

感謝內人楊瓊對文字初稿的整理,感謝小乖和小Q 陪同實地考察左營各地,感謝實察、諮詢及審查中提供協助的師長和朋友。最後,還是得老話時間倉促,誤漏難免,祈再版時增補修訂。

2019 年12 月
青刊社地圖工作室 黃清琦

目次

局長序
作者序

第一章 左營的歷代發展
(一) 左營簡史與地理區域概說
(二) 清代的左營:龜蛇之間與雙城情結
(三) 日本時代:從寧靜小城到軍事重鎮
(四) 戰後:眷村的發展與北高雄的經濟核心

第二章 歷史空間再發現――小區域地理變遷
(一) 舊城
(二) 蓮池潭
(三) 眷村

第三章 走讀導覽
(一) 舊城
(二) 寺廟
(三) 眷村
(四) 人文其他
(五) 自然
(六) 吃喝玩樂親子遊
(七) 眷村小吃

附錄 左營文化地點資料表

書摘/試閱

(二)清代的左營:龜蛇之間與雙城情結

清代左營地區的發展,圍繞在舊城兩次建城,以及舊城新城之間的競爭。

1. 第一次圍城:龜蛇之間
1684 年(康熙23 年)臺灣納入清帝國版圖後,設置一府三縣,其中鳳山縣的縣治,經過一番審度之後,決定設在興隆莊。由於清初把鄭氏相當數量的官員、兵丁安插回大陸,一時各地人煙稀少。新設一府三縣中,除負郭臺灣縣外,諸羅縣和鳳山縣都寄治府城辦公。
1704 年(康熙43 年),鳳山縣終於歸治興隆莊。歸治後的首任知縣宋永清,開始營造一個縣城該有的各種設施,包含營造縣署、文廟、義學,還疏濬蓮池潭,灌田二三百甲。但是,做為防衛所需的城牆是欠缺的,這是因為康熙皇帝反對在臺興建城牆,他採取一種無城可守就「易失易復」的心態,多次禁令築城。但在傳統中華帝國的概念中,縣城應該有城垣做為防禦之用,尤其在民變頻繁的臺灣,沒有城牆守衛,知縣豈能安穩?於是先以簡陋的木柵、刺竹為城牆的代用品。
1721 年(康熙60 年)爆發朱一貴之役,幾乎攻破全臺灣各地重要城市。但康熙皇帝仍不改反對築城的想法,「臺灣斷不可建城。去年朱一貴無險可憑,故大兵入鹿耳門,登岸奮擊,彼即竄逃;設嬰城自固,豈能克期奏捷?」(黃叔璥,《臺海使槎錄》)。次年,鳳山知縣劉光泗在未得許可的情況下,打破禁令,開始在左營興隆莊以土埆築造了臺灣首座土城,這就是舊城第一代的土城。
這座土城與我們今日所見的左營舊城,位置並不相同。土城城垣的範圍,根據《重修鳳山縣誌》記載是「左倚龜山,右聯蛇山」,有人形容是用一條繩子把兩座山綁在一起。土城周長八百一十丈,高一丈三尺,外以半屏山、打狗山為屏障,共開了東西南北四個城門,並以護城河環繞城外。土城的建材多就地取材,以珊瑚礁、咕硓石為堆砌石材。在鳳山縣城未建城前,左營只有一條大道公街(興隆莊街),主要發展區域集中在蓮池潭畔,孔廟(文廟)與城隍廟都在那裡。土城興建完成後,行政辦公的縣署、軍隊駐紮的參將署、民眾祭祀的武廟,還有守備署、典史署等都設在城內,而行政人員、軍隊等也相繼進入,因此城內人來人往,逐步發展出7 條以上的街市,從此舊城漸漸繁榮。
昔日外貿商船從萬丹港經南海溝,在蓮池潭的前端登岸後,即在此進行貿易,此處市街因此被稱作「埤仔頭」,扮演著鳳山縣城水路交通的重要節點。除了鱗次櫛比的店舖外,因市街北邊與縣文廟、縣儒學相接,讓「埤仔頭」成為文風鼎盛之地,居鳳山縣之冠。謝姓、曾姓、林姓等功名後嗣,迄今仍是地方名紳。舊城國小後面的古厝群,即是歷史見證。可惜後來新縣治遷往下埤頭街,萬丹港逐漸淤積,逐漸圍築成數口魚塭,從運輸貿易的角色轉變為生產地帶,另外缺乏維護的「南海大溝」,其交通要津的重要性也降低不少。
為了加強防衛,1734 年( 雍正12 年)知縣錢洙在土城城牆外再加植三重莿竹,1760 年(乾隆25 年)知縣王瑛又在四座城門側各增建一座大砲臺,作為防衛的重武器,加強火力。但1786 年( 乾隆51 年) 林爽文事件爆發時,由於蛇、龜二山之上皆無城牆防護,加上土堡的牢固程度不足,使民軍翻越龜山進城,左營鳳山縣城被其盟軍莊大田攻陷,舊城損毀。事件後來台視察的福康安,有感於左營舊城三面環山,易攻難守,於是上奏清廷請求把鳳山縣衙遷往當時已相當繁榮的埤頭街(今鳳山區)。鳳山縣治於1788 年( 乾隆53 年)正式遷駐到埤頭街 ,當時也用莿竹築起了一座鳳山縣新城,相對於鳳山縣「新城」,左營舊城被稱為「舊城」,於是就形成了清代臺灣少有的「一縣兩城池」。

2. 第二次圍城:放蛇捉龜
然而,在民變頻傳的清代,因新城地處平原周遭無險可守,兵禍更盛,加上初搬遷後初期,鳳山新城實際上沒有城垣,僅以莿竹相圍,使得新城多次在戰亂中遭受波及。1805年(嘉慶10 年)海盜蔡牽犯臺,追附之吳准泗佔領鳳山新城80 多天後,才被清軍收復。於是又有人提議再遷回舊城,因為舊城襟山面海形勢,守備條件較佳。而且舊城原來就有城垣,稍加整修,花錢不多就能恢復舊貌,蔡牽之役後2 年(1807 年),嘉慶皇帝批准將縣城遷回興隆莊舊城。
但大亂一息,鳳山縣官民對縣城遷離繁華的埤頭街,又態度消極了起來。一拖17 年後,1824 年(道光4 年)又有許尚、楊良斌起事,再次攻陷埤頭街。此時臺灣知府方傳穟終於下定決心,提出「官捐民倡」的辦法,重建鳳山舊城。方傳穟募集建城資金14 萬9 千兩白銀,由知縣杜紹祁督改建興隆莊縣城為石城,1825年7 月開工,次年8 月便完工了,實際耗資9 萬餘兩。
這1826 年舊城第二次的圍城,除改採壘磚石圍城外,城池的範圍有所變更(圖18)。第二代石城捨去蛇山,全圍龜山在城內,即所謂「放蛇捉龜」。這是鑑於舊城第一代的土城包含了部分的龜山與蛇山山體,本想利用兩座山當天然防衛,但林爽文事件時,莊大田率領的軍隊就是從龜山攻入城內的。因此這次改建,便將整個城池向東北方向移動,將整個龜山圍在城中。除了城垣與城門的改造外,此次改建並且修復了官署、倉庫、監獄等設施。
但耗用巨資修好的舊城第二代石城,實際上是棄而不用的空城,鳳山縣署從未返回舊城辦公。鳳山縣官府、民眾等卻以舊城風水不佳(《臺灣通史》言「杜紹祁忽死,眾以為不祥,無敢移者」。此說已被推翻,杜壽終於故鄉),用水不便等理由,不願從埤頭街遷回,背後實際原因還是在於新城比舊城繁華太多,尤其1838 年(道光18 年)新城附近開闢曹公圳後,灌溉農田數千甲,使埤頭的經濟地位更行鞏固。終於在1847年(道光27 年),道光皇帝批准讓縣治遷回埤頭,對現狀予以承認,這才讓爭論了40 年的「雙城爭議」劃下句點。舊城空留一座氣派的石城,再也無法恢復昔日的行政中心地位。

3. 新舊城區位的比較
鳳山縣新舊兩城之爭,其實由來已早。雍正初年夏之芳的一首《臺灣紀巡詩》,頗得其意:

「龜蛇對峙鎖孤城,形勢空傳統領營。不築埤頭築海口,為憐安土重紛更。」

這是因為新城在經濟上的優勢十分明顯,下埤頭位於廣闊的平原,有魚米之利,且地處鳳山縣的中心位置,西濱下淡水溪(高屏溪)畔,位居阿猴林(內門山區)與鳳山附近山地之間的交通要道上,當時鳳山溪也能通航,商旅們都在此歇息與交易,因此它在清康熙末年就已經發展成為鳳山縣最繁華的街市。1720 年(康熙59 年)《鳳山縣志》中關於有下陂(埤)頭街的註記:「屬竹橋莊。店屋數百間,商賈輳集。莊社街市,惟此為最大。」之後下埤頭街的繁榮程度也一直遠在興隆莊之上。清領初期是在海防政策考量下,才將縣治選在位於鄰近萬丹港的興隆莊。
甚至新舊兩城與水域的形勢,以及地名命名,也有相似的情形。舊城旁有蓮池潭(蓮潭埤),湖旁聚落稱埤仔頭。新城旁也有柴頭埤,聚落稱下埤頭或埤頭(圖19、20)。
林爽文事件(1786 年) 爆發,左營鳳山縣城被毀,鳳山縣城就順勢移駐到埤頭街。雖然1788 年(乾隆53 年),巡檢衙署自屏東崁頂移駐興隆舊城,但左營舊城聚落仍喪失了「鳳山縣署」之重要行政機能,使得清初盛極一時的興隆莊逐漸沒落。之後每因重大民變又有遷城之說,甚至在1826 年舊城再造磚石城,但每當亂事平定,官府遷治的意願又缺缺。1838 年(道光18 年)知縣曹謹增建城樓、興建6 座砲台、興修曹公圳,在防衛上和經濟上都給新城大加分。1853 年(咸豐3 年),林恭起事,鳳山縣舊城和新城均被攻陷,舊城雖然改建石城,防禦力也被打上問號。1854 年(咸豐4 年)參將曾元福修築新城土城,新城也有了城垣,從此以後再沒人提議遷回舊城。
清末激烈動盪期,舊城在政治、軍事上的位置更行滑落。林爽文事件後,舊城雖走了知縣,但移來巡檢,還有一定的行政機能,但1867 年(同治6 年)羅妹號事件後,恆春半島海防事件不斷,興隆里巡檢也移設枋寮巡檢,行政機能喪失了。軍事機能方面,南路營隨縣署在林爽文事件後遷新城,舊城只設「舊城汛」。據《臺灣通史》「清代臺灣水路汛防表」,舊城汛設千總一員,兵丁116 名,兵丁1869 年[ 同治8 年] 後裁存剩35名,清末設8 名(按日本公文書館藏同治末年《清國臺灣屬地圖》,上標舊城汛千總一員,兵丁35 名,與連橫記載相符)。政治、軍事地位的低落,使得舊城的經濟也衰退,據伊能嘉矩抄錄日本統治初期1897 年的人口資料,當時新城人口5,345 人,舊城僅722 人(《伊能嘉矩臺灣探查日記》)。清代鳳山縣新舊城之爭,以舊城完敗收場。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88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