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職場宮心計:流傳千年的職場生存法則 從歷史看職場
滿額折

職場宮心計:流傳千年的職場生存法則 從歷史看職場

定  價:NT$ 380 元
優惠價:85323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6元
庫存 > 10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你以為劉禪是扶不起的阿斗,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雍正不但沒有竄改遺詔,還拯救了即將衰頹的清朝!
只差那麼一點點,「他」就是皇帝,而歷史要改寫啦……

比宮鬥劇更加殘酷的真實歷史,你準備好了嗎?

魏徵去世時,唐太宗感慨嘆:「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人類總覺得看別人掉進坑裡很可笑,殊不知自己已經站在坑的邊緣,下一個掉進坑裡的可能就是自己。故歷史一再重演,總是有人跌倒在同樣的坑裡。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時代,有多少個王朝興起又衰亡,每一個王朝都躲不過掉入坑裡的命運,最後全數消亡!歷史是一本書,曾經有多少失敗者用自己的鮮血在告訴後來者:「小心,這裡有坑。」可後來者並沒有理解什麼是「知興替,明得失」。歷史依然一幕幕地重演,失敗者「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回頭細細品讀,我們會發現:歷史欲傳達給世人的東西,其實就是經驗,這些世人不必親自體會就可以學習和了解的經驗,這些先人用鮮血或性命換來的寶貴經驗。
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側重於對歷史人物的品讀,如:李廣為什麼未被封侯?張居正為什麼後來一敗塗地?雍正為什麼留下惡名?在上篇中,作者側重於還原一個立體的歷史人物,從最初登上歷史舞台直至最終離開,透過其人生軌跡中數個關鍵的闡述和分析,去分析、了解每個人物成功或失敗的原因;下篇側重於對歷史事件的品讀,以闡述不同歷史事件背後的共同點,以史為鑑來指導個人行為。

作者簡介

商振,企業諮詢顧問及培訓師,暢銷書《職業精神》作者,擅長領域為企業文化、職業素養。一直從事企業文化、員工素養提升方面的諮詢、培訓工作。在管理諮詢和培訓工作中,宣導以順應、提升員工價值觀等意識形態來引導、改變員工行為。現兼任多家企事業單位及機構專家團顧問成員、特聘培訓師。《銷售與市場》、《人力資本》等媒體特約撰稿人、專欄作家。參與多家服務行業企業的CIS導入實施、服務流程標準化設計、全員化品牌管理培訓、客戶滿意的員工服務培訓專案。

自序
我不是歷史學專家,我的本職工作是做企業諮詢和培訓工作,閒暇之餘喜歡讀歷史方面的書。有些事情做得多了,想得也就多了;想得多了,就希望把自己想的記錄下來。
我一直在想: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除了留給我們故事和可供閒談的資料以外,還有其他有價值的東西嗎?歷史這部書在試圖告訴我們什麼?這個問題一直是我閱讀歷史時的出發點,我希望能夠找到這個答案,明白那些歷史想要告訴我們的東西。
公元二〇〇七年末,我和出版社曾合作出版了一本《職場有坑》。在和編輯商量這個書名的時候,我似乎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我在《職場有坑》一書中有如下文字:
人類總覺得看別人掉進坑裡很可笑,殊不知自己已經站在坑的邊緣,下一個掉進坑裡的可能就是自己。故歷史一再重演,總是有人跌倒在同樣的坑裡。如同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時代裡,有多少個王朝興起又衰亡,試問有哪個皇帝願意看到國家衰敗?可偏偏每一個王朝都躲不過掉入坑裡的命運,最後全數消亡!歷史是一本書,曾經有多少失敗者用自己的鮮血在告訴後來者:「小心,這裡有坑。」可後來者並沒有理解什麼是「知興替,明得失」。歷史依然一幕幕地重演,失敗者「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你聽見歷史的一聲嘆息了嗎?將來會有人聽到你的那聲嘆息嗎?在寫下了這段文字之後,我覺得歷史想要告訴我們的就是這些經驗,這些我們不必親自品嘗和經歷就可以學習和了解的經驗。於是,我再次回頭去品讀歷史,試圖去尋找那些先人用鮮血或性命換來的寶貴經驗。
別人的成功經驗可以模仿,別人的失敗教訓也完全值得借鑑!我們應該從別人的經驗中汲取養分,這些經驗就是財富,越廣泛地去應用,這個財富就越大!這是我創作本書的初衷。
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側重於對歷史人物的品讀,如:李廣為什麼未被封侯?張居正為什麼後來一敗塗地?雍正為什麼留下惡名?在上篇中,我側重於還原一個立體的歷史人物,從他最初登上歷史舞台直至最終離開,透過其人生軌跡中數個關鍵的闡述和分析,去了解他因何成功又因何失敗,並試圖勾勒出一張清晰的路線圖,用兩句話概括:「心離俗事話功名,品評興衰榮辱。」下篇側重於對歷史事件的品讀,以闡述不同歷史事件背後的共同點,以史為鑑來指導個人行為,同樣用兩句話來概括:「身陷凡務語心機,縱論道術權謀。」
本書不局限於描述歷史,更關心歷史背後的問題,強調深度解析,為讀者提供一個思考方向和經驗的總結。心離俗事話功名,品評興衰榮辱;身陷凡務語心機,縱論道術權謀—— 這是我閱讀歷史時的心境,也是我撰寫本書時的心境。我希望可以從歷史中汲取和總結經驗,側重於「結果背後的行為」的解讀以及「行為背後的原因」的心理解讀。因此,無論是品人還是品事,我將深度挖掘隱藏在結果表面下的原因。我相信,無論是個人的成功失敗,還是事件的結果實現,這些都是最終的表徵,且已經書寫於歷史之中了,對我們而言,「為什麼」才是最重要的,而我正希望去挖掘這些「為什麼」。
在每個主題之後,都有一段「深度解析」,這段內容不多,是該主題的一個小結。與主題正文內容相比較,這段總結所占比重很小,因為我側重於歷史人物或事件的勾勒與還原,以及相關行為、結果背後原因的分析。至於從這些內容中,我得出什麼結論並不重要,我不想以我個人的意念去限制讀者思想的疆界,我只想拋出一塊磚,讓讀者朋友透過自己的思考得到一塊玉。其實,任何人對於任何事,都會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之所以有意在書中削減我對於人物和事件的點評和總結,就是希望留給讀者一個缺口,一個思考的缺口,有了這個缺口,讀者就可以得出自己的結論。布雷克說:「一朵花可以看到天堂,一粒砂可以看到世界。」我希望自己正是那一朵花、那一粒砂,如果讀者朋友透過本書能夠看到更廣闊的世界,將是我莫大的榮幸!
商振

目次

版權訊息
自序
上篇 心離俗事話功名,評興衰榮辱
 樂不思蜀的阿斗
 性格所誤的崇禎
 好人惡名的雍正
 闖王皇帝李自成
 布衣賢相話王猛
 呂端大事不糊塗
 幾起幾落的寇準
 一人戰鬥王安石
 一敗塗地張居正
 洞悉人心的郭嘉
 未被封侯的李廣
 傳奇一生薛仁貴
 絕不混混的李衛
 幻夢一場話和坤
 褒貶不一曾國藩
下篇 身陷凡務語心機,縱論道術權謀
 安靜,未必沒力量
 小人,未必不可用
 常情,未必只小意
 敵人,未必非自立
 好惡,未必只私情
 明倫,未必不化俗
 錢財,未必真小利
 容過,未必非容福
 傷你,未必是害你
 捨小,未必不得大
 順從,未必是怕你
 位卑,未必權不重
 小事,未必不可大
 眼淚,未必不為器
 愚鈍,未必是真傻

書摘/試閱

樂不思蜀的阿斗
公元二六三年,魏國兵分三路進攻蜀漢。魏將鄧艾走捷徑攻入蜀中,後主劉禪派諸葛亮之子諸葛瞻阻擊鄧艾,不料諸葛瞻卻戰死在綿竹。通過這道防線後,魏軍直指成都,而姜維率領的蜀軍主力還在劍閣駐守。劉禪連忙召集大臣開會商議,意見無非兩條:投降或者逃跑。光祿大夫譙周力主投降魏國,劉禪採納降魏的建議,反縛自己雙手出城投降鄧艾,並根據鄧艾的命令,下令蜀軍全部投降。蜀亡後,劉禪移居魏國都城洛陽。一天司馬昭與劉禪喝酒,特地安排樂師演奏蜀地音樂,劉禪的隨從聽了都很難過,劉禪卻眉開眼笑。後來又有一日,司馬昭問劉禪:「頗思蜀否?」 劉禪回答說:「此間樂,不思蜀。」
千百年來,劉禪一直因「樂不思蜀」被人斥為「扶不起」,劉禪這個本名也因此被阿斗這個小名所取代。不思進取、貪圖享樂,阿斗簡直成了怯懦、沒有上進心的代名詞。可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研讀這段歷史,作為三國中最弱的一方,「扶不起的阿斗」劉禪能領導蜀國四十一年,最後雖然成了亡國之君,卻得以安享天年,這實在很不容易。也許,阿斗並不是扶不起的。
在說劉禪投降這事之前,先來看看當時蜀國所處的環境。魏國占據了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東吳占據著除四川以及雲南、貴州部分地區之外的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蜀漢政權僅保有區區四川以及雲貴的部分地區。換言之,魏國占據了全中國十之七八的地盤,其餘東吳也占據了大部分。從實力對比上看,打是打不過了。而當魏軍直指成都時又是什麼情況呢?逃的路線無非是棄成都而進南中,或者投靠孫吳。但南中地區,也就是四川南部及雲、貴部分地區情況複雜,且少數民族聚集,不見得能有立足之地。去投靠孫吳,先不說人家會不會收留自己,就連孫吳自己也不見得能自保,投靠孫吳的意義並不大。
因此,打無可打,退無可退,投降未嘗不是當時的最佳選擇。確實投降之後蜀國即亡,但老百姓卻能減少災難,更何況蜀國本就逃不開滅亡的命運——這話不是筆者說的,而是諸葛亮說的,他在〈後出師表〉中,曾清醒地指出:「然不伐賊,王業亦亡。唯坐而待亡,孰與伐之?」除去魏、吳的咄咄相逼,蜀漢政權還面臨著少數民族和四川土著勢力的頑強抵抗。諸葛亮這樣的「超人」都無力回天,所謂「六出祁山」也只是避免「坐而待亡」的權宜之策。
在這樣的環境下,劉禪的選擇不見得是完全不可取的。劉禪寧願背負罵名也要投降,乃「全國為上之策」。在國家存亡之際,劉禪更注重百姓現實利益,並沒有與對方做無謂抵抗,雖然留下了千古罵名,卻讓蜀國人民免受戰爭之苦,這算不算「捨小家為大家」呢?再者蜀魏之爭,只能算是「內部戰爭」,又不是「抵禦外敵侵略」,因此沒有必要過度解釋為「民族大義」。
劉禪雖然是亡國之君,但亡國不是他之罪,更非他所願,沒有任何一個皇帝願意自己亡國。雖然劉禪最終選擇了「自縛投降」,但在那樣的情形下,換作是我們又能如何?號召人民奮力抵抗?有抵抗的餘地嗎?痛罵魏國「帝國主義侵略」?有用嗎?即便是戰死、英雄般倒下又有何用?除了給中國歷史留下「光輝一筆」之外,能夠解決當時百姓即將為人魚肉的問題嗎?能夠對蜀國起到哪怕是一點「建設性」的意義嗎?
中國幾千年歷史朝代更迭,所謂「逐鹿中原」,大都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捨得一身剮很容易,但不管遇到什麼事,都拚自己的命,別拿他人的命做擋箭牌。可又有多少所謂的「正人君子」打著「仁義道德」的幌子、賣著「百姓」的命,保的卻是自己的榮華富貴。雖然劉禪在歷史上顯得「沒有氣節」,但他卻給了蜀國人民最大的利益:「民生」,難道這不是一國君主應當奮鬥的首要目標嗎?在危難關頭,捨棄自己以保全國家人民。如此決策,比那些為了一己私利,不斷慫恿老百姓為自己賣命的人不知要好多少。在這一點上,劉禪比南唐後主李煜思慮周全。
當北宋大軍殺來之時,李煜先是數次派使者請求退兵,未果。宋太祖開出條件:只要李煜自降就不大興伐兵。這位寫「朦朧詞」的高手皇帝態度堅決,發動了他一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戰爭。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號召百姓捐錢抗戰,而事實上他自己尚有百萬銀子的私房錢,說是「保衛祖國」,其實只是為了自己的享受。南唐軍民的拚死抵抗終於沒能阻止宋太祖統一的步伐,金陵城終究還是淪陷了。此時,李煜的「民族氣節」全無,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他以歷史上級別最高的投降——肉袒(裸露上身),出城向宋軍跪倒乞降。「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從李煜這首〈破陣子〉可以看出:
山河失去了,我不在乎。家國破了,我也不心疼。只是身邊的美人啊,讓我惦念。那麼多南唐臣民,他們奮死保衛的不是家國,而是他——李煜的美人。
再來說說「樂不思蜀」。首先要弄清楚一個問題:劉禪是否真的是「紈絝子弟」?這個問題很重要,因為只有先清楚一個人是什麼樣的人,才能更深入地了解特定語言和行為的意義。
劉禪是否是個傻子?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要回答劉備是不是傻子?恐怕不是。雖然頂著一個皇叔的虛名,年近半百還寄人籬下,但被曹操讚譽為:「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劉備也確實成就了自己的事業,打下了自己的江山,這樣的人不可能是個傻子。那諸葛亮是不是傻子呢?毋庸置疑:不是。既然這兩位都是有智慧的人,他們豈會選擇一個傻子來做皇帝?
而事實上,劉禪不僅不是傻子,歷史上對他的評價還很高。據《晉書•李密傳》載,李密認為作為君主,劉禪「可次齊桓」。與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比肩,這個評價不能說不高吧?諸葛亮在〈與杜微書〉中評價阿斗「今年始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天下之人思慕漢室,欲與君因天順民,輔此明主,以隆季興之功,著勳於竹帛也。」諸葛亮不是那種阿諛奉承的人吧?他給的評語應該還能信任的吧!既然劉禪不是傻子,那麼他做過什麼聰明事?似乎沒有。翻閱史書,關於他的記載很少。《魏略》記載,劉禪對諸葛亮說「政由葛氏,祭由寡人」,意思是劉禪將政治、軍事大事都讓給諸葛亮做主,而他只管祭祀儀式方面的事情。後世也大都以此批評他沒有做什麼事情,我卻以為這正是劉禪做的一件最大的事情。
劉備死時六十三歲,託孤給諸葛亮,希望他幫助劉理、劉永和劉禪三兄弟扶持漢室。但託孤時的話很耐人尋味,劉備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意思就是你諸葛亮有安邦定國之才,如果你看我的兒子還有點潛力,能夠輔佐就輔佐他,如果覺得他不行,你就自己做皇帝吧!諸葛亮不是奸臣,肯定不能「自取」,那劉備為什麼要說這些話?因為諸葛亮的勢力太大了,劉備認為自己死後,劉禪不一定能駕馭得了他,因此以退為進。劉備尚且需要「退」,何況劉禪?
隨後發生的事情也證明了劉備並非杞人憂天。諸葛亮立劉禪為帝,改元建興,而劉禪是劉備三個兒子中最年幼的一個,登基時僅十六歲。《魏略》中載魏明帝的布告說:「亮外慕立孤之名,而內貪專擅之實。劉升之(劉禪別名)兄弟守空城而已。」雖然魏明帝此舉有「挑撥離間」之嫌,但諸葛亮在蜀國的勢力可見一斑。從政治經驗到力量對比,劉禪都處於非常不利的境地,劉禪卻很好地處理了這一矛盾。
劉備臨終叮囑劉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於是,劉禪「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放權給諸葛亮處理軍政大事。事實上,這是對劉禪最為有利的選擇。試問劉禪若和諸葛亮爭權,結果會是如何?劉禪肯定一敗塗地。既然爭不過,就讓你先替我掌管,因此才有了「政由葛氏,祭由寡人」之說。劉禪這樣做,實際上是把諸葛亮先放到「忠臣賢相」的位置上,劉禪把「好名」都給了諸葛亮,那諸葛亮也就只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不能有其他想法了。如此,劉禪既保住了自己的位置,不會因政見不合讓諸葛亮有「自取」的機會,同時還打著諸葛亮的招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劉禪繼位第二年便推行「務農殖穀,閉關息民」,第三年遣諸葛亮「南征四群,四群皆平」。《諸葛亮集》記載了蜀國初次北伐時的景象,「吳王孫權同恤災患,潛軍合謀,掎角其後。涼州諸國王各遣月支、康居胡侯支富、康植等二十餘人詣受節度」。與《三國志•後主傳》記載的劉禪登基時,「幾牂牁太守朱褒擁郡反,益州郡有大姓雍闓反,越雋夷王高定亦背叛」相比,短短幾年的時間,劉禪不但恢復了國家的元氣,且國力空前鼎盛。有人說,劉禪能取得這樣的成績,諸葛亮的輔助功不可沒。誠然,此時的功勞得有諸葛亮的一半,但值得注意的是:諸葛亮並不是輔佐了劉禪一生。諸葛亮去世後,劉禪還有哪些作為?
劉禪十六歲登基,以諸葛亮為相。二十九歲時,諸葛亮去世,劉禪親政到五十七歲。在後諸葛亮時代,劉禪也非一無是處。劉禪曾提出「須吳舉動,東西掎角,以乘其釁」的治國方案,意圖先休養生息,積蓄力量後從長計議再北伐。這一政策從諸葛亮一意北伐,因而勞民傷財、致使國家衰弱的結果來看是正確的。諸葛亮死後,魏延與楊儀爭權不和,這是劉禪「獨立」後面對的第一件難題。魏延造反,卻表奏楊儀造反。劉禪聽完魏延表奏,馬上提出疑問,曰:
「魏延乃勇將,足可拒楊儀等眾,何故燒絕棧道?」後魏延被殺,劉禪將楊儀「廢徙漢嘉郡」,同時以「蔣琬為尚書令,總統國事」,使動盪的局面很快穩定下來。為防止權臣濫權,劉禪以費禕為尚書令和大將軍主管政務,以蔣琬為大司馬主管軍事,兩人的權力相互交錯,相互牽制,但又各有側重。
研讀這一系列措施,可以了解劉禪智慧、果敢的一面。難怪南朝史學家裴松之評價劉禪「後主之賢,於是乎不可及」。
劉禪不僅「賢」,《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對劉禪還有這樣一句評價:「後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什麼是循理?直白點解釋就是明白事理。除了「任賢相」外,還有一件事情可以證明劉禪很明白事理。曹魏政權遭司馬氏篡奪後,夏侯霸為躲司馬氏的迫害,逃到蜀國。夏侯霸心裡對蜀國——尤其對劉禪——是有芥蒂的,因為其父夏侯淵在漢中戰役時死於劉備軍隊。本來夏侯霸一心為父報仇,多年來帶兵戰鬥於漢中與涼州地區,不想此時卻要棲身在仇家。劉禪熱烈歡迎他的到來,對於夏侯淵的死,劉禪說:「卿父自遇害行間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那都是上一代的恩怨了,而且當時各為其主,且又不是我父親劉備親手殺了你父親,因此,你我二人沒有殺父之仇。一語化解了夏侯霸心中的顧慮和仇恨,劉禪很會做人吧?試問一個如此明白事的人,會不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會不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可劉禪偏偏說了那句足以讓自己遺臭萬年的「此間樂,不思蜀」。
劉禪投降後,舉家遷往洛陽,被封為「安樂公」。此時的他,雖然是亡國之君,但不僅僅影響著自己的性命,家人及蜀地百姓的幸福也全端賴司馬昭如何看待他。司馬昭對劉禪的評價,直接影響到晉國對蜀地百姓政策的寬鬆與否。所以劉禪裝憨賣傻,處處收斂鋒芒,不僅是為瞞天過海、養晦自保,更是為了「給廣大人民謀幸福」。這個方針可以說是成功了,最後劉禪贏得了司馬昭一句:「我無憂矣!」
說起來,當年越王勾踐不也採取了相同策略嗎?公元前四九四年,吳王夫差攻破越都,勾踐被迫屈膝投降,率妻和大臣范蠡親去吳國做人質。到了吳國後,夫差有意羞辱,便將他囚於石室。要他住在夫差父親闔閭墳前的一個小石屋裡守墳餵馬。有時乘車出門,還故意要他牽馬在吳國人面前走過。勾踐自稱賤臣,對吳王執禮極恭,「服犢鼻、著樵頭;夫人衣無緣之裳、施左關之襦」,如同夫差手下的僕役。最瘋狂的是夫差生病,勾踐前去問候,還親自取嘗夫差剛拉的大便,體察夫差的病情,所謂「問疾嘗糞」。三年後,夫差認為勾踐已真心臣服,決定放勾踐夫婦和范蠡回國,才會有後來大敗吳師的故事。
為什麼勾踐「嘗糞」都可以,而劉禪只是說了句話就「萬夫所指」呢?在於勾踐最後成功復國了,而劉禪沒有。原來歷史真的是「以成敗論英雄」。忽然有個很好玩的猜想,如果勾踐最後沒有成功,如果劉禪最終統一了三國,歷史又會如何評價二人?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5 323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