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周作人作品精選02:知堂回想錄(下)文學因緣【經典新版】
滿額折

周作人作品精選02:知堂回想錄(下)文學因緣【經典新版】

定  價:NT$ 300 元
優惠價:90270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0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大文豪魯迅之弟,中國最負盛名的散文及文學翻譯家,與胡適並列為新文化運動執牛耳者!獨創的散文風格風靡一時成言志派;並以「人的文學」奠定了五四文學基調。
※《知堂回想錄》是周作人所有作品中篇幅最大的一本,也是他晚年回顧一生的完整回憶錄,全書分四大卷,共兩百多篇。原刊載於報紙副刊,後才集結成冊,書籍正式出版時,周作人已去世三年有餘。
※周作人的文章兼具文學性與史料性,親身經歷許多重要歷史事件,如辛亥革命、張勳復辟、新文化運動等,讀其文猶如讀一本中國現代史。
浪漫的詩人情懷 民族的思想革命
畢生的人道主義 時代的文學大家
與胡適並列為新文化運動執牛耳者
獨創的散文風格風靡一時成言志派
以「人的文學」奠定五四文學基調
我要在這裡首先謝謝曹聚仁先生,因為如沒有他的幫忙,這部書是不會得出版的,也可以說是從頭就不會得寫的。當初他說我可以給報紙寫點稿,每月大約十篇,共總一萬字,這個我很願意,但是題目難找,材料也不易得,覺得有點為難,後來想到寫自己的事,那材料是不會缺乏的,那就比較的容易得多了。於是我開始寫「知堂回想」,陸續以業餘的兩整年的工夫,寫成了三十多萬字,這是回想錄的誕生經過。
前世出家今在家 不將袍子換袈裟
我是一個庸人,就是極普通的中國人,並不是什麼文人學士,只因偶然的關係,活得長了,見聞也就多了些,――周作人
《知堂回想錄》是周作人晚年回顧自己一生經歷寫成的傳世巨作。最初只有「北大感舊錄」數篇,正值好友曹聚仁在香港辦報,便在副刊發表,歷時兩年多,從一九六二年一直寫到第四卷,手稿總題為「藥堂談往」,一九七○年才由香港三育圖書文具公司集結出版,名為「知堂回想錄」。其時作者已去世將近三年,而此書距今亦已五十年之久。

※文學星座中,璀璨不亞於魯迅的周作人
每個時代都會有特別具有代表性、令人們特別懷想的人物,在新文學領域,周作人無疑就是其中一個。身為大文豪魯迅之弟,兩兄弟在文壇可說是各領風騷,各自綻放著不同的光芒。
作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一員,周作人在中國文學上的影響力絕對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時值新舊文化交替之際,面對西方思潮的來襲,多數讀書人或抱殘守缺,或媚外崇洋,在劇烈的文化衝擊中,許多受過西方教育的學子如胡適、錢玄同、蔡元培、林語堂等,紛紛投入這股新文化浪潮中。
周作人脫穎而出,被譽為是「五四」以降最負盛名的散文及文學翻譯家,他以「對性靈的表達乃為言志」的理念,創造了獨樹一格的寫作風格,充滿靈性,看似平凡卻處處透著玄妙的人生韻味,清新的文風立即風靡一時,更迅速形成一大流派「言志派」,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不可抹滅的一筆。郁達夫曾說:「中國現代散文的成績,以魯迅、周作人兩人的為最豐富最偉大,我平時的偏嗜,亦以此二人的散文為最所溺愛。一經開選,如竊賊入了阿拉伯的寶庫,東張西望,簡直迷了我取去的判斷。」陳之藩是散文大師,他特地強調胡適晚年不止一次跟他說:「到現在值得一看的,只有周作人的東西了。」可見周作人散文之優美意境。
處在動盪年代的周作人,亦可說是時代的見證人,年少時赴日求學,精通日語,讓他對日本文化有深刻的觀察,而後又親身經歷了中國近代史上諸多重要歷史事件,如鑑湖女俠秋瑾、徐錫麟等的革命活動、辛亥革命、張勳復辟等,他一生的形跡記錄即是重要史料,從他的《知堂回想錄》書中即可探知一二。而他晚年撰寫的《魯迅的故家》、《魯迅的青年時代》等回憶文章,更為研究魯迅的讀者提供了許多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作者簡介

周作人(1885─1967),號知堂。魯迅(周樹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國著名散文家、思想家及翻譯家,也是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之一。歷任國立北京大學教授、東方文學系主任,燕京大學新文學系主任、客座教授。並曾任新潮社主任編輯。五四運動之後,參與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並與魯迅等創辦《語絲》週刊。他精通日語、古希臘語、英語,並自學世界語。在日本留學期間,與魯迅合作翻譯出版《域外小說集》。主要著作有回憶錄《知堂回想錄》、散文集《自己的園地》、《雨天的書》、《談龍集》、《談虎集》、《看雲集》、《苦茶隨筆》等,詩集《過去的生命》,小說集《孤兒記》,論文集《藝術與生活》、《中國新文學的源流》,論著《歐洲文學史》,文學史料集《魯迅的故家》、《魯迅小說裡的人物》、《魯迅的青年時代》,另有多種譯作。

目次

◎第三卷
一○四、去鄉的途中(一)
一○五、去鄉的途中(二)
一○六、從上海到北京
一○七、紹興縣館(一)
一○八、紹興縣館(二)
一○九、補樹書屋的生活
一一○、北京大學
一一一、往來的路
一一二、復辟前後(一)
一一三、復辟前後(二)
一一四、復辟前後(三)
一一五、蔡孑民(一)
一一六、蔡孑民(二)
一一七、蔡孑民(三)
一一八、林蔡鬥爭文件(一)
一一九、林蔡鬥爭文件(二)
一二○、林蔡鬥爭文件(三)
一二一、卯字號的名人(一)
一二二、卯字號的名人(二)
一二三、卯字號的名人(三)
一二四、三沈二馬(上)
一二五、三沈二馬(下)
一二六、二馬之餘
一二七、五四之前
一二八、每週評論(上)
一二九、每週評論(下)
一三○、小河與新村(上)
一三一、小河與新村(中)
一三二、小河與新村(下)
一三三、文學與宗教
一三四、兒童文學與歌謠
一三五、在病院中
一三六、西山養病
一三七、瑣屑的因緣
一三八、愛羅先珂(上)
一三九、愛羅先珂(下)
一四○、不辯解說(上)
一四一、不辯解說(下)
一四二、嗎嘎喇廟
一四三、順天時報
一四四、順天時報(續)
一四五、女師大與東吉祥(一)
一四六、女師大與東吉祥(二)
一四七、語絲的成立
一四八、五卅
一四九、三一八
一五○、中日學院
一五一、東方文學系
一五二、東方文學系的插話
一五三、堅冰至
一五四、清黨

◎第四卷
一五五、北大感舊錄(一)
一五六、北大感舊錄(二)
一五七、北大感舊錄(三)
一五八、北大感舊錄(四)
一五九、北大感舊錄(五)
一六○、北大感舊錄(六)
一六一、北大感舊錄(七)
一六二、北大感舊錄(八)
一六三、北大感舊錄(九)
一六四、北大感舊錄(十)
一六五、北大感舊錄(十一)
一六六、北大感舊錄(十二)
一六七、道路的記憶(一)
一六八、道路的記憶(二)
一六九、女子學院
一七○、在女子學院被囚記
一七一、北伐成功
一七二、章太炎的北遊
一七三、打油詩
一七四、日本管窺
一七五、日本管窺續
一七六、北大的南遷
一七七、元旦的刺客
一七八從不說話到說話
一七九、反動老作家(一)
一八○、反動老作家(二)
一八一、先母事略
一八二、監獄生活
一八三、在上海迎接解放
一八四、我的工作(一)
一八五、我的工作(二)
一八六、我的工作(三)
一八七、我的工作(四)
一八八、我的工作(五)
一八九、我的工作(六)
一九○、拾遺(甲)
一九一、拾遺(乙)
一九二、拾遺(丙)
一九三、拾遺(丁)
一九四、拾遺(戊)
一九五、拾遺(己)
一九六、拾遺(庚)
一九七、拾遺(辛)
一九八、遺(壬)
一九九、拾遺(癸)
二○○、拾遺(子)
二○一、拾遺(丑)
二○二、拾遺(寅)
二○三、拾遺(卯)
二○四、拾遺(辰)
二○五、拾遺(巳)
二○六、拾遺(午)
二○七、後記
後序

書摘/試閱

這篇文章,應該名叫後記的,但是我查看回想錄的目錄,卻已有一節後記了,而且這乃是一九六三年的一月所寫,距今是整整的三年,我也不記得裡邊說的是些什麼了,所以只能把我現在所寫改換一下叫做後序,反正所改換的只是一個名目,裡邊所寫的無非我想說的這幾句話。
這話可以分作三點來說。——關於三點有個笑話,很值得記錄它一下,以前維新很講究演說這一套的時候,演說者開頭總說所要講的共有幾點,說三點或是五點,而闡說一點的時間往往費的很多,因此聽者很感苦惱,聽說共有幾點就很頭痛。有的講演者知道了這個情形,便來改良一下,說所要講的只有幾點,不說出數目來,可是這一下卻更糟了,說數目時使人苦惱,不說時使人恐慌了,因為不知道他所說的究竟共有若干,是十點或是八點呢。不過我所說者很是簡單,乾脆就是三點,所費的時間一總不會超過一小時,雖然我這開頭似乎有點拉長的樣子,與回想錄的全體相像,很有些嚕嗦。
且說第一點,我要在這裡首先謝謝曹聚仁先生,因為如沒有他的幫忙,這部書是不會得出版的,也可以說是從頭就不會得寫的。當初他說我可以給報紙寫點稿,每月大約十篇,共總一萬字,這個我很願意,但是題目難找,材料也不易得,覺得有點為難,後來想到寫自己的事,那材料是不會缺乏的,那就比較的容易得多了。
我把這個意思告知了他,回信很是贊成,於是我開始寫「知堂回想」,陸續以業餘的兩整年的工夫,寫成了三十多萬字,前後寄稿凡有九十次,都是由曹先生經手收發的。這是回想錄的前半的事情,即是它的誕生經過。但是還有它的後半,這便是它的出版,更是由於他的苦心經營,乃得有成。
我於本書毫無敝帚自珍的意思,不過對他那種久要不忘的待人的熱心,辦事的毅力,那是不能不表示感佩的。這大約可以說是蔣畈精神的表現吧。
第二點是說這回想錄寫得太長了。這長乃是事實,沒有法子可以辯解,而且其實如要寫得詳盡,恐怕這還可以加上兩倍,至少有一百萬字,這便是一種辯解。因為年紀活得太多了,所以見聞也就不少,要拉雜的不加選擇的說起來,話就是說不完的。我平常總是這麼想,人不可太長壽,普通在四十以後死了最是得體,這也不以聽兼好法師的教訓才知道,可是人生不自由,就這一點也不能自己作主,不知道這是怎麼幹的,一下子就活到八十(其實現在是實年八十一了),實在是活得太長了。
從前聖王帝堯曾對華封人說道,「壽則多辱」,這雖是一時對於祝頌的謙抑的回答,其實是不錯的。人多活一年,便多有些錯誤以及恥辱,這在唐堯且是如此,何況我們呢。但是話要說回來,活到古來稀的長壽雖然並不一定是好事,可是也可以有若干的好處。即如我不曾在日軍刺客光臨苦雨齋的那時成為烈士,活到解放以後,得以看見國家飛躍的進步,並且得以參加譯述工作,於一九六二年七月至一九六五年五月這三年中間,譯成了路吉阿諾斯(Loukianos)對話集一卷,凡二十篇,計四十餘萬字。這是我四十年來蓄意想做的工作,一直無法實現的,到現在總算成功了。這都是我活到了八十歲,所以才能等到的,前年,《新晚報》上有過我的一篇雜文,叫作「八十心情」,足以表達我那時的情意。
第三點也是最末的一點,是我關於自敘傳裡的所謂詩與真實的問題的。這「真實與詩」乃是歌德所作自敘傳的名稱,我覺得這名稱很好,正足以代表自敘傳裡所有的兩種成分,所以拿來借用了。真實當然就是事實,詩則是虛構部分或是修飾描寫的地方,其因記憶錯誤,與事實有矛盾的地方,當然不算在內,唯故意造作的這才是,所以說是詩的部分,其實在自敘傳中乃是不可憑信的,應該與小說一樣的看法,雖然也可以考見著者的思想,不過認為是實有的事情那總是不可以的了。
古代希臘叫詩人為「造作者」,意思重在創造,哲學者至有人以詩人為說誑的人,加以排斥,這並沒有錯,英國文人王爾德作文云「說誑之衰歇」(The Decay of Lying),嘆近代詩思的頹廢,便不諱言說誑,日本人翻譯易說誑為「架空」,這有點近於粉飾,如孔乙己之諱偷書為「竊書」了。自敘傳總是混合這兩種而成,即如有名的盧梭和托爾斯泰的《懺悔錄》,據他們研究裡邊也有不少的虛假的敘述,這也並不是什麼瑕疵,乃是自敘傳性質如此,讀者所當注意,取材時應當辨別罷了。因為他們文人天性兼備詩才,所以寫下去的時候,忽然觸動靈機,詩思勃發,便來它一段詩歌的感嘆,小說的描寫,於是這就華實並茂,大著告成了。
也有特殊的天才,如伊太利的契利尼者,能夠以徹頭徹尾的誑說作成自敘傳,則是例外不可多得的。我這部回想錄根本不是文人自敘傳,所以夠不上和他們的並論,沒有真實與詩的問題,但是這裡說明一聲,裡邊並沒有什麼詩,乃是完全只憑真實所寫的。這是與我向來寫文章的態度全是一致,除了偶有記憶不真的以外,並沒有一處有意識的加以詩化,即是說過假話。可是假如有人相信了我的這句話,以為所有的事情都真實的記錄在裡邊,想來找得一切疑難事件的說明,那未免是所願太奢了,恐怕是要失望的。
我在上邊說過,如果詳盡的說明,那就非有一百萬字不可,這第一說是沒有這紙面。我寫的事實,雖然不用詩化,即改造和修飾,但也有一種選擇,並不是凡事實即一律都寫的。過去有許多事情,在道德法律上雖然別無問題,然而日後想到,總覺得不很愉快,如有吃到肥皂的感覺,這些便在排除之列,不擬加以記錄了。
現在試舉一例。這是民國二年春間的事,其時小兒剛生還不到一周歲,我同了我的妻以及妻妹,抱了小兒到後街咸歡河沿去散步。那時婦女天足還很少,看見者不免少見多怪。在那裡一家門口,有兩個少女在那裡私語,半大聲的說道:「你看,尼姑婆來了。」我便對她們搖頭讚嘆說,「好小腳呀,好小腳呀!」她們便羞的都逃進門去了。
這一種本領,我還是小時候從小流氓學來的手法,可是學做了覺得後味很是不好,所以覺得不值得記下來。此外關於家庭眷屬的,也悉不錄,上邊因為舉例,所以說及。其有關於他人的事,有些雖是事實,而事太離奇,出於情理之外,或者反似《天方夜談》裡頭的事情,寫了也令人不相信,這便都從略了。
我這裡本沒有詩,可是卻叫人當詩去看,或者簡直以為是在講「造話」了。紹興方言謂說誑曰講造話,造話一語卻正是「詩」的本原了。但因此使我非本意的得到詩人的頭銜,卻並不是我所希望的。我是一個庸人,就是極普通的中國人,並不是什麼文人學士,只因偶然的關係,活得長了,見聞也就多了些,譬如一個旅人,走了許多路程,經歷可以談談,有人說「講你的故事罷」,也就講些,也都是平凡的事情和道理。他本不是水手辛八,寫的不是旅行述異,其實假如他真是遇見過海上老人似的離奇的故事,他也是不會得來講的。
一九六六年一月三日,知堂記於北京。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7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