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人為什麼會生病:人智醫學中的健康與疾病
滿額折

人為什麼會生病:人智醫學中的健康與疾病

定  價:NT$ 350 元
優惠價:90315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人智醫學入門經典】
人智學、華德福創始人魯道夫‧史代納演講集精選
從根本理解疾病的成因,才能真正自癒
探討疾病、健康、痊癒與身心靈最緊密的連結
從「全人觀點」探究人為什麼會生病


「從出生到死亡之間,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無法只透過感官與推理來了解自己,因為人既是感官的肉體生命,也是超感官的靈性生命。」
──魯道夫‧史代納──

為何在科學醫學如此發達的年代,我們仍然無法避免疾病?
若你對疾病感到恐懼、
對唯物醫療感到失落,
看看魯道夫.史代納博士的《人為什麼會生病》……
你便能從「心」了解,人為什麼會生病?

一百年前,魯道夫‧史代納便告知,我們已被唯物醫學所蒙蔽、侷限;不再理解靈性、自我與肉體的交互運作;隔絕與自然的連結、封閉與靈性的對話。

疾病,不只是生理上的一時病痛,它涵蓋了你的靈性、肉體與意識的連結。這些被現代醫學認為是荒謬且愚昧的想法,其實是維持我們身體平衡、最深沉卻基本的要素;而這些要素,從生命的起源便不斷影響著我們的肉體。在現代唯物醫學體制下,我們不再注重靈性對於人類的重要性,也因此,治療淪為表面,而人類,開始背離了自然界。

本書精選六大章節人智學創始人魯道夫‧史代納演講內容,帶領你從人智學醫學角度探討,從康復的過程中了解讓我們的內在生命進步,從死亡的歷程影響外在世界的進化。唯有開啟你的內心,從最深處的心靈去探索,才能知道人類如何在生病與修復之間擺盪,才會明白人為什麼會生病。

【本書特色】
1. 人智醫學入門經典,從全人角度看見唯物醫學的缺失與侷限
本書挑選人智學、華德福創始人魯道夫‧史代納有關「疾病與健康」為主的六大章節重要演講內容。從人類與疾病的關聯開始,從而解釋目前科學醫學上的缺失與侷限。本書內容是人智醫學的基礎,並且提供了較為簡顯易懂的概念,對於剛接觸人智醫學的讀者來說,是相當合適的入門引導。

2. 從疾病與健康開始,認識自己、認識人
人其實不斷在生病與修復間擺盪,隨著不斷痊癒更新內外的自己。今日的醫學與疾病概念相當表淺化,僅僅治癒了表面的症狀,而忽略了與內在與整體。透過本書,我們從不同於現今唯物醫學的角度,而用更深層、靈性的角度來認識疾病,才能真正看見自我的本質、看見人類的根本。

3. 從大自然的力量與人類內在的力量,探索疾病與健康的本質
在唯物醫學的影響下,我們漸漸忘卻了大自然與內在的修復能力與影響。透過魯道夫‧史代納百年前的提醒,讓我們回歸與大自然力量共處的時光,從身心靈全人角度看見人與自然最緊密的連結。

作者簡介

魯道夫‧史代納(Rudolf Steiner,1861-1925)
1861年,華德福教育創始人魯道夫•史代納博士出生於當時的奧匈帝國。這位備受尊敬的哲學家、科學家、藝術家與教育家,由於對靈界的洞見,創立了「人智學」(Anthroposophy)、開創了華德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並且引導農業(自然活力農耕Bio-Dynamic Agriculture)、特殊教育、哲學、宗教、醫藥、經濟、建築、戲劇、舞蹈(音語舞或優律思美Eurythmy)等各方面,走向更身心靈整體均衡發展,並且對文化與生態,有著革命性的影響。
主要著作有《內修綱要》、《神智學》、《超越生死門—高等靈界知識與修證法門》、《自由的哲學》、《人為什麼會生病》、《華德福教育的本質》等書。

名人/編輯推薦

「生病,其實為的是要幫助我們更健康、更平衡;生病是一種靈性的手段,對我們進行物質性的調整,從而達到靈魂上的學習與目的。認識自己、認識人,何妨從『人(我們)為什麼會生病?』認識起。」──陳琪瑩

向智菁(中醫芳療師、歐洲藥草師)
徐明佑(華德福資深教師)
張宜玲(台灣華德福教育運動聯盟理事長、海聲華德福校長)



文/陳綺瑩

人,其實不斷的在生病與修復之間擺盪著:星芒體讓我們生病,乙太體(文本中以「生命體」稱之)又讓我們修復自己。我們不斷的生病與死亡,藉著生病與死亡修正過去(包括轉世與今世)的自己;我們也不斷的痊癒,藉著痊癒更新著內外的自己。
所以,生病是身為當今的人,必然而然的過程-既然生病是身為「人」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們就應當正視「疾病」、認識「疾病」:知道生病的起因、生病的過程,以及「生病」本身對我們生命上的真實意義。
現代社會中,我們對於疾病的探討相當物質化、表淺化,雖然彷彿對症下了藥,卻只在現象上解決,沒有探尋到根本──然而,現象的根本從來都在靈性世界,如果不是靈性世界的意圖,現象不會出現。
所以,由靈性的角度對現象本身抽絲剝繭,才能有新的看見與發現。人類的文明走到今天的成就,雖然可觀,卻也陷入瓶頸。如何更寬廣的走向未來,而不是陷自己於鑽牛角尖裡,其實是科技與醫學的挑戰。「學術成就/文明成就」如何克服自身「專門性/專科性」的限制與偏見,而肯與其他領域攜手共進;知道所有學科真正的成就都不在分科裡,而在整體的提攜裡,才是人類文明的目的。
也因此,疾病不再只是個案,疾病牽涉到所有你可以想像得到的層面:一般說來,血液上的疾病,偏慢性,關乎歷史(你個人性、私我性的整體轉世輪迴生命史)、時間與你的先天性;神經上的疾病,偏急性,關乎地理(你與生活氛圍、社會環境)、空間與你的後天性;腺體上的疾病,急慢性兼具,關乎你承襲、採取的,文化與民族上的態度(史地、時空因素交會);肉體上的疾病,是感染性/傳染性的,關乎物質上的物理應力與化學作用;因果上的疾病則關乎各世的你如何服膺宇宙神聖秩序與最高法則(輪迴轉世上業力的平衡與開展),求取你更高的學習及均衡。
你的客觀性、標準化被黃道帶的力量所影響;你的主觀性、個人化則被太陽系行星的力量所影響。你的臟腑深深對應著天文(主要臟器對應著太陽系內七大主要星體和重要金屬元素),所以你內在就有著宇宙所有天體的互動與力量⋯⋯你由靈性與宇宙誕生,死亡後,你也將回歸自己於靈性與宇宙──宇宙因你存在而豐富,你因宇宙存在而進步──疾病雖然是一種失衡,但這種失衡卻讓我們能深化、精緻化我們過往曾經停留的平衡,讓我們擁有再度「前進」的動力。
正如我們自宇宙而來、自宇宙而生,我們當然無法自外於宇宙;如果我們無法自(力)(痊)癒,就必須仰賴外在支援:礦物界元素支援著自我體,植物界元素強化著星芒體,動物界元素抑制著乙太體/生命體,人界元素物質性的輔助著物質體/身體;所以,自我體從礦物界的靈性力量中學習,星芒體從植物界的靈性力量中學習,乙太體從動物界的靈性力量中學習,身體則從人界的物質性力量中學習。也因此,所有從人體萃取出、應用到的物質,只能物質性的影響著人,卻治療不好人,因為所有的生病都是因為靈性上的緣由。當我們對各界元素有著這樣的認識,知道元素不僅被我們物質性的擁有、更需要被我們人性的發展,就能更接近因宇宙、被宇宙形塑與支持的自己,對自己的「充滿『宇宙性』」懷著無比的感恩,也因此有著信任自己體內奇蹟的力量,不會聽任自己被無謂的外在意見或權威擺布。
面對生病時的態度,從人的角度,我們必須致力於康復自己,讓自己在這一生的有限性中,盡可能開展出自己的無限;從靈性的角度,我們必須平靜接受可以死亡的自己,讓自己從這一生的有限性中解脫,回到自己的無限-我們在宇宙的交織、互助中,藉由生病或死亡,再次走回更平衡、更接近自己的自己,我們親近了自己內在更「人性」的圖像。
「人性」最終的熟成,取決於我們走過的路程,而路程的長短、變化,就是「疾病」的工作。疾病會在每一個可能的面向發生,疾病告訴了我們到底哪邊不平衡。透過所有存在、發生過的過程(如:疾病、意外、死亡⋯⋯),人會重新疊合內在的自己(自我體、星芒體)與外在的自己(乙太體、物質體),重新生出帶有「新品質」的「人」。然而,「出生」就必須伴隨某部分的「脫離」與「死亡」,否則無從「出生」。「出生」是因為「死亡」才揭露了它的深邃與祕密。
疾病要康復,就得某程度割捨、犧牲掉以前的自己,生病讓我們真實的汰舊換新。如果不是生病裂解著我們原先習以為常的生活,我們不會進步,我們的自我體也得不到應有的提升與擴展。自我體在(事件的)裂解中學習重組、重生自己,為著這樣神聖的靈魂理由,我們選擇讓自己有生病的能力與康復的機會。
史代納博士留下的文獻資料,在靈性學習上啟蒙了我很多。而今,有更多的人願意在他的思想上耕耘與傳播,這是華文圈的幸運及幸福。我由衷希望,這本集結的講稿以中文版問世,能讓大家以靈性科學的角度重新觸探、思索生命的奧祕,以及為何我們選擇為「人」、我們的神聖與不可侵犯性。這本書,可以作為一個起點,認識自己的起點。
但在此,也有一點小提醒:請用「真實的想要了解這些智慧」的心態來接觸這本書,而不是只為了解決自己疾病上的困惑與自私。當越多人對靈性的了解越深,靈性知識就越不容易變成大家遙不可及的「天書」,而這,就是人類意識進化的關鍵,幫助盡可能多數的我們去找回我們曾經擁有、如今卻失落的能力與洞見。
生病,其實為的是要幫助我們更健康、更平衡;生病是一種靈性的手段,對我們進行物質性的調整,從而達到靈魂上的學習與目的。認識自己、認識人,何妨從「人(我們)為什麼會生病?」認識起。
 

【審定序】

文/潘定凱

首先,謝謝小樹文化的邀約,編輯校訂這一本集結了史代納博士有關疾病與康復主題的演講,讓更多史代納博士的文獻能以中文的面貌與讀者見面。
史代納博士因為他天賦與修鍊得來的靈性世界的眼力,對許多事情都能給予我們相當珍貴、隱藏於物質面貌之下、肉眼不可見的資訊。這與中國古代的醫書《黃帝內經》有異曲同工之妙,能讓我們對人體、對疾病與康復的方法有更深一層的了解,同時也能對人生的意義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茲將各演講內容摘要如下:
1. 詳述人類的四體,還有它們與疾病、康復、死亡和人類進化之間的根本關係。
2. 疾病的發生與我們潛意識模仿、共振之間的關係。星芒體在健康方面的功能與維護的原則。隨時注意身體狀況以防疾病的重要性。
3. 如何鑑別屬於自我體、星芒體、生命體、肉體的疾病與治療的原則。
4. 肉體的三大部分與取用自然界藥物的原則與使用方法。
5. 如何修持靈視能力,與使用靈視能力並經由治療人類四體而治療疾病的方法。
6. 由星芒體與生命體的運作方式,說明今生疾病與前世行為的因果關係。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在本書中得到有利於身心靈健康的啟發與知識。
 

目次

推薦序 文/陳綺瑩
審定序 文/潘定凱

Chapter1 疾病的原因 
Chapter2 疾病的本質 
Chapter3 人體三大部分與治療原則 
Chapter4 從靈性科學的觀點看治療方法 
Chapter5 疾病與康復 
Chapter6 疾病與因果 
 

書摘/試閱

星芒體無法順利運作,就會產生「喉頭廢物」
星芒體無法順利運作導致體內不正確囤積時,會發生什麼情形?是這樣的,假設體內有某些囤積是應該送到喉頭去的,但因為星芒體無法正確工作,全身就分泌出「喉頭廢物」的東西。首先就是喉頭變得脆弱;因為沒有補充正確的營養,喉頭變得虛弱,除此之外,他身上還會有「喉頭廢物」擴散全身。我講過人體之中有90% 是水分,因此廢物就藉由水而溶解於整個人體中,使得人類所需要的純淨而有活性的液體被汙染了。這樣的情形經常發生。本來要送到各處的養分囤積而溶解在體液中,汙染了體液。
於是喉頭的廢物溶解在體內水分中之後進入胃部,胃部有它所需,並不會吸收廢物,因而沒有大礙。但是這個體液在體內組織間各處流動,滲入喉頭。喉頭已因缺乏營養而變得脆弱,又吸收到這些已受喉頭廢物汙染的液體,於是喉頭因為這樣就生病了。喉頭廢物並未影響其他器官,但喉頭卻會因此而生病。
再來看一個非常簡單的現象。一個敏感的人,聽到他人以美妙的聲音說話便覺得心情愉快。但如果有人像雞啼或豬叫一樣的說話,他聽到後便覺得不舒服。雖然他了解說話的內容,但是聽人說話如啼叫還是不愉快。尤其當聽到粗啞的說話聲時,更是感到緊繃、不舒服。為何聽別人說話時會出現這樣的感受呢?原因在於當我們聽他人說話時,其實是無聲的複誦。聽人說話並非單純的「聽」而已,其實也在無聲的「講」。我們不只聽人說話,也模仿、重複著對方的說話內容。其實,我們一直在模仿他人所做的一切。

感冒會汙染原本純淨活躍的液體
現在想像身邊有人感冒,你們也許不會聽他,並於內在模仿他講話,但是你們會同情他,這就讓你們很容易受到他的影響。這個感冒的人,體內液體成分含有許多溶解的物質,汙染了我在前面講到,純淨活躍的液體,對此人很不健康。我甚至可以描述一下這個人體內這些體液的本質。
想像你們有一塊種了多種植物的土地,但並非所有植物都能在同樣的土地上欣欣向榮。假設你們要在這塊土地上種植洋蔥與大蒜。如果土壤不適合,洋蔥就長得很小,大蒜當然更小。因此必須在土壤中加入礦物質硫磺與磷,你們才會收成最健康的洋蔥與大蒜。
現在如果一個人體內產生了感冒廢物,溶在體內的物質就像上述要加入土地中的礦物質,不久這人就會聞起來像洋蔥或大蒜。這味道或許不強烈,你們雖不覺得身在其中,但卻已經是了。這發散出來的味道使感冒的人頭部昏沉,原因在於頭部的感覺中樞器官未能獲得需要的養分供應。

感冒與細菌沒有關係,而是人與人之間的共振引發
當體內出現感冒的廢物時,使得頭部中心器官無法得到正常的養分,會出現像洋蔥、大蒜的味道。鼻子敏銳的人便能嗅出感冒病人散發出的味道。如同我們會模仿刺耳嘈雜的說話聲,我們體內也會加入感冒病人發散出來的東西,使得我們自身的星芒體活動變得混亂,這個混亂就會造成體內一種化學變化,讓我們也得到感冒。有如加入礦物質讓土壤適合培育洋蔥、大蒜。所以,從一開始,感冒就與細菌沒有關係,只是純粹由人與人之間的共振所引發。
如果在土地上,你們想要種植的主要作物是洋蔥與大蒜,而你們只在土地上施灑硫磺與磷,完成後便覺得「很好,任務已經完成了,我要收成洋蔥與大蒜,我已經施了有機肥,還加了硫磺與磷」。但若認為這樣就可以種出洋蔥與大蒜就太愚蠢了,因為你們還得先把洋蔥與大蒜苗種下去才行。同樣的,如果單純認為病菌已經在人體內的不良環境中成長,這也是愚蠢的想法。病菌必須先進入人體中。如同洋蔥在含有硫磺與磷的土地上繁茂生長,細菌也喜歡人體中多硫的環境。被傳染感冒之前甚至不需要體內有病菌存在。只要模仿罹患感冒的人體內液體組成的情形,就已經為病菌準備好成長的溫床,我們就是如此自行吸入病菌,病人毫無必要用細菌轟炸我們。
從整體來看,我們一定要很清楚的回答「究竟為何會罹患某種疾病?」的問題。我們是因為受到某種東西的傷害才會生病。即使是內在疾病,也是因受某種東西傷害我們所引發的。不純淨的液體傷害我們,是因為這些不純淨的液體溶入了應該被消化的物質,傷害了我們的內在。
 
【摘文2】

疾病是由於內外不和諧、侵害分界線產生
基本上,所有的疾病都是這種內外不和諧、侵害到分界線的情形。這種不斷侵害的情形,會在遙遠的將來達到和諧狀態。如果只是想要將和諧強加於生命中,那就只是抽象的想像而已。人類欲進化發展,要先明白在現階段還無法達到內外和諧,這對自我體與星芒體而言都是實情。人類可以「有意識的」覺知在睡醒到入睡前所有自我體運作的事件;但是星芒體的運作會侵害、超越界線,強化人類內外不和諧的程度,這是正常人類「不會意識到」的情形。然而無論如何,這些情形是存在的,這些事都揭露了疾病深層的內在本質。
疾病會有哪兩種可能的結果呢?不是「康復」,就是「死亡」。在正常生命發展中,康復是一種結果,而死亡是另一種結果。

每一次的康復,都強化了內在人類
人類進化中,「康復」究竟有何意義?首先必須弄清楚「『疾病』對於人類整個進化過程有什麼意義」。
疾病代表了內在人類與外在人類之間的不和諧,罹患疾病就是「內在人類」退出了「外在人類」。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當手指被切掉時。
我們可以切掉肉體,卻無法切掉星芒體。星芒體會不斷的灌注入身體之中,結果就發生以下情形:手指切掉後,星芒體會找不到原本應該灌注的部分。星芒體想要滲透到手指頭的細部,卻感受到與手指的肉體部分失聯了。這情形就是許多疾病的本質,就是內在感覺到與外在失聯了,無法穿透外在人類因為受傷而造成的分離。此時可以透過外在作用重獲健康,或者強化內在到能夠讓外在康復的程度,這些做法都是可行的。康復後,內在與外在間的連結會大致恢復原狀,內在便可以再度活在康復的外在之中。
這過程是可以拿來與睡醒時比較的:內在退出或脫離之後,我們就回到只有外界體驗的狀態。康復就是讓人類可以帶回那些本來無法帶回的東西。康復的過程會被內在消化吸收,進而形成整體的一部分。回歸健康,讓我們可以帶著滿足去回顧,因為它類似睡眠,讓內在人類進步。康復給了我們一些東西,讓我們進步。雖然不是馬上看得出來,但我們還是在這些靈魂體驗中提升了,內在人類在回到健康的過程裡也增強了。在睡眠時我們將康復過程中獲得的經驗帶入靈界,於是增強了我們的力量。
康復與睡眠間這些不可思議的關係,只要有時間就可以完整講解。但無論如何都可以看得出,「康復」是如何等同於我們每晚帶進靈界的體驗,在出生到死亡間的進化過程中,幫助著我們進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從外在體驗中導引至內在的那些經驗,會在出生到死亡之間的靈魂生命中,以較高層次進化發展(較好的修為)的方式表現出來;但是每一個被消化吸收的康復則不一定都會再度浮現,我們也可能帶著它穿越死亡之門,在來世中利益我們。不過靈性科學讓我們看到:「我們應該要感謝每一次的康復,因為每一次康復都代表強化了的內在人類。只有當內在消化、吸收了力量,才能夠強化。」

受損的身體不再接受我們,豐富了死亡與重生之間的生命
另一個問題就是:「對人類而言,致死的疾病,有何意義?」
死亡可以說是康復的反面,內在與外在間被擾亂的均衡狀態無法復原,亦即生病的這個人,在今生無法正確的超越內在與外在界線。如同早晨醒來時,我們要接受那未改變的健康身體;病死時,我們也只好接受我們無法改變的損壞身體。健康的身體維持原狀在早晨迎接我們,當受損的身體無法再像健康的身體那樣迎接我們,就是死亡。因為已經無法重建和諧,我們只好捨棄這個身體,於是我們便在沒有外在肉體的情形之下,把所有的體驗帶入靈界。被破壞的身體不再接受我們,這項體驗也會變成一項收穫,它會豐富死亡與重生之間的生命。所以我們對於致死的疾病也應心存感激。因為致死的疾病給我們機會,增強死亡與重生之間的人生,並匯集僅能於這段人生才得以發展成熟的力量與經驗。
 
【摘文3】

在古代,學習都是人類身、心、靈整體參與
回顧人類的進化史,也就是回顧人類靈性的進化史:它帶來了人類文明;人類文明又帶來了知識與科學。我們來看看非常久遠的過去,那個只能用「靈視力」來看的時代。在那個時代知識學習中心與當今的學校完全不同。當時的學習,是先訓練靈魂能看到外界一切的真相,再來取得大自然與人類的知識。當時的知識中心常被稱為「密修中心」,並不只是學校,也是宗教中心,也是藝術中心,也是人類各種文化領域知識匯集的場所,但是現代人卻認為這些都是完全不同的領域。
這些中心組織的方式就是,教師並非教學生抽象概念,而是以影像、意象的方式傳達。這些影像、意象有其內在的特性,代表了世上萬物彼此之間活躍的關聯,所以這些意象可經由今日所謂的「儀式」產生效果。這些意象, 在繼續培養修為之後, 就散發著「美」,宗教儀式也就變得有「藝術」氣息。之後,從這些來自世上萬物之祕的影像與意象的修為,若以觀念表達出來,就成為當時所謂的「科學」。如果喚起了人類意願中一項很根本的特質,此特質可以用「善良」作為表達的方式,那就是「宗教」。而如果這意象令學生在喜悅陶醉中超越了感官,感動了情緒,提升了靈魂到美感的境界,那就是「藝術」。
這些藝術、宗教、科學的中心是不可分離的整體,完全不會只用人類的領悟力、感官或是物理實驗去了解任何事物,一切的學習都是人類的身質、心魂、靈性整體參與的境界。
以往這種方式才能穿透萬物的深奧本質,真正進入萬物自然呈現的真相與深度:一方面激起了真正的善,另一方面又呈現真正的本質。這一條追求人類本性的真、善、美之路就是啟蒙之路,就是前往「萬物源起」的知識之路。當一個人能在宗教儀式中覺知到自己確實活過那些萬物源起的日子,在這種美感的啟示之中,在這種所有觀念正確的源生之處,人就會有一種啟蒙知識,帶著對世上萬物的正確態度。因為他知道了一切源起,能夠了解萬物真正的本質,於是能依著自己的理解、尊敬而使用這些知識。
所以人類會追尋這種啟蒙的科學,因為這讓他穿透了進入世界之祕,也就是一切的源起之祕。但人類的進化,啟蒙科學注定退居幕後,因為人類必須將靈性精神力量內斂其中,才能有更強的自我意識。啟蒙科學就變成有點像「夢」,像「本能」了。但是,在那時,並不是為了追求人類的自由才變成這樣。因為追求自由的發展,乃是在人類偏離了源起的狀態,失去了啟蒙的眼力之後,就完全背離源起;只想著要如何更接近那最後的狀態──只用感官發現外在一切的那種狀態;希望能在感官之下,經過實驗,發現萬物最終極的一切。

這個時代所需的,是康復與世界觀間的密切關係
目前我們的確走到了許許多多「表面性的科學」──請容我這樣稱呼現代科學──已有相當成就的地步,這些「表面性的科學」與「藝術」、「宗教」維持著一種很外在、表淺的關係,我們必須再度追尋一種啟蒙科學。不過,此際的我們必須用那已經藉著精確科學而進化得到的意識來追尋。這個意識,以新的啟蒙知識而言,在程度上要做到與精確科學不相上下。
如此就建立了「世界觀」與「實踐」之間的橋樑。這「世界觀」是由內心體驗得知的世界真相的觀念,是能夠將人類靈魂連結上其本源的觀念。而「實踐」,就是在這些世界觀所包含的現實世界中演練所知的一切。
在古代的密修中,啟蒙知識與康復人類的一切,是特別合而為一的。古時有一種真的康復藝術,確實存在,神祕的康復乃是一種藝術,在其中會升起感知康復的過程,同時也是犧牲的過程。
為了滿足人類靈魂的內心需求,必須再度發展出一種「康復」與「世界(哲學)觀」之間的密切關係。這就是時代所需的知識,也是可以在人智學運動中找到的知識。
本部設於瑞士多納赫的人智學運動,不隨意倡言任何主題,也不代表任何抽象的神祕主義。人智學運動是要腳踏實地的走入人生中每一個領域,致力於以完全的自我意識來效法古時候以本能在修證、追尋的一切。
雖然這只是一個開端,但我們絕對是在創造一個可能性,希望回到醫學與靈視力密切結合的境界。這種境界對古代密修而言,是一種很自然的、不證自明的境界。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15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