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從羅布沙漠到敦煌(簡體書)
滿額折

從羅布沙漠到敦煌(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59 元
定  價:NT$ 354 元
優惠價:87308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1900—1901 年、1906—1908 年、1913—1916 年,英籍匈牙利人奧雷爾•斯坦因先後到我國新疆及河西地區進行探險考古,並先後出版了這三次探險考古報告:《古代和田— —中國新疆考古發掘的詳細報告》《西域考古圖記》《亞洲腹地考古圖記》。這三部著作是斯坦因的代表作,較全面地記述了我國新疆漢唐時期的遺跡和遺物,以及敦煌石窟寶藏與千佛洞佛教藝術,揭開了該地區古代文明面貌和中西文明交流融合的神秘面紗。西域遊歷叢書集斯坦因這三次中國西部探險考古資料於一體,對上述考古報告進行整合修訂,使大眾能更便捷了解其中的經過和成果。叢書共15冊,本冊出自《西域考古圖記》:1907 年2 月,斯坦因穿過羅布沙漠向東行,沿途考察了將塔里木盆地與疏勒河分隔開來的羅布荒漠自然地理狀況以及漢代長城*西段遺跡,再現中國*早開通與中亞相連的樓蘭道歷史面貌。

作者簡介

奧雷爾·斯坦因(1862—1943)

英國人,原籍匈牙利,20世紀上半葉享譽世界的考古探險家和東方學者。在英國和印度政府的支持下,先後三次到中國新疆及河西地區進行考古探險。根據其考古探險經過及成果,先後撰寫出版了《古代和田——中國新疆考古發掘的詳細報告》《西域考古圖記》《亞洲腹地考古圖記》等。

趙燕、 謝仲禮、 秦立彥

出版譯著《西域考古圖記》等。

出版說明

 

1900—1901 年、1906—1908 年、1913—1916 年,英籍匈牙利人奧雷爾·斯坦因先後到我國新疆及河西地區進行探險考古,並先後出版了這三次探險考古報告:《古代和田— —中國新疆考古發掘的詳細報告》《西域考古圖記》《亞洲腹地考古圖記》。這三部著作是斯坦因的代表作,較全面地記述了我國新疆漢唐時期的遺跡和遺物,以及敦煌石窟寶藏與千佛洞佛教藝術,揭開了該地區古代文明面貌和中西文明交流融合的神秘面紗。此外,斯坦因還詳細描述了深居亞洲腹地的中國新疆和河西地區的自然環境,以及山川、大漠、戈壁、雅丹、鹽殼等地貌的種種奇妙景觀。斯坦因的著作為人們打開了此前“未知世界”的大門,當時在國際上引起了巨大轟動,西方列強的學者們對此垂涎欲滴,紛至沓來,形形色色的探險家也緊隨其後,蜂擁而至。

斯坦因的這三次探險考古活動,足跡遍布塔里木盆地、吐魯番盆地和天山以北東部地區,幾乎盜掘了我國漢唐時期所有重要的古遺址和遺跡,對遺址和遺跡造成了嚴重破壞,所出文物也幾乎被席捲一空,並運往英屬印度和英國本土。此外,斯坦因在河西敦煌以及內蒙古額濟納旗黑城等地也進行了大肆的盜掘和劫掠,其中尤以對敦煌石窟寶藏的劫掠最為臭名昭著。可以說,在20 世紀30 年代之前,斯坦因是我國西部地區古遺址最大的盜掘者和破壞者,是劫掠中國古代文物的第一大盜。斯坦因的上述著作是西方列強侵犯我國主權的鐵證,同時也為那段令國人屈辱的歷史留下了真實的記錄。因此,我們在閱讀斯坦因上述著作時,一定要牢記慘痛歷史,勿忘國恥。

斯坦因上述三次考古報告都是綜合性的學術性專著。為了方便一般讀者更多地了解斯坦因在我國塔里木盆地、吐魯番盆地和天山以北東部以及河西敦煌等地區的發掘工作和蒐集文物的情況,我們對上述三次考古報告原著做了一些技術性處理:根據原著各章內容的關聯性進行分冊,刪除一些專業性特別強的內容,將插圖進行適當調整併重新編序等。

本冊出自《西域考古圖記》:1907 年2 月,斯坦因穿過羅布沙漠向東行,沿途考察了將塔里木盆地與疏勒河分隔開來的羅布荒漠自然地理狀況以及漢代長城最西段遺跡,再現中國最早開通與中亞相連的樓蘭道歷史面貌。

目次

第一章從羅布沙漠到敦煌

第一節從阿布旦到敦煌的道路........................................ .........1

第二節羅布沙道的漢文記載......................................... .............9

第三節馬可·波羅及羅布沙漠之路上的旅行家.................20

第四節古代中國長城的第一批遺存......................................29

第五節疏勒河沼澤旁的遺跡........................................ ............46

 

第二章敦煌綠洲及其北部的長城

第一節下疏勒河盆地的地理特徵....................................... ...58

第二節探尋北部“舊牆” ......................................... ...............69

第三節首次在烽燧T.XXVII 發現漢代文書........................81

第四節尋找長城上的烽燧T.XXVIII~ T.XXX ......................93

第五節調查通往安西的長城上的烽燧...............................107

 

第三章南湖綠洲與陽關

第一節敦煌與南湖之間的遺址........................................ .....115

第二節南湖綠洲及其目前的資源........................................ 122

第三節南湖的古代遺址........................................... ................128

第四節陽關的位置........................................... .........................138

第五節南湖北面的村落遺址......................................... .........145

 

第四章中國長城的盡頭

第一節長城的最後一站.......................................... .................157

第二節長城的西南翼........................................... ....................173

第三節古代烽燧T.VI.b 及其文書..................................... ...183

第四節長城上的最後兩座烽燧........................................ .....199

 

第五章最西端的長城

第一節從長城的最西端到烽燧T.VIII .................................209

第二節烽燧T.IX、TX 和沼澤地段的長城.......................221

第三節廢棄的烽燧T.XI、T.XII.a ................................... ......229

第四節在烽燧T.XII.a 發現的紙質粟特文書.....................240

第五節烽燧T.XII、T.XIII ....................................... ................254

 

第六章玉門關

第一節T.XIV 廢墟遺址.......................................... ..................265

第二節玉門關的位置............................................ ...................275

第三節玉門關和陽關之間的輔助城牆...............................283

第四節烽燧T.XIV.a 及其垃圾堆..................................... .....288

第五節古代絲綢貿易的遺物.......................................... ........298

第六節北新道............................................. ................................305

第七節長城邊上的古倉庫......................................... .............313

第八節湖區的長城:烽燧T.XIX~ T.XXIII ........................326

 

書摘/試閱

第四節古代中國長城的第一批遺存

 

從關於古老的羅布沙漠之路的歷史觀點出發,現在我要回過頭來,討論我經過的通往敦煌綠洲和沙州的道路上剩下的第三段。我的說明將很簡要,因為隨後的考古學調查中,我又回到這段路上,並進行了5個多星期的工作。而對這些工作的記錄,將是討論這里地形的最佳資料。我第一次快速通過這裡時,沒有足夠的時間對此進行詳細考察。地圖上顯示的這段路的大多數地形特徵,事實上是後一次調查完成之後才描繪出來的。

平坦的沙礫地一直延伸到我們3月7日到達的古代時令河流域以遠最初幾英里處。我們一直沒有發現地面上任何有趣的現象,從那裡往前行進約10英里,地面既平緩又出奇地單調。但是由於期待著有考古發現,我從一走上這條道路的新一段時起就特別細心。從博南出版的橫跨中國之行的簡要報告中,我知道他1899年秋天到達敦煌之後,試圖沿此路跨越沙漠去羅布。由於沒有可以信賴的嚮導,或者他的中國隨從不願繼續前行,他在到達哈拉湖以西第一批沼澤地之後,顯然只好回到敦煌,繼續沿山路旅行。在時斷時續的努力過程中,他路過一些殘存的烽燧,這使他回想起了他在甘肅“國道”沿線見到的“砲台”(他也正確地測量了經過它們附近的一段長城的幾處遺存)。這位傑出的法國旅行家敏銳地猜到,它們的年代可能很古老,而且在歷史上曾經很重要。因為它們表明這是“到目前仍未找到的、在漢朝控制下的經大夏、帕米爾、今新疆、戈壁以及甘肅直到中國內地的重要路線”。但是他這附帶的提示沒能幫助我,因為沒有任何地圖或路線圖來事先確定這些遺址的地點。幸運的是,在離開阿布旦之前,我有機會詢問重開此路的真正先驅穆拉他們,而且從我那有心人老嚮導那裡聽到的信息燃起了我的希望:我可能會在這次前往托格拉克布拉克泉的路上遇上第一批“砲台”。

這份期待不久後就變成了現實。第一座塔似的土台在北面很遠的地方,我們只是在路過那裡時才發現了它。但是離這裡兩三英里遠的第二個土台,我很容易看出,那是不可能被認錯的、保存完好的烽燧。當我在夯土層之間見到熟悉的紅柳枝夾層時,我確信它的年代很古老。

烽燧聳立在一片沙礫高地的陡峭邊緣易於防禦的地方。這片高地的兩側是被侵蝕的小型谷地,周圍則是因風蝕而形成的窪地。窪地在此處足有1英里寬,前面有一條十分明顯的古河床。河床在終磧盆地裡,沿著這片乾旱的道路旁的干旱河谷,向西北方向延伸。沿著窪地底部延伸的一處長長的蘆葦帶,以及一長串表面乾燥但地下仍有水的鹽漬坑的存在,表明曾經有水流經這條古老的河床。河床的底部低於沙礫塞約80英尺。緊挨著烽燧的西邊,有一個破壞嚴重的小型建築遺跡,我想這裡可能是烽燧守軍的住所。下面的斜坡上發現的一些鐵器、木刻殘片以及一片較厚實的毛織品,證實了我的推斷。第一次發現人類活動遺留下來的文物,使我堅信,我日後的考古工作將會取得成就。但那時我沒有時間進行近距離的調查,由於天已經黑了,我得趕緊追上我的隊伍,好在很容易在沙礫地上找到他們。

往前約3英里就到了托格拉克布拉克的營地。它位於陡峭狹窄的谷地,谷地裡的一條凍實了的沼澤河旁長滿了蘆葦和灌木叢。沼澤河裡的水可能來自泉水,這從我們的羅佈人嚮導所用“托格拉克布拉克”的名稱可以看出。進一步的證明則是胡楊樹的存在,它們有的已經死了,有的還活著。但是,儘管在早上,我那時也看不到什麼跡象,使我相信這裡有一條活河,僅在不足六星期之後就變得幾乎無法越過。

由於急於找到更多的遺址, 3月8日一大早我就出發了。沿著商路,在一片完全光禿的沙礫高地上行走了約3英里,我注意到東南方不遠有一處像是遺址突起在地面上。所以我要求隊伍繼續前往下一個營地,並讓蔣師爺和其他幾個人帶著坎土曼前往遺址處。事實上,前往那裡的距離比估計的要遠。因為這是一處被長滿大量紅柳叢和乾枯的胡楊的寬闊沙性窪地所切斷的遼闊平坦的塞。離開和田後第一次發現的車輪痕跡表明,敦煌的漢人曾遠道來此尋找木材。最後,當我來到離沿窪地南邊聳立的沙礫高地陡峭邊緣前約100英尺時,發現自己已經來到一處遺址(圖4)上。

這是一座正方形烽燧(圖5),每個側面向上收縮至頂部,烽燧高現存約20英尺,底部16~ 17英尺見方。它的建築技法是用土坯一層層向上壘砌,每隔三層土坯,夾入一層蘆葦層,以加強其堅固程度。烽燧上的土坯破損極小,只是在它的北面才能看出破損,而只有這點破損才能使人相信它是座廢棄的烽燧。在南面,也就是一年內大部分時間不受風吹雨淋的一面,砌土坯的灰泥仍在原處。烽燧的附近也沒有發現任何斷牆的痕跡。除了烽燧自身,這裡沒有任何建築遺址。隨後在沙礫地面進行清理的過程中,也沒有任何發現,而且這些堆積也不見有風蝕痕跡。

但是,當我在周圍的地面上仔細搜尋時,我很快就注意到,一束束排成直線的蘆葦從一處鬆軟的沙礫中冒出來。這些蘆葦束位於烽燧北約20碼的高地邊緣附近。我不用費多大力氣就沿此線向東來到了附近的一座小土丘頂上。到那里之後,我能看到這條線筆直地通向視線內3英里以東的另一座烽燧( T.VII)。由此可以看出,這是一條從此處沿沙礫斜坡下行至高地的一個較低的階地,然後延伸到前面提到的那片窪地上的牆。顯然,這就是早期“中國長城”的一段,這正是我根據博南的調查而正在尋找的。在那個低矮土丘上稍做發掘,就證明事實上我已經站在了長城的遺跡上。清理朝北洼地的斜坡上的沙礫和細沙堆積之後,我發現了一段很規整的牆。它的建築形式在我第一眼見到時覺得很奇特,但很快我就對此相當熟悉了。

這裡的牆由蘆葦束層和夾沙的黏土層交替往上築,前者厚2~ 4英寸,後者厚6~ 7英寸。蘆葦束水平放置,而且總是與牆的走向呈直角。它的長度非常一致,接近7英尺。蘆葦層的原始厚度很難確定,因為上面一層層往下形成的巨大壓力,幾乎把它壓成一片。但是,就每一層而言,除了鹽鹼滲入蘆葦纖維,它們還具有很大的彈性,表明其年代不會很久遠。牆的外面有一個完全由蘆葦條組成、與牆的方向平行因而也就與牆內蘆葦束垂直的保護層。這些蘆葦條能更容易地從保護層上拿下來進行測量,因此發現它們也都是7英尺長,每層本來的厚度約8英寸。每兩個保護層之間相隔6英寸,每層都用樹皮捆綁起來,並用穿過牆體的紅柳皮繩固定在牆上。

牆面或者保護層、蘆葦束的保存,顯然得益於沿牆腳堆積的細沙和沙礫的保護。由於這個保護層變薄甚至消失,在此以上的部分則完全被風蝕。牆體的黏土沙礫層無疑是就地取材,由於隨後考察中所發現的鹽的黏合作用,它們具有像水泥一樣相當牢固的性能。不過,在我們試掘的那個點上,揭露出來的牆體高只有約5英尺。大量沿此斷牆下堆積的粗散沙礫及粗沙,原來可能就是現存牆體以上現在完全垮了的部分。

那時我們沒有多少時間去調查這段奇異的牆在建築方式上的細節,也不能有步驟地去尋找一些關於其年代和起源的線索。但是,即便第一次只是粗粗地刮了刮,也使我幸運地發現了一些較古老的遺物。在牆體部分暴露的那個點上,蘆葦束裡發現了灰色絲織品殘片、一塊結實的大麻白布片,它們和在樓蘭遺址發現的一樣。還發現了鐵器殘片,包括可能屬於石弩的箭桿,一段木棒頭,以及一段胡楊細枝等。但更讓人興奮的是一小塊木片,它長約4英寸,背後有一個榫。正面有五個漢字,儘管墨跡已經很淡,但仍容易識讀。蔣師爺當時就認為,這塊木標籤所標記的物品是“盧定世衣橐”,而釋文也已收錄在沙畹《文書》裡,這裡並沒有我所期望的年代線索。不過,由於書寫方法相當古老,所以儘管完全不懂漢學,我還是斗膽對蔣師爺說這是漢代的,我的猜測後來證明是對的。但是,像我在其他地方所說過的,我這位優秀的文字學家也只是在持謹慎保留態度的同時接受了我的說法。

這件文書和其他小件物品發現於很小的範圍內,表明儘管處於沙漠環境中,牆下的某個地點明顯被人使用過。那時我很難解釋它們是如何由於偶然機會,到了第一次調查的那個點上的牆里或牆下的。最可能的解釋是,這些小件物品來自修烽燧、築牆的民工的營地,它們無意中混入了修牆的材料裡面。在我1914年的調查過程中,這個猜想得到了確認。我在同一地點進行了清理,在地表下的生土層發現了更多的絲、毛織品碎片,以及一些動物糞便及其他垃圾。

當時對我來說,比這些細節更為重要的是一直向東遠去的長城,以及遠處可見的一連串的烽燧。從這個角度來說,是運氣使我在這裡見到了邊防線——我現在已經很有把握地認清它。由於T.III是由這些烽燧護衛的長城大拐彎處的製高點,它本身就為我提供了一個進行初步調查的極佳位置。在此以西約2英里,同一沙礫階地的最後一個山腳上,聳立著另一座T.IV.b。雖然更遠,但在西南方向至少還能見到兩座烽燧。這裡我可以指出,由於這個制高點可以觀察到其他烽燧,也由於在這片光禿禿的地面可以看得很遠,因此勘察員拉姆·辛格甚至不用望遠鏡即可憑他那雙銳眼測出其中一座烽燧TV離此處的直線距離有9英里,另一座烽燧TVa不少於15英里,後來的調查證明確實如此。東邊3英里外的地方,正好在可見的長城直線上, T.VII可以看得很清楚。在它以外的烽燧T.IX,似乎表明那兒是長城拐向東北的轉折點。

那天已經太晚,不能對西邊的長城進行調查。相反,我決定調查東邊的長城線和烽燧,希望那邊的遺址分佈在我的隊伍向前行進的路線範圍之內。這個決定是對的。我沿著隨陡峭的沙礫坡延伸下去的古長城前進,並越過界定前面提到的長滿灌木叢的峽谷的低矮台階狀地區後,長城殘牆越來越高。從這裡往前1英里範圍內,牆體是連續而沒有斷開的;而且事實上暴露在地表以上5~ 7英尺,牆的平均寬度約8英尺。即使不經過任何挖掘與清理,也很容易發現這裡獨特的建築方法,以及雖緩慢但不曾中斷的風蝕作用過程。圖6、7可以幫助我們說明下面將要討論的觀測結果。雖然這是敦煌東北長城的一段,而且這些樹枝層裡除了蘆葦,還加入了紅柳枝。

在大多數地方,起水平固定作用的蘆葦束保護層被侵蝕了,而其他地方則已經鬆了。交替往上築的夯土層和蘆葦層也就相應地暴露在外,但是它們仍然保存得相當好。儘管材料很鬆散,充滿著沙礫和小石子,但厚六七英寸的土層看起來黏合得很好。這顯然是土壤中鹼性成分的黏合作用的結果。同時,這些暴露在外的每層所顯出的被挖空的外表表明,它們曾受到侵蝕。另一方面,那些捆綁整齊的平均厚三四英寸的蘆葦層,則見不到受這種破壞作用影響所留下的跡象。由於此前的經驗,我很容易地意識到,雖然蘆葦由於夾在裡面的土被很快吹走而變得鬆散,但是它們所含的堅韌纖維,可以使之經受風以及由風帶來的流沙的侵蝕。

繼續向東延伸的長城線在許多地方已被侵蝕,暴露地段的殘存高度更低。在約2英里以後進入長滿灌木叢的沙性窪地,長城又在沙礫地段不斷地出現,牆體上的層次清楚,而在其他土壤鬆軟的地方,牆體已完全毀壞了。因此,長城線在到下一座烽燧T.VII的0.25英里以內相當直,它位於對面沙礫高地的邊上。T.VII的建築技法不是磚砌,而是用土坯砌成,土坯層之間不夾蘆葦秸。但為了加固,牆體裡每隔10英寸就在四角垂直揳入粗粗削制的野白楊樁,並用粗蘆葦繩捆綁起來。由於揳入土內,從東北角露出的部分看到(那裡的黏土已掉落了不少),哪些樁仍保存完好。與牆裡使用的材料一樣,整個牆體明顯地顯示出,自從牆和烽燧建起來之後,這個沙漠地的自然條件和資源的變化非常小。

當我在烽燧T.III的南面看到中線上有一排挖出來的腳蹬直通烽燧頂時,建烽燧的目的也就清楚了。每兩個腳蹬之間的垂直距離約1英尺,顯然是為了幫助人爬上烽燧頂。烽燧上很有規律地排列的孔,指明了當時人爬上去時使用的繩子的位置,這些孔當時就是用來插入木樁的。這些木樁總是成對的,每對兩個木樁的距離為3.5英寸,每兩對的垂直距離為4英尺,它們很可能是綁上繩子、用作扶手的。離地面高約22英尺的頂部再也爬不上去,但這裡很小的空間也足以容下一兩人負責瞭望、發信號。

烽燧的附近找不到任何建築痕跡,而且由此以外的長城也完全看不見。因此,我越過這片光禿的沙礫高地向東北方向前進,重新回到商路上,並發現它引導我們向東走向遠處可見的T.IX。我們沿此路只走了不過1英里,勘察員拉姆·辛格就已看見沙礫地面上,路的北面有一處與路平行的很不明顯的隆起。周圍的地面上完全沒有任何植被,哪怕是枯死的也沒有,而唯獨隆起處的頂部和側面可以見到由於鹽漬而半石化的蘆葦。只需刮幾下,就足以確認我們再次來到了長城邊。這些蘆葦正是長在現已完全被侵蝕的長城最下面的幾層上。回頭一看,發現長城線還能向西延伸一些距離。但是當我後來再去時,也都沒能發現它能與T.VII連起來。這小段不足1英里長的長城之所以完全消失,很可能是因為它的走向與敦煌—安西谷地的強勁東風不是平行,而是垂直的。

繼續向東,這處隆起最初幾乎察覺不出來,隨後才有6~ 8英尺高,形成筆直的一線。稍做發掘,便發現長城就埋在堆起的沙礫和流沙下面。在離T.VII將近3英里的一個點上,我注意到長城南面約24碼處有一座矮丘,那裡的長城似乎像半月形一樣向北拐去。矮丘的東北角上伸出胡楊木,頂上有些石頭,表明它可能是被廢棄的T.VIII的堆積,隨後的發掘證明確實如此(圖8、9)。

從這裡往前,長城線直到當天行程結束時都能很容易地找到,因為它緊挨著道路不中斷地延伸。首先,一條露著胡楊樹枝和蘆葦的隆起幾乎沿直線延伸,把我們帶到2英里外一座堅固的烽燧T.IX(圖10)。當我第一次在T.III發現長城時,就已遠遠地看見了該烽燧。T.IX高25英尺,保存完好,而且建築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它建在能夠俯視一個開闊窪地的東面和北面的沙礫高地的製高點上。烽燧建得非常堅固而且規則,烽燧底部22.5英尺見方,土坯長14英寸,寬7英寸,厚5英寸。烽燧的外表土坯一橫一直交替上砌,為了增強其牢固性,每五層土坯之間夾入一薄層蘆葦。土坯裡面只摻了很少甚至沒有摻入蘆葦,但仍然非常堅硬;我想這可能是泥土里或者水里的鹽鹼所起的凝結作用。因為土坯塊已被侵蝕,頂部可以見到胡楊木樁。但是,侵蝕作用只使烽燧基部旁邊的地表下降不足1英尺,這清楚地表明地面的沙礫起到了保護作用。在該烽燧周圍沒有發現建築及其他人類活動痕跡。長城在烽燧北約17英尺處,呈半月形拐了個彎。

一到烽燧T.IX的東邊,地面就成一個陡坡,下落至一片長滿灌木叢的開闊窪地。儘管這裡的土壤主要成分是粗沙,但仍有些地方長滿了蘆葦和紅柳。標明長城線、被沙礫覆蓋的隆起帶(有些地段有八九英尺高),直到3英里以外的烽燧TX(圖11)那裡都能很容易地找到。烽燧TX位於高出平坦、開闊的窪地約100英尺,在坡度很陡的孤立的黏土山脊北端。該烽燧的建築方式,與我第一天在長城線上見到的其他烽燧很不一樣。我立即意識到,在沙漠中築長城的人非常善於因地制宜。這裡不是用土坯砌築,而是夯築。夯層厚1英尺10英寸,逐層上築並內收。因此,它的整體外形像是截去尖頂的金字塔。由於築烽燧用的土裡含有鹽鹼,烽燧非常堅固。夯土層間厚2英寸的紅柳枝夾層,也由於同樣原因而已經幾乎石化。這座滲入鹽鹼的建築在塵埃中奇異地閃閃發光,就像我們在隨後的調查中,大量發現的其他烽燧的外表還帶有厚厚的石灰層時閃閃發光一樣。烽燧基部約25英尺見方,雖然烽燧的南面和東面的一部分已經坍塌(圖11),烽燧高仍接近30英尺。

這種獨特的建築方式表明,那時候附近就有水,現在看來也不遠。沿路走0.5英里,有一個鹽漬沼澤(水源來自西南方向一條非常鹹的小水渠)。走過一片長滿蘆葦和胡楊林的開闊地,發現我的營地駐紮在一個小湖旁。雖然湖下部的水是鹹的,但是它的南岸邊來自泉里的水還是可以飲用的。第二天早上,我回到長城,發現它從烽燧TX處沿直線伸向湖床,在南岸中線附近與之垂直相交。離這個鹽漬湖岸約25碼處,很容易找到由於鹽的滲入而半石化的植物殘骸。由於湖面只比暴露的牆腳低約5英尺,所以自牆建起之後,湖的“乾旱化”進展顯然並不快。這就為我們提供了從考古學上來說很重要的證據,而且隨後在其他地方考察時也經常有證據支持這個觀點。但是更重要的是,我想指出,此湖曾在這條防衛線上起到奇異的牆一樣的防禦作用。我立即明白,築長城的人仔細地觀察並利用了所有的自然特徵,以節約在這片古代已成沙漠的地區的建築勞力。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