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
滿額折
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
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
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
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
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
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
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
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
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
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
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
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
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
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
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
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
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
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
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
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
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
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
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

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

定  價:NT$ 700 元
優惠價:93651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72元
庫存:3
可得紅利積點:1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台灣社會自1980 年迄今,經驗了經濟快速起飛與蓬勃發展的年代,走過民主轉型與鞏固的時代,並且正於社會轉型與再興的世代大步邁前。在這40 年間,無論在社會運動、第三部門、環境治理、客家研究、東亞與東南亞研究…等領域,在學術研究這一塊,蕭新煌老師是重量級人物。

蕭老師扮演公共知識份子的角色,不僅在學術領域深耕理論研究,結合台灣發展經驗,提出創新見解;對政府的施政方針,也提供具體且清晰的發展建議;更關鍵的是,對於推動社會進步的社會實踐,更扮演重要推手的角色。直到退休後,還擔任「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的董事長,從民間交流的層面繼續貢獻發揮影響力。

本書以蕭新煌教授過去40年來四大學術實踐的地景,作為四篇22章論文的指引,不僅探究戰後台灣社會的宏觀變遷、中生代學者的社會關懷與實作,處處出現在地社會人文關懷的養分,也架構台灣人對台灣社會、東亞(東南亞)族群和社會的深入瞭解與情感。蕭教授的學術座標相信會讓更多後生學者繼續擴大和深耕對台灣和亞洲社會的影響。

作者簡介

蕭新煌教授簡介
蕭新煌教授現任中央硏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中央大學客家學院講座教授、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暨總統府資政。研究領域包括:環境運動與永續發展、亞洲中產階級、公民社會組織與民主化、台灣與東南亞的客家族群認同。最新相關著作有《東南亞客家社團的組織網絡》(合編)(2020,中央大學出版中心、遠流)、《東南亞的新貌──轉型的動力與未來圖像》(合編)(2019,洪葉)、Taiwan Studies Revisited: Routledge Research on Taiwan Studies(合編)(2019, Routledge)、《面對台灣風險社會:分析與策略》(合編)(2019,巨流)、《客家研究與客家學》(主編)(2019,交通大學出版社)、Middle Class, Civil Society and Democracy in Asia(主編)(2019, Routledge)、The Making of Ethnic Movements in Taiwan: Origins and Impacts(2019,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Occasional Paper, No. 241)、China's Footprints in Southeast Asia(合編)(2018, NUS Press)。

張翰璧
德國Bielefeld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系特聘教授。2003年進入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後,運用之前在中研院累積的東南亞研究為基礎,後來的研究集中在東南亞客家、客家女性、客家族群產業等議題。主要的代表著作有《東南亞客家及其族群產業》(2013)、《東南亞婚姻移民與台灣客家社會》(2007)等專書與文章。

楊昊
中正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政治大學東亞所教授、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暨政大東南亞研究中心執行長,同時也是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執行長。研究興趣包含東南亞與亞太區域研究,著重於國際關係理論的區域應用、東南亞邊境政治、抵抗政治、環境政治與比較區域主義、智庫與外交政策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包含超過八十篇中英文期刊論文與多本學術專書。

蕭新煌教授的學術實踐座標圖
張翰璧、楊昊

這本書的作者與書中的四個領域標示著蕭新煌教授學術實踐的地圖,X 的時間軸,是蕭老師從回台灣後,在中研院進行研究與在台灣大學任教過程中,不斷加入的學生、同事,個別學者在不同時間點加入蕭老師學術研究的歷程,進行不同研究議題的討論和合作。當然,除了本書的26 位作者,還有其他更多的學生和學者曾經受教於蕭老師,或是參與過他的研究計畫,只是無法參與這次的出版專書。Y 軸則是沿著時間的推移,在研究議題上的擴展。四個領域的22 篇文章主題,標示著蕭老師的學術關心與發展,主要在以下領域:社會運動、台灣客家研究、東亞與東南亞研究、台灣第三部門、環境治理,研究的區域包括台灣、東亞社會、東南亞區域。

上述的座標圖中的研究議題,不但標示著台灣社會自1980 年代以來的發展軌跡,也展現蕭老師「學術上的社會實踐」,一直到現在。本書的標題「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希望將蕭老師的學術實踐放回社會脈絡。台灣社會自1980 年迄今,經驗了經濟快速起飛與蓬勃發展的年代,走過民主轉型與鞏固的時代,並且正於社會轉型與再興的世代大步邁前。在這40 年間,蕭老師扮演公共知識份子的角色,不僅在學術領域深耕理論研究,結合台灣發展經驗,提出創新見解;對政府的施政方針,也提供具體且清晰的發展建議;更關鍵的是,對於推動社會進步的社會實踐,更扮演重要推手的角色。直到退休後,還擔任「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的董事長,從民間交流的層面繼續貢獻發揮影響力,在台灣的主體性上,以「進步」(progress)和「正義」(justice)的文化理念,建立與亞洲各國的關係,鞏固台灣在亞洲的位置。

亞洲的轉型是多面向、全方位的轉變,它的驅動力來自於兩個層面,內部動力與外部趨力。就國家與社會層面而言,包括多元族群文化、公民社會、環境意識、以及國家發展等因素是促進亞洲轉型的內部動力。而外部趨力則是在區域與國際層面的變化,諸如戰爭與和平的國際情勢演進、及各種以國家或非國家行動者所促成的區域整合與串連趨勢。內部動力與外部趨力的融合,促使亞洲和台灣進入新的格局,其中,「進步」與「正義」是最重要的兩個關鍵詞。

亞洲的進步不只是經濟成長的線性思維,而是在政經、社會、環境、文化等多樣領域的整體永續發展。所謂的「進步」,代表的是治理與制度的進展、理念與關懷的躍進、以及行動與運動的推進,這些都環繞在以人為中心的進步思維中。特別對於客家研究而言,對於在地治理與制度、族群關係的跨國比較、對於客家文化帶的醞釀與擴散等,它牽涉到族群文化與政經社會脈絡的多元議題領域,更涉及從過去積累到未來發展的前瞻視野。

本書共有22 篇文章,分四個主題,議題涵蓋民主政治、客家社會與文化、國際關係、環境正義、公民社會等領域。除了22 篇文章外,還有總論的兩篇文章,除了本篇外,另一篇就是蕭老師親自撰寫的〈追求社會學想像四十年:轉向、開拓與突破〉,生動地回顧和檢視他40 年來,三個時期在學術生涯中的打拼、合作和突破。另外,在每個主題前,都有一位重量級學者特別寫下蕭老師在四個領域所做的貢獻。

第一個主題是「行動與策略:社會運動與環境治理」,共收錄八篇文章,前三篇以社會運動為主題,何明修、黃俊豪發表〈台灣社會運動研究領域的制度化(1980-2017)〉,該文也特別向蕭新煌教授致意,彰顯其所帶領、為期30 年的台灣社會運動研究;第二篇論文為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劉華真教授發表的〈台灣反核運動的開端:1979-1986〉,台灣是唯一一個在反核運動的壓力下,從1980 年代中期就停止核電擴張的亞洲國家,呼應蕭新煌教授所致力的亞洲社會運動的比較研究議程;第三篇,韓國湖西大學朴允哲教授及李京兒教授發表的〈韓國社會運動團體與民主改革:以「參與連帶」與「經實聯」為例〉,該研究期望能深入分析社運團體的政經社會體制,為新的綜合性社會運動路線提供研究註腳。

中間三篇文章呈現國內環境研究社群所關心的風險社會議題與環境治理挑戰。第四篇,周桂田發表〈新興工業國家之風險治理挑戰:以2005 年台灣狂牛症爭議事件為分析〉,從美國牛肉狂牛症風險政策爭議探討台灣社會與政府對於風險治理典範的變遷、衝突與困境;而第五篇徐世榮與廖麗敏發表的〈台灣土地改革再審視〉則是由三七五減租談起,論述土地政策下的悲歌;許耿銘教授則以〈影響風險意識與支付意願之個人因素:以台南水患治理為例〉,從都市角度評估,凸顯水患治理的實際挑戰與制度設計。這三篇文章分別從能源、土地、以及災難的角度,呈現台灣社會面臨的環境脆弱性與挑戰,更重要的是,具體凸顯國內環境研究社群對於各項挑戰的解方。後兩篇文章則特別對應環境與正義的主題思辯。杜文苓、謝蓓宜的〈核廢風險溝通的反思:核廢政策的公共審議〉,針對當前的核廢深入分析台灣社會的分歧立場與對話理路;另外,林宗弘、蕭新煌和許耿銘合寫的〈台灣邁向低碳社會的公眾態度與政策變遷〉,乃透過2017 年的國家調查以及理論解釋民眾對低碳稅收和價格政策的偏好。

第二個主題為「凝聚與記憶:台灣與東南亞客家」,共收錄六篇文章,張維安、張翰璧和黃子堅發表〈誰需要劉善邦?砂拉越石隆門帽山客家共和國的重建〉,文中透過辯證劉善邦存在的真偽,點出更重要的是其背後歷史與故事對東南亞華人的意義與重要性;第二篇張翰璧的題目是〈「客家帶」的歷史與空間形成:以台灣和馬來西亞為例〉,該文從族群空間的觀點探討客家文化帶的醞釀與形構過程。「族群空間」作為一個族群分析與研究的概念,是採取族群人文地理作為理解客家歷史的工具。探討其他族群、自然環境和經濟活動如何與客家文化互動,和產生相互的影響。簡言之,「族群空間」包括三個面向,一是特定地理環境的社會空間;二是具體時間的歷史過程;三是上述空間和時間經由人類與自然、族群間互動所產生的文化特質與族群關係。第三篇論文則是黃世明的〈客家人的移動構圖與聚散連結之時位考察初探〉,該文以時位考察的方式,討論客家族群的移動軌跡與社會鏈結。

後三篇討論亞洲的客家研究議題,其中東南亞的客家研究是台灣社會瞭解亞洲社會脈絡與族群文化的重要途徑。林本炫的〈打破客家刻板特色與比較研究的挑戰〉,討論進行跨國客家研究比較研究的脈絡、特色與基本架構;林開忠撰寫的〈馬來西亞霹靂州嘉應客家移民及其網絡關係〉,從地域性的馬來西亞個案研究著手,深入呈現客家移民與在地經濟商業網絡的互動關係;最後則是利亮時的〈檳城嘉應、大埔、永定、惠州與增龍五個客家社團內部與外在的關係〉,同樣也是透過比較研究的方式進行東南亞客家社團的社會脈絡梳理。這三篇論文呈現出蕭新煌教授所帶領的客家比較研究團隊的田野經驗、創新議題的分析角度、以及跨國比較研究的團隊成果。

第三個主題與東南亞研究有關,「台灣向前行:東亞與東南亞研究的生根與深耕」主題中,王宏仁、陳志柔以〈越南與中國罷工的比較:防禦型與攻擊型的威權國家〉為題,討論當前台商在東南亞面臨到的挑戰;龔宜君的〈又見「懶惰的土著」?:越南台商工廠的勞動政治〉,從在越南台商與基層勞工雙方互動的界限,解析支配權力以及勞工反抗產生的原因;楊昊發表的〈台灣東南亞研究的發展第一個三十年與下一個三十年:蕭新煌教授的貢獻〉則是綜合回顧過去30 年來由蕭新煌教授促成的台灣東南亞研究之發展議程與特色,並且勾勒下一個30 年的深耕路向;而陳佩修是以〈泰國拉瑪九世( 1946-2016)政治遺緒的初探〉,回顧泰國研究的發展軌跡;最後,韓國同德女子大學中國學系金潤泰的〈台灣的韓國研究、韓國的台灣研究〉則是呈現台灣過去發展韓國研究的特點。

最後是「治理與福祉:台灣第三部門與青年的四十年轉進」,第一篇文章為官有垣發表的〈台灣第三部門治理的實證研究:1990 年代迄今〉,呈現公民社會研究的發展議程,並且特別聚焦於第三部門治理的運作軌跡。第二篇是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兼任副教授陸宛蘋撰寫的〈台灣非營利組織之評估與公私協力:以十年衛生財團法人輔導計畫為例〉,該文特別從公私協力的角度討論非營利組織在台灣社會深耕與轉型的動力與合作關係;第三篇論文則是范綱華所發表的〈父母教育期望對青少年憂鬱症狀影響的社會階層差異〉,這篇論文探討不同階層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期望,如何透過生活支持、負面互動、以及自尊的中介,影響國中青少年的憂鬱症狀發展。這三篇文章呈現出治理理念的變遷、第三部門
的發展轉進、以及不同階層的父母教育對青少年的影響,凸顯公民社會的發展圖
像。

除此之外,針對上述四大主題,徐世榮、張維安、王宏仁和官有垣更分別撰寫蕭老師在個別主題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為這些主題所帶來的意義與影響。徐世榮〈把民間社會及社會力找回來〉,認為蕭老師經由環境保護運動及消費者保護運動等的研究,提醒我們民間社會的重要性,也提醒我們環境問題並非是單純的科學問題,它更是複雜的社會問題,是將民間社會及社會力這個重要面向納入台灣政經研究的主要貢獻者;張維安〈把客家帶進社會學,把社會學帶進客家〉,該文回顧當代台灣客家研究的發展脈絡,從社會學的角度檢視其中變遷路徑,同時透過文獻與經驗的梳理,凸顯蕭新煌教授與客家研究先進對於此一學術領域的扎根及推進貢獻;王宏仁〈撐起東南亞研究的學術新空間〉從自身的大學求學經驗,闡述蕭老師透過研究不同的社會文化,解析台灣的特色以及可能的機會與限制,並促成社會學研究新的轉向,其中1994 年中研院成立東南亞研究計畫後,更進一步將東南亞研究在台灣開枝散葉;官有垣〈治理與福祉:台灣第三部門與青年的四十年轉進─蕭新煌教授的貢獻與影響〉以四個面向鋪陳蕭老師在「台灣第三部門與公民社會」研究的貢獻與影響,並期盼在蕭老師的領導下,大家能再攜手為此一研究領域作出更多的貢獻。

蕭老師的學術實踐座標圖,不但標示著戰後台灣社會的變遷、年輕學者的社會關懷與實踐,更是在地社會人文關懷的養分,架構台灣人對台灣社會、東亞(東南亞)族群和社會的深入瞭解與情感依附。這個學術座標還繼續在擴大和深耕對台灣社會的影響!

後記
本書的22 篇論文均先發表在2018 年12 月15-16 日於宜蘭礁溪以同名為主題舉辦的國際研討會,經修改審查後收錄。研討會的召開蒙何明修的前期策畫、彭雪莉的聯繫和政大東南亞研究中心多位同仁的執行,以及蕭老師門生們的積極熱情與會,才得以順利完成。在集結論文成書出版過程中,彭雪莉和羅玉芝出力也甚多,在此一併致謝。

目次

第一篇 總論
1-1 蕭新煌教授的學術實踐座標圖
張翰璧、楊昊
1-2 追求社會學想像四十年:轉向、開拓與突破
蕭新煌

第二篇 行動與策略:社會運動與環境治理
把民間社會及社會力找回來/徐世榮
2-1 台灣社會運動研究領域的制度化(1980-2017):文獻回顧與引用分析的觀點
何明修、黃俊豪
2-2 台灣反核運動的開端:1979-1986
劉華真
2-3 韓國社會運動團體與民主改革:以「參與連帶」與「經實聯」為例
朴允哲、李京兒
2-4 新興工業國家之風險治理挑戰:以2005年台灣狂牛症爭議事件為分析
周桂田
2-5 台灣土地改革再審視
徐世榮、廖麗敏
2-6 影響風險意識與支付意願之個人因素:以台南水患治理為例
許耿銘
2-7 核廢風險溝通的反思:核廢政策的公共審議
杜文苓、謝蓓宜
2-8 台灣邁向低碳社會的公眾態度與政策變遷
林宗弘、蕭新煌、許耿銘

第三篇 凝聚與記憶:台灣與東南亞客家
把客家帶進社會學,把社會學帶進客家/張維安
3-1 誰需要劉善邦?砂拉越石隆門帽山客家共和國的重建
張維安、張翰璧、黃子堅
3-2 「客家帶」的歷史與空間形成:以台灣和馬來西亞為例
張翰璧
3-3 客家人的移動構圖與聚散連結之時位考察初探
黃世明
3-4 打破客家刻板特色與比較研究的挑戰
林本炫
3-5 馬來西亞霹靂州嘉應客家移民及其網絡關係
林開忠
3-6 檳城嘉應、大埔、永定、惠州與增龍五個客家社團內部與外在的關係
利亮時

第四篇 台灣向前行:東亞與東南亞研究的生根與深耕
撐起東南亞研究的學術新空間/王宏仁
4-1 越南與中國罷工的比較:防禦型與攻擊型的威權國家
王宏仁、陳志柔
4-2 又見「懶惰的土著」?:越南台商工廠的勞動政治
龔宜君
4-3 台灣東南亞研究的發展第一個三十年與下一個三十年:蕭新煌教授的貢獻
楊昊
4-4 泰國拉瑪九世(1946-2016)政治遺緒的初探
陳佩修
4-5 台灣的韓國研究、韓國的台灣研究
金潤泰

第五篇 治理與福祉:台灣第三部門與青年的四十年轉進
治理與福祉:台灣第三部門與青年的四十年轉進─蕭新煌教授的貢獻與影響/官有垣
5-1 台灣第三部門治理的實證研究:1990年代迄今
官有垣
5-2 台灣非營利組織之評估與公私協力:以十年衛生財團法人輔導計畫為例
陸宛蘋
5-3 父母教育期望對青少年憂鬱症狀影響的社會階層差異
范綱華

書摘/試閱

追求社會學想像四十年:轉向、開拓與突破
蕭新煌

一、楔子
十年前,我在《台灣的社會學想像》(王宏仁、龔宜君主編,巨流,2010)一書中,以「我與台灣的社會學想像」為題,分別寫了我治社會學的三部曲和台灣社會學典範轉移的三部曲,以及這兩個不同三部曲的互動和交集關係。該文回顧的是我過去30 年來治社會學生涯的心路歷程,談的大多是回首來時路我與社會學的三種心境的轉變:好奇、認同和執著;以及我又如何不滿被「無根與依賴」的台灣社會學洗禮,接著如何親身投入台灣社會學的「扎根和自由」,最後又如何目睹和接力讓台灣社會學能更「成熟」和鼓勵「爭鳴」。

上述三個心境和三種作為的書寫,像是我與社會學關係的自我剖析和自我表白。談得比較少的卻是我數十年來的學術研究的實質內涵和發生的轉變。現在回想起來,確實也應該寫下我過去40 年來到底做了哪些社會學學術研究?為何做?如何做?

正巧在我退休前夕,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好意邀我在為退休研究人員而規劃的「火炬系列」演講補白。這篇文章的文本就是根據那次口頭演講(2018年12 月21 日)的文字版,連題目也沒作更動。

當時,我就是以「追求社會學想像四十年:轉向、開拓與突破」為題。我似乎情有獨鍾「社會學的想像」這個由C. W. Mills 創造的概念,作為幾次寫自我回顧文章的標題。第一篇是早在1983 年(當年我35 歲),我以「追求社會學的想像」,寫了我當年(1967 年)考進台大社會學系到1983 年回中央研究院和台大社會學系工作4 年那段長達16 年的社會學之旅。第二篇則是上述提到的那篇《我與社會學想像》(當年我60 歲),第三篇則是我為中研院社會所20 年紀念特刊所寫的《在這裡,我實踐社會學想像》(2015,當年我67 歲),在該文我回想和欣賞在社會所遨遊、探索社會學堂奧的經驗。本文(我已70 歲),我四度用這個概念,只是書寫時間更長(前後40 年),也認真回顧我的社會學之旅所經歷的研究轉向、嘗試去開拓領域和努力所做的學術突破。

在準備演講和寫作之初,我就一直在想該採取什麼角度去運用什麼樣的資料和材料來回顧我追求社會學想像的40 年學者歲月。40 年是一段頗長的學術生涯,而我又絕大部分的歲月是花在中央研究院。因此,我就著眼這40 年當中,我的學術研究旅程有沒有什麼重大而有意義的分期和段落,而且在每個時期又都可以呈現某種可區分而特別的學術生涯特色。就如此,我觀察到我過去40 年可以分成以下三個重要的時期,而且每個時期又不難勾勒出我是如何去追求、探索和實現我的社會學想像。

第一時期:1979-1995(我的新生代生涯,共15 年)。這是從我在1979 年8月進中研院民族所(行為研究組)服務開始,到社會所籌備處成立(1995 年),我轉到該籌備處為止。這算是我在博士學位後的延續和摸索期,而且是以個人力量去深耕社會學的經驗現象研究園地。

第二時期:1995-2009(我的中生代生涯,也有15 年)。這是我從轉到社會所籌備處和受命籌組「中研院東南亞區域研究計畫」開始。我在這第二個15 年裡,開啟了一個明顯的轉向。我看到了開發新研究領域的機會,並以超越一己之力的集體力量,用團隊的集體人力、機構化的物力去開拓台灣社會學新研究疆域。

第三時期:2009-2018(我的老生代生涯,到2019 年1 月1 日退休,共有10年)。這是我從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回到社會學所擔任所長開始。這十年,我重新回頭看前兩個時期的個人探索和集體開拓所累積的成果,認真嚴肅地檢討在那些眾多的學術累積成績當中,有沒有什麼可以進一步向內提煉、向上昇華和向前突破的理論創見。

什麼是我憑藉用來作為評估上述三個學術生涯時期的工作和成績,以及個別表現出來的特色呢?不能只憑主觀意願和理想,也不能光看學界同儕的評語,而必須要有豐富、扎實而具體的研究成果和作品作為證據和立論基礎才行。

於是我便很老實地將歷年的學術出版目錄拿出來作為我「資料分析」的對象,以驗證我對自己過去「三生代」記憶中所觀察到的轉向、開拓和突破是不是真的存在,是不是也經得起我自己研究作品內容分析後的考驗。

截至2018 年12 月為止,我的著作出版目錄列出了專書119 本、期刊論文166 篇和專書論文206 篇。這些林林總總的著作就是我追求社會學想像四十年留下的足跡。

二、第一個時期(1979-1995):個人摸索與打拼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3 651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