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格局:成功等待的是格局大的人!吳軍博士教你疊加式進步,獲得重複成功
滿額折

格局:成功等待的是格局大的人!吳軍博士教你疊加式進步,獲得重複成功

定  價:NT$ 400 元
優惠價:90360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0元
庫存:3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百萬暢銷作家、矽谷投資人、谷歌前設計者、騰訊前副總裁吳軍 博士
繼《見識》《態度》後人生進階系列第三部!

獲得偶然的成功並不難,難的是讓成功從偶然變成必然。
你有多大的格局,就能達到多大的成就。

IT產業專家的矽谷策略+五步方法論,教你從學習方法、職場心法、處世哲學提升格局,掌握專業定位,高速率成長!

***

成功的企業家皆擁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格局大。
有了好的態度、廣的見識,再有大的格局,才能提高自己的上限。

騰訊前副總裁、Google研究員、矽谷投資人吳軍 博士針對讀者渴求一套「成功」人生模式,整理「得到APP.羅輯思維」深受歡迎的專欄〈矽谷來信〉內容,繼分享《態度》家書內容暢談其矽谷奮鬥之人生哲學、學習方式到做人做事道理,再度透過其專業知識及策略分析,帶領青年學子走上由態度到格局的成功養成之路。

格局對一個人有多重要?
一個人事業是否成功,關乎其人生路上方向選擇的格局差異,在明確了位置和方向後,格局的大小就要看採取行動的方式。在這一點上,格局大的人追求的是重複的成功和可累進的進步,格局小的人則滿足於自己事情做得快、做得漂亮而已。
一個青年人,如果能堅持做到高速率成長、有累進的進步,即使起點低,即使 30 歲還不富裕,十年後的成就依舊不可限量。

格局的養成,需要有見識的智者帶領
這條從態度到格局的養成之路,作者提出須由幾個面向出發: 承認命運的力量、運用生活的節奏、學習職場的心法、謙遜智者的見識、勇於踏出舒適圈、不讓悲觀打擊自己,並從文明的特徵理解未來的法則,才能找到適合自己專業定位,為自己的未來規劃有方向、不窮忙、成功機率高的人生大道。

本書特色

 拚命考入名牌大學、擠進百大企業並非人生成功的保證
 資訊發達的網路世界,不具數據黏性的人才依舊會被淘汰
 成功只是偶然不是必然,其中的機率其實有方法可以養成
 說自己命不好,其實是未掌握時代發展所需格局的成功先機
 解讀未來趨勢及成功方程式,成就=成功率X影響X速度
 格局大小決定一個人的成功機率

跟隨走在時代前端的IT產業專家,學習領略一個人格局提升需要的綜合要素: 位置、方向、方法、步伐和節奏,從而累積自己一生的成功機率。任何人,不論起點高低,只要能認清自己的位置,找對方向,用正確的方法做事,提高進步的速度,同時把握好節奏,幾年後就會看到一個格局比今天大很多的自己,一個讓自己感到不枉此生的自己。

 

作者簡介

吳軍 博士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電腦資訊科學博士,知名電腦自然語言處理和搜尋技術專家,矽谷風險投資人。他的著作《數學之美》榮獲國家圖書館第八屆文津圖書獎、第五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文明之光》被評為2014年「中國好書」,《浪潮之巔》榮獲「藍獅子2011年十大極佳商業圖書」獎,《超級智能時代》開啟了2016智慧時代元年。

吳軍 博士於2002年進入Google,擔任資深研究員,設計了Google中、日、韓文搜尋演算法以及自然語言分析器。開發網路搜尋反作弊研究,榮獲Google工程獎。2010~2012年擔任騰訊負責網路搜尋和搜尋廣告等業務的副總裁,後回到Google負責電腦自動問答專案。
 
吳軍 博士自2008年開始從事風險投資,並於2014年作為創始合夥人創立了矽谷豐元資本風險投資基金。他也是上海交通大學客座研究員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工學院董事。

序言/從「態度」到「格局」
很多人問我:你研究了那麼多的企業,也接觸了很多商業鉅子和學術界領袖,能否從他們身上找到一些相似的過人之處?他們是否有什麼成功的秘訣,可以讓我們學習之後也獲得類似的成就?
特別靈驗、一學就會的成功秘訣不可能有,因為如果真的有,大家都照著做,那這些秘訣就沒有作用了。這就如同在森林裡,即使有一條捷徑,如果大家都去走,也會變得擁擠不堪, 捷徑反而成了阻塞不通的道路。但我回想那些人,他們的確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格局都超乎尋常地大。台灣商業鉅子王永慶先生有一句話,「人有多大的氣度,就做多大的生意」,其實就是在詮釋這個道理。
據我觀察,他們都十分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有非常明確的方向,然後用正確的方法沿著這個方向堅定地走下去。他們並不貪圖步伐有多大,但是因為從來不去做(或者很少做)南轅北轍的事情,反而總是先人一步到達終點。反之,一事無成的人常常跑得很快,卻在鍥而不捨地兜圈子,或者受到環境的誘惑而不斷改變方向,甚至乾脆背道而馳,幾年、十幾年後回頭看,又回到了起點。
對大多數人來講,獲得偶然的成功並不難,難的是逐漸讓成功從偶然變成必然。一個二流的網球選手,偶爾也能發出 ace 球(發球直接得分),但那種成功很難重複。而頂級的選手能夠在每一場比賽中不斷發出ace 球,比如伊萬尼塞維奇(二十世紀末最優秀的網球運動員之一),他曾經在一年內的正式比賽中發了近1500 個ace球。如果仔細分析二流選手和頂級選手的動作,就會發現二者有巨大不同。後者不僅動作標準,更重要的是,每次發球動作的一致性極高,簡直就像一個發球機。
人類歷史上不乏天才,但是在 十七世紀之前,科技上重大的發明和發現都需要等待很長的時間才會出現,而且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十七世紀之後,在哈維、笛卡兒等人總結出科學方法之後,科學家(最初叫自然哲學家)和工匠們主動應用這些方法,讓科技成就不斷湧現,這才讓人類社會開始飛速進步。採用不正確的方法,偶爾也能做好事情,但是只有採用正確的方法,才能讓成功機率大大出現。

目次

前言 從態度到格局
1.人生的格局
 上帝只垂青主動的人
 在没有聽到反對意见之前不要貿然行事 
 分享利益,獨立決定 
 不要因為小惡而忘記大善 
 勿因人之短護己之短,勿以人之短炫己之長
2 命運的力量
 盡人事,仍需聽天命
 問心無愧是穩得的報酬 
 好牌為什麼會打爛 
 在哪座山唱哪山的歌
 捨得止損,才能斬斷厄運
3 生活的節奏
 要思考,就需要慢下来 
 不要成為積極的廢人 
 休息的意義 
 一生要做的五件事
 幸福的藍色地带
4 職場的心法
 職場溝通從面试開始 
 藉由溝通展示你的價值 
 三種好公司和三種職場聰明人 
 溝通的頻寬 
 有效溝通的原则和戰術 
 腐食者的作用 
 如何避免被腐食者盯上 
 如何識別和防範小人
 5 智者的見識

 我們應該和甚麼樣的人交朋友 
 我的五位恩師 
 一張紙決定我們的高度 
 人最重要的是生活著,快樂著 
 擁有智慧,更要擁有勇氣 

6 .心智的成長
 如何成為精神上的自由人
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 成就的量級之差
 把事情做好的「三條邊」
 避免失去朋友的方法

7. 悲觀與樂觀
 為什麼悲觀主義會盛行
 悲觀主義的危害
 我們為什麼懷舊
 以正合,以奇勝

8. 文明的對撞
 歐洲文明的起點
 人如何變成文明人
 缺乏危機感的惡果
 從《紅樓夢》看中國商業文明
 為什麼中國最有希望

9. 未來的法則
 未來的八個特徵
 尋找快速變化中的永恆
 優質的才是稀罕的
 免費時代的贏家和輸家
 超越免費的五個法則
 資訊時代的定律
致 謝

 

書摘/試閱

在哪座山唱哪山的歌
在決定人命運的因素中,時代因素佔了很大比例。生在一個好的時代,生活幸福、事業有成的機率就大。著名作家葛拉威爾在《異數》一書中把這種觀點發揮到了極致,他認為好的時代會給予個人更多機遇。但是他的觀點還有兩個需要補充的地方。
第一,即便在財富增長機會大的美國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也有很多失敗的投資人,包括大文豪馬克.吐溫,著名科學家和發明家尼古拉.特斯拉,以及曾經的世界首富范德比爾特及其後代,這樣的人還不少。
第二,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傑出人物,只是他們的成就來自不同的領域。法國在拿破崙時期名將如雲,數量超過了法國歷史上其他時期的總和,以至歷史學家都認為,即使沒有拿破崙,也會出現「張破崙」、「李破崙」。
人的命運是由大環境和自身做事情的方法決定的。沒有人能夠選擇自己出生的年代和地點,但是可以藉由認清自己所處的時代和環境,選擇做事的方法和方向。這就如同中國老話所說,在哪座山就唱哪山的歌。
我曾分析了人類歷史上各種重大發明和發現所需要的先決技術和社會條件,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那些改變世界的科技成就其實是時代的必然產物。而改變歷史的科學巨匠無一不是了解了那個時代的條件,把已經準備好的先決條件湊在一起,才創造出先前沒有的發明或者新知。當然,他們的發明和發現會成為下一代人前進的基礎,文明就是這樣不斷的進步。為了更具體說明這一點,我們不妨看一個人類自古以來就有的夢想—飛行—是如何實現。
像鳥類一樣飛行是人類很早就有的夢想,我們能找到很多這方面的文字記載。從中國古代的風箏,到古希臘人製造的機械鴿,再到文藝復興時期達文西設計的飛行器等,都反映出人類對飛行的渴望。但是,任何不具備先決條件的嘗試都是難以成功的。雖然達文西很科學的研究鳥類飛行之後,寫了《論鳥的飛行》一書,但是他設計的模擬鳥的飛行器其實根本不可能飛上天。
到了十七世紀,義大利的科學家博雷利從生物力學的角度研究了動物肌肉、骨骼和飛行的關係。他指出,人類沒有鳥類那樣輕質的骨架、發達的胸肌和光滑的流線型身體,因此,人類的肌肉力量不足以像鳥類那樣振動翅膀飛行。博雷利的結論宣告了人類各種模仿鳥類的飛行努力都不可能成功。同時,人類對力學、氣壓、浮力有了系統化的了解。於是,接下來的兩百年,人類在研製飛機上並沒有什麼進步,所有和飛行有關的成果都集中在研發各種氣球上。這就是在哪座山唱哪山的歌。如果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想成為飛行家,就得去造氣球,而不能造飛機。
不過,製作比空氣還重、能夠像鳥一樣持續飛行的飛行器,依然是人類的夢想。轉眼到了十九世紀,力學和機械加工有了很大的進步,很多由機械驅動的交通工具被發明出來,例如水中運行的蒸汽船、地上跑的火車。在這樣的新條件下,英國的喬治.凱利爵士開始了對飛行器的新一輪探索。經歷一些失敗的嘗試,例如仿造中國的竹蜻蜓設計直昇機,模仿鳥類製造翅膀能振動的飛機,凱利爵士發現,有關飛行的理論條件都沒有成熟。於是他回到原點,研究飛行所需的爬升力問題。
經過研究鳥類的飛行和鳥類翅膀的形狀,凱利爵士認識到鳥類的翅膀不只提供動力,牠特殊的形狀在往前飛行時還提供了爬升力。於是,他提出由固定機翼(而非振翼)提供飛行爬升力的想法,並且由此發展出空氣動力學。後來,凱利爵士被譽為「空氣動力學之父」。
空氣動力學理論是實現飛行的先決條件,而第一個嘗試用這個理論實現飛行的,依然是凱利爵士。一八四九年,已經七十六歲的凱利爵士製造了一架三翼滑翔機。他讓一名十歲的小孩坐在上面,由人用繩子牽引著從山頂滑下,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載人滑翔飛行。四年後,即一八五三年,凱利爵士又製造出了可以操控的滑翔機,並成功說服一位成年人(他的馬車夫)坐上滑翔機實現了滑翔飛行。這次飛行的具體時長和距離沒有明確記載,但是過程可能有點凶險,因為這位馬車夫後來就辭職不幹了。
不過,關於這架滑翔機的設計和當時的一些飛行記錄,凱利爵士寫成了論文《改良型一八五三年有舵滑翔機》,並且送到了當時世界上唯一的航空學會—法國航空學會。這讓一百多年後(一九七一年)的英國空軍飛行員、滑翔機愛好者皮戈特得以仿製出凱利當年的滑翔機,並成功試飛,從而證明了當年凱利爵士的理論計算和試驗的真實性。
凱利爵士在流體力學理論研究和飛行試驗兩方面都堪稱天才,他最大的不幸在於生錯了時代。當時能夠提供最強動力的是蒸汽機,可惜太過笨重而且效率太低,根本不可能作為飛機的動力來源。因此,凱利爵士自帶動力的飛行夢想注定無法實現。一八五七年,已經八十四歲高齡的凱利爵士知道自己所剩時日不多,仍在努力設計輕量的蒸汽機,但終無所成。但是,他又是幸運的,因為他生對了時代。他出生得足夠早,以至成了空氣動力學的開山祖師;他出生得足夠晚,以至經典物理學的大廈已經搭建起來了。而且,內燃機很快出現了,他寫在《論空中航行》一文中的空氣動力學理論很快被證實。
證實凱利爵士的理論並實現他的遺願者,是美國著名的發明家萊特兄弟,即奧維爾.萊特和威爾伯.萊特。一九○三年十二月十七日,他們實現了具備動力的客用飛機飛行。奧維爾.萊特在一九一二年講過,他們的成功完全要感謝凱利這位英國紳士寫下的飛行器理論。奧維爾說:「喬治.凱利爵士提出的有關航空的原理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直到十九世紀末,他所出版的作品毫無錯誤,實在是科學史上最偉大的文獻。」而他的兄弟威爾伯.萊特也說:「我們設計飛機的時候,完全是採用凱利爵士提出的非常精確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
萊特兄弟可以算是研發飛機的先驅中最幸運的兩個人。他們出生得足夠早,以至飛機還沒有被發明;當然,他們出生得也足夠晚,不僅凱利爵士已經提出了算是完備的飛行理論,德國發明家尼古拉斯.奧古斯特.奧托還為他們準備好了內燃機。
對於一個人來講,生逢其時是最大的幸運。生活在今天的人,都可以算是生逢其時,不僅趕上了中國發展的最好時期,而且生活在全球沒有大戰亂的環境中。無論是在國內做事,還是到海外發展,都有好的機會。這個時代,比一八七○年至一八九○年第二次工業革命時一點都不差。生在這個時代,就要做和這個時代相契合的事情。
東漢的許劭評價(年輕時的)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語出《三國志》),曹操聽了之後很高興。這個評價也印證了曹操未來的道路。曹操後來趕上亂世,於是選擇走奸雄的道路。可以想像,如果曹操早生一百多年,趕上漢光武帝的年代,他可能會選擇走治世能臣的道路,因為那時候當奸雄是尋死。反之,在東漢末年還想當治世能臣的人,下場都不好。
幾年前一位朋友找我,說他還在讀高中的兒子天天鑽研電腦、UI(使用者界面)設計,像著了魔一樣,讓我開導開導他兒子。我和這位一臉稚氣的年輕人見面之後,問他想做什麼,他說想讀麻省理工學院,然後創業。看了他做的東西之後,我對他的父母講:「在當今這個年代創業,比以前任何年代的成功率都要高,即使它依然是失敗率很高的事情。難得他小小年紀能夠在電腦上鑽研得這麼深,不如讓他隨自己的意願去發展。」兩年後,他因為課外活動做得出色,被麻省理工學院錄取了。雖然他以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畢竟有了不錯的起點。
那麼,什麼時候不適合創業呢?抗日戰爭那個時期就不適合。那時候試圖實業救國的人都失敗了,而投筆從戎才有前途。同理,如果現在還有人想成為拿破崙,就不合時宜了。認清了時代,認清了環境,選擇對了該做的事情,接下來能否做成,就看怎麼做了。在同樣的大環境下,每個人的命運之所以會有所差別,除了很多人走錯了方向以外,還在於沒有找到正確的做事方法,以至功敗垂成。我們可以從萊特兄弟的故事,看出怎樣做事情才能獲得好運氣。
在萊特兄弟的年代,世界上想成為發明飛機第一人的不只他們兄弟二人。從時間上來講,更有希望實現第一個載客動力飛行的應該是德國發明家奧托.李林塔爾。他比萊特兄弟大二十歲左右,開始研發飛機的時間也早幾年。他研製飛機的時候,距離尼古拉斯.奧古斯特.奧托發明內燃機已經過去二十多年了,而戴姆勒和本茨也已經成功地使用內燃機造出了早期的汽車。從動力條件上來看,他和幾年後的萊特兄弟擁有相同的技術基礎。
李林塔爾在飛機的發明上有不少貢獻,他是世界上第一個多次成功完成滑翔飛行的人。但是,李林塔爾的工作方法有問題,導致他不僅沒有製造出飛機,更在一次滑翔試驗中喪生。李林塔爾在工作上的缺陷主要有三個。
第一,沒有進行準確的理論計算。萊特兄弟後來發現,李林塔爾在計算爬升力時多算了百分之六十的升力,這對滑翔飛行試驗而言是一場災難。
第二,在沒有太大把握的情況下,就用載人試飛做實驗是非常危險的方法。
第三,沒有解決飛機的控制問題,僅靠模仿鳥類的身體平衡控制飛行,是不切實際的做法。
李林塔爾雖然沒有成功,但是他的事蹟極鼓舞了萊特兄弟。萊特兄弟超越李林塔爾和同時代人的地方,不僅在技術方面,更在於工作方法上。
首先,萊特兄弟非常注重飛機設計在理論上的正確性。
他們二人雖然是自學成才,但是有系統的學習空氣動力學,有著紮實的理論基礎,而且做事情非常嚴謹。例如,這對兄弟運用凱利爵士的空氣動力學理論,校對李林塔爾的升力計算,發現問題並做修正。這只是兄弟二人做的諸多理論研究中的一個小例子。萊特兄弟對飛行理論最大的貢獻在於,他們解決了飛行的控制問題。他們從中國的風箏上得到了啟發,發明了控制飛機平衡和方向的控制桿和尾舵。這樣,發明飛機最關鍵的三個技術條件—升力、動力和控制—才全部具備。
其次,他們兄弟二人沒完成實驗,便不會上天試飛。
如果我們處在當時萊特兄弟的位置,發現李林塔爾失敗的原因後,會怎麼做呢?很多人會增加百分之六十的升力後重新試飛。萊特兄弟不是這樣的,他們打造了一個風洞,模擬飛行的氣流,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僅僅為了改進機翼,他們就嘗試了兩百多種翼形,進行了上千次的測試。此外,他們對於如何控制飛機平衡、俯仰和轉彎等航空操縱,做了很多實驗。如此一來,他們設計好第一架飛機試飛時,就已經好好解決飛機的操控性和穩定性問題。最後,飛行試驗怎麼謹慎都不為過。
很多人可能會想,既然已經在風洞中做足了試驗,就應該駕駛飛機上天試飛。但萊特兄弟不是這樣做的,即使試飛,他們也要先進行無人駕駛的試飛。他們不是只一次測試飛機的全部功能,而是每次只重點測試一項功能。例如為了試驗飛機的轉向控制,萊特兄弟在一九○二年進行了七百至一千次的滑翔試驗。僅僅對飛機上用於控制的尾舵,他們就進行了上百次試驗。他們在一次又一次獲得成功後,才確認徹底實現了飛行轉向控制,這是飛行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然後,他們才將精力放到自動化飛機的製造上。
正是因為有了這種謹慎的態度,萊特兄弟才獲得成功,並讓人類進入了飛機時代。相比萊特兄弟,和他們同時代的人在研發飛機上準備工作便顯得十分不足。在萊特兄弟發明飛機之後的十年裡,世界上依然有很多發明家在發明飛機,但是依然有很多犧牲。那些令人遺憾的失敗,大多不是技術本身造成,而是工作方法導致。很多人沒有做好準備就匆匆忙忙上天試飛,最後以失敗告終。這不是他們運氣不好,而是「命」不好,這個「命」是由做事的想法和方法而決定。
做事情有專業的做法和不太專業的做法,萊特兄弟從風洞試驗開始,一步步地系統驗證自己的構想,這就是專業的做法。同樣的條件,同樣的時機,有的人把事情做成了,有的人錯失良機,可見具有專業態度便有決定性的作用。
當然,有人覺得如果採取鼓勵的方法,或許有些人能成為萊特兄弟。但我認為,他們永遠成不了,因為他們不專業。有哪個造飛機的民間科學家進行了風洞試驗,又有哪個想發明飛機的人有系統的研究了相關理論?業餘的水準再高也是業餘。
很多人問我怎樣才能做好投資,我認為重點是在專業。業餘的人可能會投資成功幾次,但是不能有系統的保證穩定的回報。但凡做事都應該專業,否則,「命」就好不了。
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說過,「一個人不能兩次跨入同一條河流」,意思是過去的時代永遠不可能重來一次。但是,世界上畢竟有一些永恆的東西,例如,我們對世界的信心,在不同環境下做不同事情的原則,以及專業的做事方法。

尋找快速變化中的永恆
在我們都認可未來世界會快速變化這個特點之後,我們是否應該反問一下自己,這個世界上是否有不變的道理,或者變化很慢的東西。亞馬遜的創始人貝佐斯說自己就屬於那種在變化中尋找不變的人。
貝佐斯的觀點和伊藤的觀點是否矛盾呢?並不。伊藤講述的是未來的事實,而貝佐斯說的是應對變化的一種做法—讓變化的技術和市場圍繞不變的商業服務。其實在貝佐斯之前,IBM 一直都這麼做。在很多人看來,IBM 是一個不斷轉型的企業,從最早的辦公設備到後來的電腦,再到軟體和服務,這都是改變。但是IBM 商業模式的核心沒有改變,所謂一切圍繞服務而開展,更具體地講,是針對企業級客戶的服務。IBM 早期的列表機產業早就不存在,大型電腦計算也幾乎看不到,甚至資料儲存、個人電腦和服務器業務也分別賣給了日立和聯想。但是這家公司並沒有因此消失,只是在不斷變換服務的內容。只要全世界的服務業還在, IBM 就有生意。事實上在二○○二年,IBM 收購了普華永道(PWC)的諮詢服務產業。作為一家資訊電腦技術公司,IBM 為什麼要收購單純靠人力服務的公司呢?因為在IBM 看來,技術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服務才是它的目的。既然普華永道高端的服務產業利潤率高,為何不收購呢?當今美國《財富》五百強的企業平均年齡才四十歲左右,也就是說,各行各業裡曾經輝煌一時的公司鮮有常青樹。IBM 可以算是一個例外,其中的智慧就是以不變應萬變。每個人都想做到這一點,遺憾的是,很多人看不到那些不變的東西。並非因為那些人得到的訊息太少,而是他們接收了太多的訊息,沒有深入思考,以至忘記了應有的常識。事實上,某些所謂的專業人士的判斷力還不如擁有常識的歐巴桑。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60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