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徐復觀教授談文學與寫作【POD】
滿額折

徐復觀教授談文學與寫作【POD】

定  價:NT$ 250 元
優惠價:90225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5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文學特性之一,是在於它對人生社會所表現的統一性、完整性。那怕只寫人生社會的一個片段,但在這裏面所蘊藏的,還是統一的、完整的東西。因為每一個生命都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而文學正是以人生社會的生命為自己的生命的。
~《人生》第十九卷第十一期,一九六〇年四月十六日

作者簡介

徐復觀教授(1903~1982)
二十世紀台、港新儒學大家之一。徐教授早年投身軍旅,參與了娘子關戰役和武漢保衛戰。一九四三年任軍令部駐延安聯絡參謀,與毛澤東等中共高層多次直接接觸。返重慶後開始參與國民黨高層決策。一九五一年後投身教育和學術,以恢復中國先秦儒家的精神,及結合儒家思想及民主政治為己任。著有《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中國藝術精神》、《中國文學論集》、《兩漢思想史》及《中國經學史的基礎》等學術著作。在教學和研究之餘,徐教授自一九五○年至辭世前發表了大量時論,是台、港最具社會影響力的政論家,也是二十世紀中國智識份子中的標竿人物。

編輯序
廿世紀新儒學大師徐復觀教授論文學的著作,詳載於《中國文學論集》和《中國文
學論集續篇」二書中。本書自徐復觀教授以社會大眾為對象的時論中,收集了十六篇談論文學和寫作的文章,一篇討論「文體」觀念的文章,以及二篇徐復觀教授自述研究中國文學的歷程和期盼的文章,計十九篇。供讀者參考。
徐武軍徐元純敬誌


 

目次

編輯序
為學習而寫作
如何開始文藝寫作
白話、白話文、白話文學中國文學欣賞的一個基點──一九七〇年三月十七日中國語文學會演講會講辭
永恆的幻想
中國文學中的想像問題
中國文學中的想像與真實──〈中國文學中的想像問題〉補義
儒道兩家思想在文學中的人格修養問題
弗諾特對現代文學的影響
中國文學討論中的迷失──一九七九年九月二十二日在新亞研究所文化講座講辭
傳統的文學思想中詩的個性與社會性問題
從怪異小說看時代
讀艾青〈新詩應該受到檢驗〉
漫談魯迅──在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文學會的講演稿
香港中文大學的國文試題
略評〈中國新文學大系續編編選計劃〉
台北的文藝爭論
文體觀念的復活
《中國文學論集續篇》自序

書摘/試閱

為學習而寫作
這裏所說的寫作,不是僅指文藝的寫作而言。凡是一個人,把他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用文字表達出來,我在這裏都稱之為寫作。
各人寫作的動機並不一樣。有的是為了換稿費,有的是為了擴大自己存在的範圍;有的是為了自己內心的一股不容自已之情;有的則是出於對天下後世的責任感。這裏不必評斷各種動機的高下,並且一個人寫作時的動機,也常常不僅是出於一種。我僅想特別指出,在上述各種動機之外,還有一種動機,即是把寫作當作自己學習的過程,當作自己做學問的一種手段。我在這裏所要談的正是這種動機的寫作。因為這對於有志做學問的青年特為重要。
做學問最基本的工作,首在收集資料,整理資料,把資料加以消化。當以某一問題為中心而開始收集資料時,由此一資料而涉及彼一資料,輾轉牽涉,便會頭緒紛繁,出入互見;此時寫一篇文章以便把頭緒加以清理,把出入加以比較,這是整理資料的一種最切實而妥當的方法;經過這番手續之後,對某一問題,或某一問題的某一層次,即可隨之告一段落,而我們便可順理成章地去做第二步工作。這便把自己向前推進了一步。還有,每個人都有一種惰性;因此明知資料的重要,但常常怠於去搜尋;或東塗西抹地找不出一個頭緒。假定你現在要寫一篇什麼文章,便逼著非去找資料不可;並且你想寫的題目,同時就指示了找資料的目標,而不至泛濫無歸。由這種自己逼自己的方法,一個人的蓄積便慢慢豐富起來了。
其次,做學問進一步的工作,是要養成自己的思考能力。思想才是做學問的靈魂。有思考能力,才能真正消化資料,因而每一資料也都能賦與一種新的生命。中國由有些人所領導的歷史研究工作,只知道前面的一點,而不知道這一點。所以花很多人力財力,所成就的,只是沒有靈魂的餖飣之學;嚴格地說,這根本不能算是學問。思考的起碼表現便是對某些東西的「感想」。這些感想,不僅須要經過進一步的思考始能辨別其對不對;並且即使是對的感想,也只有經過不斷地思考才能長成、充實;否則只是停留在朦朧的狀態之中,不久便會順著生命之流而消失。只有當你有某種感想,經過初步的思考而覺其值得寫出,你便決心將它寫出時,你的思考力便隨著文章的展開而展開,隨著文字的鍛鍊而鍛鍊。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在寫的經歷中對問題所發掘的深度和廣度,決非開始拿筆時所能想到。並且常常在開始以為是對的,結果發現不對;開始以為不對的,結果發現是對。所以「寫」是發展鍛鍊思考的重要方法。因為它提供了思考力一條線索,而思考總是要憑藉一條線索的。若把整理資料比譬為自然科學研究中的實驗,則以寫的方法來發展思考,鍛鍊思考,有同於自然科學研究中的演算。我不贊成多產作家,因為這種作家大抵都不能滿足上述的兩種要求,而只是在一副文章的空格中填滿些廢話。但我近幾年才了解一生讀書而不肯輕寫一字的人,站在做學問的觀點來說,是最吃虧的事。因此,我深悔過去的太懶於寫作。
一個人要作寫作的準備,如果是文藝方面的,應養成隨時觀察事物特性的習慣。如果一般文史方面的,應養成隨手抄錄資料的習慣。我覺得抄書是寫文章的起點。因為你想抄某一篇某一段東西的時候,已經是初步發生了選擇的作用。所以也是在收集資料時的初步整理工作。
青年人已經有勇氣寫作了,最緊要的一點是,不管你的文章寫得怎麼好,怎樣結實,但在自己的心目中,只能認這不過是一種假定的說法;不僅準備隨時被人家推翻,也要準備隨時被自己推翻,更要準備隨時被新發現的材料推翻。一個人的進步,就表現在自己不斷地推翻自己的結論之上。專心做學問的人,對於自己所說的,總要過了四十歲以後才能稍有自信。自然也有若干例外。但談一般問題時,可以不涉及例外的問題。我為什麼要說這一點呢?因為有許多聰明人,年輕時候對某一問題有某種看法,把他寫了出來,這並非壞事。但以後便以一生之力,去辯護他的看法;於是對前人或外人的著述,不惜採用斷章取義的手段、徵引,來作自說的根據。這樣一來,便再不能客觀地讀一本書,再不能平實地吸收一種道理,而只是把自己的精神完全封閉在自己不成熟的感想中,使其成為染上特殊顏色的染色體;任何學說,一經此種染色體反映出來,無不改形變樣,而自己尚矜為獨特之見,就這種人自己說,是非常的可憐;就社會說,這種似是而非的東西必標新立異,最易為淺薄自甘的人所接受,而成為學術文化發展的一種阻力。所以古人對於自己的詩文,都要嚴加裁汰,不輕易保存少年的作品,何況著書立說?現時中國文化界、學術界,到處充滿了成熟太早、永無進步的人物。真正有志於學術的青年,不僅不可被這類的人物嚇唬住,並且應以這類人物為大戒。
歸結地說,由青年以至老年,皆是為了學習而寫作,皆是以學習的心情來寫作,可能是流弊最少的寫作。
一九五六年五月《大學生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25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