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3悅讀日】4/13~4/17 消費滿699送100元E-coupon
也無風雨也無晴:蘇東坡的詩詞與人生(配樂有聲版)(簡體書)
滿額折
也無風雨也無晴:蘇東坡的詩詞與人生(配樂有聲版)(簡體書)
也無風雨也無晴:蘇東坡的詩詞與人生(配樂有聲版)(簡體書)
也無風雨也無晴:蘇東坡的詩詞與人生(配樂有聲版)(簡體書)
也無風雨也無晴:蘇東坡的詩詞與人生(配樂有聲版)(簡體書)
也無風雨也無晴:蘇東坡的詩詞與人生(配樂有聲版)(簡體書)
也無風雨也無晴:蘇東坡的詩詞與人生(配樂有聲版)(簡體書)
也無風雨也無晴:蘇東坡的詩詞與人生(配樂有聲版)(簡體書)

也無風雨也無晴:蘇東坡的詩詞與人生(配樂有聲版)(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48 元
定  價:NT$ 288 元
優惠價:87251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以蘇東坡一生的行跡為線索,采用漫話的形式,介紹了蘇東坡各時期詩詞的風格與成就。作者將詩人的生命歷程、作品內涵作為敘述重點,融藝術、趣味、故事於一體。書中每篇都與一首詩詞或一個主要事件相關,分讀可體味蘇東坡作品的精華,合觀則可明晰詩人的身世人格與時代脈絡,多面呈現蘇東坡這一中國人的精神典範的生命印記。

作者簡介

史良昭,字穆儔,1947年生,江蘇武進人。上海師範大學碩士,文史專家,上海作家協會會員。1982—2017於上海古籍出版社從事編輯工作,任編審室主任。著有《元曲三百首全解》《百世一斷——歷史的第二種讀法》等。

名人/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學生、古典文學愛好者、蘇東坡迷

1.《也無風雨也無晴:蘇東坡的詩詞與人生》由49篇主題式短文組成,沿用詞話的形式,以詞文為重,從政治生活、人際交往、思想理念等主題,串聯起詞人一生的經歷。

2.《也無風雨也無晴:蘇東坡的詩詞與人生》結構靈活,心思巧妙。分讀可體味蘇東坡作品的精華,合觀則可明晰詩人的身世人格與時代脈絡,多面呈現蘇東坡這一中國人的精神典範的生命印記。

3.《也無風雨也無晴:蘇東坡的詩詞與人生》作者史良昭,為文史專家、上海作家協會會員。曾於上海古籍出版社任職30餘年,老派嫻熟,蘇詩蘇事諳熟於心;文字典雅獨特,觀點有理有據。

4. 《也無風雨也無晴:蘇東坡的詩詞與人生》由作者親自重新校改,斟酌字句,完善核實,以期給讀者更好的閱讀體驗。

5.《也無風雨也無晴:蘇東坡的詩詞與人生》在遨遊“蘇海”的過程中,不被感性綁架,內容經得起推敲,語言經得起揣摩。剪裁得當,各個主題猶如一片片拼圖,拼成便可見豐滿立體的蘇東坡,與他背後的大宋時代。

6.《也無風雨也無晴:蘇東坡的詩詞與人生》比傳記結構更靈活,比詩詞文集更豐富。短文相對獨立,消閑閱讀,中斷無妨。文章有質感,不空談,不淺談。每一個具體的論點都能落入預設的語境之中,代入感強。

7. 蘇軾因何事而名聲鵲起?東坡詩為何是宋詩的代表?蘇軾、蘇洵二人詩作與性格有何不同?蘇軾與王安石的矛盾從何而來?想知道問題的答案,就來讀《也無風雨也無晴:蘇東坡的詩詞與人生》。

8. 讀《也無風雨也無晴:蘇東坡的詩詞與人生》,看如何在風雨之中,過處變不驚的一生。看曠世才子如何在被生活捶打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9.《也無風雨也無晴:蘇東坡的詩詞與人生》為32開平裝大護封設計,簡約親切,柔軟好讀。內外封采用特種紙,均有印銀花紋錯落排置,感受古意盎然。

10.《也無風雨也無晴:蘇東坡的詩詞與人生》贈送配樂有聲書,微信掃描書中的二維碼即可收聽。


《也無風雨也無晴:蘇東坡的詩詞與人生》序

前人品評蘇軾和韓愈的古文時,有“蘇海韓潮”之說,那麼蘇軾的兩千七百多篇詩、三百多首詞,更可以說是一片浩瀚閎麗的海洋了。我們讀木華(玄虛)的《海賦》,除了心折於大海“掎拔五岳,竭涸九州”的氣勢外,還為它“吐云霓,含龍魚,隱鯤鱗,潛靈居”的內涵所吸引。探覽東坡詩詞的大海,也會使我們流連忘返,擔心的只是它太廣,不能面面俱到;太深,難免淺嘗輒止罷了。

東坡的詩是宋詩的代表(宋詩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黃庭堅),更是宋詩中高踞峰巔的部分。換句話說,從元明到清末,宋詩常有為人所忽視以至貶抑的情形,而東坡詩則不在此列。譬如元代的趙孟頫曾經抄寫過黃庭堅的一首馬詩,誤植於杜甫名下,明代的有名學者王稚登竟以為發現了老杜的佚作;“後七子”不諱言對宋詩的別集不感興趣,卻沒有人敢承認說自己不曾細細讀過蘇詩。清初,當宗宋的詩風逐漸抬頭時,作為先導的便是東坡詩的各種批、注刻本大量行世;《詩韻集成》《詩韻珠璣》一類的韻書,所示句例無不取自蘇詩。就是在“同光體”詩人從學黃庭堅、王安石入手之時,也是把東坡詩奉為“合學人詩人之詩”的最高圭臬的。至於東坡的詞,“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指出向上一路”,擴展了宋詞的表現領域,促成了風格的多樣化,這更是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

“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孟子提出的“知人論世”的理論,確是文學鑒賞的前提。東坡一生的經歷復雜曲折,“早歲登科,便兼兩制;一麾出守,歷典八州。金蓮花炬,受盡北闕恩光;玉盞紅牙,占斷西湖美景”。光靠小說評話中的這些家門介紹,是說不清問題的。若要原原本本敘述詩人的歷史、性情,分階段發展的思想,以及社會條件、政治背景的話,又與這本詩詞話性質的小書,在體例上不能相合。好在東坡的偉大之處,除了超曠之外,便是他的真率。他把他的經歷感受、襟懷思想、喜怒哀樂,都盡情地在詩詞中傾現出來,沒有一絲遮掩與損曲。因此,我們反而可從東坡詩詞作品的鏡子中,去照見他的心靈,合成他一生的歷史。本書在探覽蘇海的路線選擇上,便嘗試著去實現這樣的目標。

宋代兄弟發達齊名的現象似乎特別普遍,以二蘇的時代論,稍處於其前的有宋庠、宋祁,同時的有劉敞、劉攽,程顥、程頤,“四王”“三孔”,以至“韓忠獻有子八人,綱、絳、維、縝”,無不是棠棣同輝,但同蘇氏昆季相比,卻有爝火與日月的分別。歷史上當兄弟中的一人成了一代文宗,另一位的詩文名便往往為其所掩,如王士祿之於王士禛,袁樹(袁枚從弟,由枚父領養,故以兄弟行)之於袁枚等皆是,二蘇卻是這一現象的例外。散文固不必說,以詩歌言,“士大夫無能輕相軒輊”,從南宋的陸遊到清代的賀裳,還有好些人看好蘇轍的。東坡和子由的聲名是不存在懸殊差別的。

也正是因為二蘇兄弟的這種特殊性,在實際寫作中,最終只能將子由委屈在順帶提及的附屬地位。但願探覽蘇海的結果,能激起讀者諸君的興趣,去繼續訪遊一個個文學家的海洋吧!


目次

001 | 話說三蘇

006 | 出手不凡的南行詩

010 | “夜雨對床”的前前後後

015 | 奠定詩名的《鳳翔八觀》

020 | 《石鼓歌》

025 | 《王維吳道子畫》

029 | 蘇東坡與王安石

033 | 吉祥寺的牡丹

038 | 好句夸向浙江潮

044 | 三月風情陌上花

049 | 淡妝濃抹西子湖

053 | 三過本覺寺

057 | 尖叉詩

062 | 蘇詞風格談

066 | 蘇軾悼亡

070 | 熙寧年間的蜥蜴求雨

074 | 徐州抗洪

078 | 正續《麗人行》

082 | 烏臺詩案

087 | 初到黃州

092 | 東坡躬耕

097 | 黃州夜醉

102 | 從《洗兒戲作》說起

107 | 廬山面目

111 | 此心安處是吾鄉

116 | 春江水暖鴨戲圖

120 |“河東獅吼”的公案

125 | 《登州海市》詩

130 | 《虛飄飄》

135 | 浚治西湖

139 | 洛蜀黨爭

144 | 東坡在潁州

149 | 豆麥粥與咬菜根

153 | 兩進兩出說“遷居”

158 | 東坡和陶

163 | 禍起“春睡美”

168 | 儋州三年

173 | 跨海南遊

177 | 在謫遷中“歸去來”

181 | 朝云

186 | 琴操

191 | 蘇東坡與白樂天

195 | 使事用典與“八面受敵”法

200 | 詩切姓字

205 | 坡詩的“博喻”

209 | 東坡的雜體詩

214 | 蘇軾詠梅

218 | 造化窟中奪海棠

222 | 仇池夢與仇池石


書摘/試閱

烏臺詩案

漢代御史府的柏樹上,曾有烏鴉數千朝去暮來,後因稱御史府為烏臺。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從徐州移知湖州(江蘇吳興),上任才三個月,就因新黨的糾彈而被押入汴京御史臺獄。罪證是他的詩作,當時給了個諢名叫“詩帳”,由御史中丞李定主持,一首一首地勘問出“訕謗”的罪狀;這就是宋代最大的一場文字獄,著名的“烏臺詩案”。

蘇軾已外任多年,新黨仍不放松,這裡的因素復雜得很;子由偏能一針見血:“東坡獨以名太高,與朝廷爭勝耳!”蘇軾在仁宗時便曾作為“太平宰相”的未來人選,新黨不能不忌憚他的潛力;拿神宗來說,新法未見成效,而像蘇軾這樣影響力巨大的人物卻不願合作,也便有懲一儆百的動機。東坡倅杭時,《夢溪筆談》的作者沈括已在察訪中拿他的詩集悄悄向朝廷打了小報告;而李定不服母喪,東坡責他不孝,這一私怨又激起了報復的欲望。加上東坡《湖州謝表》“難以追陪新進,或能牧養小民”的牢騷,新黨便抓來作為彈劾的導火線,於是掀起鯨波。“頃刻之間,拉一太守,如驅雞犬”(孔平仲《談苑》),用東坡自己的話說,“如捕寇賊”(《杭州召還乞郡狀》)。捕吏依死刑犯例,問他五代有無誓書鐵券可以免死;還抄家搜查詩文,害得家人只得付之一炬,劫後餘存的蘇軾文字,只剩下糊在燈籠上的一紙奏議。

現今我們來看“烏臺詩案”所涉及的罪證,簡直覺得可笑。御史們彈章中舉出的例子,有《山村五絕》中的“贏得兒童語音好,一年強半在城中”“豈是聞韶解忘味,邇來三月食無鹽”,《戲子由》的“讀書萬卷不讀律,致君堯舜終無術”,《八月十五日看潮》的“東海若知明主意,應教斥鹵變桑田”,或是斷章取義,牽強附會;或是文人的一時生感,就有怨望之意,也挨不上“訕謗”的邊。但這種洗垢索瘢的羅織是很可怕的,像《塔前古檜》的“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唯有蟄龍知”,攻擊者便說是有不臣之意,與“陛下飛龍在天”對立。虧得東坡舉出王安石“天下蒼生待霖雨,不知龍向此中蟠”的詩句,才堵住了對手的嘴。

東坡好睡,入獄的第一夜便鼾聲如雷,據說幸虧他沒有失眠,才使神宗偵伺時確信“蘇軾胸中無事”。其實東坡對這場無妄之災是心懷疑懼的。他被逮捕時便“自期必死”,途經太湖鱸香亭時還曾想過投水自殺,因念及弟弟孤困才消了念頭。他與兒子蘇邁相約,獄中送食只送菜肉,倘知有不測則送魚,蘇邁有次托親戚送食忘了交代,害得東坡一場虛驚,差點服用隨帶的青金丹結果性命。在五個多月的審訊過程中,他基本按照讞官指定的口徑對百餘條詩句作了兩萬多字的“供狀”,承認了“譏諷政事”的罪名,就連“聖朝若用西涼簿,白羽猶能效一麾”這樣的報國詩也認罪不諱。以致蘇轍日後為他作的墓志銘中也不便翻案,只能用上了“托事以諷”的措辭。這是淫威和高壓下囚人的自然心理,對此我們只能對中國古代社會的專制傳統表示沉重的悲哀。

一年後東坡回憶獄中的情景說:“去年御史府,舉動觸死壁。幽幽百尺井,仰天無一席。隔墻聞歌呼,自恨計之失。留詩不忍寫,苦淚漬紙筆。”(《曉至巴河口迎子由》)在“觸死壁”的處境中,他還是留下了兩首絕命詩。這是被後人評為“情至之言”的作品,今連題帶詩抄在下面:

《予以事系御史臺獄,獄吏稍見侵,自度不能堪,死獄中,不得一別子由。故作二詩授獄卒梁成以遺子由》:

聖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是處青山可埋骨,他時夜雨獨傷神。與君今世為兄弟,又結來生未了因。

柏臺霜氣夜凄凄,風動瑯珰月向低。夢繞云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後牛衣愧老妻。百歲神遊定何處?桐鄉知葬浙江西。

前詩心心念念只是惦記兄弟;後一首才從自己的境遇出發兼而顧及妻兒,最末兩句用西漢時桐鄉鄉民迎葬朱邑的典故,還表示出了對治下的父老百姓的摯念。題目中說“獄吏稍見侵”,自然是閃爍之辭;當時一墻之隔拘系著的蘇頌,有詩道:“遙憐北戶吳興守(指蘇軾),詬辱通宵不忍聞。”(《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蘇頌關進御史臺獄的案由是判獄失當,後來叫作“失入”的,罪名不算小,而獄吏們對他十分客氣,還自稱是他的舊屬。連他都對北戶傳來的通宵詬辱“不忍聞”,蘇軾在獄中受到的身心摧殘是可想而知的了。在這樣的情形下,還要頌感“聖主如天萬物春”,固然是出於不得已,但更有可能是出自肺腑:肉體上受到傷害,精神上還要表示感戴,這正是專制統治下的悲劇,在專制社會中屢見不鮮的。王夫之《姜齋詩話》責備東坡不能“昂首舒吭”,因而“可恥孰甚”,這恐怕是責人過苛了。

詩案發生後,垂危中的曹太後(仁宗之妻)及大臣範鎮、吳充等紛紛出言營救;蘇轍請求交納自己的官職為兄贖刑;杭州、湖州的百姓連著為東坡做了一個多月的“解厄道場”;連退職的王安石也出面說了公道話:這一切才使蘇軾得以死裡逃生。宋代對官員的量刑是依原官階贖減,蘇軾最後被追奪祠部員外郎直史館、太常博士兩官,責授黃州團練副使黃州安置。所謂責授官,是對貶懲官員例加的低階,其實是沒有行政權的。

“烏臺詩案”還牽連打擊了與東坡有詩文往來的知名人物達數十名,包括司馬光與去世的歐陽修在內,使新舊朋黨之爭重又趨向尖銳。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已不僅是蘇軾個人命運的災難,而且成了影響北宋後期政局的社會悲劇。

朝云

東坡詞中有許多寫給女孩子的作品,旖旎而明朗,如“學畫鴉兒正妙年,陽城下蔡困嫣然,憑君莫唱短因緣”“彩索身輕長趁燕,紅窗睡重不聞鶯,困人天氣近清明”“香在衣裳妝在臂,水連芳草月連云,幾時歸去不銷魂”(俱為《浣溪沙》)等,大多是為當時的歌妓題作紀念的。因為是“短因緣”,所以於“憐香惜玉”之外,常常摻拌著一種淡淡的悵惘,其實是相當於《紅樓夢》中“識分定情悟梨香院”一節的感受。蘇軾能選中朝云來終身紅袖添香,使後人對這位風塵出身的杭州女子分外青睞。有的筆記就特意考證出取名“朝云”的歌妓不止一名,杜牧詩中有一個,北魏河間王府中有一個。其實青樓中芳名相同的現象普遍得很,秦觀《一叢花》“年時今夜見師師”,有的注本便注道:“李師師,汴京名妓……”,真要是這位李師師,到宣和出風頭時便不止徐娘的年紀了。

《東坡筆記》(明人所輯)載東坡退朝,吃飯後問左右侍兒:“你們看我腹中是些什麼東西?”侍兒有的說是文章,有的說是智巧,只有朝云回答道:“學士一肚皮不合時宜。”從這句答語看,朝云不愧為東坡的知己。這個故事提到“退朝”,當是元祐年間蘇軾在京師時事,其時朝云跟隨於左右已經十多年,經歷了黃州貧困與幹兒(蘇遁)夭折的風波,對坡公的了解自然不同尋常。

朝云給後人的深刻印象,是同東坡那首著名的《蝶戀花》聯系在一起的。詞云: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回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裡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相傳在惠州時的初秋季節,東坡叫朝云唱這首詞,朝云唱到“枝上柳綿”這句就唱不下去了,淚流滿面。東坡笑著說:“是吾正悲秋,而汝又傷春矣!”其實兩人都惹起了天涯逆旅的身世之感,又何嘗是“悲秋”“傷春”!東坡這首詞也確實讓人百讀不厭,顯示了人生美好事物可望而不可即,或可即而不可留的常理;人們的生活感受,也往往是這種追求感與失落感、“多情”與“無情”並存的復合體。朝云十足是《蝶戀花》的佳人,而人們也總覺得這首詞仿佛就是特意為她作的。《林下詞談》謂“朝云抱疾而亡,子瞻終身不復聽此詞”,我們深信不疑。

東坡原先蓄有歌女數名,招待友人宴飲時出以侑酒,戲稱為“搽粉虞候”,虞候即為長官辦事的公人。但有一回經歷卻給他很大的震動。原來東坡在黃州時,太守徐君猷對他很好,徐有侍妾數人,姿色都很不錯,就中一名叫勝之的尤其出眾,東坡為她作了好幾首詞,有“天然宅院,賽了千千與萬萬”之語。徐君猷去世後,蘇軾又曾見到了勝之,她已琵琶別抱,跟上了張方平的兒子張恕。東坡想起故人,“掩面號慟”,勝之卻“顧其徒大笑”,使人不禁寒心。當然,勝之在黃州時才只十四歲,至此也不過二十左右,閱世未深,自然不能理解老人的心情。不過她總算啟發了東坡“多情卻被無情惱”的感受,由色入空,因空見道,終於很早便遣散了歌女。元祐年間守杭時,舅子王箴探親時給東坡帶來兩副歌板,可惜對坡公來說已成無用之物。後來黃庭堅讀到了蘇軾關於此事的記載,提筆題道:“此拍板以遺朝云,使歌公所作《滿庭芳》,亦不惡也。然朝云今為惠州土矣。”這跋語感慨頗深;也說明在東坡後期生活中,只有朝云為他提供精神的慰藉。

朝云最富俠義的舉動,是在東坡謫惠的艱危情勢下,執意請求隨同南行。當時由於前途生死未卜,東坡已徹底遣散了餘下的侍女,朝云雖不在被遣之列,但她完全可以留在宜興的田莊上。東坡後來在詩中回憶道:“誰言此弱質,閱世觀盛衰。然疑薄怒,沃盥未可揮。”(《和陶〈和胡西曹示顧賊曹〉》)晉公子重耳曾收下五位女子“奉厘沃盥”(捧著水盆澆水洗手),洗完了便“揮之”,朝云很不滿東坡的相似舉動(坡公當然是出於憐護的好意),甚至生了氣。“”是女子惱怒時“飛紅了臉”的表情,宋玉《神女賦》及柳宗元《謫龍說》中都曾用過,詞義十分形象,而東坡也確實將朝云視作了神女和謫龍女。朝云終於如願以償,卻不幸在嶺南的瘴風蠻雨中被時疫奪去了生命,東坡在《朝云墓志銘》中說她陪伴自己“二十有三年,忠敬若一”,朝云對此評語是當之無愧的。

朝云信佛。在古代社會的一夫多妻制家庭中,妻妾的一方或雙方長齋繡佛是常見的,這或者是為了避免房幃中的矛盾和煩惱,或者是虔心為家庭禱福。朝云屬於後者,她的佛教因緣是接受東坡影響和傳授的結果。所以東坡在《朝云詩》中贊她“天女維摩總解禪”“經卷藥爐新活計,舞衫歌扇舊姻緣。丹成隨我三山去,不作巫陽云雨仙。”朝云去世後,東坡把她安葬在惠州棲禪山寺(後為大悲寺)中,歷代香火不絕。這也是後來戲曲小說中附會朝云死作散花天女(如楊潮觀《吟風閣雜劇》即主此說)的由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