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百年大疫:COVID-19疫情全紀錄
滿額折
百年大疫:COVID-19疫情全紀錄
百年大疫:COVID-19疫情全紀錄
百年大疫:COVID-19疫情全紀錄
百年大疫:COVID-19疫情全紀錄
百年大疫:COVID-19疫情全紀錄
百年大疫:COVID-19疫情全紀錄
百年大疫:COVID-19疫情全紀錄
百年大疫:COVID-19疫情全紀錄
百年大疫:COVID-19疫情全紀錄
百年大疫:COVID-19疫情全紀錄
百年大疫:COVID-19疫情全紀錄
百年大疫:COVID-19疫情全紀錄
百年大疫:COVID-19疫情全紀錄
百年大疫:COVID-19疫情全紀錄
百年大疫:COVID-19疫情全紀錄

百年大疫:COVID-19疫情全紀錄

定  價:NT$ 490 元
優惠價:90441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9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人類世界的巨大衝擊,社會文明的關鍵時刻!

中華民國前副總統、中央研究院院士 陳建仁
前行政院副院長、高雄市市長 陳其邁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生福利部部長 陳時中
中央通訊社董事長 劉克襄
─專文推薦─

 2020年伊始,人類世界卒然受到不明病毒與肺炎病症的侵襲,首先是中國武漢驟然宣布封城,接著是亞洲各國紛紛傳出疫情,病毒遍及世界各地……封鎖與隔離成為日常風景,懷疑和恐懼也在靜止與暫停中逐漸蔓延。
 面對持續蔓延的疫情,對未來產生憂慮或不安的情緒是能夠理解的。然而從較為宏闊的視野來看,在這史無前例的流行疫情之下,我們正站在一個歷史的關口,我們的每個決定、每個作為都可能成為影響疫情走向的重要關鍵。
 而在台灣仍能維持安定穩健的日常生活時,全球各地又正經歷怎樣的景況?本書由中央社採訪團隊撰錄、整理,詳實記錄了疫情初起,擴散,肆虐全球的重大歷程與關鍵事件,為仍在抗疫中的人們留下重要的歷史紀錄。

本書特色

 收錄中央社專門製作之新聞圖表,化繁為簡,一目瞭然。
 搭配中央社全球特派員、攝影記者拍攝的即時新聞照片。
 彙編全球封城、解封影像圖輯,重現全球抗疫現場,記錄世紀瘟疫歷史時刻。

作者簡介

中央通訊社
 中央通訊社成立於1924年,是中華民國的國家通訊社,台灣最具影響力的媒體。中央社每天以中、英、日、西文即時發出台灣與全球新聞,除了台北總社,更在全球近30個重要國家、城市派駐特派員,以台灣觀點報導各國動態。2020年,武漢肺炎疫情在全球延燒,中央社新聞團隊堅守崗位,為全球抗疫留下台灣視角的重要紀錄與觀察。

民主、透明與謙卑是抗疫成功的保證
陳建仁(中華民國前副總統、中央研究院院士)

從2019 年12 月武漢爆發COVID-19 的疫情以來,由於中國政府和世界衛生組織在2020 年1 月底以前, 一直告訴全世界,中國的疫情是可防可控。各國既未能提早協助中國防疫、提高中國旅遊警示,也未能管控中國旅客入境、採行有效港埠檢疫。COVID-19 因此蔓延到全球各地,直到2020 年7 月底為止,已超過1,727 萬名確定病例,以及超過67 萬人死亡。COVID-19 導致各國封城封市、經濟蕭條,弱勢家庭和中小企業更是受到嚴重影響,帶給全人類震撼與恐慌。
在台灣,由於迅速應變、提前部署,疫情控制完善,至8 月17 日共有485 名確診病例,七人死亡,每百萬人口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都很低,在全球189 個國家當中表現優異。《彭博社》以公共衛生、經濟活動、政策三大指標,評比75 個經濟體的防疫成效,台灣得到第一!日本生命保險公司智庫,根據疫情受害程度與經濟受損情形,評估49 國的防疫成績,台灣也奪冠!
經歷了2003 年的SARS 風暴、2006 至2008 年的禽流感威脅、以及2009 至2010 年的H1N1 流感大流行,台灣的防疫與公衛體系,全民的防疫意識與實踐, 一直在謙卑地檢討與精進。「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台灣這次的防疫成果,是全民累積十多年的學習經驗得來的!台灣在全球COVID-19 疫情的嚴峻挑戰下防疫成功,更讓全世界重新看見台灣,認識台灣獨特的價值。這次台灣在COVID-19 抗疫的成功,應該歸功於各級政府的密切合作、防疫醫護人員的努力不懈、防護物資增產與分配團隊的快速回應,以及全民積極配合防疫。
在疫難當頭的時刻,台灣民眾都能從驚慌中學習,2,370 萬台灣人展現了極佳的公民自律精神,不論是邊境檢疫、密切接觸者追蹤、居家檢疫或隔離、維持社交距離、實行良好衛生習慣,都表現得可圈可點,成為各國學習的典範。不僅做好自我的防護,還充分發揮「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公民素養,彼此幫忙、相互協助。甚至在防護物資缺乏的情況下,展現「我OK,您先請」的禮讓美德。團結合作正是台灣防疫成功的最佳保證,台灣每一個人都是無名英雄!每一個人都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使台灣閃爍著2,370 萬燭光的光輝!
在自由、民主、開放的台灣,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推展的「謹慎作為、迅速應變、超前部署」的台灣防疫模式,透過每日記者會公開說明疫情與風險,利用各大媒體詳盡解說防疫標準作為,很快贏得全國民眾的高度信任和支持!透明與信任,既是民主化的產物,又是民主成功的關鍵因素。過去30 多年來,台灣的民主化,不只做到了自由開放、政黨良性競爭、尊重多元、保障人權、照護弱勢;同樣重要的,更凝聚了台灣主體意識、促進社會團結與提升公民素質。COVID-19 是這個時代最大的挑戰之一,讓我們真正見到民主體制蘊含的資訊開放、公眾信任、有效治理的正當性,不僅本身是重要的價值,也是一個社會面對各種挑戰的最有效武器。台灣就是最能證明這個命題的國家!台灣證明了民主可以為人類帶來永續、平安、共好的福祉。
全球的醫護防疫人員,無不堅守崗位、日以繼夜,不辭辛勞的服務照護病患,盡心盡力、捍衛病患的健康與生命,他們的
「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慈悲善舉,令人感動佩服!台灣在口罩國家隊成功提高產量之後,也捐贈超過5,000 萬個口罩,給全世界疫情嚴重國家的醫護人員! Taiwan can help, Taiwan is helping !因為我們體認到病毒無國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單獨防制COVID-19,唯有世界大同、互助合作才能戰勝瘟疫!
中央社從疫情一開始,就密切關注疫情的發展,台北總社的堅強團隊,以及派駐在全球各大城市的特派員,都能夠深入觀察、詳實記錄、公正報導疫情的最新狀況和演變脈絡,提供正確可靠的疫情新聞和防疫新知。更難能可貴的,還製作了一系列內容豐富、容易理解的圖表,協助政府推動防疫紓困和振興經濟,呼籲民眾維持衛生習慣與社交距離。中央社以COVID-19 大事件發生時間為主軸,彙編新聞內容摘要,搭配深度專題分析及照片影像,編輯成《百年大疫:COVID-19 疫情全紀錄》一書,很值得專業人士與一般民眾閱讀,既可掌握時勢潮流,又可增進新知!中央社的努力值得給予最高敬意!

 

沒有人該被遺落
陳其邁(前行政院副院長、高雄市市長)

17 年前,台灣受到SARS 侵襲,由於沒有接收到太多相關國際防疫資訊和援助,在獨自摸索的情況下,最終以73 人死亡的沉重代價得到了慘痛教訓。而在SARS 疫情過後,政府以及公衛相關單位皆痛定思痛,才逐步建立、完善了台灣面對流行性傳染病的防疫模式與應對措施。
2020 年的開端,人類社會猝不及防地受到不明病毒與肺炎病症的侵襲,首先是中國武漢驟然宣布封城,接著韓國、日本、香港、新加坡⋯⋯等亞洲各國也紛紛傳出疫情。之後病毒遍及世界各地⋯⋯封鎖與隔離成為日常風景,懷疑和恐懼也隨之逐漸蔓延。台灣在這一波武漢肺炎的疫情中也面臨相當多的考驗與挑戰。我們得以在疫情初期即迅速做出反應,使得在世界各國瘋狂肆虐的病毒無法在台擴散,前述的沉痛經驗固然帶來深遠影響;在疫情的不同階段,政府各部會的協調、合作,以及民間各界的支持與配合,全民團結也是決定性的因素之一。尤其在每一個環節所動員的醫護與國軍人力,他們於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為抗疫所做的努力與犧牲,可說是因為有他們才能締造出現有的防疫成績。
而在台灣仍能維持安定穩健的日常生活時,全球各地正經歷另一波疫情擴散,如何在有效管控疫情和回復經濟與生活常軌之間取捨,成為各國政府的一大課題。台灣透過數位科技連結全民健保和公衛體系,做到精確有效的檢疫隔離,令防疫與社會穩定可以同步並進,這樣的經驗相信能夠為世界帶來回饋與幫助。
這次的疫情突顯出台灣身為國際成員的重要性;作為國際社會的一分子,台灣是有能力貢獻的,也十分樂意與世界各地的人們分享我們所做的努力。畢竟醫療衛生的福祉,是全人類共享的普世價值,沒有人該被遺落。
疫情發展至今,中央通訊社投入大量的人力與資源,為民眾帶來國內外的即時疫情資訊。現更進一步將其所做的報導與專題加以彙整,出版成《百年大疫:COVID-19 疫情全紀錄》一書;本書由中央社的採訪團隊撰錄、整理,詳實記錄了疫情初起,擴散,肆虐全球的重大歷程與關鍵事件。提供讀者一個更全面性的觀點,瞭解疫情現況,為仍在抗疫中的人們留下重要的歷史紀錄。

 

當下的歷史
陳時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生福利部部長)


2020 年很快地已經過了一半。年初,我們的社會和世界遭逢了來自武漢的肺炎病毒(SARS-CoV-2)侵襲,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在很多方面改變了我們的行為與思維,甚至很可能不會在世界上消失。諸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逐漸成為生活習慣的一部分,在可預見的未來將會一直持續陪伴著我們。
台灣在這次疫情中的醫療和防疫的突出表現,能夠廣受全球的好評和肯定,很大一部分必須歸功於站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防疫人員以及里長、警察、衛生局所等地方機關人員。如果沒有他們,任何防疫政策勢必無法落實,對疫情的防堵也無法如此成功。此外,所有的防疫措施也有賴台灣民眾的自發配合,才能夠有效地遏止病毒傳播與蔓延。總體而言,眼前的防疫成績是政府和全體國民共同努力、互相體諒、彼此包容才獲致的珍貴成果。
對比國內的情況,目前世界各地的疫情仍然持續延燒,確診病例不斷攀升,第二波乃至第三波的疫情反撲幾乎可說是一觸即發;許多國家仍處在封鎖控制疫情,和重啟挽救經濟的迴圈中來回擺盪掙扎。面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見的新型病毒疾病,顯然人們都還在摸索最佳的解決方案與應對之道。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做了什麼,世界其他各地的人們做了什麼;站在歷史的角度,對於人類社會如何抵抗病毒的散播和侵襲理當有所記錄,讓未來世代能夠以茲為鑑。
這次中央社將其從病疫爆發之初至今,一系列國內外疫情追蹤報導,以及各國封城第一現場的圖像紀錄,結集成《百年大疫:COVID-19 疫情全紀錄》一書。書中彙整了大量的第一手資訊和專題分析,並搭配中央社鑽研各項數據與資料後精心研製的新聞圖表,詳實記錄全球疫情演變,是相當珍貴的未來史料。
面對持續蔓延的疫情,對於未來感到憂慮或不安是能夠理解的。而從一個較宏闊的視野,在這史無前例的流行疫情之下,我們正站在一個歷史的關口,每個決定、作為都可能成為影響疫情走向的重要關鍵。即便可見的未來我們與疫病的這場戰爭仍會繼續,但只要能從個人衛生防疫習慣做起,落實真正的防疫新生活,將來世人回顧2020 這一年,必然會注意到台灣經驗的難得可貴。

 

與疫共存的未來
劉克襄(中央通訊社董事長)

元月23 日武漢封城後隔一天,友人S 從那裡發了封信跟我拜年。10 天前台灣總統大選時,我們以文會友,才在台北結緣。緊接著,S 便回北京。我因而甚感奇怪,他發信的地點何以是從這座疫情爆發岌岌可危的城市。
忍不住探問,「你怎麼會在武漢?」結果對方的理由再簡單不過,「爸媽在這裡,無論如何都必須回來。」又過個10 來天,因為記掛著他,憂心地再了解狀況。S 僅回以,「我們小區已確診四個病人,現在實行封閉式管理不讓人出去了。」
武漢的小區封閉管理,通常僅保留一個進出通道,拒絕快遞與外送員,無特別情況居民也不能外出。後來,兩岸關係愈加惡化,我不好再追問任何封城之事,免得人家覺得繁瑣,只偶爾斷續關心他的狀況。
S 雖身體無恙,這段封城期間並沒閒著,初時便已完成幾部紀錄片,諸如《有人離開有人歸來》、《送別李文亮》。後來又更忙,畢竟武漢是這場全球瘟疫的核爆點,他繼續製作跟疫情相關的報導。直到五月底疫情減緩,回北京了,以為終告解除,沒想到那裡反而出事了。
年初同時,長年定居紐約的版畫作家終於迢迢回到台灣。返鄉前口口聲稱要送我一幅版畫。但見面時,隨手攜帶的大布袋盡是口罩之類的防護用品。一直關切地問是否需要口罩,她在紐約買了很多。我微笑婉拒,提醒她在台灣還要待一陣,何妨送給更多鄉親。
她接受了我的意見,繼續按行程往南拜訪。但依舊憂心,一個月後,兒子一家從美國回來,住在南部是否會比較危險,因而不斷地打聽狀況,探問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防疫問題。不及一星期,我又接到她的來信。
前幾日,她覺得台灣情勢愈來愈危險,臨時決定多花一些錢,買機票回紐約,兒子也謝絕了台灣的邀請。我安慰她,這樣也好,等台灣度過這次的危機,再回來仍不遲。
豈知,一個月不到,我又接到她的來信告知,紐約已瀕臨崩潰,不知疫情會蔓延到何種地步。她仔細深思,現在決定要回台灣買房定居。如果國內有人願意典藏,她想年底時辨一次版畫展,接著再把作品和過去寫作的手稿,全部捐給相關的美術館。
以上,隨手舉兩個自己跟國外友人互動的案例。武漢是疫情最早爆發的城市,紐約是後來感染最嚴重的都會。兩地的故事都證明,在疫情籠罩下,縱使彼此生活作息隔絕了,任何地方的未來福禍,依舊跟世界緊密相連。
台灣因管控嚴格,幸運地躲過一劫,卻無法忽視其它國依舊在艱苦抗疫中。我們在同一時間,繼續跟地球上任何人一樣感受同等危機。
人在台灣,心卻懸掛整個地球。相信許多人每天醒來也都如此,透過各種媒體,持續注意著世界各地疫情的變化。我自是重度的新聞需求者,好一陣持續著,一早最先打開的便是中央社「武漢肺炎蔓延圖解疫情一次看」。緊接,便是閱讀相關的新聞報導。
我所提出兩位親友的生活案例,乍看只是一個人在面對疫情時,毫無解決能力,但持續關心,映照自己的沮喪和反省。這類個人感懷,當然有別於各地國際新聞報導疫情的內容。然不論一個人、一個集體社會或國家,我們都同時朝一個懸崖奔騰過去。
本書的結集出版,當可對照出這一個意義的端倪。一來,這是一個全面爆發的瘟疫,傳染得既快又猛。波及的國家,影響生活之深遠都是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災難。再者我們都在此時此刻,親身參與了這場非傳統典型的戰疫。敵人不再是人類,而是無所不在的病毒。
我們不是歷史學者也非一國之君,無法洞察巨變的時局,做出偉大的治國方針,但人人可從己身做起,回顧在這個危險年代裡,自己做過何樣的處置。這段時間以來,正因無所遁逃於天地間,做為一個文字創作者,我的創作靈魂並未休假,書寫反而愈加繁重,強大而神聖。相信許多新聞工作者也抱持這種職責和專業,努力透過書寫的觀測,分享當下的見聞。
沒有人可以想像疫情結束後,還能照常過日子,生活秩序和節奏勢必會改變。未來的日子到底可以割捨和放棄哪些,個人又應該選擇何種生活價值?現有的新聞報導並無法清楚告訴我們答案,但它提供了多樣的線索。
邱吉爾在二戰最艱困時期說了一句名言,瘟疫蔓延時不斷被人引用,容我也在此借花獻佛:絕不要浪費一好危機的經驗(Never waste a good crisis)。中央社的武漢肺炎專輯成書,努力在幫忙讀者有序地見證這個階段性的過程,協助我們回顧台灣之外的世界到底怎麼了。
在與病毒共存的時日裡,我們從中學習到許多知識,目睹許多不幸的悲劇,無奈的悲苦,但也看到人性的溫暖,動人的社會力量。世界再如何暗黑,偏遠一角,總一有絲曙光和希望。
重新回顧這七個月來的國際時局,當也有此意義。17 年前,台灣在SARS 的悲劇教訓裡,獲得了寶貴的正面能量。期待我們再次從這場戰役裡成長,終而有一個超越現在的更好狀態。
個人最好的才華,絕不是在美好時代鳴放,更應該體現在這樣未知、繁複和混亂的訊息中,做出正確的判斷。相對的,好的媒體此時更該放眼世界,展現自己的高度。從這份台灣應有的義務和責任裡,我們努力做出長期關懷的格局,跟閱聽大眾緊密呼應。

目次


民主、透明與謙卑是抗疫成功的保證 陳建仁
沒有人該被遺落 陳其邁
當下的歷史 陳時中
與疫共存的未來 劉克襄

1 月 暗夜哨音:17 年前SARS 噩夢再襲
中國武漢爆不明原因肺炎 SARS 夢魘揮之不去
PTT 貼文發現疫情警訊 台灣超前部署關鍵
武肺出現首起死亡病例 華南海鮮市場急休市
台灣首例武漢肺炎境外移入 疫情指揮中心成立
醫療口罩全數徵用 每日400 萬片供應通路
武漢驟然封城 染疫死亡人數成謎
武漢肺炎列國際公衛緊急事件 史上第六度

2 月 世紀之瘟:失控恐懼 排山倒海
亞洲各國頻傳首起死亡病例 社區感染疑慮加深
吹哨人李文亮病逝 激起中國言論自由聲浪
武漢病毒疫情肆虐 北京春節復工外弛內張
鑽石公主號淪海上武漢 712 人確診13 人死亡
鑽石公主號旅程意外延長 麥氏父子歷劫歸來
終於回家了 武漢首批247 人包機返台
迎戰武漢肺炎 抗煞護理師再上前線
勇接武漢包機任務 抗煞護理長:很光榮
口罩實名制1.0 上路 每人7 天內限購2 片
武漢肺炎紓困條例三讀 可申請防疫補償金
疫情燒不停 武漢肺炎經濟衝擊大於SARS
韓新天地教徒成超級傳播者 會長李萬熙下跪
學不會MERS 教訓 韓國疫發不可收拾

3 月 全境封鎖:地球停止呼吸 宛如無人之境
義大利封城抗疫 「武漢第二」成不可承受之重
生命在沉默中消逝 禁足令下的法國療養院
英國佛系防疫 隔離者身心同受煎熬
世衛宣布武漢肺炎大流行 抗疫視同作戰
武漢肺炎來勢洶洶 美國醫療體系考驗嚴峻
疫情失控 土耳其顛簸經濟再蒙陰影
口罩國家隊臨危受命 完成不可能任務
夕陽產業華麗轉身 台灣紡織廠疫戰重生
陳建仁:數萬居家檢疫者犧牲小我 換來不封城的自由大我
千萬移工返鄉奇景 印度封鎖防疫路迢迢
一場瘟疫與政治風暴 馬國2020 美夢變噩夢
馬尼拉封城吃飯大不易 採買比照上班族朝九晚五
武漢肺炎衝擊齋戒月傳統 印尼穆斯林虔誠依舊
國際奧會:2020 東京奧運延至2021 名稱保留
日本防疫缺乏強力指揮 溫水煮青蛙全民受累
病毒跨海肆虐 美法航母官兵紛傳確診

4 月 疫境求生:病毒 時間 殊死戰
防疫社交距離 室內1.5 公尺室外1 公尺
蔡總統宣布千萬片口罩援外 台灣絕不袖手旁觀
全球武漢肺炎病例破百萬 8天增加50 萬
安倍公布緊急事態宣言 七都府縣擴及日本全境
新加坡實施嚴格社交距離 違者重罰約21 萬元新台幣
武漢心魔未散 後解封時代疑懼猶存
武漢封城亡羊補牢 全球代價慘痛
習近平小康社會目標 深陷疫情泥淖前景未卜
中華職棒領先開打 英語轉播圈粉國際
川普質疑世衛親中 宣布暫停金援
蔡總統專文登時代雜誌 國際女力抗疫大爆發
敦睦艦隊爆最大群聚感染 感染源不明
抗疫百日 陳時中最擔心政治口水淹沒專業
120 天沒有休假 指揮中心鐵人團隊紅到國外
抗疫百日三關鍵 陳其邁自豪台灣民主防疫
紐西蘭抗疫有成 率先解禁40 萬人復工
美國確診破百萬 3000萬人申請失業給付
WHO 警告歐洲仍處疫情中心 多國陷「解、封」兩難

5 月 解封之路:烏雲如影隨形
中職開放球迷進場 領先全球
歐洲多國逐步解封 斯洛維尼亞疫情告終
防疫模範生未獲邀參與WHA 台美同步聲明表遺憾
WHA 通過歐盟提案 獨立調查世衛抗疫做法
全球染疫破500 萬人 一個月倍增
巴西確診數破33 萬全球第二高 總統抗疫不力受抨擊
日本解除全境緊急事態 北九州再爆群聚感染
不滿中國隱匿疫情 美國退出世衛

6 月 世界變了:危機下的新常態
印星三階段解封 義大利對歐盟國家開放邊境
台灣疫情為什麼沒大爆發?公衛手段及好運氣
旅遊泡泡國家難尋 邊境解封檢疫成挑戰
科學佐證八成民眾戴口罩 可減少疫情衝擊醫療
台灣疫苗進動物實驗階段 快篩拚2020 年底上架
疫情反彈 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爆發群聚感染
台灣重症康復者「慶生」 裝葉克膜33 天創紀錄
球王喬科維奇確診 自辦網賽害多人染疫被罵翻
6 月28 日全球確診病例破千萬 近50 萬人死亡
疫情重創經濟 全球極貧人口恐暴增5 億
美國:貧富差距加劇 下一站難道是煉獄
德國:經濟神話破滅 疫後多數人將變更窮
阿根廷:休克式隔離抗疫 窮人陷餓死或病死絕境

7 月 戰疫,不停止
英國入境免隔離名單出爐 台灣入列
巴西總統波索納洛 確診武漢肺炎
不滿世衛搞砸抗疫 美國2021 年7 月退出WHO
疫情大流行 美國政經社會瘡疤全現形
川普首度公共場合戴口罩 武漢肺炎確診破1400 萬例
全球確診數破2000 萬 台美簽署醫衛合作備忘錄寫歷史

全球抗疫現場圖輯

書摘/試閱

1 月 暗夜哨音:17 年前SARS 噩夢再襲

中國武漢爆不明原因肺炎 SARS 夢魘揮之不去
2019 年最後一天,當全球正在熱烈慶祝新的一年即將到來,中國社群平台微信及微博卻瘋傳湖北省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處發布的兩份緊急通知,指當地醫療機構陸續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人。網路還盛傳多張武漢當地醫護人員聊天室截圖,有人稱武漢市第二醫院後湖院區已有病例確診為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冠狀病毒,病人已被隔離,一時間人心惶惶。
在新浪微博上,「# 武漢SARS」或「# 武漢非典」的貼文閱讀量及討論迅速增加,微博上許多網友呼籲官方盡速公布真相,網友擔憂,2003 年SARS 爆發時,就是因為很多人不知情所以沒有預防,導致疫情蔓延,希望官方記取教訓。
根據中國官媒央視新聞及財新網報導,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專家組12 月31 日上午已抵達武漢,展開相關檢測核實工作。陸續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上午已有戴口罩、穿白衣人員背著噴霧器消毒,但商家仍正常開店。
武漢市籠罩風雨欲來前緊張感。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下午通報,武漢市出現不明原因的多例肺炎與當地華南海鮮市場有關。透過在全市醫療衛生機構展開與華南海鮮市場有關的病例搜索和調查,已發現27 個病例,其中七例病情嚴重,其餘病例病情穩定可控,有兩例病情好轉擬於近期出院。
通報指出,這些病例的臨床表現主要是發燒,少數病人呼吸困難,胸部X 光片呈雙肺浸潤性病灶。
外傳這次出現的肺炎病例有可能是SARS,但這份通報指出,調查未發現明顯「人傳人」現象,也未發現醫務人員感染,對病原的檢測及感染原因仍在調查。(文/張淑伶、繆宗翰,台北)

PTT 貼文發現疫情警訊 台灣超前部署關鍵
2019 年最後一天, 中國社群為武漢不明原因肺炎吵得沸沸揚揚之際,台灣政府部門也迅速展開防疫措施,同步發信給中國求證, 並提醒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中國武漢市可能爆發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例。
政府這一連串超前部署的專業作為,起源於一篇批踢踢鄉民熱烈討論的貼文。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2019年12 月31 日他睡不著,凌晨3 時看到疾管署防疫醫師在群組中分享網路論壇批踢踢實業坊(PTT)文章,提醒中國武漢可能出現類似SARS 的疫情。
羅一鈞說,從專業面來看,這篇貼文中確實有些重要的內容,文中吹哨人醫師李文亮表明,武漢出現七例與華南海鮮市場有關的SARS 病例,並貼出檢驗報告、胸部電腦斷層檢查畫面。
羅一鈞進一步搜尋相關原文,發現這項電腦斷層檢查來自民間檢驗公司,該檢驗報告除了顯示患者狀況類似SARS,也像綠膿桿菌病原體。他立即搜尋發現,該檢查屬於較大規模的撒網捕魚式的篩檢,可能同時驗出多種病原體,不見得是致命的,但因出現SARS 字眼,讓檢查的醫師特別提高警覺。
他表示,由於檢驗報告中沒有官方單位戳章或印記,研判醫師應是拿到檢查報告後,立即用手機拍照傳出,從社群媒體內容中也能看出訊息是由醫療人員的內部群組流出,有一定可信度。羅一鈞指出,除了PTT,他也找到其餘外流出來的訊息,透過其他醫師、醫護人員說法,認為武漢可能真的出現醫院群聚,正因擔心感染更將病人隔離起來,避免院內感染。
看到這裡,「根本無法繼續回去睡。」羅一鈞說,他立即將相關資料提供到疾管署防疫群組。疾管署當天上午馬上向中國疾控中心及WHO 窗口確認疫情訊息。中方傍晚回應,已派專家赴武漢,進行病原檢測及感染原因調查;若有進一步消息,將及時通報台灣。
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立即在12 月31 日下午,召集跨部會應變整備會議,強調把疫情阻絕於境外的決心。
同時,因應武漢市的肺炎流行疫情,疾管署依標準作業程序啟動邊境檢疫應變措施,加強入境旅客的發燒篩檢,並以電子看板告知入境旅客,留意自身健康狀況;若發現身體不適,請與1922 防疫專線聯絡。
為求慎重,疾管署並宣布對自中國武漢直航入境的班機進行登機檢疫,主動評估旅客健康情形外,也於班機上向旅客宣導相關預防措施。(文/張茗喧、陳偉婷、侯姿瑩,台北)

武肺出現首起死亡病例 華南海鮮市場急休市
武漢華南海鮮市場2019 年底陸續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疫情,民眾恐懼SARS 再度爆發。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在2020 年開始的第一天臨時宣布即日起休市,整治環境衛生。
報導表示,這則公告的落款時間為1 月1 日。大量市場商戶老闆上午聚集在華南海鮮市場門口,雖然商戶仍可進出,但不能營業。一位商販表示,剛看到通知後才知道要休市。
報導引述一名負責值守的監管人員表示,通知是清晨5 時許才張貼的,商戶事前並不知情,「商戶老闆很多都提前進貨了」。
武漢確診的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患者數持續增加,根據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1 月10 日晚上12 時,武漢市衛生健康委組織對現有患者標本已完成病原核酸檢測。專家綜合研判後,初步診斷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41 例,其中已出院兩例、重症七例、死亡一例。
首起死亡病例是61 歲的男性患者,因呼吸衰竭、重症肺炎入院,同時患有腹部腫瘤及慢性肝病。這名患者常年在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採買。入院後給予治療並持續以葉克膜體外生命支持,不過症狀沒有好轉,9 日因呼吸循環衰竭死亡。
11 日的通報指出,自3 日以來未發現新發病例,也未發現明確的「人傳人」證據。但從10 日開始的「中國春運」,直至2 月18 日才結束,官方估計這段期間全國旅客發送量將達約30 億人次。美國醫學專家也憂心,春運將增加疫情傳播的可能性。
近年來中國旅客橫掃全亞洲,加上2003 年SARS 陰影仍在,亞洲各國嚴陣以待,香港、韓國均召開專家會議商討對策。為因應農曆新年可能入境的數十萬中國旅客,泰國從1 月3 日開始強化機場檢疫工作,並因此發現一名61 歲中國婦女感染2019 新型冠狀病毒。8 日經隔離治療後,已康復到足以返家的程度。
中國官方在10 日公布病原體為新型冠狀病毒,11 日公布新型冠狀病毒基因序列。WHO 在13 日證實泰國出現中國的武漢肺炎病例,是中國境外地區首例,世衛聲明並提到:「基於目前情勢發展,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將與緊急事務委員會成員商議,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召開委員會會議。」WHO 在12 日將此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文/繆宗翰、楊昭彥,台北)

台灣首例武漢肺炎境外移入 疫情指揮中心成立
在中國一年一度春運人潮湧現的同時,類似SARS 的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疫情已由武漢蔓延到北京、廣東和泰國、日本、韓國等三個亞洲國家,造成200 多人感染,其中有三人病故。知名的中國政府傳染病學專家鍾南山告訴中國官媒中央電視台(CCTV),病毒可透過人傳人。
台灣衛生福利部2020 年1 月15 日新增「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由於有社區感染疑慮,對台灣的威脅增加,經衛福部提報,行政院1 月20 日同意成立三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由疾管署署長周志浩擔任指揮官,協調各部會防治作為。
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分級:三級的成立條件是在國外有嚴重疫情且有明顯社區傳播和疫情擴大疑慮;二級是台灣有境外移入病例傳入;一級則是有本土確診個案。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 月21 日晚上由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宣布,台灣確診首例境外移入武漢肺炎個案。疾管署提升武漢旅遊建議到第三級警告,民眾非必要應避免前往。
這名境外移入的武漢肺炎確診個案為55 歲台商,是全球首例非中國籍確診個案。疾管署防疫醫師黃婉婷說,個案是在登機檢疫時被發現,她搭機全程幾乎都有自主戴口罩,從冠狀病毒的傳播能力和途徑判斷,密切接觸者匡列機上五排乘客及機組員。總共有46 名接觸者,其中12 人為機組員,34 人為乘客,需觀察14 天。
曾參與抗SARS 的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受訪時表示,從台灣這名確診病例可得知,沒有明顯接觸史的人也可能感染武漢肺炎,個案沒有傳統市場接觸史,也沒有親人染病,究竟是從何感染,「這是滿大的警訊」。
WHO 在21 日評估武漢肺炎已明確發生人傳人,且有持續性人傳人之可能性。
武漢市政府在鼠年來臨前夕的小年夜(1 月23 日)凌晨2 時突然宣布,將在當天上午10 時進行「封城」;台灣宣布將指揮中心疫情等級提升到第二級,由衛福部長陳時中擔任指揮官;並自2 月27 日改一級開設。(文/陳偉婷,台北)

醫療口罩全數徵用 每日400 萬片供應通路
台灣接連出現武漢肺炎確診病例,口罩需求激增,經濟部2020 年1 月23 日公告,停止出口醫療外科口罩和N95 口罩一個月,優先供應國內的防疫需求。
1 月28 日出現首宗本土病例家戶感染個案後,疫情及恐懼蔓延,疾管署宣布,連三天每日釋出600 萬片,每人限購三片、每片定價新台幣八元,但各地仍出現口罩排隊長龍、搶購潮。部分民眾一罩難求。
衛生福利部30 日上午在行政院會報告「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現況及應處作為」,報告顯示,22 日至29 日已釋出外科口罩1970 萬片給4 大超商及藥妝通路,30 日再釋出600 萬片,增加口罩供給、支援通路與提升產能,並進行管制出口與徵用。
為避免排擠優先使用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31日起政府全數徵用國內口罩工廠生產的一般醫用口罩及外科手術口罩,每日共約400 萬片。徵用的口罩分配,提供民生需求(每天約釋出260 萬片)及醫療或公務防疫及儲備需求(每天約140萬片)。
總統蔡英文30 日下午在副總統陳建仁陪同下舉行敞廳談話,特別向防疫第一線的同仁說聲:「辛苦了。」
總統說,國人關心的口罩,年假後已經逐步恢復生產,每天可生產420 萬片,政府相關部門會採取統一徵購、統一調控、統一售價的措施,並追蹤口罩產量與存量,確保國內供需無虞,且會嚴格查緝囤積與哄抬等問題。
行政院長蘇貞昌也掛保證說,根據統計國內每天能生產188萬副口罩,最高還可以達244 萬副;平常國內需求是130 萬副,政府目前有存貨,經濟部每天會向四大超商確認口罩存量,確保貨源充足,「口罩一定夠,不必囤太多」。(文/張茗喧、顧荃,台北)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41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