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傳達不NG!親子溝通無障礙
滿額折
傳達不NG!親子溝通無障礙
傳達不NG!親子溝通無障礙
傳達不NG!親子溝通無障礙
傳達不NG!親子溝通無障礙
傳達不NG!親子溝通無障礙
傳達不NG!親子溝通無障礙
傳達不NG!親子溝通無障礙
傳達不NG!親子溝通無障礙
傳達不NG!親子溝通無障礙
傳達不NG!親子溝通無障礙
傳達不NG!親子溝通無障礙
傳達不NG!親子溝通無障礙
傳達不NG!親子溝通無障礙
傳達不NG!親子溝通無障礙
傳達不NG!親子溝通無障礙
傳達不NG!親子溝通無障礙
傳達不NG!親子溝通無障礙
傳達不NG!親子溝通無障礙
傳達不NG!親子溝通無障礙
傳達不NG!親子溝通無障礙
傳達不NG!親子溝通無障礙
傳達不NG!親子溝通無障礙
傳達不NG!親子溝通無障礙
傳達不NG!親子溝通無障礙
傳達不NG!親子溝通無障礙
傳達不NG!親子溝通無障礙
傳達不NG!親子溝通無障礙
傳達不NG!親子溝通無障礙
傳達不NG!親子溝通無障礙

傳達不NG!親子溝通無障礙

定  價:NT$ 320 元
優惠價:90288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2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釐清孩子的真實情緒,重新檢視自己的言談, 你也能激發孩子的動力! 你是否在與孩子說話時,覺得怎麼說孩子都聽不進去,或是愈說愈有反效果呢? 其實不是孩子們「提不起勁」,而是大人自認為是為了孩子好而說的話與所做的教導,反而讓他們失去幹勁、情緒低落的緣故。 有時,甚至是大人對孩子所抱持的「不安」,造成他們脫口而出不該說的話。 哪些話會澆熄孩子的幹勁、又有哪些話可以讓孩子充滿動力呢? 從30個錯誤實例中,學習正確的親子溝通方式吧! 本書架構分為三個大章節,共計30個主題: 【心理篇】×10個案例 造成心理層面情緒低落的NG言行: 「是喔,我知道你的意思,可是啊……」「其實我也不想說這種話,但我是為你好」「為什麼你老是這樣?」 【學習篇】×15個案例 令孩子喪失念書動力的NG言行: 「再仔細想想看。」「每天都該勤奮用功。」「寫好的人先交上來。」 【家長篇】×5個案例 學校老師與家長面談之際,令家長失去教養意願的NG言行: 「我想孩子一定感到很寂寞。」「在家請多誇獎孩子。」「在學校明明是個好孩子呀……」 ‧可愛插圖+四格漫畫,一眼看出NG話語。 ‧分為心理篇、學習篇、家長篇,共計30個實際案例。 ‧清楚解析NG的原因,以及老師與家長應該注意的地方。

作者簡介

●宮口幸治(Koji Miyaguchi)
立命館大學產業社會學院‧人類科學研究科研究所教授。亦為醫學博士、日本精神神經學會專科醫師、兒童心理專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原畢業於京都大學工學院,曾在建設顧問公司上班,轉而攻讀神戶大學醫學院醫學系並順利畢業。於大阪府精神醫療中心等單位任職後,歷經日本法務省宮川醫療少年輔育院、交野女子學院醫務課長等職,自2016年起擔任現職。以兒童精神科醫師的角度出發,從教育、醫療、心理、福祉的觀點針對需要幫助的孩子提供協助,並率領「日本COG-TR學會」,在日本全國各地舉辦教師研習活動。
著作有《教室で困っている発達障害をもつ子どもの理解と認知的アプローチ》、《性の問題行動をもつ子どものためのワークブック》、《教室の「困っている子ども」を支える7つの手がかり》(以上為明石書店)、《不器用な子どもたちへの認知作業トレーニング》、《コグトレみる・きく・想像するための認知機能強化トレーニング》(以上為三輪書店)、《1日5分!教室で使えるコグトレ 困っている子どもを支援する認知トレーニング122》、《もっとコグトレさがし算60 初級・中級・上級》、《1日5分教室で使える漢字コグトレ小学1~6年生》、《学校でできる!性の問題行動へのケア》(以上為東洋館出版社)、《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遠流出版)等書。

●田中繁富(Shigetomi Tanaka)
國小教師。

序言
為何撰寫本書?
我在少年輔育院服務過很長一段歲月,那裡收容了許多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的犯罪少年。他們凡事從一開始就抱持著否定的態度,認為「反正做了也沒用」而不願有所行動。然而他們並非天生就毫無幹勁,只要願意花點心思,就能看見他們爭先恐後努力的姿態。我這才知道,原來這些少年們自孩提時代就經常被「連這種事都不懂嗎?」之類的不當言詞所傷,「渴望他人認同」的心理非常強烈。
校園內也經常會有態度意興闌珊,覺得「反正做了也沒用」的孩子吧。有時大人不經意的一句話或教導,就會讓他們失去動力。儘管如此,這些孩子們內心依舊希望能有人多關心自己、給予認同。只要充分理解孩子的這些情緒,就有可能幫助他們建立自信,讓他們逐漸產生幹勁。
本書旨在透過思考大人的這些「令孩子喪失幹勁的NG言行」,逆向思考,以找出更多激發孩子動力的相關線索。

探討哪些內容?
「有時家長或老師以為是為了孩子好所說的話或所做的指導,反而讓孩子失去幹勁、情緒低落、變得討厭念書,這樣的個案應該多到數不清吧?我們不妨針對這些錯誤實例加以探討。」我與合著者──本身亦為現任國小教師的田中繁富多次討論到這個內容。同樣地,老師對家長所說的話也有可能導致上述情況發生,因此我們也一併思考了這個問題,從中得到的關鍵字就是「不安」與「安全感」。
如同第4頁的「本書宗旨」所說,有時大人對孩子所抱持的「不安」會造成他們脫口說出不該說的話,而導致孩子失去幹勁。因此本書會透過30個案例,幫助讀者理解孩子的情緒,也促使大人省思自身的言行舉止,並講解家長與老師互相配合、彼此信賴以激發孩子幹勁的方法。

本書架構為?
造成心理層面情緒低落的NG言行:心理篇(10)、令孩子喪失念書動力的NG言行:學習篇(15,一般:7、各科目:8)、學校老師與家長面談之際,令家長失去教養意願的NG言行:家長篇(5),共計30個主題,並根據每個主題依序說明該單元中所舉出的教導方式或說法為何欠佳、該怎麼做才對等等。每篇皆搭配插圖與四格漫畫,不但閱讀起來更簡單,還能加深理解。除此之外,我們還在各篇最後做出總整理,並適時穿插小專欄。

如何運用本書?
如果讀者們平常掛在嘴邊的話與本書所介紹的某些內容相似,請先從那部分開始看看。接著再將這些內容當成「為何不能這麼說?那該怎麼做才對?」的借鏡。本書雖然以家中有學齡期兒童的家長與國小老師為對象,然而,因失去動力而不知如何是好的不單只有兒童而已。比方說與新進員工的溝通、夫妻之間的溝通、與朋友‧認識之人的溝通等,都存在著與本書共通的NG言行,我想一定能為各位讀者帶來幫助。
最後,衷心感謝明石書店給予這個機會,讓我們得以執筆完成本書。

立命館大學教授 兒童精神科醫師 宮口 幸治

目次

序言
本書宗旨

第1章 心理篇 造成心理層面情緒低落的NG言行
案例1父母親強加灌輸自身的想法
案例2說出於事無補的開場白
案例3在孩子行動之前便先發制人
案例4對交友關係多所置喙
案例5製造壓力
案例6失敗後還落井下石
案例7誤信孩子的表面回應
案例8從一開始就表現出懷疑的態度
案例9做出負面暗示
案例10 不容孩子為自己辯解
●心理篇總整理
專欄「建造大阪城的是木匠」算正確答案嗎?

第2章 學習篇(一般) 令孩子喪失念書動力的NG言行
案例1認為搞懂才是好事
案例2逼孩子勤練基本功
案例3逼孩子想破頭
案例4在孩子面前批評老師
案例5意圖使孩子解答所有問題
案例6令孩子感到焦急
案例7認為孩子討厭念書是因為不會念書的緣故
●學習篇(一般)總整理
專欄 2+1=1?

學習篇(各科目)
案例1(國語)試圖讓孩子變得喜歡看書
案例2(國語)強迫孩子看書後寫下心得
案例3(數學)意圖使孩子快速解題
案例4(數學)不讓孩子用手指計算
案例5(自然)希望孩子每個單元都能學得紮實
案例6(自然)迫使孩子統整實驗、觀察結果
案例7(社會)欲透過社會科的學習提升孩子的社會科學力
案例8(社會)認為社會科只要死記就能考好
●學習篇(各科目)總整理
專欄 沒有任何一位數學家了解分數的意義?

第3章 家長篇 令家長失去教養意願的NG言行
案例1認為孩子寂寞是父母親關愛不足的緣故
案例2認為凡事多讚美孩子準沒錯
案例3認為原因出在原生家庭
案例4立刻想借助專家之力來解決問題
案例5希望家長能為了孩子而有所配合
●家長篇總整理

結語
淺談「COG-TR」訓練法

書摘/試閱

心理篇10
╱忍不住脫口而出的NG話語╲
「為什麼你老是這樣?」

A女孩外出與同學玩耍而較晚回家,稍微超出了與母親約定好的時間。A女孩不想挨罵所以想了個藉口,她才剛說出「媽媽……今天啊,因為小B……」時,母親便搶白道:「妳又這樣。為什麼總是不遵守約定?出去玩可以但要守時啊,是要我說幾次呀?」A女孩聞言後不再多說一句話。

■為何當事人會變得垂頭喪氣呢?
面對不遵守約定的孩子,大人往往忍不住發飆,怒斥「為什麼你老是這樣?」可是孩子做出莫名行為的情況其實多不勝數。像是打了某人、扯了謊、不守約等等,有時明知不對卻無法克制。
再者,就眼前的事加以訓誡是為了讓孩子日後不再犯,但過去的失敗已無法改變。因此「為什麼你老是這樣?」這句話貌似是在訓斥孩子的行為,但聽在孩子耳裡會覺得像是人格遭到責備。
A女孩只得默不作聲,因為再講下去只會讓母親更生氣。這其實會讓孩子覺得窘迫導致其失去自信。

試著轉換成這種做法!
當孩子不遵守約定時,大人會覺得生氣難過是再自然不過的反應,於是便會以「為什麼你會做出○○事?」這種讓孩子無從回答的方式責問,並訓斥已然發生的結果。當然這一切的始作俑者為孩子,不過這句話其實多半為大人對於孩子「不聽話而感到悲傷、生氣」的發怒表現。
所以不妨思考一下「為什麼你會做出○○事?」這種要孩子給個理由的說法是否真有必要。
更重要的是彼此溝通討論今後該怎麼做。讓孩子自行訂立規則,若未守約時該如何處理、該怎麼做才能確實遵守等等,親子一起動腦思考才是比較理想的做法。

Point且慢,注意一下訓話方式!責備並無法開啟對話。

■還須留意這一點
大人總是想知道「為什麼會做出這種事?」的理由。若孩子所說的理由不夠充分,就會認為「這孩子根本沒打從心裡好好反省」,而不斷追問,直到他們給出自己能接受的理由為止。然而過分窮追猛打時,孩子就會開始編藉口,這個藉口對大人來說愈具說服力,大人就愈滿足。這麼一來孩子也就更加不會去回顧自身的行為。

(內容試閱2)
家長篇3
╱忍不住脫口而出的NG話語╲
「在學校明明是個好孩子呀……」

A男孩的母親覺得很傷腦筋。A男孩在家不但不聽話,還會欺負弟弟,只顧著玩電動不用功,出言糾正時,他的態度會更惡劣,甚至口出惡言「煩死了,死老太婆」。母親於是找老師商量。
老師覺得很驚訝,因為A男孩在學校給人的印象是「認真又努力的孩子」,並表示「他在學校明明是個好孩子呀」。聽到這句話,母親的臉上頓時籠罩著一層陰霾。

■為何當事人會感到情緒低落呢?
若孩子在學校與在家裡的態度截然不同時,難免會令人懷疑可能哪一方有問題。本篇的案例為「在學校很乖在家很壞」,相反的也會有「在學校很壞在家很乖」的情形。後者或許會讓家長覺得「應該是學校的問題吧?」「可能是老師的指導能力不足?」同樣地,若孩子只在家中表現得很壞,老師因而認為「可能是在家的規矩沒教好?」「可能是家庭有問題?」倒也情有可原吧。所以才會不經意說出「在學校明明是個好孩子呀」這樣的感想。母親因為深受其擾而找老師商量,卻反倒像被暗示「可能是家庭有問題」,心裡更加感到不好受。

試著轉換成這種做法!
找出原因究竟是出在學校還是家裡其實沒有太大意義。在學校可能只是因為怕老師而裝乖也說不定。因此與其思考原因出在何處,倒不如想想老師與家長該如何合力協助孩子。為此,先出言體恤家長的辛勞相對重要,比方說「小A在家的任性行為可能是在發洩學校的壓力」「媽媽您的寬容表現是相當有幫助的」之類的慰勞關懷。接下來則詢問A男孩在學校或在家裡有無任何感到喘不過氣或不安的情形,並與父母親共同掌握這些資訊。

Point在校乖乖在家使壞是家裡有問題?孩子有時會看對象、場合展現不同的態度。

■還須留意這一點
孩子會看對象、場合展現不同的態度,並不一定是件壞事。在學校與在家裡的態度不同其實是再普通不過的現象。這是孩子的一種處世態度,也是將來不可或缺的能力。不過,父母親明明堅稱在家沒問題,孩子在學校卻頻頻闖禍時,不排除遭受虐待的可能性,必須在家庭訪問時仔細判斷狀況。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88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