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風暴前線:二戰中的拉丁美洲(簡體書)
滿額折

風暴前線:二戰中的拉丁美洲(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88 元
定  價:NT$ 528 元
優惠價:87459
領券後再享89折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二戰時期,對於戰爭雙方而言,能否控制拉丁美洲,在相當程度上影響整場戰局的演變。同盟國和軸心國都不遺餘力地想要控制拉美的海上航線和重要自然資源,並且力爭影響這片大陸上民眾的思想。兩大陣營中的各方力量,尤其是美國和德國,在拉美上演了一系列商業、文化、外交等層面的激烈對決:美英與德意政府間的對抗轉化為大型跨國公司間的角力,美國政府借助好萊塢的力量在拉美塑造自身形象,美國聯邦調查局特工與納粹“阿博韋爾”間諜展開情報戰……

 

作者依據歷史文獻以及對知情者的大量採訪,展現了許多關於二戰時期美洲大陸鮮為人知的故事,例如墨西哥空軍“阿茲特克之鷹”遠赴亞洲參戰,巴西境內發起的“橡膠之戰” ,美國為了進行人質交換,對拉美各國的大量日裔、德裔平民展開秘密抓捕和拘禁。書中還巧妙地融入了許多倖存者的個人回憶,通過回顧戰爭中個體的命運,展現了這場世界大戰的殘酷及復雜。

作者簡介

瑪麗·喬·麥克科納希(Mary Jo McConahay)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曾作為一名獨立記者報導拉丁美洲事務。她遊歷過70個國家,從孩提時代起,就對二戰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之前的作品包括《瑪雅之路》《兩個女戰地記者》和《烈火中的友誼》等。

譯者簡介:

任逸飛,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學碩士、人類學碩士,公眾號“歷史研習社”專欄作者,現從事文創工作。

《瑪雅之路》《兩個女戰地記者》和《烈火中的友誼》等。

名人/編輯推薦

麥克科納希在拉丁美洲有數十年的工作經驗,對細節有著敏銳的洞察力,沒有記者比她更適合探索拉美捲入二戰的隱秘往事。

——傑克•伯恩斯坦(普利策獎得主)

 

《風暴前線》以非同尋常的視角審視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完善了20世紀拉丁美洲歷史上缺失的一環。本書內容新穎且具有學術價值,給人帶來閱讀快感。

——斯蒂芬·金澤(沃森研究所國際與公共事務高級研究員)

 

只有像麥克科納希這樣的作者才能捕捉到兩大陣營之間戲劇性對峙的細微差別和本質。

——W.喬治·洛弗爾(加拿大皇家學會會員)

 

作者講述了美國為控制拉丁美洲資源所採取的措施,敘事中充滿了豐富的細節和意想不到的轉折。此書情節緊張,信息量大,對於任何想更好地了解二戰及其爆發原因的讀者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讀物。

——《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麥克科納希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講述者。尤其是當她深入探尋鮮為人知的區域時,她講述的故事更加扣人心弦。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作者的敘事技藝精湛。書中不僅充滿了引人入勝的歷史故事,而且涉及許多足以成為好萊塢電影主人公的人物。

——《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

序 章 風暴前線

 

在蒂爾加藤街的一家咖啡館裡,女人們正吃著黑森林蛋糕和薄皮蘋果卷,計劃著為她們“國家社會主義(納粹)婦女聯盟”的俱樂部辦一場電影之夜。在咖啡館外,身著圍裙的少女們,晃動著金色的髮辮,與穿著皮褲的少年們走過寬大的窗戶,從“新德意志學校”回家。他們中的一些人會仰望天空,希望能見著銀色的“齊柏林”飛艇從頭頂掠過。賣報紙的小販叫賣著《森林報》和《德意志民眾報》,在一片空地上,綁著納粹卐字臂章的小男孩們,正在納粹青年俱樂部和體操協會那些十幾歲少年的指導下,練習遊行。希特勒的生日就快到了。慶祝遊行將要上演!納粹黨員們會穿上他們的製服襯衫遊行,他們的手臂筆直伸向前方,像元首一般行禮……

“蒂爾加藤街”的這些場面或許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的德國,但這類午後景像在巴西南部的許多小鎮卻是極富代表性的,二戰前夕,有100萬德裔人口在那裡生活。同樣,意大利裔和日裔也居住在自墨西哥至阿根廷的眾多國家。當二戰在歐洲即將爆發時,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總統最擔心的是法西斯分子,尤其是納粹在拉丁美洲的顛覆活動會威脅美國的安全。1939年和1940年,美國國務院、海軍和陸軍部的聯合計劃委員會共召開了100次會議,除6次以外,所有會議都將拉美問題擺在了議程的首要位置。

作為一名記者,我在這個地區工作了30多年,有時也聽到一些二戰時的故事,但由於那時候采寫中美洲內戰及其他題目的壓力,我沒能繼續關註二戰。我的父親是一名美國海軍軍官,戰爭期間曾在太平洋、地中海和南美洲服役。隨著歲月的流逝,他會回憶起一些有關巴西、烏拉圭和阿根廷的故事。

他提到,福塔雷薩的美軍基地會在周日向當地整個社區開放,這一天被稱為“全民日”,巴西人和美國人會在當天為對方演奏自己的音樂。他說那時他的船員晚上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上岸後,會被要求盡可能頻繁地出現在不同的地點,以便營造出在當地活動的美國人比實際更多的印象——阿根廷此時被認為是支持納粹的。可當我終於有時間去探究這些故事更多的細節時,父親已經不在了,關於戰爭的許多問題我都沒能問到。我只能靠自己的探索去滿足好奇心了。

我發現,一場西半球的影子戰爭在各個國家引發反響,而拉丁美洲也影響了這場全球之戰。那些在其他情境裡更廣為人知的強大且迷人的人物扮演了重要而富有想像力的角色:羅斯福、納爾遜·洛克菲勒、沃爾特·迪士尼、奧森·威爾斯、傳奇的納粹德國間諜頭子海軍上將威廉·卡納里斯,以及他的對手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約翰·埃德加·胡佛,美國中央情報局前身的創始人“野蠻比爾”多諾萬。軸心國和盟國爭奪著這片大陸民眾的心靈和思想,也爭奪著其海上航線和自然資源——從石油、橡膠到鎢和工業鑽石——以供應他們的戰爭機器。他們的間諜從大使館、公司辦公室和碼頭酒吧竄出來活動。每一方都緊緊跟隨另一方的腳步,如同探戈舞者。

本書便講述了這場全球衝突期間拉美大陸風波背後的人物故事。並不是所有人的名字都那樣如雷貫耳:有在拉美國家遭綁架的家庭,他們被帶至美國的集中營,成為一個鮮為人知的囚犯交換計劃的籌碼;有試圖到達美洲大陸以逃脫大屠殺的猶太家庭;有在拉丁美洲出生的商人和移民社區領袖,由於不幸擁有德國、日本或意大利的血統,他們被列入盟國的黑名單,被凍結了資產,甚至有更悲慘的遭遇。本書也講述了一支25000人的鬥志昂揚卻被埋沒的巴西軍隊——唯一一支在歐洲戰鬥的拉美部隊——如何在意大利為盟國浴血奮戰;還有大西洋海戰,這場二戰中持續時間最久的軍事行動,在南方海域把大大小小的船隻捲入其中。

如同探戈舞快慢自如,即使舞者一方靜止不動,另一方也能移動,盟國與軸心國間的競爭步調在每個國家都有所不同,而鬥爭所覆蓋的地域範圍也異常廣闊——從得克薩斯州以南的格蘭德河邊界到阿根廷的南極地區,跨度6640英里。為了能公正描述這場致命鬥爭中那些相互關聯的行動的錯綜複雜性,我打算在連貫的敘事中展現二戰期間拉美的精妙故事,就像馬賽克瓷磚,拼合在一起便呈現出一幅完整的畫面。

時隔已久,由於我們已知道了戰爭的結果,便很難想像納粹德國在1943年之前有多麼強大,對盟國的威脅有多麼嚴重,每個人對這場衝突的走向又是多麼茫然。在戰爭的醞釀階段,乃至歐洲和太平洋的戰爭爆發期間,拉美地區成了一個雙方都參於爭奪的地方。

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我開始敬佩那些以不同方式參與戰爭的人們的智慧和能量,他們沒有獲得勳章,往往也沒有得到認可。我同樣開始意識到,那個時代並未僅僅化為歷史,反而是今日我們所面臨的諸多問題的根源,例如,在華盛頓的“反恐戰爭”中實施的非常規引渡——強制抓捕和重新安置,與70多年前長沼一家和薩珀爾一家及其他人所遭遇的一模一樣。美國的情報蒐集和中情局的行動均由此起步,它們在拯救生命的同時也著手摧毀那些對美國政策不利的政府。那段戰爭歲月映射出美國人現在的痛苦討論——邀請誰進入這個國家並成為美國人,又將誰拒之門外,為什麼?

到目前為止,拉美裔一直是美國人口增長的最大推動力。2004年,擁有本書所涵蓋的拉美國家血緣的拉丁裔美國人數量,已超過了加利福尼亞州的非拉美裔白人人口,而加州是美國人口最多的州。儘管如此,從格蘭德河到火地島的土地卻很少出現在美國人的頭條新聞和歷史故事當中。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這一幅員遼闊的地區雖然有6.5億人口,卻並沒有發生過什麼大事。在美國,邊界以南的地方仍然在某種程度上被視為其“後院”。

有關二戰怎樣在拉美展開的這些引人入勝的故事,是時候變得更加廣為人知了。

 

目次

序 章 風暴前線/ I

第一部獎賞

第一章 南半球空域的戰鬥/ 3

第二章 黑色黃金,助燃戰爭的石油/ 27

第三章 白色黃金,橡膠士兵們的故事/ 54

第二部 不受歡迎的人

第四章 “他們不能進入的地方”:猶太人的生活/ 87

第五章 白蝴蝶之地上的納粹與非納粹/ 117

第六章 在印加國度抓捕“日本人” / 134

第七章 囚犯也是家中事/ 153

第三部 魔術師

第八章 誘惑/ 173

第九章 間諜與間諜大師/ 201

第十章 玻利瓦爾行動,德國在南美洲的間諜活動/ 231

第四部 戰士

第十一章 大西洋之戰:南方海域/ 251

第十二章 抽煙的眼鏡蛇/ 272

致謝/ 297

參考文獻/ 299

索 引/ 319

書摘/試閱

第九章 間諜與間諜大師

 

拉丁美洲的間諜之戰是兩個“間諜大師”的決鬥,再沒有誰比他們更加與眾不同了。一位是神秘的海軍上將威廉·卡納里斯(Wilhelm Canaris),來自納粹德國的情報機構阿博韋爾,他是個見多識廣的人,既有技巧又行事大膽。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中作風有條不紊的埃德加·胡佛,則是美國打擊犯罪的一張鐵面,他從未出過國,卻最終鋪下一張卓有成效的FBI特工國際網絡。這兩個人都掌控著數以百計的特工,而在戰爭的大部分時間裡,德國人掌握的力量最為強大。

當希特勒在1939年吞併捷克斯洛伐克併入侵波蘭後,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最大的擔憂便是納粹在拉美實施的顛覆和破壞活動會威脅到美國的安全。然而,此時並不存在任何正規的間諜網絡來追踪納粹在該地區的一舉一動。“無畏者”威廉·史蒂芬遜領導的英國安全協調局——其任務是說服華盛頓參戰,在南北美洲蒐集情報並進行宣傳——直到1940年5月才在洛克菲勒中心設立自己的機關。

部分是出於過時的禮貌客套,美國在開展對外間諜活動方面遠遠落後。1929年,國務卿史汀生(Henry L. Stimson)關閉了美國密碼局,該局又被稱為“黑室”(Black Chamber)。作為美國國家安全局的前身,“黑室”負責破譯其他國家的外交密碼。“紳士們不會互相去看他人的信件。”史汀生表示。

希特勒的間諜卻沒有這樣的愧疚。

1936年,卡納里斯的“阿博韋爾”特工與他們的日本同行在墨西哥會合,三年之後,納粹在拉美的諜報網絡開始運轉起來。

想像一下在珍珠港事件爆發前某個晚上墨西哥城裡的沙龍聚會:打扮入時的男人和女人,交談中混雜著西班牙語、德語和英語,開懷暢飲,放聲大笑,間或喃喃細語。環顧室內,你大概不太可能看見美國或英國的特工向墨西哥的上流人士或外國外交官打探情報。

但你一定會看到為卡納里斯的“阿博韋爾”工作的其他人,譬如活潑的金發女郎——電影演員希爾達·克呂格(Hilda Kruger)。在德國,克呂格曾是納粹宣傳部部長戈培爾的情婦,據傳聞她前往美洲是由於被戈培爾可怕的妻子瑪格達(Magda)趕出了局。

克呂格在舊金山停留了很久,時間長到她足以和一位啤酒大亨的繼承人發展出感情,並且拒絕了他的求婚,之後她便繼續向南前往好萊塢。克呂格希望能在美國電影裡出名,可她糟糕的英文讓她無法得到好的角色。不過她在好萊塢遇見了億萬富翁、石油大亨約翰·保羅·蓋提,蓋提很快成了她經常性的陪同,他們一起前往墨西哥城。在那兒,這位富於魅力的德國人成了整個城市備受讚譽的人物,也成為不止一位墨西哥內閣成員的情婦,包括即將於1944年被選為總統的米格爾·阿萊曼。枕邊談話成了值得傳遞的情報。

克呂格的納粹特工同伴們,其經歷一樣多姿多彩。“阿博韋爾”在墨西哥的負責人是身材高大、一頭金發的格奧爾格·尼古拉斯(Georg Nicolaus),代號“麥克斯”。身為柏林德意志銀行高管的兒子,“麥克斯”曾在哥倫比亞的銀行工作,也在厄瓜多爾擔任過工程師,能說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語。在德國,他接受過電報通訊以及調配製造炸藥的化學配方的訓練。然而在墨西哥城,格奧爾格·尼古拉斯不太可能接收到實施爆炸的任何指令,無論該指令是來自卡納里斯上將,還是正對可能削弱拉美國家中立立場的秘密暴力活動心煩不已的德國外交部。不過他的電報技術倒是大派用場。

“麥克斯”從墨西哥城很熟練地與遍及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德國間諜接上線。他同時還掌控著“阿博韋爾”在美國的兩處機關,他們負責挑選有用的公開出版物,蒐集並翻譯其中的資訊,並交由麥克斯發往德國。在對“北部邊境”又進行了四輪接觸後,麥克斯向柏林報告稱,他獲取了大量用於製造美國轟炸機和戰鬥機的機密原料:達到量產級別的石油、鋁以及鋼鐵。

尼古拉斯的副手是弗雷德里希·卡爾·馮·施泰布呂格(Friedrich Karl von Schlebrügge),代號“莫里斯”,作為普魯士男爵的他曾於1938年在墨西哥生活了一年,偽裝成銷售縫紉機的商人。而實際上,這位男爵的專長是向墨西哥軍方售賣瑞典產的裝甲車、坦克以及通信設備。

“莫里斯”戴著單片眼鏡,臉上還有一道像是因擊劍造成的傷疤,周身顯露著貴族氣派,他與墨西哥官員很熟絡。“莫里斯”此前率領納粹空軍一支俯衝轟炸機中隊參與了1939年希特勒入侵波蘭的行動,但鑑於在西半球有經驗的間諜十分匱乏,他很快接受了電報和隱形墨水的訓練,並被派回了墨西哥。在當地,他招募了兩名特工人員,其在蒐集和發送情報上都扮演著重要角色:瓦爾特·貝克(Walter Baker),一名船務公司僱員,負責為墨西哥灣港口內的商務船隻、油輪和戰艦提供航海日程表;卡洛斯·雷泰爾斯多夫(Carlos Retelsdorf),代號“格倫”,一名商人,在他位於韋拉克魯斯的咖啡農場裡有一台功率強勁的無線電發射機,當地的間諜網絡正是用它與德國方面取得聯絡。

埃德加·維斯伯拉特(Edgard S. Weisblat),一位有著波蘭血統的優雅紳士,也身處墨西哥。他不是為“阿博韋爾”而是為蓋世太保——納粹德國最令人恐懼的秘密警察機構——效力,並且是其能力最強的特工之一。他假扮成一名企業家,主動提出為墨西哥國防部建造快艇,以此為掩護,他得以從美國和英國的公司徵集船舶的照片與設計圖。

希爾達·克呂格、“麥克斯”、男爵、維斯伯拉特以及該網絡中幾十餘名特工人員就這樣秘密地從事著間諜活動,小心翼翼地避免侵犯到墨西哥的中立。甚至柏林的大使呂特·馮·科倫貝爾格(Rüdt von Collenberg),即便作為公眾人物,在商人、銀行僱員乃至政府公職人員間搭建線人網絡時也都極度小心謹慎,雖然這些線人並非都是德國人,但他們都效忠希特勒政權。通常,那些為納粹德國發動戰爭提供資金的公司會為他們各自在墨西哥分支機構裡的特工打掩護,這些公司包括法本集團、拜耳、巴斯夫(BASF)、愛克發(Agfa)以及赫斯特(Hoechst)。

在珍珠港事件以前,當大多數——並非所有——拉美國家都感到要被迫加入同盟國陣營時,他們把中立視為一種神聖的地位。中立使他們能夠維持與盡可能廣泛的國家間的關係。華盛頓並非一個天然盟友,也不是一個能自動結合的伙伴——許多拉美人對這個巨大的北方鄰居既恐懼又怨恨,這不僅是由於其施行“砲艦外交”的歷史。拉美人往往不僅對西班牙、葡萄牙這兩個作為其“母國”的國家,而且對歐洲都感覺更滿意。拉美人與歐洲國家間的貿易也十分熱絡,他們欽羨於德國的工業成就和軍事專業化,法國與意大利的文化和藝術,英國則是金融和基建投資的來源地。能夠負擔得起孩子出國的家庭一般都會將子女送往歐洲,而不是美國,去接受更高等的教育,期盼這份留學經歷能讓他們在未來成為家鄉的領導者。

那麼有何必要與其中任何一個強權結盟呢?為了維護與其他國家間的商業和外交關係,保持中立是更明智的做法。此外,對於一些拉美國家而言,歐洲的戰爭是強大的帝國間的戰爭,完全可以作壁上觀、置身事外。

而與此同時,對軸心國的間諜來說,在“中立”國家維持存在感是很重要的。卡納里斯上將選擇阿茲特克的都城作為其特工機關在拉美的總部,是因為德國需要緊緊盯牢墨西哥能夠提供的石油以及其他可用於戰時工業的原始資源:用於爆炸物的汞,用於製造飛機機身的錳、硫黃、鋁,以及鐵和鎢。而墨西哥與美國之間又共享著一條可供滲透的邊界,當華盛頓方面還在權衡是否要加入戰爭的時候,德國與日本已經意識到其急需了解美國的戰備狀態、最新科技,以及艦隊的動向。

在墨西哥的最初幾年,納粹特工在活動時根本無須擔心被捕。儘管法西斯主義與總統拉扎羅·卡德納斯的革命政府所宣揚的價值觀格格不入,但無論是卡德納斯還是其內閣成員都沒有正式地反對過法西斯,當地也沒有花費太多精力在抓捕間諜上。令人大感驚愕的是,墨西哥警察和官方人士都極容易被賄賂。另外,拜美國、英國以及荷蘭石油公司的抵制行動所賜,墨西哥石油的最大買家是德國、意大利和日本,它們的錢支持了墨西哥政府的計劃,墨西哥自然也沒必要去招惹它們。

同時,納粹間諜可以在街道上看到法西斯支持者的好戲,“金衫黨”(Gold Shirts),一個民族主義、反猶反共的議會黨團(Acción Revolucionaria Mexicana,墨西哥革命行動黨)公開舉行遊行示威,有時甚至採取暴力形式,他們昂首闊步地行法西斯軍禮。當地意大利社區不甘示弱,也組織了一群少年進行鵝步(goose-stepping)遊行,向軸心國表示支持。極右翼的“統一主義者全國聯盟”(National Union of Synarchists),一個人數眾多的天主教農民團體,堅決反對卡德納斯實施的教育世俗化改革,其成員與納粹和日本一直保持著聯繫。他們在遊行時也以同樣強勁的手勢敬禮。希特勒青年團在當地的德國學校和德國中心都有分支,這些地方也是納粹黨的總部。在墨西哥北部,當地居民都支持希特勒,卐字旗在那裡成了一種裝飾圖案,出現在住宅的地板上,甚至是坦皮科大教堂中殿的地面上。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59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