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不一樣的中國史 (共二冊)
滿額折
不一樣的中國史 (共二冊)
不一樣的中國史 (共二冊)
不一樣的中國史 (共二冊)
不一樣的中國史 (共二冊)
不一樣的中國史 (共二冊)

不一樣的中國史 (共二冊)

定  價:NT$ 760 元
優惠價:90684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75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2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套書明細

商品簡介

本套書包含下列二冊

ISBN書名
9789573287476 不一樣的中國史01:從聚落到國家,鬼氣森森的時代─夏、商
9789573287483 不一樣的中國史02:從文字到思想,文明躍進的時代─周

9789573287476
不一樣的中國史01:從聚落到國家,鬼氣森森的時代─夏、商

【本冊簡介】
中國是怎麼出現的?近百年最新出土的考古成果,讓我們比司馬遷更懂先秦。新石器時代如滿天星斗般的文化遺留,居所、食物、墓葬、器皿……,勾勒出鮮活的生存樣貌與部落演進。
夏、商、周是接續的王朝嗎?這三個同時存在、興起於不同地域、先後成為共主的三個強大部族,夏人發明最有效的「夯土技術」,宮室與城牆的突破性興建,如何重組以城為中心的人口分布?商人擁有馴服動物與遠途運輸的本領,它更是個「鬼神民族」,又是如何設計出與祖先溝通、召喚靈異力量的神祕儀式?讓卜甲、卜骨上的文字,成為神力的媒介?周人則首先提出「天」的概念,神鬼退場,人文精神躍動昂揚,他們又是如何扭轉文明方向,走向一個禮儀的、文字的和記憶的社會?


9789573287483
不一樣的中國史02:從文字到思想,文明躍進的時代─周

【本冊簡介】
中國文明的主流是什麼?天命信仰、宗法親族、文字系統和地理基調,是周文化留下的長久印記,周人如何給予其堅韌的質地,得以抵抗時間的試煉?
中文字何其奧妙?不講究時態,喜歡省略人稱,少有抽象數詞等等,默化了文字使用者的價值觀;更重要的,你活在一個什麼樣的語言環境,就決定了你如何思考。
我們有好好認識孔子嗎?孔子並非被後世曲解的「真理製造機」,而是個有脾氣也有偏見,有巨大叛逆性格,更有強悍邏輯頭腦的人。他如何創造「老師」這個身分,又是如何定義「學」、內化「禮」?莊子的思考友伴是開闊無涯的天地精神,《老子》一書則是對應極端亂世的精巧智慧,老、莊的分別和其中的誤謬又是什麼?
西周到東周,一個動盪變遷的時代,也是思想學術的黃金年代!

作者簡介

楊照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曾為哈佛大學史學博士候選人。
擅長將繁複的概念與厚重的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故事,寫作經常旁徵博引,在學院經典與新聞掌故間左右逢源,字裡行間洋溢人文精神,並流露其文學情懷。近年來累積大量評論文字,以公共態度探討公共議題,樹立公共知識份子的形象與標竿。
曾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臺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週報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等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 BRAVO FM91.3電台「閱讀音樂」、臺北電台「楊照說書」節目主持人,並固定在「誠品講堂」、「敏隆講堂」、「趨勢講堂」及「藝集講堂」開設長期課程。著有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散文、文學文化評論集、現代經典細讀等著作數十餘冊。

名人/編輯推薦

我的朋友楊照,以十年時光,透過漫長的「民間講堂」,爬梳中國史的層層迷霧,最終要推出一套十三冊《不一樣的中國史》!我衷心期待,也誠心推薦。
楊照是臺灣典型「公共知識份子」,博雅多聞,見識恢宏,能見人所不及見,敢言人所不敢言。在「去中國化」的臺灣史論述風潮中,他標舉多角度、多面向,客觀理解中國史,才可撥雲見日,凸顯臺灣史的獨特性。這就是師承胡適之,不被人家牽著鼻子走的獨立思考,自由主義學風!
臺灣是臺灣,但唯有認識中國,臺灣才顯現更自在的位置。
──蔡詩萍(作家、廣播電視主持人)
 
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閲讀這一系列的書,也認為在此時此刻出版這一系列的書,對於臺灣人了解自己「為什麼是現在的自己」非常重要。記得三十年前陪伴兒子讀國中歷史時我非常焦慮,因為歷史課本中完全是刻板的,甚至帶有政治立場的中國史,臺灣幾乎是故事裡的路人甲,是不存在的。於是我決定矯正這樣的觀點,為兒子完成了一個「有臺灣」存在的歷史大表格。我本身也是在這樣的歷史敎育中長大,所以我的能力很有限,只能靠大量閲讀可以找到的臺灣史料。多年以後,我陸續讀過楊照寫的關於臺灣歷史的觀點,有很多的啓發,也更加相信,要了解臺灣的歷史,中國歷史絶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拋開所有的政治論述和目的,中國史是臺灣史的一部分,這樣的說法是我最能接受的論點。想要了解臺灣,我們得先了解中國,這並不違背臺灣的主體性和尊嚴。
期待這一系列書籍的出版。
──小野(作家)
 
過去臺灣人所受的教育,總被教導「臺灣史是中國史的一部分」,近年則以「去中國化」一詞挑動眾人的敏感神經。其實「去中國化」並不是指揚棄漢字(揚棄漢字的是共產黨政權)或和中國有關的一切,「去中國化」去的是「奉中國為正朔,視臺灣為邊陲」的史觀。
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國則是我們無法選擇的鄰居,我們不能閃避,甚至要深入了解,如此,才能用最高明的態度尋求相處之道。
了解臺灣,認識中國,才能立足世界。
──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醫師)
 
歷史是一條延續的長河,知道從哪裡來,才能找到方向往哪裡去。問題在於,歷史的詮釋權往往落在政治權力擁有者手上,由此建構的史觀,不僅單一而且偏狹,淪為政治服務的工具。偏偏執政者樂此不疲,古今中外比比皆是,生長在臺灣的我們,過去教科書裡所描述的中國史,自然也不例外。
歷史應該是思辨的題材,是啟迪人心的寶庫。楊照老師以臺灣為本,放眼中國千古歷史,提供嶄新的視角,給讀者重新省思,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如果我們看鄰近的日本,長期以來對於中華文化的理解是相當深刻的,不管在學院或一般知識界都是如此。然而,長期以來,臺灣缺乏引路人帶我們走進中國歷史。
臺灣是多元文化融合的寶庫,中華文化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不管對於中國是何種態度,我們都要理解這個鄰居給我們的影響,透過歷史理解中華文化是一把很好的鑰匙。
然而,學院中的歷史過於艱深難懂,普及的又著重帝王將相的稗官野史,無法給予我們知識上的啟發。幸好我們等到楊照的這部通史,幫大家補了一堂不一樣的中國歷史課。
──胡川安(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在戰後幾代人的體制教育中,我們從未好好地認識中國史,而過去三十年來,當我們(正確地)典範轉移到臺灣史視角,更不重視中國歷史了。但誠如楊照所寫,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不能不理解中國歷史。若能認識那漫長文明所留下的遺緒,如何作為一個外在力量與內在因素,影響或形塑了當下在臺灣的文化內涵與自我認同,我們才更能建立起新的主體身分。這個工作或許沒有人比楊照更適合,一位受過專業中國史學訓練又懂得跟大眾說故事的作家與民間學者。
──張鐵志(作家)
 
中國歷史淵遠流長、浩瀚紛繁,想要從中梳理,有時望而興嘆,不知從何讀起。楊照先生這一系列《不一樣的中國史》,則巧妙地找到了詮釋的角度與觀點,不僅思辨歷史的意義,也讓過去的歷史鮮明地活在當代。
讀歷史學智慧,歷史不是教科書上的教條文字,更需要理解與善解,挖掘它的價值。《不一樣的中國史》就是這樣的好書,值得探閱。
──余遠炫(歷史專欄作家)
 
有句話說:「歷史給人類最大的教訓,就是人類永遠無法從歷史當中獲得教訓。」
楊照老師以十年時間「說史」,匯集出百萬字篇幅的大作,訴說曾經輝煌帝王將相、熱鬧尋常百姓人家,儘管早已化為塵土,留下的典故依舊震耳欲聾。
──鄭俊德(「閱讀人」創辦人 )
 
無論從文化傳承、地緣關係或全球視野來看,中國歷史的重要性一直存在,可惜因為過往糾葛及現勢衝突,中國歷史的價值逐漸在臺灣遭到忽略或誤解。
楊照新著《不一樣的中國史》系列逆勢而起,意義何在呢?
一、從臺灣主體性出發,展現對中國歷史的重新理解及詮釋。
二、重視意義脈絡的「通」,扭轉目前簡化、割裂中國歷史的學習方式。
三、統整海峽兩岸、日本及西方學術界跨學科研究成果,非一地、一家之見。
要真正認識臺灣,至少得連結中國史及東亞史脈絡來理解,楊照新著做了連結中國史的部分,但還沒結束,後勢值得期待。
──黃春木(建國中學歷史教師)
 
授課與學習方式的變革,這些年來在臺灣如火如荼地展開,然而有限的中學歷史課堂數,加上升學仍然是重要目標,歷史課的進行多半還是偏重於「歷史知識」的傳授與學習。至於課本上的「歷史知識」是如何產出的,通常也只是一句「歷史知識是史家研究的成果」簡略帶過,於是綜合各家研究成果的歷史課本內容就只是一堆看似有系統的知識堆疊。
讀《不一樣的中國史》,欣然看到史家梳理史料、比較推論的過程,在楊照老師的筆下生動展開,「歷史知識」有了活脫脫的生命歷程,而「製作歷史」的曲折和迷人,也讓史家們的經驗成了一部動人的精采人生。這真是一套好書!
──陳婉麗(明道中學歷史教師)
 
這是一套非常適合高中師生共同閱讀的好書。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將高中歷史課程從過往的編年史編排,改為主題式的探究學習,雖然能啟發學生思考歷史事件的各個面向,但也可能讓學生忽略客觀事件的細節與結果。因此在課堂學習過後,若能選擇閱讀楊照先生這套《不一樣的中國史》,必能深化學生自身的文史素養,也能對臺灣、中國與世界的關係,更有時間縱深的理解,進而形成一套自我價值判斷的標準與主體性思考。
誠摯推薦給大家。
──曾冠喆(私立薇閣中學教師)

中國史是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歷史知識建立在兩項基本信念上,第一是相信人類的事物都是有來歷的,沒有什麼是天上掉下來或奇蹟所創造的;第二則是相信弄清楚事物的來歷很重要,大有助於我們分析理解現實,看清楚現實的種種糾結,進而對於未來變化能夠有所掌握,做出智慧、準確的決定。
歷史教育要有意義、有效果,必須回歸到這兩種信念來予以檢驗,看看是否能讓孩子體會、掌握歷史知識的作用。
不管當下現實的政治態度是什麼,站在歷史知識的立場上,沒有人能否認臺灣是有來歷的,不可能是開天闢地就存在,也不可能是什麼神力所創造的。因而歷史教育最根本該教的,就是「臺灣怎麼來的」。
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必定預設了臺灣有其特殊性,和其他地方、其他國家不一樣,所以才需要從時間上溯源去找出之所以不一樣的理由。臺灣為什麼會有不一樣的文化?為什麼會有不一樣的社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政治制度與政治狀態?為什麼會和其他國家產生不同的關係?……
所謂以臺灣為本位的歷史教育,就是認真地、好好地回答這幾個彼此交錯纏結的大問題。那麼歷史教育的內容好不好,也就可以明確地用是否能引導孩子思考、解答這些問題來評斷了。
過去將臺灣歷史放在中國歷史裡,作為中國歷史一部分的結構,從這個標準上看,有著明白而嚴重的缺失,那就是忽略了臺灣複雜的形成過程,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臺灣從十七世紀就在東亞海域衝突爭奪中有了角色,中國之外的各種力量長期影響了臺灣。只從中國的角度,不看來自荷蘭、日本、美國等政治與文化作用,絕對不可能弄清楚臺灣的來歷。
但是,過去的錯誤不能用相反的方式來矯正。臺灣歷史不應該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然而中國歷史卻仍然是臺灣歷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關鍵重點在調整如此的全體與部分關係,確認不該將臺灣史視為中國史的一部分,而該翻轉過來將中國史視為構成及解釋臺灣史的一部分。這樣調整之後,再來衡量中國史在如此新架構中該有的地位與分量。
不只是臺灣的社會與文化,從語言文字到親族組織原則到基本價值信念,和中國歷史有著太深、太緊密的連結;就連現實的政治與國際關係,去除了中國歷史變化因素,就無法理解了。硬是要降低中國歷史所占的比例分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歷史就失去了解釋來歷和分析現實的基本作用了。
從歷史上必須被正視的事實是:中國文化的核心是歷史,保存歷史、重視歷史、訴諸歷史是中國最明顯、最特殊的文化性格。因而中國文化對臺灣產生過的影響作用,非得回到中國歷史上才能看得明白。
不理解中國史,拿掉了這部分,就不是完整的臺灣史。東亞史的多元結構無法提供關於臺灣來歷的根本說明,諸如:臺灣人所使用的語言文字、所信奉的宗教與遵行的儀式、內在的價值判斷優先順序、對於自我身分角色選擇認定的方式、意識深層模仿學習的角色模式……
歷史教育需要的是更符合臺灣特殊性的多元知識,但這多元仍需依照歷史事實分配比例,一味相信降低中國史比例就是對的,違背了歷史事實,也違背了歷史知識的根本標準。

目次

【不一樣的中國史01:從聚落到國家,鬼氣森森的時代─夏、商】目錄

序 中國史是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前言 「重新認識」中國歷史
第一講 近百年來的古史爭議
01為什麼要重新認識歷史?
02歷史就像地圖,歷史學就是比例尺
03從宋明理學回看中國史
04探究「孔孟本意」的學問衝動
05清代最重要的學問形式:考據學
06閻若璩的《古文尚書》探案
07從「辨偽」到「疑古」
08顧頡剛的「古史層累構成說」
09用科學方法看中國史分期
10甲骨文對「信史」的意義
11發掘小屯殷墟的天下第一所
12徹底改寫中國歷史的考古發現
13考古告訴我們的歷史事實
 
第二講 文獻、考古與器物挖掘
01「挖死人骨頭」的一門學科
02對考古的偏誤讓我吃了閉門羹
03一個歷史系學生的考古啟蒙
04特洛伊:西方考古學的浪漫大夢
05考古學彼此矛盾的兩面要求
06石頭?還是石器?
07考古是想像力的串連
08考古助力:用科學規律進行排比
09考古現場:墓葬和垃圾堆
10考古和文獻的互為援引
11新石器時代才有的「文化」
12「滿天星斗」的中國新石器文化
13從陶器發現中國文化的開端
 
第三講 新石器時代遺址探祕
01歷史記載解釋不了的事
02水利灌溉讓國家得以形成?
03新石器時代的居所和作物
04新石器時代的房舍型態和生活方式
05新石器時代的村落和陶器形制
06陶器有了超越功能的意義
07墓葬在述說什麼故事?
08陶器上的抽象紋飾和具象描繪
09器皿:中國文明的重要角色
 
第四講 夏、商、周的崛起之路
01夏、商、周是前後接續的王朝?
02二里頭遺址是夏文明?商文明?
03同時存在的夏、商、周各在何處?
04夏、商、周為何有共同的祖先?
05集中與競爭,從部落到酋邦到國家
06共主崛起,來自社會層級分化
07玉器彰顯的文化符號意義
08青銅器的鑄造與器皿神聖性
09青銅紋飾的通天地象徵
10建築技術讓夏人成為共主
 
第五講 聚落、建築與共主更迭
01夏:最早被記錄下來的王朝
02「夯土」創造了向上的居住空間
03農作儲存和聚落間的掠奪
04聚落戰爭後的築牆效應
05從夯土技術看宮室建築
06宮室建築的炫耀威嚇意涵
07城牆林立、方國形成的時代
08「國」的本意:城牆內外的分野
09地理空間和血緣想像空間的疊合
10三代競逐,本事各有不同
 
第六講 古代文字與古代信仰
01文字:一套共用的符號系統
02唯一不走表音路線的中國文字
03甲骨文其實還不夠原始?
04甲骨文的意外發現
05卜骨、卜甲告訴我們的事
06甲骨文隱藏的氏族祕密
07族徽:中國文字最有可能的起源
08記錄神祕經驗,與巫術有關的文字系統
09文字:商人神權統治的工具
 
第七講 鬼氣森森的商朝
01甲骨商世系和古書記載的對證
02商人的本事:對動物的馴服與操控
03商人的本事:遠距移動能力
04商人的本事:善於組織與二元統治
05商人的世界觀:好處與毀滅的雙重存在
06商代的人祭與視「羌」為獸
07商代對「人」的定義:有祖先撐腰
08新、舊兩派的卜問差異和祭儀形式
09商人鬼神信仰的動搖
 
第八講 從部落共主到國家體系
01中國農業文明的多中心擴張
02鑄鼎造牆的驚人動員規模
03動用大批人力的「劦田」
04鬼城:商代的權力象徵中心
05掌握未知現象,建立「通天地」權威
06商人的「連續性的世界觀」
07鬼神信仰的自我催眠
08周民族真正的起源地
09周人和羌人的合作聯姻
10範鑄和用卜:周人學自商人的本事
11青銅器:周人眼中永存不壞的象徵
12商、周和其他部族間的交鋒
13從青銅器銘文看周人「翦商」
 
第九講 商、周之際的劇變
01早周的宮室建築特色
02周人青銅器風格:少紋飾而重文字
03牧野之戰的意外勝利
04被砍頭卻拒絕倒下的刑天
05周人對「天」的信仰與敬畏
06「天」降禍於商,「天命」歸周
07重現世,輕超越,觀察天於民
08翦商後的行動:遷徙商遺民
09周召東征和人文政治的開端
10周人擴張足跡,也是漢語擴張足跡
 
第十講 從祖宗到天命,從鬼到人
01周人的自我懷疑與憂患意識
02從傳說人物進入歷史人物
03封建三要素:賜姓、胙土、命氏
04封建實質意義:征服與占領新地
05封建自治,形塑不同的文化風格
06穩固親族關係的「宗法制」
07隔代分組、權力均等的「昭穆制」
08封建的分層統治和「承嗣再命」
09「子子孫孫永寶用」的承諾
10禮儀的社會:反覆提醒親族關係
11文字的社會:備忘契約,長遠存留
12中國文字的神聖性與絕對性
13記憶的社會:過去比現實美好
14文化的奠基與思想的變化

【不一樣的中國史02:從文字到思想,文明躍進的時代─周】目錄

第一講 中國古地理的基礎
01中國歷史研究的百年長河
02非典型路數的二手研究者
03中國文明的開端並非單一起點
04翦商:文明典範的戲劇性轉移
05周人的遺產:「天人觀」
06周人的遺產:「封建」和「宗法親族」
07周人的遺產:非表音文字
08周人的遺產:地理條件形塑的憂患人生觀
09人口與人文的分布變遷
10周人文明性格的強悍延續性
11第一流的學者陳正祥
 
第二講 中國古文法的基礎
01周人的文字概念:抗拒時間、抗拒變化
02周人建立的文字系統,三千年不曾消失
03止戈為武的天大誤會
04從六書到文、名、字
05周人的文法原則:固定字序
06虛格的詞頭詞尾,讓我們讀不懂古書
07少有抽象存在的數詞與量詞
08中文的簡約性:不強調複數和省略人稱
09不講究時態的時間觀
10理解文法,你也可以直接面對古人
 
第三講 中國文字和中國語言
01從海倫.凱勒談起
02借助文字,創造了視覺與聽覺
03語言和文字,決定你看到什麼、如何思考
04語言和文字,孰主孰從?
05文字在中國被賦予高度神聖性
06文字高於一切的「文獻中心主義」
07留在文字裡的大傳統,和從網孔流失的小傳統
08「文」與「言」的高下差距
09脫離典籍限制,歷史學家何炳棣的貢獻
10科舉榜單和會館流水帳
11《尚書》:前人所言所行的智慧傳承
12《詩經》:文字克服非表音障礙的見證
13《禮》:宗法制度的文字記憶
 
第四講 古代城市的轉型變化
01擋在我們與歷史之間的透鏡
02美國聯邦制的對照
03中國式的哲學衝動:將經驗羅列編組
04「城市國家說」:國其實是一座城
05由商到周的建「國」運動
06古代的「城」,不以「市」為生活重心
07「國人」的關鍵角色
08國人vs.野人,封建部隊vs.被征服者
09儀式頻率,像由內而外的同心圓
10爵制崩壞,讓國愈大、城愈小
 
第五講 從封建到諸國
01以人物為中心的歷史誤讀
02將歷史之眼從人物身上鬆開
03周公:第一位「歷史人物」
04周公的「二次東征」與布局
05封建的本質,就是武裝殖民
06封建動員策略:層層分封
07昭穆制:輩分認同與同輩共權
08昭穆制四百年後的解紐
09祭以尊尊,宴以親親
10嫡長子繼承制:嫡、長、賢、卜四原則
11「我族」意識:從氏擴大為姓
12當「別子繼宗」無法繼續拓殖時
13榮耀父親,宗法制的內在精神
14文=王官學=士的基本教材
 
第六講 王官學與諸子學
01多元主觀下的相對客觀
02史學家有責任讓每個時代不一樣
03一層一層地探問:「為什麼?」
04西周一人,東周百家
05周人知識內容:人和天、人和過去、人和人
06宗法制的致命傷:擴大到無以為繼
07周幽王時期為何「諸侯不至」?
08從王官學下降到諸子學的儒家
09墨家與法家,站在回復禮的儒家對立面
10道家和陰陽,源於王官學的史和易
11封建宗法解紐,諸子百家興起
 
第七講 重新認識孔子(一)
01孔子與我的電影夢
02「結纓而死」的子路
03有血有肉、有脾氣有偏見的孔子
04「哭子路於中庭」,是失控,更是真情
05重弟子更甚於兒子
06封建動搖的見證人、受害者
07「三十而立」,從掌禮成為老師
08孔子的開創:「有類才教」到「有教無類」
09孔子的開創:學如何像樣地做一個人
10孔子的開創:知禮,更要追究禮之本
11關鍵時代了不起的開創者
 
第八講 重新認識孔子(二)
01諸侯自利的上下連鎖反應
02孔子的終極效忠對象:傳統周文化
0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04局勢對孔子的考驗:以下犯上幫不幫?
05孔子的外交成就:夾谷之會
06從「墮三都」到「子畏於匡」
07君子是,寧可餓死也不出賣人格底線
08無法明知天下大亂而無所作為
09名不正言不順,時代的龐大悲劇
10讓孔子之名布揚天下的《論語》
11孔子之樂,樂於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12詩之教、禮之教,追求內在的自主
13孔子信仰的禮,是合宜優雅的高貴氣度
 
第九講 重讀《老子》
01老道、莊道、陰陽道
02論列諸子,老莊有別
03《史記》對於老子的一筆糊塗帳
04邊陲發跡,從隱者文化蛻變的道家
05《老子》成書年代的五種考證角度
06道:萬物的起源,是「常」,是「一」
07自然:管轄變的不變法則
08生存之道:一切都朝反方向發展
09處世之道:不敢為天下先
10與儒家恰恰相反的「聖人」
11權謀的《老子》,逍遙的《莊子》
12反對國君「有為」的「無為」主張
13《老子》是不折不扣的亂世之書
 
第十講 重讀《莊子》
01「應然」和「實然」的決裂
02不知該相信什麼的錯亂困境
03《莊子》的對話雄辯風格
04惠施十條:「無限」與「集合」概念
05惠施十條:破除「名」的必然性
06理解「名家」,更能了解《莊子》
07道無所不在,不要阻止變化
08訴諸直覺、感受的「知之濠上」
09跳過語言邏輯,讓存在先於本質
10莊子是誰?人與書之謎
11離開知識去體驗、去生活吧

書摘/試閱

【不一樣的中國史01:從聚落到國家,鬼氣森森的時代─夏、商】書摘/試閱

為什麼要重新認識歷史?
在開始講述中國歷史之前,我想先請大家暫時假裝從來沒有學過中國歷史,暫時假設中國歷史對你來說是個徹底陌生的東西。
我當然知道大家在學校曾學習關於中國歷史的知識,為什麼不好好利用大家可能擁有的豐富底子,反而希望暫時忘記曾經學過的中國歷史?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過去從學校裡學來的中國歷史,背後有個我們今天必須認真予以檢討的假設─將中國歷史當作一個具備高度同質性的民族文化歷程。
過去讀的中國歷史,建立在「同質性的假設」上。
不妨回想一下,從前課本裡讀到的堯舜禹湯是什麼形象?秦始皇、漢武帝長什麼樣子?順著歷史軸線回想,唐太宗又是什麼樣子?宋徽宗、明太祖朱元璋長什麼樣子?他們或許各有各的長相,然而這些皇帝身上的衣服、裝扮卻沒有什麼改變。我們應該要問:「真的如此嗎?」如果一直用「同質性的假設」去投射、想像或理解中國歷史,我們就看不到許多事實,甚至不會察覺到其存在了。
我們若是以為中國自古以來一直都有皇帝,就很難注意、更難理解中國皇帝制度是如何產生的。要從皇帝制度如何產生的角度去看,才能真確知道秦始皇的重要性,以及秦、漢作為歷史轉捩點的意義。講白了,我們得先將皇帝的「同質性」從腦海中趕出去,才能了解到秦漢帝國建立最大的意義,就在於皇帝的出現。
秦漢之前沒有皇帝,那是什麼樣的時代,什麼樣的狀況?去除了「同質性的假設」,我們才能回溯沒有皇帝的時代,看春秋戰國時代的王、侯如何遂行有效統治?他們的統治方式、權力運作,與秦漢皇帝有何不同?再往上推,西周的「天子」和後來的皇帝又有什麼不同?也就是說, 我們在歷史中需要看到的是「異」,而不是「同」。
還有,如果我們想像的秦皇、漢武,一路下來到唐太宗、明太祖,統治者都是皇帝,每一個皇帝都是同一個樣子,那我們更不可能理解商朝,不可能理解從各種史料上明確反映出來的商朝文化及其統治政治,也不可能讀得懂商朝的史料。我們現在賴以了解商朝最重要的史料是甲骨文。以前的學者花了很多時間,還是弄不懂甲骨文的內容,並不是因為他們沒有能力解讀甲骨文的字型,而是沒有能力解讀甲骨文所記載的活動本質。
甲骨文和我們今天通用的文字有直接且密切的傳承關係。一個懂中文的現代人只需要一點訓練,就可以快速認出大約百分之六十的甲骨文字。因此,羅振玉、王國維這些大學者一拿到甲骨印記,很快就解讀出很多字。儘管如此,卻還要再花超過半世紀的時間,才真的清楚一連串文字講的意思。為什麼那麼難?因為絕大部分的人習慣用後來中文指涉的內容去推想甲骨文要說的事,那就走上歧途,浪費很多時間了。

「挖死人骨頭」的一門學科
我從高中開始,自以為對文化有了特別的關懷,也自以為讀了許多談文化的書(如《中國文化史》、《西洋文化史》、《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中國文化的前途》、《佛教與中國文化》等等),卻遲遲沒有接觸過一個名字上有「文化」的學科─文化人類學。
我們那個時代(一九八○年代初期),高中考大學時要填志願,但老實說,對於擺在我們眼前的大學科系,絕大部分都搞不清楚狀況。文科志願中最奇怪且最難理解的,首推全臺灣獨一無二的「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就此一家,別的大學都沒有這種怪系,偏偏又開在臺大,而不是任何其他大學。如果是臺大以外的任何一所大學單獨開了這個系,我們的反應可以很自然、很直接─不理它,當它不存在就算了。然而這是臺大文學院的最後一個志願,絕大部分的人還是覺得不能放棄任何可能上臺大的機會。
於是我們難免要對「考古人類學」這幾個字多看幾眼,難免要嘟噥討論一下這幾個字的意義。不知從多久以前,建國中學文組班的學長們就流傳下來對「考古人類學」的簡單定義,用臺語說就是「挖死人骨頭的」。
就算我年少時興趣廣泛,也不可能會對專門學習如何「挖死人骨頭」動念。自己認定了就是要讀歷史系,連外文系、中文系都沒填進志願裡,當然更不會考慮考古人類學系。
沒想到我依照自己的志願進了臺大歷史系,而大一的必修課中,赫然出現「考古人類學導論」。我高中時期蹺課就蹺得厲害,上了大學更是變本加厲,大部分時間寧可耗在圖書館裡找書讀書,課堂能不去就不去。開學好一陣子,都還沒好好在「考古人類學導論」的課堂上坐過,也就一直沒搞清楚這究竟是怎樣的一門學問。
我不急也不在乎,歷史系的直屬學姊卻比我急、比我在乎。她好心地翻找出大一時用過的筆記祕笈,硬塞給我。我花了一兩個小時在圖書館翻了翻上學期的筆記,哇,「考古人類學」還真的是「挖死人骨頭」的啊!
陳奇祿老師教的「考古人類學導論」,先列出了考古人類學的分項內容,包括「體質人類學」、「考古學」、「民族誌」和「文化人類學」,然後進入對於「體質人類學」的說明。筆記上密密麻麻都是人體結構的繪圖,有骨骼形狀,還有關於人骨的種種專有名詞。乍看之下,很像醫學系學生的課程內容,唯一最大的差別是:不教肌肉,不管內臟,就只有骨頭、骨頭、骨頭!
寒假前,上學期的「考古人類學導論」期末考,我考得一塌糊塗。考卷上有一大題完全空白。陳老師上課時交代過,一定會考關於人類頭骨的相關名詞,大部分同學都知道要特別準備, 只有我不知道。「請寫出『頭寬』、『頭高』、『頭長』的定義及其學名。」看到這樣的題目,我只能望而生嘆。
考試成績公布,我的「考導」(「考古人類學導論」的簡稱)真的被「考倒」,拿了六十二分,在班上排名倒數。看完成績走回文學院,我想起筆記上說,下學期「考導」的主要授課內容是「文化人類學」。為了避免又被「考倒」,我決定到圖書館借幾本「文化人類學」的書,放假時好好提前進入狀況。

夏、商、周是前後接續的王朝?
從出土的考古資料來看,到新石器時代中期之後,大概有幾個不同的文化區域。大汶口文化連接龍山文化,構成了山東龍山文化。另外有上接仰韶文化的河南龍山文化,更西邊有陝西龍山文化,延伸出去就是甘肅的馬家窯文化。南邊早期有河姆渡文化,然後河姆渡慢慢擴展成一個更大的長江流域文化,一般稱為湖熟文化。
這些新石器時代文化區域的形成,首先衝擊了我們過去對夏、商、周的理解。
以往對夏、商、周的理解很簡單、很直接,就是夏朝滅亡之後是商朝,商朝滅亡之後是周朝,這是用後來的朝代概念回頭想像夏、商、周,不自覺地假定夏、商、周就像宋、元、明、清,是一個接一個政權的更替,是前後相續的政權名稱。然而,若是運用與傳統記載上夏、商、周同時期或稍早的考古結果,有些事顯然不太對勁。
一個重要的證據是殷墟,這是二十世紀中國考古最輝煌的成就之一。殷墟考古挖掘出大批甲骨,整理這些甲骨使歷史學家得以重新驗證《史記.殷本紀》的世系表。另外,這些甲骨記錄的內容,也使得一般通稱「商朝」的這個「朝」字啟人疑竇。從甲骨資料檢驗商人與非商人(不屬商這個民族或該文化的人)之間的關係,就發現「周」這個字不斷出現,因此有夠多材料讓我們可以確認,這個字指的都是在西邊的一個群體、一個民族。透過董作賓了不起的耐心編排,我們可以藉由甲骨文詳細的編年,知道殷墟的材料最早是從武丁開始,武丁時期就已經明確出現「周」字,指涉在商人西邊的一個民族。
經過羅振玉和王國維校正後的《史記.殷本紀》世系表,一共列了十八位王9,武丁是從成湯算來第十二個。從武丁之後一直到紂王結束,商滅亡,至少還有兩百年的時間。換句話說,甲骨資料清楚顯示,周人和商人至少有兩百年的時間是重疊的。我們不得不開始懷疑:傳統認為周是一個朝代,是接續商朝出現的,這樣的想法對嗎?

商代對「人」的定義:有祖先撐腰
我們可以從甲骨文試著還原這個現象。商人和人方、鬼方、共方打仗,如果抓住了敵人,那是俘虜,可能變成奴隸。但若是羌等幾個特別的族,他們的族人是經常被商人刻意獵捕的,捕來就以對待動物的方式待之。
重點不在於外表的模樣,而在於商人的文化認定。對商人來說,「人」最重要的定義是有祖先,也就是有鬼,有鬼在後面幫助人,替人撐腰。所以叫「人方」的是人,叫「鬼方」的也是人,人和鬼是在一起的,人方、鬼方表示他們背後都有祖先,和商人是一樣的。「人方」之所以如此得名,可能就是因為人方與商有過共同的祖先,是商人的分支,在稱呼上保留了彼此共同起源的記憶。
商人相信,若是和人方或鬼方打仗,除了現實中的爭戰,在祖先居住的鬼域中,商人的祖先也和人方、鬼方的祖先爭鬥著。要打贏現實的戰鬥,就得確保鬼域裡的商人祖先比敵人的祖先更強、更有力。
相對地,什麼是「獸」?那就是獸的背後沒有鬼,沒有祖先會保護你,獸的存在只有單一現實層次,沒有複雜的人間與祖先兩個領域交錯互動。獸沒有自己的祖先,所以會被商人用來當作犧牲,不用怕獸的祖先來報復。
以獸為犧牲,商人相信,如此可以和祖先的魂靈更有效地溝通。「獸」扮演在人間與鬼域交流的角色。
商晚期出現了「羌二人」的說法,饒富意義。顯現本來被視為「獸」的這個族類,此時取得了「人」的地位。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應該是羌的勢力有決定性的加強變化,逼得商人不得不調整和他們之間的關係。最有可能的,就是羌在西方長期和周人聯盟,周人勢力愈來愈大,對東方的商人造成愈來愈大的壓迫,於是羌跟著水漲船高,從傳統上的獸升等為人。
過去商人理所當然地將羌視為獸,但羌和周勾勾搭搭,周是個商人絕對不敢小看的方國,絕對是「人」,是有鬼的「人」,必須認真對付。影響所及,商人難免心中嘀咕:那羌呢?羌的後面真的沒有鬼,沒有祖先嗎?於是新一代的商人面對新的局勢就動搖了,開始以人而非獸的眼光來看待羌。
商人藉由運用動物,建立起他們的勢力。他們有了能力後,第一,不斷擴張占有的領域;第二,不斷擴張他們能影響的範圍;第三,不斷累積他們能夠結盟或征服的對象;第四,不斷找到有效方法來組織新增的土地與人。在整個發展中,這四項條件缺一不可。
從王亥以下,商人建立了氏族間的二元系統,降低了內部的衝突與緊張。兩邊輪流執政,你有機會當老大,我也不會總是被你欺壓。我知道之後要換你管我,所以當我管你時,我不會無理地欺負你,因為很快你就能報復了。二元,而且只有二元,不是五個、十個宗族在那裡爭搶,大幅降低了衝突的可能性。
這種二元系統,可以一直不斷地往下運用。商人大系統分成兩個氏族群,氏族群再分成兩個次氏族群,彼此分享權力,交替擁有氏族群中的決定權。
二元系統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和婚姻關係自然結合。兩個氏族群很自然成為彼此的外婚對象,你這群的人娶我這群的,總是如此交錯聯姻。一來清楚地避免了內婚禁忌,二來又可能讓兩個氏族群的聯繫更密切、更自然。
傳統上說,商人的王位繼承是「兄終弟及」。這個「兄弟」關係需要稍做調整和補充。在氏族群的二元系統中,甲族的領袖去世了,換成乙族執政,換的一定是乙族最強大、最有威望的人,這人顯然不會是個小孩,其輩分應該接近原來甲族的領袖。換句話說,如此二元輪替的執政,不會產生快速世代交替的效果,而是這一代兩群的強者輪完後,才會換成下一代接棒。這些掌權的王,不見得是親兄弟,只是從後世的王位繼承方式角度看,就變成了「兄終弟及」。

【不一樣的中國史02:從文字到思想,文明躍進的時代─周】書摘/試閱

中國文明的開端並非單一起點

讓我盡可能用最簡要的方式,整理一下百年來對中國古史的關鍵新知識。
中國歷史從哪裡開始?這個問題牽涉到中國文明的起源。但當我們問「中國歷史」、「中國文明」時,問法本身很容易就預設了一個「中國」的存在,將我們導向去尋找某個單一的地方、單一的因素,作為中國歷史和中國文明的開端。
百年前,人們就是用這種態度回答歷史起點的。百年之中的研究與發現卻告訴我們:必須先捨棄單一的中國的假定,才有辦法真正追索、明瞭中國是怎麼來的。
中國不是從一個點上發展出來的。這片後來被稱為「中國」的土地上,從新石器時代到距今三千年前,各個不同的區域存在著不同的文化。這些區域文化各自形成,經過漫長的過程,才逐漸接觸、互動、彼此影響。換句話說,中國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我們要探討、要尋找的,不再是中國文明從哪裡開始,而是多元不同的眾多地區文化,如何摶合成一個帶有高度同質性的中國文明。
在新的理解中,夏、商、周有兩種意義。他們是中國文明摶合過程中最早出現的三個前後相續的共主,夏最早,商取代夏作為共主,周又打敗商接任共主。但除了時間先後的意義外,夏、商、周也是分布在不同地區的三種不同的文化。夏文化在中間,商文化偏東,周文化偏西。他們作為共主的時間先後相續,但作為地區文化,他們存在發展的時間有很大部分是重疊的。
夏人為共主時,東方早已有商人與商文化。夏人失去共主地位後,取而代之的商人並沒有消滅夏人與夏文化。商人為共主時,周人也在西方崛起。他們彼此之間的共時關係,和作為共主的貫時關係,同樣真實、同等重要。
商文化和周文化大相逕庭,也就和後世以周文化為基底建立起的中國文明大不相同。商文化是一種人與神鬼密切共居的文化,社會組織中擁有最大權力的人是「巫」─有能力中介、溝通人與神鬼領域的人。商人的統治階級相信可以讓自己的靈魂出竅,感應神鬼訊息,商王就是最大的「巫」。
商人不只相信死後世界,相信神鬼,甚至不覺得活人和死人的世界有絕對、明確的劃分,他們活在認定神、鬼可以隨時參與日常生活的環境裡。
隨著一兩千年的時間過去,這樣的商人、商文化圖像在中國消失了。也就是說,一兩千年來的中國人,不知道、不認識商文化的樣貌,將「商」簡單地視為一個一般的朝代,在周代之前的商代、商朝。
因為那一兩千年間,中國文明定型了,有了自己明確的性格。對照之下,商文化是如此異質、古怪,古怪到人們無從理解。
由此引發了一個重大問題:為什麼商人所創建的文化,沒有成為中國文明的主流?中國文明的主流又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強大主流取代、甚至壓抑了商文化,以至於商代的歷史面貌必須等到二十世紀才得以重新被認識?

周人的文字概念:抗拒時間、抗拒變化

從商到周,經歷了文明的巨變。許多表面上看來類似的、連續的現象,在商文化和周文化高度差異的架構中,有著很不一樣的功能及意義。最明顯的,一是青銅器,二是文字。我們不能理所當然以後來固定下來的概念,回頭想像這些東西在商代的作用。
文字在商人的文化中,比較接近後來的道符。那是一套神鬼符號,來自超越上界而非人間的訊息,不是要記錄人間事務,而是要證明超越上界對人間的有效干預。這樣的一種非人間訊息, 周代以後仍然存在,但不再是文字運用的主流。
例如到了漢代,一度流行「讖緯」,「讖」和「緯」其實是兩種不同的東西。「讖」是謎語般的短句,乍看不知所云,卻具備預示未來的力量。「讖」被視為來自超越領域的暗示,告訴人們未來會發生什麼事,尤其是關於帝王權力消長的變化。顯然,人們認定「讖」的來源是某個不可知的超越上界。
但在漢代,文字運用的主流畢竟是「經」,而不會是「讖緯」;一時流行之後,讖緯到東漢逐漸沒落消逝。從周代開始,文字的意義就從與超越上界的關係,被改造為與時間對抗的關係。對周人來說,文字的功能主要來自可以固定不變,至少比語言固定不變得多。
文字將許多變動不居、稍縱即逝的現象和訊息凝結起來。周人最早接觸到的文字,是商人寫在甲骨文上或鑄刻在青銅器上的。甲骨不容易毀壞,青銅器更不容易。文字和甲骨、青銅聯繫在一起,更加強了抗拒時間變化的印象。於是周人心中有了明確的動機,為什麼要用文字?什麼時候需動用文字?有了值得長長久久存留的訊息或意念,就用文字寫下來,保護著不被時間改變、消蝕。
文字是抗拒時間、抗拒變化的。因此被賦予這種功能的文字系統本身,當然不能任意變化, 中國文字從此成了社會與文明中相對最穩定、最慢變動的一個領域。

有血有肉、有脾氣有偏見的孔子

「子見南子」的記錄,鮮活地顯現了孔子的個性,以及他和弟子之間的關係。認真地讀《論語》,尤其是讀《論語》中所有和子路有關的段落,你不可能覺得孔子是個正經八百、單調無聊的人。《論語》裡的孔子不同於後來被扭曲了的傳統形象,不是一位高高在上的聖人,更不是一部「真理製造機」,而是個有血有肉、有脾氣也有偏見的人。
《論語.先進》中有一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 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孔子和四名學生閒聊,特別跟他們說,別因為我是老師、是長輩,就不敢說真話。說真的,你們的志願到底是什麼?先不管現實上有沒有機會達成,你們最想實現、完成的是什麼?
老師一問,四人當中第一個回答的是子路。「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 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他說:如果有一個擁有千輛兵車的中型國家,夾在大國中間,受到戰爭與飢荒的壓力,只要國君懂得用我,三年的時間,我就能讓那裡的人民不畏懼大國,也不怕困厄,而且還「知方也」,能夠分辨是非、明白道理。
說到治理國家的目標,子路很自然地就先提到「可使有勇」,因為這是他最在乎的,也是他個性中最突出的特質。或許是看到了老師的臉色,想起這話是對著老師說的,才又趕緊加了一句「且知方也」。子路說完後,「夫子哂之」,老師笑了笑。
後來四名學生輪流說了自己的志願,散會後,曾皙卻留下來,特別問了老師:「夫子何哂由也?」為什麼子路說完,老師要笑他?孔子的回答是:「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因為孔子察覺到其中的一份矛盾,子路要治國,要讓人民「知方」,就必須灌輸人民禮的觀念,但子路自己多沒禮貌啊!絕對不會想到要讓別人先講話,搶著就講了,而且說話的口氣這麼堅決、這麼肯定,「不讓」,這樣能「為國以禮」嗎?
孔子並沒有否定子路的志願,他的笑源自對子路性格的深度了解,知道他的衝動「不讓」,會是他實踐夢想最大的障礙。孔子也沒有指責子路,他只是因為意識到這中間的矛盾而笑了起來。
另有一段,《論語.公冶長》記載:「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對於當時的世道,孔子陷入一種無可奈何的悲觀情緒中,有感而發:算了算了,沒有必要繼續努力了,不如漂流到海上去吧!孤身離去,大概也不會有人在意吧?恐怕也就只有子路會跟在我身邊吧!
「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有人將孔子的感嘆轉述給子路,子路聽了很高興,視為老師對他的高度了解與肯定,老師知道就算全天下都背棄他,有義氣的子路一定還在,哪管天涯海角。有一天孔子要解散這個團體,叫大家鳥獸散,子路也必定打死不走。
然後,子路「聞之喜」的反應又傳回孔子那裡。孔子忍不住又調侃了子路:你果然比我勇敢啊,我一說要流浪到海上,你就一副馬上出發的態度了。不急不急,我們連紮木筏的材料都還沒準備呢!
這裡,孔子的反應也是「哂之」,因為他太了解子路那種衝動的個性,說是風就是雨,而且有一種行動派的憨直,聽不懂比喻。老師說「乘桴浮於海」,是誇張表示對於現實的失望,對於在現實中不被重視的挫折,但聽在子路耳裡,就變成師徒二人真正要去航海的行動指示了。
《論語.公冶長》中還有一段:「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老師身邊只有顏淵、子路兩名學生,孔子說:來吧,說說你們所嚮往的事吧!「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 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哈,當然又是子路先回答,不假思索,脫口而出:我要做個慷慨的人,好車好馬好衣服,朋友要用就拿去用,用壞了也絕不計較!
「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然後顏淵也給了他的答案,有意思的是,顏淵說完之後,子路就大剌剌地對老師說︰「也別老是考我們,那你呢?你的願望又是什麼?」孔子也就回答,希望能「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做一個能提供老者安穩生活,能讓朋友信任,能保護孩子的人。這是孔子的氣度,和子路、顏淵不在一個層次上,但子路的真性情多可愛啊!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684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