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與人為善結良緣:孔子的處世智慧
滿額折
與人為善結良緣:孔子的處世智慧
與人為善結良緣:孔子的處世智慧
與人為善結良緣:孔子的處世智慧

與人為善結良緣:孔子的處世智慧

定  價:NT$ 400 元
優惠價:90360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0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簡單的說,這是一本體認孔子的書。
要體認孔子,就應直面真孔子。
要直面真孔子,捨《論語》而無別的辦法。


《論語》這部書雖然不是孔子親作,卻是與他直接接觸的高材生親與聞見,並向再傳弟子們轉述的,較準確真實的記錄了孔子的言行。

孔子在《論語》裡的話著實不多,但句句言簡意賅,點出了時代意義、點出了人性的真要,兩千年後再度研讀孔學,仍不得不欽佩孔子對人的觀察力,已穿過時空,不論處於任何時代,均同樣適用、同樣精確。

若我們能認認真真的讀一讀《論語》,心靈必為之震撼,崇仰之情會油然而生。《論語》中的孔子樸實無華,冷眼一瞥,也許會覺得沒什麼了不起,而這正表明我們犯了浮躁病。

作者簡介

林在勇

具有文學學士、哲學碩士、史學博士三個學位。華東師範大學海外中國學研究中心副秘書長,文學院副教授。
著作等身,發表過文、史、哲論文30餘篇。曾出版《怪異:神乎其神的智慧》、《中國智術中的智慧》、《瑪雅的智慧》等。

自序
與人為善結良緣

簡單的說,這是一本體認孔子的書。
要體認孔子,就應直面真孔子。
要直面真孔子,捨《論語》而無別的辦法。
《論語》這部書雖然不是孔子親作,卻是與他直接接觸的高材生親與聞見,並向再傳弟子們轉述的,較準確真實的記錄了孔子的言行。
若我們能認認真真的讀一讀《論語》,心靈必為之震撼,崇仰之情會油然而生。《論語》中的孔子樸實無華,冷眼一瞥,也許會覺得沒什麼了不起,而這正表明我們犯了浮躁病。
記得曾讀過一段寓言性的故事-子貢拜孔子為師。我們都知道,子貢才氣很高,學問、政務、口才好得沒話說,他的智慧用於生意,則「富可敵國」。拜師第一年,他覺得自己更勝孔子一籌;第二年,覺得兩人差不多;第三年,才深嘆自己相去老師太遠。不論這故事真偽,可以想見的是,孔子學問平實切用,深而不見其底。
有許多人疑慮孔學之思想體系會壓抑個人,認為孔學抹殺個人的自由和權利、個人的創造性,以為中國兩千餘年來社會進步的遲緩根源於此。
其實,孔子強調的基準點從來就在「個人」:「我欲仁,斯仁至矣」、「古之學者為己」、「君子求諸己」。《論語》裡開宗明義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正是從個人出發的樂觀進取精神,孰論孔學會抑制個人思想發展呢?
在西方世界,對孔學也極為推崇。美國《大眾年鑑手冊》把孔夫子列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冠,論列影響世界文明史四大偉人,孔子亦位居榜首;一九八八年一月,全球諾貝爾獎得主齊聚巴黎,破天荒發表一份宣言-「如果人類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來,必須回顧二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這的的確確值得身在現代卻忽視孔學的中國人深思。
概括的說,我覺得孔子思想看來仍極具時代性,且不論時代如何變遷,依然有其不變的當代意義。
首先,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在地球村的年代,孔子的仁愛思想,可以幫助我們以全方位的角度,包容世界不同的人種和文化,幫助我們正視生態平衡、環境保育問題,達到人與我、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建構更美好的無國界世界。
以個人的角度出發,孔子之注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古今中外的理論,在此無一勝過孔學。孔子看人我關係也從不唱高調,他所強調的第一步,都是從了解自己開始,反求諸己,推己及人。
若我們以為孔學片面的認定人性本善,而忽略人本有的真實、較陰暗的那一面,可又是一種錯誤的認知。孔子對人性的看法極通透,他絕不盲目以為天下之人皆為好人,只是當落實在教育,他理所當然必須推崇好人,期望人人做好人。
他也從不否認,人有理智和情感上的掙扎,只是他更具體的把方法說出來,告訴我們怎麼做才是最實際的,以何種態度面對別人、以何種方式應對、如何建立良好形象,才能減少人與人相處的摩擦,增加自己與他人溝通的利基;他的方式並不虛偽,而是實實在在的要我們如何打從內心做起,達到人和的境界。
若我們認真考究,孔子在《論語》裡的話著實不多,但句句言簡意賅,點出了時代意義、點出了人性的真要,二千年後再度研讀孔學,仍不得不欽佩孔子對人的觀察力,已穿過時空,不論處於任何時代,均同樣適用、同樣精確。
本書所言,亦單是我個人對《論語》的些許體驗,未必十分精準,但求做個引子,企圖以現代的觀點,落實孔子的理念,拉近現代人、現代生活與孔學的距離,勾起大家對孔學的重視與興趣,也希望我的個人生活心得,能獲得大家的迴響。

目次

目錄

自序
與人為善結良緣
一位生活的實踐家

輯一 好心情吸引人
1. 你我都是好朋友
2. 友誼的開端
3. 把朋友放在前頭
4. 快樂可以吸引更多的快樂
5. 愛別人多一點
6. 人際勢利眼
7. 標籤不代表什麼
8. 多發掘人的可愛之處
9. 完美是難以負荷的壓力
10. 凡事不強求
11. 笑臉迎人最可人

輯二 唯有「自行思考」,才能改變自己
1. 表裡如一,值得相交
2. 什麼是最佳形象?
3. 實實在在的好朋友
4. 人際信用卡
5. 簽發人際通行證
6. 提高人際信用額度
7. 累積良好的信用紀錄
8. 如何累積人氣紅利
9. 真情流露過了頭
10. 諂媚有禮
11. 不是擺架子
12. 哀的有氣氛
13. 穿著也有分數

輯三 是朋友,更需要溝通
1. 喪事EQ
2. 真的聽見別人的聲音
3. 說話高手
4. 該你說了嗎?
5. 三思而後言
6. 不只是說錯話
7. 終結八卦新聞
8. 不說長道短
9. 不刻意討好
10. 距離的美學
11. 吃虧就是占便宜
12. 冤冤相報何時休
13. 不犯疑心病

輯四 一輩子的提醒
1. 忘記對別人的好
2. 少罵人
3. 做人不拘泥
4. 有點雞婆,又不太雞婆
5. 裝傻的藝術
6. 點頭稱是未必好
7. 為讚美打個折
8. 有量?無量?
9. 小惡小過也是錯
10. 人有改過的空間
11. 為氣度加分
12. 導負面形象為正面意義
13. 不自討沒趣

輯五 不確定的年代
1. 數字不會自己說話
2. 亂世症候群
3. 萬能的天神?
4. 不夠好命嗎?
5. 天命不可違?
6. 死後的世界
7. 神明不見了?
8. 星象師隕落了?
9. 無法迴避的災難
10. 多問多學少錯

輯六 愛上自己的工作
1. 利字一把鎖
2. 時間不夠用
3. 令人抓狂的藉口
4. 危險避得掉
5. 不忍坐視不管
6. 話不能只聽一半
7. 為自己留一步後路
8. 坦然自己有所不知
9. LKK也聰明
10. 念書為了誰?

輯七 別跟真理過不去
1. 真理的執著
2. 空有腦袋沒有心
3. 一樣道理,千百樣貌
4. 問題轉個彎
5. 利字掛嘴邊
6. 有名不是自己說的
7. 油腔滑調惹人厭
8. 犯了別人的大忌
9. 寡斷之人令人嫌
10. 馬後砲最要不得

輯八 人性與風骨
1. 從小處可以觀人性
2. 人心透視鏡
3. 評語露真性
4. 什麼人犯什麼錯
5. 什麼人耍什麼手段
6. 不能被收買
7. 勇敢站出來
8. 誰是大笨蛋
9. 只有一個原則
10. 人類因理想而偉大
11. 看見內心的美

輯九 養生先養心
1. 從小處做起
2. 好厝邊
3. 沒人能面面俱到
4. 全面看見生活
5. 不過分
6. 有價值的想法
7. 不事拘泥
8. 超彈性大智慧
9. 孔子為何不吃烤乳豬
10. 吃東西有所不忍
11. 保養品用喝的?
12. 吃得簡單,吃出健康

書摘/試閱

1 你我都是好朋友
君子待人忠厚,一視同仁,不朋比阿黨,偏袒少數人。小人只知朋比營私,不知廣泛地愛人。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為政〉)

周或比,都是與人親厚,但君子親厚天下人,小人只親厚自己的黨羽。出於公義之心,就能泛愛眾人,視天下為一家;出於私心,則趨利附勢,拉幫結派,互相援手,或只在氣味相投上尋求,逞自己私意的快活。
如果我們未曾好好深思孔子這句話,會覺得人難免會有個人的偏好,如何要求我們做到一視同仁?難道袒護自己人,就被說成小人嗎?
時代不同了,這句話也應有不同的含義。這裡所指的君子,應是孔子所肯定的,有大氣度、有容人之能的人,基本上他待人的態度是一樣的,不會因為對象的身分、地位、立場的不同而不同;相反的,氣度較小的人,則會劃分你和我是同陣營、同一族群,我就待你好,不然,便不假辭色,想辦法讓你難堪。

不刻意同聲同氣
一派公心,就是有原則。有這樣原則的人,並不刻意追求與別人同聲同氣。企業經營上有這麼一個說法-「公司裡只出現一種聲音,就是公司最大的危機。」
那意味著,這家公司所有的決策,都是「下體上意」做出來的決定,即使老闆的決策是錯誤的,也沒人會提出反對的意見,萬一這錯誤的決策會危及公司存亡的根基,很可能這家公司便毀於一夕之間。
處理事情如此,待人也應作如是想。我們不怕聽到不同的意見,或是與不同價值觀的人相處。沒錯!人總是喜歡聽好話,喜歡別人稱讚自己,但世界上沒人是十全十美,也沒人能面面俱到,不同的聲音正可以彌補我們思考遺缺之處,見我們所未見之處,更何況每個人的成長背景不同,人格的養成亦不同,刻意要求別人和自己一樣,豈非吃力不討好?得罪別人又苦了自己。

改變自己的心態
事實上,有好些高級知識分子,自認為待人處世都很公正,也有一些換帖死黨的好朋友,但不知道為何自己的人緣就是不佳,搞不清楚怎麼老是和人處不來,老是有人找他的碴!
如果真的追究起來,往往是他們的高姿態害了自己,因為下意識裡他們會去分:「此我族類也,嗯!可以交個朋友。此非我族類,非友即可能是敵,敬而遠之也!」 基本上,每個人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生存哲學,我們很難去論斷孰是孰非、孰優孰劣,而是去尊重每個人的想法,每個人的處世態度、行為準則,去觀察每個人的好,包容每個人可能犯的錯、可能的誤解,這才是孔子所讚揚的君子,也唯有泱泱大度的人,方能如此和善地看待每一個人,化解掉人們初次的不良印象。 想想,與其扭轉別人對自己的想法,不如先改變自己對他人的心態。若真有心改善自己的人際關係,當然有很多技巧和方法,但若無法根本改變自己的心態,又如何有勇氣、有能力去突破原來交惡的關係呢?


2 友誼的開端
有品德修養的人,應以「義」為做人的根本,用禮節來實踐它,用謙讓的態度來表現它,用誠實信用來完成它。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
(〈衛靈公〉)

漢朝宰相翟方進先前也是名儒,與大儒胡常一樣專攻經書,胡常是前輩,名望反而不如翟方進。
話說文人相輕,胡常因此很忌恨,言談間免不了要貶低翟氏。一日,胡常想出法子,想探探翟方進是如何說他的,於是每天派門下的學生去翟開講處旁聽,當面向翟請益經書大義和各種疑難,並把課堂上的解說記錄下來。
經過一段時日後,胡常終於明白翟方進非常推崇自己,反而對自己的行為心存愧疚。從此以後,胡常也開始稱讚翟方進的長處,兩人的關係於是逐漸親密起來。

友誼的手,從自己開始
這個故事正說明君子的道義之質,要靠禮、遜、信來完成。
當我們一直和某個人處不好時,是不是也該換個角度反省一下,別人對自己的惡劣態度,很可能反射於我們不佳的回應態度,像胡常的惡劣態度,乃基於﹁認定﹂翟方進會貶抑他的預設立場。
倘若我們一直用「別人待我如何,我便如何待人」的心態來看待人際交往,便陷入預設立場的陷阱裡,人我關係只會愈變愈遠,不論如何換環境、交新朋友,人際關係依然不見改善。
假使我們反過來想:「我如何待人,別人便可能如何待我」,反而對自己的人際關係有更大的助益,需知只有主動地跨出友善的第一步,別人才會伸出友善的手回應。就像翟方進以他君子大度感動了胡常,改而化敵為友。


3 把朋友放在前頭
自己不想要別人加於自己身上的事物,也絕對不要加於別人身上。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衛靈公〉)

子貢問孔子:「有沒有哪句話,可以當作一輩子奉行的格言?」孔子答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人常犯的毛病,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一點虧也不肯吃,至於對待他人則漫不經心,常會把自己覺得煩難、痛苦的事丟到別人頭上。
譬如,有些人很不願意借錢給朋友、同事,卻又非常愛向別人借錢,當對方面露難色,就罵人家不夠朋友。這是錯當別人是聖人或上帝,自己又沒一點與人為善的心腸。

計較之心氣走友人
又如一對同窗好友,A君在校外租了層公寓,每日回到四下無人的住處,好不孤單,正巧B君在找房子,A君便邀B君同住,也好互相照應作伴。由於B君家境較差,A君很有同窗之愛的慷慨說:「只要每月幫我代繳電話費即可。」
不料,久居下來,A君漸不滿B君不知感激,不懂得偶爾「貼補點家用」。一日拿了三張繳費單,刻意在B君面前說:「最近家裡開銷好大。」甚至還拿起計算機算,「哇!兩個人的水電費,竟是一個人的三倍?」
B君聽在耳裡,很不是滋味,當初要他只繳電話費的是A君,現在不滿的也是A君。他雖然不常彌補A君金錢上的支出,但盡量在家事和其他地方彌補,甚至天天幫A君帶些吃的、喝的。
B君自忖沒有什麼地方對不起A君,他何必如此跟自己斤斤計較?若要分攤費用,說一聲就好,何必如此冷嘲熱諷呢?在氣不過的情況下,B君從三張費用單挑了一張,繳完費用後便速速搬走。
而A君在B君離開後,尚處處數落B君的不是,說人家小氣,不懂得做人。其實他指責的,不正是自己的化身嗎?若不是他小氣、不會做人,又怎會把朋友氣走?

小心眼害了自己
清代著名學者唐甄所著《潛書.良功》裡,舉了他妻子的逸事。
其妻小時候與姊姊同床同帳而眠。姊姊要她趕趕蚊子,她很不耐煩,進得帳內,只把自己這邊的蚊子趕走,便塞好帳子倒頭就睡。
保母看了,覺得好笑,趕完她自己這邊的蚊子,姊姊那邊的蚊子飛了過來,還不是一樣嗎?問她緣故,她說:「我哪有工夫給別人趕蚊子?給自己趕趕就行了。」
小孩子的實心眼,確實好笑,可仔細想想,我們所處的世界不正如一頂大蚊帳,人與人之間息息相關,己所不欲加之於人,到頭來倒楣的還不是自己?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60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