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杜拉克看亞洲:杜拉克與中內功的對話集
滿額折

杜拉克看亞洲:杜拉克與中內功的對話集

定  價:NT$ 430 元
優惠價:90387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3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是杜拉克與日本流通業大亨中內功對話所集結下來的智慧語錄。書中所探討的「亞洲」,乃以日本、中國大陸以及華人社會為主。。值此跨越兩個世紀的新時代到來之際,在一種興奮與徬徨兼而有之的心情下,本書重新修訂、適時問世,值得我們仔細咀嚼。

本書中的對話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討論經濟、社會和企業的重大變化;第二部分則集中探討我們正值此一世局轉型時期,面臨的具體挑戰,譬如就個人、企業和政府而言,我們應如何更新與迎變?

在這兩大部分中,作者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理論和實務必須兼顧。理論告訴我們需要做什麼,實務則指引我們如何去做。整個對話過程中,作者都力圖提供讀者可理解和有效用的行動原則。

作者簡介

彼得‧杜拉克
彼得‧杜拉克生長於一個文化環境優越的家庭,薰陶於猶太– 基督教信仰傳統。1937 年移居美國,2002 年6 月20 日榮獲美國「總統自由勳章」。

杜拉克一生好學、敏思、善察、能析;筆耕不輟,以逾40 部著作享譽世界;治學精進、不拘框條,觸類旁通、不落窠臼。他早年學金融,1931 年獲法蘭克福大學法學博士。經濟學上,他尊敬凱因斯(John M. Keynes 1883-1946),但跟隨熊彼德(Joseph A. Schumpeter 1883-1950)。政治學上,他主張多元化和去中心化,對極權主義持嚴肅的批判態度。他對存在主義哲學與生存神學,特別是齊克果(S. Kierkegaard 1813-1855)的思想研究,造詣頗深。

杜拉克自稱為「旁觀者」,始終持守立場清醒、思維冷靜、人格獨立、思想自由以及責任意識。做為「社會生態學家」,他具有明心慧眼、洞察力強,為世人的社會與組織守望的美德、正直與良知,勇於在批判中追求創新。他創立了「現代管理學」,主張管理的理論創新與實踐探索、走「知信行」合一之路,因此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和「管理大師中的大師」。

杜拉克在世近一個世紀。他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見證從科學技術變革到思想理念革新的過程;目睹從工業時代進入智識(知識)時代、資訊時代的變化;親歷從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到後現代知識型社會的變遷;對所有經歷的變化以及21 世紀的人類發展,他都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今天,我們能夠深切感知到他的貢獻永不止於20 世紀,對未來世界的發展與變化,杜拉克的思想必定會產生更加積極且深遠的影響。

中內功
為日本大榮集團的創辦人,享有「日本流通革命旗手」的美譽。大榮集團在中內先生的經營下,曾長期稱霸日本零售物流界。對公益活動貢獻頗多,曾任日本連鎖超商協會主席、日本經濟組織聯合會之下的政府再造委員會主席。

名人/編輯推薦

【導讀】
世界舞台中心朝亞洲轉移 ──許士軍教授
讀彼得‧杜拉克的書必須認識他這個人。旁的不說,僅以他一生的經歷來說,在他長達96高齡的人生歲月中,童年和青年是在歐陸和英倫度過,中年和老年則自美國東岸遷居到西岸的加州。但是從他有一段時間幾乎每年必到日本,以及晚年著作中對於亞洲──特別是中國大陸──的強調和偏愛看來,似乎顯示,在他一生中所關懷的焦點正反映出所謂世界重心的轉移,由過去的「地中海」,轉向到近期的「大西洋」而朝著未來的「太平洋」世紀發展。如果我們說,杜拉克已邁入老年階段,這只是一般人的生理年齡而言;對於他來說,只要看他晚年一部部新書接連問世,在在證明他始終觀察敏銳,筆鋒雄健如昔,不禁使人感佩,他真不愧是一位跨世紀的管理大師和哲理思想家。

綜觀杜拉克汗牛充棟的著作,他曾經討論過工業社會的特質和大型企業組織,也預言知識社會的到來和非營利機構的重要性,對於創新和創業,一向是他偏愛的話題。至於企業組織和管理問題,更是他所關心的主軸。但是以一個地區作為他討論的對象並將他的看法以專書發表,這一部「杜拉克看亞洲」(Drucker on Asia)堪稱為他的創舉之一,可見他對於亞洲這一地區的重視。我們可以從他所撰自序的標題「亞洲──明日之星」看出。

不過,真正他在書中所探討的「亞洲」,乃以日本、中國大陸以及華人社會為主。在他心目中,大陸是當今世界經濟中最有前景、最有發展潛力,但同時也是最為危險的地區;而華人社會,在本書以及在他的其他著作中,被認為代表亞洲所擁有的超級經濟力量,冠以「新超級強權」的名號。特別在本書中,他指出海外華人對於投資大陸所可能產生的特殊貢獻,在後來的歷史一一獲得證實。

本書上有一個特色,即全書九章內容都透過杜拉克和他的日本友人以對話或通信方式表現。這位友人也非等閒之輩,他是一位成功的創業家、極受敬重的的產業領袖,也是一位對於日本社會和人類前途極為關懷的企業家──中內 功先生。他提出了許多對於日本經濟和社會極為重要的課題,對於亞洲其他國家──恐怕特別是我們台灣──都有相同的重要涵義。在他們的對話中,也有相當多篇幅用於探討資訊技術發展可能帶給人類社會和企業的衝擊。諸如這些問題,除了杜拉克表示他個人獨特的見解外,也激盪出鐘內先生不少自己的寶貴觀點。對於我們讀者而言,將可藉此了解一位日本成功企業家的思考方向和想法。

主導一切改變的動力──知識資源
依杜拉克的見解,今日世界上所面臨的劇變,都和「知識成為主要生產動力」這一轉變的事實有關。由於這一轉變,使得藍領階級的勞動人口將為知識或資訊所取代;薪資高低既不再是企業選擇地點的主要考慮因素,也不是決定競爭勝負的關鍵。由於知識是不斷進步的,因此教育的主要功能,不只是傳授學生當前的實務和商業知識,而是改善學生思考未來和不斷學習的能力。由於知識資源乃應用於創新,因此杜拉克強調,每一個已開發國家和重要企業都必須學習如創新。在這種情況下,私人企業所要扮演的主導腳色,就是提供人力資源發展上的在教育和促進知識交流。杜拉克和中內二人都同意,組織發展的動力乃在於人的因素,特別是創業家和創業精神的培育。他們批評,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多年來所努力者,主要在於資金和硬體的投資而忽略了對於人的能力的培育。

社會部門非營利機構的興起
在以知識為主要資源的社會中,政府和企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都必須相應的調整或改造。在本書中,杜拉克以當年羅馬帝國的衰亡為例,指出今日一個社會要能自我復興,有賴加強所謂「社會部門」的功能和工作。這一部門所從事的,既不是像政府一樣治理人民,也不像企業一樣提供商品和服務,而是改變人類,包括學校、醫院、健康研究、童子軍或宗教之類的活動。事實證明,對於這類活動,政府是沒有能力做的;勉強為之,似乎也做不好。至於企業對於這類活動一般是不想做的,因而常常逃避這方面的責任。但是以美國經驗言,這些活動目前許多已藉由人們以公民身分志願性地參與方式擔負起來,成為新時代裡一種不是建立在地域基礎上的新社區組織,值得亞洲借鏡。

在一個具有自我復興能力的社會中,上述「非營利機構」的出現,將扮演一個積極的角色。它所帶來的具體涵義是,政府應少做自己不勝任的社會活動,轉而支持非營利機構以政府承包者的角色去做。借用杜拉克的話,他說:這不是大政府或小政府的問題,而是如何使政府發揮最大效能的問題。對於企業來說,對知識工作者的管理,應該創造一種環境,給予他們創新的機會並樂於工作。杜拉克在本書中曾以自己的七項經歷,說明他如何體會在願景和目標的激勵下追求完美、以誠摯和樂業的精神獲得自我滿足、在工作中保持學習、不斷自我發展和定位並自我檢討和改進。他希望,他所做的一切努力,最後能讓別人的生命因此變得有所不同。換言之,在杜拉克看來,知識工作者應被視為自願工作者予以管理。在這方面,企業應該像許多績效表現良好的非營利機構學習。從歷史的眼光看來,他說:人類將依賴管理和創新,解救自己免於重蹈羅馬帝國雙亡的不幸命運。

儘管本書並不是一部篇幅浩瀚的巨著,其著眼點也只針對亞洲,甚至不是整個亞洲,然而他所探討的問題,卻依然保持杜拉克著作所表現的一貫深度,深具啟發作用。亞洲今日所面臨的問題,有其本身獨特的歷史和文化根源,但也深受整個世界重大轉變的影響。在本書中,杜拉克和中內嘗試抽絲剝繭地探索問題的本質,同時兼顧理論與實務地建議一些具體可行的解決方向和原則。但是他們也留下許多讓讀者自行思索和探詢的空間。值此跨越兩個世紀的新時代到來之際,在一種興奮與徬徨兼而有之的心情下,本書重新修訂、適時問世,值得我們仔細咀嚼。
(本文作者為逢甲大學人言講座教授、中華企業倫理教育促進理事會)

目次

總序 功能正常的社會和博雅管理 邵明路
總序 向一位跨世紀的大師致敬 許士軍
導讀 世界舞台中心朝亞洲轉移 許士軍
自序 亞洲──明日之星
第一部 挑戰的時代
第1 章 中國的挑戰
第2 章 無國界世界構成的挑戰
第3 章 知識型社會的挑戰
第4 章 創業與創新的挑戰
第5 章 附錄
第二部 再造的時刻
第6 章 個人再造
第7 章 企業再造
第8 章 社會再造
第9 章 政府再造

書摘/試閱

【內文試閱】
|第1 章|
中國的挑戰

中國這個巨大市場的未來將如何發展? 中內功
亞洲近來的經濟發展非常驚人,尤其是中國,吸引大家前往投資。中國那股如磁鐵般的吸引力來自它擁有12 至15 億人口的巨大市場,這一點和俄羅斯截然不同。俄羅斯透過改變政治制度,開始步入現代世界;中國政府則是先由成功改造經濟著手,採取靈活變通而且務實的開放政策。當然,我們必須要說,中國的市場社會主義和人權政策,並不是我們外界人士容易了解的。全世界的創業家都發現,評估中國市場的潛力,是策略上很重要的一件事。杜拉克教授,我想請教你對中國的現在與未來有什麼看法?
1994 年9 月21 日

中國市場的風險,比其他任何市場都大⋯⋯但是,中國能提供的商機卻大到絕對不容忽視。 杜拉克
近幾十年來,你在大榮企業(以及少數其他幾家大零售商)於日本所做的,已經對日本社會有極大的貢獻,絕不只是建立了幾家新企業而已。透過你們的企業,已經處理並解決了近40 年來被認為是日本社會十分棘手的一個重大問題;換句話說,你們已將日本由過去「小型家庭式商店」(Mom-and-Pop stores)經營的方式,轉型成為現代的銷售通路系統,卻沒有引起重大的社會失序。
我在一開始就提出這點,是因為在我們的對話中,談到許多因為世界經濟、社會、政治,甚至科技的變革,所帶來的社會失序。你在大榮企業,和少數其他日本零售業者,成功的將變局化為轉機,不但建立了大型企業,同時也解決了社會問題。你們的方法將是我們解決日漸嚴重的社會失序問題的典範。

中國沿海地區日益成長
現在,讓我開始來談談你在信中提出的問題。我認為,你的第一個問題就提到中國和它的未來,是很恰當的。我們可以很肯定的說,中國沿海省份和東南亞大陸地區在過去十年或十五年的崛起,是世界經濟發展最重要的一件事,但也產生了相當多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過去十年左右,中國沿海可說是世界經濟成長最快速的地區,比起以往任何地區的成長都更快。有關中國的統計數字是出了名的不可靠,但是我們有一切的理由可以相信,中國沿海地區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力量。假如這個地區照目前的路線持續發展下去,到了西元2000 年,將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力量,雖然人口是日本的三倍或四倍,屆時其生產量將不遜於目前的日本。事實上,中國沿海經濟力量的興起,可以說完全改變了世界經濟的性質。

從三強鼎立到多元中心的世界經濟
前幾年,著名的世界經濟研究者、貴國的大前研一(KenichiOhmae)先生曾經告訴我們:世界各區域中,唯一值得重視的是他所謂的「鼎立的三強」,指的是已開發的日本、北美和西歐國家。他很篤定的說,我們不需要對開發中國家投注太多注意力。世界經濟將由鼎立的三強所決定,三強中的國家也將是唯一值得重視的巿場。
當時(大約在十年前)這似乎才是明顯務實的看法,也是對盛行於1960 年代和70 年代、對「開發」所持的浪漫想法的必要矯正之道。但是這種看法,現在卻證明是錯了。現今的世界經濟已沒有單一的中心,已經變成多元中心。造成情勢如此發展的重大事件,當然首推中國沿海地區的爆炸性成長,以及東南亞其他國家的快速發展,包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和菲律賓等。
除了亞洲之外,拉丁美洲也有同樣的發展。首先是墨西哥在貨幣穩定和資本市場開放之後,立即展開的「墨西哥奇蹟」;其他拉丁美洲國家仿效墨西哥,遏止通貨膨脹並開放資本巿場之
後,也有相同的爆炸性成長,一開始是智利,然後是阿根廷,接著是秘魯,各國都有和東南亞地區國家相似的成長率。就連巴西也不用太費力就得到同樣的爆炸性成長。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87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