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逆風而行向陽而生:上緯與台灣離岸風電
滿額折
逆風而行向陽而生:上緯與台灣離岸風電
逆風而行向陽而生:上緯與台灣離岸風電
逆風而行向陽而生:上緯與台灣離岸風電
逆風而行向陽而生:上緯與台灣離岸風電
逆風而行向陽而生:上緯與台灣離岸風電
逆風而行向陽而生:上緯與台灣離岸風電
逆風而行向陽而生:上緯與台灣離岸風電
逆風而行向陽而生:上緯與台灣離岸風電
逆風而行向陽而生:上緯與台灣離岸風電
逆風而行向陽而生:上緯與台灣離岸風電
逆風而行向陽而生:上緯與台灣離岸風電
逆風而行向陽而生:上緯與台灣離岸風電
逆風而行向陽而生:上緯與台灣離岸風電
逆風而行向陽而生:上緯與台灣離岸風電
逆風而行向陽而生:上緯與台灣離岸風電
逆風而行向陽而生:上緯與台灣離岸風電
逆風而行向陽而生:上緯與台灣離岸風電
逆風而行向陽而生:上緯與台灣離岸風電
逆風而行向陽而生:上緯與台灣離岸風電

逆風而行向陽而生:上緯與台灣離岸風電

定  價:NT$ 420 元
優惠價:90378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勇於逆風前行,夢想,將會向陽而生」
看蔡朝陽帶領上緯,從無到有
開拓出台灣離岸風電的第一步
讓世界看見,台灣,有這麼好的風資源

離岸風電的開發看似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但也可能是會失去一切的豪賭。

台灣有著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可以發展效益可觀的海上風場,然而海上風場開發的高風險、高資金投注與複雜的建置技術,讓人望之卻步。

看台灣本土團隊,如何踏出開發離岸風電的第一步?

從蔡朝陽以風力葉片材料製造商身分,決心投入離岸風電開始,各種譏諷、不看好就不曾消失,但蔡朝陽率領上緯團隊跨越種種困難,從建立在地居民互信共榮機制、落實海洋環境保護、克服海上施工困難、符合政府法令規範到籌措龐大資金等,以「憨牛」的精神,醞釀台灣離岸風電的遠大夢想。

蔡朝陽說:「我認為我是做對的事情,是對台灣未來、後代子孫,留下一個好的環境。」

因為上緯,我們相信台灣確實擁有優良的風場;因為上緯,我們相信本土企業也能開發離岸風電,不輸國際大廠。上緯以開創者之姿締造了歷史,卻又遭逢重挫,從開闢新天地的拓荒者,到被排除在台灣離岸風電的開發與運營之外,蔡朝陽與上緯走過怎樣的路,對台灣離岸風電的未來,又帶來什麼啟示?

作者簡介

李俊明
記者/編輯/撰稿人
曾任《遠見》雜誌、《Career職場情報誌》資深記者以及《世界地理》、《雅砌》、《家的生活誌―CASA+》、《2535》、《好房》雜誌總編輯。

著有《職人精神再發現》、《跨海的守護者:新光醫院扎根帛琉醫療的故事》、《愛的先行者:翻轉五十萬個生命的家扶》、《我的一生很平凡,只有愛而已:丁松筠神父的生命之旅》、《勇氣30:信邦電子30年成長之路》、《信賴夥伴的力量:明緯如何發揮無可取代的力量,打造全球標準電源領導品牌》等二十餘本著作。

名人/編輯推薦

【名人推薦】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
國立政治大學名譽講座教授司徒達賢
英國在台辦事處代表唐凱琳 (Catherine Nettleton)

【推薦序一】
對台灣離岸風電的推動留下歷史性指標意義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

感謝上緯蔡董事長邀請,讓本人搶先拜讀本書,書中描述台灣首座離岸風場的建置過程,一路走來舉步維艱,從海上第一座海氣象觀測塔的成功豎立,到兩架示範機組完工商轉,以及民國一○八年完成的首座示範風場等。猶如時光隧道,讓本人不禁憶起當年,任職於經濟部時,推動離岸風電發展的艱辛過往。

為積極推動國內海域風能利用,考量台灣過去未有離岸風電設置與大型海洋工程經驗,民國一○一年經濟部推動「離岸風力發電示範獎勵辦法」,蔡董事長所領導的海洋公司就是獲選的示範業者之一,與經濟部並肩作戰,共同扛起我國示範離岸風場建置的使命。

海洋公司不負眾望,兩架離岸風電示範機組於民國一○六年順利商轉,不但為我國風電發展由陸域推向離岸樹立重要里程碑,更為海洋示範風場(Formosa I)的建置打下成功基礎,後續更提早一年於民國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商轉,成為台灣第一座具商業規模的離岸示範風場,對台灣離岸風電政策的推動具歷史性指標意義。

蔡董事長透過本書,分享從製造業跨出舒適圈,毅然踏入離岸風電開發,決心投入離岸風電示範獎勵前置規劃,參與第二階段潛力場址,成功帶領團隊再次取得海能風場(Formosa Ⅱ)開發權,這些都是值得學習的寶貴經驗。

蔡董事長也就離岸風電申設遇到議題現身說法,畢竟在投入離岸風電初期,不僅需要籌措龐大的資金,還需要成熟的技術,以支撐整個風場開發。外界一定深感好奇,本土公司究竟是如何辦到?海洋示範風場不但順利在規定期限前完成設置,示範機組自商轉以來也已通過多次颱風及地震的考驗,由於台灣獨特氣候條件,未來也將持續累積對離岸風機影響的重要觀測數據。

為達成民國一一四年我國綠能發電占比二十%的目標,政府積極推動太陽光電與離岸風電政策,其中,風電採「先示範、次潛力、後區塊」的方式,已獲得極大成功。海洋風場的成功案例,已驗證台灣發展離岸風電在行政程序、開發技術及財務融資等面向的可行性,並提升民眾對我國發展離岸風電的信心。

本書詳載蔡董事長投入離岸風電開發以來的心路歷程,細數市場逆境中披荊斬棘、乘風破浪的點點滴滴,更彰顯蔡董事長將台灣離岸風電事業推向國際的企業家格局視野與風範,我真心推薦給熱愛台灣的每一個人,一起體會並展望台灣離岸風電的未來。


【推薦序二】
創業家精神,為離岸風電獲取寶貴經驗
國立政治大學名譽講座教授/司徒達賢

本書主角蔡朝陽董事長,是政治大學企業家班第三十屆畢業的傑出校友。十年前,當他在學時,就知道他過去曾憑著自己的化工專業,以創新的技術,為世界上許多風力發電機提供輕而耐用的大型扇葉。也曾聽他提到,全球已經建有數千座離岸風機,而台灣海峽擁有優良的條件,若大量興建離岸風機,可以為台灣提供源源不絕的電力。他也告訴大家,當時正在考慮進一步發展成為離岸風電的開發商及營運商,但我總覺得這或許只是一個遠大的夢想而已。

後來在媒體上看到他所領導的「上緯」公司,真的大力投入了這個產業,而且在第一階段遴選中,獲得第一名的成績。然而不久後,第二階段的遴選則被排除在名單之外,令我十分詫異。直到拜讀了本書的稿件,才略為明白這一段複雜又充滿挑戰的歷程。

離岸風電的開發,在台灣是一項完全缺乏過去經驗的大型建設專案。其進行過程牽涉到許多複雜的議題,也與許多政府部會的政策與法規息息相關。整體國家的成本效益、投資者、營運商的成本效益等都必須精細計算與研商之外,其他如環保、保育、航運安全、融資,以及建設時所必須使用的技術、機具、材料、技術工人,都與過去大家所熟悉的工程大不相同,而海象、地質、颱風、地震等,更提高了工作進行的複雜度與不可預測性。由於缺乏經驗,因此不僅需要專業而審慎的規劃、勇於突破的創業家精神,更需要政府對此一政策除了口頭宣示之外實質而主動的協助。而所謂實質的協助則應包括了法規的及早調整與訂定、各部會之間政策與行動的協調整合、各種專業人才的培訓,甚至資金方面的支援或保證。

目前我們的離岸風電計畫已進入新的階段,蔡朝陽董事長雖然未能再繼續參與風場的建設,但如本書中所說,過去十年他憑著一股熱情所投入的心血資金,至少換得許多極為寶貴的經驗,並將繼續秉持著一如當年的創業家精神,投入相關的新事業。

閱畢本書,除了對蔡董事長表示高度的敬佩與祝福之外,也對這種大型國家級專案有了更多的了解與期待。


【推薦序三】
有幸見證台灣離岸風電的發展歷程
英國在台辦事處代表/唐凱琳(Catherine Nettleton)

潔淨能源轉型是對抗氣候變遷的重要一大步,我很榮幸在擔任英國在台辦事處代表的四年間見證了台灣在離岸風電產業的發展及成果,也理解蔡董事長在這過程中努力不懈,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過去近二十年來,英國持續不斷地與台灣在政策、經驗及技術上交流,也很開心蔡董第一次看到離岸風場是在英國。為支持台灣離岸風電發展計畫,目前已有二十六家相關的英國公司在台灣設立分公司,與台灣進行各項技術及服務合作,也創造許多新的台灣在地就業機會,我相當樂見這樣實質且共榮的合作。

再生能源在許多地區,包含英國,已成為成本較低的發電系統,而發展再生能源不僅能積極的在電力部門大量減碳,降低對氣候變遷的影響,也能積極發展符合經濟效益及永續經營的產業。英國的經驗證明了綠色經濟成長的可能性,自一九九○年起我們的經濟成長了七十五%,碳排放卻足足降低了四十三%,而我們也將持續支持台灣邁向這樣的發展路徑。

感謝蔡董事長將心路歷程無私地分享給大家,鼓勵許多台灣的專業人才持續投入離岸風電產業,也期待蔡董能持續為台灣的永續發展盡心力。

 

目次

序文
對台灣離岸風電的推動留下歷史性指標意義 沈榮津
創業家精神,為離岸風電獲取寶貴經驗 司徒達賢
有幸見證台灣離岸風電的發展歷程 唐凱琳(Catherine Nettleton)

導讀
第一章 那條漫漫長路 走向一切開始的根
第二章 創業的夢想,比當博士還重要
第三章 從無到有,醞釀遠大夢想
第四章 天時地利,造就難得一見契機
第五章 尊重在地,共榮成為雙贏的開始
第六章 勇者無懼,先驅者的崎嶇之路
第七章 險阻不斷,驚滔駭浪的起建歷程
第八章 創造歷史,為下一代鋪下未來坦途
第九章 淡出開發,只求無愧於心
第十章 勇敢轉身,為未來再拚一回

書摘/試閱

導讀:上緯投入離岸風電 究竟為台灣帶來什麼?
追尋「能源安全」、「經濟發展」以及「環境永續」的美好未來

讓全球都措手不及的二○二○結束前,有兩則新聞出現,可以讓我們多想一想。
第一則新聞,是經濟部在「台歐盟經貿對話會議」表示,歐盟已成台灣最大外資來源,光是二○二○年十月底前,歐盟在台投資就高達四百八十五億美元,主因台灣積極發展離岸風電,吸引歐洲業者不斷加碼投入。
第二個消息也很有意思,國發會在中經院舉辦的「二○二一年經濟展望論壇」指出,為了刺激經濟成長,將積極籌組四大國家隊,主攻新世代半導體、5G通訊、精準醫療,以及離岸風電,打造「護國群山」。
近年來離岸風電持續成為新聞話題,無論民間或官方,似乎常常將之視為下一個台灣競爭力的動能來源。
但是很少人深入追究,台灣的離岸風電從何起始?
到底怎麼做出來?
又會把我們帶往什麼樣的未來?
其實,台灣投入離岸風電的歷史很短淺,時間軸拉長一點,大概十年;真正加速進行,也不過是近五年之事。
可是台灣踏出離岸風電的第一步,卻有很重要的意義。在這個處處拼比國家競爭力的時代,台灣拿到了中國之外的亞洲第一,遙遙領先日本、韓國,當然也把其他亞太地區全拋在腦後。
台灣有著得天獨厚的台灣海峽,可以發展效益可觀的海上風場。
這整個發展過程,是一個神奇的「從無到有」故事,像變魔術一樣,但背後其實藏著無數的汗水與辛酸。
可以這麼說,如果上緯未曾率先投入最早的離岸風電開發,通過種種艱難的考驗,證明離岸風電在台灣確實可行,就不會有今日百花齊放的榮景。

台灣風能協會理事長,同時也是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工學院副院長、河海工程系與海洋工程科技中心教授簡連貴便指出,想在台灣海峽架設風機,需要克服的困難實在不少。
從自然環境來看,首先就必須應對湧浪、颱風、東北季風的挑戰,海上施工難度非常高。再來,台灣海峽地質條件充滿變動性,必須做好完備的探勘與調查作業,才能確保動輒上千噸的風機架設在海床上,至少維持二十年運作無虞。
但是更大的問題,還是相關基礎建設缺乏、人才不足,取得鉅額融資也極為困難。
「最早面臨的,就是台灣缺乏海事工程專業施工船、也沒有適當補給港,無論環評、相關法規,當時都還不是很完備,一切要從頭開始。」簡連貴分析,過往台灣就算有海事工程,也多半集中在港灣工程;但是離岸風場位於開放性海域,完全沒有遮蔽,與陸地截然不同,就算引進國外富有經驗的海事工程團隊,台灣海域的狀況,也與歐美迥異,海域作業環境風險大。
「在開拓離岸風電的過程中,上緯付出很大代價,尤其因為缺乏海事工程經驗,繳了很多學費!」簡連貴指出,最難得的是,上緯在艱困環境下依然不曾放棄,充分連結在地化經驗,並扶持產業,讓國內工程顧問公司在與國際夥伴攜手過程中,培養出更多離岸風電產業專業人才。
不只工程充滿挑戰,更難的是,離岸風電開發的融資,必須獲得第三方認證,才能取得資金。從一開始,各方就因為不了解產業的特性,並不看好離岸風電,對政府的決心也無從確定。直到「非核家園」主張更為明確,後續風電區塊開發漸次拍板,離岸風電才真正大幅拓展。
「我認為上緯在二○一六年完成兩支示範風機,絕對具有關鍵指標性!」簡連貴分析,這等於是完整走完一遍離岸風電籌設、施工安裝與竣工營運流程,為台灣離岸風電後續奠下可持續發展基礎,讓行政機關與開發業者,都更清楚籌建風場會實際遇到的問題,並找出解決方案。
「假如沒有上緯的示範風機以及海洋風場投入營運,大家對於台灣能否成功推動離岸風電,一定仍會存疑。」簡連貴指出,由上緯董事長蔡朝陽的執著,可以感受他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與使命感,尤其帶領團隊突破各種困難的歷程,更能看出堅定不移的毅力。
「如果沒有堅持完成示範風場,台灣就不會有發展離岸風電的契機,外商也不可能產生那麼大的信心,進而願意大舉投資,因此上緯功不可沒,的確是台灣離岸風電的關鍵推手。」

臺灣大學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同時也是「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離岸風電與海洋能源計畫召集人江茂雄,則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解析離岸風電,究竟為台灣帶來什麼不一樣的時代意義。
「以北歐國家丹麥來看,人口僅有七百萬,但卻是小國大戰略,諸如領先全球的『沃旭』就由國家力量支持,向全球輸出離岸風電發展經驗,非常值得學習。」
「再以風機製造來看,台灣海峽幾乎每七秒就有一波浪潮襲來,不斷衝擊風機下,很容易造成金屬疲勞,如何避免這種問題,在製造技術上就很有難度,因此風機的關鍵技術,始終掌握在歐洲少數幾家公司手上,形成一種實力。」
但是江茂雄也點出,硬體能力並不是唯一門檻,「英國其實缺乏風電製造產業,離岸風電規模卻是排名全球第一,躋身綠能大國,」證明事在人為,只要政策與配套措施得宜,就能創造出強大的國家競爭力。
江茂雄接著深入分析,一般人看得到的風機,其實只佔整個離岸風電工程的三分之一,常被忽略的水下基礎建設、風場維護、海事工程、電網併聯等領域,還有更大發展空間。「台灣已創造出上千座風機的內需市場,有條件發展出產業規模,放眼亞洲更大的發揮舞台。」
「最關鍵的是,風電會帶動產業發展,增加就業市場的多元發展,為下一代形成力量,」江茂雄就分享至歐洲風電公司參訪的經驗表示,很多年輕專才,可能二、三十歲就乘著這波浪潮崛起。「這也是台灣新世代能夠發揮的另一個契機,離岸風電人才,未來可在國際流動,表現舞台非常大。」
因此台大近期便與丹麥、荷蘭合作推出離岸風電碩士學程,成為亞洲首創。「比方說我們看到丹麥科技大學的風能系,很多便是由過往的核能專業人員轉換跑道而來,」其他國家的能源轉型,也足堪台灣作為借鏡。
「很多陳舊的觀念,現在都需要重新改寫,因為科技不斷進步,只要克服穩定性等問題,並不需要侷限在核能或火力。」江茂雄分析,綠能電網未必較不穩定,只要台電做好智慧電網布局,再生能源佔比,未來還可以再提高。
而關於儲電,還可以搭配離岸風電,發展全球正矚目的製氫技術,甚至往燃料電池發展,未來,充滿無限可能。
「離岸風電的技術發展非常快,我們應該把眼光放得更遠。」江茂雄指出,即使很多人擔心離岸風電會帶來環境衝擊,但其實也僅止於施工階段,進入實際營運後,對環境的影響並不大。
「有人還說風機在夏季不會旋轉,其實這並不正確,從上緯兩支示範風機來看,容量因子最低都有二○%以上,平均則為四○%以上,效能不差。」
「目前,台灣的能源自主僅有二%,其他都仰賴進口,如果突然中斷,馬上無以為繼,」江茂雄指出,台灣海峽恰好如同「漏斗」,在玉山與武夷山包夾之下,形成一股強風通道,造就出難得的風力資源,能發展自給自足的綠色能源。
過去,在台灣曾提出各種不同形式的綠能想像。有的鎖定「地熱」,可惜發電效率不夠高,很難邁向大規模商業化。
也有鎖定黑潮發電,流速雖慢,卻很穩定,可在台灣東海岸的海面下發電。不過,這也僅停留在「概念發想」階段。
只有離岸風電,已實際在歐洲成功運轉二十多年,證明具有永續經營的可能,而且還在不斷進化之中,成為全球熱切發展的新顯學。
「下一個階段,我們甚至可以瞄準五○公尺以上深海,以浮動式載台,發展浮動式風機,這也許又是台灣的另一個機會,因為放眼全球,相關技術都才剛起步而已。」

對於低汙染、可永續利用的再生能源,多年前台灣就已未雨綢繆,「超前佈署」。
曾任臺灣大學代理校長、目前擔任臺大IBM量子電腦中心主任的張慶瑞,更早之前任職國科會國合處長,肩負國際合作重任,業務重點之一便是「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積極為台灣尋找各國合作夥伴。
「當時我們就看到蘇格蘭投入波浪發電,北歐與德國則積極發展離岸風電,另外還有潮汐能發電、溫差發電等各種可再生能源探索。」張慶瑞回顧。
「台灣當時也研究過黑潮發電,因為赤道熱流會產生海底強力水流,如同水下風電一樣,如果可以利用,也具有發電潛力。另外,液態甲烷也曾被看好,可從深海底層開採利用,這些可能性,我們當時都評估過。」對於再生能源議題,張慶瑞並不陌生。
但是他沒想到,幾年後他會結識台灣離岸風電的拓荒者,還看著他一路披荊斬棘,開創台灣離岸風電紀元。
一趟偶然的西藏探查之旅,讓原本各自在科學界與產業界耕耘的兩人有了交集。
「我會認識蔡董事長,要追溯到二○一四年,當時台中科博館館長孫維新想在西藏建立一座天文觀測站,由於陳景松與蔡朝陽兩位都是科博館贊助者,大家便聯合起來組成五人探勘小組,旅途中就開始感覺到蔡董事長是個性直爽的人。」
「當時他談到新疆風電,也提起想投入台灣離岸風電開發,我因為了解箇中難度極高,因此感到很訝異,直覺不可能。不過因為大家剛在旅途初識,基於禮貌與尊重,我並沒有多加評論。」
而在西藏之旅後,彼此也偶爾聚會,蔡朝陽總不時分享他在投入離岸風電所遇到的困難。
先是要通過環評、處理白海豚保育、地方關係、漁業補償等問題,再來還要確認水下是否有考古文物(要請潛水夫下海勘查),規劃電網、輸送、併網、儲電等環節,其間施工船甚至一度還遇到颱風天無港口停靠的窘境……。
「這麼多的困難接踵而來,一般人可能早就放棄了,」張慶瑞笑著回顧,後來曾經跟蔡朝陽開玩笑道:「你如果不是傻子,就是騙子!」
這個世界上,恐怕沒有騙子,會願意承受這麼多的磨難與痛苦。
但卻可能有傻子,會甘心為理想而奮鬥,堅定不移。
「上緯這兩支示範風機的完成,過程困難超乎常人想像,需要很強的統合與組織力,也要很有毅力跟恆心。從門外漢可以做到這樣,真的不簡單!」張慶瑞回顧,蔡朝陽在五十五歲時還孤注一擲,若是失敗了,可能就一無所有,辛苦建立起來的公司,也會化為烏有。
「若是他當初沒堅持下去,台灣也不會有離岸風電,我看他做出這樣的成績,心裡非常佩服,也看到他像他父親一樣,有著『憨牛』的堅毅特質。」
也就是這樣的「憨牛」精神,我們打開這本書,才能知曉「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來龍去脈,深入這段台灣離岸風電起始,走進跌宕起伏的故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78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