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看得到的世界史(下冊):99樣物品的故事 你對未來會有1個答案
79折
看得到的世界史(下冊):99樣物品的故事 你對未來會有1個答案
看得到的世界史(下冊):99樣物品的故事 你對未來會有1個答案
看得到的世界史(下冊):99樣物品的故事 你對未來會有1個答案
看得到的世界史(下冊):99樣物品的故事 你對未來會有1個答案
看得到的世界史(下冊):99樣物品的故事 你對未來會有1個答案
看得到的世界史(下冊):99樣物品的故事 你對未來會有1個答案
看得到的世界史(下冊):99樣物品的故事 你對未來會有1個答案
看得到的世界史(下冊):99樣物品的故事 你對未來會有1個答案
看得到的世界史(下冊):99樣物品的故事 你對未來會有1個答案
看得到的世界史(下冊):99樣物品的故事 你對未來會有1個答案
看得到的世界史(下冊):99樣物品的故事 你對未來會有1個答案
看得到的世界史(下冊):99樣物品的故事 你對未來會有1個答案
看得到的世界史(下冊):99樣物品的故事 你對未來會有1個答案
看得到的世界史(下冊):99樣物品的故事 你對未來會有1個答案
看得到的世界史(下冊):99樣物品的故事 你對未來會有1個答案
看得到的世界史(下冊):99樣物品的故事 你對未來會有1個答案
看得到的世界史(下冊):99樣物品的故事 你對未來會有1個答案
看得到的世界史(下冊):99樣物品的故事 你對未來會有1個答案
看得到的世界史(下冊):99樣物品的故事 你對未來會有1個答案
看得到的世界史(下冊):99樣物品的故事 你對未來會有1個答案
看得到的世界史(下冊):99樣物品的故事 你對未來會有1個答案
看得到的世界史(下冊):99樣物品的故事 你對未來會有1個答案
看得到的世界史(下冊):99樣物品的故事 你對未來會有1個答案

看得到的世界史(下冊):99樣物品的故事 你對未來會有1個答案

定  價:NT$ 480 元
優惠價:79379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95折,單本省下19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暢銷五萬本紀念版)

大英博物館與英國國家廣播公司合力打造的曠世鉅著,
《紐約時報》整版報導:
全世界只有大英博物館能辦到的世界史撰寫計畫……。
很可能是人類歷史上空前絕後的一項成果。

這是一本用100樣物品貫串世界歷史的故事書。
大英博物館館長親自撰寫,動員100位館員、時間長達四年,
從大英博物館800萬件館藏挑出100件最有代表性物品,採訪專家超過四百位
(遍及雕塑家、音樂家、畫家、醫學權威、人類學家、漢學家……大多不是歷史學者)。

◎本書以廣播形式播出時,吸引了英國1,100萬人口同時收聽。
◎英國各大暢銷書排行榜冠軍,超過八週。
◎美國版上市第一週立刻打進紐約時報非小說類暢銷排行榜,超過四個月。
◎Amazon.com網路書店前五十大暢銷書。

你所熟悉的世界史肯定是這樣:
一個國家、一段時間、一些大人物,寫下一個大事件。
但是,本書不這樣講故事。

麥葛瑞格館長說,因為「歷史是勝利者寫的,只有勝利者知道怎麼運用文字時,
歷史更可能被有意或無意的扭曲。失敗者的社會遭到征服或摧毀時,經常只剩下
他們的器物能夠述說他們的故事。」
因此,大英博物館展開這個計畫,用文物讓我們看到歷史。
於是,這一部由大英博物館打造的巨著,顛覆了所有人的想像,挑動了千萬人的好奇心。因為我們這才知道:

◎兩百萬年前出門旅行,該帶什麼?答案是手斧。帶著它,人類的祖先從非洲走出來,到了亞洲、歐洲,所以,這個發明是人類科技史上的大躍進。

◎一個流浪漢在東非海岸邊撿到一千年前各式各樣的碎陶片,使得專家證明世界早就是平的。整個印度洋根本就像「地中海」一樣,因為中國、印尼、印度、波斯灣和東非之間,定期貿易的船隻早就頻繁穿梭,把原料和成品流通到很遠的地方。

◎一個北美的水獺菸斗,說明了我們的祖先至少在兩千年前就開始抽菸。這年頭公共場所禁止吸菸,但當時反而是一種公開場合的宗教性神聖行為。難以想像吧?

本書的基礎是由大英博物館和英國國家廣播公司旗下的BBC Radio 4聯袂打造。
緣起於館長麥葛瑞格受BBC電臺邀請,上節目解說幾個館藏,不料大受聽眾好評,
2011年5月創下高達1,100萬人收聽新紀錄,
於是產生了用電臺節目介紹大英博物館館藏的偉大計畫,
而這本書就是創下歷史紀錄的成果。

本書共分二冊,上冊從作者序到第50章,下冊從第51章到第100章。

作者簡介

尼爾.麥葛瑞格(Neil MacGregor)
2002年起擔任大英博物館館長。
1946年生於蘇格蘭的格拉斯哥,在牛津大學研修德文與法文。後來在法國巴黎高等學院(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攻讀哲學。然後在愛丁堡大學讀法律,1972年取得蘇格蘭律師執照。但他取得律師資格後,轉向童年時代的最愛藝術,1973年在英國首屈一指的藝術史學院Courtauld Institute of Art暑期班研修藝術史,該院院長安東尼.布朗特(Anthony Blunt)看出他的天分,將他收入門下。
他是英國著名的藝術學者,身為300年歷史的倫敦古物專家學會成員,獲得英國女王頒贈功績勛章(Order of Merit)。
於1981至1987年主編英語世界歷史最悠久的美術及裝飾藝術期刊《伯靈頓雜誌》(The Burlington Magazine),1987至2002年主持英國國家藝廊。

劉道捷(翻譯作者序至第50章)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曾任國內財經專業報紙國際新聞中心主任。
譯作包括:《基業長青》、《下一個社會》、《野蠻的下一個社會》、《猶太人致富金律》、《資本家的冒險》、《打敗大盤的獲利公式》等書。譯作曾獲中國時報、聯合報年度十大好書獎及其他獎項。

拾已安 (翻譯第51章至第100章)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國立中正大學外國語文研究所碩士。中臺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講師,教授中英文翻譯相關課程。

E-mail:ian.shyr@yahoo.com.tw

作者序 不可能的任務

用物品說歷史,正是博物館存在的理由。大英博物館兩百五十多年來持續蒐集全球各地的物品,因此,如果你想用物品訴說世界歷史,大英博物館是個不錯的起點。事實上,你可以說,1753年英國國會設立大英博物館、下令館方應該「力求普及」並對大眾免費開放後,這一直都是館方努力的目標。本書是2010年英國廣播公司(BBC)第四廣播網系列節目的記錄,同時也是大英博物館自開館以來不斷在做、或是企圖做到的努力中,最新的成果。
《看得到的世界史》用一百件物品說歷史,遊戲規則是由第四廣播網總臺長馬克.達瑪瑟(Mark Damazer)制定,十分簡單明瞭:大英博物館和英國廣播公司的同仁,要從館藏中選出一百件物品,涵蓋的時間從200萬年前人類史的發端到現代,涵蓋的範圍囊括全世界最遙遠的地方,而且力求公平。工作人員試著呈現人類經驗中的各種面相,讓我們了解整個社會,而不只是權貴階級的生活,因此物品當中要有普通的日常用品,也涵括藝術傑作。
由於每週要播出五段節目,我們必須把物品分成五件一組,把地球快轉到不同時期,利用該段時期的物品,簡介五項當時的世界情勢。由於大英博物館的館藏囊括全世界,英國廣播公司的廣播亦遍及全世界,我們決定邀請世界各地的專家和評論家參與。這樣一來,儘管每則物品的介紹都只是世界史的一部分,但整體上卻依舊是全世界一起促成的歷史(基於著作權的關係,參與者所說的話,大致上就是印在書上的文字)。
這項計畫從很多方面來看,顯然都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是有一點曾經引發特別激烈的辯論:這一百件物品並不是在電視上介紹、而是在廣播中呈現,聽眾必須透過聆聽來想像,無法看到物品。本來我以為博物館同仁習慣仔細端詳物品,會被這種方式難倒,但英國廣播公司的小組卻信心十足,他們知道想像一樣東西,是用非常特殊的方式把東西變成自己的;他們知道每位聽眾都會把節目討論的文物,變成自己的文物,從而把這些歷史變成自己的歷史。
為了方便一定要看到實物、卻不能親赴大英博物館的人,館方把所有物品的照片放在大英博物館《看得到的世界史》的網站上,而現在又以這本圖文並茂的精美書籍,來呈現這一百件物品。

推薦序一
博物館,應該這樣參觀!

建中退休歷史老師、故宮博物院資深導覽志工╱周志宇

大家應該都參觀過博物館,你還記得參觀的內容嗎?
一件件的文物陳列在博物館的玻璃櫃中,前面標著器物的名稱、時代、作者(如果有的話),有時可能還有一些簡短的說明,導覽人員的陳述比解說板略多一些,不便宜的導覽手冊比導覽人員的內容又多一些。然則,總是覺得那些文物離我們很遠,與我們沒有關係,所以參觀歸參觀,多半說不上有什麼實質上的收穫,這也許是多數人參觀博物館後的最大感受。其實每一件文物背後,都有非常複雜的故事,只要找到適當的方法,這些沉默了上千年甚至萬年的文物,都會說出很精彩的故事。
臺北外雙溪的故宮博物院幾乎是所有學校都會安排的參觀處所,其中的藏品既多且精,也是所有觀光客必到的朝聖地點。三樓銅器展示區中,一件件泛著或綠或褐的色澤,以它們特有的身形訴說著自己的故事,這些故事常常很隱諱,你得多用些心。有一個區域放置幾件晚商到西周初期製作的青銅器,它們有很大的比例是方形器,這些銅器上多半有相同的方形符號,由「亞、醜」兩個字組合而成,所以被館方命名為「亞醜器」。商周青銅器的鑄造方式與中國以外的地區不同,是獨有的「塊範法」。這些以塊範法鑄造的方形器困難度比較高,這說明「亞醜」家族擁有非常高明的匠師,同時也顯示這個家族的財力與生產能力都很高。事實上,這個主要分布在山東半島的殷商大貴族勢力,直到商亡之後都不肯向周人屈服,一直到成王時,才被周人攻滅。顯示周人取代殷商,花費了一段相當長的時間,這也可以間接說明西周在滅商之後,必須東征的理由。
展件中有一件「亞醜方尊」,高39.1公分,口徑29.9公分,四個正面嵌鑄了鹿首,四個角落則嵌鑄了四個象首,大象高舉鼻子,雙耳扇張,象牙由嘴兩側伸出,模樣十分傳神而寫實。寫實的表現手法說明當時的人一定見過大象,但北方為何會有大象呢?我們再搜尋一下館中,會發現依照另一種熱帶動物形象製造出來的青銅酒器,在館中被命名為「犧尊」,犧的原義是古代供宗廟祭祀用的純色牲畜,多半指白色的牛。但犧尊的外形特殊,明顯不是牛,而應該是一種「貘」科的動物,而且,在許多博物館還收藏了「象尊」、「犀牛尊」,象、貘、犀牛這些熱帶動物存在的事實,說明當時中國北方的溫度和溼度都比今天高,而那些熱帶動物都是當地的原生動物,在華北考古出土大量碳化的竹子也支持這個說法。
青銅是銅與錫的合金,這兩種金屬礦都非當地所產,必須由千里以外運來,顯然他們有高效能的運輸貿易系統,一般人難以擁有如此的條件,能夠生產並擁有這些昂貴器皿的人,大概只有統治階層的貴族。而這些既精緻又笨重的器皿,在日常生活領域使用起來顯然非常不便,所以,它們多半可能只有在特殊場合,諸如祭祀或典禮的時候使用,所以它們在「禮」的意義上可能比「器」的意義更大,這個由器走向禮的過程,也許可以反應禮制發展的某些面向。另外一件值得留意的是,商代青銅器中,用在飲酒功能的器皿明顯的多(與周代的青銅器比較),小件的如爵、角、觚、斝、觶、尊、卣,大件的如鑑、罍、壺等,幾乎都與酒有關。酒器眾多反應飲酒風氣的興盛,就像現在流行喝咖啡,稍微講究的人,家中常常會擁有磨豆機、濾杯、美式壺、摩卡壺、義式壓縮咖啡機……其中的一種或兩種,甚至更多。商代擁有多類酒器,說明飲酒風氣很盛,飲酒風氣之盛說明殷商時代酒的普遍,這可以反應一件事實:殷商的農業十分發達,因此有大量多餘的穀物可以用來釀酒。當然,繁榮的農業生產說明了這個王國的富裕與強大,他們能夠培養出這麼多傑出的工匠也就可以理解了。
下次再去故宮看那些商代青銅器時,會不會有比較不同的感受呢?想想,自己與友人坐在充滿音樂的餐廳,手中拿著英國製的骨瓷咖啡杯,烘得正好的耶加雪夫咖啡冒著略帶酸味的香氣撲鼻而來,咖啡尚未入口,兩頰已經微微滲出津液。那種感覺,就像三千兩百年前的殷商貴族,莊重的舉起手中金黃色的銅觚,酒的微溫透過青銅杯傳遞到掌心,酒香淡淡的散在空氣中,於是虔敬無比的向祖先說出心中的想望,就像在與坐在鄰座的親人聊天一般。其實,三千多年的時空,距離今天並沒有想像中遙遠。
我設想中的博物館參觀,應該是在這樣的情景下進行。歷史不該只是課堂中的知識,更不該只是一種考試的內容,透過博物館的文物,我們可以更清晰、更具體的感受到千百年前發生過的事,只要我們有適當的引導。
很開心看到一本這樣的書。出版社的編輯問我願不願意為這本名為《看得到的世界史》寫推薦序,她說:「這是大英博物館出的一本書,超精彩的。」我完全同意她的說法,而且必須承認,作者大英博物館館長尼爾.麥葛瑞格先生的博學令本書變得格外動人。
本書的原始書名是《從100件文物看世界歷史》,大英博物館收藏超過八百萬件文物,無論質或量在世界上都無出其右者,要從其中選出區區100件文物來描述人類的歷史,也就是說平均每八萬件文物中只能選取一件,那真是件無比艱困的任務。而要藉著這100件文物來描繪人類兩百多萬年來的發展軌跡,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作者以其無比淵博的知識、動人的文筆,透過文物本身的解析、歷史背景的鋪陳、相關事件的勾連,清晰的畫出一幅幅鮮活的歷史圖像,這些原本毫不起眼,靜靜的躺在博物館某個角落的文物,因此有了鮮活的生命。作者不只告訴我們在那些地方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更精彩是,他示範了正確的博物館參觀方式。當然,我們期待下一次參觀國內博物館的時候,能夠遇上這樣精彩的引導,更期待國內也能看到這樣的著作。

(本文作者周志宇,為建國中學退休歷史科教師與歷史社指導老師,亦擔任歷史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導覽志工。)

推薦序二
看得見的物件,看得見的文明

知名作家、節目主持人╱謝哲青

1753年4月,大不列顛王國及愛爾蘭國王喬治二世(George II of Great Britain),於西敏宮議會(Palace of Westminster)熱情支持,以英格蘭著名收藏家漢斯‧史隆(Hans Sloane)的收藏品為中心,承購並改建倫敦市區附近的蒙塔古大樓(Montague Building),歷經長達六年的籌措準備,終於在1759年1月15日正式對公眾開放,並且堅持「博物館應該是全體人類共享的教育殿堂」的營運理念,直到今天,仍對絡繹不絕的旅客不收分文。
今天,你從大羅素街(Great Russell St)極具庶民風格的前門進入,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讓人聯想到雅典帕德嫩神殿的壯麗立面。1853年由官方印行的《大英博物館概要》中寫道:「……文明大幅度的進步,三角楣飾的東角傾斜的象徵是數學,暗示著追求永恆的科學原則;西角傾斜的主題側是戲劇、詩、音樂與美術,整體雕刻主題的呈現在於強調科學與人文精神之間的平衡……全體物件以雕刻為主,因為這是最有力的表現形式……。」許多人不了解,精緻莊嚴的三角楣飾雕刻,隱含著「文明帶動世界向前」的人文主義思維。
穿過希臘愛奧尼亞風的幽暗門廊,就好像歷經了智識的闇瞽蒙昧,緊接而來的,是宏大開闊的中央大廳。這座正式名稱為「伊莉莎白二世大庭院」(Queen Elizabeth II Great Court)的明亮空間,洋溢著後現代的藝術感動。參與這座中庭建築設計的兩位大師:諾曼‧佛斯特爵士(Sir Norman Foster)與艾德蒙‧哈波德爵士(Sir Edmund Happold),透過自由輕盈的空間,向我們傳達了學術無國界、學海無涯的開放訊息。更特別的是,伊莉莎白二世大庭院雖是後工業時代的前衛設計,卻一點也沒有減損它古老而美好的維多利亞時代氛圍。
除了充滿知性與美的公共空間外,大英博物館高達八百萬件的收藏品,更為整個空間增添深厚雋永的故事性與藝術性。除了大家所熟知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雅典帕德嫩神廟(The Parthenon of the Athenian Acropolis)的大理石雕刻、波特蘭花瓶(Portland Vase)、埃及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Amenhotep)的頭像、清宮祕藏的《女史箴圖》長卷、復活節島的荷瓦巨石像之外,還有許許多不為人所知的典藏,正在角落等待你來發現、了解。
我個人有幾件特別偏愛的物件,都充滿了濃厚的故事性與傳奇性,像是由英國最傳奇的數學家、天文學與占星學家約翰‧迪伊博士(John Dee,1527-1608)所製作的蠟製圓盤與水晶球就相當有趣。約翰‧迪伊同時也是出色的地理學家,更是伊莉莎白女王的首席顧問。傳說他可以與天使對話,並從水晶球裡看出伊莉莎白女王的命運,畢生都奉獻給鍊金術、占卜、以諾魔法(Enochian magic)及赫耳墨斯哲學(Hermeticism)。
約翰‧迪伊的學術成就穿梭於科學與神祕之間,並試圖透過數學公式與邏輯辯證將兩個世界合而為一。他熱衷於推廣數學,曾經以弱冠之齡在巴黎大學講授高等代數。篤實的研究態度更讓他成為一個受人尊重的天文學家,在英國海外探險與殖民墾荒也是一名專家,為英格蘭海外人員提供教育訓練。我們所熟悉的「大英帝國」(British Empire)一詞,就是約翰‧迪伊創造的。
按照歷史文獻的研究,約翰‧迪伊與同時代稍早的李奧納多‧達文西、米開朗基羅,都是典型的文藝復興人。他與丹麥的天文學家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是好朋友,也相當熟稔哥白尼(Copernicus)的學說,即使不曾公開擁護,個人卻篤信日心說並透過數學計算證實;同時,也是神祕學家的約翰‧迪伊透過占星推演,為伊莉莎白女王擇定登基,甚至對抗西班牙無敵艦隊的宣戰、出征日期。約翰‧迪伊所遺留下來的魔法用品與個人研究筆記,是英格蘭從蒙昧的中世紀進入文藝復興的歷史標誌。
即使只是一件小小的蠟製圓盤,背後都有如此豐厚的故事存在,那大英博物館典藏的八百萬件精品,更是超越了八百萬這個數字所蘊涵的意義。人類文明從發端,歷經漫長的時間進程,從東非大裂谷到大洋洲的海中孤島,從撒哈拉荒漠到墨西哥的熱帶雨林,從穴居到城市,從聚落到大帝國,每一個物件,都帶來過去的訊息,訴說著被時間所遺忘的故事。想要了解大英博物館,了解人之所以為人,您手上的這本書,正是通往歷史學與考古學殿堂,最好的叩門磚。

(本文作者謝哲青,現主持《青春愛讀書》、《下班經濟學》、《音樂心旅行》、《城市的100個發現》、《遇見一幅畫》等節目,長期推動閱讀與藝術文化活動,豐富的學養和多領域的涉獵,為華人圈知名的藝術、旅行說書人。)

目次

下冊目錄

第十一篇 殿堂深處:宮廷的祕密(西元七百年~西元九百年)
51馬雅王室放血浮雕:巨大城市為何被遺忘在叢林深處
52後宮壁畫殘片:一千零一夜與快活之城
53洛泰爾水晶:國王也不能誣陷王后的貞操
54度母菩薩像:身材曼妙的慷慨救度者
55唐墓葬陶俑:生前訃聞自吹捧,死要排場貪無厭

第十二篇 朝聖者、劫掠者和經商者(西元八百年~西元一千三百年)
56約克郡河谷寶藏:信奉聖伯多祿也信雷神索爾的維京人
57聖海德薇的寬口大酒杯:清水變美酒,真的
58日本青銅鏡:看過源氏物語,拋進神聖水池
59婆羅浮屠佛頭:媲美希臘羅馬的爪哇雕像山
60基盧瓦瓷器碎片:千年前的印度洋,有如地中海

第十三篇 身分地位的象徵(西元一千一百年~西元一千五百年)
61路易斯西洋棋:印度發明,在北歐配備狂戰士
62希伯來星盤:西班牙限量版衛星導航器
63伊費頭像:比羅馬人更精湛的西非雕塑
64大維德花瓶:青花瓷.元朝
65泰諾人儀式用座椅:躺在這張男椅子上,嗑藥起乩

第十四篇 面見諸神(西元一千兩百年~西元一千五百年)
66聖荊棘聖髑盒:耶穌戴過的荊棘冠冕,切下一小段
67東正教凱旋聖像畫:拜占庭帝國因此敗暫停
68濕婆與雪山神女石雕:神會結婚,有肉體愛慾
69瓦斯特克女神雕像:淨化汙物與淫亂
70復活節島雕像「荷瓦」:巨石像背後,刻著無力的補充說明

第十五篇 現代世界的開端(西元一三七五年~西元一五五○年)
71蘇萊曼大帝的花押:大帝國的長壽竅門,官樣文章
72明代的紙鈔:想發行鈔票得先減少文盲
73印加黃金駱馬:幾百個騎兵就滅了世上最大帝國
74帖木兒的翡翠龍形杯:我留名在月球表面
75杜勒的犀牛:全憑想像,竟畫得如此逼真

第十六篇 第一次全球化經濟(西元一四五○年~西元一六五○年)
76機械式大帆船模型:神聖羅馬帝國國家機器縮影
77貝南雕飾版:歐巴與歐洲人:打開你的國門,我的軍隊就不打來
78雙頭蛇雕像:阿茲特克帝國灰飛湮滅之謎
79日本柿右衛門大象:這是一種風格,不只一個人
80西班牙的八里亞爾幣披索:舉世第一枚全球發行貨幣

第十七篇 宗教的寬容與不寬容(西元一五五○年~西元一千七百年)
81什葉派宗教遊行儀杖:他們為何能在伊朗當權幾百年
82印度蒙兀兒王子小畫像:統治印度的伊斯蘭帝國
83印尼皮影戲偶「比瑪」:你信了伊斯蘭嗎?總之我是信了
84墨西哥手抄本地圖:一張記載族群融合的土地謄本
85宗教改革百年紀念大報:沒有印刷術就沒有馬丁路德

第十八篇 探索、剝削與啟蒙(西元一六八○年~西元一八二○年)
86阿坎族的鼓:不只是樂器,更是武器
87夏威夷羽飾頭盔:用意不明的貴重禮物
88北美鹿皮地圖:如何從印第安人手中掠奪土地
89澳洲樹皮盾牌:澳洲怎麼成了罪犯流放地
90玉璧:美麗事物遇上乾隆的低級趣味

第十九篇 大量生產、大眾宣傳(西元一七八○年~西元一九一四年)
91小獵犬號的航海天文鐘:標準時間和進化論都從它開始
92維多利亞時代初期的茶具:我們需要清醒的勞工
93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日本最有名的浮世繪,有歐風
94蘇丹的裂縫鼓:召喚國人為獨立而戰
95爭取婦女參政者所毀損的一便士硬幣:抗爭行動的典範

第二十篇 我們所製造的世界(西元一九一四年~西元二○一○年)
96俄羅斯革命紀念瓷盤:蘇維埃式的商業手段
97霍尼克的〈平淡的村莊〉蝕刻版畫:同性戀,這是我的一部分
98武器寶座:槍桿子出政權的經典作品
99匯豐銀行守約信用卡:合乎伊斯蘭律法,我不是高利貸
100 太陽能燈具與充電組:廉價且讓人類愉悅的解決方案

附錄
地圖 100件物品的源頭

書摘/試閱

馬雅王室放血浮雕:巨大城市為何被遺忘在叢林深處
在上位者的日子其實並不好過:工作時間長、得在公眾面前曝光、責任又重大──至少,他們希望我們這麼認為。然而,我們大多會反駁,他們也得到了相應的地位和薪俸,而且許多人似乎也願意勉為其難的接受這種特殊的利益交換。不過,如果權貴階級的日常工作,包括必須經歷這幅石雕作品裡的折磨與酷刑,那不管在上位者享有多大的特權,每個人在羨慕他們之前,都會重新考慮。我甚至不忍心直視這幅浮雕的圖像。
這是一幅石灰岩浮雕,約有小茶几那麼大,長方形的畫面裡有兩個人,站著的是男性,手上拿著燃燒的火把,旁邊跪著的是女性,兩人都盛裝打扮,戴著極其奢華的頭飾。到目前為止還沒什麼,但如果你再仔細觀察這個女性,整個畫面就變得令人惴惴難安,因為你可以看到,她正拉著一條繩子刺破自己的舌頭,繩子上結滿了刺,刺穿並劃傷了她。
以我這個易受驚嚇的歐洲人來看,這真是令人瞠目結舌的一幕,但是對西元七百年左右的馬雅人來說,這一幕卻表明了國王與王后宗教上的夥伴關係,兩人正在一起完成一項攸關本身權力地位的重大儀式──國王授予王后私人建築,而且肯定只有極少數人能夠受邀觀禮。
偉大的馬雅文明在這幅石雕作品完成後沒多久,就崩潰瓦解了,徒留那些成為廢墟的城市,讓16世紀初來乍到的西班牙訪客困惑不已。幾百年後,探險家在墨西哥南部和瓜地馬拉遊歷時,偶然發現了這些藏在叢林深處、被遺棄的巨大城市。美國探險家史蒂芬斯(John Lloyd Stephens)是第一批現代訪客之一,他在西元1839年,試著描述他所感受到的震撼:

這些矗立在雨林深處的遺跡,沉靜而肅穆,與其他民族的建築作品截然不同。我們對它們的用途、目的和整個歷史,是如此的一無所知,而能夠解釋一切的象形文字,又無人能解,以致論及遺跡是否具有任何道德上的作用時,我不敢妄下任何斷言。

馬雅的版圖涵蓋現在中美洲的宏都拉斯、瓜地馬拉、貝里斯和墨西哥南部,最早的城市出現在西元前五百年左右,只稍早於雅典興建帕德嫩神廟的時間,而且馬雅文明綿延了一千年以上,最大的城市有上萬名居民,城市的中心為金字塔、公共紀念碑和宮殿等建築。拜近來破譯馬雅文字之賜,現在我們能解讀紀念碑上難倒史蒂芬斯的象形文字,了解實際統治者的姓名與歷史。在20世紀這段時間,馬雅不再被視為神話中消失的人種,而是曾經真實存在於歷史的民族。
這幅王后刺破自己舌頭的石雕來自亞旭蘭城。西元六百至八百年間、也就是馬雅文明古典時期的後期,亞旭蘭是一座重要的大城市,也是這個區域的權力中樞。這座城市能有如此顯赫的地位,要歸功於這幅過梁石雕上的國王盾豹王(Shield Jaguar),他75歲時下令進行一項建築計畫,慶賀自己成功統治六十年的豐功偉業。這幅過梁石雕,就來自獻給王后造剋夫人(Lady K'abal Xook)的神殿。
石雕中的盾豹王與王后身著華冠美服,碩大的頭飾可能是用玉和貝殼鑲嵌而成,綴以中美洲特有的長尾鳥綠咬鵑(quetzal bird)閃閃發亮的綠色羽毛。在國王頭飾的頂部,我們可以看到祭祀犧牲者已經乾癟的頭顱,可能是敵人首領的首級。國王胸前戴著一件太陽神形狀的飾品,腳上穿著美洲豹皮毛製成的斑點涼鞋,膝蓋還綁著玉做的護膝。他的妻子則是戴著精緻的項鍊和手鐲。
這幅石雕是神殿裡三幅石雕的其中一幅,每幅石雕分別擺在個別入口上方的過梁上。如果你同時觀看這三幅石雕,就會知道刺破舌頭的舉動,不只是要讓王后以血為獻祭,還要刻意造成劇烈的疼痛──經過這道儀式後,這樣的疼痛可以讓她進入迷幻的恍惚狀態。
施虐與受虐狂(SM)大多讓人觀感不佳,我們多數人都會想方設法逃避疼痛,因此刻意「自殘」,不免讓人想到不穩定的心理狀態。可是古往今來一直都有人相信,自我加諸的疼痛是通往超脫體驗的途徑。對21世紀的人而言,當然包括我在內,願意承受這種痛苦,真是令人難以置信。
王后讓自己承受如此劇烈的疼痛,其實是一種很了不起的虔誠之舉──她的痛苦能召喚並取悅這個國家的眾神,最終成就國王的勝利。心理治療師、同時也是女性心理作家蘇西.奧巴赫博士(Dr Susie Orbach)就認為:

如果你能在身體製造疼痛又能熬過去,就會進入一種境界,雖然不至於到狂喜的地步,但也算得上非比尋常,你會覺得自己能超脫心靈、能做點特別的事情。
我覺得這幅駭人的圖像有趣的地方,是這名女子的痛苦如此明顯。我認為現代人會隱藏自身的痛苦,我們會拿自己忍痛的能力來開玩笑,卻不會真的把痛苦展現出來。
我們在這裡看到的是某種女性能夠體會和反思的東西,儘管看起來非常誇張;這是一種女性與自我的關係、與丈夫之間的關係,或是與子女之間的。這些是男性獲取不了的東西,只有女性做了這些事、完成這些過程,才能感受到自我,讓她們的身分有了意義。我敢肯定王后一定這麼認為。

在這組石雕的下一幅圖案,我們可以看到王后自我傷害的結果。這個放血儀式和承受的疼痛,轉化了造剋夫人的意識,讓她看見承接血液的缽裡,升起神聖大蛇的幻影,蛇口出現一位揮舞長矛的戰士,也就是開創亞旭蘭王朝的先祖,這讓國王與先祖們建立了連結,因而賦與了國王統治的正當性。
對馬雅人來說,放血是悠久的傳統,標誌了馬雅生活裡所有的重要時刻,更是取得王權和神權的途徑。在16世紀,也就是這幅石雕完成的八百年後,馬雅文明早已成了斷垣殘壁,而西班牙人卻猶能碰上存留下來的類似放血儀式,如天主教第一任猶加敦州(Yucatán)主教所描述的:

他們用自己的鮮血獻祭,有時還會把身體割得稀爛,卻置之不理,當成一種記號。有時他們以身體的某些部分獻祭,有些人會以驚險的角度刺穿自己的舌頭,並用短麥稈穿過這些孔洞,來承受可怕的痛苦;有些人會割開陽具多餘的部分(包皮),一如他們對待耳朵的方式。

這幅石雕不尋常之處,在於由女性擔綱儀式的主角。造剋夫人出身亞旭蘭的權貴家庭,國王娶她為妻,代表兩個權貴家庭的結盟。這幅特別的過梁石雕是罕見的例子,呈現出種種王后可以參與的權利和儀式。在其他的馬雅城市,我們找不到這樣的成套石雕組。
就當時的情況來說,造剋夫人的丈夫盾豹王在位時間算是非常長,但這對夫婦過世短短數十載,馬雅所有的大城市無一倖免陷入混亂,其後的馬雅紀念碑,幾乎都在描述戰爭。最後的一批紀念碑,年代為西元九百年左右。國祚千年的悠久政治制度崩潰瓦解,一度擁有數百萬民居的盛況如今罕無人煙,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我們至今沒有明確的答案。
最廣為大家接受的答案是環境因素。有證據顯示,這裡曾經發生長期乾旱,由於人口稠密,乾旱造成的資源減少極有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後果。然而,馬雅人並沒有就此消聲匿跡,至今許多地區仍有馬雅人的聚落,而且馬雅社會還是持續正常運作,直到16世紀西班牙人的大征服才宣告終結。如今全世界大約有六百萬名馬雅人,而且非常重視他們的傳統。
而今,新修築的道路打開了昔日「失落」城市的通道,以此幅石雕的出處亞旭蘭城來說,以往只能搭乘輕型飛機或是沿著河道走上幾百英里的路程才能抵達,但1990年代以後,從最近的城鎮前往只需坐船一個小時,因而吸引了大批觀光客爭相造訪。
馬雅不久前出現過武裝起義,一群自稱薩帕塔民族解放軍(Zapatista Army of National Liberation)的武裝組織,曾在1994年對墨西哥政府宣戰,他們的獨立運動震驚了現代墨西哥。當地一齣戲劇演到西班牙征服者的雕像被推倒在地、砸成一堆瓦礫時,臺詞如此宣告:「我們來到了新『馬雅時代』。」如今,馬雅人利用歷史重新爭取自己的身分,設法讓他們的遺跡和語言,再次成為全體國民生活中的重要角色。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79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