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3悅讀日】4/13~4/17 消費滿699送100元E-coupon
法緣.書緣
滿額折
法緣.書緣
法緣.書緣
法緣.書緣
法緣.書緣
法緣.書緣
法緣.書緣
法緣.書緣
法緣.書緣
法緣.書緣
法緣.書緣
法緣.書緣
法緣.書緣
法緣.書緣

法緣.書緣

定  價:NT$ 300 元
優惠價:90270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0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 單德興教授悠遊於「學者、行者、作者、譯者」四種身分之中,繼《禪思‧文思》後又一力作。
‧ 悠遊書海,乘願法海;以禪心體會法味,條條道路皆佛道!

◆生命中的禪學與文學◆

文學是我的興趣與專業,必須以此世間法在職場上努力奮進,不僅是我個人與家庭的維生之計,也關係著我在學術界與文化界的聲譽。佛法則攸關我的終極關懷與安頓身心。一個涉及世間法,主要集中於我隸屬的學術場域,一個涉及出世間法,有我親近的道場與組織,各有各的關切與相關的社群,但彼此之間有所交集,距離並沒有一般人想像地遠,對我來說甚至可說是很近,就看彼此如何連結。

之所以很近,是因為文學處理的是人生,反映的是人性,而宗教一方面直面人生與人性,另一方面提供超越性的看法、實踐的法門與解脫之道,如佛法揭示的貪、瞋、癡三毒與苦、集、滅、道四聖諦。

宗教確實可提供我們閱讀文學的看法,然而文學的特性與可貴就在於多元,允許不同的讀者進行不同的詮釋,從而豐富文本與人生。在閱讀文學文本時,宗教的思維固然可以提供特定的看法,但要留意不要把文學只是化約成幾個抽象的觀念,以致看似以簡馭繁,方便掌握,卻反而犧牲了文學的多樣性與吸引人之處。

因此,我在閱讀文學作品時特別留意多元性與開放性,讓人看到人性的豐饒繁複;而在面對宗教,尤其是禪宗時,則希望能透過觀念與方法,把修行化為生活方式與生命態度,落實在行住坐臥中,包括寫論文時。只不過說來容易做時難,故而成為時刻留意、終身不斷的功課。

總之,我個人隨時留意自己的學者與佛教徒的身分,兩者之間有交集,至於沒有交集的地方,可能只是我暫時不知如何連結。我會尊重並遵循各自的要求,並且隨順因緣,盡量在適當的場合,有適當的思惟,講適當的話,寫適當的文章,做適當的事。

全書分為四輯:
輯一 行者之行
輯二 學者之學
輯三 作者之作
輯四 譯者之譯

既然進入這一行,就要認清自己的角色,善盡本分,因為這就是你的職業,跟世人結緣的方式,要好好珍惜,廣結善緣。――〈翻譯的修行心路〉

作者簡介

單德興
臺灣大學外文研究所博士(比較文學),一九八八年於聖嚴法師座下皈依三寶,現任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曾任歐美研究所所長,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長,曾三度獲得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教育部第五十四屆學術獎,第六屆梁實秋文學獎譯文組首獎,第三十屆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政治大學一○五學年度傑出校友。
著有《銘刻與再現》、《我打禪家走過》、《翻譯與脈絡》、《薩依德在台灣》、《與智者為伍》、《禪思.文思》、《擺渡人語》、《訪談的技藝》等專書與訪談錄,譯有《文學心路》、《知識分子論》、《格理弗遊記》、《禪的智慧》、《禪無所求》、《無法之法》、《虛空粉碎》等。研究領域包括比較文學、華美文學、翻譯研究、文化研究。

雙緣交會,四者合一

最近為了準備在敏隆講堂發表生平第一場有關禪、生活與文學的演講,特別慎重其事,除了翻閱手邊藏書,也到著名的實體書店與網路書店訪書、尋書,並在網路上多方搜尋資料。從一開始模模糊糊的架構與片片斷斷的靈感、觀念,逐步補充,再三修訂,方才緩緩成形。在翻閱、查找了眾多禪宗的書籍、公案、詩偈之後,赫然發現,還是回到最基本的兩冊書:聖嚴師父的《禪門修證指要》與《禪門驪珠集》。

一九七○年代初期就讀大學時,我就對禪宗感興趣,看了不少相關的著作與翻譯。服兵役那段期間面對諸苦,更是幾乎非佛書不讀。後來出國訪學,除了學術專業,也會留意英文佛書與禪書,多年下來累積了不少藏書,也有些閱讀的感想。然而,興趣雖然濃厚,也曾撰文介紹若干書籍,卻稱不上鑽研。手邊的《禪門修證指要》為民國六十九(一九八○)年十一月初版,由中華佛教文化館東初出版社印行,由於年代久遠,紙張有些泛黃,攤開時必須小心翼翼,免得傷及書頁。書末除了自己的簽名,還有兩段相隔超過二十年的手書。最先是簡短註明此書購於民國七十一(一九八二)年八月十八日;其後則是題記「二○○六年五月二十七日到六月二十一日於加州」,並有如下文字:「此書出版不到兩年便購得,雖偶而翻閱,但全書從頭到尾讀完,卻是近二十四年後於美國加州遊學期間!」

購買此書時我還是一年級的博士生,正在修習學分,前途未卜,之後進入中央研究院、結婚、撰寫論文、取得學位、當兵、生子、退伍、返回研究單位、皈依、禪修……。爾後這些年,我曾多次出國開會與研究訪問,包含三度於美西、美東與英國各訪學一年。直到第四度出國訪學,再次隨身攜帶此書,才花了三個多星期看完全書,心有所感,註記於書後。這次為了準備演講,再次翻閱全書,竟又隔了將近十五年,距離最初與此書結緣已近四十年!

我一方面為自己的疏懶懈怠感到慚愧,另一方面益發感佩聖嚴師父的良苦用心,從汗牛充棟的禪門典籍,摘錄歷代祖師大德禪法精要,輯為一冊,方便有緣者閱讀。《禪門驪珠集》則可視為《禪門修證指要》的姊妹篇,收錄了自東晉到民國,一千五百五十年來一百一十一位禪師的行誼與修證體驗。此書初版為一九八四年,記得當時也曾請購,後來於二○○○年二版一刷,我手邊的版本為二○○八年修訂版五刷。兩書搭配閱讀,禪宗祖師大德的言教、身教,思想、行誼躍然紙上,典型現前。

我雖然自大學時期便開始閱讀佛書,而且由禪宗入手,一九八八年正式於聖嚴師父座下皈依三寶,學佛打禪,也隨緣中譯了師父的幾本禪書,但從未就相關題目發表過演講。這次因為盛情難卻,貿然承接,戒慎多時,在構思與準備的過程中急切向外探求,焉知「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原來法寶早在身邊,只是自己蒙昧,不識明珠在握。這次切身的經驗,再次讓我體會到法緣與書緣的不可思議。

本書是我繼《我打禪家走過》(二○○六)與《禪思.文思》(二○一七)後,於法鼓文化出版的第三本文集,書名《法緣.書緣》再次來自編輯部的巧思,英文書名A Dharma Life: Through Heart, Mind, and Practice則來自多年好友、華裔美國資深編輯、詩人梁志英(Russell C. Leong)的建議,以示書中種種都來自一位佛法修學者的生活與生命。全書將近年來的這些文字,歸納為與我生命密切相關的法緣與書緣,並依照個人的多重角色,分為「行者之行」、「學者之學」、「作者之作」、「譯者之譯」四部分。隨著自己的閱讀、寫作與踐履,前兩本文集反映了個人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而自我認知的「行者」、「學者」、「作者」、「譯者」的「四者合一」的身分與意涵也逐漸明朗。本書延續前兩本書中所呈現的法緣與書緣的交會,並與幾位師長的世間法因緣相互映照,共同成為我人生道上的指路明燈。

就個人此生的因緣而言,「行者」不單單是人生道上的「旅行者」,也是學佛參禪路上的「修行者」;「學者」不僅是學院中專業知識的鑽研者,更是方方面面的「終身『學』習『者』」;「作者」不僅是撰寫文章與書籍的「文字工作者」,而且是力求效法百丈禪師所示範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日日工作者」;「譯者」則既是轉化文字、使之變易(「改變」與「變得容易」)的「易者」,也是使作者、讀者、譯者三方受益的「益者」。

我將這些標舉為學術理想與人生目標,即便高遠,依然期許自己日有寸進。這些認知與體會,除了來自多年的思索與實踐,也具體衍生自與佛法、書籍的因緣,以及師長的示範。筆者有幸處於「雙緣交會,四者合一」的情境,一方面感恩於促成此情境的諸多因緣,另一方面也希望藉由語言文字的分享,達到個人早課的發願:「善用資源,廣結善緣,源源不斷,緣緣相續。」

書中收錄的十四篇文章與訪談,便是依照這四種身分歸類。「行者之行」的五篇文章,記錄了一己的閱讀經驗與學佛因緣:從人生不同階段接觸到的《心經》,一九七○年代友人結緣的師父早期著作《瓔珞》與工具書《佛學常見詞彙》,到師公東初老和尚創刊的《人生》雜誌七十週年暖壽,再到二○○一年法鼓山臨時寮房師父主持的默照禪七,以及二○一八年、年逾花甲之後於法鼓山禪堂參加的禪七。這些文章留下了人生旅程與修行道上的鴻爪。

「學者之學」收錄的兩篇文章,則由不同的視角出發:一是身為翻譯的實踐者與研究者,如何藉由學術會議的機緣,根據晚近成為顯學的翻譯學之觀念,重新學習,反思並剖析聖嚴師父禪書翻譯過程中的繁複微妙;另一是身為資深讀者與文學學者,重新回到閱讀與學習文學的初衷與喜悅,透過名家對於生死大事的省思與創作,與相隔近半世紀的故鄉母校學弟妹分享,希望能開啟他們欣賞文學的興趣、愉悅與智慧。

「作者之作」收錄的四篇文章,記錄了此生有幸結下師生之緣的老師,以及對我有深遠啟發與影響的學界前輩:大學時期文學與翻譯的啟蒙師余光中老師,研究所時期示現穩健踏實、一步一腳印的朱炎老師,有多次訪談與文字之緣的齊邦媛教授,以及開啟我學術翻譯之路的楊牧教授。這幾位名家兼具作家與學者的身分,豐富的著述與傑出的成就示範了「作者」的行誼。

「譯者之譯」的性質有別於前三部分,針對「譯者」進一步轉譯,強調其做為「中介者」與「再現者」的角色,成為受訪者與讀者之間的擺渡人。此部分收錄了三篇文字:一為演講與問答紀實,重點在於個人身為師父數本禪書中譯者的角色,以及這些翻譯的過程與意義;一為師父親近的在家弟子張光斗菩薩,為國立教育廣播電台與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共同製播的《幸福密碼》,邀我進行訪談,在疫情廣泛衝擊人心之際,透過廣播與聽眾分享;一為時任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祕書長的年輕學者林嘉鴻博士,針對學術研究與終極關懷的殷殷扣問,促使我深自反省。三篇文字雖然性質不同,閱聽者有別,但體現了「中介」與「再現」的特色,共同建構了個人「四者合一」的角色,恰好做為本書收尾。

今年初領臺北市敬老卡,上下車於機台刷卡時發出的三聲音響,有人解為「三聲無奈」,有人解為「三生有幸」,表面上看似眾人聞聲各得其解,其實反映的是各自不同的心境。無論如何,成為「坐六望七」的資深國民已是不爭的事實,正可利用不時的提醒,敦促自己好好面對與處理,如何在「坐」與「作」、「望」與「忘」之間善巧拿捏,珍惜個人因緣,樂齡前行,持續學習,不斷轉化,努力寫作,隨緣分享,這些無疑是餘生的重要功課!

是為序。

單德興
二○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臺北南港

目次

自序:雙緣交會,四者合一

輯一 行者之行
書緣.師緣
那年初春山上的默照禪七
天下沒有白打的禪七
為《人生》七十暖壽
我的《心經》因緣

輯二 學者之學
看似尋常卻奇崛──聖嚴法師英文禪書中譯背後的故事與奧義
訪舊與探新──與高中生談「從文學看生死」

輯三 作者之作
精進的人生,美好的晚年──讀齊邦媛教授日記有感
「在時光以外奇異的光中」──敬悼余光中老師
百載孤高一南山──追懷朱炎老師
猛志逸四海──懷念楊牧先生

輯四 譯者之譯
單德興老師分享翻譯的修行心路
學者與作者的幸福密碼──單德興訪談錄
學者.行者.作者──單德興訪談錄

書摘/試閱

問答選1:禪學與文學
林:在文學研究的過程中,在研讀懷疑色彩重的理論中,曾經對禪學感到迷惑或是質疑嗎?

單:禪對我來說既然是生活方式與生命態度,而佛法又是建立在世間法的基礎上,因此我遇事就以常情常理與佛法的基本原則來判斷,至於對禪的知性思辨,那已經是禪學的領域。對我來說,文學領域的研究與專業服務占去了大部分的時間,加上日常生活中還有自己的家庭生活,光是實踐所知的道理就已經很難了,實在沒有太多時間去覺得迷惑或質疑。

或者該說,我當初是經過讀書與思辨的過程才選擇了佛教,尤其是其中的禪宗,因此比較根本或外在的疑惑大致已經解決了。換個角度來看,在所有宗教中,其實佛教是很理智的宗教,甚至鼓勵懷疑,反對權威,像是禪宗就主張「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又像是「男兒自有沖天志,不向如來行處行」。

佛陀在南傳的《葛拉瑪經》中更勸誡人們要仔細辨別真偽:
不可因為口口相傳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奉行傳統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流傳廣遠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引經據典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合乎自己觀點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根據哲理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引證常識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符合先入為主的觀念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說者的威信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他是導師就信以為真。

我們如果把出處遮住,單就內容來看,即使在當今這些都還是很理性、很高明的說法。因此佛教可說是最鼓勵懷疑、反對權威的宗教,禪宗尤其如此,甚至有呵佛罵祖之說。

我們甚至可以說佛教是非常解構的,像是《金剛經》裡有一個著名的比喻:「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這些在在提醒我們,特定的用詞與看法固然有其作用,但只適用於特定的情境,當情境改變時,就要隨之改變,而不是固守著所謂一成不變的本質。更重要的是,佛法不只這麼宣揚,還要人身體力行,也就是說,不只思辨,更要實踐。就懷疑論或反本質論來說,佛法可能不僅比這些論調深入,更運用各種法門幫助人們去實踐無我、無執。這是我個人的領會。
問答選2:聖嚴法師108自在語
問:哪些師父法語或佛法內容,讓老師覺得很受用,特別是面對生活困境的時候?

單:首先分享我個人的獨特經驗。我最早翻譯、整理師父的作品是《心的詩偈――信心銘講錄》。記得有一次在整理全書的列印稿時,有好幾天心裡覺得很平靜、心安、祥和,而那種平靜、心安,與一般的心安不一樣。比方說,我翻譯其他東西之後的心安,是在時間、學識、能力、體力範圍內,已經盡力之後的那種心安,也就是把事情盡力做好的那種心境,但都比不上那一次看稿時,打從內心深處自然而然生起的那種平靜、心安、祥和。那是多年翻譯與寫作生涯中,唯一的一次經驗。

師父的法語非常多,對我來說《聖嚴法師一○八自在語》尤其受用!記得二○○五年我到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研究訪問,那時第一集自在語剛好出版,我就帶到美國每天讀,讀著、讀著,發現了一種特別的方法。當時只有摺頁的版本,如果每天讀一則,一○八則要讀三個月,恐怕沒有恆心讀完;如果一○八則一次讀完,又會覺得消化不良,因為和一般看書不同,那是必須真正去領會、好好去思惟,並且進一步去實踐的。我發現自在語的摺頁設計暗藏巧思,如果每天讀上下兩頁,剛好一星期讀完,可以如此周而復始地讀。後來自在語出了四集,等於四星期,大約一個月,可以全部讀過一遍,然後再從頭開始。

如果看《聖嚴法師一○八自在語》就會發現,並沒有特別用上佛教的名相或宣揚佛教的教義,反而讓更多人接近並從中獲益。比方說,其中流傳最廣的一句就是「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這是法師從多年禪修與生命經驗中淬鍊出來的,字面上卻看不出任何宗教色彩。我曾經在大學同學群組分享這句話,有一位定居美國的基督徒同學就很喜歡,並說她做到了前三點,但最後一點還做不到。因此,未必要在言詞或字裡行間套用佛教名相或專有名詞才算是佛法。

我早課時背誦《心經》,之後讀《聖嚴法師一○八自在語》。《心經》的境界非常高,而我出門或上班遇到的是一般世俗之人,怎麼樣在出世間法、世間法之間連結?《聖嚴法師一○八自在語》是非常好的工具。而且它的宗教色彩很淡,深者見其深、淺者見其淺,與不信教或不同宗教的人互動,都可以用得上。後來自在語又有多種語文版本,我曾經送給國際學者,就有韓國和日本的學者跟我說,這本小冊子讓他們受益很多,因此我很喜歡以《聖嚴法師一○八自在語》與人結緣。
精進的人生,美好的晚年――讀齊邦媛教授日記有感
二○○五年三月十六日,臺大外文系名譽教授齊邦媛老師由兒子開車,載著她和基本的行李,從長住了三十六年的臺北市麗水街臺鐵宿舍,移居桃園縣龜山鄉長庚養生文化村。高齡八十的她不顧家人的不捨,自願「流放至此深山」,是為了完成她多年的心願――寫出記錄自己、家族和整個世代的回憶錄,否則「死不瞑目」(套用其妹齊寧媛的說法)。
齊老師住進養生村時,隨身攜帶、也是心中最牽掛的,就是我和已故的趙綺娜博士與她進行近二十次口述歷史的錄音謄稿,因為她的最大心願就是要把它改寫成書,為一代人留下歷史紀錄。在撰寫過程中她一再向我強調,自己寫的是「回憶錄」,不是「自傳」,因為她自認只是大時代中的一個小人物,不值得大書特書,但是若不透過個人回憶把那段歷史記錄下來,很多的人與事會就此湮沒,永不為人知。
日升月落 最後的書房
她也提到自己有寫日記的習慣,住進山村的「最後的書房」之後,依然隨時記下日常生活中的所思所感,其中不乏有關老年的省思,應有些參考價值。因此,我多次勸請她把日記整理出來,將不涉及隱私的部分公諸於世,分享一己的生命經驗與智慧。
日記是隨時隨處的私密書寫,反映了當下的感思,因此透過書中的日記,讀者得以觀察並感受這位退休女教授的生活點滴。由於日記不拘內容,不限長短,具有高度彈性,不同題材輪番出現,看似零碎片段,卻環繞著當事人的興趣與關切,不時遙相呼應,帶有現場感與時序感,可說是進入內心世界最直捷的途徑。
在這位年屆八旬的知識分子的日記中,出現了許多重要的人生議題,反映出當事人的生命情趣與處世態度,也就是所謂的「三觀」(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不僅值得年長者參考,也可供其他年齡層的人了解老年心理,拓展個人視野,提昇人生境界,實為適合不同世代閱讀的難得之作。
日記取名「日升月落 最後的書房」,表達了光陰的流逝與終老山村的決心,因為齊老師選擇在耄耋之年,遠離塵囂,單獨面對餘年以及承載著生命記憶的文稿。書中出現的諸多議題環繞著老年的人生,其中最基本的就是老年人的自主權與獨立感。齊老師一生照顧家庭,奉獻教育,提倡文學,向國際推介臺灣文學,在了卻世俗責任之後,身心尚堪負荷、記憶力絕佳的她,捐棄了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發揮自主與獨立的精神,決意要過自己的日子,寫出念茲在茲的回憶錄,光是這份膽識與決心就令人佩服。
隨著這份自主與膽識而來的便是「出離心」。在提到決意遷居僻靜的山村時,齊老師用上「出家」這個比喻。此詞就字面直解就是放下親情繫絆,「『出』離『家』庭」。常人原本就難割捨親情,年老體衰之人尤其如此,因此「出家」這個具有強烈宗教色彩的字眼,強調了她離群索居的決心,只不過此處不是為了特定的宗教――齊老師本人是基督教徒――而是為了完成「生命之書」。
由此可見,書寫回憶錄對她宛如宗教的神聖使命,也是艱鉅的自我挑戰。為了回應多年的心裡召喚,她難捨能捨,甘願擱下天倫之樂,忍受愛別離之苦,僻居養生村,過著兒子戲稱的「駝鳥生涯」。她清楚明白,「到了這『歲數』,獨處和團聚應是永不妥協的矛盾吧」,但為了完成心願,自甘過著「獨身老女子」的生活,均為面對「如此無可奈何,卻又是自己做的選擇(似也沒有別的更好的)――這種有些(或全然)絕望的妥協與寧靜」。
再給我一點點有用的時間
日記生動地呈現了一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長者,雖然面對晚境,以及諸多病苦與如影隨形的無常感,仍鼓起勇氣一步一腳印,優雅過日子,其中不乏生命的喜悅與努力的願景。該地雖名為養「生」文化村,其實絕大多數居民是為養「老」而來。除了工作人員與前來探訪的親友,觸目所及大多是白髮蒼蒼、身形佝僂的長者,斯情斯景有如日記裡數度提到的名著《魔山》中,那群因病困居阿爾卑斯山上的人。而養生村中,像齊老師這樣懷抱強烈心願與明確目標而來的,很可能絕無僅有。
置身於這樣的環境,齊老師坦言:「到了這個年紀,當然常常想到生命的終點。」其實,如同人生其他階段,老年自有其優劣之勢:就反面觀之,由於時間與體力有限,造成急切的時不我予之感,深怕無法完成手邊要事;但就正面觀之,豐富的知識與閱歷,使得長者更容易看穿事物的表相,直抵本質。於是她有了底下的祈求與認知:「上天,請再給我一點點有用的時間!也許正因這樣晚了,才有如此清明的人生檢視。」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70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