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自我坦白:福柯1982年在多倫多大學維多利亞學院的演講(簡體書)
滿額折

自我坦白:福柯1982年在多倫多大學維多利亞學院的演講(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72 元
定  價:NT$ 432 元
優惠價:87376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收錄了米歇爾·福柯於1982年5月31日至6月26日在多倫多大學維多利亞學院舉行的第三屆符號學和結構研究國際暑期研討班上的五次演講,以及由他主持的研討班講課。
“自我坦白”是這一系列講座的主題,也是福柯關於“現代西方主體譜系學”研究項目的一部分,他致力於闡明自我解釋學的歷史形成。在分析了古希臘—羅馬時期的“苦行”“修行”實踐中所特有的自我認識和自我關係的特殊類型,即主體必須與自己建立一種占有和主權的關係之後,福柯研究了基督教發展的前幾個世紀中,在修道院團體裡誕生出來的一種自我解釋學,這種解釋學被認為是主體對其自身內在性的探索和解讀。至此,自我解釋學在古代和基督教早期發生了一個明顯的斷裂,為了界定這種斷裂,福柯引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區分,即兩種形式的禁欲主義:一種面向真理,另一種面向實在。
在演講之餘,福柯還在多倫多大學舉辦了系列研討班,專門對古代作家的文本進行詳細研究,他對古代自我文化的分析正是基於此。在這些研討班上,他還提到了古代“說真話”概念的不同含義,而這正是他後來作品的重要主題。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法國哲學家、思想史家、社會理論家、語言學家和文學批評家。作為法國後結構主義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的知識型、權力、知識考古學等觀念對之後直至今天的人文科學影響深遠。其代表作有《古典時代瘋狂史》《詞與物》《知識考古學》《規訓與懲罰》等。

譯者簡介
潘培慶,1980年代初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外語系,從事現代西方哲學研究。後赴瑞士留學,獲文學博士學位。對中西哲學、中西政治文化戰略的比較研究有興趣。著有《解構中國政治文化戰略》,譯有《福柯思想辭典》《福柯的最後一課:關於新自由主義,理論和政治》《什麼是批判?自我的文化:福柯的兩次演講及問答錄》《自我解釋學的起源:福柯1980年在達特茅斯學院的演講》《詞語》《論自願為奴》等。

名人/編輯推薦

☆福柯晚期講座集第三本,拜德雅持續增量中!☆

○ 深化自我解釋學研究——
接續1980年秋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達特茅斯學院所作演講(收錄於拜德雅出品《自我解釋學的起源》一書),福柯在多倫多系列演講中繼續深化了對自我解釋學的研究:對整個古代自我文化和在早期修道團體中出現的基督教自我解釋學進行了透徹比較。

● 處於福柯思想三次重大轉變的交匯點——
主體譜系學、主體和真相的關係以及對古希臘—羅馬的持續興趣,貫穿於多倫多系列演講始終。這次演講介於福柯思想三次重大轉變的交匯處,這三次轉變發生在1980年代初,至此他的研究被納入現代西方主體譜系學計劃之中。

○ 自我坦白:說出自己的真相——
福柯在此次多倫多的研討班上,重拾其在《主體解釋學》講課中對“說真話”的探討,詳細分析了“說真話”在古希臘、希臘化時期、羅馬時期所具有的不同含義。這與他在性史研究中注意到,在西方社會裡性方面的禁忌和坦白自己真相的義務這兩者之間存在聯系是密切相關的。

目次

總 序 | 重拾拜德雅之學
譯者序 | 自我坦白和自我治理
福柯著作名縮寫
關於本書的說明
導 言

自我坦白:福柯1982年在多倫多大學維多利亞學院的演講
自我坦白:在多倫多大學維多利亞學院第三屆符號學和結構研究國際暑期研討班上的演講(1982年5月31日—6月26 日)
第一次演講
第二次演講
第三次演講
第四次演講
第五次演講

研討班(1982年6月)
第一課
第二課
第三課
第四課

書摘/試閱

“關注自己” 這個原則在柏拉圖的《阿西比亞得篇》中首次獲得了哲學的表述。
我們知道,注釋家們還難以確定這篇對話的時間。有些因素使人把它看作是柏拉圖年輕時代的一篇文字,譬如參與對話的人物類型、提問類型、對話進展的緩慢,以及所涉及的很多主題。 但其他因素則使人認為這是其晚期作品:尤其涉及在神性中冥想自己的時候, 談話中有極其 “形而上” 的結論。我們就不去管這一爭論吧,這也不是我的專長所在。
我們僅僅來關注新柏拉圖主義者所提出的解決方案。就古代傳統給予這一對話的意義,以及給予“關注自己”主題的重要性而言,這一方案是有趣的。公元2世紀,有一位作者叫阿爾比尼斯 (Albinus),他就說過,一切 “有天分”並“達到進行哲學思考年齡” 的人,如果他們想置身於政治動蕩之外並踐行德性,他們就必須從研究《阿西比亞得篇》開始;而這樣做的目的在於“轉向自身”,並確定什麼應該是 “自己的關注物件”。後來,普羅克洛斯(Proclus)也說,這篇文字應該被視為“arkhê apasês philosophias”,即所有哲學的根源和開始。奧林匹奧陶(Olympiodore) 則把柏拉圖的整個思想比作一座聖城,他把《阿西比亞得篇》看作聖殿的 “柱廊”,而聖殿的神龕(aduton) 則是 《巴門尼德篇》。
我不想在此詳細探討這篇文字,我只想指出“關注自己”這個概念的若幹主要特征,此概念構成了這篇文字的中心。
1)問題在對話中是如何展開的?
阿西比亞得計劃開始其公共生涯,更確切地說,就是 “面對民眾發言”,勝過伯裡克利斯(Périclès),成為城邦中最強大的人物,問題就這樣展開了。
當蘇格拉底接觸了阿西比亞得,並讓後者關注自己,後者正處在一個轉折點上。對一個非常年輕的雅典貴族來說,這是一個傳統的轉折點。但阿西比亞得想以一種非常獨特的方式來經歷這一轉折點:他並不想滿足於他的出身、他的財富和他的地位給予他的特權。他非常明確地說,他並不想利用這一切來 “度過一生”。他想勝過城邦裡的所有人,他還想在外部勝過斯巴達國王, 勝過波斯君主,這些人對他來說不僅是國家的敵人,而且還是他個人的對手。
但從情欲的觀點來看, 阿西比亞得也處在 [一個] 轉折點上: 他在青少年時期很招人喜愛, 他有很多仰慕者,他現在到了一個長胡子的年齡,仰慕者們也紛紛離他而去。當他還是光鮮漂亮的時候,他拒絕了所有向他獻殷勤的人,他不願意 “屈服於” 他們, 堅持要做一個 “最強者” (介於政治詞匯和情欲詞匯之間的雙重性在希臘語中始終存在,這種雙重性在此是重要的)。而現在蘇格拉底出現了,他對阿西比亞得的身體不感興趣,他將在所有其他人都失敗的地方獲得成功,他將向阿西比亞得表明,他比後者更強大,他將引導後者“屈從”,不過這是在另外一種意義上。
關注自己的問題將在年輕人對政治的獨特志向(個人的雄心)和導師的特殊情愛(哲學之愛) 的交叉點上產生。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7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