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開國與幕末變革:江戶時代後期(簡體書)
滿額折

開國與幕末變革:江戶時代後期(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78 元
定  價:NT$ 468 元
優惠價:87407
領券後再享89折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日本史學家井上勝生經典力作,打破“西方先進、日本落後”的固有印像。

本書鳥瞰東亞乃至全球,刻畫幕府從繁盛走向崩塌的全過程。該書試圖挑戰一直以來“腐朽幕府對抗先進西方”的認知,重新挖掘幕末幕府、天皇、雄藩等歷史角色,顛覆了傳統學界對這段歷史的評價。

★重新挖掘幕末的真實面貌,才能理解日本的近代與當代。

幕府迂腐軟弱,日本最終不得已開國,走上明治維新的道路——針對幕末歷史的這段經典敘事,井上勝生結合新視角與新史料,尖銳指出日本幕末“內憂外患”的敘事,其實由日本近代精英塑造出來的危機感,而這種危機感恰恰是促使日本走上軍國主義道路上的關鍵。

★中國同類著述中絕不會有的新穎切入點,內容充實、厚重又深邃。這部切入點新穎的作品,在日本及東亞世界已頗有影響,值得向中國學界和廣大讀者推薦。——湯重南

本書是“講談社·日本的歷史”第九卷,講述的是日本江戶時代後期的歷史,在時間上相當於中國的乾隆至光緒年間。

19世紀初,當日本人正欣賞色彩斑斕的浮世繪,瀏覽歌舞伎劇場前張貼的海報時,鮮有人察覺到一派繁華之下潛藏的危機,直到美國人佩裡率艦隊出現在江戶灣的海面。矛盾與衝突一觸即發,幕府、大名、朝廷等不同勢力間相互角力,暗殺事件頻發,農民起義此起彼伏。

本卷撥開重重濃霧,講述雲譎波詭的幕末,還原亞洲第一個現代國家誕生前的黎明,重新書寫日本開國史。

作者簡介

井上勝生

1945年出生於岐阜縣,畢業於京都大學文學部史學科,1992年以論文《幕末維新政治史研究》獲京都大學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北海道大學名譽教授,專攻日本近代政治史,主要著作有《幕末維新政治史研究——論日本近代國家的生成》《明治日本的殖民地統治:從北海道到朝鮮》《開國與幕末變革》《幕末與維新》。

楊延峰

南開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教於天津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著有《大隈重信的對華觀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中日文學交流史。

目次

序 章 阿伊努的靜謐大地
第一章 日趨“成熟”
第一節 富農的發現
第二節 棉紡織業的新高度
第三節 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第二章 民眾運動的高漲
第一節 作為合法運動的“國訴”
第二節 農民起義的真相
第三節 民眾意識的高漲和變化
第三章 19世紀的世界和天保改革
第一節 和西歐的相遇
第二節 天保的改革
第三節 鴉片戰爭和改革的挫折
第四節 天保改革前後的日朝關系
第五節 雄藩的改革
第四章 開國與外交談判
第一節 佩裡叩關
第二節 幕府外交的實力
第三節 克裡米亞戰爭與日本的開國
第四節 漸進式的開國之策
第五章 從開國到尊王攘夷
第一節 天皇、朝廷與條約批准問題
第二節 孝明天皇否決條約
第三節 薩長的幕政改革
第四節 尊王攘夷和京都
第六章 動亂的幕末
第一節 貿易的開始
第二節 攘夷戰爭
第三節 幕末政治鬥爭
終 章 富貴繁昌

書摘/試閱

序章 阿伊努的靜謐大地

發現間宮海峽之前

是什麼從根本上推動著日本從18世紀後半期走到19世紀的幕末?值此開篇,讓我們先將目光投向北方。

聚焦於北方的理由有二:一是“經濟水平的提高”,二是“俄國的動向”。這一組合乍看令人意外,但阿伊努民族獨有的謀生方式將二者聯系在了一起。經濟水平的提高,促使江戶時代後期的日本社會進一步走向成熟。而促進經濟繁榮的要素之一,就是阿伊努人和被雇用的和人漁民在蝦夷地生產的鯡魚肥。日本海(朝鮮稱之為東海)和鄂霍次克海的鯡魚資源量非常龐大。18世紀後半期的畿內和19世紀前半期的北陸與瀨戶內地區,開始廣泛運用鯡魚肥,鯡魚渣被應用到經濟作物上,鯡魚干則被用於水稻種植,農業生產由此得到飛躍發展。近江出身的武士馬場正通在其所著的《邊策發蒙》一書中寫道,“上國(上方)的米谷應該有一半產自蝦夷地。”如其所說,當時人們已經正確意識到,一連串的經濟增長始自蝦夷地的漁業。

蝦夷地,包括千島列島和樺太島,在阿伊努語中被稱為“阿伊努的靜謐大地”,那18世紀後半期的和人又是如何看待這片“靜謐大地”的呢?

經世思想家林子平在天明五年(1785)繪出了《蝦夷國全圖》,他還著有《三國通覽圖說》和《海國兵談》,是那個時代倡導蝦夷地開發的知識分子。上頁的地圖大致展示了當時和人的知識水平。

如圖所示,蝦夷地呈縱長的異樣形狀,南部比實際情況要大得多。鄂霍次克海一側從知床半島到宗谷岬的海岸線,與太平洋一側從襟裳岬到根室半島的海岸線,都比實際短得多。這樣看來,在19世紀之前,對於和人來說,蝦夷地靠太平洋一側和鄂霍次克海一側的地區,是連海岸線都模糊不清的“未知大地”。另外,千島列島在當時被視為“群島”,這與它其實是個又長又大的列島這一實際情況相差甚遠。樺太島甚至被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作為島的“薩哈林”,另一部分是與大陸相連接的半島“樺太島”,也就是說,這幅地圖上畫了“兩個樺太島”。

關於這一點,北方古地圖研究的集大成者秋月俊幸闡明了,圖上向東西延伸的“薩哈林島”(實際情況是南北走向、又細又長)的形狀是受到中國18世紀初期的地圖《皇輿全覽圖》的影響,而畫得比較正確的堪察加半島則是受到西歐18世紀中期的法國地理學家唐維勒所繪地圖的影響。實際上,不僅是林子平的地圖,翻看19世紀之前繪成的世界上任何一幅地圖,會發現樺太島和千島列島以及蝦夷地的形狀都極其模棱兩可。因此,這片北方地域被稱為世界地理上“後的混亂地帶”。特別是樺太島是“島”還是與大陸相連的“半島”,是世界地理學上後的謎。

17世紀後半期,俄羅斯人為了獲得海獺皮,從西伯利亞東部進入堪察加半島,並在不久後的18世紀前半期,開始南下至千島列島。明和八年(1771),這些俄羅斯人在南千島群島的得撫島與阿伊努人發生爭端,被擊退回北千島。另一方面,和人在18世紀中葉進入南千島群島的國後島開展貿易。天明五年(1785),林子平繪制出《蝦夷國全圖》,五年後的寬政二年(1790),松前藩在樺太島南端的白主設置專務貿易和漁業開發的機構——運上屋。

寬政四年(1792),俄羅斯使節拉克斯曼乘船來到根室。對北方地區有所防備、同時又深知其經濟價值的幕府,也派遣上德內、近藤重藏、間宮林藏等探險家去往北方。

文化五年(1808),間宮林藏等人乘船和徒步,沿著樺太島西岸一直行進到南部的海峽入口附近,試圖確認樺太是一個島。第二年,間宮乘著阿伊努人的小船繼續前行,由尼夫赫人做向導,到達靠近樺太島西北端的那尼歐,看到了波濤洶湧的北海。他還試圖翻山越嶺到樺太島東部,以證明樺太是一個島,但未能成行,不得不返回間宮海峽附近偏南的諾垤道。他們在當地尼夫赫人的酋長科尼家逗留時,酋長非常清楚地告訴他們樺太是一個島。這是間宮口述自己發現間宮海峽的過程,之後被記錄在《東韃地方紀行》中。這是在北方少數民族的幫助下獲得的發現。此後,間宮加入要渡往大陸的科尼一行,沿阿穆爾河上溯,到達北方少數民族的朝貢和貿易地德楞。

間宮制作的樺太地圖經上德內和幕府天文方高橋景保之手,交到旅居長崎、開設鳴瀧塾的西博爾德手裡。當時的日本法律禁止將地圖帶出國門,文政十一年(1828)西博爾德即將乘船出海之際,當局發現這幅地圖,引發“西博爾德事件”,結果多位蘭學者被處罰,高橋景保死於獄中,西博爾德被軟禁在長崎的出島,後被流放海外。二十五年後,西博爾德按照七十歲高齡的上德內的囑托,將自己收藏的間宮所畫的樺太地圖等物件在歐洲展出。世界地理學上“後的難題”由此解決,間宮林藏的名字隨之不朽。

阿伊努的靜謐大地

如前述,在19世紀以前,這塊“靜謐大地”是和人、俄羅斯人與中國人都不了解真實地理情況的阿伊努人固有的大地。

阿伊努人同樺太島上的鄂羅克族、尼夫赫族,還有大陸上阿穆爾河沿岸的尼夫赫族、烏利奇族、赫哲族等通過山丹貿易聯系起來。綿延一千二百公裡的千島列島籠罩著濃霧,刮著大風,是全世界為數不多的航海難關。在這片土地上,阿伊努人與北千島的千島阿伊努族、堪察加半島上的堪察加族等互通貿易,甚至通婚。

貿易品有被稱為“軟黃金”的黑貂毛皮,在中國蘇州織成、從阿穆爾河上游的德楞經樺太島運到日本本州的蝦夷錦,千島列島的高價海獺皮,被用來制作弓箭的鄂霍次克海虎頭海雕的羽毛等。阿伊努人開展貿易活動時使用的是他們民族特有的板綴船。

浮冰流動的鄂霍次克海,是盛產營養鹽和浮游生物的海洋。19世紀前半期,這裡是鯡魚、鮭魚、鱒魚等漁業資源的寶庫。陸地上,鹿、熊、馴鹿大量繁衍生息,幕末十勝平原上的鹿還被喻為落滿平原的紅葉。落葉松、櫟樹、白樺、榆樹等組成原始森林,這些大自然的恩惠滋養著阿伊努族等北方各少數民族。

19世紀中葉的樺太島上,生活著阿伊努族約二千六百人,尼夫赫族約一千五百人,鄂羅克族約二百人,大約每二十平方公裡才有一人。即便人口密度如此稀薄,這些少數民族之間也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禁止非必要的狩獵活動。

生活在鄂霍次克海周邊的少數民族狩獵、捕魚、采集、游牧及貿易等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共通性,近驟然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他們與自然生態和諧相處,不建造大部落而是散居,開展貿易活動時遵守固有禮儀,一邊慢節奏地交流,一邊發展民族固有的文化。因此,這一地區的文化,被稱為“環鄂霍次克海文化”。阿伊努民族的文化處於其南端,無論從人口還是土地面積來說,占的比重都比較大。

在蝦夷地,松前藩控制著其南部。正如海保領夫、榎森進、菊池勇夫等學者所極力主張的那樣,近世之初,阿伊努人的勢頭是凌駕於松前藩之上的,他們可以自由出入松前城,貿易主導權也在阿伊努人一方。之後,雖然阿伊努人被禁止進出松前城,但和人前往蝦夷地也受到嚴格限制,特別是在沙牟奢允之戰以後。“夷地之事,由夷人自決”的原則由此得到加強。

因此,人們對寬文九年(1669)沙牟奢允之戰的看法也在近年發生了變化:盡管阿伊努人因首領被設計謀殺而未能擊退和人的侵略,但這場戰爭並非簡單以阿伊努人的失敗而告終,而是留下了重要的遺產。戰爭之後,蝦夷地仍然是阿伊努人的“靜謐大地”。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07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