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臺灣龍柱石雕研究(1895-1945):以惠安石匠辛阿救為中心
滿額折
臺灣龍柱石雕研究(1895-1945):以惠安石匠辛阿救為中心
臺灣龍柱石雕研究(1895-1945):以惠安石匠辛阿救為中心
臺灣龍柱石雕研究(1895-1945):以惠安石匠辛阿救為中心
臺灣龍柱石雕研究(1895-1945):以惠安石匠辛阿救為中心
臺灣龍柱石雕研究(1895-1945):以惠安石匠辛阿救為中心
臺灣龍柱石雕研究(1895-1945):以惠安石匠辛阿救為中心
臺灣龍柱石雕研究(1895-1945):以惠安石匠辛阿救為中心
臺灣龍柱石雕研究(1895-1945):以惠安石匠辛阿救為中心
臺灣龍柱石雕研究(1895-1945):以惠安石匠辛阿救為中心
臺灣龍柱石雕研究(1895-1945):以惠安石匠辛阿救為中心
臺灣龍柱石雕研究(1895-1945):以惠安石匠辛阿救為中心
臺灣龍柱石雕研究(1895-1945):以惠安石匠辛阿救為中心
臺灣龍柱石雕研究(1895-1945):以惠安石匠辛阿救為中心
臺灣龍柱石雕研究(1895-1945):以惠安石匠辛阿救為中心
臺灣龍柱石雕研究(1895-1945):以惠安石匠辛阿救為中心
臺灣龍柱石雕研究(1895-1945):以惠安石匠辛阿救為中心
臺灣龍柱石雕研究(1895-1945):以惠安石匠辛阿救為中心
臺灣龍柱石雕研究(1895-1945):以惠安石匠辛阿救為中心
臺灣龍柱石雕研究(1895-1945):以惠安石匠辛阿救為中心
臺灣龍柱石雕研究(1895-1945):以惠安石匠辛阿救為中心
臺灣龍柱石雕研究(1895-1945):以惠安石匠辛阿救為中心
臺灣龍柱石雕研究(1895-1945):以惠安石匠辛阿救為中心
臺灣龍柱石雕研究(1895-1945):以惠安石匠辛阿救為中心
臺灣龍柱石雕研究(1895-1945):以惠安石匠辛阿救為中心
臺灣龍柱石雕研究(1895-1945):以惠安石匠辛阿救為中心
臺灣龍柱石雕研究(1895-1945):以惠安石匠辛阿救為中心
臺灣龍柱石雕研究(1895-1945):以惠安石匠辛阿救為中心

臺灣龍柱石雕研究(1895-1945):以惠安石匠辛阿救為中心

定  價:NT$ 680 元
優惠價:90612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67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臺灣龍柱石雕研究(1895-1945) : 以惠安石匠辛阿救為中心》出版簡介:
出身福建惠安的石匠辛阿救於清末來臺,所作石雕龍柱風格瀟灑獨特,作品遍布台灣北中南,如台北八里天后宮、新竹城隍廟與臺中林氏宗廟等16間祠廟。筆者經由田野與史料分析研究,並考證其係「閩南人」而非客家人。出版本書系將他的生平、在臺工作概況、崛起與成名的過程詳做論述,補充歷史和文獻的缺口。
本書出版也將當代另三位龍柱石雕頭手匠師─蔣梢、張木成、蔣梅水的作品,做圖像分析與藝術研究。從出版圖片和文字論述中,可清楚辨明他們個人獨特的龍柱風格特徵。末章附許多對照圖,方便讀者按圖索驥,發掘鑑賞更多當時代各具特色的石雕龍柱。#學術出版

作者簡介

《臺灣龍柱石雕研究(1895-1945) : 以惠安石匠辛阿救為中心》作者簡介:
作者:蔣若琳
台灣傳統建築堆疊著歷史與故事,其中龍柱石雕和建築美學,對筆者最具吸引力。已入中年才再進入學院研讀,只為書寫臺灣近代龍柱石雕工藝缺漏的一塊拼圖「祠廟龍柱石雕大師辛阿救」。
鑽研歷史、田野考證的過程中,充滿了偵探與挑戰。將研究的成果化為文字書寫流傳,補充歷史的缺口。如今出書在即,無限歡喜,期許自己未來仍持續於文化資產、匠師匠藝的研究和保存。

《臺灣龍柱石雕研究(1895-1945) : 以惠安石匠辛阿救為中心》前言
中國在明代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開國後,歷經百年安定承平的生活,因為太平盛世,經濟富裕,人口急遽增加。到了明朝後期約16世紀末,福建和廣東沿海的平原及丘陵地已經人滿為患,因為人口壓力和耕地過少的原因,推動了沿海地區的漢人向海外移民。此時歐人東來,帶動商業貿易和沿海地區的開發,對漢人的商業和勞力的需求大增,更增加了沿海移民向海外發展的拉力,即所謂經濟上的「推←→拉」理論。受到推力和拉力的雙重作用,使得17世紀以後,大陸沿海地區的漢人大規模向海外移民,臺灣也成為漢人渡海移民的主要區域之一。
清康熙年間(1662-),海禁開放和禁航令的解除,東南沿海地區居民透過各種管道,渡海到臺灣農耕、經商或勞動以謀求生計。臺灣土地肥沃,道光中葉(約1835年)以後,移民臺灣的漢人為求開墾,廣開埤圳,農田水利的興盛使得旱地水田化,農業生產增加,也因此加速了臺灣農村社會的繁榮和民間富裕。移入臺漢人宗教信仰觀念傳承自閩粵原鄉,廟宇是鄉鎮村落信仰的中心,在傳統行善積德、功果觀念的傳播下,臺灣各地有能力捐輸的信徒捐地、捐銀修建祠廟的情形非常普遍,這可從許多廟內所立的〈捐題緣碑〉和〈寄附碑〉上看出。(1) 信徒捐款以支持寺廟的重修,廟方才有能力購置材料並聘請匠師。再加上臺灣地震頻繁,祠廟常因地震而倒塌,使得全臺各地建築工事大增,工匠人才與勞動人力需求孔急,吸引了東南沿海的移民和建築匠師跨海來到臺灣工作求發展。
帶有一技之長的福建、廣東一帶的建築工匠們在此時機渡海來臺尋求工作機會,如福建惠安縣溪底村的大木匠師王益順便曾應辜顯榮的邀請,率領匠團來臺參與艋舺龍山寺的重修工程。1951年出版的《艋舺龍山寺全志》中就記載了惠安地區的建築工匠群參與該廟重修建時的設計和建築工程。志中所載工匠有大木匠、陶工、石工等,其中石工包括辛阿救、蔣細來、蔣金輝等多達9人,是來臺工匠中數量最多者。(2)
自古在石雕、石材方面,中國即以「北曲陽、南惠安」聞名。位在福建省惠安縣泉州城東北,洛陽江口的跨海石製古建築「洛陽橋」,始建於北宋皇祐5年(1053),有「中國古代四大名橋之一」的美譽,此橋即為惠安石匠的傑出作品。(3) 惠安石雕匠師蔣梢、辛阿救、張木成、蔣梅水等多人,清末從福建來到臺灣工作。其中辛阿救與合作匠師於日明治37年(1904)到昭和3年(1928)間,在臺灣諸多宗祠廟宇留下精彩的龍柱和壁堵石雕。迄今有實證紀錄為其所作龍柱石雕的祠廟,全臺灣共有9間;另經風格特徵分析,研判另有7間,合計共施作了16間。辛阿救所作的龍柱,雕工流暢,作品獨具特色,本書以石匠辛阿救為中心,分析他的戶籍謄本,透過口訪其子孫後代,併追循線索至大陸原鄉田野踏查,確證辛阿救實為惠安閩南人。另研究他在臺的戶籍搬遷史料與承作祠廟之間的關聯性,併論述其所作龍柱石雕與人物的風格特徵。
迄今我們對辛阿救的所知不多,從現有的史料和老照片,與清同治10年(1871)北埔慈天宮、大正3年(1914)苗栗獅頭山勸化堂的龍柱石雕,互相交叉應證比對,以了解辛阿救的師承傳統、石雕風格的轉變,研判分析其在臺灣石雕界崛起和成名的歷程。其在臺灣的工作和發展,應該可以表徵當時福建惠安地區技術移民來臺工作的概況。
先人的文字手稿就是最寫實的歷史,從張麗俊的《水竹居主人日記》中可看到石匠辛阿救、蔣梢與蔣梅水等人的相關紀錄。(4) 經由閱讀日記,通過觀察,將他們與祠廟間的互動關係,做綜合的整理和研究闡釋,並從字裡行間分析當時社會時勢的變遷。1895-1945年間,臺灣祠廟重修眾多,當時來臺匠師所作的石雕龍柱,多是藝術性極高的工藝品。其時來臺的石匠中,迄今已知有蔣梢、辛阿救、張木成、蔣梅水等4位石匠的作品,能從文獻、石刻落款與匠師風格特徵上確證並充分辨識。以這4位石匠施作的龍柱為基礎資料,佐以中、外美術理論為研究根基,對他們所雕作的龍柱作客觀的型態品評與風格分析,據此說明各龍柱風格的差異性與優異性,以期建立臺灣當時石雕匠師所作龍柱之基礎樣本。#台灣蘭臺出版社

目次

《臺灣龍柱石雕研究(1895-1945) : 以惠安石匠辛阿救為中心》
【目錄】
前言 4
推薦序─顛覆與典範─卓克華教授 7
─點滴積累的知識─王志宇教授 9
─薪火傳承─陳仕賢老師 10
自序─站在前賢的肩膀上 12
第一章 惠安石匠辛阿救的生平事跡 16
第一節 辛阿救的生平及發展 16
第二節 辛阿救的原鄉祖籍之探討 30
第二章 辛阿救龍柱石雕風格研究──兼論合作匠師林添福作品 39
第一節 辛阿救的龍柱 41
第二節 辛阿救的人物柱與壁堵石雕 61
第三節 林添福的龍柱 74
第四節 辛阿救與合作匠師所作的龍柱石雕 80
第三章 辛阿救的崛起和成名
──以北埔慈天宮、獅頭山勸化堂、艋舺龍山寺史料研判 90
第一節 辛阿救的崛起──北埔慈天宮 91
第二節 辛阿救石雕風格的轉捩點──獅頭山勸化堂 96
第三節 辛阿救的成名──艋舺龍山寺 107
第四章 石雕匠師和臺灣祠廟的互動
──以《水竹居主人日記》為例 118
第一節 豐原慈濟宮 119
第二節 苗栗中港慈裕宮 130
第三節 苗栗後龍慈雲宮 133
第四節 從日記觀察當時的社會時勢 139
第五章 石雕龍柱風格研究
──以石匠蔣梢、辛阿救、張木成、蔣梅水為例 146
第一節 臺灣龍柱風格之演變 146
第二節 石匠蔣梢、辛阿救、張木成、蔣梅水石雕龍柱風格特徵 150
第三節 各匠師石雕龍柱風格特徵差異 166
第四節 各匠師石雕龍柱風格差異分析 174
第六章 結論──各匠師龍柱石雕圖文對照 180
附 錄 石地發石雕師傅訪談記錄 206
參考文獻 211
圖片索引 216
表格索引 219
後記 221

書摘/試閱

《臺灣龍柱石雕研究(1895-1945) : 以惠安石匠辛阿救為中心》內容連載
第一章 惠安石匠辛阿救的生平事跡
臺灣傳統祠廟建築中,石作部分所占的比例很多,因為石材耐水性佳且不易損壞可長久保存,所以當祠廟改建或重修時,可將舊石材拆下再利用,因此在三川殿或正殿中,常可見不同時期和材質的新舊石雕交雜呈現。1895年之後臺灣祠廟重建和整修的數量增加,工人需求量也日益增多,故許多福建沿海惠安地區的工匠群趁此時機渡海來臺工作,有些祠廟更特別聘請惠安當地有名的匠師來臺建築設計 。(1)
迄今已知石匠辛阿救之名最早出現是在大正8年(1919)張麗俊《水竹居主人日記》中的記載:「晴天坐頭幫(班)列車往中港視察慈裕宮重修石料。石匠係辛救與蔣梢二人競爭琢造,其龍鳳柱、竹節窗、壁屏堵等,人物、花鳥、禽獸類各件琢造精巧,比我葫蘆墩慈濟宮現成琢就龍鳳柱、壁屏堵,更覺美麗。」(2) 接續,在民國40年出版的劉克明編《艋舺龍山寺全志》中也可看到石匠辛阿救相關的記載:「〈中華民國九年之再建〉,設計者及土木石工等。設計技師兼建築監督者:王益順、助手王樹發。石工蔣玉坤、辛阿救……。同由惠安招聘而來者,悉斯道熟練者也。」(3)
辛阿救來臺後,因為雕刻了艋舺龍山寺的龍柱而名氣大增。(4) 各地的祠廟因此競相邀請其作龍柱石雕。他在臺灣各地寄留戶籍,隨著工作地點遷移住處,當時的除戶謄本都記載得非常清楚詳實。本章將以辛阿救的除戶謄本為中心,探討他的生平事跡和原鄉祖籍。
第一節 辛阿救的生平及發展
石匠辛阿救的故鄉福建省惠安縣自古即以盛產良好的石材,製作石屋、打製石器、石雕聞名,為中國大陸有名的石雕之鄉。筆者至辛阿救的祖居地東嶺鎮湖埭頭村田野口訪時,四處可見石作器具、石水槽、石桌椅等,居民長久以來皆從事石作相關的工作,歷史悠久綿長。村內居民耆老表示當地早期生活不易,有許多人到臺灣和東南亞等地區工作謀生,族人散居海外各地。目前村內仍有一位曾到過臺灣工作的80多歲長輩,長輩表示其10多歲時曾和族人一起到臺灣工作,對臺的印象非常深刻。目前湖埭頭村內族人仍大多從事石材加工和打製石器的工作,但亦有些人朝石雕藝術創作發展。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辛小平於2009年以「和平之舟」石雕創作作品獲得藝術節一等獎的殊榮,即為辛氏族人的驕傲。(5)(圖1-1)
一、辛阿救的生平
根據〈辛阿救、辛阿老和辛阿水除戶謄本〉記載,辛阿救的父親辛阿老和兄長辛阿水在清末即定居於新竹廳北埔庄。已知辛阿救在臺最早的戶籍登記是明治37年(1904)時年18歲,到昭和3年(1928)時年42歲往生。(6) 此24年間,成為廟宇石雕界知名的頭手司傅,在北、中、南各地的祠廟內留下近20對龍柱和壁堵石雕作品。
辛阿救,父親辛阿老,母親蘇申妹,戶籍籍貫「福建」,排行「次男」,職業「石工」。生於光緒12年(1886)3月13日,卒於昭和3年(1928)8月13日,得年42歲。時人也稱其為辛救、救司、阿救、阿九。(7)辛阿救於明治37年(1904)在臺灣新竹北埔和林新妹結婚,2人結婚時是寄留在兄長辛阿水的戶籍內,寄籍地新竹廳竹北一堡北埔庄土名北埔百八十三番地。婚後共育有2子3女和1養女,其中2個女兒不幸早夭。長子辛火炎,次子辛木霖,么女辛助嬌,養女張和妹。(8) 家族中至少有2位承襲他的龍柱石雕手藝,一為長子辛火炎,另一為妻舅林添福。(圖1-2)
辛阿救從明治37年(1904)2月到大正5年(1916)1月間設籍在兄長辛阿水北埔庄的戶籍中,期間另寄留在新竹街、北埔和田尾庄3處不同的地點。大正5年(1916)2月辛阿救將戶籍遷至臺北三重。隔了4年,大正9年(1920)為艋舺龍山寺打製了1對出色的龍柱後嶄露頭角、一舉成名,開始受邀至全省各地祠廟承包龍柱和石雕工程。辛阿救所雕龍柱迄今已知全臺有二處落款,分別為大正13年(1924)新竹城隍廟三川殿後檐龍柱;昭和2年(1927)新北市八里天后宮三川殿前檐龍柱,二對龍柱八角柱身上皆有:「台北辛阿救彫」的石刻落款。(9) 昭和3年(1928)8月,辛阿救因長年打石,吸入過多的石屑粉塵得到肺矽病而往生,當時年僅42歲。(10) (圖1-3、1-4)
二、辛阿救的家庭組成
根據〈辛阿救、辛阿老和辛阿水除戶謄本〉記載,辛阿救的祖父辛阿管,祖母莊養妹。戶籍上雖有記錄祖父母和母親3位長輩的姓名,但並沒有他們在臺灣居住的資料。
(一)辛阿救的父親-辛阿老
辛阿救的父親辛阿老,戶籍籍貫「福建」,生於清道光20年(1840)1月3日,卒於日明治39年(1906)2月10日,享年66歲。辛阿老於清光緒20年(1894)8月25日由原居地新竹廳竹北一堡北埔庄土名北埔百八十三番地隱居後,由辛阿救的兄長,同樣也是石工的辛阿水於清光緒20年(1894)10月2日接續原居地繼任戶長。根據戶籍資料研判辛阿老應於日治前(1895年)即已來到新竹北埔地區工作定居。(11)
研判辛阿老所屬的惠安辛氏石匠團可能是於清同治年間從福建省惠安縣湖埭頭村來到新竹北埔修建慈天宮。臺灣石雕發展過程中,常有匠師在臺閩二地進出留有紀錄者,相關論述將於第三章「辛阿救的崛起-北埔慈天宮」章節中提及,在此不贅。
(二)辛阿救的兄長-辛阿水
辛阿救的兄長石工辛阿水,戶籍籍貫「福建」,生於清同治9年(1870)2月29日,卒於大正3年(1914)11月11日,得年44歲,在戶籍上登記為父親辛阿老和母親蘇申妹的「長男/石工」。辛阿水妻王送妹為說客語的廣東人,生於光緒6年(1880)3月18日,是王阿昌和沈阿金的次女,於光緒20年(1894)10月2日和辛阿水結婚。根據辛阿水的曾孫辛志鴻口述,傳聞王送妹原為北埔姜家的婢女,後姜家將其收為養女,並許配於辛阿水為妻,嫁妝也附贈了田地和家宅。(12) 辛志鴻在〈懷念祖父辛姜錦塐〉一文中對祖考的探源,內文:「辛阿水為北埔首富姜家聘至北埔慈天宮修廟,其妻王送妹為姜家之養女,阿水師感念姜家,因此生女仍姓辛,生男第一胎姓姜,其後姓辛姜。」(13)
根據《北埔慈天宮整修規畫研究》,此廟在明治39年(1906)也有石雕的修繕紀錄。(14) 辛阿救家族和北埔慈天宮關係密切,1906年時辛阿水正值36歲,依年紀和工作經驗研判,辛阿水應是參與此次的重修工程,且其弟辛阿救可能也是此次重修石匠團中的一員。
迄今有文獻和實證紀錄已知辛阿水承作的工程有芎林鄉的積德橋,現在新竹芎林鄉文林閣廟埕旁立的〈建造積德橋碑記〉,上有「石匠辛阿水」和「辛阿水捐金五円」的落款。(15) 辛志鴻指出,族人說北埔慈天宮左後方的叮噹路面和北埔街上的3個水井,是辛阿水所作。辛阿水於大正3年(1914)因鬥毆事故重傷不治往生,得年44歲。(16) 辛阿水往生後,其子次男辛姜錦基,繼承原戶新竹廳竹北一堡北埔庄土名北埔百八十三番地為繼任戶主。(17)
(三)辛阿救的妻子、兒女-林新妹、辛火炎等(表1-1)
辛阿救於明治37年(1904)10月27日和林新妹結婚。林新妹生於光緒13年(1887)12月29日,廣東人。原戶籍在新竹廳竹北一堡大坪庄土名外大坪,其父親為林玉喜,母親為邱春妹,長女。林新妹和辛阿救結婚時17歲,婚後2人仍寄留在大伯辛阿水新竹廳北埔庄的戶籍內。
明治40年(1907)10月25日,婚後3年,辛阿救於21歲時長女辛元妹出生,但長女6個月後於明治41年(1908)4月15日於襁褓時即夭折過世。2個月後明治41年6月6日,辛阿救夫婦收養了當時才4個月大的小嬰兒張和妹。張和妹生於明治41年2月28日,戶籍登記為籍貫廣東的媳婦仔(童養媳),父親張阿懷,母親張羅意,居住在新竹廳竹北一堡北埔庄土名北埔三百三十一番地,祖父張阿添的戶籍內,辛阿救當年也曾寄留在此地。
辛阿救的長子辛火炎於明治45年(1912)1月11日出生。次女辛菊妹於大正3年(1914)12月13日出生,但也不幸於大正4年(1915)9月1日夭折,當時也僅9個月大。此時辛阿救寄留在竹南一堡(今苗栗縣),研判正在施作獅頭山勸化堂。
大正5年(1916)2月,辛阿救將戶籍遷到臺北三重,是年10月16日次子辛木霖在三重出生。大正11年(1922)10月17日么女辛助嬌出生,從大正7年(1918)到大正13年(1924)間,圓山劍潭寺、艋舺龍山寺、中港慈裕宮、豐原媽祖廟(慈濟宮)、臺中林氏宗廟、後龍媽祖廟(慈雲宮)和西螺張廖家廟崇遠堂等各處都有修建工程,所以辛木霖和辛助嬌出生時,辛阿救是在北、中各地接案打石、來回奔波。(18)
綜觀辛阿救夫婦於明治40年(1907)到大正11年(1922)這15年間共生育了2男3女,但長女和次女皆在襁褓時即夭折,加上收養的媳婦仔張和妹,所以共育有子女2男1女1養女,連同辛阿救夫妻2人,家庭內共有6人。長子辛火炎繼承父親的衣缽,也成為打石的頭手師傅。次子辛木霖則到日本去,後因沉船事故往生。養女張和妹和么女辛助嬌分別嫁給父親的徒弟,再加上合作匠師妻舅林添福,形成一個打石家族。(19)
(四)辛阿救的弟子與合作匠師林添福
從口訪辛阿救的孫子辛烘梅得知,辛阿救共收了三個徒弟。辛火炎是大徒弟,和辛阿救學習雕作龍柱和石獅。二徒弟姓羅,和辛阿救學作細工,會做家具、神轎上的鑿花細工;(20) 日後養女張和妹和羅姓大徒弟結婚。么女辛助嬌嫁給辛阿救的小徒弟陳玉成,陳玉成和辛阿救學做打石粗工,會蓋房子、修牆壁、作土水。(21)
和辛阿救長期合作的妻舅林添福,是妻子林新妹的弟弟。林添福出生於明治28年(1902)12月2日,籍貫「廣東」,父親林玉喜、母親邱春妹,長男,原居地新竹廳竹北一堡大坪庄土名外大坪百三十六番地。明治43年(1910)11月21日和辛阿救同時寄留在新竹廳竹北一堡北埔庄土名北埔三百三十一番地,張阿添的戶籍內為雇人,大正2年(1913)12月14日退去戶籍。(22)
屏東北勢寮保安宮三川殿前檐口有一對林添福在昭和4年(1929)所打製的龍柱,虎邊龍柱落款:「北埔林添福彫」。此對龍柱的型態特徵和辛阿救的風格像極,但細微的龍鬃捲曲包覆柱身的弧度卻不盡相同,較為貼柱圍攏。林添福是當時和辛阿救一起合作的匠師,其手藝和龍形承襲自辛阿救。研判辛氏在世前即承包了屏東北勢寮保安宮的龍柱工程,當他因病往生後,即由合作匠師中承襲了辛阿救設計和打製龍柱石雕好手藝的妻舅林添福接手完成龍柱的雕刻工程。
三、辛阿救在臺灣的遷徙和工作情形(表1-2)
目前沒有資料顯示辛阿救最早於何時來到臺灣,但根據當時的戶籍資料記載,辛阿救最晚於明治37年(1904)以前就來到了臺灣,來臺後寄留在父親辛阿老居住地北埔庄的戶籍中。到了明治39年(1906)2月10日父親往生後數月,辛阿救夫婦即開始不斷遷移轉寄留於新竹和苗栗各地,跟著承包的工程到處寄籍打石工作。
辛阿救和其妻林新妹於明治39年(1906)6月10日寄留在王氏偷戶籍內,新竹廳竹北一堡新竹街土名北門外百八十五番地,明治40年(1907)10月24日退去。於明治40年11月2日寄留於新竹廳竹北一堡北埔庄土名北埔三百三十一番地張阿添的戶籍內;張阿添為辛阿救收養的媳婦仔張和妹之祖父,大正3年(1914)3月17日退去戶籍,同時期寄留此地的還有合作匠師妻舅林添福。
辛阿救於大正3年3月17日寄留於新竹廳竹南一堡田尾庄八番戶,現址在今苗栗縣南庄鄉田美派出所田美國小附近,獅頭山腳下,大正4年(1915)8月10遷出。此戶籍戶主為廟守黃炳三,同時寄留者還有廟守黃保庚、廟守曾春秀、大工鍾阿廣、大工業陳茂石。(23) 黃炳三為獅頭山勸化堂首任堂主,研判辛阿救此時在施作獅頭山勸化堂。
辛阿救於大正5年(1916)2月10日遷出辛阿水的戶籍中,分戶遷居到臺北州新莊郡鷺洲庄三重埔字菜寮一番地。經臺灣百年歷史地圖套疊後得出現址在新北市三重區正義南路89巷和大同南路68巷的交接處。同一段時間,由除戶謄本上看,辛阿救另一寄籍地在臺北州臺北市大橋町二丁目百十六番地,現址在臺北市大同區民權西路245巷伊寧街口附近。(24)
辛阿救於大正10年(1921)8月23日應豐原慈濟宮修繕會總理張麗俊之邀施作三川殿後步口虎邊十二孝堵石雕及觀音殿的羅漢人物柱,當時辛阿救在簽訂契約時留下的地址為「臺北州七星郡萬華龍山寺街五九番戶」(25)。
辛阿救於大正15年(1926)9月4日寄留在臺北州臺北市入船町一丁目六十八番地。經歷史地圖套疊後得出現址在臺北市萬華區貴陽街2段164巷5弄,現為萬華區公有直興市場所在地,販賣魚肉蔬果雜物,此地現仍為當時2層樓的紅磚建築。附近的傳統廟宇很多,香火鼎盛的有艋舺龍山寺、艋舺清水祖師廟、艋舺青山王宮等。(26)
綜觀辛阿救從有戶籍記載的明治37年(1904)18歲起,到昭和3年(1928)42歲往生,這24年間共遷移了8次戶籍,隨著承包廟宇的工程在臺灣各地不斷搬遷打製石雕、龍柱。綜合以上繁瑣的戶籍記錄,列成表1-2,表中的現位址為筆者套疊臺灣百年歷史地圖內的各圖層得出的位置。(27)#學術著作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61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