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美國秩序:保守主義華人眼中的川普主義
滿額折

美國秩序:保守主義華人眼中的川普主義

定  價:NT$ 480 元
優惠價:79379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2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缺少秩序的根基,有可能結出民主和自由的甜美果實嗎?

重申基督教立國精神、堅守有限政府、用常識治國──
關於川普主義與美國秩序的深層思考和深入反思!

明明嚮往美國的民主自由,卻未追本溯源?
如何思索清教徒開啟的秩序,以及憲政民主體制的發展?
台灣在內的華語知識界如何深入理解美國秩序?是面對,還是逃避?

=======================

川普無疑是備受爭議的政治人物,對他的評價也分化為兩個對立的極端。在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經歷開票結果的跌宕起伏、舞弊指控等一連串事件之後,由民主黨贏得過半選舉人團票數,入主白宮。儘管如此,川普依舊召喚出比2016年總統大選多出一千萬名支持者,這說明了川普及其政治路線仍獲得大量美國民眾的認同,其影響力也將持續生根並延續下去。

簡言之,儘管川普離開白宮,川普主義仍然成型。美國自身、乃至全世界要面對的,仍是一個政治意識形態、社會結構與文化認同等領域都產生重大分歧、且分歧已經難以忽視的美國。與此同時,面臨外部強權崛起的挑戰,「美國秩序」的根基似乎搖搖欲墜。

然而,究竟什麼是川普主義?川普主義為何重要,讓我們必須對其加以理解?更精確地問,川普主義和美國秩序之間的關係何在?

■當美國社會在全球化、世俗化與自由化的道路上急速狂奔,川普主義代表保守派價值的必然崛起

根據立場不同,各派學者人士對於川普主義的定義與性質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人說,川普主義是右翼民粹主義,因煽動群眾而起。但只以民粹主義定義川普,不僅無法讓我們全面理解川普現象,也無法理解他任內的政治理念與口號,如何獲得無數美國人的共鳴。

實際上,川普上任後進行的一系列政策,是對過往進步主義政策的調整。從減稅、鼓勵製造業重回美國本土、要求國際盟友發展對等貿易關係,到重申美國立國原則、重新確立基督教為信仰基礎,都說明川普以「美國優先」為基礎,「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政治思維邏輯。

因此川普所掀起的,是一場保守主義的復興運動;主張的是回歸傳統保守主義,在堅守小政府、基督教傳統、自由市場、國家認同的條件下,根據現實情況調整改革方式。

■即使川普已經下台,美國文明的根基之戰仍在上演

然而,從根本而言,進步派與保守派的對立,是二者對於如何理解美國文明的觀念的對立:美國應該是一個以盎格魯-撒克遜白人新教徒為根基的文明,還是削弱這一根基、是一個更加重視平等與多元文化主義的文明?它應該是一個秉持《五月花號公約》、《美國憲法》與新教倫理精神、強調個人主義和自由傳統的共和國,還是一個隨世代變化、由大政府全方位照顧其人民的福利國家?如果是後者,那麼美國是否還可以保持其立國以來的觀念秩序,並行使自由主義霸權?正是此種對於國家基本政治經濟與文化模式的認知差異,催生了川普主義。

從內政到外交,川普在任內改變了美國近半世紀以來的發展方向,顛覆長期以來進步派處於攻勢而保守派處於守勢的政治生態,讓美國走上自我調整的改革之路。因此,即便川普離去,理解川普如何透過政治實踐捍衛美國傳統,接下來又將如何蛻變,是我們理解沒有川普的美國的關鍵所在。

■解讀川普主義崛起的背景,才能掌握美國的未來走向

本書邀請來自中國及海外的華人保守主義學者專家,從政治、經濟、媒體、宗教、歷史與文化等領域,針對川普主義的成因、內涵、發展與未來,提供全面的詮釋、分析與評論。書中各篇除了檢視川普其人及其執政理念與政策,也為美國的保守主義政治傳統、社會中價值觀念的變遷、全球化下的帝國困境、基督教福音派的興起與影響、媒體第四權的權力擴張、中美貿易戰等主題,提供了多元的觀察與思考脈絡。

2020年的總統大選或許只是四年一次的選舉,但以美國自2016以來一路引爆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紛爭為具體脈絡來看,川普主義的形成絕非歷史的突變,而是象徵美國迎來了重大社會變革的開始。本書作者群視川普主義為打破現有格局、帶動美國社會變革的新活水,美國人對川普主義的回應也因此變得意義非凡:他們實際上在回答的,正是政治學家杭亭頓所提出的「身為美國人,我們是誰」這一終極問題。

美國是「民主燈塔」、是「山巔之城」,其所思所想與所作所為可說是牽一髮動全身,影響遍及世界各個角落。若不理解美國現狀、關注美國未來走向,就有可能錯過國際趨勢改變的瞬間。本書主題固然極易引發爭議,卻能讓我們對川普掀起的風暴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作者簡介

.王建勳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政治學博士,現為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英美憲政史,憲法理論,政治哲學。著有《馴化利維坦》、《用野心對抗野心》等。

.高全喜
中國社科院哲學博士,曾任北航高研院院長,現為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講席教授。研究方向為法理學、政治哲學和憲政理論,憲法學等。著有《憲政時刻》、《何種政治?誰之現代性?》、《休謨的政治哲學》等。

.許凱
財經專家,現為《國際金融報》副總編輯。著有《大國思考:解讀後危機時代的經濟大勢》、《歐債真相:從危機看一體化經濟的隱患與未來》。

.劉軍寧
北京大學政治學博士,現為中國文化部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哈佛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訪問學者,是當代中國最早研究英美保守主義的獨立學者和領軍人物。著有《共和・民主・憲政──自由主義思想研究》、《民主教程》、《權力現象》、《保守主義》等。

.劉業進
北京師範大學管理學博士,現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制度經濟學、演化經濟學、公共政策。著有《分工、交易和經濟秩序》、《經濟演化:探索一般演化範式》。

.劉澎
北京普世社會科學研究所所長。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以及美國埃默里大學和楊百翰大學法律與宗教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為著名的美國宗教、政教關係及宗教與法律問題專家。著有《當代美國宗教》、《宗教與美國市民社會》、《國家・宗教・法律》等。

.蕭三匝
獨立研究學者、資深媒體人。曾任北京影響力智庫特約研究員、《中國企業家》雜誌助理總編。長期研究政治哲學、中西思想、神學。著有《左右為難:中國當代思潮訪談錄》、《站在刺蝟這一邊》、《民國遺脈》等。

.蕭瀚
北京大學法學碩士,現為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曾任職於茅于軾所創辦的天則經濟研究所,並擔任《財經》雜誌社法律顧問。

.叢日雲
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西方政治思想史與政治學理論。著有《西方政治文化傳統》、《當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在上帝與凱撒之間──基督教二元政治觀與近代自由主義》。

名人/編輯推薦

.矢板明夫|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
.汪浩|國際政經專家
.沈榮欽|加拿大約克大學管理學系副教授
.周玉蔻|資深媒體人
──(依姓氏筆畫排列)

目次

目次
‧後現代主義價值革命與川普的保守主義
 /叢日雲(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川普主義的形成
 /高全喜(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講席教授)
‧文化戰爭、保守主義與西方文明的未來
 /王建勳(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川普主義與美國保守主義的興起
 /王建勳(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政治泥石流中的共和國抵住:從格拉古兄弟到川普
 /蕭瀚(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川普與福音派
 /劉澎(北京普世社會科學研究所所長)
‧川普:推動美國回歸正統保守主義
 /劉業進(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
‧理解川普主義:透過媒體鏡像看美國的衝突和現實
 /許凱(《國際金融報》副總編輯)
‧川普主義與中國未來
 /蕭三匝(獨立研究學者)
‧從大選看美國秩序的根基
 /劉軍寧(中國文化部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

‧附錄:「川普主義」釋義

書摘/試閱

〈川普主義與美國保守主義的興起〉
◎川普的政治遺產──川普主義

在短短四年的任期中,川普推出了許多政策和制度,有些相當重要,對美國的社會政治生活,甚至對世界政治經濟秩序,都產生了(或者即將產生)不小的影響。譬如,在經濟領域,他大刀闊斧地推行了減稅、減少政府管制,以及增加就業等措施;在社會政治領域,他修改了歐巴馬健保(Obamacare)、限制了非法移民,也改革了刑事司法制度等;在外交領域,他則推行了撤軍、重新簽署貿易協議,以及推動中東和平等。至少有部分人得益於這樣的政策;在二〇二〇年大選前的幾個星期,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的美國人都表示,他們的境況比四年前有所改善,而且,這麼認為的人多於在任總統為第二個任期競選時的一九八四年、一九九二年、二〇〇四年,以及二〇一二年。

儘管川普推行的政策五花八門,儘管其施政綱領看起來缺乏一以貫之的主導思想,但如果觀察家們仔細考察和辨析,仍不難發現其政策選擇和施政綱領背後的政治理念,那就是「川普主義」。而且,即使川普的某些政策在他離開白宮之後被修改、甚至廢除,川普主義可能還會長期存在;因為它不僅影響了大量的普通選民和政治菁英(尤其是共和黨人和保守主義者),讓他們認識到了美國當下面臨的諸多挑戰,此外還可能會影響今後兩黨之間的博弈策略和政治選擇,甚至可能導致更深層次的法律制度(譬如選舉制度)變革。這就是川普的政治遺產。

很多不喜歡川普或其行事風格的人,往往傾向於給「川普主義」貼上民粹主義、威權主義、法西斯主義、納粹主義、種族主義、民族主義、排外主義、保護主義、孤立主義等標籤――幾乎所有在現代社會中被認為是負面的標籤,都會貼在他身上,而這麼做的人甚至包含一些飽學之士。他們的論證不是揪住川普的某句話不放,就是對其某項政策進行「上綱上線」的解讀,抑或是讓意識形態和政治立場左右了整個討論,而不去分析美國社會面臨的真實問題和川普的有效回應。譬如,當川普主張清理建制派和屏棄官僚主義時,他被指責為民粹主義;當他限制一些穆斯林國家公民入境時,他被指責為法西斯主義;當他主張限制非法移民時,他被指責為排外主義;當他反對破壞南方邦聯將領或美國國父們的雕像時,他被指責為種族主義;當他因為貿易不公而徵收關稅時,他被指責為保護主義。這些帶著有色眼鏡的指摘和攻訐,對於認識美國社會面臨的挑戰和川普主義的興起,幾乎沒有什麼幫助。

那麼,「川普主義」究竟意味著什麼?或者說,它體現在哪些方面?從競選的時候開始,川普就提出了一個響亮的口號:「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從美國歷史上來看,它不是一個空洞無物的說辭,而是一個有著特定含義的政治理想。「讓美國再次偉大」意味著,美國曾經偉大過,偉大是美國人的夢想。

這一夢想可以追溯到四百年前,當清教徒漂洋過海到北美開疆拓土,他們認為自己是「上帝的選民」,是帶著特殊使命去殖民的,而他們的目標是建立一座「山巔之城」(city upon a hill)。後來,美國獨立之後,有眼光、有抱負的美國國父們又致力於建立一個偉大的共和國。他們發現,一個聯邦共和國,也就是透過雙重分權制衡建立的有限政府,有助於他們實現這個目標,有助於建立一個自由、繁榮、安全的社會。他們認為,一個偉大的美國,不僅能讓民眾生活得自由而幸福,而且能在國際社會得到應有的尊重。不久,美國國父們的理想實現了。美國成為世界上最自由、最繁榮、最強大的國家之一,甚至成了一個政治、經濟和軍事實力都無可匹敵的超級大國。這就是「讓美國偉大」的意涵。

可是,在過去幾十年中,隨著全球化和國際貿易的發展,美國面臨著一系列問題和挑戰。製造業外流,外來移民搶奪了本地公民的工作機會,中下層民眾的生活狀況沒有改善;傳統道德和價值觀不斷潰敗,物質主義和消費主義泛濫;宗教信仰遭到藐視;傳統婚姻和家庭不斷解體,離婚率升高、同性婚姻成為時尚,單親家庭劇增。這種社會生活的劇烈變動,導致了不同群體的不同回應和社會撕裂。少數族裔、同性戀群體、無神論者,以及科技教育菁英等族群支持這種變化,而生活在鄉村和小鎮的白人、虔誠的基督徒等則反對這種變化。

正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川普出場了,「川普主義」誕生了。川普主義就是對這種社會政治變化的回應:它要讓美國重新成為一個自由、繁榮且得到尊重的國家,讓它再次偉大。這一目標定位,不僅在白人工薪階層中獲得廣泛的讚譽,在其他群體中也頗受關注。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人認為,川普應該為美國當下的政治極化和社會撕裂負責;然而,如果人們對美國過去半個世紀、甚至一個世紀的社會政治變化稍加研究,就會發現川普和川普主義是政治極化和社會撕裂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分析其基本主張之後不難發現,作為政治理念的「川普主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它反對官僚主義和行政國家(administrative state),重申民眾自治的政治理想。自從參與競選的時候開始,川普就再三表示,美國危機的根源之一在於華盛頓的建制派政客和官僚群體,以及一個幾乎不受約束的行政國家。他譴責那些政客和官僚醉心於背後交易和撈取好處,無視選民的生活和處境。川普一再申明,自己的任務之一是「排乾(華盛頓的)沼澤」(drain the swamp),讓民眾的聲音被聽到,讓民眾的利益得到關注。

至少自十九世紀後半期以來,隨著進步主義、經濟干預主義、福利國家等觀念的興起,加上大眾民主的實踐和授權立法的泛濫,聯邦政府的規模變得越來越大,在首都華盛頓特區和一些地方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官僚群體,掌控著政府運作的命脈。他們之間的利益相互關聯、盤根錯節,造就了相對封閉且沉迷於幕後交易的「建制派」。就這樣,一個托克維爾讚賞的自治社會,一個看不到政府的社會,變成了一個政府龐大、行政集權、官僚主導的行政國家。

令人沮喪的是,在很多人眼裡看來,官僚主義和行政國家是現代社會所不可避免、甚至是理性化的結果。韋伯為此提供了具有廣泛影響的理論支持:在他看來,官僚化是現代社會中,法律、經濟與技術理性化的必備條件;等級制和科層制是這種官僚化的基本特徵,而且跟其他組織形式比較起來,它具有精確、快速、有效、統一和嚴格服從等優勢,其運作像機器一樣,是非人格化的。從總統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 Wilson)到當代的進步主義知識分子,都對這種官僚化行政深信不疑。

在這種官僚化和行政化的國家,神聖的憲法越來越被擱置一旁――就算沒有遭受藐視,有限政府的觀念也越來越被人嘲笑,而自治的理想越來越不被當真。「民眾是美國的主人」曾經是一句令每個人激動不已的真實描述,但這句話在許多人眼中幾乎逐漸變成了一句空話。儘管川普之前的總統們也都知道建制派政客們和官僚主義的問題,卻沒有任何總統願意或敢於公開挑戰這個群體,沒有人無所顧忌地指出這個群體不關心選民的利益,指出他們為了利益相互交易、嚴重腐敗。只有川普這個不屬於華盛頓圈子的「局外人」,才敢挑戰建制派政客和職業官僚們。川普反覆強調,華盛頓的官僚政客們富了自己、窮了選民。

川普主義的作用在於喚醒美國民眾回到由他們自治的時代,而不是被無原則的職業政客和腐敗官僚統治。美國人從殖民地時代開始,就是一個崇尚且迷戀自治的群體,而國父們建國時的政治理想就在於建立一個自治的社會。針對這一點,沒有人比在一八三一年訪問美國的托克維爾有更敏銳的洞察了;他發現,美國是一個看不見政府、但治理得卻井井有條的社會,在那裡,「社會為了其自身而自主治理」。

其次,川普主義極力主張回歸自由市場和資本主義。過去幾十年來,美國政客們和菁英階層大都崇尚大政府、高稅收、福利國家,以及對經濟的干預和管制,甚至出現了不少迷戀社會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人。在美國歷史上,首次出現了自稱為社會主義者的總統候選人桑德斯(Bernie Sanders),還有一批國會議員步上小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的後塵,鼓吹所謂「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川普在數次演講中都強調,這些人將把美國帶入深淵,他們的主張與美國精神格格不入,他們的綱領是一條通往奴役之路。

一進入白宮,川普就開始著手於減稅、減少管制,意在藏富於民,讓中小企業恢復活力,增加就業機會。由於川普的減稅政策,每個家庭平均每年增加了1,600美元的收入。同時,部分製造業逐漸回到了美國,非裔和拉美裔美國人失業率創新低。川普知道,過去兩百年來,美國的繁榮和強大靠的就是資本主義和自由市場,因為它造就了無數「白手起家的人」(self-made man),讓普通人的「美國夢」得以實現。

再次,川普主義挑戰政治正確、身分政治、多元文化主義,重申猶太-基督教傳統的根本重要性。至少自民權運動、女權主義運動,以及同性戀運動以來,關心「弱勢群體」、「邊緣化群體」或「少數群體」,就占據了意識形態、公共輿論和道德制高點。身分政治和多元文化主義穿上了政治正確的外衣,在美國社會乃至歐洲各國中暢通無阻、所向披靡。在過去幾年中,美國數十個地方和多所大學紛紛拆除或搗毀了政治不正確的雕像與象徵物,尤其是美國內戰時南方邦聯將領或支持奴隸制的人物雕像。同時,政治正確和身分政治的鼓吹者對言論自由構成了很大的威脅;尤其是在大學校園裡,阻撓保守主義學者在大學演講的事件頻繁發生,而原因只在於他們對政治正確和身分政治持批判態度。如今,這種政治正確的病毒已經入侵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推特封禁川普和大量保守主義者用戶的做法,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毫無疑問,身分政治和多元文化主義已經滲透到美國社會的每個角落,對社會政治生活正在產生令人不安的影響。它們高舉「政治正確」的大旗,挑戰、甚至摧毀美國秩序和自由社會的根基。從競選的時候開始,川普就向選民展示了他對政治正確和身分政治的反感,而且透過打破慣例來身體力行。他發出其他政客們通常不願或不敢發出的聲音,讓那些被遺忘或被忽視的選民感受到尊嚴。

鼓吹多元文化主義的人無視美國精神的核心就是猶太-基督教傳統。就在一百多年前,「美國是一個基督教國家」一事,還是美國人的基本共識。正如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布魯爾(David Brewer)所明確指出的:

基督教和第一批殖民者來到這個國家,強而有力地影響了殖民地和建國之後的迅速發展。今天,基督教在共和國的生活中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元素。這是一個基督教國家。

把這個共和國稱為一個基督教國家,不是一種純粹的說法,而是對一種歷史、法律和社會事實的承認⋯⋯人們常說,基督教國家是文明國度,而最徹底的基督教國家,就是最高級的文明國度。這只是一種巧合嗎?深入考察基督教與這個國家的歷史就會發現,它不是巧合,兩者之間有一種因果關係:基督教原則對國民生活影響越深,這個國家文明的邁進就越確定。

在這個政治正確和多元文化主義盛行的時代,川普透過任命保守派大法官來捍衛猶太-基督教傳統。在短短四年的時間裡,他任命了三位最高法院大法官和兩百餘位聯邦地區和上訴法院法官。這些任命必將產生長期的影響,因為聯邦法官們都是終身任職的,此外由於川普的任命,聯邦最高法院保守派大法官占了多數。

川普主義倡導真正的愛國主義,重申美國的光榮與夢想。今天,很多美國人不再熱愛美國,甚至把美國稱為「帝國主義」,認為美國的歷史就是一部種族主義歷史,是一部壓迫的歷史――是白人男性壓迫黑人、女性和其他少數族裔的歷史,是推行奴隸制、資本家剝削工人的歷史,是排外和侵略的歷史,是少數人富有、大部分人貧窮的歷史。

川普指責這種看法的錯誤,指出它是政治正確和扭曲歷史之後得來的產物。川普主義反對種族主義,同時也反對利用種族主義來醜化美國,扭曲美國的歷史。美國有過奴隸制和種族歧視的歷史,不意味著那就是美國的立國精神,不意味著那就是美利堅合眾國的特性。美國的立國精神是「人人被造而平等」(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是所有的人都享有天賦人權。奴隸制是美國歷史上的不幸插曲,但在當時,奴隸制的存在有著特定的時代背景,尤其是聯邦的建立需要南北之間的妥協,需要蓄奴州和自由州之間的妥協,否則這個聯邦共和國根本無法建立。美國國父們大都反對奴隸制,包括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麥迪遜(James Madison Jr.)這樣的蓄奴者,但有鑒於當時建立聯邦的需要,他們選擇了妥協。

自從萊克星頓的槍聲響起,美國的國父們都自稱為「愛國者」,以區別於那些支持英王的保皇派。作為愛國者,他們熱愛那裡的土地,熱愛那裡的民眾,更加重要的是,他們熱愛那裡的自治,熱愛那裡的獨立和自由。他們熱愛美國的生活方式。托克維爾曾經區分了兩種不同的愛國主義:一種是「本能的愛國主義」,即一個人出於本能熱愛自己的家鄉和祖國,是一種盲目、狹隘的愛國主義;另一種則是「反思性的愛國主義」,即一個人熱愛自己的故鄉和祖國是建立在理性反思基礎之上,一個人愛國是因為那裡自由,因為個人在那裡的權利得到保障,因為他是那裡真正的主人。托克維爾發現,美國人的愛國主義就是後者這一種。

(摘自:《美國秩序》,〈川普主義與美國保守主義的興起〉)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79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