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貿易:馬尼拉大帆船與全球化經濟的黎明(簡體書)
滿額折

貿易:馬尼拉大帆船與全球化經濟的黎明(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56 元
定  價:NT$ 336 元
優惠價:87292
領券後再享89折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行駛於馬尼拉航線的帆船甲板,正是透視世界歷史發展脈絡的一個特殊場所。西班牙人將從明朝運來的絲綢、瓷器等商品,從菲律賓馬尼拉運往美洲殖民地墨西哥,在此將中國商品就地出售,再裝上從西班牙白銀之都波多西掠奪來的白銀回到馬尼拉,以再次購買中國商品;另一部分商船則將中國商品和美洲盛產的經濟作物運會西班牙本土,在那裡購得美洲殖民地需要的各種物資後再返回美洲。分散於大洋彼端的國家互相影響,全球化經濟的幕布在16世紀緩緩拉開,而西班牙主導世界經濟的地位,也將在18世紀工業革命的機器轟鳴聲中喪失。


作者簡介

阿圖羅·吉拉爾德斯(Arturo Giraldez)

太平洋大學(University of the Pacific)現代語言和文學系及國際研究學院教授,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太平洋歷史與西班牙世界的文化歷史。


目次

第一章 西班牙殖民前的菲律賓群島

季風、群島和“ 環太平洋火山帶 ” 3

沿海土著居民 7

1405 年以後的巴朗蓋社會和商業時代 13

山地人 16

米沙鄢的黃金和貨貝的采集 22

地中海交通線和 1400 年後的長期貿易繁榮 23

菲律賓群島 28

第二章 西班牙在菲律賓定居點的起源

馬尼拉和世界貿易的起源 35

16 世紀至 17 世紀的大西洋白銀 39

16 世紀至 17 世紀的中國和全球市場 42

航海大發現:伊比利亞人和香料 46

軍事改革和軍事力量帶來的壟斷 47

葡萄牙人和瓦斯科·達·伽馬時代 50

斐迪南·麥哲倫 55

西班牙遠征香料群島 62

米格爾·洛佩茲·德·萊加茲皮 68

呂宋島的西班牙人 74

探索呂宋島 76

第三章 菲律賓群島的西班牙人定居點

西班牙及其亞洲殖民策略 81

定居菲律賓 90

“ 麥哲倫大交換 ”和菲律賓群島 94

一種新的農業制度 96

重新規劃領地 98

殖民地的財政狀況 100

土著居民對殖民地經濟的貢獻 105

專項資金 109

馬尼拉在新領土布局中的作用 112

間接統治:貴族階級 114

殖民地行政架構 116

第四章 17世紀

“小冰期” 121

白銀時代的終結 123

西荷八十年戰爭 124

菲律賓群島與西荷戰爭 128

摩洛戰爭 135

日本與天主教修士 140

馬尼拉的葡萄牙人 151

歐洲公司 153

亞美尼亞僑民 157

新基督教徒的商業移民 158

17世紀的終結 161

第五章 大帆船

航線 175

航海活動 182

官員和水手 191

阿卡普爾科 197

第六章 航線經濟

近代中國和白銀 205

紡織品和大帆船 215

與帆船航線相關的法規 218

王室督察員到訪 223

華商:生理人 226

1603 年華人起義事件 229

1640 年華人起義事件 233

第七章 18世紀的大帆船航線

一種全新的生態體系 241

墨西哥白銀時代 243

茶葉和鴉片時代 245

詹金斯耳朵之戰和馬尼拉帆船 247

菲律賓七年戰爭 251

18 世紀的菲律賓華人 255

菲律賓的改革 259

18 世紀的摩洛戰爭 261

西班牙帝國政策的變化 263

帆船貿易的終結 269

太平洋航線的終結 271

注 釋 273



書摘/試閱

季風、群島和“環太平洋火山帶”

菲律賓群島的 7100 個島嶼分布在面積為 50 萬平方英裡的弧形地帶上,該弧形帶北起中國臺灣和中國南部,南至婆羅洲。菲律賓群島的西面是沿中國南海向南延伸的越南,南面則隔蘇拉威西海(Celebes Sea)與印度尼西亞相望。菲律賓位於如今人們所說的“東南亞”,中國人過去稱之為“南洋”(Southern Ocean),印度洋商人則把這些島嶼稱作“風下之地”。

呂宋島和棉蘭老島(Mindanao)是菲律賓群島中最大的島嶼,占如今菲律賓 11.56 萬平方英裡總面積的 95%。在呂宋島和棉蘭老島之間,有一組被稱為“米沙鄢”(Visayas)的島嶼,而明都洛島(Mindoro)和巴拉望島(Palawan)之間的島嶼叫作“卡拉棉群島”(Calamianes)。山谷和山脈遍布呂宋島和棉蘭老島,而沿海的河流和湖泊為人類提供了適宜灌溉和居住的土地。山脈、狹窄的山谷和成千上萬的小島嶼,形成了菲律賓獨特的由鄰近淡水水域和相對較小海岸組成的社區聚居模式。

菲律賓的熱帶氣候受季風影響。冬季,大陸上空的低溫引發高壓系統,形成寒冷且幹燥的風;夏季,陸地上空的低壓系統吸引來自海洋的水分,形成暴雨。季風遵循由南向北的模式,並受地球自轉影響,由東向西偏轉。

菲律賓群島一年有兩個主要的季節:雨季伴隨著南部和西南部的季風同時到來,西南季風(vendavales)從 6 月持續到 9 月,東北季風(brisas)則始於 11 月或 12 月。熱帶氣旋又被稱為“臺風”,或當地人所謂的“碧瑤風”(baguios),常見於 7 月至 11 月。1604年,耶穌編年史家佩德羅·奇裡諾(Pedro Chirino)對熱帶氣旋進行了描述:“它們是狂暴的大風,通常在北方海洋上空形成,並在20 個小時內或更長的時間以圓盤狀向西南方向移動。”1 過去,這些可怕的風暴決定了菲律賓社區的分布位置。例如,蘇祿群島(Sulu)和棉蘭老島的穆斯林蘇丹國位於臺風帶之下。北部島嶼位於破壞性極大的碧瑤風的前進路在線,山脈西坡的河口或沿海地區可以為定居點提供庇護,馬尼拉就是這種定居點。

每年,這些熱帶風暴都從卡羅林群島(Caroline Islands)和瑪麗亞娜群島(Mariana Islands)向西移動到菲律賓。馬尼拉大帆船的航行軌跡與臺風帶相一致:“這使得從中國經馬尼拉到墨西哥的貿易路線成為全世界最難航行的通道之一。”2

除了碧瑤風和逆風帶來的威脅外,群島不規則的海岸線、暗礁、珊瑚礁和其他水下障礙物也是重型帆船行駛過程中的常見危險。諸多島嶼的風、洋流和崎嶇的地形影響了各地原住民的互動,並造成社會、語言和文化上的差異。地理上的分隔使菲律賓群島與東南亞其他島嶼一樣,形成了錯綜復雜的經濟環境。生態多樣性有利於島嶼之間以及山區、丘陵和沿海地區之間的資源貿易。正如 17世紀的一位法國旅行家所說,“這些人不得不保持連續的交流,因為唯有如此,才能滿足相互的需求”。3 西班牙人到來時,這種粗獷的地理環境促成了菲律賓的多樣化政體,其中包括穆斯林蘇丹國、規模和復雜程度各異的酋長領地、高地部落群體以及少量的獵人和采集者。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9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