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順應人性:活化超感知和身心系統,過上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滿額折

順應人性:活化超感知和身心系統,過上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定  價:NT$ 420 元
優惠價:90378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2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這本書獻給任何覺得自己的生命不僅只於此,
還能在世上活得更有意義的人。
★全球知名家庭治療師和暢銷作家的生涯顛峰之作★
★「我期待這樣的一本書很久了。」──丁寧(暢銷作家/金馬影后/瑜伽老師)★

現在這個世界最需要的,
就是我們「順應人性」,展現人類最真實的樣子,
並從這個被奴役的時代中獲得自由。
我們的心智由身體、情緒、大腦和靈性四者組成,但絕大多數人都飽嘗前三者所帶來的困擾。破碎的家庭、逐年上升的心理健康問題,還有個人與全球性創傷帶來的沉重負擔,讓我們像是屈就在牢籠中,活得越來越畸形,離「真實人性」越來越遠。 
人類,應該是充滿野性的生物,擁有愛心和力量,也渴望與其他人連結,而這些人性,正是當今世界最需要的。全球暢銷作家及心理學家史提夫.畢度夫,試著帶我們重新了解:什麼是人的本性? 
透過最新的神經科學和心理學研究,並結合畢生從事創傷與療癒工作的經驗,他梳理出兩大關鍵──「超感知」和「四層心智」。它們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工具,蘊含絕妙的智慧,只是現代的我們不懂得運用而已。 
■「超感知」:來自全身的快速訊息,往往比「意識腦」的判斷更準,能幫助我們避開危險或做出錯誤選擇。
■「四層心智」:透過依序整合身體、情緒、大腦和靈性,我們就不再像多頭馬車,受到不同聲音的拉扯,在生活中感到掙扎。 
畢度夫將教導如何找回這兩項工具,重新活化自我身心系統,活得更深入、更充實。方法非常簡單,不論是傷痕累累的大人或純真的五歲小孩,都能學會。在「後疫時代」,我們更需要這股轉變生命、轉變世界的內在潛能,讓自己活得更有價值。

作者簡介

史提夫‧畢度夫(Steve Biddulph)

澳洲最著名的家庭諮詢師、親子關係作家,著有《快樂寶貝的祕密》和《教出好兒子》等暢銷書,銷量全球超過四百萬冊,並翻譯成三十多種語言出版。
史提夫是英國及其他幾個地區兒童發展專家小組的成員之一,該小組成功提倡「育嬰假」的概念。 二○一一年三月,他獲聘為墨爾本凱恩米勒學院心理與諮詢學院的兼任教授,同時因為他在提升青年心理健康方面的貢獻,獲得了澳大利亞勛章。他有兩名子女,皆已成年,他現與妻子兼共同作者雪倫住在澳洲的塔斯馬尼亞。

譯者
心意

目前旅居南非的斜槓青年,從事翻譯/口譯(omartswow.com)/瑜伽美術老師。曾任僑報編輯/翻譯,採訪非盟、金磚國家峰會等國際會議。新竹教育大學畢業,曾任美術、客語、英語教師十五年,同時取得兒童/成人瑜伽證照,海內外教學多年。千禧年始,將教室延伸到全世界,成了趴趴走背包客,邊旅行走讀,邊學習身心靈課程。在探索、突破自我過程中,學習活出自性的喜悅自在,也與他人互放那本自俱足的光亮。

名人/編輯推薦

丁寧(暢銷作家/金馬影后/瑜伽老師)
許瑞云(心能量管理中心執行長)
劉慧君(食氣導引者/自主學習推廣者)
蘇飛雅(占星師)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感動推薦(按姓名筆畫排序)


一如作者史提夫想傳達的:「一旦整合你的四層心智,喚起內在和諧,無論世界如何變化、動盪,你都能優游其中,不受侵擾。」
這才是活著。
先看書把自己拼湊回來吧。──丁寧(暢銷作家/金馬影后/瑜伽老師)
 
身體和心理是豪宅,就像打掃、修整、裝潢房子一樣,照顧好,便能自行運作。主人和家屋配合,需要很多練習,以故事和遊戲方式進行,本身即樂趣。──劉慧君(食氣引導者/自主學習推廣者)
 
身體、情緒、思想與靈性,本書以這四大概念作為架構,逐步引領讀者更深入地認識,將分散的拼圖合而為一。透過這條整合之路,我們得以成為Fully Human,成為自己。──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前言:
歡迎
本書的目的是要協助你能更自在地優游於內心,以「照亮」那些你幾乎不曾注意到的所有意識階層。一旦你的內在甦醒,它們會自然和諧地運作,而你可以活在更有力量、更整合且更有宇宙感的生命中。
書中內容是根據最新的神經科學,配合頂尖的心理治療,以及結合了我畢生協助形形色色的人在面對生命最糟的情況下,依然能夠療癒和成長的經歷。基本上,我是寫給任何一位覺得生命不僅只於此,而且我們可以在這世上活得更有意義的人。
本書含括兩個關鍵概念:第一是「超感知」,就是身體在你活著的每分每秒,傳達訊息的方式。這些訊息常是較為迅速、細微,而且比「意識腦」所知的更為聰明。然而,多數人都對這些訊息完全予以忽視。
第二是「四層樓豪宅」,這是個容易掌握、能夠探索多層次心智的方式,並且讓四層心智共同運作――而不是將你拉扯撕裂。這個方法很簡單,連五歲小孩都學得會;然而這個方法也很深奧,甚至對內心受創嚴重的成人都有幫助。
這本書充滿著私密的故事、旅程以及掙扎,就像是你在生活中可能經歷的,然而你不需要多做什麼,只需要懷著一顆好奇心,繼續閱讀就可以了。如果願意的話,書裡也提供了一些練習幫你加速學習。本書的教導可讓你每天應用,並用上一輩子。
我希望你的生命能因此有所轉變,而且這轉變也能傳播給你身邊的人,讓我們一起合作讓孩子以及後代的子子孫孫過得更好。藉由理解我們與萬物的連結一直都在,進而相互珍愛,以及愛護周遭的自然萬物。你的內心知道該怎麼做,你只需要喚醒他/她。
史提夫.畢度夫

目次

歡迎
1超感知
2住在豪宅裡
3一樓/你的身體
4二樓/情緒能強化你的生活
5特別企劃/我們都需要療癒的創傷
6三樓/用大腦想清楚
7特別企劃/解救男性
8四樓/靈性不是你想的那樣
9做真正的自己
關於作者
附錄/給專業人士和有興趣更深入了解的人
致謝

書摘/試閱

第一章/超感知(節錄)
我們幾乎失去它
我們的內部感知系統是人類的基礎配備。令人驚訝的是,我們在現代社會裡完全忘了這些感知的存在,從小就沒被鼓勵去聆聽那些感受。因此,即使我們模糊地意識到內在令人沮喪或疑慮的警告信號,或意識到敦促、渴望的積極信號,我們大多予以忽視。這可不是件小事,沒有這些資訊,我們可能過著大小錯誤不斷的生活,可能嫁錯人、入錯行,或是錯過了自己孩子的警示訊號而鑄成大錯;又或者,我們不該只是為了免費吃大亨堡而花時間當志工。
我們的超感知演化成大腦的主要指導系統,那是大腦理解事物對我們是好、是壞,安全或不安全的方法。如果我們失去此連結,那麼整個一連串的過程會全盤出錯。我們不會對自己是誰或想要什麼有強烈的自我意識,我們可能會開始在人際關係中亂了方寸,並發現家庭開始破裂。忽視內心的疑慮,可能讓我們失去與自我價值的連結,很快我們會覺得自己活在謊言中,成為陳腐和虛偽的集合物,所做的任何事都沒有力量或真實性……你覺得這些聽起來熟悉嗎?
如果這聽起來很熟悉,那麼本書會為你帶來希望:無論你正在生活中哪個面向苦苦掙扎,都是可以改變的。你可以喚醒自己的超感知、開始了解自己是誰、什麼對你很重要,然後將「整體性」重新帶回你的生活。你的生命會有更多可能性!如果你懷疑它的真假,請允許我展示一些你也能查到的證據。
回顧一下,你應該都遇過一些看似不同且特別的人(好的那種),他們就是比周遭其他人有活力且真實。我們都會特別注意到這類人,事實上,我們打從一開始就「超感知」到他們了,證據也隨著時間的推移浮現。
這些人通常具有三種特質:第一是氣質儀態:他們看起來踏實、不疾不徐,他們往往注意力集中,與人相處時都非常專注於當下。第二是風度舉止:他們雲淡風輕地看待自己與生命中的起起伏伏,但同時,在緊要關頭下他們會瞬間變得凶猛而嚴肅。他們會保護他人、保護世界,跟他們在一起你會覺得很安全。第三是不守規範:他們可能與他人相處融洽,但並沒有活在一般行為準則中。他們對自己真實,且不輕易隨著瘋狂的社會起舞。
一位「順應人性」的人會在群眾中脫穎而出,這些人似乎是在更整合的層次上生活著。他們的心、腦、靈性都和諧地一同往前邁進著。
大腦科學發現,這種活力是一種心理能力被活化後所呈現的神經狀態,而且我們所有人都有這能力。超感知只是個開始,也是人格成形的核心。一旦你能讀懂自己的超感知,就可以往上層移動到情緒、思想,以及與周遭萬有連結的感覺。你的意識就像是棟多層樓的豪宅,你可以打開所有房間,並享受它們提供的所有服務。隨著這能力的啟動,你將自動開始變得更為整合,那些存在於感受、行動和價值觀之間的矛盾感將逐漸消失,你會變得更合一並感到更為健全。
本書會教你用一些新的方法聆聽超感知,然而它並不複雜,即使五歲的孩子也能熟練地掌握這方法。這是一輩子都能使用的一套工具,從你開始使用的第一天起,你就會發現它已經讓生命變得有所不同。
 
這並不只關乎危險
我們的超感知起源於史前時代。人類和花豹或楔尾鷹(澳洲最大的猛禽)同樣有著敏銳的感官和高度戒備的神經系統,但我們沒有爪子或尖牙,也不是特別強壯或體型巨大。我們雖然處於食物鏈上很低的位階,但有個東西對我們很有利。基本上,也正是這技能將我們帶向浩瀚宇宙,也是這種能力引領人類從事醫學、藝術、音樂,烹煮等一切事物的關鍵。
正因為我們現代人(homo sapines,即智人)超級合群,因此我們的物種能在緊密聯繫的家庭群體中生活、工作,並透過相互照護生存下來,並掌握我們的世界。獨自一人很弱小,但群體力量強大,即使穴熊(譯註:cave bear,是一種於更新世生存在歐洲與亞洲的熊,在約二萬年前的冰河時期滅絕)都聞風喪膽,因為挑戰了一個人類,就等於挑戰了一個人類族群。
互助工作需要大量的協調和社交技巧。因此,即使在語言還沒發明前,我們也必須知道如何看透彼此、避免衝突、緩解恐懼或緊張的氣氛。我們是唯一一種眼白隨時可見的動物,因此可以跟隨彼此眼神凝視的方向。與其他物種相比,我們臉上的情緒表達更為多元,這可幫助我們評估彼此的情緒,既可大大減少危機爆發,也可以建立緊密的親密關係和樂趣,而且我們也是個富有創造力、趣味,且充滿愛心的物種。
如今,會吸引遊客體驗狩獵旅遊或體驗第三世界鄉村社會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當地人們流露出的歡笑、熱情和真摯的情感。一直以來,人類都知道這件事,直到西方社會進入工業化世界。這些樸實的文化擁有我們已丟失的人類本質,相較之下,當代的城市居民看起來猶如殭屍一般。
時至今日,我們仍運用大腦閃電般快速的處理功能,來判讀他人肢體語言所傳達的微小信號,像是臉部變化、語句的轉換,以及一些似乎沒什麼道理的小細節。
這也是為什麼,當我們的孩子對某事感到困擾,或是沒把事實全盤托出時,我們會知道;或是,當伴侶對我們有所保留,即使只是生日驚喜,我們會知道;或是,當業務交易的結果與事實不符時,我們會知道。這種信號系統早在人類發明語言之前,就出現了。
因此,我們的超感知語言是與身體臟器有關的,並不是話語表達。它可能出現在你的胃部、下巴、肩膀肌肉、腸子、生殖器等,實際上它就在你體內,且無所不在。如果你想找到自己的「直覺」,只需將注意力轉移到體內,尤其是你的心臟、消化道。不過,「直覺」可能出現在任何地方,你就是會覺得身體哪裡不一樣――即使幸福快樂也有種「直覺」呢!
它是怎麼運作的呢?你的感官每天隨時都在吸收大量資訊,遠遠超出你能意識到的範圍。這些資訊在大腦深處會自動地與你一生的回憶進行交叉比對。然後,驚人的事發生了:儲存記憶的海馬廻會與管控情緒的杏仁核「溝通」,並向下傳達資訊到迷走神經(即散布在眾多器官且無遠弗屆的巨大神經網絡)。
對此你只會知道,身體有事發生了,突然間,你的腸道、頭皮、肩膀的肌肉、心臟周圍的肌肉,甚至手或腳的某個地方,會提醒你:「無意識腦有話跟你說。」你身體的某些部分被啟動,你的意識注意到了,也對這些反應提出疑問。
哪裡不對勁?怎麼了?這是一種等待被善加利用的卓越力量。多年來,也許你只要遇到特定的課題,肚子就會傳來刺痛感,只要你願意問肚子到底怎麼了,它會告訴你。
大腦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主管非語言行為)與其他的前意識部分(preconcious parts)之間的合作模式,與動物是一樣的。我們擁有狐狸或老鷹的機敏和直覺,然而也有個可以思考和推理的大腦新皮質(neocortex),必須將兩者結合。即使我們睡著了,超感知從不停止運作。超感知不僅與外在世界打交道,我們的內在思想也影響著它。我相信你一定有過這種經驗:一種久久無法揮之而去的不安感。它可能在短短幾分鐘內發生,也可能持續數年,你就是覺得有什麼不對勁……直到有一天,訊息突破了我們的理性腦:
這個人不是真朋友!
我不要再把孩子送到保母那裡了!
這份工作不適合我!
這段婚姻既不安全又不尊重人,我受夠了!
多年來,我聽過很多類似的例子,以下這個故事挺令人心酸的。我有個現在年近五十歲的朋友,當年新婚才三個月就突然有偏頭痛的問題,而且持續了將近二十年之久。有一天,她發現丈夫在外有個情人,而且這段婚外情從他們結婚不久後就開始了。事發的幾周內,在震驚與感到遭受背叛之下,她決定離婚,沒想到偏頭痛竟然就停了,也沒有再復發。我們的身體本能令人讚嘆,它們不斷向我們說話,但如果我們不予以聆聽,它們就得大聲喊叫。最終,你那緩慢的意識腦總會連上信號網路,開始思考下一步該怎麼做――但重點是,你得先醒過來啊!
 
總結
我們的祖先遺贈了一些很棒的配備給我們,它的核心就是能夠判讀並整合資訊的「超感知」,然而現代世界卻讓我們變得愚蠢遲鈍,在成長或教育過程中,我們從未學過如何閱讀自己內建的量表,或傾聽內在的細微線索。很可能二十五萬年前,一個懂得狩獵的八歲孩子,都比你、我的表現更強大、有能力也聰明多了。
真正的心理治療是要讓這些內建的功能恢復正常運作。我的病患安蒂在復原過程中,也開始活化自身各個層次――像是她的心靈、心智以及與宇宙的連結感。她的內在糾結著許多情緒,除了差點在停車場遇襲的經驗之外,也包括整個童年時期的狀況。她必須重新審視自我,以及審視自己的生活世界。她會從困境中走出來,而不只是「重新振作」或「恢復正常」, 甚至進一步成為一個更有生命力、使命感,以及懂得關心人類同胞的獨特個體。成為一個更有靈性但又樸實,且敢於表達自我的人。安蒂身邊的每個人都感覺到她的轉變,她不但痊癒了,還從單純的好人變成更了不起的人。
我們生活中發生的一切,即便是恐怖和悲慘的,都在試圖引領我們揚升,讓我們更自由、睿智和機敏。然而,這並不表示我們非得經歷恐怖的遭遇,才能讓生命更完整,因為小嬰兒就是一張白紙般展開生命的。我們可以學著將這些特質保留在自己孩子身上,滋養他們,讓孩子們保有野性與自由,我們也可以喚醒自身這一部分的生命活力。這也就是接下來的章節所要教導你的內容。
 
第五章/我們都需要療癒的創傷(節錄)
 
童年的負面經歷
醫藥界的重大突破經常是出於意外,一九九○年代美國有個名叫凱薩醫療的健康保險公司,創建了一個全國性的減重診所,以便服務大量的中產階級會員。
儘管一開始成功招募了很多會員,但該公司很沮喪地發現有將近一半的會員選擇中途退出。凱薩公司決定進行調查,並開始了一項研究,他們請那些退出的會員填寫一份全面且深入的匿名問卷。調查結果令人震驚,這些退出的人有個共同特徵:童年遭受性虐待的比例很高。這就出現了兩個問題:如此可怕的童年遭遇與極為不健康的體重增加,兩者之間真有關聯嗎?而另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是:兒童性虐待在社會中真的是如此普遍、不為人知,而且不可說的現象嗎?
很巧的是,我自己在一九九○年代也得出相同的結論。那個時候,我專門為心理治療師進行為期六個月的密集培訓,我震驚地發現,約有三分之一的學員曾經遭受過性虐待,另外三分之一的人受過其他創傷,像是兄弟姐妹死亡、遭受家暴、家族成員有成癮問題、經歷悲慘意外等等。這個發現形塑出一個我至今仍把持的信念,也就是最好的治療師已經出現在這些受訓心理治療師的生命裡,他們可以切身理解這些創傷,並據此來幫助其他人。
凱薩醫療的首席研究員費立提(Vincent Felitti)認為這個問題必須受到重視,因此向美國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尋求協助――該中心負責管理美國的流行病和大規模的健康問題。他們隨機挑選一萬七千名凱薩健康保險的被保險人,這些人的財務狀況良好,有百分之七十五是白人,平均年齡為五十七歲,大多數都大學畢業,而且有份很好的工作。
這一萬七千人也都填寫了那份匿名問卷「童年逆境經歷量表」,而調查結果與他們的健康狀況有著高度相關。這是讓我們得以深入了解周遭人們的難得窗口,研究人員發現的結果創造了新的醫學歷史,也從此永遠改變了我們看待當代生活的方式。
 
創傷有多普遍
費立提的團隊發現,百分之六十七的樣本至少在「童年逆境經歷量表」中獲得一分,而百分之四十的樣本至少得到兩分,超過百分之十二獲得四分甚至更高的分數。
請記住,這一群受測人員可是手頭寬裕的人。(一般來說,美國只有富裕人士才買得起健康保險,而澳洲和英國的健保則是基本人權。)對於低收入戶且生活水準低於貧困線的少數族裔(至少占了四分之一的美國人或英國人),他們要是接受相同的測驗,所得到的分數可能會更慘烈。疾病控制中心隨後進行了更多研究,發現在一般人口中,不論收入高低,每六人就有一人的「童年逆境經歷量表」得到超過四分。再重讀一遍清單,你會意識到,這創傷的數量真的多到令人咋舌。
還不僅如此,研究人員現在依然持續在尋找答案。當他們交叉比對參與者的健康紀錄時,發現「童年逆境經歷量表」的分數與糟糕的健康狀況有著關聯性,而且,童年的逆境經歷通常是造成健康亮紅燈的原因。
那些量表上得四分或以上的人,患有心臟病和癌症的機率是一般人的兩倍,而患肺病的機率則是四倍,因此可知,童年的創傷會讓人的身體不健康。在某些情況下,正是這種不良的童年經歷導致當事人養成不良的生活習慣,例如:抽煙、喝酒、營養不均等等,進而影響了身體健康。有時這些可怕的童年經歷還會促使身體、免疫系統和大腦發生生理病變,不僅讓人生病之外,還會縮短至少幾十年的壽命。
最近幾年,娜丁.伯克.哈里斯(Nadine Burke Harris)博士等醫療保健專家們呼籲,對所有成年人和兒童進行「童年逆境經歷量表」調查,並依此設計相應的治療和健康計畫。伯克.哈里斯和其他研究人員發現的結果顯示,最原初的危險因素(童年的性虐待)造成孩童壓力過大,進而改變了他們的新陳代謝,因此成年後的不正常進食、體重增加、糖尿病問題等,極有可能是童年遭受性虐待所產生的後遺症。這也為成因已經很複雜的肥胖症狀增添了一個新的因子――壓力導致身體以不同的方式儲存脂肪。
他們還發現另一個更令人沮喪的事實:童年的逆境經歷也造成了表觀遺傳學(或稱成長分析學)的改變,也就是它改變了我們DNA的呈列方式,這些創傷很可能會遺傳給後代的子孫。許多所謂的神祕疾病,例如慢性疲勞、纖維肌痛症、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都可能是表觀遺傳的改變所造成。伯克.哈里斯相信,除非能夠使兒童的成長環境更安全、確保家庭功能更健全,否則我們無法解決或消除這個影響數百萬人的嚴峻狀態。
然而,希望還是存在的。根據我和幾乎所有治療師的共同經驗,「童年逆境經歷量表」得分高的人,還是可以過著幸福、健康的生活。這個量表畢竟沒有涵蓋童年生活中的正向因素,研究人員也很清楚,在經歷創傷時或創傷後,若是能夠即時為兒童提供協助,是可以減輕傷害的。
對於成千上萬的孩子們來說,一位富有愛心的祖父母、一位富有理解力的老師、一個堅定而善解人意的朋友,都可以幫助他們緩解童年所經歷的創傷。雙親中的其中一位可能對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傷害,但是另一位卻是能夠反轉一切的推手。甚至即使在逆境發生多年後,我們仍可以為更多的兒童和年輕人提供所謂的「創傷知情治療」(trauma-informed treatment),幫助他們度過難關。創傷永遠都不要發生當然是最好的,但是不需要把創傷視為人生的無期徒刑,好像這輩子就沒救了。我們身心的原始設計是可以受到治癒的,只要知道如何啟動這些力量,任何人都可以做到。
 
這麼多的創傷從何而來?
我們無疑得討論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我們的社會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怎麼有這麼多受傷和具有破壞性的家庭呢?
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我們必須記住二十世紀是人類的一場夢魘,尤其是上半葉。如今我們還會在東亞看到這些狀況:童工晚上在工廠桌子下面睡覺、環境惡劣的貧民窟中有許多人死於可預防的疾病,這些我們西方人也經歷過,只是發生在上個世紀罷了。
查閱你的家族歷史之後,可能會發現自己與上世紀的這些夢魘脫不了關係。就在撰寫本章的過程中,我巧遇一位老友,他是善良且備受尊敬的牧師。他一九三五年出生於倫敦,在八歲前,他和母親就曾因遭遇空襲轟炸而無家可歸三次。他的父親離家從軍五年之後返家,從此變得幾乎情緒無能。
你自己可能也會認識一些從戰亂衝突中,存活下來的人。這麼看起來,似乎沒人擁有單純的家庭背景。受過創傷的人(幾乎是我們所有人)可能無法扮演好父母或養育者的角色。他們不堪心理重負,可能變得暴力、退縮、性好虐待、濫用藥物或有自殺傾向。如果沒有外力加以介入,那麼傷害只會不斷地循環,這也就是我們必須要插手的原因。
由於這些創傷非常普遍,我們必須調整自己看待人類同胞的方式,甚至是看待我們自己的方式。我們誤以為大多數人在多數時候都過著相當普通的生活,因此認為PTSD只會發生在退伍軍人、救難人員或事故倖存者身上。然而「童年逆境經歷量表」的研究結果卻指出,幾乎每二位孩子(或成人)中,就有一位的心理狀態跟PTSD是很接近的。
 
一般正常的生活也會造成創傷嗎?
我的同事兼朋友大衛.喬克爾森是一名社區律師,畢生專攻兒童保護相關的案件,也曾經擔任過心理治療師十五年的時間。
大衛以創傷和一般正常生活為主題,進行了很多的思考與寫作。他最引人入勝的想法之一是,創傷不僅會導致嚴重的焦慮,還可能阻止我們的發展。創傷會使我們的心理發展凍結在事件發生的年齡,「心理成熟」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信任、學習和身心平靜才能好好進行。因此,我們會看到當今許多成年人仍處於情緒凍結的狀態,可能是處於嬰兒期或青春期。如果這種情況太過普遍,整個社會文化就有可能會扭曲,大家都偏向喜愛某些不成熟的事物。
我也傾向於同意他的說法,當今的社會文化確實有點孩子氣。這股孩子氣彰顯在關心他人的能力或興趣降低,反而對自身形象、地位或自身的滿足感過於痴迷,又或者是不願意建立、承諾一段關係等。這與創傷有關,也是理解當今社會現象的新關鍵。但是,這種有點孩子氣的社會現象是哪一種創傷所造成的呢?
大衛和許多其他研究人員、意見領袖最近常被問到的問題是:「如果今天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狀態,與人類原本適合的生活相去甚遠,那麼我們的大腦是不是一直都在遭到傷害?」例如以下這些生活事件:
˙ 幼童待在日間托育機構的時間越來越長。
˙ 學校生活的壓力與日俱增,年幼的孩子也得經歷激烈的考試和競爭。
˙ 居住空間一直曝露在無情的大眾媒體的影響下。
˙ 父母工時長,家人之間無法抽出時間相互照應。
˙ 居住在幾乎無法接觸大自然的城市環境裡。
˙ 生活壓力很大,導致人際關係崩潰,家庭破裂幾乎已成常態。
「童年逆境經歷量表」顯示出廣泛危害一般人的原因,但量表中的十個項目並非僅有的創傷種類。除此之外,有些兒童和成年人對刺激因子更加敏感,他們覺得現代生活對他們的感覺和應對能力來說是一種攻擊。
英國教育家金.約翰.培恩撰寫過一本《簡單父母經》,此書引領了一個新的風潮,那就是大幅簡化兒童和父母親生活中的繁忙度和種種雜亂無章的活動。他相信,當今兒童所患有的「現代病」(例如注意力缺陷失調等),剛開始只是小怪癖或一點特殊傾向,然而孩子所承受的壓力,讓這些狀況加劇,最終演變成嚴重的病症。
也許城市生活真的在損害人類那偏好柔和、緩慢以及滋養環境的神經系統。我們人類的原始設計是要與大自然相處、適應日夜交替的節奏、與動物相伴、被植物環繞並在戶外工作、更全面地運用我們的身體、能與孤獨共處也有時間做夢。以上這些對人類的身心健康,對大腦的正常發育,以及建立平和感的能力至關重要。
沒這些能力的孩子會怎麼樣呢?如果這個「異常的生活方式」的理論是正確的,我們會找到不少蛛絲馬跡。像是當今每五位女孩和年輕女性中,就有一位患有臨床焦慮症,或是年輕人的自殺率不斷上升,抑或是每四位員工就有一位患有精神健康問題。我們生活中的一切,都能看到因為異常生活方式所引發的後果。
 
獲得自由
針對這個狀況,我們第一件要做的就是好好照料傷口,就像森林中受了傷的鹿一樣,需要待在陰暗的地方休息、舔傷口,以助傷口癒合。如果你(或所愛的人)有量表中提及的創傷,你必須先予以承認:「是的,這件事傷害了我。」能這麼做是療癒的第一步。不管是「我曾遭受性虐待」、「媽媽老是喝得酩酊大醉」或者「我爸常毆打我媽」,大家經常選擇忽視事實,認為那些可怕的事都發生在過去,所以現在一切都沒事了。這麼想未必是壞事,但是你如果覺得承認這些有困難,那麼你與過去事件的連結可能很值得深度探索一番。你的內在或許還住著一個受傷的小孩,需要加以照顧。
我們前面提到簡德林所提出的「聚焦」這個方法特別有用。每當你遇到困難,進而開始聆聽自己的身體信號(超感知)時,這些身體信號將帶領你走上療癒之路。需要流出的淚水、需要放下的恐懼或不屬於當下的暴怒,都必須找到一個安全的方法釋放。
一個人的創傷後症候群很嚴重時,往往是因為無法接觸到四個樓層(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如此)。與身體失去連結是最常見的情況,我們因此卡在三樓,擁有重複且強迫性的思考模式。或是只能感受到部分來自二樓的情緒,例如只感到恐懼而沒有憤怒,或者只感到憤怒而沒有悲傷。想當然耳,由於無法在靈性上與他人、大自然連結,我們無可避免地感到孤立,無論外界情況如何都無法感到安全、平和。但只要將所有的心智樓層準備好,就能規律地消化和處理心裡那些依然很戲劇化、激烈的創傷,讓創傷不會繼續累積。
因此,請學會使用這四個樓層來度過生命中糟糕的時刻。好好覺察你的身體,聽懂它在跟你說什麼;覺察你的情緒,讓你的身體扎根,才能安定下來並解決問題,或者激發你做出改變。好好思考,有必要時把它寫下來,如果有困難,也可以試著和有愛心、耐心的人交談,以釐清思路。永遠記得要上到四樓的頂樓花園,提醒自己宇宙愛你,你有歸屬,你很好。即使只是坐在公園裡或在戶外散步,都能幫助大腦做到這點。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78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