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有效的讀寫教學:平衡取向教學
滿額折

有效的讀寫教學:平衡取向教學

定  價:NT$ 500 元
優惠價:93465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51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語文讀寫怎麼教?本書針對每一個重要的語文教學成分,進行詳盡的理論及文獻探討,並且深入教學現場,告訴讀者,最優秀的專家老師的教學技巧及班級經營。本書每一章都有豐富的理論及實證資料,以合於邏輯的順序整理,讓讀者可以快速掌握這個領域數十年來的研究重點,及這些研究對教學現場的啟示。素養導向的108課綱的實施,使各領域評量形式愈來愈倚重閱讀;當各級學校教師為此組成跨領域閱讀教學社群時,這本書可提供最詳盡清楚的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關於作者
第一作者Michael Pressley博士曾是密西根州立大學教育心理與師資教育的教授,並曾任教於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馬里蘭大學與聖母大學。他的學術著作主要聚焦在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師資教育、讀寫教育等方面,尤其對閱讀理解教學有特別深入的研究。Pressley博士總是設法幫助老師們及學校克服在讀寫教育上所遭遇的困難,並在教學現場描繪出讀寫典範老師之所以傑出的作為;他也根據自己的研究,大力提倡平衡式讀寫教學法,對美國的讀寫教育有深刻的影響。他在2004年得到桑戴克獎(E. L. Thorndike Award),這是教育心理學界最崇高的生涯研究成就榮耀。

本書初版於1998年問世,在美國各大學教育學院甚受歡迎。為因應美國國家讀寫教育政策的改變及學術界新知的遞嬗,Pressley博士不斷蒐集資料改寫,2006年完成第三版的修訂版。他在寫第三版時,身罹癌症,第三版末章的英文章名下有幾個字―「因為時間的關係…(for the time being)」,這是書中唯一指出他即將面臨生命界限的訊息,看來令人感傷,但在閱讀過這本素材豐富、證據本位又具批判想法的鉅著後,任何人都會心生敬仰。

第二作者Richard L. Allington博士是田納西大學師資教育理論與實務學系的教授,專長為讀寫研究。他出版超過150項文章、專書專章與書籍,在閱讀障礙的預防及評鑑研究上有傑出表現,並因此兩度獲頒國際閱讀協會(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IRA)的Albert J. Harris獎。Allington博士曾任國際閱讀協會與讀寫研究協會(Literacy Research Association)的理事長,現在是閱讀名人堂(Reading Hall of Fame)的會員。

柯 序
第一眼讀到本書書名《有效的讀寫教學:平衡取向教學》,讀者可能會納悶:教學要平衡什麼?教就是了,把學生教會就對了,不是嗎?若教學是專業,其中有各種能力與關切,特別是不同學科包含各種教法與內容合成的教學成分,而成分間的關係如何表述則是專業教師常常思索與探討的一門學問。

什麼是教學成分?以國語科教學為例,大約有生字新詞、朗讀、內容深究、形式深究等部分。依據我在教室中的觀察以及根據老師們填寫的問卷,老師們放較多時間在生字新詞教學與朗讀上。這就是不平衡,因為學生沒有學到如何理解。

本書第1章提到「全語言」(強調意義教學取向),這對多數讀者來說或許陌生,甚至名稱本身就叫人不知所云。這是對閱讀能力發展與教學的一種理念。作者一開始就說明全語言,是因為關於閱讀,有這麼一個辯論。有人以為若不認得每一個字怎麼可能理解?有人則認為由上下文大致知道文章意思就可以,不需逐「字」閱讀。閱讀時我們腦中既有知識會被啟動,幫助整理由文章得來的訊息。這是所謂由上(既有知識)而下(解字)的閱讀。當然,相對的,有人較主張由下(解字)而上的教學理念。事實是,文章由字詞組成,不識字一定不理解,但識字也不一定理解。閱讀需上下兩者互動。這就是平衡。

平衡取向教學除提到認字與理解的平衡,更重要的是注意學生的程度與進度。識字不多者或初學者需要多學識字與詞彙;年級較長或較有能力者需要以合適的理解技能去解開文字所表徵的意涵。作者一開始以自己一生的學習閱讀為例,所要表達的就是依著發展(亦請參考本書末的附錄:讀寫能力發展之里程碑),老師要依學生能力給予不同的指導。若由小學到高中都偏向字詞教學,那就大大不平衡了。最後一章作者提出「十種最不明智且隱含危機的閱讀教學主張」,這是反省。我建議讀者不妨用這十點檢視自己對全書的理解,以及自己對語文、對讀和寫教學的想法與理念。

曾世杰教授經年全心全力投注於偏遠地區學童的讀寫教育,深知讀寫能力不足對個人一生的影響,也確信適切的教學可以讓學生終身獲益。我讀這一本書就像讀他對國民義務教育的殷切期盼,因此特別推薦給大家。如果我們覺得今天學生讀與寫能力有加強的必要,讓我們一起回想當年我們如何被教導,又和今天大部分學生所接受的教法有多大差別。若你看到國語科教學方法多年不變,閱讀這本書是我們改變的開始。

前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講座教授
柯華葳
(1952-2020)

曾 序
人類的現代文明的積累來自於我們的讀寫能力,讀寫教育也因此成為教育的核心,如何進行有效的讀寫教學也由教學者的直覺,成為專業的研究場域。

本書的原著娓娓敘述以美國為主的讀寫教學與研究的歷史更迭,作者本著證據導向的精神同時,又以開放的態度慎思既有研究與未知面向,當眾人都只在「強調技能」與「強調意義」兩陣營二選一的期間,提出自己的平衡教學法作為折衷,過程也曾遭到誤解甚至扭曲。請注意,原作者的折衷並非一般各退一步的妥協,而是一種為了尋找真相而出現的融合模式,是有憑有據的論述。他不盲目採信任一陣營的宣稱,甚至走入教學現場針對傑出的教學進行研究,萃取出背後的有效成分,堅持說自己知道的事。最終,平衡教學法逐步獲得更多的認同,作者也完成這本鉅著,用他畢生的專業,直到命的最後一刻。該書可能比National Reading Panel(2000)報告書更具有廣闊視野,而該報告書一般被視為具有相當的權威性。這本書的完成不僅是個別學者感人的專業精神,更是如何讓事實逐漸浮上來說話的科學範例。

原書作者Dr. Pressley M. 是一位受過完整訓練的發展心理學家,1973至1977年在研究所階段就投入認知策略的研究―是現在閱讀理解策略的早期概念,終其一生投入閱讀發展與教學的研究與教育工作。我與原作者認識主要是在研討會多次的互動,相談甚歡,每次對話都佩服他的論述能力,當然偶爾也會輕鬆地聊到我們在博士班階段共同就讀過的母校,雖然我們年代間隔甚遠。最後一次甚至也提及邀請他到台灣訪問,無奈他那時候健康已經出現問題,僅答應以視訊的方式進行,但最後卻連視訊也來不及安排。

而我有幸也認識譯者曾世杰教授多年,曾教授對於早期閱讀教育與補救教學的投入程度,以及對於講求研究證據的專業態度與成就,都是國內的翹楚。翻譯是件困難的事,尤其要翻譯一本論述如此細緻而且觸及面如此廣泛的書更是不易。曾教授的學養與孜孜不倦的態度,是不二人選。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書有一位夠格的學者認真的翻譯,當然要極力推薦。由衷期盼更多人閱讀本書,也帶出更多相關研究與實踐的啟示。

此版本有一位傑出的共同作者Dr. Allington R.加入之後僅作微調,更多的是增補新文獻,展現了珍貴的學術傳承。誠如作者所言,讀者可以只讀本書,或者將本書當成通往閱讀與閱讀教學領域的大門。

我曾經在不同深度的課程使用本書,學生反應相當好。我完全同意作者上述使用本書的態度,但是本書對於大學師培生或者實務人員可能偏難,建議授課教師可以進行一些調整,例如針對第一章內容可以僅指定學生閱讀特定的小節,教師則可以重點式補充多數的歷史回顧內容。本書也適合用在研究導向的課程,此時原著的許多參考書目就是很棒的延伸閱讀材料,當然也可以搭配NRP報告書部分內容進行比較與統整。

國立中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暨教育學研究所教授
曾玉村

譯者序
你拿到這本厚厚的書,你問自己,美國的書,對我有用嗎?

有沒有用,是看讀者的需求而定的。這本書在短短的時間內在美國多次再版,非常受第一線老師及研究者的歡迎。在台灣,我預計可以受益的讀者群有:

● 教國語文或英文的老師
● 在資源班進行語文補救教學的特教老師
● 讀寫教育及閱讀研究者
● 讀寫補救教學的研究者

此外,108課綱強調素養導向教學,無可避免地讓各領域的評量題目愈來愈長,文字愈來愈多,閱讀力的提升因此成了各級學校課程改革的重點。許多學校的老師都組成跨學科的讀寫教學社群,想要提升現有的教學。問題是:各家說法不一,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我們何去何從?其實,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大家所討論的語文教學議題,如哲學理念、指導策略與教學法、低成就學生的讀寫困難、跨領域的閱讀、閱讀動機的提升、寫作、專家老師的作為等等,一直是學術界關心的主題。而這本書把將近四十年的學術界研究結果,做了脈絡清楚的整理,可做為讀者教學決策的參考。

因為書的確有點厚,而且用了些學術術語,以下容我先做一點背景的說明,包括我為什麼要譯這本書,也許有助於您後續的閱讀。

2006至2007年,承國科會支助,我在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當交換學者一年,研究的主題是低成就及閱讀障礙學生的早期閱讀教學,重點在觀察美國國家政策、學術研究與教育現場間的聯繫。這三方面的聯繫正是台灣當時最缺乏的。

John Lloyd教授幫我安排了一間儲放許多國小閱讀教材的研究室,從研究室走到教育學院的圖書館只需一分鐘時間,我還參與了系上的研究討論,如魚得水般進入教材、書本和期刊的環境。退休的小學老師Pat Lloyd安排我參訪多所美國小學,也有幸坐進許多優秀老師的教室學習;每天下午三點回到宿舍,五年級的子揚和二年級的子安放學回來,我要幫他們補強英文。而那時我在台東的弱勢閱讀補救教學實驗仍在進行,正在發展教材,我一篇一篇地寫出補救教材的課文。為了補充自行摸索的不足,我旁聽Paige Pullen博士開在師培學程的「讀寫教學」。這門課,所用的課本,就是您手上這本《有效的讀寫教學》。

那一整年,我所有的時間都泡在「讀寫教學」裡。除了學習美國人是怎麼做的,也回頭思索我們台灣是怎麼做的。比較之後,我覺得一個最根本的差異是方法論上的。現在美國的教育決策,從國家級的政策,到教室裡的教學決定,都非常強調證據或研究本位(evidence- or research-based),這也是本書兩位作者寫作時的基本態度。從美國讀寫教育的歷史脈絡來看,強調證據本位的決策,的確有助於美國處理爭議數十年的「閱讀戰爭」,而本書就是從這個割裂美國語文教育界的難題開始的。這本書的副標有「平衡取向」的字眼。「平衡」乃捨兩端、執其中的意思,這裡的「兩端」,指的是美國數十年來語文教育界嚴重對立而且衝突不斷的兩大陣營,本書的第三版和第四版(編註:指原書版本)對這兩大陣營的稱呼稍有不同:

第三版(Pressley用詞) 第四版(Allington用詞)
全語言(whole-language)導向教學 → 強調意義(meaning-emphasis)教學
技 能(skill-based)導向教學 → 強調閱讀技能(skills-emphasis)教學
※ 強調意義 

強調意義教學取向最典型、最知名的例子就是全語言教學取向(whole language approach)。全語言支持者強調,只要讓孩子浸潤在有意義的語文環境中,兒童就可以自然而然地習得讀寫能力,千萬不能刻意去教孩子字母和字音聯結的道理,因為那會讓有意義的篇章,斷裂成瑣碎、無意義的音節、音素和字母串,使兒童失去閱讀的樂趣及意義感。在典型的全語言教學環境中,老師只在需要的時候,隨機教導解碼的技巧,主要的教學活動,就是大量的語文活動,讓學生浸潤在高品質的文學作品或真實的報導說明文字中,並從事主動的、符合自己興趣的、真實的閱讀與寫作。

※ 強調技能 

從殖民時代起,技能導向的教學就是美國語文教育的主流。在技能導向的教學裡,讀寫被化約成許多小小的技能,教室裡教與學的目標,就是熟練這些被拆解的技能。它強調解碼,強調看字讀音,強調學習字母(串)與語音間的關係;台灣國中英語教學常用的「字母拼讀」(phonics)就是一種典型的技能導向教學。技能導向教學經常以大量練習幫助學生習得各種讀寫技能,從低階的各種拼字、文法、克漏字,到高階的閱讀理解策略,都是強調技能導向教學的重點。

此兩大陣營孰是孰非的爭議,在美國被稱為「大辯論」或「閱讀戰爭」。兩種說法南轅北轍,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怎麼辦呢?美國人把這個太大、太久而且已經政治化了的爭議,化約成技術層次的問題──看看實證研究怎麼說。

近三十年,閱讀的科學研究備受看重,弱讀者及讀寫障礙者為什麼會有讀寫的困難?除了傳統在社會、心理及行為的層次研究之外,大腦造影工具的出現,更讓認知科學家對造成讀寫困難的認知歷程及生物致因有更清楚的認識(參見第2章),科學家漸漸了解了一般兒童的閱讀習得是怎麼回事,學術研究開始影響到學校的讀寫教育,最後影響到整個國家的決策。

1997年美國國會責成國家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 NICHD)邀請閱讀研究學者組成國家閱讀小組(National Reading Panel, NRP)。2000年NRP提出近三十年實證研究的文獻回顧報告,指出什麼才是有效的讀寫教學法。根據這個報告,2001年美國完成「沒有孩子落後」(No Child Left Behind, NCLB)法案立法,強調主軸之一就是「證據本位(evidence-based)的有效教學」。該法案強調要用系統的(systematic)、明示的(explicit)教學法來教下列五個讀寫的成份:

● 音素覺識
● 字母拼讀
● 詞彙
● 流暢性
● 閱讀理解

這五個成份也就構成了本書的主要內容,像第3、4、5章講的就是音素覺識與字母拼讀,第6章談流暢性,第7章談詞彙,第9章談閱讀理解。

國家閱讀小組(NRP)2000年提出報告所指出的有效的閱讀教學,幾乎一面倒地支持強調技能的教學取向。這個政策讓強調意義教學取向的支持者大為忿怒,攻擊迄今未歇。但許多強調意義教學的論者不接受科學檢驗的態度,一開始就落人口實,最後也提不出證據說明自己的優勢。在NCLB立法後,美國的教育政策離強調意義的教學法愈來愈遠,本書第1章對這段歷史有詳細的介紹及評論。

但本書作者並沒有對全語言做打落水狗的舉動。作者非常務實,除了涵泳於研究文獻,也看重現場實踐;他們不只強調理論,也不只強調實務,更強調實證研究對理論與實務的啟示。Pressley最有名的幾個研究,都是進入教學現場,觀察專家老師怎麼教(想當專家老師嗎?請參見第8章關於專家老師的研究),再整理出有效的讀寫教學策略來。他發現人人說讚的優秀國小專家老師都是採「平衡取向」的折衷派,既強調系統、結構的技能教學,也儘量讓學生有機會浸潤於有意義的語文氛圍中。

作者要主張這種平衡取向的說法,到頭來可能兩邊都挨罵,需要相當大的勇氣,作者自己在序言裡也有提到這點。但作者看證據說話,因此站得住腳,不怕人罵。不但如此,本書並不完全照著NCLB的立法內容來寫書,還外加了幾個國家閱讀小組沒有提到的教學成份,如動機與讀寫的學習(第10章)。

這本書最棒的地方是每一章都有豐富的理論與實證資料,並以合於邏輯的順序整理,讓讀者可以很快地掌握這個領域數十年來研究的重點,及這些研究對教學現場的啟示。

以第10章的主題「讀寫動機」為例。作者先引大型的調查研究結果指出,兒童年紀愈大,閱讀的動機愈低落。為什麼呢?作者提出歸因論及社會比較的研究,來解釋低年級到高年級兒童動機的改變。指出了動機逐年低落的現象並給予合理解釋之後,再來就是「怎麼辦?」的問題。作者以六個小標題,整理出有實證基礎的提升動機的策略。不單是這些主要的策略,本章的最後一部分,還舉專家老師的具體作為,告訴讀者,在教室裡該做什麼、千萬不要做什麼等等。

這本書可以慢慢地從頭讀到尾,也可以依讀者的需要,一章章獨立來讀。例如,如果您想要提升班上學生的讀寫動機,可以只看第10章;如果想要提升學生的詞彙量或閱讀理解,可以只看第7章及第9章。為了讓讀者可以一章章獨立閱讀,我刻意讓某些內容相似的譯註在書中的不同章節重複出現,以利閱讀。我相信這種資料豐富的作品,對研究生也非常有幫助。一位研究生告訴我,他原來腦袋空空的,在看了第10章之後,他聯想到好幾個可以在台灣做的讀寫動機研究,一下子興奮起來。

原著第四版把本書所引用的實證研究更新為最近十年的研究。除此,第四版和第三版最大的不同,在於對全語言導向的觀點。前一版的第1章,Pressley鉅細靡遺地介紹全語言的信念與實證研究之後,以相當不客氣的口吻批判全語言論者的謬誤與不可溝通之處。但在這一版裡,許多Pressley的評述被拿掉了,第二作者Allington還把「全語言導向」這個備受爭議的名詞改成「強調意義導向」,我覺得有些道理。因為有許多的教學法,雖不以全語言為名,理念及實務卻都有全語言的影子,用「強調意義導向」這個詞涵括面較廣,也把一個具體的標的,改換成一種取向。當然,這也失去了一些原汁原味的評述。對閱讀教育史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到圖書館讀前一版書的第1章,能更仔細了解到全語言閱讀教學取向的是是非非。

最後,我沒想到譯這本書會這麼辛苦,譯到後來除了總是頭昏眼花肩膀痠痛之外,其實心裡也滿難受的―本書最強調的語文教學實證研究,正是台灣語文教育界最貧乏的領域。我們不但做得少,好像也沒有察覺自己的貧乏。

教育界人人都有「理論與實務結合」的理想,但是,只強調「理論」與「實務」,經常會面臨一個問題―當不同的理論指出不同的方向時,哪一個理論才是對的?或者是比較對的呢?

因此,這本譯書除了有其實用價值外,在研究上,我也希望它能給台灣所有關心讀寫教育的夥伴們,有具體的例子可以去想像,怎樣進行相關的研究,把我們的語文教育做得更好。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幾位學生和助理,張毓仁、黃馨誼、羅小凡及洪怡君,他們以合作及接力的方式協助我,讓我節省了許多時間。也感謝心理出版社陳文玲的專業編輯,謝謝柯華葳及曾玉村兩位教授幫此書寫推薦文。譯書工程繁複,錯漏難免,還請行家好友多予指正。

曾世杰

目次

目 次
Chapter 1 強調閱讀技能、強調意義,及平衡取向的讀寫教學:歷史回顧
強調閱讀技能的各種取向
強調意義的各種取向
平衡取向的讀寫教學
Chapter 2 熟練性閱讀
字母和詞彙層次的歷程
抓到要旨
有意識的理解:閱讀的口語原案
迴響
Chapter 3 學習閱讀時遭遇困難的孩子
詞彙層次理解的困難
詞彙層次之上的理解困難
詞彙理解困難之總結
中年級以上學生的閱讀困難
Chapter 4 學習閱讀前的語言發展
Vygotsky的理論:智力發展即人際互動技能的內化
讀寫萌發
音素覺識的教學與發展
Chapter 5 學習識字
識字能力的自然發展
教學生看字讀音
教學生類比已知詞彙學習新字
一年級全語言班級的字母拼讀教學
總結性觀察
Chapter 6 閱讀流暢性
混亂的理論、研究和教學實務
Chapter 7 詞彙習得
詞彙的自然學習
詞彙該怎麼教?
Chapter 8 低年級專家老師的讀寫教學
對傑出低年級閱讀老師的調查研究
小學一年級的傑出教學研究
班級觀察研究的新架構
閱讀復甦方案 ®:班級之外的教學支持
閱讀復甦,有效教學?
Chapter 9 閱讀理解教學的必要性
四、五年級的讀寫教學
當代閱讀理解教學的基礎
理解策略的直接說明及交流式理解策略教學
平衡式理解教學優於理解策略教學
馬賽克思維及老師對自身理解力的反思
學生該讀些什麼?
Chapter 10 動機和讀寫的學習
小學裡的學業動機下滑現象
提升學生的讀寫動機
讓教室裡充滿動機
Chapter 11 總結與回顧
四份國家級的報告
三種初始閱讀及早期閱讀教學的模式
讀寫能力的發展
十種最不明智且隱含危機的閱讀教學主張
平衡式讀寫教學與練習
《附錄》讀寫能力發展之里程碑(或何時發生何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3 465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