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走我自己的路(新訂版)(二版)
滿額折
走我自己的路(新訂版)(二版)
走我自己的路(新訂版)(二版)
走我自己的路(新訂版)(二版)
走我自己的路(新訂版)(二版)
走我自己的路(新訂版)(二版)
走我自己的路(新訂版)(二版)
走我自己的路(新訂版)(二版)
走我自己的路(新訂版)(二版)
走我自己的路(新訂版)(二版)
走我自己的路(新訂版)(二版)
走我自己的路(新訂版)(二版)
走我自己的路(新訂版)(二版)
走我自己的路(新訂版)(二版)
走我自己的路(新訂版)(二版)
走我自己的路(新訂版)(二版)
走我自己的路(新訂版)(二版)
走我自己的路(新訂版)(二版)
走我自己的路(新訂版)(二版)
走我自己的路(新訂版)(二版)
走我自己的路(新訂版)(二版)
走我自己的路(新訂版)(二版)
走我自己的路(新訂版)(二版)
走我自己的路(新訂版)(二版)

走我自己的路(新訂版)(二版)

定  價:NT$ 680 元
優惠價:85578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64元
庫存 > 10
可得紅利積點:17 點

套書優惠

優惠價:85 4191

電子書同步在下列平台販售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從所謂「治學談」到「答記者問」,從非散非雜的小塊短文到超過萬字的講演記錄;
既有給別人著作寫的序言,也有自己書末的後記;有長論,也有讀者還想一看再看的短文

著名美學與哲學家李澤厚的經典隨筆集
獻給所有排開一切困難和阻力、懷抱著偉大歷史感去開闢自己道路,並勇敢前進的年輕人

本書收作者各種序跋、雜感、散文、發言提綱、講演記錄、訪談記錄等等,內容包括生平自述、治學經歷或經驗、對當時和時下各種見解、問題或傾向的評論和意見。長短不齊,問題不一,均或信手拈來,或脫口而出,但據讀者反應,因之似更感直率、親切與真實。作者在書中強調微觀課題、實證研究,提出「學點形式邏輯、平面幾何」,反對艱澀不通玄秘難懂的文風和大而無當泛說中西的學風等等。其中有關朦朧詩、主體性、「破天下達尊」、主方法多元、「西體中用」以及對馬克思主義的議論等等,反映記錄了二十年來的中國大陸的某些歷史印痕和艱難步伐,可供反思和慨嘆。

作者簡介

李澤厚

湖南長沙人。一九五四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
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美國科羅拉多學院客席講座教授。
一九八○年被選為中華全國美學學會副會長,
一九八八年被巴黎國際哲學院(IIP)選為院士。

「李澤厚論著集」總序

在大陸和臺灣的一些朋友,都曾多次建議我出一個「全集」,但我沒此打算。「全集」之類似乎是人死之後的事情,而我對自己死後究竟如何,從不考慮。「歸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傳身後」,那種立言不朽的念頭,似乎相當淡漠。聲名再大,一萬年後也仍如灰燼。所以,我的書只為此時此地的人們而寫,即使有時收集齊全,也還是為了目前,而非為以後。

而且,我一向懷疑「全集」。不管是誰的全集,馬克思的也好,尼采的也好,孫中山、毛澤東的也好,只要是全集,我常持保留態度,一般不買不讀,總覺得它們虛有其表,徒亂人意。為什麼要「全」呢?第一,世上的書就夠多了,越來越多,越來越讀不過來;那麼多的「全集」,不是故意使人難以下手和無從卒讀麼?第二,人有頭臉,也有臀部;人有口才,也放臭氣;一個人能保留一兩本或兩三本「精華」,就非常不錯了。「全」也有何好處?如果是為了研究者、崇拜者的需要,大可讓他們自己去搜全配齊;如果是因對此人特別仇恨(如毛澤東提議編蔣介石全集),專門編本「後臀集」或「放屁集」以揚醜就行了,何必非「全集」不可?難道「全集」都是精華?即使聖賢豪傑、老師宿儒,也不大可能吧?也許別人可以,但至少我不配。我在此慎重聲明:永遠也不要有我的「全集」出現。因之,關於這個「論著集」,首先要說明,它不全;第二,雖然保留了一些我並不滿意卻也不後悔的「少作」或非少作,但它是為了對自己仍有某種紀念意義,對別人或可作為歷史痕跡的參考;第三,更重要的是由於我的作品在臺灣屢經盜版,錯漏改竄,相當嚴重,並且零零碎碎,各上其市,就不如乾脆合編在一起,不管是好是壞,有一較為真實可信的面貌為佳。何況趁此機會,尚可小作修飾,訂正誤會,還有正式的可觀稿酬,如此等等;那麼,又何樂而不為呢?這個「論著集」共十冊,以哲學、思想史、美學、雜著四個部分相區分。

前數年大陸有幾家出版社,包括敝家鄉的一家,曾與我面商出「全集」,被我或斷然拒絕或含糊其辭地打發了。我也沒想到會在臺灣出這個「論著集」。至今我沒好好想,或者沒有想清楚,為什麼我的書會在臺灣有市場,它們完全是在大陸那種特殊環境中並是針對大陸讀者而寫的。是共同文化背景的原因嗎?或者是共同對中國命運的關心?還是其他什麼原因?我不清楚。人們告訴我,在日本和韓國,我的書也受歡迎,而且主要也是青年學人,與大陸、臺灣情況近似。對此我當然非常高興,但也弄不清楚是什麼原因。臺灣只來過一次,時不過五週,一切對我還很陌生,但有幸能繞島旅遊一周。東海岸的秀麗滄茫,令人心曠神怡,太魯閣的雄偉險峻,令人神驚目奪。但使我最難忘懷的,卻是那最南邊頗為奇特的墾丁公園。在那裡,我遇到了一批南來渡假的女大學生,她們笑語連連,任情打鬧,那要滿溢出來的青春、自由和歡樂,真使我萬分欽羨。如此風光,如此生命,這才是美的本身和哲學本體之所在。當同行友人熱心地把我介紹給她們時,除一兩位似略有所知外,其他大都茫然,當然也就是說並未讀過我的什麼著作了。那種茫然若失、稚氣可掬的姿態神情,實在是太漂亮了。這使我特別快樂。我說不清楚為什麼。也許,我不是作為學者、教授、前輩,而是作為一個最普通的老人,與這批最年輕姑娘們匆匆歡樂地相遇片刻,而又各自東西永不再見這件事本身,比一切更愉快、更美麗、更富有詩意?那麼,我的這些書的存在和出版又還有什麼價值、什麼意義呢?我不知道。

最後,作為總序,該說幾句更嚴肅的話。我的書在臺灣早經盜版,這次雖增刪重編,於出版者實暫無利可圖。在此商業化的社會氛圍中,如非余英時教授熱誠推薦,一言九鼎;黃進興先生不憚神費,多方努力;劉振強先生高瞻遠矚,慨然承諾;此書是不可能在臺問世的。我應在此向三位先生致謝。特別是英時兄對我殷殷關注之情,至可銘感。

是為「論著集」總序。

 

李澤厚
1994年3月於科泉市

 

目次

再版說明
李澤厚論著集總序
李澤厚論著集分冊總目


上編
一、走我自己的路
二、讀書與寫文章
三、我的選擇
四、快
五、新春話知識──致青年朋友們
六、方法論答問:找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七、社會科學要現代化
八、推薦《科學研究的藝術》
九、紀念齊白石
十、海南兩記
十一、故園小憶
十二、悼朱光潛先生
十三、地壇
十四、答記者問
十五、美學入門書四種
十六、推薦書目
十七、從《海瑞罷官》談起
十八、兩點祝願
十九、電視劇藝術的多樣化
二十、略論書法
二十一、舞蹈美學研究會成立祝辭
二十二、談工藝美術
二十三、偏愛
二十四、《美學譯文叢書》序
二十五、《美學叢書》序
二十六、《技術美學譯叢》序
二十七、劉再復《魯迅美學思想論稿》序
二十八、李丕顯《美學初鳴集》序
二十九、祝《美學新潮》創刊
三十、美學一○一題──《美學百題》序
三十一、李黎《詩與美》序
三十二、馬正平編《意境論集》序
三十三、王世仁《中國建築的民族形式》序
三十四、朱亞宗《人類思想的巨人──愛因斯坦》序
三十五、劉長林《「內經」的哲學》序
三十六、何新《諸神的起源》序
三十七、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序
三十八、劉笑敢《莊子哲學體系與莊學演變》序
三十九、楊煦生編《傳統文化的反思》序
四十、《青年論壇》創刊寄語
四十一、破「天下達尊」──賀《青年論壇》創刊週年
四十二、《跨學科》創刊祝辭
四十三、勝過高頭講章
四十四、讀《西方著名哲學家評傳》
四十五、《中國美學史》第1卷後記
四十六、《李澤厚哲學美學文選》序
四十七、中國思想史雜談
四十八、關於儒家與「現代新儒家」
四十九、「西體中用」簡釋
五十、突破「對子」與「圓圈」
五十一、開放型、多層次的文化研究
五十二、《走我自己的路》序

中編
一、堅持與發展
二、西體中用
三、時代和它的孫中山(在廣州國際孫中山學術會議上的發言)
四、今天中國需要理性
五、寫文章的人要學點平面幾何
六、文化講習班答問(1986年5月23日,杭州)
七、關於「文化」問題的問答
八、答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記者問
九、中國現在更需要理性──答于建問
十、把文學比擬於地球,我很難理解──再答于建問
十一、和劉再復的文學對話
十二、在電視劇藝術討論會上的發言(1985年10月24日)
十三、美育的廣義與狹義
十四、關於技術美學的答問
十五、談技術美學
十六、形式美與技術美學
十七、文學研究視角及其他──答《福建論壇》記者問
十八、悼宗白華先生
十九、李述、李小兵《文化的抉擇》序
二十、余麗嫦《培根及其哲學》序
二十一、鄭華光編《企業倫理學文集》序
二十二、趙士林《當代中國美學研究概述》序
二十三、金學智《園林美學》序
二十四、陳望衡《心靈的衝突與和諧》序
二十五、序《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二十六、《美的歷程》臺灣版序
二十七、《我的哲學提綱》前記
二十八、也談「之所以」
二十九、過早拋棄新民主主義理論是一大損失
三十、我們要有前瞻性的文化眼光
三十一、造型象棋圖片觀賞記
三十二、與崔之元的對話
三十三、答《世界經濟導報》記者張偉國問
三十四、答香港學者杜耀明問
三十五、答香港記者章浪問
三十六、與香港學者黃繼持、記者林斌的對談錄
三十七、與臺灣學者蔣勳關於《美的歷程》的對談錄
三十八、答臺灣記者徐宗懋問
三十九、答臺灣《聯合報》記者張麗伽問
四十、答臺灣《聯合報》記者王震邦問
四十一、新加坡記者採訪報導選存之一
四十二、新加坡記者採訪報導選存之二
四十三、新加坡記者採訪報導選存之三
四十四、新加坡記者採訪報導選存之四
四十五、新加坡記者採訪報導選存之五
四十六、張帆《技術美學》序
四十七、《中國民間文化叢書》總序
四十八、與王浩信
四十九、關於「後現代」(徐書城《藝術美學新義》序)
五十、別是一番滋味(《古代詩歌精萃鑒賞辭典》序)
五十一、劉文注《張先及其安陸詞研究》序
五十二、關於改良與革命答記者問
五十三、白說也要說
五十四、關於中國傳統與現代化的討論
五十五、「五四」回眸七十年──香港答林道群問
五十六、「五四」的是是非非
五十七、啟蒙的走向(「五四」──七十週年紀念會上發言提綱)
五十八、答《未定稿》記者孫麾問
五十九、答《人民日報》記者楊鷗問
六十、答《東方紀事》記者舒可文問
六十一、三答于建問
六十二、美學答問
六十三、《啟蒙名著選讀》序
六十四、無題
六十五、黃昏散記
六十六、《走我自己的路》增訂本序

下編
一、答臺灣《遠見》雜誌記者問
二、《秦王李世民》觀後隨感
三、《中國現代思想史論》韓文版序
四、《楊州園林美學會議論文集》序
五、應某刊物約寫的小傳
六、趙士林《心學與美學》序
七、高龍《形拓印章作品》序
八、《人類學示意圖》序
九、儒學作為中國文化主流的意義
十、晚風(外一章)
十一、要改良不要革命
十二、《美的歷程》德文本序
十三、《華夏美學》日文本序
十四、遲發的悼念稿──悼馮友蘭
十五、海外訪談錄選存之一(附錄三篇)──美國丹佛《美中時報》總主筆薛海翔的採訪記
十六、海外訪談錄選存之二──「德國之聲」記者林岩(Peter Wiedehage)的採訪記
十七、海外訪談錄選存之三──香港《信報》記者張一帆採訪記
十八、關於民族主義
十九、四個「三言兩語」
二十、北京行

書摘/試閱

一、走我自己的路

談起我走的道路,必須從我的母親開始。

1930年6月13日,我出生在漢口,但籍貫是湖南長沙。父親是郵局高級職員,英語很好。他在我小時候便死去了。父親死後,家境頓陷困境。做著小學教師的母親,慘淡經營,備嘗艱苦,勉強送我兄弟二人上學。當時有人說,等兒子長大,你就可以享福了。母親回答:「只問耕耘,不求收穫。」至今這句話似乎還在耳邊,卻不幸竟成為讖語。母親也沒活到四十歲就死去了。每念及「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總不免泫然涕下。記得當年為了幾個臭錢受多少氣,如今有錢,又有什麼用?也記得當年春節,親戚家大魚大肉,熱鬧非常;而我們貧困的母子三人,冷冷清清,相依為命。魯迅說,「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麼,我以為在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我初中時之所以酷愛魯迅和冰心,大概也與自己的家境和母愛有關。魯迅叫我冷靜地、批判地、憤怒地對待世界;冰心以純真的愛和童心的美給我以慰藉與溫暖;而母親講的「只問耕耘」的話語和她艱苦奮鬥的榜樣,則教我以不求功名富貴,不怕環境困苦,一定要排除萬難去追求真理的決心和意志。國外有人認為,要歷史地、具體地分析一個人在學術上、文藝上的某些個性特徵,應該注意到他的少年時代。我最近講,搞美學最好具備兩個方面的條件:清醒的思辨能力和比較敏銳的感受能力。我終於放棄了中學時代成績一直很好的數理化,而搞上了美學,不知是否也應追溯到自己那個孤獨的、清醒的、感傷的少年時代?

的確,在十四、五歲的少年時代,我就帶著憂傷和感慨,寫過新詩和小說,模仿過艾青和艾蕪,也填過「憑欄欲向東風惱,莫笑年華早」、「無言獨自倚危樓,千里沈雲何處放離憂」之類的詞。一半可能是無病呻吟,一半也有真實性。例如,我愛上了一位表姐,卻長期不能表白,她倔強、冰冷而美麗……。總之,大概是情感方面的因素,使我沒能去鑽研那畢竟更為枯燥、單純、嚴格的自然科學。至今好些人為我惋惜,包括一些老同學、老朋友,我自己搞不清是否應該惋惜,也許應該。

我研究哲學社會科學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並且可能是主要原因,就是時代。1945年秋,我初中畢業後,考上了當時湖南最著名的省立一中,卻因沒錢入學,只好進了吃飯也有公費補助的省立第一師範。也是名學校,但當時學校充滿一種復古氛圍,死氣沈沈。在安化橋頭河上了一個學期之後,搬到了長沙岳麓山左家壠山坡上。校前有兩株日本人留下的櫻花,暮春時節,開得極為熱烈。而極目遠望,湘江如白帶,似與樓齊,非常好看。當時進步學生運動開始風起雲湧,時局也日趨動盪,學校卻保守到連《大公報》之類小罵大幫忙的報刊都少見。我只好每星期天過河,在城裡的各家書店站上一整天,餓著肚皮貪婪地翻閱著各種雜誌、報紙和書籍,這其中的主要讀物就是哲學社會科學方面的新書。正是在這種大量閱讀和比較中,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所以,我的一些馬列基本知識,是在書店裡站著讀、在課堂上偷著讀得來的(我故意選擇靠最後的排次,上課時我也可以偷看自己的書),有好些是「禁書」,是冒著一定的危險來讀的。也許正因為這樣,比被動灌輸的東西印象要深得多。並且,在這種閱讀中,自己逐漸培養和增強了判斷是非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應該說,這對我後來的研究工作起了很大作用。我不喜歡人云亦云的東西,不喜歡空洞、繁瑣的東西,比較注意書籍、文章中的新看法、新發現,比較注意科學上的爭辯討論……,這恐怕都應追溯到自己那個窮困、認真、廣泛閱讀的青年時期。

1948年夏,我在一師畢業後,經歷了失學、失業,直到1949年解放前夕才當上鄉村小學的教師。1950年,以第一志願考上北京大學哲學系。在大學時期,我生活上仍然非常窮困。當時吃飯不要錢,有時還發衣服,每月有三元生活補助費。記得我那時只能買零星的活頁紙,硬本沒用過,甚至有時連牙膏也不買,用鹽刷牙,把那幾元錢積存下來,寄給正在上中學、父母雙亡的堂妹。可能是因為歡樂總與我無緣,加上又得了肺結核,一些活動不能參加,便把更多的時間放在讀書和寫文章上了。當時我獨自住在樓頂上的一間「閣樓」裡讀書。那間房並不是宿舍,光線極暗,白天也要開燈。1958年出版的《康有為譚嗣同思想研究》一書,基本是那時寫成的初稿。特別是當時很少有人搞資料,我利用藏書極為豐富的北大圖書館,翻閱、抄錄了許多原始資料。直到1979年出版《中國近代思想史論》一書中的某些材料,仍利用了當年所作的卡片。有的年輕人看我現在寫文章很快,以為這是「天分」,其實我是下過笨功夫的。

我的經歷相當簡單,但生活的波折仍然不少。當時二十幾歲發表了一些有影響的文章,因而環境壓力更大了,「白專」之類的非議頗多,下放勞動和工作,我在單位中大概是時間最長的一個。因此身體上、精神上所受的創傷折磨所在多有。這也許是我比較抑鬱和孤獨的性格一直延續下來的原因。但也有一個好處,就是學會了使思想不受外來影響。我堅守自己的信念,沈默頑固地走自己認為應該走的路。毀譽無動於衷,榮辱在所不計。自己知道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就是了。我的《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一書,是在相當惡劣的條件下開始動手的。當時在幹校,只准讀《毛選》,連看馬列也受批評,要讀其他書就更困難了。只好又像回到解放前的祕密讀書一樣,我在行裝中偷偷放了本英文版「人人叢書」本的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不很厚,但很「經看」,閱讀時上面放一本《毛選》,下面是我自己想讀的書……。1972年從幹校回來後,在家裡我便利用幹校時的筆記正式寫了起來。那時我雖然深信江青等人必垮,卻沒想到會這麼快,所以寫的時候,是沒想到會很快出版的。但是只要一念及「只問耕耘」的話,我就繼續幹下去,決不把時間浪費在當時在知識分子中也相當流行的做沙發和木器上。1976年發生地震,我住在「地震棚」裡,條件很差,我倒感覺很充實,因為我的寫作已接近尾聲了。在「地震棚」裡,我寫完了《批判哲學的批判》一書。

當然,我在《批判哲學的批判》和《中國近代思想史論》中,好些思想遠沒有充分展開,許多地方只是點到一下、暗示一下而已。那兩本書是在「四人幫」剛垮臺和垮臺不久交出去的,當時「凡是」氣氛仍濃,不能多說,只好那樣。現在趁此機會說明一下。因為好幾位同志曾問我:為什麼好些重要論點都一筆帶過,語焉不詳?

不過,「語焉不詳」的也不只是那兩本書。我的美學文章,特別是《美的歷程》,這種現象也很突出,但那是另一種情況,另一種原因。我的好些文章都寫得相當「粗」(如《美的歷程》、《美學三題議》),因為我喜歡先畫出一個粗線條的輪廓,我想先有個大致的框架,以後有時間和機會再去「工筆重彩」,細細描畫。「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可奪也」。我有過先搞「小」的經驗,愈鑽愈細,不能自拔,繼續下去,很可能我這一輩子就只能研究一個人、一本書、一個小問題了,這與我的興趣、個性頗不合適,所以非常苦惱。治學之法有多途,各人宜擇性之所近。一些細緻的、愛好精密分析、仔細考證的同志可以做的,我做卻不一定適宜(儘管我也愛看這類文章)。當然,「見木不見林」和「見林不見木」都不好,最好兩者都見,但畢竟可以有所偏重。分析與綜合、推理與直覺、微觀與宏觀、細與粗等,也如是。科學事業需要大家分工合作來搞,不是一個人所能包得下來的,所以不妨各就性之所近,發揮所長。這個看法,不知對否。

據說有人曾說我「雜」,又是中國思想史,又是外國哲學,又是美學……,我欣然接受。因為我從來不想做一生治一經的「專家」。據史載,這種專家就四個字可以寫上數萬言,這當然很可以自炫,但我確無此本領。我倒是覺得,今天固然不可能再出現一個如亞里士多德那樣的百科全書式的學者,科學分工愈來愈細。但另方面也要看到,今天我們正處在邊緣科學方興未艾、各科知識日益溝通融合的新歷史時期,自然科學如此,人文社會科學亦然。中國文史哲素來不分,這其實是個好傳統。如今(至少是目前)好些中、青年同志在知識方面的主要問題,恐怕也不在於雜、多、亂,倒在狹、少、貧。而古今中外,第一流的哲學社會科學名家都幾乎無一不是知識極為廣博,能多方面著書立說的。取法乎上,僅得乎中,雖不能至,心嚮往之。我以為,一方面確乎應該提倡狹而深的專題研究和狹而深的專家學者,但另方面也不應排斥可以有更高更大的目標,特別是對搞理論的同志來說,更加如此。我自恨太不「雜」,例如對現代自然科學知識太少,沒有發言權,否則我想自己的研究工作將另是一番天地。

最後,回過頭來說,我對中外哲學史和美學的研究,其目的仍在為以後的哲學研究作些準備工作。因此,已出的四本書,似乎題目很散,但也有有心的讀者看出它們指向了一個共同的方向。至於這個方向究竟是什麼,我想,還是暫時不說為好吧。

1981年4月1日
(原載:《書林》1982年第6期)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5 578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