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北京十年》內容簡介:北京十年,實際上是北京十一年。從一九八二到一九九三,我在北京住了十一年之久。這十年,我和一個普通的北京居民一樣,有所見,也有所聞,更有一些回憶。所見者少,所聞者多,回憶則最多。選擇一些,記錄下來,就成了這本不成樣子的東西。我把它命名為《北京十年》,其實是我的見聞和回憶雜記。
這本東西寫出來,快二十年了。有些事情是根據當時的時日為準記下的,如說這件事情發生在多少年前,那是指相距寫作的年代而言,現在也沒有去改為今天準確的說法了。
舊聞新抄,不妨當野史來讀,野史可以是正史的補充,也可能比正史更加真實,另有一番趣味。有些事情,正史不記,只見于野史,就更有意思了。
這本東西寫出來,快二十年了。有些事情是根據當時的時日為準記下的,如說這件事情發生在多少年前,那是指相距寫作的年代而言,現在也沒有去改為今天準確的說法了。
舊聞新抄,不妨當野史來讀,野史可以是正史的補充,也可能比正史更加真實,另有一番趣味。有些事情,正史不記,只見于野史,就更有意思了。
作者簡介
羅孚,原名羅承勛。1921年生于廣西桂林。1941年在桂林加《大公報》,先後在桂林、重慶、香港三地《大公報》工作。任香港《新晚報》編輯、總編輯。編輯過香港《大公報》、《文匯報》的《文藝》周刊。以絲韋、辛文芷、吳令湄、文絲、柳蘇等為筆名,發表了大量的散文、隨筆和文論、詩詞等。著有《香港,香港》、《南斗文星高——香港作家剪影》、《燕山詩話》、《西窗小品》等,編有《聶紺弩詩全編》、《香港的人和事》等。
名人/編輯推薦
《北京十年》金庸梁羽生武俠小說的催生婆,董橋風靡大陸的推手。香港文學界的伯樂,大陸文人眼里的兩棲作家。
目次
作者自序
羅孚先生和他的《北京十年》
話說羅孚
輯一 我和我的朋友們
十年不尋常
與齊白石為鄰
大鐘接薊門
電子一條街
我的鄰居們
小報與大報
小朋友、女朋友
“沒關系”小姑娘
無為的姑娘們
從尋找聶紺弩開始
“文史館”噴飯
兩位老前輩
三個朋友
王、吳的官司
小丁和老楊
話說圓蹄
楊家的歡聚
朋友的圈子
馮友蘭和四皓
舒蕪的詩
向錢看而向“錢”看
“小餅干”蕭乾
夏衍和舊夢
鐘敬文和啟功
話說周而復
陳邇冬和竇爾墩
王益知和田象奎
章士釗的文和詩
蕭紅的頭發和骨灰
宜興馬和仰雪館
苗老漢和牛油詩
他一身都是專家
常任俠的詩和情
卞之琳和臧克家
李銳·廬山·三峽
三松堂上一老人
笑煞邕漓父子王
文學大師的驚嘆
……
輯二 胡風集團人和事
輯三 我所知道的周作人
輯四 潘漢年和袁殊的傳奇
羅孚先生和他的《北京十年》
話說羅孚
輯一 我和我的朋友們
十年不尋常
與齊白石為鄰
大鐘接薊門
電子一條街
我的鄰居們
小報與大報
小朋友、女朋友
“沒關系”小姑娘
無為的姑娘們
從尋找聶紺弩開始
“文史館”噴飯
兩位老前輩
三個朋友
王、吳的官司
小丁和老楊
話說圓蹄
楊家的歡聚
朋友的圈子
馮友蘭和四皓
舒蕪的詩
向錢看而向“錢”看
“小餅干”蕭乾
夏衍和舊夢
鐘敬文和啟功
話說周而復
陳邇冬和竇爾墩
王益知和田象奎
章士釗的文和詩
蕭紅的頭發和骨灰
宜興馬和仰雪館
苗老漢和牛油詩
他一身都是專家
常任俠的詩和情
卞之琳和臧克家
李銳·廬山·三峽
三松堂上一老人
笑煞邕漓父子王
文學大師的驚嘆
……
輯二 胡風集團人和事
輯三 我所知道的周作人
輯四 潘漢年和袁殊的傳奇
書摘/試閱
羅先生在會上作了《回想<知堂回想錄>》的長篇發言,引起與會者的關注。散會時我冒昧地提出能否會後拜訪他,能否與他通信,因為我有許多關于周作人的問題要向他請教。他一口答允,并當場寫下他的住址,只是告訴我,如果去信,收信人必須寫“史林安”而不是“羅孚”。
其實,羅孚也好,史林安也好,對我而言,都是十分陌生而又神秘的。我對他的輝煌的過去只略知一丁點兒,或者說一丁點兒也沒有,不能說不感興趣,但我深知,不該問的就不要問,不該說的也不必說。老人家已答應我可以寫信也可以拜訪請益,夫復何求?
于是,我第二天就出現在他寓所的客廳里,也即他在《北京十年》開頭幾章中詳細描寫過的雙榆樹南里寓所。如果不是這次重讀《北京十年》,當時室內的情景真的已不復記憶了,只記得我們一老一少,談得很隨意,也很盡興,談周作人,談曹聚仁,談葉靈鳳,談香港文壇的人和事……總之,有說不完的話題。我如沐春風,受益真的是匪淺。記得在離京返滬前,我還拜訪過他一次,得到了一個十分重要的信息,他還保存著不少周作人一九六?年代的手稿,這對我編選《知堂集外文?四九年以後》不啻是個福音。但是手稿在香港,他人卻在北京,不知何時可南返,我想看到這些珍貴手稿的話,只能耐心等待。
從那時起直到一九九二年他返回香港,前後五年多時間里,我與羅先生魚雁不斷。我每次進京,只要時間允許,一定去拜訪他,我們的話題越來越廣泛,越來越不受拘束。當然,他為何在京蟄居,我始終不觸及一字。他離京南返前夕,
特地到上海訪友敘舊,先在萬航渡路原汪偽七十六號特務機關樓前新建的賓館下榻,後又移至柯靈先生的“工作室”小住。這段時間里,我也曾多次陪同他。
羅先生知道我愛書如命,不斷贈我他在北京三聯以“柳蘇”筆名出版的《香港,香港……》等書,尤其是他送我三大卷葉靈鳳的《讀書隨筆》毛邊本,在第一集扉頁上題字:“借故友著作送子善先生羅孚一九八八、四”,令我如獲至寶。羅先生離京前一個月,我恰巧有事到京,剛走進他家門,他就埋怨說你怎么這么晚才來,我的書已有不少被別人捷足先取了,你趕快挑選需要的,再不拿就來不及了。記得我當時捧走了幾乎全套的香港《博益月刊》等一大堆書刊,那晚羅先生特地在他住所附近那家《北京十年》中提到的頗有“來頭”的飯店里請我吃飯,羅先生在席間談笑風生。雖然後來在香港我還多次受到他盛情款待,但這頓飯至今還仿佛齒頰留香。
其實,羅孚也好,史林安也好,對我而言,都是十分陌生而又神秘的。我對他的輝煌的過去只略知一丁點兒,或者說一丁點兒也沒有,不能說不感興趣,但我深知,不該問的就不要問,不該說的也不必說。老人家已答應我可以寫信也可以拜訪請益,夫復何求?
于是,我第二天就出現在他寓所的客廳里,也即他在《北京十年》開頭幾章中詳細描寫過的雙榆樹南里寓所。如果不是這次重讀《北京十年》,當時室內的情景真的已不復記憶了,只記得我們一老一少,談得很隨意,也很盡興,談周作人,談曹聚仁,談葉靈鳳,談香港文壇的人和事……總之,有說不完的話題。我如沐春風,受益真的是匪淺。記得在離京返滬前,我還拜訪過他一次,得到了一個十分重要的信息,他還保存著不少周作人一九六?年代的手稿,這對我編選《知堂集外文?四九年以後》不啻是個福音。但是手稿在香港,他人卻在北京,不知何時可南返,我想看到這些珍貴手稿的話,只能耐心等待。
從那時起直到一九九二年他返回香港,前後五年多時間里,我與羅先生魚雁不斷。我每次進京,只要時間允許,一定去拜訪他,我們的話題越來越廣泛,越來越不受拘束。當然,他為何在京蟄居,我始終不觸及一字。他離京南返前夕,
特地到上海訪友敘舊,先在萬航渡路原汪偽七十六號特務機關樓前新建的賓館下榻,後又移至柯靈先生的“工作室”小住。這段時間里,我也曾多次陪同他。
羅先生知道我愛書如命,不斷贈我他在北京三聯以“柳蘇”筆名出版的《香港,香港……》等書,尤其是他送我三大卷葉靈鳳的《讀書隨筆》毛邊本,在第一集扉頁上題字:“借故友著作送子善先生羅孚一九八八、四”,令我如獲至寶。羅先生離京前一個月,我恰巧有事到京,剛走進他家門,他就埋怨說你怎么這么晚才來,我的書已有不少被別人捷足先取了,你趕快挑選需要的,再不拿就來不及了。記得我當時捧走了幾乎全套的香港《博益月刊》等一大堆書刊,那晚羅先生特地在他住所附近那家《北京十年》中提到的頗有“來頭”的飯店里請我吃飯,羅先生在席間談笑風生。雖然後來在香港我還多次受到他盛情款待,但這頓飯至今還仿佛齒頰留香。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