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價
:NT$ 228 元優惠價
:87 折 198 元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今生今世》是胡蘭成散文體自傳,敘述其傳奇一生。作者身處民國亂世,人生遭遇跌宕起伏,對世景世情,感觸深入、獨到。雖是顛沛流離,卻以翻轉生命的姿態、歡喜的筆調總結和反省一生。在其筆下,一路展開的,盡是悠悠人世的美麗風景。
作者簡介
胡蘭成(1906—1981 ),出生於浙江嵊縣胡村,卒于日本東京。青年時代曾于燕京大學旁聽課程,後在浙江、廣西等地任教。抗戰時任《中華日報》總主筆等職,期間與張愛玲結婚。1976年受聘為臺灣中國文化學院終身教授,其文學才能影響深遠,日本和中國的部分作家頗受其影響。晚年與唐君毅、錢穆、牟宗三、徐複觀、岡潔、湯川秀樹、川端康成等人過從甚密。著有中文著作《山河歲月》《今生今世》《革命要詩與學問》《禪是一枝花》《中國的禮樂風景》《中國文學史話》《今日何日兮》等,日文著作《自然學》《建國新書》等。
名人/編輯推薦
《今生今世》編輯推薦:1.收藏性:胡蘭成代表作最完整簡體版,其中今生今世收錄港臺及日本各個版本封面照片及版本考釋,深具收藏價值。
2.閱讀性:胡蘭成的文字別具特色,現代文學別開蹊徑,民國風情流瀉筆端,他的氣象與格局當代無人能比。著名詩人柏樺稱胡蘭成是“文學水平的試金石、人品人格的照妖鏡”,周作人大弟子俞平伯謂之“清新素樸”,臺灣詩人余光中說他“文筆輕靈圓潤,用字遣詞別具韻味”,安妮寶貝說“胡蘭成的文字讓我驚艷”,賈平凹認為胡蘭成的文字“慧美雙修”。胡蘭成寫《今生今世》,是對民國以來人世的一大反省,悠悠人世,極盡歷史的質感。
2.閱讀性:胡蘭成的文字別具特色,現代文學別開蹊徑,民國風情流瀉筆端,他的氣象與格局當代無人能比。著名詩人柏樺稱胡蘭成是“文學水平的試金石、人品人格的照妖鏡”,周作人大弟子俞平伯謂之“清新素樸”,臺灣詩人余光中說他“文筆輕靈圓潤,用字遣詞別具韻味”,安妮寶貝說“胡蘭成的文字讓我驚艷”,賈平凹認為胡蘭成的文字“慧美雙修”。胡蘭成寫《今生今世》,是對民國以來人世的一大反省,悠悠人世,極盡歷史的質感。
目次
自序韶華勝極有鳳來儀漁樵閒話民國女子漢皋解珮天涯道路永嘉佳日雁蕩兵氣瀛海三淺跋一/小北跋二(《今生今世》版本考釋)/羅羽
書摘/試閱
韶華勝極
桃花
桃花難畫,因要畫得它靜。我鄉下映山紅花是樵夫擔上帶著有,菜花豆花是在畈里,人家卻不種花,有也只是籬笆上的槿柳樹花,與樓窗口屋瓦上的盆蔥也會開花,但都不當它是花。鄰家阿黃姊姊在后院短墻上種有一盆芷草花,亦惟說是可以染指甲。這不當花是花,人亦不是看花賞花人,真是人與花皆好。桃花是村中惟井頭有一株,春事爛漫到難收難管,亦依然簡靜,如同我的小時候。
小時候,我鄉下每年春天,嶀浦廟的廟祝來挨戶募米一升,給一張紅紙貼在門上,木刻墨印,當中畫的嶀浦大王,冕旒執珪而坐,兩邊兩行小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上橫頭印的廟名,下橫頭印的嵊縣廿二都下北鄉檀越。我家的是下北鄉之下填寫胡村,檀越之下填寫胡門吳氏,即我的母親。這其實歲月安穩,比現在的貼門牌來得無事。
胡村人皆姓胡,上代太公是明朝人,販牛過此,正値大旱,他遺火燒盡畈上田稻,把牛都賠了,隨即卻來了好雨,禾秧新茁,竟是大熟年成,全歸于他,他就在此地安家了,我愛這故事的開頭就有些運氣。胡姓上代有胡瑗是經師,故堂名用五峰堂,猛將明朝有胡大海,但我不喜他的名字。我喜歡宋朝胡銓,金人以千金購求他彈劾秦檜的奏疏,現在祠堂里有一塊匾額“奏議千金”,即是說的他。此外我愛古樂府羽林郎里的胡姬,但是胡姬不姓胡。
胡村溪山回環,人家分四處,倪家山,陸家奧,荷花塘,大橋頭。叫倪家山陸家奧,想是往昔住過這兩姓的人,可是現在都不知道了。我家住在大橋頭,門前一條石彈大路,里通覆卮山群村到奉化,外通三界章鎮到紹興,田畈并不寬,但人家迤邐散開,就見得平曠陽氣。
胡村出來十里,有紫大山,傳說山上有兵書寶劍,要真命天子才能取得,我雖幼小無知,聽了亦覺天下世界真有王氣與兵氣。紫大山我只望望見,去要隔條江,這江水即剡溪,晉人王子猷訪戴安道來過,李太白亦來過。我家門前的山沒有這樣大,只叫南山,則我去拾過松枝。每見日色如金,就要想起人說有金雞在那山腰松樹下遨游,還有人看見過,是一只母雞領了一群小雞。紹興戲里有掘藏,比印度的無盡藏菩薩更世俗,掘出的金元寶銀元寶或捉得金雞,皆只是人的好運氣。
胡村進去十里有下王村,下王出財主人家,雕刻一張床費三百工,起屋磨一塊地磚要一工,子孫稍稍不如從前了,亦人進人出仍騎馬坐轎。傳說一家有谷龍,倉里谷子會只管溢出來,其后因用釘鈀開谷傷了龍,遂龍去谷淺。下王我去過,那里的溪山人家果然齊整。下王人家做親,嫁妝路上抬過,沿村的女子都出來看,雖是他人有慶,這世上亦就不是貧薄的了。
下王再進去三十里是蘆田村,在山岡上,那里已是四明山,因有竹木桑茶之饒,亦出財主人家,那家與我家倒是親戚。蘆田王家的小姐名叫杏花,她到杭州讀書,轎子經過我家門前大路上,在路亭里歇下,我那時幼小,只會看看她,大家女子新打扮,我亦心里愛意。不止我如此,凡是胡村人看著她皆有這種歡喜,竟是階級意識全無,他們倒亦并非羨慕或起浪漫想頭,卻因世上何處有富貴榮華,只好比平疇遠畈有桃花林。
胡村是太平軍前后興旺過,彼時絲茶桐油輸出外洋大盛,胡村份份人家養蠶采茶,還開設油車打桐油,所以上代太公多有塋田,子孫春秋祭祀不絕,且至今村里粉墻瓦屋,總算象樣,還有倪家山的上臺門與陸家奧的下臺門,都是上代建造的大院落,稱為眾家堂前。我祖父手里開茶機,彼時豬肉一斤廿文,我家帳房間及老司務的福食每天用到一千文,這種世俗的熱鬧至今猶覺如新。胡村的大橋即是我祖父領頭捐款建造的,橋頭路亭里有塊石碑,上刊著胡載元,底下還有一排姓名。凡起屋上梁,造橋打橋腳,皆要踏正吉時辰,往往天還未亮,燈籠溪山人影,祭告天地的爆仗,散給百工的酒食,都是祥瑞。我小時聽堂房哥哥梅香講起這些,大起來所以對現代工業亦另有一番好意思。
其后絲茶桐油外銷起了風浪,胡村亦衰敗下來,但胡村人比下沿江務農人的泥土氣另有一種灑脫,因為經過約八十年的工商業,至今溪山猶覺豁達明亮,令人想著外面有天下世界。
所以胡村人又會說又會講,梅香哥哥即講故事一等,還有我的四哥哥夢生亦戲文熟通講。四哥哥帶我到畈里,講給我聽有五個人下渡船,士農工商俱全,外加一女子,但渡船里只有一個座位,就大家比口才,贏的得坐,我今只記得商人的與女子的,那商人道:
無木也是才,有木也是材,去了木,加上貝,是錢財的財,錢財人人愛,我先坐下來。
輪到女子,女子道:
無木也是喬,有木也是橋,去了木,加上女,是嬌娘的嬌,嬌娘人人愛,我先坐下來。
后來卻還是那務農人得勝。而除了錢財人人愛,嬌娘人人愛之外,我想就是民間的這種沾沾自喜,斗智逞能的可愛了。
胡村人家的宅基好。克魯泡特金著《田園都市手工場》,想要把都市迤邐散開在農村里,中國人家可是向來鄉村里也響亮,城市里也平穩。胡村亦不像是個農村,而紹興蘇州城里亦閭巷風日灑然。上海樣樣好,惟房子都是開港后外國人來了倉猝造起,有些像玩具模型,但如杭州,雖然成了現代都市,亦依然好風景,單那浣紗路的馬路,就新潤可人意。為人在世,住的地方亦是要緊的,不但金陵有長江龍盤,鐘山虎踞,是帝王州,便普通的城市與鄉村,亦萬姓人家皆在日月山川里。秦始皇時望氣者言東南有天子氣,大約就是這樣的尋常巷陌,閭巷人家皆有的旺氣。陽宅風水之說,我不喜他的穿鑿與執念,但亦是民間皆分明感知有旺發之氣的這個氣字,在詩經里便是所謂興。
詩經以國風居首,而國風多是興體,“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興也,這個興字的意思西洋文學里可是從來沒有的。而至今亦中國民間隨處有童謠與小調。外國亦有兒歌與流行歌,可是中國民間的完全兩樣。
我小時總是夜飯后母親洗過碗盞,才偶而抱我一抱,抱到檐頭看月亮,母親叫我拜拜,學念、“月亮婆婆的的拜,拜到明年有世界”,這真是沒有名目的大志,那時還是宣統,而明年果然有了民國世界。可是念下去、“世界大,殺只老雄鵝,請請外婆吃,外婆勿要吃,戒櫥角頭抗抗咚,隔壁婆娘偷偷吃咚哉,嘴巴吃得油羅羅,屁股打得阿唷唷。”卻又世俗得滑稽可笑,而從來打江山亦果然皆是這樣現實喜樂的。
又兩三歲時學語,母親抱我看星,教我念、“一顆星,葛倫登,兩顆星,嫁油瓶,油瓶漏,好炒豆,豆花香,嫁辣醬,辣醬辣,嫁水獺,水獺尾巴烏,嫁鵓鴣,鵓鴣耳朵聾,嫁裁縫,裁縫手腳慢,嫁只雁,雁會飛,嫁蜉蟻,蜉蟻會爬墻”,正念到這里,母親見了四哥罵道、“還不樓窗口去收衣裳,露水湯湯了!”現在想起來,母親罵的竟是天然妙韻。
這一顆星,葛倫登,到蜉蟻會爬墻,簡直牽扯得無道理。但前些日子我偶又看了宋人平話《崔寧輾玉觀音》,在話入本事之先,卻來講究春天如何去了?王荊公說春是被雨打風催去了,有詞云云,但蘇小妹說不是雨打風催去,春是被燕子銜去了,有詞云云,而這亦仍有人不以為然,說也不是雨打風催去,也不是燕子銜去,春是與柳絮結伴,嫁給流水去了,如此一說又有一說,各各有詞云云,一大篇,亦都是這樣的牽扯可笑,但那說平話的人彈唱起來,想必很好聽。紅樓夢里的明明是真事,卻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便是漢高祖亡秦滅楚,幸沛置酒,謂沛父老曰、“游子悲故鄉”,他亦做人到得那里是那里,像一顆星葛倫登的惟是新韻入清聽。
我母親不會唱歌,而童謠本來都是念念,單是念亦可以這樣好聽,就靠漢文章獨有的字字音韻具足。中國沒有西洋那樣的歌舞,卻是舞皆從家常動作而來,歌皆從念而來,無論昆曲京戲嵊縣戲申曲、蘇攤等,以及無錫景、孟姜女等小調,乃至流行歌,無不這樣。經書里說“歌永言”,又說“一唱而三嘆,有遺音者矣”,這樣說明歌唱,實在非常好。
初夏在庭前,聽見夾公鳥叫,夾公即覆盆子,母親教我學鳥語、“夾公夾婆,摘顆吃顆!”還有是燕語、“不借你家鹽,不借你家醋,只借你家高樓大屋住──住!”燕子每年春天來我家堂前做窠,雙雙飛在廳屋瓦背上呢喃,我就在階沿仰面望著跟了念。這燕子也真是廉潔,這樣少要求,不驚動人家。后來我讀書仕宦至出奔天涯,生活一直是這樣儉約,我在人世亦好像那燕子。基督說“人子沒有棲身的地方”,不免于人于己多有不樂,唐詩里“夫子何為哉,恓恓一代中”,還比他不輕薄,但亦不及這燕語清好。
小時我還與鄰兒比斗,一口氣念“七簇扁擔稻桶芯,念得七遍會聰明”,則不是母親教的。又秀煜叔家的阿五妹妹,比我小一歲,與我兩人排排坐在門坎上,聽她清脆的念、“山里山,灣里灣,蘿卜菜籽結牡丹”。牡丹怎會是蘿卜菜籽結的?但她念得來這樣好聽,想必是真的。
我從小就是受的這樣的詩教,詩書易春秋,詩最居先,如此故后來我讀詩經曉得什么是興,讀易經及宋儒之書曉得什么是理氣,讀史知道什么是天意。而那氣亦即是王氣。
等我知人事已是民國初年。民國世界山河浩蕩,縱有諸般不如意,亦到底敞陽。但凡我家里來了人客,便鄰婦亦說話含笑,幫我在檐頭剝筍,母親在廚下,煎炒之聲,響連四壁。炊煙裊到庭前,亮藍動人心,此即村落人家亦有現世的華麗。娘舅或表哥,他們乃耕田樵采之輩,來做人客卻是慷慨有禮義,賓主之際只覺人世有這樣好。又有經商的親友,不如此親熱,倒是條達灑脫,他們是來去杭州上海路過胡村,進來望望我們,這樣的人客來時,是外面的天下世界也都來到堂前了。
我小時每見太陽斜過半山,山上羊叫,橋上行人,橋下流水湯湯,就有一種遠意,心里只是悵然。我在郁嶺墩采茶掘地瓜,望得見剡溪,天際白云連山,山外即紹興,再過去是杭州上海,心里就像有一樣東西滿滿的,卻說不出來。若必說出來,亦只能像廣西民歌里的:
唱歌總是哥第一 風流要算妹當頭
出去高山打鑼望 聲鳴應過十二州
今我飄零已半生,但對小時的事亦只有思無戀,等將來時勢太平了我亦不想回鄉下去住,惟清明回去上墳是理當。胡村與我的童年雖好,譬如好吃的東西,已經吃過了即不可再討添,且我今在絕國異域,亦與童年在胡村并非隔世,好馬不吃回頭草,倒不是因為負氣。漢朝人的詩:“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返。”我不但對于故鄉是蕩子,對于歲月亦是蕩子。
胡村月令
陌上桑
桑樹叫人想起衣食艱難,我小時對它沒有像對竹的愛意,惟因見父親那么殷勤的在培壅,才知世上的珍重事還有比小小的愛憎更大的,倒是哀怨苦樂要從這里出來,人生才有份量。
三國時龐德公在樹上采桑,司馬徽來訪,又劉備小時門前有桑樹團團如車蓋,英雄豪杰的本色原是出在如此份量的人世的。我鄉下的桑樹也這樣高大條暢,不像新式栽桑法的切短,拳曲糾結。桑樹初發芽舒葉,金黃嬌嫩,照在太陽光里,連太陽光都成了是新的。女子提籠采新桑,叫做“小口葉”,飼烏毛蠶的。及桑葉成蔭時,屋前屋后園里田里一片烏油油,蠶已二眠三眠了,則要男人上樹采葉,論擔的挑回家。
惟有雨天檐頭廊下堂前,連樓下到處,都撁起繩索晾桑葉,濕漉漉的我很不喜,但雖小孩,亦知道不可怨,只得用扇搧,又幫母親用毛巾把桑葉一張一張揩干。又有時半夜蠶饑,母親叫醒我,命我提燈籠,母子二人開出后門去采桑葉。外面月黑風緊,那時我還只六,七歲,也知做人當著大事,不可以害怕。一次蠶已三眠,有十幾大匾,家里葉盡,父親和四哥都不在,我母親急得哭泣,恰好宓家山娘舅路過,他一見如此,就大罵外甥,又埋怨姐夫,叫姐姐不要哭泣,像潑水救火一樣,他去下沿山采了一擔桑葉來。李白詩:“蠶饑妾欲去,五馬莫留連。”我才知道這樣的寫美人實在有斤量。
胡村人春花就靠絲茶。正月里來分春牛圖,又便是蠶貓圖,都木版印出,家家貼一張在正房間墻壁上。還有綽灶王的人來,到每家灶君菩薩前舞一回,分下蠶花供養,得米一碗而去,蠶花是紙剪出纏在像香棒的細竹條上,形狀好像稻花,分黃綠白紅四種,都是極正的正色,我小時非常喜愛,問母親要得幾枝當寶貝。正月里婦女去廟里燒香,也是求的蠶花。
二月里木鐸道人來沿門挨戶打卦,是穿的清朝冠服,紅纓帽,馬蹄袖袍褂,手搖一只大木鐸,他先口中念念有詞,第一句是“官差木鐸”,恐怕還是二千年前周禮里王官的流傳,聽他說下去都是勸人為善,要勤儉農作之意,我小時只聽得懂不多幾句,如“三兄四弟一條心,灶下灰塵變黃金,三兄四弟各條心,堂前黃金變灰塵”,以及“廿年新婦廿年婆,再過廿年做太婆”之類,我有些不敢近攏去,因聽母親說小孩不聽話就讓木鐸道人捉去。他念完了,懷里取出三片竹筊,形狀像對中剖開的半邊冬筍,拍啦啦擲在門坎內地上,說出卦象,我母親便問家門順經不順經?年成可好?蠶花幾分?桑葉貴賤?他一一答了,得米一碗,又去到第二家。
孵蠶子的一天拜蠶花娘娘,在堂前擺一張八仙桌,只設一個座位,點起香燭,供一盞清水,去茶樹上采小小一條鮮茶葉放在盞里,我母親拜過就收起,吹熄的紅蠟燭留下來做蠶花燭。孵蠶子是還穿棉襖的時候,由婆婆或母親當頭,尚未出嫁的女兒與才來的新婦各人孵一些在懷中,托托老年人的福氣,年青人的運氣喜氣。烏毛蠶孵出了,用鵝毛輕輕把它從蠶種紙下撣下,移在小匾里,飼的桑葉剪得很細,每天要掃除蠶沙,每過幾天把蠶分一分,從小匾移到大匾。我母親孵一張蠶子,一張蠶子是一兩,分得十大匾,吃起桑葉來像風雨之聲,此時飼蠶是從桑蒲里抓起桑葉大捧大捧的鋪上去,夜里都要起來兩三遍,桑葉一擔一擔的挑進門來都來不及。我幫母親飼蠶,夜里飼蠶我執燭照亮。
小孩對蠶不可以說是蟲,要說蠶寶寶,亦不可以說蠶爬,要說蠶行。又忌說老鼠,老鼠要吃蠶,所以蠶時貓最當令。蠶又最怕被蒼蠅蚊子叮,要掛帳子。還有天時不正蠶要殭。還有因放桑葉錢的利錢太重,市面上桑葉價錢驟貴,自家的桑葉不夠了,把蠶倒了的。最是誰家把雪白的蠶倒了,順溪水流去,叫人看了驚心,我小時因此彷佛曉得了仁者對于萬民的哀痛。
蠶時鄉下人個個曉得體諒妻子的辛苦,兄弟待姊妹也比平時客氣,不可有粗言暴語,亦不可說不順經的話,做一樁大事情要有好心懷,果然也是應該的。蠶時是連三餐茶飯都草草,男人都在畈里,女人在樓上養蠶,小孩在大路上玩耍,家家的門都虛掩著,也沒有人客來,墻跟路側到處有蠶沙的氣息,春陽瀲滟得像有聲音,村子里非常之靜,人們的心思亦變得十分簡潔,繁忙可以亦即是閑靜,這理該是通于一切產業的德性。
及蠶上簇,城里人就來胡村開秤收繭,行家水客即借住在村人家里。他們戴的金戒指,用的香皂與雪白的洗臉毛巾,許多外洋碼頭來的新鮮物事兒,婦女們見了都有好意。而且也有是從城里來的少年郎,不免要調笑溪邊洗衣洗菜的婦女,但她們對于外客皆有敬重,一敬重就主客的心思都靜了,有調笑的話亦只像溪水的陽光淺浪,用不著羞傍人。繭客年年來,我小時卻不聽見說有過羅曼史。
這時家家開簇拆繭,皎潔如雪色,都是婦女與小孩拆了,由男人挑到繭行去賣,繭行在各鄉及三界鎮上都有開著,路上都是挑繭的人,互相問答,評較各家的價錢,賣繭得來的是新鑄的銀元,照得人眼里心里明明亮。有價錢不合,亦不等錢用的,則自己繅絲再拿到城里去賣,但各家婦女亦多少都要留下一些繭,繅絲收藏著,為應急或私房積蓄,總總是人世之事。
清明
“正月燈,二月鷂,三月上墳看姣姣”,但是燈市臺閣要到嵊縣上虞城里去看,我鄉下也不放風箏,且上墳沒有姣姣可看,因為陌上路上相見都是相識的姊妹,嫂嫂。但是女子有她的正經,恰像桃花的貞靜,乃真是桃花了。蘇軾初出四川到帝京,過漢陽時作詩,有云“文王教化處,游女儼公卿,過之不敢慢,佇立整冠纓”,紀曉嵐批說稚拙,但我很歡喜,這首詩也寫出了蘇軾自己是個志誠年青人。
上墳做菁餃,我小時就管溪邊地里去覓艾菁。菁餃與上墳用的酒饌,只覺是帶有風露與日曬氣的。還有是去領清明豬肉與豆腐,上代太公作下來的,怕子孫有窮的上不起墳,專設一筆塋田各房輪値,到我一輩還每口領得一斤豆腐,半斤豬肉,不過男孩要上十六歲,女兒則生出就有得領,因為女兒是客,而且雖然出嫁了,若清明恰値歸寧在娘家,也仍可以領。若有做官的,他可以多領半斤,也是太公見子孫上達歡喜之意。我母親把這些都備弁好了,連同香燭紙錢爆竹,及上墳分的燒餅,都把來裝在盒擔里,由四哥挑了,一家人都去上墳,母親是只上爺爺娘娘的墳她也去,因為她是新婦,此外她是留在家里看家。
清明太公的墳是由輪値塋田的一家去上,要用鼓吹,各房都要有人去拜。上過太公墳,吃清明飯,各房全家到齊,婦女都穿裙,打扮了去。在倪家山眾家大堂前,有四五十桌,小菜自己帶去,飯由輪値塋田的一家備弁,坐攏來都是同一個太公的子孫。吃清明飯在傍晚,其時日子已放長,吃了回來,許多人紛紛渡過溪橋,我跟著母親,只覺暮色像早晨白茫茫天快要亮時,胡村人還要出去到外面打江山。
上墳要上許多天,各家有遲早,一家祖先的墳都上遍有的也得兩三天。墳有的在路邊,有的在山腳下,有的在半山里。上墳去的路上,只見茶葉已不久可采,地里誰家的蠶豆今年種得這樣好法,麥已晾花,桑葉已成蔭,還看得出去年桑樹的枝條剪得非常齊整。此地是整個田畈都齊齊整整,日色映溪連山,又照在村子里,只見人家的烏瓦白墻益發顯明。做生活有這樣勤謹,所以墳前拜掃人也個個都是孝子順孫了。
我五,六歲時,大嫂還在家,我頂與她要好,聽見誰家上墳我就與別的小孩去接燒餅,有時一個,有時一雙,不舍得吃掉,都交給嫂嫂,嫂嫂給我盛在一個瓦罐里,擱在灶梁上,吃時我也總要分給嫂嫂。嫂嫂是大人,當然不在乎這種一兩文錢一個的小燒餅,但她也當大事替我保管,有時近處上墳她也去接燒餅,要幫我積成十五到二十個。嫂嫂去井頭拎水,我跟去,她燒飯時我與她排排坐在燒火凳上。可是他們夫妻不和,母親說兩人都不好。他們兩人常時打攏來,我幫嫂嫂不得,就一面大哭,一面抓打大哥,但因人小,只打得著他的腿與腰身,大哥道、“我難為六弟。”總算不打了,因為大哥也是頂喜歡我的。可是嫂嫂又動了氣,當下整整包袱必要回娘家,我牽住她的衣裙不放,叫、“嫂嫂呵,不要去!嫂嫂呵,不要去!”嫂嫂只得又坐下來,罵大哥道:“我是難為六叔。”她不走了,打水給我洗臉,我還哽咽難言。
嫂嫂在后屋與堂姊妹們做針線,叫我坐在小竹椅上,拿手中的鞋面布比比我的腳寸。比對過了,她一面做,一面唱、“油菜開花黃如金,蘿卜籽開花白如銀,羅漢豆開花黑良心。”說道、“黑良心就是你大哥。”
采茶
我鄉下山地高寒,采茶先從平陽地方采起,自己的采了便幫人家采。亦有谷雨之前采的,叫雨前茶,但只是少量為供客之用。胡村人是什么都要長成了才拿來派用場,蠶豆必要莢里的豆粒七分飽滿才摘來吃,黃瓜南瓜茄子才結下來也不作興就摘來嘗時新,像城里人的吃雛雞乳豬當然更沒有。我五哥不知如何想得出來,他用一只酒甕覆住竹筍,那筍在甕里不見天日,彎彎曲曲,長得很大亦仍是極嫩的黃芽筍,我母親見了亦不許,說是罪過的,要讓它自然長大,作了肴饌亦饒有日月風露。依這來說,今時把未成年人來派政治的用場,當然亦與暴殄天物是一樣。何況采茶是有個旺時,前山后山處處山歌,而采雨前茶則單是那冰冷淅索就不成風景。
茶葉旺時,沿江村里來的采茶女,七八人一伙,十幾人一隊,一村一村的采進去,多是經過我家門前大路上。她們梳的覆額干絲發,戴的綠珠妝沿新笠帽,身上水紅手帕竹布衫,各人肩背一只茶籃。她們在胡村一停三,四天,幫茶山多的人家采茶葉,村中的年青人平日挑擔打短工積的私蓄,便是用來買胭脂花粉送她們。還有買大糕請她們,大糕是二寸見方,五分厚,糯米粉蒸的,薄薄的面上用胭脂水印福祿壽禧,映起豬油豆沙餡的褐色,流流動,留出雪白的四邊,方方的像玉璽印。這大糕在紹興城里長年有,胡村則只茶時有人蒸來橋頭路亭里賣,年青小伙子一籠一籠買去茶山上送給采茶女。他們又給采茶女送午飯,順便秤茶葉,背著爹娘,把秤棒放給美貌的,五斤半秤成六斤。茶山上男女調笑,女的依仗人多,卻也不肯伏輸。
白天采來的茶葉都堆在堂前地上,叫青葉子。吃過夜飯在后屋茶灶鑊里炒青葉子,采茶女與主家的年青小伙子男女混雜,笑語喧嘩,炒青葉子要猛火,燒的松柴都是頭一年下半年就從山上砍來,劈開迭成像墻頭的一堆堆,曬得悉嚓粉燥,胡村的年青人惟有做這樁事頂上心。我小時就幫燒火及搬青葉子,茶灶鑊底已燒得透紅,一畚箕青葉子倒下去,滿滿的一鑊,必烈拍啦亂爆,采茶女立在灶前就伸手下去炒,要非常快,本來有茶叉的,但是她們不用。她們左右手輪換著炒,茶鑊里就像放鞭炮,水蒸汽直冒,熱得她們只穿貼身一件水紅衫,系一條長腳管柳條褲,粉汗淫淫的,額上的干絲發都被汗貼住。她們一面炒,一面哄笑說話唱小調。等到青葉子淺下去,爆聲也小下去了,就可盛起,是用畚箕覆向鑊里一闔,隨手翻轉就盛起,再用棕帚撣兩撣,鑊里不留一粒,這都要手腳快,不然青葉子會焦掉老掉。然后夾手又是第二鑊。炒過的青葉子倒在板桌上,男人雙手把它來搓揉,揉成緊緊的一團,碧綠的漿水微微出來了,才又抖散攤在竹匾里,明天用幽幽的火炒。
夜里炒青葉子,主家的老年人都已先睡,由得一班年青人去造反為王。他們炒青葉子炒到三更天氣,男女結伴去畈里鄰家的地上偷豆,開出后門,就聽得溪里水響,但見好大的月色,一田畝里都是露水瀼瀼的。他們拔了大捆蠶豆回來,連葉連莖,拖進茶灶間里,燈下只見異樣的碧綠青翠,大家摘下豆莢,在茶灶鑊里放點水用猛火一煠,撒上一撮鹽花,就撈起倒在板桌上,大家吃了就去睡,因為明天還要起早。
但是也很少聽見戀愛的故事,因為青春自身可以是一種德性,像楊柳發新枝時自然不染埃塵。以胡村來說,上下三保大約一百五十份人家,我小時十年之中,聽人說有男女曖昧事情的也不過六七件,其中兩件是五十以上的鰥夫,二件是店員,對象皆是中年婦人,尚有四個年青婦人是在上海做娘姨的,到時到節回來家鄉,有些引蜂沾蝶,但未出嫁的女兒則沒有過一件。
沿江來的采茶女是頭年下半年挑私鹽去就約定的。胡村人下半年田稻收割后,身剛力壯的就結隊去余姚挑私鹽,他們晝伏宵行,循山過嶺,帶著飯包,來回兩百里地面,要走六七天,用頂硬的扁擔,鐵鑲頭朵柱,力大的可挑一百六十斤至一百九十斤,一個月挑兩次,一次的本錢兩塊銀洋錢變六塊。但也有路上被緝私兵攔去,又亦有與緝私兵打起來的,五代時的錢武肅王及元末浙東起兵的方國珍,就是這樣挑私鹽出身。胡村人挑私鹽經過下沿江,村村保保有相識的采茶女把他們當人客款待,而亦即在此時約定了明年茶時與女伴們再來。
采頭茶時養二蠶,采二茶時是秧田已經插齊了,畈里被日頭氣所逼,田雞叫,田螺開靨,小孩與燕子一樣成天在外,摘桑椹拾田螺,拔烏筱筍,聽得村中午雞啼了,才沿溪邊循田塍路回家,赤腳穿土布青夾襖,有時身上還穿小棉襖,滿面通紅,一股熱曬氣。
夏始春余,男人在畈上,女人在樓上養二蠶,大路上及人家門庭都靜靜的,惟有新竹上了屋檐,鵓鴣叫。鵓鴣的聲音有時就在近處,聽起來只當它是在前山里叫,非常深遠。灶頭間被窗外的桑樹所輝映,漏進來細碎的陽光,鑊灶砧板碗櫥飯后都洗過收整好了在那里,板桌上有小孩養在面盆里的田螺。母雞生了蛋亦無人拾,“各各帶,各各各各各帶!”的叫。而忽然是長長一聲雄雞啼,啼過它拍拍翅膀搖搖雞冠,伸直脖子又啼一聲。我小時聽母親說,龍的角本是雄雞的,借了去不還,雄雞啼“哥哥哥!”就是叫龍,可是此刻青天白日,人家里這樣靜,天上的龍亦沒有消息。惟后屋茶灶間里有人在做茶葉,即是把炒過搓揉過的青葉子再來二度三度焙干,灶肚里松柴微火,只聽他悠悠的噓一聲,雙手把鑊里的茶葉掀一掀,日子好長。
端午
小時每年端午,總是我去拔菖蒲。來日本后,新宿御苑的菖蒲花前年大前年我都去看過,今天我住在龍云院,方丈的侄小姐學插花,前天又是先生來教,插得一盆菖蒲擺在我房里,起先我還當它是水仙,但我鄉下溪澗邊的菖蒲是一股辛辣氣很強烈的,小時我對它很有些敬畏。而且菖蒲的根生在水石里非常堅韌,小孩用力不得法,一拔拔斷,人會仰天跌一跤。我拔來菖蒲,母親便把來剪成像兩股寶劍,用紅紙黏在門上。我四哥是拿了柴刀去斫來黃經草,一大把堆在庭前燎煙,也是一股辛辣氣味,除蛇蟲百腳的。又吃雄黃酒,把雄黃放在老酒里,濃濃的,各人呷一口,還用指頭蘸了在小孩額上寫個王字。只是我鄉下不像城里人的還掛鐘馗,且亦沒有枇杷。惟吃黃魚。
端午也是出嫁了的女兒歸寧娘家的好日子。秀煜叔叔家的阿黃姊姊出嫁頭年,被接回來娘家過節,不知如何她就變得是人客了,臉上擦的水粉,項間戴的銀項圈,見過了父母見四鄰,我母親請她吃茶,她安詳的坐著說話。我走近去望望,她叫我六弟弟,而且站起來,她在家做女兒時是頗為驕橫,和我沒有這樣親熱要好的。
阿黃姊姊帶來的婿家節禮是一付盒擔,此外一擔毛筍。盒擔揭開來,一盒一盒是饅頭,黃魚,活雞,都用盤盛著,還有松花糕餅印出梅蘭竹菊或狀元及第,又一對桂圓白糖包,及團扇,桃子扇。桂圓白糖包是專敬爹娘的,饅頭糕餅扇子分贈四鄰,我分得的是一把桃子扇,扇面是白紙上畫一只帶有枝葉的大桃子,枝葉是綠的,桃子半邊擦的紅色像胭脂滲開來,扇的竹骨是竹肉的本來顏色,沒有加工過,這種十文錢一把的扇子我可是很歡喜,只覺節氣真是初夏了。
白蛇娘娘
我鄉下不曉得屈原,只知端午節是與白蛇娘娘的事。白蛇為許仙,真是宛轉蛾眉馬前死,都只為人世的恩情。她又是個烈性女子。而她盜取官庫,且偷了天上的仙草,對白鶴童子及法海和尚都是舍了性命去斗,這樣叛逆,也依然是個婉順的妻子,中國民間的婦道實在華麗深邃。
長江流域民間故事最偉大的一是梁山伯祝英臺,一即是白蛇傳,一代一代有幾億人聽講說。以前晉朝時有許旌揚斬蛟,那還是楚民族的,而梁山伯與白蛇傳則出在漢文明的平人的天下,白蛇傳里西湖香市之盛,即是庶民的,而許仙亦不過是店伙,白蛇娘娘與她隨身的青蛇丫鬟亦不過是眾中女郎。生在這樣的人世,即使毫無緣故,亦使人覺得有一種知恩感激,所以白蛇娘娘在眾人中見了許仙,她即刻心里對他非常親。她作法下起一陣大雨,向許仙借傘,又借故還傘,要許仙第二天到她家去取。她等得許仙來了,獻茶置酒殷勤相待,便自己開口提出婚事,中國民間原來只說婚姻是終身大事,還比談戀愛更意思綿密深長,當下是許仙惟老實,白蛇娘娘則珍重叮嚀囑咐,而單是這樣,彼女亦已可以不羨瑤池了。
佛經里有“善心誠實男,法喜以為女”,梁山伯與許仙就都老實到簡直叫人生氣,倒是女的大膽,祝英臺不用說,連三笑姻緣里的秋香亦遠比唐伯虎調皮,白蛇娘娘與許仙也是白蛇娘娘主動,且凡事會得安排。白蛇娘娘與許仙成親后,便一個口稱官人,一個叫她娘子,娘子見了夫家的姊姊姊夫及四鄰便有做新婦的禮。許仙是在姊夫開的藥店里做伙計的,現在娘子便和官人商量要自己開店,這都是民間新做人家理該有的志氣與打算,娘子是為此作法盜取了官庫的銀子,中國民間的氣概,要打就打江山,要偷就偷官庫,白蛇傳里便也有像水滸傳里阮小七在水泊用篙撐漁船在官兵面前唱的歌聲。但是過得幾個月,庫銀事發,遭了官司,許仙雖然不知情,到底被遞解充軍,白蛇娘娘與丫頭青蛇是差役到了家門被遁走了。王母要白蛇娘娘來人世,恰如賈老太太給寶玉的一件孔雀裘,吉日良辰才穿得一回,可可兒的就燒了一個洞。
結果是白蛇娘娘去多方營謀,才了得官司,許仙回來又夫妻團圓。可是偏又來了個法海和尚,這要怪許仙不該去金山寺看香市,法海和尚給他點明了,教許仙端午節要白蛇娘娘吃雄黃酒。娘子因是官人相勸,不忍固拒,又想自己也許抵擋得住,就接來飲了,勉強又坐得一回,央請官人出玩一回,自己掩上房門,到床上就現了原形。許仙偏又急急回家來,青蛇攔阻也不聽,開進房去,只見床欄帳頂盤著一條碗口粗細的白蛇,他當場嚇死了。這個法海,實在可惡,人家的事與他何干,要來僭越干涉?白蛇娘娘得了人身這件事他最最恨,亦不知他是什么心思。
卻說白蛇娘娘恢復過來,見許仙嚇死在地,當下大哭,青蛇是個烈性丫鬟,她本已氣得臉色發青,恨許仙不曉得體諒主母的苦楚,但見主母如此,也只得上前相勸。白蛇娘娘命她守尸,自己去天上盜取了仙草要救丈夫,卻被守仙草的白鶴童子追來,它哈哈大笑,說今天有一頓大面吃了,鶴是頂會吃蛇的。我小時聽梅香哥哥講到這里,這白鶴童子的非人的笑聲使我非常驚駭,又著急白蛇娘娘,不知逃得了逃不了,只覺在這樣的情景中白蛇娘娘就像嫂嫂姊姊的是親人,想要哭起來叫她。而后來是白蛇娘娘招架不住,一陣急痛產下嬰孩,血光把白鶴童子沖退了,是這樣一幕人之出生,對一個超自然的大力的威嚇爭斗,而且斗勝了。
她滿心凄涼,回家救活了許仙,央求他不要再上金山寺了,天上人間但愿只是這樣的夫妻相守。可是過不得多久,許仙又去見法海,法海把他藏在寺里不放回家。這個法海,他是為衛道,而且因他那樣的是道,所以白蛇娘娘是妖了。要我做寧可做妖。白蛇娘娘去索夫,便演了水漫金山寺,天兵天將都在法海那一邊,蝦兵蟹將則都幫白蛇娘娘。水漫金山傷害田稻生靈無數,如此白蛇娘娘就犯了天條了,又是法海有了理。但是要做人,像陶淵明的飲酒詩“但恨多謬誤”,常常會得思想錯誤,也是沒有法子的。
如此,法海便放許仙回去,教給他一個缽。白蛇娘娘見丈夫回來了,又是凄惶,又是歡喜,許仙卻趁她梳頭的時候,把那缽往她頭上一闔,實時就陷進肉里,白蛇娘娘一手還握著發,只叫得一聲“許仙呀!”我小時聽到這里,大哭大怒起來,要打梅香哥哥,但是仍聽他講下去,原來許仙并不知道會這樣,當下他亦淚流滿面,要扳那缽,可是扳不下來了。一時白蛇娘娘便被收進缽里,變成一條小小的白蛇,法海來取去鎮在雷峰塔下。
白蛇娘娘的兒子中狀元回來祭塔,母子天性,他才拜下去塔就搖動,再拜,白蛇娘娘在塔頭窗口伸出上半身來,叫道、“我要出來報仇!”拜三拜塔就倒的,可是杭州人都恐懼起來,拽住他不讓拜了。所以傳說下來,雷峰塔倒,西湖水干,白蛇娘娘出世,天下要換朝代。
白蛇娘娘說要報仇,亦并非像西洋那樣的,卻依然是中國豪俠的生平重意氣,恩怨在人世。而那法海和尚則后來天上亦憎惡他的僭越,他逃去躲在蟹殼里,至今紹興有一種小蟹,蟹黃結成一個和尚形,名稱便叫和尚蟹,比起白蛇娘娘的轟轟烈烈來,他的真是卑劣了。和尚蟹我沒有吃過,可是后來我在杭州讀書時,一個星期六下午在白堤上,忽聽得一聲響亮,靜慈寺那邊黃埃沖天,我親眼看見雷峰塔坍倒。
桃花
桃花難畫,因要畫得它靜。我鄉下映山紅花是樵夫擔上帶著有,菜花豆花是在畈里,人家卻不種花,有也只是籬笆上的槿柳樹花,與樓窗口屋瓦上的盆蔥也會開花,但都不當它是花。鄰家阿黃姊姊在后院短墻上種有一盆芷草花,亦惟說是可以染指甲。這不當花是花,人亦不是看花賞花人,真是人與花皆好。桃花是村中惟井頭有一株,春事爛漫到難收難管,亦依然簡靜,如同我的小時候。
小時候,我鄉下每年春天,嶀浦廟的廟祝來挨戶募米一升,給一張紅紙貼在門上,木刻墨印,當中畫的嶀浦大王,冕旒執珪而坐,兩邊兩行小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上橫頭印的廟名,下橫頭印的嵊縣廿二都下北鄉檀越。我家的是下北鄉之下填寫胡村,檀越之下填寫胡門吳氏,即我的母親。這其實歲月安穩,比現在的貼門牌來得無事。
胡村人皆姓胡,上代太公是明朝人,販牛過此,正値大旱,他遺火燒盡畈上田稻,把牛都賠了,隨即卻來了好雨,禾秧新茁,竟是大熟年成,全歸于他,他就在此地安家了,我愛這故事的開頭就有些運氣。胡姓上代有胡瑗是經師,故堂名用五峰堂,猛將明朝有胡大海,但我不喜他的名字。我喜歡宋朝胡銓,金人以千金購求他彈劾秦檜的奏疏,現在祠堂里有一塊匾額“奏議千金”,即是說的他。此外我愛古樂府羽林郎里的胡姬,但是胡姬不姓胡。
胡村溪山回環,人家分四處,倪家山,陸家奧,荷花塘,大橋頭。叫倪家山陸家奧,想是往昔住過這兩姓的人,可是現在都不知道了。我家住在大橋頭,門前一條石彈大路,里通覆卮山群村到奉化,外通三界章鎮到紹興,田畈并不寬,但人家迤邐散開,就見得平曠陽氣。
胡村出來十里,有紫大山,傳說山上有兵書寶劍,要真命天子才能取得,我雖幼小無知,聽了亦覺天下世界真有王氣與兵氣。紫大山我只望望見,去要隔條江,這江水即剡溪,晉人王子猷訪戴安道來過,李太白亦來過。我家門前的山沒有這樣大,只叫南山,則我去拾過松枝。每見日色如金,就要想起人說有金雞在那山腰松樹下遨游,還有人看見過,是一只母雞領了一群小雞。紹興戲里有掘藏,比印度的無盡藏菩薩更世俗,掘出的金元寶銀元寶或捉得金雞,皆只是人的好運氣。
胡村進去十里有下王村,下王出財主人家,雕刻一張床費三百工,起屋磨一塊地磚要一工,子孫稍稍不如從前了,亦人進人出仍騎馬坐轎。傳說一家有谷龍,倉里谷子會只管溢出來,其后因用釘鈀開谷傷了龍,遂龍去谷淺。下王我去過,那里的溪山人家果然齊整。下王人家做親,嫁妝路上抬過,沿村的女子都出來看,雖是他人有慶,這世上亦就不是貧薄的了。
下王再進去三十里是蘆田村,在山岡上,那里已是四明山,因有竹木桑茶之饒,亦出財主人家,那家與我家倒是親戚。蘆田王家的小姐名叫杏花,她到杭州讀書,轎子經過我家門前大路上,在路亭里歇下,我那時幼小,只會看看她,大家女子新打扮,我亦心里愛意。不止我如此,凡是胡村人看著她皆有這種歡喜,竟是階級意識全無,他們倒亦并非羨慕或起浪漫想頭,卻因世上何處有富貴榮華,只好比平疇遠畈有桃花林。
胡村是太平軍前后興旺過,彼時絲茶桐油輸出外洋大盛,胡村份份人家養蠶采茶,還開設油車打桐油,所以上代太公多有塋田,子孫春秋祭祀不絕,且至今村里粉墻瓦屋,總算象樣,還有倪家山的上臺門與陸家奧的下臺門,都是上代建造的大院落,稱為眾家堂前。我祖父手里開茶機,彼時豬肉一斤廿文,我家帳房間及老司務的福食每天用到一千文,這種世俗的熱鬧至今猶覺如新。胡村的大橋即是我祖父領頭捐款建造的,橋頭路亭里有塊石碑,上刊著胡載元,底下還有一排姓名。凡起屋上梁,造橋打橋腳,皆要踏正吉時辰,往往天還未亮,燈籠溪山人影,祭告天地的爆仗,散給百工的酒食,都是祥瑞。我小時聽堂房哥哥梅香講起這些,大起來所以對現代工業亦另有一番好意思。
其后絲茶桐油外銷起了風浪,胡村亦衰敗下來,但胡村人比下沿江務農人的泥土氣另有一種灑脫,因為經過約八十年的工商業,至今溪山猶覺豁達明亮,令人想著外面有天下世界。
所以胡村人又會說又會講,梅香哥哥即講故事一等,還有我的四哥哥夢生亦戲文熟通講。四哥哥帶我到畈里,講給我聽有五個人下渡船,士農工商俱全,外加一女子,但渡船里只有一個座位,就大家比口才,贏的得坐,我今只記得商人的與女子的,那商人道:
無木也是才,有木也是材,去了木,加上貝,是錢財的財,錢財人人愛,我先坐下來。
輪到女子,女子道:
無木也是喬,有木也是橋,去了木,加上女,是嬌娘的嬌,嬌娘人人愛,我先坐下來。
后來卻還是那務農人得勝。而除了錢財人人愛,嬌娘人人愛之外,我想就是民間的這種沾沾自喜,斗智逞能的可愛了。
胡村人家的宅基好。克魯泡特金著《田園都市手工場》,想要把都市迤邐散開在農村里,中國人家可是向來鄉村里也響亮,城市里也平穩。胡村亦不像是個農村,而紹興蘇州城里亦閭巷風日灑然。上海樣樣好,惟房子都是開港后外國人來了倉猝造起,有些像玩具模型,但如杭州,雖然成了現代都市,亦依然好風景,單那浣紗路的馬路,就新潤可人意。為人在世,住的地方亦是要緊的,不但金陵有長江龍盤,鐘山虎踞,是帝王州,便普通的城市與鄉村,亦萬姓人家皆在日月山川里。秦始皇時望氣者言東南有天子氣,大約就是這樣的尋常巷陌,閭巷人家皆有的旺氣。陽宅風水之說,我不喜他的穿鑿與執念,但亦是民間皆分明感知有旺發之氣的這個氣字,在詩經里便是所謂興。
詩經以國風居首,而國風多是興體,“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興也,這個興字的意思西洋文學里可是從來沒有的。而至今亦中國民間隨處有童謠與小調。外國亦有兒歌與流行歌,可是中國民間的完全兩樣。
我小時總是夜飯后母親洗過碗盞,才偶而抱我一抱,抱到檐頭看月亮,母親叫我拜拜,學念、“月亮婆婆的的拜,拜到明年有世界”,這真是沒有名目的大志,那時還是宣統,而明年果然有了民國世界。可是念下去、“世界大,殺只老雄鵝,請請外婆吃,外婆勿要吃,戒櫥角頭抗抗咚,隔壁婆娘偷偷吃咚哉,嘴巴吃得油羅羅,屁股打得阿唷唷。”卻又世俗得滑稽可笑,而從來打江山亦果然皆是這樣現實喜樂的。
又兩三歲時學語,母親抱我看星,教我念、“一顆星,葛倫登,兩顆星,嫁油瓶,油瓶漏,好炒豆,豆花香,嫁辣醬,辣醬辣,嫁水獺,水獺尾巴烏,嫁鵓鴣,鵓鴣耳朵聾,嫁裁縫,裁縫手腳慢,嫁只雁,雁會飛,嫁蜉蟻,蜉蟻會爬墻”,正念到這里,母親見了四哥罵道、“還不樓窗口去收衣裳,露水湯湯了!”現在想起來,母親罵的竟是天然妙韻。
這一顆星,葛倫登,到蜉蟻會爬墻,簡直牽扯得無道理。但前些日子我偶又看了宋人平話《崔寧輾玉觀音》,在話入本事之先,卻來講究春天如何去了?王荊公說春是被雨打風催去了,有詞云云,但蘇小妹說不是雨打風催去,春是被燕子銜去了,有詞云云,而這亦仍有人不以為然,說也不是雨打風催去,也不是燕子銜去,春是與柳絮結伴,嫁給流水去了,如此一說又有一說,各各有詞云云,一大篇,亦都是這樣的牽扯可笑,但那說平話的人彈唱起來,想必很好聽。紅樓夢里的明明是真事,卻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便是漢高祖亡秦滅楚,幸沛置酒,謂沛父老曰、“游子悲故鄉”,他亦做人到得那里是那里,像一顆星葛倫登的惟是新韻入清聽。
我母親不會唱歌,而童謠本來都是念念,單是念亦可以這樣好聽,就靠漢文章獨有的字字音韻具足。中國沒有西洋那樣的歌舞,卻是舞皆從家常動作而來,歌皆從念而來,無論昆曲京戲嵊縣戲申曲、蘇攤等,以及無錫景、孟姜女等小調,乃至流行歌,無不這樣。經書里說“歌永言”,又說“一唱而三嘆,有遺音者矣”,這樣說明歌唱,實在非常好。
初夏在庭前,聽見夾公鳥叫,夾公即覆盆子,母親教我學鳥語、“夾公夾婆,摘顆吃顆!”還有是燕語、“不借你家鹽,不借你家醋,只借你家高樓大屋住──住!”燕子每年春天來我家堂前做窠,雙雙飛在廳屋瓦背上呢喃,我就在階沿仰面望著跟了念。這燕子也真是廉潔,這樣少要求,不驚動人家。后來我讀書仕宦至出奔天涯,生活一直是這樣儉約,我在人世亦好像那燕子。基督說“人子沒有棲身的地方”,不免于人于己多有不樂,唐詩里“夫子何為哉,恓恓一代中”,還比他不輕薄,但亦不及這燕語清好。
小時我還與鄰兒比斗,一口氣念“七簇扁擔稻桶芯,念得七遍會聰明”,則不是母親教的。又秀煜叔家的阿五妹妹,比我小一歲,與我兩人排排坐在門坎上,聽她清脆的念、“山里山,灣里灣,蘿卜菜籽結牡丹”。牡丹怎會是蘿卜菜籽結的?但她念得來這樣好聽,想必是真的。
我從小就是受的這樣的詩教,詩書易春秋,詩最居先,如此故后來我讀詩經曉得什么是興,讀易經及宋儒之書曉得什么是理氣,讀史知道什么是天意。而那氣亦即是王氣。
等我知人事已是民國初年。民國世界山河浩蕩,縱有諸般不如意,亦到底敞陽。但凡我家里來了人客,便鄰婦亦說話含笑,幫我在檐頭剝筍,母親在廚下,煎炒之聲,響連四壁。炊煙裊到庭前,亮藍動人心,此即村落人家亦有現世的華麗。娘舅或表哥,他們乃耕田樵采之輩,來做人客卻是慷慨有禮義,賓主之際只覺人世有這樣好。又有經商的親友,不如此親熱,倒是條達灑脫,他們是來去杭州上海路過胡村,進來望望我們,這樣的人客來時,是外面的天下世界也都來到堂前了。
我小時每見太陽斜過半山,山上羊叫,橋上行人,橋下流水湯湯,就有一種遠意,心里只是悵然。我在郁嶺墩采茶掘地瓜,望得見剡溪,天際白云連山,山外即紹興,再過去是杭州上海,心里就像有一樣東西滿滿的,卻說不出來。若必說出來,亦只能像廣西民歌里的:
唱歌總是哥第一 風流要算妹當頭
出去高山打鑼望 聲鳴應過十二州
今我飄零已半生,但對小時的事亦只有思無戀,等將來時勢太平了我亦不想回鄉下去住,惟清明回去上墳是理當。胡村與我的童年雖好,譬如好吃的東西,已經吃過了即不可再討添,且我今在絕國異域,亦與童年在胡村并非隔世,好馬不吃回頭草,倒不是因為負氣。漢朝人的詩:“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返。”我不但對于故鄉是蕩子,對于歲月亦是蕩子。
胡村月令
陌上桑
桑樹叫人想起衣食艱難,我小時對它沒有像對竹的愛意,惟因見父親那么殷勤的在培壅,才知世上的珍重事還有比小小的愛憎更大的,倒是哀怨苦樂要從這里出來,人生才有份量。
三國時龐德公在樹上采桑,司馬徽來訪,又劉備小時門前有桑樹團團如車蓋,英雄豪杰的本色原是出在如此份量的人世的。我鄉下的桑樹也這樣高大條暢,不像新式栽桑法的切短,拳曲糾結。桑樹初發芽舒葉,金黃嬌嫩,照在太陽光里,連太陽光都成了是新的。女子提籠采新桑,叫做“小口葉”,飼烏毛蠶的。及桑葉成蔭時,屋前屋后園里田里一片烏油油,蠶已二眠三眠了,則要男人上樹采葉,論擔的挑回家。
惟有雨天檐頭廊下堂前,連樓下到處,都撁起繩索晾桑葉,濕漉漉的我很不喜,但雖小孩,亦知道不可怨,只得用扇搧,又幫母親用毛巾把桑葉一張一張揩干。又有時半夜蠶饑,母親叫醒我,命我提燈籠,母子二人開出后門去采桑葉。外面月黑風緊,那時我還只六,七歲,也知做人當著大事,不可以害怕。一次蠶已三眠,有十幾大匾,家里葉盡,父親和四哥都不在,我母親急得哭泣,恰好宓家山娘舅路過,他一見如此,就大罵外甥,又埋怨姐夫,叫姐姐不要哭泣,像潑水救火一樣,他去下沿山采了一擔桑葉來。李白詩:“蠶饑妾欲去,五馬莫留連。”我才知道這樣的寫美人實在有斤量。
胡村人春花就靠絲茶。正月里來分春牛圖,又便是蠶貓圖,都木版印出,家家貼一張在正房間墻壁上。還有綽灶王的人來,到每家灶君菩薩前舞一回,分下蠶花供養,得米一碗而去,蠶花是紙剪出纏在像香棒的細竹條上,形狀好像稻花,分黃綠白紅四種,都是極正的正色,我小時非常喜愛,問母親要得幾枝當寶貝。正月里婦女去廟里燒香,也是求的蠶花。
二月里木鐸道人來沿門挨戶打卦,是穿的清朝冠服,紅纓帽,馬蹄袖袍褂,手搖一只大木鐸,他先口中念念有詞,第一句是“官差木鐸”,恐怕還是二千年前周禮里王官的流傳,聽他說下去都是勸人為善,要勤儉農作之意,我小時只聽得懂不多幾句,如“三兄四弟一條心,灶下灰塵變黃金,三兄四弟各條心,堂前黃金變灰塵”,以及“廿年新婦廿年婆,再過廿年做太婆”之類,我有些不敢近攏去,因聽母親說小孩不聽話就讓木鐸道人捉去。他念完了,懷里取出三片竹筊,形狀像對中剖開的半邊冬筍,拍啦啦擲在門坎內地上,說出卦象,我母親便問家門順經不順經?年成可好?蠶花幾分?桑葉貴賤?他一一答了,得米一碗,又去到第二家。
孵蠶子的一天拜蠶花娘娘,在堂前擺一張八仙桌,只設一個座位,點起香燭,供一盞清水,去茶樹上采小小一條鮮茶葉放在盞里,我母親拜過就收起,吹熄的紅蠟燭留下來做蠶花燭。孵蠶子是還穿棉襖的時候,由婆婆或母親當頭,尚未出嫁的女兒與才來的新婦各人孵一些在懷中,托托老年人的福氣,年青人的運氣喜氣。烏毛蠶孵出了,用鵝毛輕輕把它從蠶種紙下撣下,移在小匾里,飼的桑葉剪得很細,每天要掃除蠶沙,每過幾天把蠶分一分,從小匾移到大匾。我母親孵一張蠶子,一張蠶子是一兩,分得十大匾,吃起桑葉來像風雨之聲,此時飼蠶是從桑蒲里抓起桑葉大捧大捧的鋪上去,夜里都要起來兩三遍,桑葉一擔一擔的挑進門來都來不及。我幫母親飼蠶,夜里飼蠶我執燭照亮。
小孩對蠶不可以說是蟲,要說蠶寶寶,亦不可以說蠶爬,要說蠶行。又忌說老鼠,老鼠要吃蠶,所以蠶時貓最當令。蠶又最怕被蒼蠅蚊子叮,要掛帳子。還有天時不正蠶要殭。還有因放桑葉錢的利錢太重,市面上桑葉價錢驟貴,自家的桑葉不夠了,把蠶倒了的。最是誰家把雪白的蠶倒了,順溪水流去,叫人看了驚心,我小時因此彷佛曉得了仁者對于萬民的哀痛。
蠶時鄉下人個個曉得體諒妻子的辛苦,兄弟待姊妹也比平時客氣,不可有粗言暴語,亦不可說不順經的話,做一樁大事情要有好心懷,果然也是應該的。蠶時是連三餐茶飯都草草,男人都在畈里,女人在樓上養蠶,小孩在大路上玩耍,家家的門都虛掩著,也沒有人客來,墻跟路側到處有蠶沙的氣息,春陽瀲滟得像有聲音,村子里非常之靜,人們的心思亦變得十分簡潔,繁忙可以亦即是閑靜,這理該是通于一切產業的德性。
及蠶上簇,城里人就來胡村開秤收繭,行家水客即借住在村人家里。他們戴的金戒指,用的香皂與雪白的洗臉毛巾,許多外洋碼頭來的新鮮物事兒,婦女們見了都有好意。而且也有是從城里來的少年郎,不免要調笑溪邊洗衣洗菜的婦女,但她們對于外客皆有敬重,一敬重就主客的心思都靜了,有調笑的話亦只像溪水的陽光淺浪,用不著羞傍人。繭客年年來,我小時卻不聽見說有過羅曼史。
這時家家開簇拆繭,皎潔如雪色,都是婦女與小孩拆了,由男人挑到繭行去賣,繭行在各鄉及三界鎮上都有開著,路上都是挑繭的人,互相問答,評較各家的價錢,賣繭得來的是新鑄的銀元,照得人眼里心里明明亮。有價錢不合,亦不等錢用的,則自己繅絲再拿到城里去賣,但各家婦女亦多少都要留下一些繭,繅絲收藏著,為應急或私房積蓄,總總是人世之事。
清明
“正月燈,二月鷂,三月上墳看姣姣”,但是燈市臺閣要到嵊縣上虞城里去看,我鄉下也不放風箏,且上墳沒有姣姣可看,因為陌上路上相見都是相識的姊妹,嫂嫂。但是女子有她的正經,恰像桃花的貞靜,乃真是桃花了。蘇軾初出四川到帝京,過漢陽時作詩,有云“文王教化處,游女儼公卿,過之不敢慢,佇立整冠纓”,紀曉嵐批說稚拙,但我很歡喜,這首詩也寫出了蘇軾自己是個志誠年青人。
上墳做菁餃,我小時就管溪邊地里去覓艾菁。菁餃與上墳用的酒饌,只覺是帶有風露與日曬氣的。還有是去領清明豬肉與豆腐,上代太公作下來的,怕子孫有窮的上不起墳,專設一筆塋田各房輪値,到我一輩還每口領得一斤豆腐,半斤豬肉,不過男孩要上十六歲,女兒則生出就有得領,因為女兒是客,而且雖然出嫁了,若清明恰値歸寧在娘家,也仍可以領。若有做官的,他可以多領半斤,也是太公見子孫上達歡喜之意。我母親把這些都備弁好了,連同香燭紙錢爆竹,及上墳分的燒餅,都把來裝在盒擔里,由四哥挑了,一家人都去上墳,母親是只上爺爺娘娘的墳她也去,因為她是新婦,此外她是留在家里看家。
清明太公的墳是由輪値塋田的一家去上,要用鼓吹,各房都要有人去拜。上過太公墳,吃清明飯,各房全家到齊,婦女都穿裙,打扮了去。在倪家山眾家大堂前,有四五十桌,小菜自己帶去,飯由輪値塋田的一家備弁,坐攏來都是同一個太公的子孫。吃清明飯在傍晚,其時日子已放長,吃了回來,許多人紛紛渡過溪橋,我跟著母親,只覺暮色像早晨白茫茫天快要亮時,胡村人還要出去到外面打江山。
上墳要上許多天,各家有遲早,一家祖先的墳都上遍有的也得兩三天。墳有的在路邊,有的在山腳下,有的在半山里。上墳去的路上,只見茶葉已不久可采,地里誰家的蠶豆今年種得這樣好法,麥已晾花,桑葉已成蔭,還看得出去年桑樹的枝條剪得非常齊整。此地是整個田畈都齊齊整整,日色映溪連山,又照在村子里,只見人家的烏瓦白墻益發顯明。做生活有這樣勤謹,所以墳前拜掃人也個個都是孝子順孫了。
我五,六歲時,大嫂還在家,我頂與她要好,聽見誰家上墳我就與別的小孩去接燒餅,有時一個,有時一雙,不舍得吃掉,都交給嫂嫂,嫂嫂給我盛在一個瓦罐里,擱在灶梁上,吃時我也總要分給嫂嫂。嫂嫂是大人,當然不在乎這種一兩文錢一個的小燒餅,但她也當大事替我保管,有時近處上墳她也去接燒餅,要幫我積成十五到二十個。嫂嫂去井頭拎水,我跟去,她燒飯時我與她排排坐在燒火凳上。可是他們夫妻不和,母親說兩人都不好。他們兩人常時打攏來,我幫嫂嫂不得,就一面大哭,一面抓打大哥,但因人小,只打得著他的腿與腰身,大哥道、“我難為六弟。”總算不打了,因為大哥也是頂喜歡我的。可是嫂嫂又動了氣,當下整整包袱必要回娘家,我牽住她的衣裙不放,叫、“嫂嫂呵,不要去!嫂嫂呵,不要去!”嫂嫂只得又坐下來,罵大哥道:“我是難為六叔。”她不走了,打水給我洗臉,我還哽咽難言。
嫂嫂在后屋與堂姊妹們做針線,叫我坐在小竹椅上,拿手中的鞋面布比比我的腳寸。比對過了,她一面做,一面唱、“油菜開花黃如金,蘿卜籽開花白如銀,羅漢豆開花黑良心。”說道、“黑良心就是你大哥。”
采茶
我鄉下山地高寒,采茶先從平陽地方采起,自己的采了便幫人家采。亦有谷雨之前采的,叫雨前茶,但只是少量為供客之用。胡村人是什么都要長成了才拿來派用場,蠶豆必要莢里的豆粒七分飽滿才摘來吃,黃瓜南瓜茄子才結下來也不作興就摘來嘗時新,像城里人的吃雛雞乳豬當然更沒有。我五哥不知如何想得出來,他用一只酒甕覆住竹筍,那筍在甕里不見天日,彎彎曲曲,長得很大亦仍是極嫩的黃芽筍,我母親見了亦不許,說是罪過的,要讓它自然長大,作了肴饌亦饒有日月風露。依這來說,今時把未成年人來派政治的用場,當然亦與暴殄天物是一樣。何況采茶是有個旺時,前山后山處處山歌,而采雨前茶則單是那冰冷淅索就不成風景。
茶葉旺時,沿江村里來的采茶女,七八人一伙,十幾人一隊,一村一村的采進去,多是經過我家門前大路上。她們梳的覆額干絲發,戴的綠珠妝沿新笠帽,身上水紅手帕竹布衫,各人肩背一只茶籃。她們在胡村一停三,四天,幫茶山多的人家采茶葉,村中的年青人平日挑擔打短工積的私蓄,便是用來買胭脂花粉送她們。還有買大糕請她們,大糕是二寸見方,五分厚,糯米粉蒸的,薄薄的面上用胭脂水印福祿壽禧,映起豬油豆沙餡的褐色,流流動,留出雪白的四邊,方方的像玉璽印。這大糕在紹興城里長年有,胡村則只茶時有人蒸來橋頭路亭里賣,年青小伙子一籠一籠買去茶山上送給采茶女。他們又給采茶女送午飯,順便秤茶葉,背著爹娘,把秤棒放給美貌的,五斤半秤成六斤。茶山上男女調笑,女的依仗人多,卻也不肯伏輸。
白天采來的茶葉都堆在堂前地上,叫青葉子。吃過夜飯在后屋茶灶鑊里炒青葉子,采茶女與主家的年青小伙子男女混雜,笑語喧嘩,炒青葉子要猛火,燒的松柴都是頭一年下半年就從山上砍來,劈開迭成像墻頭的一堆堆,曬得悉嚓粉燥,胡村的年青人惟有做這樁事頂上心。我小時就幫燒火及搬青葉子,茶灶鑊底已燒得透紅,一畚箕青葉子倒下去,滿滿的一鑊,必烈拍啦亂爆,采茶女立在灶前就伸手下去炒,要非常快,本來有茶叉的,但是她們不用。她們左右手輪換著炒,茶鑊里就像放鞭炮,水蒸汽直冒,熱得她們只穿貼身一件水紅衫,系一條長腳管柳條褲,粉汗淫淫的,額上的干絲發都被汗貼住。她們一面炒,一面哄笑說話唱小調。等到青葉子淺下去,爆聲也小下去了,就可盛起,是用畚箕覆向鑊里一闔,隨手翻轉就盛起,再用棕帚撣兩撣,鑊里不留一粒,這都要手腳快,不然青葉子會焦掉老掉。然后夾手又是第二鑊。炒過的青葉子倒在板桌上,男人雙手把它來搓揉,揉成緊緊的一團,碧綠的漿水微微出來了,才又抖散攤在竹匾里,明天用幽幽的火炒。
夜里炒青葉子,主家的老年人都已先睡,由得一班年青人去造反為王。他們炒青葉子炒到三更天氣,男女結伴去畈里鄰家的地上偷豆,開出后門,就聽得溪里水響,但見好大的月色,一田畝里都是露水瀼瀼的。他們拔了大捆蠶豆回來,連葉連莖,拖進茶灶間里,燈下只見異樣的碧綠青翠,大家摘下豆莢,在茶灶鑊里放點水用猛火一煠,撒上一撮鹽花,就撈起倒在板桌上,大家吃了就去睡,因為明天還要起早。
但是也很少聽見戀愛的故事,因為青春自身可以是一種德性,像楊柳發新枝時自然不染埃塵。以胡村來說,上下三保大約一百五十份人家,我小時十年之中,聽人說有男女曖昧事情的也不過六七件,其中兩件是五十以上的鰥夫,二件是店員,對象皆是中年婦人,尚有四個年青婦人是在上海做娘姨的,到時到節回來家鄉,有些引蜂沾蝶,但未出嫁的女兒則沒有過一件。
沿江來的采茶女是頭年下半年挑私鹽去就約定的。胡村人下半年田稻收割后,身剛力壯的就結隊去余姚挑私鹽,他們晝伏宵行,循山過嶺,帶著飯包,來回兩百里地面,要走六七天,用頂硬的扁擔,鐵鑲頭朵柱,力大的可挑一百六十斤至一百九十斤,一個月挑兩次,一次的本錢兩塊銀洋錢變六塊。但也有路上被緝私兵攔去,又亦有與緝私兵打起來的,五代時的錢武肅王及元末浙東起兵的方國珍,就是這樣挑私鹽出身。胡村人挑私鹽經過下沿江,村村保保有相識的采茶女把他們當人客款待,而亦即在此時約定了明年茶時與女伴們再來。
采頭茶時養二蠶,采二茶時是秧田已經插齊了,畈里被日頭氣所逼,田雞叫,田螺開靨,小孩與燕子一樣成天在外,摘桑椹拾田螺,拔烏筱筍,聽得村中午雞啼了,才沿溪邊循田塍路回家,赤腳穿土布青夾襖,有時身上還穿小棉襖,滿面通紅,一股熱曬氣。
夏始春余,男人在畈上,女人在樓上養二蠶,大路上及人家門庭都靜靜的,惟有新竹上了屋檐,鵓鴣叫。鵓鴣的聲音有時就在近處,聽起來只當它是在前山里叫,非常深遠。灶頭間被窗外的桑樹所輝映,漏進來細碎的陽光,鑊灶砧板碗櫥飯后都洗過收整好了在那里,板桌上有小孩養在面盆里的田螺。母雞生了蛋亦無人拾,“各各帶,各各各各各帶!”的叫。而忽然是長長一聲雄雞啼,啼過它拍拍翅膀搖搖雞冠,伸直脖子又啼一聲。我小時聽母親說,龍的角本是雄雞的,借了去不還,雄雞啼“哥哥哥!”就是叫龍,可是此刻青天白日,人家里這樣靜,天上的龍亦沒有消息。惟后屋茶灶間里有人在做茶葉,即是把炒過搓揉過的青葉子再來二度三度焙干,灶肚里松柴微火,只聽他悠悠的噓一聲,雙手把鑊里的茶葉掀一掀,日子好長。
端午
小時每年端午,總是我去拔菖蒲。來日本后,新宿御苑的菖蒲花前年大前年我都去看過,今天我住在龍云院,方丈的侄小姐學插花,前天又是先生來教,插得一盆菖蒲擺在我房里,起先我還當它是水仙,但我鄉下溪澗邊的菖蒲是一股辛辣氣很強烈的,小時我對它很有些敬畏。而且菖蒲的根生在水石里非常堅韌,小孩用力不得法,一拔拔斷,人會仰天跌一跤。我拔來菖蒲,母親便把來剪成像兩股寶劍,用紅紙黏在門上。我四哥是拿了柴刀去斫來黃經草,一大把堆在庭前燎煙,也是一股辛辣氣味,除蛇蟲百腳的。又吃雄黃酒,把雄黃放在老酒里,濃濃的,各人呷一口,還用指頭蘸了在小孩額上寫個王字。只是我鄉下不像城里人的還掛鐘馗,且亦沒有枇杷。惟吃黃魚。
端午也是出嫁了的女兒歸寧娘家的好日子。秀煜叔叔家的阿黃姊姊出嫁頭年,被接回來娘家過節,不知如何她就變得是人客了,臉上擦的水粉,項間戴的銀項圈,見過了父母見四鄰,我母親請她吃茶,她安詳的坐著說話。我走近去望望,她叫我六弟弟,而且站起來,她在家做女兒時是頗為驕橫,和我沒有這樣親熱要好的。
阿黃姊姊帶來的婿家節禮是一付盒擔,此外一擔毛筍。盒擔揭開來,一盒一盒是饅頭,黃魚,活雞,都用盤盛著,還有松花糕餅印出梅蘭竹菊或狀元及第,又一對桂圓白糖包,及團扇,桃子扇。桂圓白糖包是專敬爹娘的,饅頭糕餅扇子分贈四鄰,我分得的是一把桃子扇,扇面是白紙上畫一只帶有枝葉的大桃子,枝葉是綠的,桃子半邊擦的紅色像胭脂滲開來,扇的竹骨是竹肉的本來顏色,沒有加工過,這種十文錢一把的扇子我可是很歡喜,只覺節氣真是初夏了。
白蛇娘娘
我鄉下不曉得屈原,只知端午節是與白蛇娘娘的事。白蛇為許仙,真是宛轉蛾眉馬前死,都只為人世的恩情。她又是個烈性女子。而她盜取官庫,且偷了天上的仙草,對白鶴童子及法海和尚都是舍了性命去斗,這樣叛逆,也依然是個婉順的妻子,中國民間的婦道實在華麗深邃。
長江流域民間故事最偉大的一是梁山伯祝英臺,一即是白蛇傳,一代一代有幾億人聽講說。以前晉朝時有許旌揚斬蛟,那還是楚民族的,而梁山伯與白蛇傳則出在漢文明的平人的天下,白蛇傳里西湖香市之盛,即是庶民的,而許仙亦不過是店伙,白蛇娘娘與她隨身的青蛇丫鬟亦不過是眾中女郎。生在這樣的人世,即使毫無緣故,亦使人覺得有一種知恩感激,所以白蛇娘娘在眾人中見了許仙,她即刻心里對他非常親。她作法下起一陣大雨,向許仙借傘,又借故還傘,要許仙第二天到她家去取。她等得許仙來了,獻茶置酒殷勤相待,便自己開口提出婚事,中國民間原來只說婚姻是終身大事,還比談戀愛更意思綿密深長,當下是許仙惟老實,白蛇娘娘則珍重叮嚀囑咐,而單是這樣,彼女亦已可以不羨瑤池了。
佛經里有“善心誠實男,法喜以為女”,梁山伯與許仙就都老實到簡直叫人生氣,倒是女的大膽,祝英臺不用說,連三笑姻緣里的秋香亦遠比唐伯虎調皮,白蛇娘娘與許仙也是白蛇娘娘主動,且凡事會得安排。白蛇娘娘與許仙成親后,便一個口稱官人,一個叫她娘子,娘子見了夫家的姊姊姊夫及四鄰便有做新婦的禮。許仙是在姊夫開的藥店里做伙計的,現在娘子便和官人商量要自己開店,這都是民間新做人家理該有的志氣與打算,娘子是為此作法盜取了官庫的銀子,中國民間的氣概,要打就打江山,要偷就偷官庫,白蛇傳里便也有像水滸傳里阮小七在水泊用篙撐漁船在官兵面前唱的歌聲。但是過得幾個月,庫銀事發,遭了官司,許仙雖然不知情,到底被遞解充軍,白蛇娘娘與丫頭青蛇是差役到了家門被遁走了。王母要白蛇娘娘來人世,恰如賈老太太給寶玉的一件孔雀裘,吉日良辰才穿得一回,可可兒的就燒了一個洞。
結果是白蛇娘娘去多方營謀,才了得官司,許仙回來又夫妻團圓。可是偏又來了個法海和尚,這要怪許仙不該去金山寺看香市,法海和尚給他點明了,教許仙端午節要白蛇娘娘吃雄黃酒。娘子因是官人相勸,不忍固拒,又想自己也許抵擋得住,就接來飲了,勉強又坐得一回,央請官人出玩一回,自己掩上房門,到床上就現了原形。許仙偏又急急回家來,青蛇攔阻也不聽,開進房去,只見床欄帳頂盤著一條碗口粗細的白蛇,他當場嚇死了。這個法海,實在可惡,人家的事與他何干,要來僭越干涉?白蛇娘娘得了人身這件事他最最恨,亦不知他是什么心思。
卻說白蛇娘娘恢復過來,見許仙嚇死在地,當下大哭,青蛇是個烈性丫鬟,她本已氣得臉色發青,恨許仙不曉得體諒主母的苦楚,但見主母如此,也只得上前相勸。白蛇娘娘命她守尸,自己去天上盜取了仙草要救丈夫,卻被守仙草的白鶴童子追來,它哈哈大笑,說今天有一頓大面吃了,鶴是頂會吃蛇的。我小時聽梅香哥哥講到這里,這白鶴童子的非人的笑聲使我非常驚駭,又著急白蛇娘娘,不知逃得了逃不了,只覺在這樣的情景中白蛇娘娘就像嫂嫂姊姊的是親人,想要哭起來叫她。而后來是白蛇娘娘招架不住,一陣急痛產下嬰孩,血光把白鶴童子沖退了,是這樣一幕人之出生,對一個超自然的大力的威嚇爭斗,而且斗勝了。
她滿心凄涼,回家救活了許仙,央求他不要再上金山寺了,天上人間但愿只是這樣的夫妻相守。可是過不得多久,許仙又去見法海,法海把他藏在寺里不放回家。這個法海,他是為衛道,而且因他那樣的是道,所以白蛇娘娘是妖了。要我做寧可做妖。白蛇娘娘去索夫,便演了水漫金山寺,天兵天將都在法海那一邊,蝦兵蟹將則都幫白蛇娘娘。水漫金山傷害田稻生靈無數,如此白蛇娘娘就犯了天條了,又是法海有了理。但是要做人,像陶淵明的飲酒詩“但恨多謬誤”,常常會得思想錯誤,也是沒有法子的。
如此,法海便放許仙回去,教給他一個缽。白蛇娘娘見丈夫回來了,又是凄惶,又是歡喜,許仙卻趁她梳頭的時候,把那缽往她頭上一闔,實時就陷進肉里,白蛇娘娘一手還握著發,只叫得一聲“許仙呀!”我小時聽到這里,大哭大怒起來,要打梅香哥哥,但是仍聽他講下去,原來許仙并不知道會這樣,當下他亦淚流滿面,要扳那缽,可是扳不下來了。一時白蛇娘娘便被收進缽里,變成一條小小的白蛇,法海來取去鎮在雷峰塔下。
白蛇娘娘的兒子中狀元回來祭塔,母子天性,他才拜下去塔就搖動,再拜,白蛇娘娘在塔頭窗口伸出上半身來,叫道、“我要出來報仇!”拜三拜塔就倒的,可是杭州人都恐懼起來,拽住他不讓拜了。所以傳說下來,雷峰塔倒,西湖水干,白蛇娘娘出世,天下要換朝代。
白蛇娘娘說要報仇,亦并非像西洋那樣的,卻依然是中國豪俠的生平重意氣,恩怨在人世。而那法海和尚則后來天上亦憎惡他的僭越,他逃去躲在蟹殼里,至今紹興有一種小蟹,蟹黃結成一個和尚形,名稱便叫和尚蟹,比起白蛇娘娘的轟轟烈烈來,他的真是卑劣了。和尚蟹我沒有吃過,可是后來我在杭州讀書時,一個星期六下午在白堤上,忽聽得一聲響亮,靜慈寺那邊黃埃沖天,我親眼看見雷峰塔坍倒。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