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本書的出版尤其希望能與鄉村的居民、有鄉村淵源及關懷鄉村的大學生與社會大眾共同勉勵與認識,共同協助鄉村走向新出路,扮演新角色,並對國人與社會盡更多更大的貢獻。
這本書的內容含有社會學、經濟學、文化學、農學、人文區位學、環境學、政治學與行政學、休閒遊憩學、道德學、公共衛生學、教育學、傳播學、鄉村研究、通識教育、台灣研究等多種人文社會科學的應用性質與整合研究。也可當為上列各學科的部分教材或參考之用。
作者簡介
現職:國立台灣大學名譽教授
亞洲大學榮譽教授
學歷:美國布朗大學社會學博士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社會學碩士
國立台灣大學農村社會經濟研究所碩士
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系學士
經歷: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暨研究所主任、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
美國東西中心研究員;美國史旦福大學訪問學人
澳洲文化中心曁墨爾本大學訪問學人
加拿大駐台貿易辦事處贊助訪加研究學人
國立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主任;國立台灣大學農業陳列館館長
臺灣社會學社理事長;臺灣人口學會理事長
臺灣鄉村社會學會創會理事長;中華鄉村發展學會名譽理事
中華農村發展規劃學會常務理事
亞洲鄉村社會學會理事;台德社會經濟協會理事
世界人口學會會員;美國鄉村社會學會會員
自立晚報特約撰述;台灣時報專欄
台灣公論報主筆;Taiwan News主筆
聯經出版公司編輯;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重要著作:專書共三十餘冊,包括:<管理學概論>、<臺灣農村與社會建設的檢討>、<每日生活社會學>、<應用社會學>、<追憶失落的臺灣農業與農家生活>、<社區工作方法與技巧>、<鄉村旅遊>、<人口學>、<社區工作>、<休閒遊憩概論>、<台灣的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台灣農會改革與鄉村重建>、<社會組織原理>、<經濟學>、<社會學>、<台灣人口與人力研究>、<休閒社會學>、<台灣新鄉村社會學>、<鄉村社會發展理論與應用>、<人口學>(合著)、<台灣農業與農村生活的變遷>、<鄉村社會學>、<我國引進外籍勞工可能引發的社會問題>、<人口與家庭>、<鄉村發展的理論與實際>、<臺灣基層農民組織的原理與實務>、<社區原理>、<我國農業發展的回顧與前瞻>(合著)、<臺灣社會的發展與問題>、<臺灣不同類型鄉村社區發展指標之研究>、<我國人民外移問題的現狀與政策>(合著)、<人才下鄉的研究>、<農民與農業>、<鄉村與社會>、<台灣農地改革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目次
自序
第一章 外移的人口與人力及影響
一、遷移使生活方式與內容大改變
二、都市化與工業化相伴隨
三、鄉村移出較多的青壯人口與人力
四、鄉村地區也流失高教育的人才
五、移出的性別組合也會失衡
六、改變城鄉人口比例
七、鄉村人口老化及其問題與功能
八、移動人口對都市建設的貢獻
九、導致都市失業者
十、城鄉人口遷移無助於縮短城鄉差距
第二章 鞏固婚姻與家庭制度
一、鞏固婚姻與家庭的心理基礎
二、農業工作有助夫妻及全家人的親密互動
三、鄉村人口的離婚率較低
四、鄉村人口的婚姻關係較傳統穩定
五、鄉村家庭注重傳宗接代延續家庭命脈
六、鄉村家庭注重養兒防老
七、鄉村家庭注重孝道
八、不動的農地穩住農家的根
九、外籍配偶挽救鄉村婚姻與家庭的危機
十、鞏固的婚姻與家庭穩定社會秩序
第三章 穩固與更新社區
一、鄉村社區數量眾多角色重要
二、農業工作與生活穩固鄉村社區
三、非正式社會關係凝聚社區共識
四、氏族與鄰居關係結合社區組織
五、共同宗教信仰與活動凝聚社區互助合作
六、寬廣空間條件孕育社區凝聚力
七、現代社區組織有助社區團結
八、外移子弟為回饋故里還鄉建設
九、落葉歸根的情懷緊貼故鄉泥土
十、外力的衝擊引發社區變遷
十一、鄉村建設計畫引導社區更新
第四章 擴充產業充實生活資源
一、鄉村居民經由經營產業而生活
二、各種鄉村產業的要素
三、從初級產業為主擴充到三級產業並重
四、小農戶由經營慣性農業到經營有機農業與休閒農業
五、設立鄉村工業區及零星工廠增加次級工作機會
六、鄉村因應市民及工人的需求興起新商業及服務業
七、新興的工藝產業及其對生活品質改善的貢獻
八、生活資源由單一化變為多元化
九、外移份子回補故鄉生活資源
十、生產糧食供應城市消費者生鮮食品
第五章 保護環境與美化景觀
一、鄉村地區處在環境保護與景觀美化的前端位置
二、工業汙染必須防止與淨化
三、濫墾與土石流必須阻止
四、農業汙染也應防治
五、應對都市化後的需求必須美化環境景觀
六、美麗的田園風光成為市民郊遊的好去處
七、花卉田園增添農村美景
八、開發風景區改善自然美景
九、社區更新與再生計畫整頓鄉村環境與景觀
十、高爾夫球場種植草皮及造景的美化
十一、多見美化的公共設施
第六章 提供休閒旅遊與娛樂服務之功能
一、鄉村的美麗環境與景觀供為休閒旅遊與娛樂之用
二、觀光果園的休閒樂趣
三、休閒農場的休閒旅遊價值
四、旅遊村的休閒與娛樂功能
五、自然景點對遊客的吸引力
六、大型遊樂場與遊樂區的娛樂意義
七、長期住宿的風尚與制度
八、爬山、泛舟、賽車、垂釣、潛水、打小白球等休閒與娛樂
九、鄉間野味小吃的魅力
十、公路花園與休息站
十一、海洋的呼喚與田園饗宴
十二、露營與民宿之旅
十三、小白球場上的運動休閒
十四、宗教節慶的休閒娛樂活動
十五、婚喪禮儀與休閒娛樂服務
第七章 健全鄉村組織安定社會秩序
一、鄉村基層組織的重要性
二、鄉村存在多種社會組織
三、鄉村組織份子間的關係密切互動自然坦誠
四、組織對成員的行為有效約制
五、農業推廣基層組織功能可取
六、興趣團體的發展與功用
七、服務組織的興起與功能
八、鄉村組織奠定社會安定的基礎
九、鄉村組織的長處足為都市效法
第八章 公民概念、民主化與和平意識的發展與融合
一、公民概念是政治民主化的基礎
二、鄉村人重倫理是公民概念的重要元素
三、合作行為也是培養公民概念的另一要素
四、由堅固的家庭、宗親與同鄉晉階公民社會與大同世界
五、互助過程培養大公無私的觀念及和平世界的思維
六、義務參與勞動孕育團結與和平的精神
七、社會參與的擴大有助培養公民意識及政治民主化
八、由參與及熱中選擇而學習民主觀念
九、由政治民主到社會民主
十、鄉村人民的和氣特性有助和平社會的形成
十一、公民概念、民主化與和平意識的融合與成熟
第九章 傳遞道德文化
一、問道於鄉野
二、百善孝為先
三、敬老尊賢
四、注重情義
五、遵守誠信
六、安分守己
七、貧窮見節志
八、自然樸實與厚道的重農法則與價值觀
九、頭上三尺有神明
十、有難同當有樂同享
十一、效法古訓
十二、積善傳家
十三、家規國法
第十章 淨化願望穩定人心
一、鄉村人民的心理特質
二、淨心與定心的要義
三、儉樸生活獲得淨心
四、吃齋念佛淨化心靈
五、鄉下人清心寡欲的德性
六、修心與養性
七、服從為負責之本
八、保守與守法
九、無大志也無野心
十、安土重遷圖謀穩定
十一、為心安而行正
十二、淨心的後果與好處
第十一章 倫理、生活、自然與學校的教育
一、教育新角色的意義與重要性
二、臺灣鄉村教育的落後程度及曙光
三、幾種重要的鄉村教育理論與方法
四、早前可貴的私塾教育基礎
五、家教與身教
六、學徒教育的生活功能
七、原野與田園的自然教育意義
八、農業教育機構與服務
九、學校教育的普及性
十、受教子弟成器與翻身
十一、教育促使鄉村變遷與發展
十二、鄉村人民對教育也重視
第十二章 資訊傳播與交通運輸發展
一、資訊與傳播的意義及在鄉村社會的重要性
二、鄉村人民普遍接受媒體傳播的資訊
三、地方事務少能上媒體
四、傳播媒體成為獲得訊息與知識的主要來源
五、資訊農業時代的來臨
六、密集的道路與交通運輸網
七、條條道路通羅馬
八、山區道路常會崩塌
九、多種車輛的複雜角色
十、肇事的車輛與交通事故
十一、鄉居老人的交通問題
第十三章 孕育民主觀念健全民主制度
一、熟悉民主觀念與制度是現代國民的權責
二、由選舉學習民主制度
三、由媒體資訊大開政治的意識與眼界
四、切身體會政治的效益與禍害
五、政治立場趨向多元化
六、面對賄選心中逐漸篤定
七、逐漸減低害怕政治的心理
八、也知抗議與投訴
九、也有村民競選參政
十、參與社會運動接受自主啟蒙
第十四章 改善醫療衛生與福利制度
一、鄉村醫療衛生與福利結合的意義
二、消除迷信及巫醫的現代化意義
三、追求進步的醫療衛生觀念與行為
四、增進醫療設施與服務
五、鄉村公共衛生的發展
六、營養保健促使人口老化
七、社區基金與福利制度的形成
八、對健保制度的體驗與檢討
九、實施老農津貼落實福利政策
十、社會福利的弱勢與強化
第十五章 應驗技術的功能與禍害
一、人文區位學原理的區位要素
二、新農業技術的研究、推廣與使用
三、流行有機農業生產技術
四、啟用與應驗多項現代工業技術
五、不良工業技術的隱藏、分布與危害
六、廣闊空間的安全性
七、汙染物的空間處置與危害
八、保衛淨土拒絕廢地
九、古老鄉村技術的復活
第十六章 對城市的功能角色
一、城鄉一體的概念
二、城鄉的就業連結
三、由人口外流到回流
四、分散都市人口的功能
五、保存農業供應市民糧食
六、吸收都市失業人口
七、城鄉差距與均衡
八、國家後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九、非常時刻人口的逃難去處
十、都市人喜歡到鄉村休閒旅遊
書摘/試閱
第十一章
倫理、生活、自然與學校的教育
一、教育新角色的意義與重要性
在討論臺灣鄉村新角色時必須要將教育新角色當做一要項加以
討論,因為此一新角色是了解臺灣新角色的要素之一,從此一新角
色,可了解臺灣鄉村新角色的重要部分,此部分與鄉村新角色的許
多部分也都有密切關聯。
(一)教育新角色的意義
臺灣鄉村教育的新角色是指當前臺灣教育的新情勢及其對鄉
村、社會及國家的意義與影響,所謂新角色是與舊角色對比,包括
對比舊時代的教育性質與內涵,及過去教育的效果或影響。
在探討教育新角色時必定與舊有角色相牽連。有些舊教育受到
挑戰後消失,但也有些舊教育受到挑戰後經歷更新與變化。
探討臺灣鄉村角色,必須先探討臺灣鄉村的教育,因有數個重
要理由:
(一)教育是社會體系之一環,探討鄉村的新角色時,不能
省略此一環節;
(二
)教育角色影響個人的生活與前途;
(三
)教育角
色影響社會中許多副體系的性質;
(四)教育影響全社會的變遷與發
展。因有上述的理由,本書中乃有本章的討論。
二、臺灣鄉村教育的落後程度及曙光
(一)落後的事實
臺灣鄉村的教育始終都是較落後的,落後的事實可從兩大方面
見之:第一,鄉村人民的教育程度相對較低,主要因為追求較高等
教育的心理欲望與經濟能力較低使然。第二,在鄉村地區較缺乏較
高等與較好品質的教育設施與學校。這兩項因素或缺陷造成鄉村缺
乏較高等的人力,尤其是智力,影響鄉村社會變遷與發展的速度相
對緩慢,但也因此能保存較多的傳統,其中有不少傳統是可貴的,
如在道德文化方面。
(二)提升水準的曙光
自從臺灣社會教育普及以後,臺灣鄉村的教育程度與水準有呈
現提升的曙光。第一道曙光是人民在追求教育的意願上普遍提升。
雖然供應子女受較高等教育的能力仍然有限,但因社會上供給年輕
學生打工機會增加,不少鄉村中家境不良,但上進心強的子女,
普遍在就讀大學及以上的期間一邊打工的風氣逐漸盛行,也逐漸習
慣,不少鄉村經濟不佳的年輕子弟也能接受大學以上的教育。
另一道曙光是自一九九○年代以來,臺灣實施劇烈的教育改
革,簡稱教改,牽涉的面很廣,其中包括增設許多大學,且有不少
分布在鄉村地區,高中畢業生可升大學的比率也大幅提升。本來不
少鄉村青年學生不容易考上大學者,也都有較多的機會入學。這兩
道曙光使鄉村人民提升不少進高等教育機構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但是兩種曙光也都如曇花一現的趨勢。
(三)曙光如曇花一現
前面所指可增加鄉村子弟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有如曇花一現,第
一道曙光變得微弱,是臺灣的經濟景氣在過去六年多以來因為政策
錯誤,行政不力,明顯喪敗,學生打工賺錢支付學費及生活費用的
機會與能力變低。同時間大學學費卻逐漸升高,鄉村背景的窮苦學
生受高等教育的能力與機會也有變弱的趨勢。第二道曙光的熄滅是
有些位於鄉村地區的大專院校因為少子化造成大學生來源變少,在
高度競爭下無法生存而被迫關門或減小規模,也影響鄉村青年就學
大專院校的機會。這兩道曙光的減弱或熄滅都為鄉村教育彌補落後
的機會,增添了變數,恐怕會再回到拉大城鄉差距的變遷過程。
三、幾種重要的鄉村教育理論與方法
過去在中國廣大的鄉村地區曾有偉大的哲學家及教育家為農村
教育提出重要的理論與方法,為鄉村教育建立良好的基礎。梁漱溟
(一八九三.一九八八,蒙古族籍廣西)提出的農村教育理論與方
法,主張使用村治實驗教育,側重情意與倫理教育,教之以孝悌,
不像西方教育側重傳遞知識與科學。他的農村教育以倫理本位結合
農村的生產與分配以及政治制度,維繫了社會秩序。他也認為中國
社會應維持職業分立,不應走向西方的階級對立。他主張土地資產
可自由買賣,家庭遺產應由諸子均分,都是職業分立的重要概念。
晏陽初(一八九三.一九九○,四川人)也是一位平民教育家
與鄉村建設專家,他的鄉村教育與建設理論是發揚平民教育,克服
農民的貧、愚、弱、私四大弊病,達成鄉村建設的目標。教育中國
農民首先教以識字,再教生計、文藝、衛生和公民四大項目,培養
農民的知識力、生產力、強健力與團結力。造就新國民,使能在鄉
村實施政治、教育、經濟、自衛、衛生與禮俗六大建設,以達到救
國救民的目標。他曾在菲律賓創設國際鄉村改造學院,也協助南美
洲、非洲和東南亞的發展中國家推展平民教育運動,貢獻卓著。
二十世紀中葉以後,在臺灣推動農村教育的機構有農復會與其
後續的農發會、農委會,以及臺灣大學的農業推廣學系等,都投入
很大的心力,提出理論及方法,展開農民及鄉村教育運動,對於臺
灣農民、農村在農業經營環境、衛生保健、家庭生活知能等方面的
建設與發展,都有可觀的成就與貢獻。
四、早前可貴的私塾教育基礎
在臺灣早前鄉村正式的學校不普及,但對教育並不陌生。教育
的方法除了家教以外,也很流行私塾教育,由飽學古書的長者在廟
裡或祠堂開班教學,主要的教本為三字經、千字文及四書五經,重
要內容包括識字及做人道理的倫理道德觀念,學生給教師送束脩當
做學費。上私塾的學生多半為男童,少有女童參加。
臺灣鄉村地區的私塾教育約流行到戰爭結束之前,亦即約在日
據時代結束之時,此種教育可彌補日式教育缺乏漢文教育的缺陷,
對於鄉村兒童認識漢字及中國文化甚有幫助,也奠定鄉村人口認識
與理解漢字漢文的重要基礎。此種教育至戰爭結束,正科的學校改
為中國文字而逐漸銷聲匿跡。
五、家教與身教
鄉村的教育特性中,家教與身教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家教是指
由家中長輩教育後輩子女,身教是長輩以自己言語行為及為人處世
的態度與作風傳給後代子孫,著重在啟發與示範,較少使用教條式
及貫輸性的方法強加在子女身上。
鄉村家長中知書達理者雖然不多,但並非完全缺乏,具有知書
達理水準的鄉民常會自己教育子女讀書識字及明理,不知或少知書
達理者,則至少會將生活知識與技能傳授給後代子孫。種田的農民
必會傳授農業生產、加工與運銷的知識與技術,具有特種工藝製造
與加工技能的家長,也會將其要領祕訣傳授給家中後代子孫,許多
百年老店的食品工廠與行號,都是由上代祖先將特有技術傳授下代
的。
鄉村人民教育子女甚為重視身教的方法,不以多言訓育後代子
孫,而是以實際行動做為模範,使其後代子孫能由觀察與接觸而受
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與陶冶,獲得真傳而得到教育的效果。讀過四書
五經等古書籍的鄉村人民,其言行的道德標準不低,子女常能從祖
先長輩的模範言行中獲得啟示與造化,終究也會成為受過嚴謹家庭
教育後果的人。
能使後代獲得良好身教的人,本身都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與道德
行為,後代子孫效法之後不會變壞,都能獲得良好的身教,成為行
為端正的仁人君子,不致變成為非作歹的小人。
六、學徒教育的生活功能
鄉村教育模式中有一項學徒式教育,也非常特殊與重要。此種
教育模式的重要效果是在使受教者獲得各種生活的方法與技能,也
能達成改善生活的功能。學徒教育具有數種重要的性質,將之扼要
說明如下。
(一)學徒多半出自窮人家庭
鄉村兒童自小擔任學徒者,多半是出自窮苦人家,這些人家
經濟的壓力與負擔很重,無力將其子弟送進正規的學校就讀,乃將
子女自小就送到各種技術或專業的師傅之處學習各種專業的技術方
法,當做謀生技能。學徒在師傅身邊做為徒弟學習技藝時,不必繳
納學費,但也不能賺得工資。師徒之間,一方傳授技術,另一方則
邊做邊學,獲得一技之長,有一日也可自立門戶,當起專業的師
傅。
(二)徒弟可學習的專業技術與生活技能有多種
許多鄉村的專業機構或師傅都會收學徒,這種機構包括醫院、
工藝店、小工廠、理髮廳、藥局、餐廳、布行、雜貨行、腳踏車
店、摩托車行、建築師、會計師、記帳公司、戲班、音樂圈、拳
師、草藥師等。只要是有專長技能、有較高收入的機構或人員,工
作又較忙碌者,都有可能收納學徒,教育學徒先當小工,從中學得
技藝,教育徒弟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學徒則從對師傅及其開設的
專業性機構,先盡勞工角色,而後從中學習工作的知識與技能,直
到自己的技術成熟,就會自立門戶,開設公司,自當雇主,也轉為
收取學徒或助理,又開始行使專業性服務,也將特殊技能傳遞給下
一代的徒弟。如此將技術又是生活技能代代相傳,並做改進,各行
各業乃能永續經營、生生不息。
(三)學徒式教育可能使技藝滅絕也可能更發揚光大
鄉村中學徒的教育模式有可能因為師傅的心胸保守,未將祕訣
傳授給徒弟,或因為學習過程太過困難乏人願意學習,乃使特有的
技能逐漸流失而絕滅。但更可能由於徒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使各
方面的特殊技能更加發揚光大。
(四)學徒式的技能教育可成為謀生的良好方法
當學徒者學得各種特殊技能都可當做謀生的方法,身懷一技之
長的人,謀生就算困難,技藝良好者終會成為名師而能再將技藝傳
授給下一代的徒弟。代代相傳,技藝不斷。這種師徒式的教育方式
在鄉村甚為常見,在都市則較少見,因為在城市中技術的傳授常正
式開班上課,人際關係都較為正式,少有私下傳授的情形。
七、原野與田園的自然教育意義
鄉村中的原野與田園是一片自然生態園區,因而也是一片良好
的自然教育園地。原野的一草一木以及大小生物都可當做教材,也
是值得學習的目標與對象,常見生態學、動物學與植物學的教材及
研究學習的內容。田園中的耕作方法與農作物的生長原理,則是作
物學、園藝學、農業化學、土壤學、農業工程學以及植物病蟲害學
等的教學與學習目標。
從原野與田園中能看到的是自然景象,甚值得觀察的也是自
然的現象。原野與田園的自然教育意義是要從原野及田園中發現生
命、找尋真我,將自我投入自然中,獻身給自然。人融入自然的過
程是先接觸自然,再進入自然,而後融入自然,進而獻身自然。在
原野與田園中的超越凡俗經驗,可使個人獲得對自然的體驗,藉自
然環境調適個人身上的壓力,可使個人的自信心提升,也可使人能
與靈性接觸與確認,人從接觸原野與田園的經驗中,也可提升自己
對自然的了解與適應。
八、農業教育機構與服務
鄉村社會的教育類別以農業教育為第一要項,在臺灣的鄉村
社會中建立許多有關農業教育的機構與服務。重要的農業教育機構
有四類,第一類是農業學校機構,第二類是農業研究機構,第三類
是農會的農業推廣部門。第四類是各級政府的農業主管部門。過去
曾有較多的農業職業學校及大學農學院,至今減少不少,但仍存有
少數幾所。其中農校對於教育農村中農民子弟務農的知識與技術,
功能昭著。農校畢業生多半會擔任基層的重要農業行政工作者或輔
導者的職位,對於協助農民解決農業問題、改進農業產銷知識與技
能,都有可觀的貢獻。
大專農業院校培育教育階級的農業科學人才,對於臺灣農業的
發展更扮演重要的角色。這些院校將農業的高等教育與研究工作分
成精細的科學,培養各細部的農業研究者,帶動臺灣的農業科學水
準達到世界頂尖等級之一,也培養國內高層的農業行政及經營管理
人才,使臺灣的農業發展成果也達世界頂尖的水準。這些大專院校
雖然多半都位處都市中,但在鄉村地方都設有分機構,學生的實習
也常直接抵達農村地區的農場進行。
鄉村地方的第二類農業教育機構是農業試驗與研究機構。臺灣
的農業行政體系中有農業、茶業及畜產等的實驗研究機構,這些機
構分設在臺灣不同區域的鄉村地帶,各區實驗研究機構之下又另設
分機構,使農業的實驗研究場所遍及臺灣的各角落。一來這些機構
的實驗研究工作可接近當地的實際農業經營,快速應用到農民及農
場上,另一方面則遇有實際農業問題時,可就近快速反應給這些實
驗研究機構,進行處理,快速幫助農民解決問題。
第三類鄉村中的農業教育機構是各級農會的農業推廣部門。
臺灣設有一處全國性農會,數十處縣市農會及二、三百個鄉鎮區農
會,都設有農業推廣教育部門,分設農事、四健及家政教育細項,
對於教育及輔導農民的農業及家事知識與技能的功能都甚為良好。
臺灣農業發展能有今日的成就,各農會推廣部門功不可沒。
臺灣各級的政府組織中也都有農業的行政部門,這些部門名
為行政機構,實質上也都具有農業教育的性質與功能,所謂寓教於
政。這些行政機構從與鄉村居民的接觸過程中,不僅完成行政工
作,也將政府推行的各種農業政策措施落實到基層農民身上,使農
民徹底了解政策的細節,其教育性的意義與功能也非常重大。
九、學校教育的普及性
今日臺灣鄉村的學校教育可說相當普及,在鄉村各地普遍都
設有小學與國中,雖然在偏遠的鄉村地區,有時數個村里才設一所
小學,一個鄉鎮區才設立一所國中,但鄉村子弟上學的困難度並不
高,周到的縣市,都設有學生交通專車接送國中生上下學,小學生
住所與學校距離較近,則由家長接送或自行來回學校與住家之間。
學校的普及,提升兒童的就學率,如今國民義務教育共有十二
年的先導計畫,亦即達到高中程度,即使在偏遠的鄉村地區也甚少
有不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童。學校普及,教育也普及,這是臺灣社會
進步的重要因素與力量。
十、受教子弟成器與翻身
(一)教育可使人提升社會經濟地位
鄉村人民由受教育最能成器與翻身,教育與社會經濟地位有很
高的正相關性,受較高教育者,社會經濟地位提高的可能性很大。
鄉村人民想要提升社會經濟地位,經由接受教育是一條有效的捷
徑。
在此所指教育並不完全指學校教育,但學校確實是一項比較可
以接受良好教育的機關。鄉村中雖也有少受良好的學校正規教育之
人,在事業地位上也都有良好的成就,但畢竟是比較異數。多半接
受過良好學校教育的人,翻身與成功的機會都較大。由於教育的普
及,鄉村中也造就不少優秀的子弟在教育階梯上爬到高層的地位,
其社會經濟地位也都獲得可觀的改善,也因此教育事業都能普遍受
到鄉村人民的重視,多數的明智家長都願意自己吃苦,努力將子女
送到學校讀書,且都盡量選讀較好學校。
(二)學校教育可使人成器與翻身的過程與理由
學校教育可使受教的鄉村子弟成器與翻身的過程與理由,可從
如下所述幾點明顯看出。
1.學校教育使人增進知識與能力
學校教育能使人成器與翻身的最重要過程與理由是可使人增
進知識與能力。學校的教師及環境是以傳道授業解惑為要務,置身
學校的學生只要虛心求學,都能順理成章增進自己的知識與技能,
也因而能增進做人處事的能力,這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也因此未能
從學校中增進自己知識與能力的人要獲得成器與翻身的機會仍然困
難。
2.學校的生活過程使人得到許多社會資本
人在學校就學期間接觸的同學師長,都可能成為就業工作上的
貴人或幫手,都是個人成器與翻身的重要社會資本。雖然這些人脈
並不是可用做投資的經濟資本,卻都可能變成經濟資本。許多人能
得到好的工作,能有機會晉升地位,常是因為有師長及同學的推介
與拉拔,若未經過學校教育這一關,就缺少這種機會。
3.學校教育給個人認證得以成器與翻身
每個走完學校教育歷程的人,學校都會發給畢業或結業證書,
做為認證。人在就職的過程中常要附上畢業證書或受教育的文憑,
當做一項重要的支持證件或資料。交出的證件若是出自有名氣的學
校,也會比無名的學校吃香。這種認證在不少就職的場合,不僅是
有幫助且是絕對必要。這也就是現代的人對學校教育不得不重視,
且要擠進好學校受教育的一項很重要原因。
在就學機會較趨於人人平等的時代,鄉村子弟接受學校教育的
機會提升,使其能成器與翻身的機會也大為提升。但因不同的人接
受學校教育的成效不同,其成器與翻身的機會與情況也甚不一樣。
十一、教育促使鄉村變遷與發展
鄉村教育的功能不僅能使個人成器與翻身,也能使鄉村社會產
生整體性的變遷與發展。這種成效可作如下的幾點分析與說明。
(一)教育發展本身是一種社會進步
教育是社會體系中很重要的一項,社會中的教育發展也表示社
會的一個環節有了發展,是社會整體發展的一部分。臺灣鄉村社會
的變遷與發展若缺乏教育的變遷與發展這一項目或環節,就大有缺
陷。
(二)教育培養了社會變遷與發展的促變人才
社會的變遷與發展常因為先有促變的人為之推動,這種促變者
常是受較好教育者,有較好教育的人才有眼光與能力引導社會變遷
與發展,且往好的方向變。缺乏良好教育的人往往也缺乏這種促變
的能力,即使表面有不差的教育程度,但不一定都具有促動社會變
遷與發展的能力。
(三)教育是多項社會變遷與發展的基礎
正如前面所言,教育是社會體系的一環,這一環節特別重要,
是帶動其他社會體系環境變動與進步的重要環節。教育增進知識,
因而可帶動經濟、資訊、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變遷與發展,可說
教育是社會進步的源泉,也是國家進步與發展的最重要基礎。
十二、鄉村人民對教育也重視
因為教育對個人及社會與國家的發展極為重要,不僅受到政
府的重視,也受到人民的重視。不僅受到富人重視,也受到窮人重
視。不僅受到城市居民的重視,也受到鄉村人民的重視。
鄉村居民重視教育的具體表現是使其子女盡量能夠接受較高
層次的學校教育,此與二次大戰結束初期,許多鄉村人民將兒女留
在家中幫忙農事視為比使其受教育重要的情況大有不同,也因此當
前臺灣的鄉村比以往變遷與發展的速度較快,發展的幅度也較寬較
廣,教育功能實在不可忽視。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本週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