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新年快樂!天天領券享優惠!
天津民間宗教史(簡體書)
滿額折

天津民間宗教史(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8 元
定價
:NT$ 348 元
優惠價
87303
缺貨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是“天津通史專題研究叢書”的一種。本書按照年代分為三章,分別是天津民間宗教的肇始期明末、發展期清代和繁盛期民國,梳理了從明末到民國期間的天津民間宗教的歷史面貌,對其中重要的民間宗教形式,比如天地門教、在理教、弘陽教、西大乘教的創始人、組織形態、流傳地區以及與官方的關係等進行了細緻的考證。書中通過大量的史料考據,對九宮道、卍字會、一貫道等民間宗教派別進行有理有據的辨析和批判,用史實揭露了一貫道等反動會道門。

作者簡介

濮文起,天津市人。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中國宗教文化交流協會理事、中國宗教學會理事、天津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民間宗教、宗教文化研究,已出版《秘密教門:中國民間秘密宗教溯源》、《河北民間宗教史》等著作十余部,主編《新編中國民間宗教辭典》《天津宗教史》《識佛叢書》《中國寺院的故事》《中國宮觀的故事》《中華關帝文獻匯編》《中國歷代觀音文獻集成》《民間寶卷》等著作和大型工具書、文獻資料叢書十余部(套),在《世界宗教研究》《世界宗教文化》《宗教學研究》《中國宗教》《南開學報》等雜志發表論文百余篇,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民間宗教在當代中國的復興——以河北民間宗教現實活動為中心調查與研究》,目前正在主持撰寫國家社會科學重點課題《中國民間宗教通史》。


目次

總序

引言

第一章 天津民間宗教的肇始期:明末

第一節 無為教

第二節 東大乘教

第三節 天地三陽會

第四節 還源教

一、還源與《還源六部六冊》

二、弓長與大乘天真圓頓教

三、王元明與還宗教

第五節 伯陽正會

第二章 天津民間宗教的發展期:清代

第一節 天地門教

一、董計升的宗教生涯

二、組織結構

三、教義思想

四、儀式、修持、戒律、甄考

五、經卷、歌詞

六、信眾構成

七、官府查禁

八、流布地域

第二節 在理教

一、羊宰、張吾山、尹巖

二、經卷

三、教義、儀式、修持、戒律

四、組織系統

五、從查禁到解禁

六、公益慈善事業

第三節 弘陽教

一、韓太湖與《弘陽教五部經》

二、弘陽教在天津地區的流傳

第四節 西大乘教

一、歸圓與西大乘教

二、于成功與普亮塔

第五節 未來真教

第六節 義和拳教

第三章 天津民間宗教的繁盛期:民國

第一節 九宮道

一、李向善

二、組織體系

三、教義思想

四、在天津的反動活動

第二節 紅黃藍諸支卍字會

一、紅卍字會

二、黃卍字會

三、藍卍字會

第三節 一心天道龍華圣教會

一、馬士偉

二、從一心堂到一心天道龍華圣教會

第四節 一貫道

一、源流

二、教義、儀式、修持

三、組織制度

四、天津:一貫道的指揮與傳播中心

主要參考文獻

結語


書摘/試閱


1.“崇華堂”與其“十線”傳道網

民國二十三年(1934)六月,張光璧自山東濟南北上天津開荒辦道,但收效甚微。是年十二月,張光璧再次來津,住在英租界,相繼在河北區福慶里8號建立“公共壇”,任命胡桂金、齊銘周、徐衡甫為“代表師”,代其在天津發展道徒,宣傳教義,在武昌里、大慶里、道德武學社、山西會館、竹遠里等處設立天一、天祥、浩然、道德等壇。從此,一貫道活動中心開始從農村轉移到城市,而且是華北最大的工商業的大城市天津,道眾成分也由最初的鄉村農民變為城市大小商人和有一般文化水平的知識分子。這些居住城市的一貫道信徒成為推動一貫道道務向前發展的核心力量,他們大都擔任了點傳師、壇主之職,通過他們的努力,使一貫道迅速傳入華北、東北、江南地區。

張光璧的活動與擴張,引起了國民政府的注意。民國二十五年(1936)春季,張光璧從安徽蚌埠到南京傳教時,被國民政府拘押,送到南京憲兵司令部拘禁。十個月以后,于民國二十六年(1937)初具結釋放。張光璧獲釋后,立即回到天津,并馬上在天津舉辦“純陽爐”,訓練傳道骨干。

民國二十六年(1937)“七七”事變后,張光璧在法租界光華里9號設立天津總壇,作為傳播一貫道的領導中心。民國二十七年(1938),張光璧建立了一貫道最高領導機構“崇華堂”,對外則稱“中華慈善總會”,并在當年建立了四“線”,即“天津線”,委派道長胡桂金和領導點傳師宮彭年、張文運、孫克忱負責,先設在法租界光華里,后遷至城內北門西府署街128號;“濟南線”,委派道長齊銘周和領導點傳師徐衡甫、宿子臻、王星五負責,先設在濟南興云里,后遷至濟南廣志院東夾道;“濟寧線”,委派道長張毅和負責點傳師李伯然負責,設在濟寧城內文化閣;“青島線”,委派道長董玉泉負責,設在青島。

民國二十八年(1939),建立“北平線”,委派道長張范卿和領導點傳師王勛臣、王維忠、王維山、米國全、馬希魯、安國廉、余德裕、吳錫山、田玉祥負責,先設在北平北新街財神廟街,后遷至北平興化寺街15號。

民國三十年(1941),建立兩條“線”,即“上海線”,委派領導點傳師胡壽庵、李崇九、文彬如負責,設在上海北京西路覺園3號;“西安線”,委派領導點傳師蘇廣池負責,設在西安炭市街。

民國三十三年(1944),建立兩條“線”,即“南京線”,委派領導點傳師杜鐘梁負責,設在南京建鄴路;“綏包線”,委派領導點傳師劉夢榮、張珩負責,設在綏遠小臺后。

民國三十四年(1945),抗戰勝利前夕,又建立“蘭州線”,委派領導點傳師李啟元負責,設在甘肅平涼城內西街。

于是,經過短短的七年時間,以設在天津的“崇華堂”為最高領導機構,覆蓋全國的“十線”傳道網便在張光璧的經營下,迅速建立起來了。從此,天津取代了濟南地位,成為一貫道傳播中心。

在張光璧領導的“十線”中,“天津線”在建立的當年,點傳師崔斌便從天津赴營口建中心壇,然后又去海城、牛莊等地開荒辦道。民國二十八年(1939),“天津線”派人將一貫道傳到江蘇高郵。是年,上海五大壇中的基礎壇、金光壇,均傳自天津道德壇;軍統特務王喜山在天津總壇受訓升任點傳師后,前赴內蒙古呼盟博克圖發展組織。民國二十九年(1940),“天津線”將一貫道傳到江西九江。民國三十年(1941),又傳到河北盧龍,在石門“振興”貨棧設“中一佛堂”。民國三十二年(1943),“天津線”將一貫道傳到江西南昌。是年,又在石門、高各莊和縣城設立分壇,石門稱“中信分壇”,高各莊稱“中真分壇”,縣城稱“德中分壇”。后“德中分壇”又在招軍屯、小莫營、十八里鋪建立支壇。民國三十四年(1945),“天津線”天祥壇派人去齊齊哈爾、吉林等地開展道務。



胡桂金,又寫作胡貴金。清光緒二十年(1894)生。山東濟寧人。未讀過書。自幼隨父胡維杏加入一貫道,跟隨張光璧在魯西南傳道,經常為張光璧推獨輪車下鄉,并為張光璧燒飯,深得張光璧信任。民國二十年(1931),升任點傳師,跟隨張光璧在濟南辦道。民國二十四年(1935),隨張光璧到天津辦道;民國二十五年(1936),為代表師;民國二十七年(1938),為天津道長,主持天津總壇道務。手下有張文運、孫克忱、韓恩榮、楊灌楚“四大金剛”與十九大支壇辦道領袖以及1000名點傳師,其下轄有百余佛堂,重要的有道德壇、文化壇、浩然壇、興毅壇、同興壇、乾元壇、光華壇等。民國三十六年(1947),張光璧死后,歸順師母派。民國三十七年(1948)底,攜帶黃金160兩,去四川成都修養。關于胡桂金的“四大金剛”,另有一說,即開西服店的王義、開染織廠的楊灌楚、某五金店會計張文運、做過日租界巡捕的孫克忱。

徐衡甫,又名秉鈞、希溫。清光緒十年(1884)生。山東汶上縣西石樓村人。幼年,在本村讀私塾。十一歲,開始讀儒家經典;二十一歲,讀高級小學,隨后,道兗州中學讀書五年。宣統二年(1910),到濟南高等師范讀書。民國三年(1914),畢業后,被派往聊城師范講習所任所長,兩個月后辭職。此后,任臨沂五中、曲阜二師、濟南女中和東魯、尚志、成達、真光等中學教員達十三年。民國十五年(1926),任河北省長垣縣(今屬河南省)縣知事;民國十六年(1927),任山東省交河縣縣知事。一年后辭職,復任濟南東魯中學教員兼尚志中學教員。民國十九年(1930),任回民成達師范學校教員兼基督教真光女子學校教員。民國二十年(1931),為研究“三教合一”,經律師郝云生之妻朱長修介紹,在濟南鹽務局長李洪臣家,經張光璧點道,加入一貫道。民國二十一年(1932),在濟南設立禮化壇;民國二十三年(1934),被任為點傳師后,便跟隨張光璧去青島、天津辦道。民國二十四年(1935),代表張光璧負責濟南總壇中樞壇道務。民國二十七年(1938),為濟南道長,道內稱總務長。民國二十九年(1940),任濟南一貫道開辦的忠恕小學校長。民國三十七年(1948),到達杭州,與南京道長孫錫堃、青島道長董玉泉等人組成正義輔導委員會,輔佐劉率貞辦道,并受劉率貞指派赴上海,擔任師兄派上海道長,主持上海道務。民國三十八年(1949)春,返回濟南。1951年,去世。

宮彭年,又名平、德衡、碩建、念朋。宮彭齡之弟。民國二年(1913)生。天津人。民國二十五年(1936)春,在天津加入一貫道,不久,為明德壇壇主。民國二十七年(1938),參加純陽爐會考煉,領命為點傳師。曾在天津總壇襄助天津道長胡桂金主辦文禮班、人事研究班、三才訓練班,訓練辦道人員。其中,三才就訓練出200人,陸續派往全國各地辦道,因而深得張光璧、孫素貞賞識,被派在天津總壇管賬,掌管1000多兩黃金的賬目。同時,宮彭年與齊銘周一起,參與張光璧制訂《暫訂佛規》的撰稿工作,并在天津積極開辦天華印刷廠,大量編印和傳播一貫道書訓。民國三十二年(1943),被孫素貞派往南京主持剛義總壇道務。是年8月,跟張光璧在南京雞鳴寺主持汪偽外交部長褚民誼入道點道儀式,親自向褚民誼傳授“三寶”。是年秋,其兄宮彭齡因幫助孫素貞向張光璧奪權事敗,被張光璧逐出一貫道后,宮彭年開始在南京獨立辦道,在江蘇及山海關等地設立道壇100余處,親自點傳道徒1萬人。民國三十六年(1947),張光璧死后,自稱“天星呂純陽”下凡,公開擁立李麗久為一貫道十九代祖師。1953年,去世。

張文運,清宣統元年(1909)生。天津人。中學文化。原在天津從事五金生意。民國二十三年(1934),加入一貫道;民國二十七年(1938),領命為點傳師,后為天津總壇幫辦,協助道長胡桂金主持道務,兼天津慈航壇領導點傳師,為胡桂金手下四大金剛之一。民國三十七年(1948),赴臺灣辦道。陸仲偉:《一貫道內幕》,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07頁。

孫克忱,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生。天津人。小學文化。曾在天津日本租界當過巡捕。民國二十六年(1937),加入一貫道,為天津禮化壇創辦人。民國三十年(1941),領命為點傳師,后為天津總壇幫辦,協助胡桂金主持道務,為胡桂金手下四大金剛之一。日軍侵占天津時,利用曾在日租界當巡捕時認識的侵華日軍天津憲兵隊隊長田里的關系,獲得了日本憲兵隊簽發的身份證,他與胡桂金等人在天津傳道通行無阻。

秦寶琦、晏樂斌:《地下神秘王國——一貫道的興衰》,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80頁。

邵雍:《中國會道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66-371頁。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3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