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中西視野的翻譯學概論
滿額折

中西視野的翻譯學概論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60 元
優惠價
90324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9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這本小書可提供讀者對這學科精簡的入門外,還有它獨特的跨學科、中西視野並列的陳述。本書包含翻譯的全領域、其歷史、其通則、其理論、其品鑒,是一個多面向的立體呈現,不失為名副其實的翻譯學。本書在學術性上有所加強,而略有別於坊間一般實用或作業朝向的教科書。
 本書亮點不少。對可譯性與不可譯性的多維思考,對雅克慎記號學之改寫為翻譯理論,對班雅民艱深的論述作出可讓一般讀者可了解的解讀,對跨學科的文化翻譯有精要的勾畫,對嚴復信達雅説有周延的詮釋等,不一而足。書末附錄的雅克慎對失語症的艱深論文的全文譯出,更是一大貢獻。
 本書文筆流利,深入淺出,適合翻譯課之用,也適合有興趣的好學深思人士自學之用。

作者簡介

古添洪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比較文學博士。先後任教於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慈濟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專業領域為中西比較文學、當代西方文學理論(記號學為主)、比較詩歌、台灣文學,並從事文學創作。提出比較文學的中國派及援用理論以闡發中西文本的比較方向,並以比較文學為中國文學再發聲的橋樑。著有《比較文學.現代詩》、《記號詩學》、《普爾斯》、《不廢中西萬古流》、《比較文學與臺灣文本閲讀》、英文著作A Comparative Study of Reception, Lyric Genres, and Semiotic Tools等學術專著

這本精簡的翻譯學概論是在當代西方文學、文化理論、以及中西比較視野下所撰寫的,與一般以語言學或實用語言學為基礎的翻譯學,應有所不同。這本小書,雖不敢說是別樹一幟,但可看作是筆者在當代西方理論、比較文學、以及中英翻譯經驗,延伸出去的一個產物。
我的專業素養是中西比較文學、當代西方文學與文化理論,不是翻譯。然而,在我的專業素養裏,也不免涉及翻譯理論,譬如記號學家雅克慎(Roman Jakobson)的經典之作〈論翻譯底諸語言學面向〉(“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班雅民(Walter Benjamin)的經典之作〈翻譯者的任務〉(“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等。在臺灣師範大學研究所講授當代文學理論期間(1983年前後),一位外籍學生帶給我一本剛出版不久的紐馬克(Peter Newmark)的專著《翻譯學的諸朝向》(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1981),請我給點意見,我就讀了其中主要的內容,覺得語言學家底翻譯視野、方法學、與陳述,和我習慣的文學與文化理論,很不一樣。然而,因此姻緣,也就對「翻譯」這一門學科,有較完整的瞭解。及至2003年,受邀到世新大學英語系替大三、大四的同學開「翻譯學概論」,才認真地閱讀了與「翻譯學」有關的專書與論文,特別是堪稱翻譯學奠基之作的尼達(E. A. Nida)的《朝向翻譯科學的建立》(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1964)一書,勉強算是漸入其堂奧了。授課期間,我不用課本,而是仔細思考:「翻譯學」應含有什麼內涵、什麼綱目。於是,列了課程大綱,並根據閱讀的論文資料,每週順序作專題講述,由學生根據教材及上課錄音,整理出筆記。這就是本書的原稿,也是本書撰寫的源由。在此謝謝世新大學英語系89級甲班及其他班上有修習本科的同學的幫忙。及至2007年到慈濟大學任教,開翻譯課,期間新增的主要教材,則是來自哈提姆與蒙代(Basil Hatim and Jeremy Munday)合著的《翻譯:進階資源書》(Translation: An Advanced Resource Book, 2004)一書,而其中我最感興趣的莫如荷姆斯(James Holmes)所倡導的、新興的跨學科的所謂「翻譯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以及兩位著者在書中為此新領域所製作的示意圖了。這新興的翻譯研究朝向,與我的學術訓練最為密切,講解起來,有如魚得水的感覺,但我的講解並沒如以前的記錄下來。當然,除新增教材外,也以此「筆記版」做為講義。
最後打算整理出版,就根據此「筆記版」重新修訂、更新、擴充。在這過程中裏,在師大圖書館琳瑯滿目的翻譯學有關著作裏,很高興發覺,我「筆記版」中的「綱目」很多都成了「專著」了,可見當時我為「翻譯學」這一學科的思考,深得其綱領;或者說,和後起的專業學者「所見略同」,堪以為慰。
近日,「翻譯學」已成為顯學。這類的著作真的很多。我這本小書,還值得面世嗎?思索了一下,還是可以吧!這本小書可提供讀者對這學科精簡的入門外,還有它獨特的跨學科、中西視野並列的陳述。最後是一個小注,這裏所用的「翻譯學」一名,指稱我心目中西方稱作的「Translatology」,而我以為它應包含翻譯的全領域,其歷史、其通則、其理論、其品鑒、其跨學科,甚至跨中西的比較性格等,是一個多面性向的立體呈現。本書在學術性上有所加強,而略有別於坊間一般實用朝向的教科書。是為序。
2018年10月5日

目次

序 言 I
上篇 綜論篇
第一講 翻譯的定義及範疇 3
1.1 中西字源上的定義及其引申 3
1.2 翻譯的三大形式或範疇 6
1.3 朝向翻譯定義的當代描述 8
第二講 可譯性與不可譯性 15
2.1 語言哲學及記號學的視野 15
2.2 詮釋學的視野 19
2.3 語言學視野與語言技術層面 23
第三講 翻譯的首度決定要素:文類歸屬 27
3.1 文類為翻譯三大決定因素之首 27
3.2 中西「文類」區分簡述 28
3.3 文體、風格、與翻譯 32
第四講 我國翻譯史略──分期、體制、與理念 35
4.1 遠古中國與周邊族群互動期 35
4.2 佛經翻譯期:直譯與意譯之爭 36
4.3 清末西風東漸期:嚴復信達雅說 44
4.4 白話文興起迄今的翻譯 49
4.5 結語 53
第五講 西方翻譯史略與理念 55
5.1 史略 55
5.2 前語言學翻譯理念 62
第六講 中英語言差別與翻譯工具應用 67
6.1 中英語言差別與翻譯 67
6.2 翻譯工具應用 82
中篇 當代西方篇
第七講 當代西方翻譯理論簡述 89
7.1 小引 89
7.2 當代語言學派翻譯奠基人尼達(E. A. Nida) 91
7.3 記號學翻譯視野開拓者雅克慎(Roman Jakobson) 100
7.4 文學視野的翻譯論者班雅民(Walter Benjamin) 111
第八講 跨學域的翻譯研究與文化翻譯 115
8.1 略述荷姆斯(James Holmes)的翻譯研究 115
8.2 略述所謂文化翻譯 117
第九講 翻譯與比較文學 123
9.1 略述比較文學(兼及中國派) 123
9.2 提格亨(P. von Tieghem)的「仲介學」 128
下篇 譯評與導介篇
第十講 譯評之一:梁實秋與朱生豪所譯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比較舉隅 135
10.1 莎翁原著與梁氏與朱氏的譯文 135
10.2 文本講解、評論、與比較 140
第十一講 譯評之二:
論介理雅各與龐德的《詩經》英譯 147
11.1 論理雅各(James Legge)的中譯 148
11.2 論龐德(Ezra Pound)的中譯 154
11.3 結語 163
第十二講 譯本導讀:為朱生豪所譯《莎士比亞全集》
臺北國家書局版而寫 165
12.1 莎翁的文學價值 165
12.2 比較文學式的引介 167
附錄 
語言二軸與失語症之二型 雅克慎著‧古添洪譯 173

書摘/試閱

第一講 翻譯的定義及範疇
1.1 中西字源上的定義及其引申
在西方, 從字源學( etymology ) 的角度而言, 翻譯(translation)這個概念濫觴於拉丁文 “translatus”,而其字首“trans-” 意指「穿越」(across);而其字尾 “-latus” 則表示「攜帶」(carry)。全字的涵義便是「攜帶某物穿越到達另一地方」。它亦有其他的解讀,如「馱負」(to bear)或「移除」(to remove)等。故廣義而言,「翻譯」指「攜帶某物穿越到達另一地方」,但實際上它的引申義,不一而足。由拉丁文“translatus” 加以延伸,「翻譯」指「將外國語翻譯成我們熟稔的本國語」。同時,「翻譯」可作多種解釋,如「傳達」(totransfer ) , 「解讀」( to interpret ) , 「抄寫」( to
transcribe),或「換語精述」(to paraphrase)。
在中國,談及翻譯的文獻,最早或為《禮記》〈王制篇〉。其謂:
五方之民,語言不同,嗜欲不同。達其志,通其欲,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
漢鄭玄注謂,「鞮之言知也,今冀部有言狄鞮者」。唐孔穎達疏曰,「謂帝王立此傳語之人,曉通五方之志,通傳五方之欲,使相領解」。此外,劉氏注曰,
此四者皆主通遠人言語之官。寄者寓也,以其言之難通,如寄托其意於事物而後能通之。象,像也,如意倣象其形似而通之。周官象胥是也。狄,猶逖也。鞮,戎狄履名,猶履也。遠履其事而知其言意之所在而通之。
從這段引文及注疏裏,我們知道翻譯乃是根據實際需要,實際狀況而產生。如中國邊疆的蠻夷戎狄之間為了交流而產生;翻譯是一種實際的活動,以前沒有形成理論,經後人整理後才形成知性的論述。上述「寄」、「象」、「狄鞮」、「譯」,乃為「傳語」(即口譯)之用,應為主管四方邊疆民族的翻譯部門或翻譯官的職稱。孔疏甚得,謂翻譯者為傳語之人,而翻譯的行為與目的乃曉通與通傳兩方的志與欲,使相領解。翻譯者一方面要通達對方的志與欲,一方面要把對方的志與欲通達到另一方,並且要達到相互領解的地步,可謂已深得翻譯的含義。通達一詞,更點出翻譯的基本義,像乘船一樣,從此岸通到、達到彼岸。通達二漢字的邊旁,即為此船渡的象徵。劉氏的注解,更切入「寄」、「象」、「狄鞮」、「譯」的意涵,以探其翻譯之理念,更是難能可貴。
以下是筆者對《禮記》引文的解釋與發揮:
(1) 翻譯的目的:「達其志,通其欲」。就「志」而言,指每個人的心志不同、想法不同;例如,北美印地安人著重「大地合一」,便把死去的人暴露在地上讓鷹吃;而漢人則多用土葬等等。「欲」指欲望與需求。翻譯的目的,便是使不同語言群間或個體間,在心智及欲望需求上,能互相溝通、瞭解。
(2) 翻譯的各種理念。根據傳統注釋,寄、象、狄鞮、譯,原皆為周朝的翻譯官或部門的名稱,但這些名稱似乎喻況著某些翻譯的理念,我們在此給予發揮,以略窺古人的翻譯理念。略言之,「象」,即「像」,即「類似」,意謂我以「類似」的話表達你說的話。「寄」,即「喻」,意謂透過「喻況」用我的語言來表達你的意思。「狄鞮」比較複雜。鄭注的意思,是說知解狄語者。然而,鞮解作知,只是音訓。根據劉氏之注,「狄鞮」中之「鞮」字指鞋子,並謂其意為「遠履其事而知其言意之所在而通之」。這解釋與英文片語 “walk in someone’s shoes” 相若,意謂「穿著你的鞋子,體會你的體驗」。推衍言之,即以狄漢相若的「情境」,了解對方並以此與對方溝通。「譯」,即「易」,意謂語言之「變易」與「換易」。從上面小小的發揮,可看出「翻譯」概念與其多樣性,可以看出「翻譯」過程裏有關兩方的關係,有「類似」、「喻況」、「變易」等策略,甚至以雙方相若的「情境」相溝通,作為翻譯的手段。這不同的傾向選擇,或是為了適應嗜欲不同的邊疆族群,達到翻譯互通的目的。
漢朝始出現「翻」來指陳「翻譯」,而「翻」有改變、變通之意。「翻譯」一詞,到漢末桓帝纔出現。根據《隋書》〈經集志〉所說,「漢桓帝時,安息國沙門安靜,齎經至洛,翻譯最為通解」。這可能是我國歷史上「翻譯」一辭出現最早的記載。根據語言發展的通則,古代多用單辭,故多用「象」、「寄」、「譯」,而近世多用複詞,而最終由「翻譯」一詞中取代了其他詞彙。然而,這些原初的辭彙,提供了我們對古人翻譯理念的了解。
1.2 翻譯的三大形式或範疇
俄國記號學家雅克慎(Roman Jakobson)把「翻譯」界定為以下三種形式。今譯出如下:
1. 同一語言系統內的翻譯(intralingual translation)。換言之,如目下我們在坊間所英詩之父喬叟(Jeffrey Chaucer)的《坎特伯里故事集》(Canterbury Tales),原本是由中古英語(Medieval English)寫成,但後人將它以現代英文(ModernEnglish)改寫即是。又如我國的《古文觀止》以文言文寫成,但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而有白話文的翻譯本出現。
2. 不同語言系統間的翻譯(interlingual translation)。此即我們一般所說的翻譯。換言之,即是從一個語言轉換到另一個語言,我們一般所說的「翻譯」即屬於此範疇。舉例來說,將法國大文豪福婁拜(Gustave Flaubert)的Madame Bovary,譯成中文的《包法利夫人》即是。
3. 不同記號系統(sign system)間的翻譯(intersemiotictranslation)或轉換(transmutation)。對雅克慎而言,它是指用「非語言記號」( non-verbal signs ) 來解釋「語言記號」(verbal signs)的話語或文本。
然而,我們不妨擴大雅克慎「不同記號系統間翻譯」的視野,界定為語言系統與非語言系統的相互翻譯,而非單邊的從語言系統之翻譯為非語言系統。事實上,從記號學(semiotics;為研究記號和記號使用行為的學科)的視野而言,「非語言」記號系統可謂林林總總,包羅萬有,不勝枚舉,現僅以藝術為例,即包含1、繪畫系統(含色調、線條、形狀等構成機制,又細分為立體派、野獸派等等派別)。2、音樂系統(含樂音、音調、對位等構成機制,又細分為各種風格與派別)。3、多元媒介系統(如戲劇,含演員、背景、燈光、音樂、舞台等媒介)。筆者根據目前已有的實際情形,認為不同記號系統間的翻譯可進一步細分為以下四大類:
I. 由文學原著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例如白先勇《臺北人》其中一個短篇〈遊園驚夢〉搬上舞台,或其《孽子》為公視改編成電視劇即是。
II. 題畫詩。顧名思義,「題畫詩」乃是因畫而作。最為人熟知的例子為王維的題畫詩。其《輞川詩》共有二十首,並有《輞川圖》,但《輞川圖》如今已散佚,僅存後人局部的摹寫。時人稱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又如筆者為某西方某版畫作品而作的兩首詩:〈題××的黑白木雕〉和〈版畫檔案/腹部扁圓的感覺〉。版畫及二詩附於本章末,以供參考。
III. 配詩與配樂:詩與音樂關係密切,自古已然,而詩樂同源,故中國歷來有「樂府」之設。詩格律嚴謹,富節奏感,因此常可入樂或譜曲。今人余光中的詩,作曲家李泰祥曾予以配曲入樂。
IV. 各種實驗性的微電影或錄影詩(viedo poem)。如筆者曾將英國詩人葉慈〈W. B. Yeats〉的詩作〈政治〉(“Politics”)加以想像延伸,寫成影片腳本,拍成微電影。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24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