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談親子教育的40堂課:斜槓教養,啟動孩子的多元力,直面網路世代的實戰與智慧
商品資訊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劉墉老師首次集結一生的教育心得!
與我們一起進入「斜槓教養」時代。
沒有高深的理論,但有實用的方法;
沒有狼爸虎媽的怒吼,但有寬容諒解的叮嚀。
劉墉老師結合心理學與諮商經驗,
唯一專門講給父母,從全方面談親子教育的40堂課!
邁入斜槓世代,親子互動的創意與智慧──
父母該如何引導孩子發揮天賦,培養多元力?
從學齡前的大腦開發、入學後的同儕競爭,到出社會後適應多職人生,
劉墉老師從自身的教養、諮商經驗談起,結合心理學及特教概念,
突破教養成規、探討青春期的腦內風暴,
提供斜槓世代親子相處的創意與技巧!
◎串聯興趣讓知識加乘,斜槓教養的格局與智慧
假如你是比爾蓋茲、賈伯斯或臉書創辦人祖克柏的老爸老媽,會同意兒子半路休學嗎?
如果你生了個運動或藝術天才的孩子,他不上高中要去比賽、演出,你會答應嗎?如果你堅持要他把大學念完再去,會不會錯過了先機?
時代不一樣了!世界不斷在改變,十年前金飯碗的工作,十年後可能被人工智慧取代;大學裡學到的新知,畢業後可能已經成舊聞。
放下心中的不安,讓孩子多元嘗試吧!別用老一輩的價值觀圈住孩子,斜槓青年的世代,「不務正業」也是一種成績!
.劉墉老師的暢銷名作《螢窗小語》其實差點夭折?
.斜槓才子劉軒,哈佛看上他的哪一點?
.比爾蓋茲、賈伯斯、馬雲……他們天馬行空的創意是從哪裡來的?
◎開發腦力增強記憶,配合五感淬鍊天賦
寶寶一到三歲之間,是大腦神經元建立連結最重要的階段,也是最能「建構語言連結」的時期,給寶寶學習機會,他們就能自然地吸收多種語言。此外,人在睡眠中腦海會去蕪存菁,重新整理白天學到的東西,因此善用睡前的時間背誦,可以幫助孩子讀書事半功倍!聽覺型、視覺型、觸覺型的孩子各有差異,配合說書、圖像或動手體驗,就能發揮最大的學習效果!揚長補短、平衡發展看、聽、觸各項能力,孩子將更有自信地面對繽紛世界!
.有人聽覺敏銳、有人過目不忘,劉墉老師擁有哪一種特質?
又是如何避免短處、發揮強項,讓自己的記憶力變得特別好?
.讀書時有哪些小訣竅可以加強記憶,幫助思維清楚、條理分明?
劉墉老師如何運用「圖像」教會兒女認漢字?
.幼兒時期同時接觸多種語言,會不會造成混淆?
劉軒小學就到美國,如何能用流利的中文拿到《我是演說家》冠軍?
◎理解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換位思考化解親子衝突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老愛跟父母唱反調?原來是想追求獨立的心理和荷爾蒙在作怪!想獨立的孩子最希望你把他當大人看,讓孩子嘗試換位思考,想像如果他是父母,他會怎麼做;做父母師長的人也要換位,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孩子。用誠懇、客觀的態度表現對孩子的尊重,親子溝通會更往理性的方向發展。
回想青春時期的反叛,劉軒這樣對爸爸說:「我高中為什麼叛逆?你說東我就要說西,你說黑,我就要說白。我知道都是你對,但就算我是錯的,也讓我錯幾次吧!」
.青春期孩子常對父母的關心表現出不屑,無微不至的照顧讓他莫名其妙地不舒服。碰上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開始學習「付出愛」,除了追星、結交異性之外,是否還有能讓他們肯定自我價值的方式?
.你是狼爸或虎媽嗎?管教孩子有哪些技巧?「看電視寶寶」、「做功課寶寶」、「練琴寶寶」……觀察孩子的時間安排,引導他學會思考與自制!
作者簡介
劉墉
畫家、作家。在世界各地舉行過三十多次個展,在兩岸出版文學著作、繪畫理論、工具書及畫冊一百餘種,被譯為英、韓、泰、越等各國文字。是一個以自由的心情在生活,認真的態度在學習的人。有一顆很熱的心用來體會,一對很冷的眼用來辨別、一雙很勤的手用來分享、兩條很忙的腿用來超越。
騰訊網:t.qq.com/liuy
新浪網:www.weibo.com/u/2203045151
畫家、作家。在世界各地舉行過三十多次個展,在兩岸出版文學著作、繪畫理論、工具書及畫冊一百餘種,被譯為英、韓、泰、越等各國文字。是一個以自由的心情在生活,認真的態度在學習的人。有一顆很熱的心用來體會,一對很冷的眼用來辨別、一雙很勤的手用來分享、兩條很忙的腿用來超越。
騰訊網:t.qq.com/liuy
新浪網:www.weibo.com/u/2203045151
序
讓每個孩子都快樂成功地長大
上個世紀九年代,我在做完一系列的公益演講之後,決定在臺北成立「青少年免費諮商中心」,這是因為演講時有很多人向我反應,他們有親子方面的嚴重問題,不好意思在公開場合提問,必須私下講。
通過簡單的申請手續,有問題的孩子可以由家長或老師帶來諮商中心,我除了跟孩子單獨談話,也會把老師或家長單獨請進諮商室,聽聽他們的想法。老師多半很客觀,那些家長可就不同了,他們往往一開口,就說:「劉老師救救我,我都要發瘋了!」問題是,這也常是他們孩子對我說的第一句話。
那些家長不是不愛孩子,他們的要求多半合理。孩子也都很有禮貌,不像父母形容得糟糕。只是父母付出得愈多,要求得愈多;犧牲得愈多,不平得愈多。結果是:愛得愈深,傷得愈深;因為以生命去愛,所以不惜拚上生命。
如同一個女孩對我說的:「我媽媽拿著刀,對準她自己的心臟,說她要死在我面前。我能不屈服嗎?如果我不愛她,她死了正好。問題是我愛她啊!我只能屈服。」
還有個女孩哭著對我說:「我媽動不動就說她後悔生了我,要我最好死在外面,別回來!她過去總說她愛我,怎麼突然又後悔生了我?她難道不愛我了嗎?」
更糟糕的是有些父母的「毒舌」還帶著侮辱,譬如講:「你這麼胖,不遮一遮,好意思出去嗎?你好意思,我可不好意思跟你一起走。」尤其是當一個身材苗條的媽媽,對女兒這麼說的時候,似乎顯示她在跟女兒比美。難道她是以鄙視女兒,來彰顯自己?孩子是她生的、是她的孩子,不是她的敵人。當全世界都否定她孩子的時候,肯定孩子的應該是她啊!
更普遍的是拿別家的孩子貶抑自己的孩子,說人家的成績多好,自己的孩子多爛,害得自己出門都抬不起頭了。父母比來比去已經傷了孩子的自尊,說父母不敢抬頭,更傷孩子的心,因為那顯示父母最在乎的不是孩子,而是他們自己的面子。
從事教育諮商幾十年,我仍然不解,為什麼相愛的人總是彼此折磨?多少一等一的創意,硬是被「自作聰明」的父母糟蹋了。多少好幼苗,硬是被想要「贏在起跑點」的父母傷害了?父母要孩子贏,是為孩子,還是為自己的虛榮?為什麼應該無怨無悔的愛,會落得如此不堪?是因為日子太難過,讓父母擔心孩子將來餓肚子?還是因為父母沒信心,硬要孩子證明自己的遺傳並不差?又或是因為這個世界太功利,大家比來比去,使得親子之間的愛,變了質?
我們小時候都唱過〈甜蜜的家庭〉,記憶中的童年應該是美好的,問題是,當孩子才上幼稚園,爸媽已經在打聽補習班,孩子無憂無慮的童年還能剩下多少?當社會的價值觀「只肯定」那幾所學校,擠不進去的孩子,就要被認為無望了嗎?
國家愈大、愈進步、門就應該打得愈開,窗就應該開得愈多。天下之大,何處不留人?人各有長,不必死心眼地朝一個地方鑽。父母只要了解孩子的長處,個個孩子都可以是天才;每個孩子朝著自己的長處去努力,個個都能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從小到大,許多人讚美我是天才,他們明明知道我的功課常不及格,卻這麼說,是因為我在課外有不錯的表現。我常想,如果我母親沒有在聽說我有兩科要補考的時候,只是淡淡一笑說:「你暑假不會無聊了!」如果她沒有給我足夠的自由和空間,讓我自己搞自己的,我可能有今天嗎?
我確實沒有能力跟別人拚「英數理化」,但是除了英數理化,這個世界大得足夠我馳騁!
大概受了母親影響,我也給兒女很大的空間:
我的兒子當年哈佛研究所念一半,突然說要休學去阿拉斯加,我說:去啊!還帶著太太跟他妹妹陪他前往北極圈。我的女兒哥大畢業,一個人當背包族去歐洲旅行,再從華沙飛北京,連工作都沒找到,居然說要留在北京了,而且一待就是三年。
我確實不放心,但是我也知道:孩子大了,翅膀硬了,能飛,就讓他飛吧!而且就算給他準備行囊,也不能太重,免得壓垮他。
過去幾十年,我寫了很多勵志書,教年輕人積極向上,但是從我在臺北開青少年諮商中心,就一直想要為作父母的人寫一本書,不是教他們怎麼逼孩子成功,而是怎麼讓孩子健康快樂地長大。
去年我在「十點課堂」開了《劉墉談處世的40堂課》,收到很多朋友的來信提問,居然多半問的不是處世,而是親子教育,其中有許多孩子剛進幼稚園,爸媽居然已經在操心未來的功課,這件事愈發堅定我開這個課的決心。
跟《劉墉談處世的40堂課》一樣,這個談親子教育的課程也是四十堂。我會從孩子誕生之前說起,談父母應該怎麼配合寶寶的聽覺、視覺、觸覺和大腦的發育,做好早期教育;談慎重選擇寶寶看的電視節目、安撫卻不至於過度嬌寵孩子的原則;接著談學齡前孩子教育要注意的事情,讓孩子提前入學,會不會是讓他們贏在起跑點的好方法?音樂、美術和語文教育,對孩子的大腦開發有什麼幫助?哪些教養是從孩子早期就該培養的、教孩子說話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可能有些朋友問我為什麼花那麼多時間談教小寶寶,我的答案是因為學齡前的教育太重要了,從寶寶出生就不能馬虎。至於孩子已經大了的父母,認識早期教育也有幫助,那可能使你了解,原來孩子今天的問題,是早期教育偏差造成的。你可以因此更諒解孩子,並且尋求彌補的方法。
至於孩子正式入學之後,我會談該怎麼幫助孩子跟老師、同學溝通,基本的家庭教養、自我防護、懲處原則……對於更大的孩子,我會談青春期戀愛、性教育、課外活動,也會告訴大家我學生時代臨時抱佛腳、加強記憶的讀書方法。尤其重要的是我認為人各有才,每個孩子都跟別人不一樣,無論家長或老師,都不能把孩子硬往幾個模子裡塞。未來人們的壽命更長了,選擇更多了,不能再讓孩子用老一輩的人生規劃,也不能再用「嘴上無毛,辦事不牢」來看待「新新人類」。
我很幸運,二十三歲就有了兒子,兒子高中三年級,我又生了女兒;女兒大學畢業又有了孫女和孫子,加上我在美國大學教書,在中國各地教學,使我幾十年來既跟大孩子,也跟小寶寶接觸,讓我總能有親身的感觸。這些文章都是由我的感觸出發,裡面有我不吐不快的東西,也有我對生命的禮讚!裡面或許有很多心理學的理論,但是都變成我淺白的語言。謝謝我在哈佛學心理的兒子劉軒,和專攻特殊教育的內妹畢竹筠,他們都是我寫作教育心理時諮詢的對象。更謝謝廣大的博友,因為我在寫作前,常常做網上的民調,總能得到大家熱烈的迴響。
人生是美好的!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來創造、來發揮、來享用、來延續,快快樂樂過一生,而不是打著成功發財的招牌,把別人踩在腳下,自己辛勞一輩子的。
每個孩子都能成功!每個孩子都該成功!只要你能肯定他、引領他、卻不干擾他,讓他發揮,他就能讓你刮目相看。
終於推出我一生從事教育的心得,希望大家喜歡。
上個世紀九年代,我在做完一系列的公益演講之後,決定在臺北成立「青少年免費諮商中心」,這是因為演講時有很多人向我反應,他們有親子方面的嚴重問題,不好意思在公開場合提問,必須私下講。
通過簡單的申請手續,有問題的孩子可以由家長或老師帶來諮商中心,我除了跟孩子單獨談話,也會把老師或家長單獨請進諮商室,聽聽他們的想法。老師多半很客觀,那些家長可就不同了,他們往往一開口,就說:「劉老師救救我,我都要發瘋了!」問題是,這也常是他們孩子對我說的第一句話。
那些家長不是不愛孩子,他們的要求多半合理。孩子也都很有禮貌,不像父母形容得糟糕。只是父母付出得愈多,要求得愈多;犧牲得愈多,不平得愈多。結果是:愛得愈深,傷得愈深;因為以生命去愛,所以不惜拚上生命。
如同一個女孩對我說的:「我媽媽拿著刀,對準她自己的心臟,說她要死在我面前。我能不屈服嗎?如果我不愛她,她死了正好。問題是我愛她啊!我只能屈服。」
還有個女孩哭著對我說:「我媽動不動就說她後悔生了我,要我最好死在外面,別回來!她過去總說她愛我,怎麼突然又後悔生了我?她難道不愛我了嗎?」
更糟糕的是有些父母的「毒舌」還帶著侮辱,譬如講:「你這麼胖,不遮一遮,好意思出去嗎?你好意思,我可不好意思跟你一起走。」尤其是當一個身材苗條的媽媽,對女兒這麼說的時候,似乎顯示她在跟女兒比美。難道她是以鄙視女兒,來彰顯自己?孩子是她生的、是她的孩子,不是她的敵人。當全世界都否定她孩子的時候,肯定孩子的應該是她啊!
更普遍的是拿別家的孩子貶抑自己的孩子,說人家的成績多好,自己的孩子多爛,害得自己出門都抬不起頭了。父母比來比去已經傷了孩子的自尊,說父母不敢抬頭,更傷孩子的心,因為那顯示父母最在乎的不是孩子,而是他們自己的面子。
從事教育諮商幾十年,我仍然不解,為什麼相愛的人總是彼此折磨?多少一等一的創意,硬是被「自作聰明」的父母糟蹋了。多少好幼苗,硬是被想要「贏在起跑點」的父母傷害了?父母要孩子贏,是為孩子,還是為自己的虛榮?為什麼應該無怨無悔的愛,會落得如此不堪?是因為日子太難過,讓父母擔心孩子將來餓肚子?還是因為父母沒信心,硬要孩子證明自己的遺傳並不差?又或是因為這個世界太功利,大家比來比去,使得親子之間的愛,變了質?
我們小時候都唱過〈甜蜜的家庭〉,記憶中的童年應該是美好的,問題是,當孩子才上幼稚園,爸媽已經在打聽補習班,孩子無憂無慮的童年還能剩下多少?當社會的價值觀「只肯定」那幾所學校,擠不進去的孩子,就要被認為無望了嗎?
國家愈大、愈進步、門就應該打得愈開,窗就應該開得愈多。天下之大,何處不留人?人各有長,不必死心眼地朝一個地方鑽。父母只要了解孩子的長處,個個孩子都可以是天才;每個孩子朝著自己的長處去努力,個個都能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從小到大,許多人讚美我是天才,他們明明知道我的功課常不及格,卻這麼說,是因為我在課外有不錯的表現。我常想,如果我母親沒有在聽說我有兩科要補考的時候,只是淡淡一笑說:「你暑假不會無聊了!」如果她沒有給我足夠的自由和空間,讓我自己搞自己的,我可能有今天嗎?
我確實沒有能力跟別人拚「英數理化」,但是除了英數理化,這個世界大得足夠我馳騁!
大概受了母親影響,我也給兒女很大的空間:
我的兒子當年哈佛研究所念一半,突然說要休學去阿拉斯加,我說:去啊!還帶著太太跟他妹妹陪他前往北極圈。我的女兒哥大畢業,一個人當背包族去歐洲旅行,再從華沙飛北京,連工作都沒找到,居然說要留在北京了,而且一待就是三年。
我確實不放心,但是我也知道:孩子大了,翅膀硬了,能飛,就讓他飛吧!而且就算給他準備行囊,也不能太重,免得壓垮他。
過去幾十年,我寫了很多勵志書,教年輕人積極向上,但是從我在臺北開青少年諮商中心,就一直想要為作父母的人寫一本書,不是教他們怎麼逼孩子成功,而是怎麼讓孩子健康快樂地長大。
去年我在「十點課堂」開了《劉墉談處世的40堂課》,收到很多朋友的來信提問,居然多半問的不是處世,而是親子教育,其中有許多孩子剛進幼稚園,爸媽居然已經在操心未來的功課,這件事愈發堅定我開這個課的決心。
跟《劉墉談處世的40堂課》一樣,這個談親子教育的課程也是四十堂。我會從孩子誕生之前說起,談父母應該怎麼配合寶寶的聽覺、視覺、觸覺和大腦的發育,做好早期教育;談慎重選擇寶寶看的電視節目、安撫卻不至於過度嬌寵孩子的原則;接著談學齡前孩子教育要注意的事情,讓孩子提前入學,會不會是讓他們贏在起跑點的好方法?音樂、美術和語文教育,對孩子的大腦開發有什麼幫助?哪些教養是從孩子早期就該培養的、教孩子說話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可能有些朋友問我為什麼花那麼多時間談教小寶寶,我的答案是因為學齡前的教育太重要了,從寶寶出生就不能馬虎。至於孩子已經大了的父母,認識早期教育也有幫助,那可能使你了解,原來孩子今天的問題,是早期教育偏差造成的。你可以因此更諒解孩子,並且尋求彌補的方法。
至於孩子正式入學之後,我會談該怎麼幫助孩子跟老師、同學溝通,基本的家庭教養、自我防護、懲處原則……對於更大的孩子,我會談青春期戀愛、性教育、課外活動,也會告訴大家我學生時代臨時抱佛腳、加強記憶的讀書方法。尤其重要的是我認為人各有才,每個孩子都跟別人不一樣,無論家長或老師,都不能把孩子硬往幾個模子裡塞。未來人們的壽命更長了,選擇更多了,不能再讓孩子用老一輩的人生規劃,也不能再用「嘴上無毛,辦事不牢」來看待「新新人類」。
我很幸運,二十三歲就有了兒子,兒子高中三年級,我又生了女兒;女兒大學畢業又有了孫女和孫子,加上我在美國大學教書,在中國各地教學,使我幾十年來既跟大孩子,也跟小寶寶接觸,讓我總能有親身的感觸。這些文章都是由我的感觸出發,裡面有我不吐不快的東西,也有我對生命的禮讚!裡面或許有很多心理學的理論,但是都變成我淺白的語言。謝謝我在哈佛學心理的兒子劉軒,和專攻特殊教育的內妹畢竹筠,他們都是我寫作教育心理時諮詢的對象。更謝謝廣大的博友,因為我在寫作前,常常做網上的民調,總能得到大家熱烈的迴響。
人生是美好的!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來創造、來發揮、來享用、來延續,快快樂樂過一生,而不是打著成功發財的招牌,把別人踩在腳下,自己辛勞一輩子的。
每個孩子都能成功!每個孩子都該成功!只要你能肯定他、引領他、卻不干擾他,讓他發揮,他就能讓你刮目相看。
終於推出我一生從事教育的心得,希望大家喜歡。
目次
第1堂 讓每個孩子都快樂成功地長大
第2堂 房東逼你搬家了──寶寶被生下的時候,會不會很緊張?
第3堂 拍拍、抱抱、搖搖、走走──為什麼一不抱,寶寶就哭
第4堂 別把寶寶關禁閉──嬰兒床最好放在哪裡
第5堂 愛的催眠曲──當寶寶哭鬧的時候
第6堂 需要媽媽關愛的眼神──寶寶從出生就追尋媽媽的影子
第7堂 別讓孩子贏在起跑點,卻輸在終點──孩子提早入學好嗎?
第8堂 幫助孩子的大腦開發──為什麼要多跟孩子說話、講故事
第9堂 每個孩子都是語言和音樂的天才──抓住寶寶最佳的學習時機
第10堂 讓寶寶用畫說故事──畫畫是兒童的另一種語言
第11堂 如果霜淇淋掉在地上──給學齡前孩子健康的人格教育
第12堂 天底下不是只有你最大──教孩子遵守遊戲規則
第13堂 沒戴安全帽就不能玩滑板──對孩子生活習慣的嚴格調教
第14堂 電視卡通!哄娃神器──幼兒能不能看電視
第15堂 教孩子放長線釣大魚──培養孩子自制的能力
第16堂 別把孩子的話說光了──教寶寶說話的方法
第17堂 愈是理直愈要氣和──讓孩子學習優雅的語言
第18堂 因為不會說,所以發脾氣──教寶寶說、等寶寶想
第19堂 天生我材大不同──談視覺、聽覺與觸覺型的孩子
第20堂 學習作個最佳導師──如何多元發展孩子視覺、聽覺和觸覺的能力
第21堂 吃飯是件大事(1)──孩子用餐的禮貌和禁忌
第22堂 吃飯是件大事(2)──孩子用餐的禮貌和禁忌
第23堂 別逼你的孩子撒謊──談誠實教育
第24堂 別教魚去爬樹──談孩子隱藏的才能
第25堂 讓你的孩子變得更聰明──談加強記憶的方法
第26堂 放在心上不易忘──事半功倍的讀書方法
第27堂 用靈活的方式加強記憶──談活學活用的技巧
第28堂 當他的良心不見了──當孩子進入青春期
第29堂 換個位子,換個腦袋──談換位思考的教育方法
第30堂 我愛故我在──談青春期孩子的愛人與自愛
第31堂 別把自己氣得腦中風──責備孩子的技巧
第32堂 你的孩子睡夠了嗎?──談青春期孩子的睡眠
第33堂 如果家裡失火了──談家庭教育
第34堂 是執法還是出氣?──談體罰(1)
第35堂 體罰是條不歸路──談體罰(2)
第36堂 你家有個斜槓少年嗎?──談孩子的課外活動
第37堂 孩子有資格談戀愛嗎?──談青春期孩子的早戀
第38堂 一石總要二鳥,一魚最好兩吃──談用時間的方法
第39堂 你準備好第二次斷奶了嗎?──談孩子後青春期的親子關係
第40堂 每個孩子都該被肯定──結語
第2堂 房東逼你搬家了──寶寶被生下的時候,會不會很緊張?
第3堂 拍拍、抱抱、搖搖、走走──為什麼一不抱,寶寶就哭
第4堂 別把寶寶關禁閉──嬰兒床最好放在哪裡
第5堂 愛的催眠曲──當寶寶哭鬧的時候
第6堂 需要媽媽關愛的眼神──寶寶從出生就追尋媽媽的影子
第7堂 別讓孩子贏在起跑點,卻輸在終點──孩子提早入學好嗎?
第8堂 幫助孩子的大腦開發──為什麼要多跟孩子說話、講故事
第9堂 每個孩子都是語言和音樂的天才──抓住寶寶最佳的學習時機
第10堂 讓寶寶用畫說故事──畫畫是兒童的另一種語言
第11堂 如果霜淇淋掉在地上──給學齡前孩子健康的人格教育
第12堂 天底下不是只有你最大──教孩子遵守遊戲規則
第13堂 沒戴安全帽就不能玩滑板──對孩子生活習慣的嚴格調教
第14堂 電視卡通!哄娃神器──幼兒能不能看電視
第15堂 教孩子放長線釣大魚──培養孩子自制的能力
第16堂 別把孩子的話說光了──教寶寶說話的方法
第17堂 愈是理直愈要氣和──讓孩子學習優雅的語言
第18堂 因為不會說,所以發脾氣──教寶寶說、等寶寶想
第19堂 天生我材大不同──談視覺、聽覺與觸覺型的孩子
第20堂 學習作個最佳導師──如何多元發展孩子視覺、聽覺和觸覺的能力
第21堂 吃飯是件大事(1)──孩子用餐的禮貌和禁忌
第22堂 吃飯是件大事(2)──孩子用餐的禮貌和禁忌
第23堂 別逼你的孩子撒謊──談誠實教育
第24堂 別教魚去爬樹──談孩子隱藏的才能
第25堂 讓你的孩子變得更聰明──談加強記憶的方法
第26堂 放在心上不易忘──事半功倍的讀書方法
第27堂 用靈活的方式加強記憶──談活學活用的技巧
第28堂 當他的良心不見了──當孩子進入青春期
第29堂 換個位子,換個腦袋──談換位思考的教育方法
第30堂 我愛故我在──談青春期孩子的愛人與自愛
第31堂 別把自己氣得腦中風──責備孩子的技巧
第32堂 你的孩子睡夠了嗎?──談青春期孩子的睡眠
第33堂 如果家裡失火了──談家庭教育
第34堂 是執法還是出氣?──談體罰(1)
第35堂 體罰是條不歸路──談體罰(2)
第36堂 你家有個斜槓少年嗎?──談孩子的課外活動
第37堂 孩子有資格談戀愛嗎?──談青春期孩子的早戀
第38堂 一石總要二鳥,一魚最好兩吃──談用時間的方法
第39堂 你準備好第二次斷奶了嗎?──談孩子後青春期的親子關係
第40堂 每個孩子都該被肯定──結語
書摘/試閱
當他的良心不見了──當孩子進入青春期
我們的孩子,經過嬰幼兒時期、學齡前時期,進入小學,接著就到達一個很讓父母頭痛的階段了,也就是「青春期」。
如果倒退四十年,青春期大約是從初中開始,但是現在營養好、發育好,加上資訊發達,網上有不少催人早熟的東西。很多孩子才十歲,已經進入青春期。
慈母多逆兒?
什麼是青春期?每個有這種孩子的父母大概都會說,就是孩子開始跟你頂嘴了。也有些孩子雖然不頂嘴,但是會對大人做出很怪的表情。我記憶中有一陣子我母親總罵我說:「你再瞪!你再瞪!我把你眼珠子挖出來。」相信我那時候就會對我媽瞪眼。但是我也想,我的青春期不明顯,一是因為我母親當時已經很老了,沒什麼精神管我,她根本不知道我搞什麼鬼。另外是因為從一開始,只要我態度有一點不好,她就很嚴厲地警告我,讓我知道自制,沒有失控。
有句俗話「慈母多逆兒」。我想這主要是講孩子的青春期。如果你不能早早覺察,告訴你孩子:「注意你的態度喲!你最近有點不一樣了。就算你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也不能用這個態度表現!態度不好,你有理也是沒理!」那麼,當孩子叛逆的思想像潮水一樣湧來的時候,你就愈來愈難控制了。
青春期的特徵
我前面這一段話,其實已經形容了青春期的特徵。他們大了!他們有了自己的看法,而且那叛逆的衝動可能像潮水似的,很快地顯現出來。
他們大了!可不是嗎?十一、二歲的孩子,現在發育好,有的已經長得比媽媽高了,放到原始部落裡的社會,已經可以出去打獵、甚至打仗了。女孩子也幾乎已經可以生育,當媽媽了。他們當然大了!
大了!就該獨立,這是所有生物進化的道理。問題是你家孩子雖然不小了,但是他能獨立嗎?只怕連早上起床都還要你去三催四請,搞不好連打帶罵才起得來。起來之後又一副要死不活的樣子,垂著頭瞇著眼睛,坐在餐桌前發呆,他本來態度就不好,你說他兩句,他還有「起床氣」。搞不好,早餐也不吃,一摔門,走了!
問題也就在於他大了,很多方面獨立的條件都有了,卻不能獨立,他心裡有多矛盾哪!搞不好,他很想門一摔,真的離家出走,自己打天下去了,可是他們又知道辦不到,不敢走出去,這種矛盾就造成叛逆的表現。而且,這表現如果你不能早早覺察,設法約束他,他就愈來愈會頂撞你。
荷爾蒙在造反
我剛才說叛逆的表現會像潮水一樣湧來,也不是誇張,因為當孩子進入青春期,真正在他身體裡作祟的是荷爾蒙,那比什麼都強,你看看「發情期」的動物就知道了。平常很馴良的貓狗,到了發情期突然變了樣。他們可能一溜煙衝出門去,讓你找上一天一夜,急死了!更嚴重的是牠們可能情緒不穩,莫名其妙地咬你一口。牠們還會像發情的鹿,冷不防狠狠頂你,再不然跟別的鹿對撞。
青春期的孩子不是一樣嗎?他們一溜煙跑了!他們跟你衝突,一副要咬你的樣子,他們還可能爭凶鬥狠,在外面惹事。
為了說得清楚一點,讓我把青春期孩子的特點,和應付他們的方法,一點一點列出來:
青春期的特質:追求身體和思想上的獨立
我的一個美國女學生說得好,她說:「我現在覺得媽咪不再是媽咪,她只是個普通人。」以前父母說什麼,孩子不太會有意見,多半認為爸爸媽媽是對的。但是當你發現孩子不再這麼容易唬,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就算嘴上不說,也露出不苟同的表情,就八成進入青春期了!
是啊!孩子大了,小學高年級,或者上初中了。他們電腦的功力,恐怕都在父母之上了。「憑什麼事事都聽你的。你本來就是普通人,你是人,我也是人,人人平等!」
有時候孩子不同意你,對你做出不屑的表情,足可以把你氣死。但是我建議你先別冒火,你可以用比較民主的方法,對孩子說:「你好像有你的想法。」(記住!你要注意講話技巧,不要硬著來,說:「怎麼樣?你好像不同意?」)你要尊重孩子,說:「那麼說出來聽聽,說不定你更有道理。」
這時候,他可能確實說出一番道理。對的,你叫好;不對的,你可以跟他討論。想獨立的孩子,最希望你把他當大人看,你可以藉機會知道他心裡怎麼想。這比他一百個不同意,卻不說,跟你暗著對抗好得多!
還有個可能,是你要他說,他卻不說。這八成因為他沒道理好講,知道講不過你。這時候你別諷刺他說:「你沒理說了對不對?」你反而可以緩和一下,說:「你想想吧!想好了再說給我聽!」
這樣做,表現了你對他的尊重,給了他發表自己看法的機會,場面多半不會太難看。尤其是當你發現孩子剛有叛逆的表情的時候,這樣對待他,親子溝通更會往理性上發展。
不講理就是不講理
儘管我說往理性上發展,但是父母也要有個心理準備,就是青春期的孩子可能不講理。為什麼不講理?我引用我兒子劉軒大學時候對我說的一段話,你就懂了!
劉軒說:「我高中為什麼叛逆?你說東我就要說西,你說黑,我就要說白。我知道都是你對,但就算我是錯的,也讓我錯幾次吧!」
青春期的孩子會存心跟父母唱反調,目的很簡單!表示他們有他們的看法。他們可能變得很客觀,胳臂朝外彎,居然不向著爸爸媽媽,反而為外人講話。意思是他們能夠獨立思考,不再是父母的「應聲蟲」。
同樣的原因,青春期的孩子比較會有反社會的行為,他們不一定對,卻為反對而反對,為顯示他們自己有不同想法而反對。碰上這樣的情況,你的應對方法就是「讓他說」。搞不好他發表完了,你聽完了,他就滿意了。
但是如果他說的實在不對,只要父母有理,還是得講清楚,因為年輕人衝動,事情常想得不周全。你點他一下,他或許就能想通。而且就算他要面子,不在你前面認錯,也會私下改變想法。我兒子在青春期,有一次跟我辯,一副他對的樣子,氣呼呼地回他房間了。過沒多久,我經過他房間,聽見他正跟同學講電話,談的正是我講的道理。
青春期的孩子要獨立思考,也要自己作主。他們常常跟父母衝突,就因為他們雖然能思考,卻不能作主,什麼事都得等父母決定。如果你為他做的決定,總是跟他想的不一樣,就容易產生衝突。
今天你作一回爸爸媽媽
這時候作父母的人不必硬來,而可以軟來。既然孩子要自己作主,他大了,有他的想法,就由他決定吧!
最好的方法是讓孩子「換位思考」。舉個例子,我兒子念高中的時候,有一天我聽他對媽媽說:「明天我們的音樂劇演出結束,大家要在曼哈頓狂歡慶祝,會晚一點回來。」
「晚一點是幾點?」我太太問兒子。
「天亮!」
「什麼?天亮?不准去!」我太太反對,兒子也立刻急了!說:「音樂劇都是我作的曲,我怎麼能不去?大家都會去!」
我太太更急了,說:「大家去死你也去死?」
這時候我過去,但是換了個方法。我說:「剛才好像聽說你們的音樂劇是你作的曲?哇!不簡單!不簡單!你是頭號功臣啊!大家慶祝,你當然不能缺席。」
我兒子一愣,大概心想:「今天爸爸怎麼吃錯藥了?」
不過,我接著說:「天亮回來,會不會太晚了?這樣吧!你客觀地想想,如果你是爸爸媽媽,我是你,說要搞到天亮才回家,你會不會同意?」
我又強調了一次:「你決定!但是你要客觀喲!如果你是我們,你會不會同意?客觀!要客觀!」
我兒子想了想,支支吾吾地說:「大概不會同意。」
這時候我還裝不服氣:「你怎麼能不同意呢,是我作的曲,我一定得去啊!」接著我又強調了兩次:「你要客觀喲!客觀喲!」
我兒子又聳聳肩說:「因為爸爸媽媽不放心,曼哈頓晚上不安全。」
「這就是了!」於是我們折衷,他可以慶祝到晚一點,但是不能搞到那麼晚。
這就是「換位思考」,既然孩子有思想,很客觀,要作主,就讓他客觀地想想。
我們的孩子,經過嬰幼兒時期、學齡前時期,進入小學,接著就到達一個很讓父母頭痛的階段了,也就是「青春期」。
如果倒退四十年,青春期大約是從初中開始,但是現在營養好、發育好,加上資訊發達,網上有不少催人早熟的東西。很多孩子才十歲,已經進入青春期。
慈母多逆兒?
什麼是青春期?每個有這種孩子的父母大概都會說,就是孩子開始跟你頂嘴了。也有些孩子雖然不頂嘴,但是會對大人做出很怪的表情。我記憶中有一陣子我母親總罵我說:「你再瞪!你再瞪!我把你眼珠子挖出來。」相信我那時候就會對我媽瞪眼。但是我也想,我的青春期不明顯,一是因為我母親當時已經很老了,沒什麼精神管我,她根本不知道我搞什麼鬼。另外是因為從一開始,只要我態度有一點不好,她就很嚴厲地警告我,讓我知道自制,沒有失控。
有句俗話「慈母多逆兒」。我想這主要是講孩子的青春期。如果你不能早早覺察,告訴你孩子:「注意你的態度喲!你最近有點不一樣了。就算你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也不能用這個態度表現!態度不好,你有理也是沒理!」那麼,當孩子叛逆的思想像潮水一樣湧來的時候,你就愈來愈難控制了。
青春期的特徵
我前面這一段話,其實已經形容了青春期的特徵。他們大了!他們有了自己的看法,而且那叛逆的衝動可能像潮水似的,很快地顯現出來。
他們大了!可不是嗎?十一、二歲的孩子,現在發育好,有的已經長得比媽媽高了,放到原始部落裡的社會,已經可以出去打獵、甚至打仗了。女孩子也幾乎已經可以生育,當媽媽了。他們當然大了!
大了!就該獨立,這是所有生物進化的道理。問題是你家孩子雖然不小了,但是他能獨立嗎?只怕連早上起床都還要你去三催四請,搞不好連打帶罵才起得來。起來之後又一副要死不活的樣子,垂著頭瞇著眼睛,坐在餐桌前發呆,他本來態度就不好,你說他兩句,他還有「起床氣」。搞不好,早餐也不吃,一摔門,走了!
問題也就在於他大了,很多方面獨立的條件都有了,卻不能獨立,他心裡有多矛盾哪!搞不好,他很想門一摔,真的離家出走,自己打天下去了,可是他們又知道辦不到,不敢走出去,這種矛盾就造成叛逆的表現。而且,這表現如果你不能早早覺察,設法約束他,他就愈來愈會頂撞你。
荷爾蒙在造反
我剛才說叛逆的表現會像潮水一樣湧來,也不是誇張,因為當孩子進入青春期,真正在他身體裡作祟的是荷爾蒙,那比什麼都強,你看看「發情期」的動物就知道了。平常很馴良的貓狗,到了發情期突然變了樣。他們可能一溜煙衝出門去,讓你找上一天一夜,急死了!更嚴重的是牠們可能情緒不穩,莫名其妙地咬你一口。牠們還會像發情的鹿,冷不防狠狠頂你,再不然跟別的鹿對撞。
青春期的孩子不是一樣嗎?他們一溜煙跑了!他們跟你衝突,一副要咬你的樣子,他們還可能爭凶鬥狠,在外面惹事。
為了說得清楚一點,讓我把青春期孩子的特點,和應付他們的方法,一點一點列出來:
青春期的特質:追求身體和思想上的獨立
我的一個美國女學生說得好,她說:「我現在覺得媽咪不再是媽咪,她只是個普通人。」以前父母說什麼,孩子不太會有意見,多半認為爸爸媽媽是對的。但是當你發現孩子不再這麼容易唬,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就算嘴上不說,也露出不苟同的表情,就八成進入青春期了!
是啊!孩子大了,小學高年級,或者上初中了。他們電腦的功力,恐怕都在父母之上了。「憑什麼事事都聽你的。你本來就是普通人,你是人,我也是人,人人平等!」
有時候孩子不同意你,對你做出不屑的表情,足可以把你氣死。但是我建議你先別冒火,你可以用比較民主的方法,對孩子說:「你好像有你的想法。」(記住!你要注意講話技巧,不要硬著來,說:「怎麼樣?你好像不同意?」)你要尊重孩子,說:「那麼說出來聽聽,說不定你更有道理。」
這時候,他可能確實說出一番道理。對的,你叫好;不對的,你可以跟他討論。想獨立的孩子,最希望你把他當大人看,你可以藉機會知道他心裡怎麼想。這比他一百個不同意,卻不說,跟你暗著對抗好得多!
還有個可能,是你要他說,他卻不說。這八成因為他沒道理好講,知道講不過你。這時候你別諷刺他說:「你沒理說了對不對?」你反而可以緩和一下,說:「你想想吧!想好了再說給我聽!」
這樣做,表現了你對他的尊重,給了他發表自己看法的機會,場面多半不會太難看。尤其是當你發現孩子剛有叛逆的表情的時候,這樣對待他,親子溝通更會往理性上發展。
不講理就是不講理
儘管我說往理性上發展,但是父母也要有個心理準備,就是青春期的孩子可能不講理。為什麼不講理?我引用我兒子劉軒大學時候對我說的一段話,你就懂了!
劉軒說:「我高中為什麼叛逆?你說東我就要說西,你說黑,我就要說白。我知道都是你對,但就算我是錯的,也讓我錯幾次吧!」
青春期的孩子會存心跟父母唱反調,目的很簡單!表示他們有他們的看法。他們可能變得很客觀,胳臂朝外彎,居然不向著爸爸媽媽,反而為外人講話。意思是他們能夠獨立思考,不再是父母的「應聲蟲」。
同樣的原因,青春期的孩子比較會有反社會的行為,他們不一定對,卻為反對而反對,為顯示他們自己有不同想法而反對。碰上這樣的情況,你的應對方法就是「讓他說」。搞不好他發表完了,你聽完了,他就滿意了。
但是如果他說的實在不對,只要父母有理,還是得講清楚,因為年輕人衝動,事情常想得不周全。你點他一下,他或許就能想通。而且就算他要面子,不在你前面認錯,也會私下改變想法。我兒子在青春期,有一次跟我辯,一副他對的樣子,氣呼呼地回他房間了。過沒多久,我經過他房間,聽見他正跟同學講電話,談的正是我講的道理。
青春期的孩子要獨立思考,也要自己作主。他們常常跟父母衝突,就因為他們雖然能思考,卻不能作主,什麼事都得等父母決定。如果你為他做的決定,總是跟他想的不一樣,就容易產生衝突。
今天你作一回爸爸媽媽
這時候作父母的人不必硬來,而可以軟來。既然孩子要自己作主,他大了,有他的想法,就由他決定吧!
最好的方法是讓孩子「換位思考」。舉個例子,我兒子念高中的時候,有一天我聽他對媽媽說:「明天我們的音樂劇演出結束,大家要在曼哈頓狂歡慶祝,會晚一點回來。」
「晚一點是幾點?」我太太問兒子。
「天亮!」
「什麼?天亮?不准去!」我太太反對,兒子也立刻急了!說:「音樂劇都是我作的曲,我怎麼能不去?大家都會去!」
我太太更急了,說:「大家去死你也去死?」
這時候我過去,但是換了個方法。我說:「剛才好像聽說你們的音樂劇是你作的曲?哇!不簡單!不簡單!你是頭號功臣啊!大家慶祝,你當然不能缺席。」
我兒子一愣,大概心想:「今天爸爸怎麼吃錯藥了?」
不過,我接著說:「天亮回來,會不會太晚了?這樣吧!你客觀地想想,如果你是爸爸媽媽,我是你,說要搞到天亮才回家,你會不會同意?」
我又強調了一次:「你決定!但是你要客觀喲!如果你是我們,你會不會同意?客觀!要客觀!」
我兒子想了想,支支吾吾地說:「大概不會同意。」
這時候我還裝不服氣:「你怎麼能不同意呢,是我作的曲,我一定得去啊!」接著我又強調了兩次:「你要客觀喲!客觀喲!」
我兒子又聳聳肩說:「因為爸爸媽媽不放心,曼哈頓晚上不安全。」
「這就是了!」於是我們折衷,他可以慶祝到晚一點,但是不能搞到那麼晚。
這就是「換位思考」,既然孩子有思想,很客觀,要作主,就讓他客觀地想想。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本週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