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定價:58 元
定價
:NT$ 348 元優惠價
:87 折 303 元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收錄作者近十年來有關樂府學的研究成果,分為三編。上編“音樂文化篇”,主要論述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朝廷音樂文化建設、雅俗音樂文化交流以及相和歌、清商三調、“北狄樂”等音樂類別的發展與變遷。中編“傳播與媒介篇”,主要探討漢魏六朝時期儀式歌辭、娛樂歌辭的音樂傳播方式及其文化功能,樂府歌辭由音樂媒介向紙本媒介轉化的歷史過程及其對詩歌史的意義。下編“創作與體制篇”,主要論述樂府詩的勸世精神、生成模式及體制特徵,文人擬樂府的創作模式、用調特點,漢魏六朝歌詩觀與徒詩觀的歷史演變及其詩歌史意義。全書內容涉及漢魏六朝時期的音樂類別及文化活動、樂府詩傳播方式及媒介變遷、樂府詩創作模式及體制特徵等諸多問題,重點論述了樂府詩的音樂背景、文化功能、傳播接受等問題,特別關注傳播媒介轉向對樂府詩體式建構的意義和詩歌史價值。三編內容既各有側重又互為關聯,整體上構成了對漢魏六朝樂府詩的多維度、立體化考察。
作者簡介
吳大順,男,苗族,1968年3月出生,湖南省保靖縣人,文學博士(後)。現任廣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古代文學、文學傳播學研究。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湖南省社科基金等課題,在《光明日報》《山東大學學報》《鄭州大學學報》《東南大學學報》《中南民族大學學報》等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0佘篇,出版學術專著3部,其中《歐梅唱和與歐梅詩派研究》獲湖南省第十屆社科成果三等獎,《魏晉南北朝樂府歌辭研究》獲湖南省第十一屆社科成果三等獎,博士論文《魏晉南北朝音樂文化與歌辭研究》獲江蘇省優秀博士論文。
目次
上編:音樂文化篇
從相和歌到清商三調――魏晉娛樂音樂的發展變遷
論東晉民間俗樂的發展變遷
論“北狄樂”的發展與變遷
《明君曲》考述
論東晉僑、土世族文化交流與音樂文化構建
梁武帝音樂文化活動與梁代宮體詩
中編:傳播與媒介篇
論漢魏六朝儀式歌辭的文化功能與傳播特點
從《長安有狹斜行》到《三婦豔》歌辭的流變看清商三調在南朝的演進
吳歌西曲傳播與南朝詩風嬗變
魏晉南北朝文人歌辭的演唱及其文化功能
魏晉南北朝文人歌辭傳播與詩歌史意義
漢魏詩歌交叉傳播與“古詩十九首”性質及年代的爭論
漢魏六朝紙張發明與書寫進程考論
下編:創作與體制篇
論漢樂府的勸世精神
論漢樂府的生成模式及其體制特徵
曹操擬樂府與建安風骨的發生
曹植擬樂府的創作模式及其詩歌史意義
論樂府古題《豫章行》及其流變
南朝文人歌辭用調及其特點
“詩與歌別”觀念與漢魏六朝詩歌衍變
後記
從相和歌到清商三調――魏晉娛樂音樂的發展變遷
論東晉民間俗樂的發展變遷
論“北狄樂”的發展與變遷
《明君曲》考述
論東晉僑、土世族文化交流與音樂文化構建
梁武帝音樂文化活動與梁代宮體詩
中編:傳播與媒介篇
論漢魏六朝儀式歌辭的文化功能與傳播特點
從《長安有狹斜行》到《三婦豔》歌辭的流變看清商三調在南朝的演進
吳歌西曲傳播與南朝詩風嬗變
魏晉南北朝文人歌辭的演唱及其文化功能
魏晉南北朝文人歌辭傳播與詩歌史意義
漢魏詩歌交叉傳播與“古詩十九首”性質及年代的爭論
漢魏六朝紙張發明與書寫進程考論
下編:創作與體制篇
論漢樂府的勸世精神
論漢樂府的生成模式及其體制特徵
曹操擬樂府與建安風骨的發生
曹植擬樂府的創作模式及其詩歌史意義
論樂府古題《豫章行》及其流變
南朝文人歌辭用調及其特點
“詩與歌別”觀念與漢魏六朝詩歌衍變
後記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