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丟自己的你,過得有點辛苦吧
商品資訊
商品簡介
致被掩蓋的自己──
我們都有堅強癮、獨立癮、付出癮、懂事癮,
而忘了真正的自己
你是不是,努力朝著大家眼裡那個優秀的樣子前進?
可能也曾經,害怕別人看你的眼光中出現質疑。
選擇扮演一個獲得成就感的角色,
不顧內心的黑洞在壓抑當中不斷擴大,
然後,讓自己徹底消失。
但其實,
你並不需要成為某個更好的別人,
找回自己,從刪光別人開始。
★★ 名人推薦 ★★
村子裡的凱莉哥-親子部落客
林靜如-作家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順序依首字筆畫排列)
大家都說你要愛自己,
但如果你不知道真實的自己是什麼模樣,
更可能在不知道什麼時候,早就弄丟了自己,
那麼,你要如何才懂得愛自己?
在長大的過程中,可能甚至直到現在,我們會感到無力迷茫,深深活在別人的眼光中,傲慢又自卑,害怕自己不夠優秀。不安和壓力成為一種常駐的氛圍,蔓延在生活中。但「大家都差不多吧,生活就是這樣吧」,於是我們從未下定決心做出真正的改變,最多只是做些修修補補的調整。
關於糾結拉扯
你要麼站起來跑,或者累了就躺下來好好休息。但很多人不,很多人既不跑也不躺下來安心休息,他們選擇蹲著。
關於角色
我們有許多角色包袱,像是我是一個媽媽、老闆、員工……當我們認同自己的某個角色時會完全失去平衡,把所有關於自我的形象都投射在那個角色上,完全忽略了本體的價值,而把所有的價值感的來源都寄託在所扮演的角色上。
關於關係
對方覺得對不起你,可能會加倍對你好,但你得到的終究只是補償而不是愛,補償的時候親密的感覺就離開了。在關係中,愧疚感和親密感你只能選一個,這兩種感覺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
關於放下抗拒、練習接納
在發生事情的當下,及時覺知自己的情緒,轉化批判的念頭。告訴自己「對方有這樣的情緒是可以的,情緒維持很久也是可以的」、「我因為對方的情緒而變得煩躁也是可以的」、「每個人都可以有煩躁情緒,都可以表達自己情緒」……
作者簡介
心理諮商師,資深溝通訓練專家,幸福心理學專家與關係教練。身心平衡生活的實踐者,極限運動的愛好者。文章常發表於各大知名百萬粉絲平台,同時也是多家自媒體平台簽約作家。
目次
Chapter 1 看懂自己,你的人生才真正開始
愛自己之前,先了解自己
・如果不年輕,我們就不會犯錯嗎?
・潛意識裡的自卑感與我們所擁有的相貌和財富無關
・會控制我們的,都是我們不了解的東西
刪光別人,才能看到真正的自己
・你在為別人而活,還是為自己而活
・刪除對別人眼光的依賴,才可以真正面對自己
什麼是真正的自己
・戴著人格面具的圓圓們
・你以為的「自己」,也許並不是你
你並不需要成為某個更好的別人
・期待自己變得更好,並不能讓自己變得更好
・真正的力量只來自享受此刻的自己
幫你接近自己的「虛擬死亡」練習
Chapter 2 接納帶來自由和力量
減少內在消耗,停止糾結
・為什麼你會覺得「累得要死」
・透過人格三層圈了解自己的本質
要前往一個更好的方向,並不需要否認現在
・放下愧疚模式,是提升能量的前提
・愧疚除了會降低自己的能量之外沒有任何意義
接納真實的自我
・我們對他人的批判,追根究柢都來自自我批判
・我們最不喜歡自己的時候,也是最沒有力量的時候
愛是提升力量最好的途徑,尤其是對自己的愛
・對自己的愛,從自我接納開始
・當你不害怕失去時,才能真正得到
幫你改掉壞習慣的接納練習
Chapter 3 明白你是誰,你想要什麼
內心越不穩定,越期待環境穩定
・內在力量不夠,令我們跌入環境失控的循環
・批判是削弱內在力量最有效的方式
・批判別人和批判自己,本質上沒有區別
你在服務你的角色,還是讓角色服務你?
・你是誰?
・找到自我與角色的平衡
不要被你的創造物挾持
・如果沒有成功,你的歸依之處在哪裡?
・所有你的創造物都只是階段性地陪伴你
看不清自己想要什麼,就會變得軟弱無力
・力量來自於為自己的感受和選擇負全責
・自己越缺乏力量,就會對他人越依賴
敢拒絕才能真正承擔
・把責任推出去時,也把內在的力量推出去了
・從始至終對自己的選擇負全責
Chpater 4 教會你身邊的人如何愛你
面對自己的需要而不是粉飾它
・被壓抑的需要並不會憑空消失
・敢於承認和面對自己的需要,你才變得真實有擔當
教會你身邊的人如何愛你,是你的責任
・及時且清晰地表達自己的需要和邊界
・你的期待在對方的能力範圍之內嗎?
愛是累積來的,不愛也是
・真正自信自愛的人才可以在關係中平衡
・完整人格的形成,需要先天和後天的條件
・如何面對指責,取決於你的選擇
你獲得的愛,取決於你感受愛的能力
・你如何看待自己,決定了你可以感受到多少愛
・學會愛自己,才能把自己內在的黑洞補上
Chapter 5 你只會成為你相信的樣子
改變人生就是改變能量
・做事的人的能量狀態決定事情的結果
・你處於怎樣的狀態就會吸引與之相配的事物
把昨天放下,你才有可能來到今天
・歷史是可以被改變的嗎?
・當你真的把昨天放下,才有可能來到今天
・所有改變的前提都源於看到和接納
人生那麼長,停一下又何妨
你不會成為你想要的樣子,你只會成為你相信的樣子
・改變自己就是改變那些我們習慣體驗的感受
・破譯你的原始碼,創造一個全新的世界
保持能量的穩定和提升能量同樣重要
・情緒是有慣性和拉扯力的
・對待細微事務的態度才是影響感覺的關鍵
・重塑你的新世界
・你的注意力在哪裡,你的世界就在哪裡
・想要改變外部世界時,必須先改變內在世界
Chapter 6 和這個世界談戀愛
越證明越失去
・「我執」心太強,就容易被外部的人、事、物影響
・完全專注於當下時,力量是無限的
真正成熟,就會對世界充滿希望和熱情
・所有對外部的失望都源自對自己的失望
・勇士敢於面對自己的恐懼,而懦夫會否認和粉飾它
拿出勇氣真實地面對自己
・越是不敢面對,無力感就越真實
・忘掉你所知道的一切,去體驗無數種可能
Invictus 不可征服
你要做的不是索取幸福,而是練習幸福
・你在練習什麼,就會精通什麼
・精通幸福的練習,讓你變得完整而強大
成熟地面對分離是力量和智慧的表現
・謝謝你曾經來過我的生命裡
・如果有些關係注定了要分離,那麼就好好告別
・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應該是你成長的阻礙
書摘/試閱
接納真實的自我
S的父母最常對S說的是:「你這樣別人看到了會怎麼說?」她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做事要多想想,不要衝動,不要給別人添麻煩。青春期時她也抗爭過叛逆過,不過被父母壓下去了。在父母眼裡,S也算爭氣,考上了國立大學,畢業沒多久就找到一份還不錯的工作,也夠努力,不到三年就升職了兩次。
到了適婚年齡一直沒有戀愛,於是她就配合父母安排相親。父母喜歡那種踏實、有經濟基礎、老實卻無趣的男人,只能一起吃一頓不鹹不淡、沒話找話的飯,無聊尷尬到爆棚,飯剛一吃完她就得找個理由匆忙離開,實在沒有動力再多待一分鐘。
這種類型的男人前前後後見了好幾個,她實在是提不起半點興趣。S爸媽身邊的適齡單身男庫存基本上已經沒有了。最後媽媽的同事毛遂自薦家裡一個剛剛回國不久的遠房外甥小唐。
他們在飯局上相談甚歡,小唐對S印象很好,吃完飯不捨得馬上分開,小唐說,我們走走吧,S同意了。走著走著經過一個公車站,小唐一把抓起S的手就跳上了一輛剛停下來的公車。
S錯愕不已,這是要去哪?小唐說,我也不知道,管它的,你就陪我坐坐公車來個一日遊吧!S整個人都傻了,她第一次意識到,人竟然還可以這麼活!還可以這麼隨性自在,無拘無束!
就在那一刻S愛上了小唐。他們戀愛了。
後來他們戀情發展得很順利,很快結婚生子。我認識S是在他們相識的第三年,這時他們的孩子快一歲了。她來找我是因為覺得她的婚姻快撐不下去了,他們現在有很多爭吵。而現在S最無法忍受小唐的地方就是這個男人實在是太不負責任、太隨性了。
她最希望小唐改變的就是做事情能有計劃一些,多考慮一下別人的感受,不要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她覺得現在跟小唐在一起好疲憊,她要承擔很多,而小唐也覺得很累,他覺得自己已經為這個家改變很多了,但S似乎都不滿意。S也很困惑,為什麼小唐當初最吸引她的地方,現在卻成了她最厭棄的部分。
每個會吸引我們的人,身上都有一些可以填補我們內心空洞的特質,要麼是我們壓抑的、不敢做出來的,要麼是我們對自己有不滿,希望對方來補充的。
比如:嫌自己木訥內向的,就會被活潑風趣的人吸引;討厭自己拖延不積極的,就會被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人吸引;覺得自己太浮躁易變的,就會被沉靜踏實的性格吸引;覺得自己學歷低、成績不優秀的,就特別想找個高學歷的優等生。反之亦然。
這種吸引和選擇往往發生在潛意識裡,在人們根本沒有覺知的時候就發生了。所以我們常常覺得愛情是莫名其妙的,似乎我們愛上誰是毫無規律、隨機發生的。
其實如果你無法決定你會愛上誰,是因為你還沒有力量決定自己是誰。你不知道怎麼會愛上這個人,是因為你也並不了解自己。
而我們無法接納別人的核心原因也是我們尚未完全接納自己。
同時,這些部分被我們壓抑是因為有一個「內在父母」在評價它,不允許它呈現。
比方說,覺得隨性而活就是自私,就是不負責任。所以我們的內在就對同一個部分有很矛盾的兩股力量:又渴望又抗拒。
我們對他人的批判,追根究柢都來自自我批判
這個世界上那些喜歡批判他人的人,心境都是很複雜的,又批判又渴望,又羨慕又厭惡。因為對方活出了我們一直想活卻無法活出的特質。
所以當關係變得更親密時,我們如果不了解自己內在的動力,就很難意識到我們對自己身邊最親密的人所不滿的,只不過是投射到關係中的自身人格中不同的兩個部分的矛盾態度。
而所有的不滿,如果我們對此觀察得更為仔細和誠實的話,會發現我們對這個部分的感受是相當複雜的,是「羨慕忌妒恨」的。內在有個部分會說:「家裡亂糟糟的時候,憑什麼你可以視而不見,我就看著心煩,然後強迫自己收拾。我也想偷懶,但是我做不到像你那麼心安理得;我也有自己的需要,但我沒辦法像你那樣肆無忌憚地表達;我也想隨性而為,但我就是有很多擔心和失控感,做不到你這麼灑脫。」
所以我們對他人所有批判的部分,是因為在內心深處有渴望,因為對方活出了自己一直渴望卻又不敢活出來的部分。
所有的親密關係都是很好的鏡子,無論對方是伴侶、孩子、重要的合作夥伴、親密的朋友⋯⋯我們看到對方的樣子,可以很精準地反映出我們人格底層的這些又渴望又批判,各種相互矛盾相互拉扯的信念系統。
那些我們對別人的批判,事實上都只是我們對自己的批判,差別只是你自己是否意識到、是否承認。如果你可以真正接納對方是自由的、是可以這樣的,就會發現所有的批判都只不過是頭腦的把戲,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所積留下來的信念系統的一種對外反射,都是很個人化的。當然,當事人通常不會認為這是個人化的,因為每個給出批判的人都認為自己代表的就是真理。
而我們給出的所有批判自己會第一個感受到,同時這股批判的能量傳遞出去最後也一定會回到自己身上。
社會人格是我們的養育者的價值觀,以及成長過程中,社會文化的價值觀滲透進個體所構成的信念體系。比如S的信念就是:得到別人的認可很重要,絕對不要給別人添麻煩,不要和別人不一樣。所以她長大後總在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總在無意識地壓抑和忽略自己的需要去成為別人心中優秀的樣子。
在S內心深處,對「隨心所欲地為自己而活」有著非常大的渴望和嚮往。但是她的社會人格不允許她這麼做,所以當她遇見小唐時,就會被對方身上那種隨心所欲、自由自在的特質所吸引。所以她愛上小唐這樣的男人,是必然會發生的事。而她會討厭小唐這樣的男人也是必然的,只要她一天沒有和自己內在的陰影和解,她就不可能跟這個男人和解。
我們最不喜歡自己的時候,也是最沒有力量的時候
關係是一面很好的鏡子,我們看到對方的樣子,可以很精準地反映出我們人格底層的這些又渴望又批判,各種相互矛盾相互拉扯的信念系統。
F小時候家裡條件不算很好,平時吃的喝的都很節儉。有一次F的奶奶過六十大壽,媽媽做了很多平時吃不到的好菜,F一邊看著一邊不斷吞口水。那一年F不到五歲,看到桌上的雞腿,實在太想吃了,就爬上椅子伸手想拿,在旁邊忙碌的媽媽看到了,提起鍋鏟狠狠地拍下去,她的小手立刻紅腫起來。媽媽罵道:「你懂不懂禮貌,長輩都沒上桌,你怎麼敢隨便拿桌上的菜!你這樣別人會說你沒家教,給我滾下去!」F整個人都愣住了,默默地收回了手。
那一刻,她第一次強烈地意識到不能自己想要什麼就要什麼,滿足自己的需要是不對的。
而在她的成長過程中,無論是母親還是父親,給她最多的耳提面命就是要懂事,不要和別人不一樣。言談舉止要得體,不要做出格的事情,不要給別人添麻煩。她早已把這些外部對自己的教育和影響內化成自己人格的一部分了,所以F長大以後,成為一個乖女孩,特別會察言觀色、善解人意。
但問題就在於,那個想要為自己而活、想要滿足自己需要的部分並不會因為自我說服就消失,這股力量只是被強行壓抑下來,不斷地被批判和否定,被我們的社會人格認為是「不好的」、「自私的」、「不負責任的」。這個部分雖然真實存在,但卻一直沒機會真正被允許自由表達,所以這股力量總試圖找到機會。這也是很多人生活中總會有那麼多矛盾和糾結的部分,就是因為有太多自己的陰影不被接納,兩股力量不斷交戰、拉扯。
每個人內心深處那些不想面對、不想承認、不願接納的部分,就是陰影人格。它們每時每刻都在和社會人格爭戰,令我們的內在不斷自我消耗。
F來到我的工作坊是因為她的婚姻和生活出了很多問題,她總是把自己搞得很累,有時別人請她幫忙,尤其是主管和長輩,即使自己有很多事,心裡不情願,也會答應。沒有力量說不,內心深處總在意如果拒絕別人,別人會怎麼看自己。
雖然她所有的同事和朋友都公認她是「好人」,但她在伴侶和家人面前卻非常情緒化。她發現自己越來越不快樂,總在證明和討好,而且她也覺得自己越來越不喜歡自己。
F雖然對同事和朋友都總是客客氣氣的,幾乎有求必應,但是對家人,尤其是對老公和孩子卻總是缺乏耐心,而且常常是前半段強壓著怒火,好聲好氣的,突然沒有預兆地就爆發了。雖然她知道這樣不好,但根本就停不下來。直到有一天孩子突然對著她大吼:「你就只會兇我,你對所有人都比對我好,你到底是對他們假好還是真心討厭我?」
那一刻,F完全愣住了,最後終於發現她壓抑的情緒爆發的出口就是她的家人。
而所有那些未被滿足的渴望是絕不可能靠個人的意志被真正壓抑下來的,最後這股能量一定會爆發出來,要麼對外,在關係中呈現,要麼對內,在身體上表現出來。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是工作狂,我發現我每次休息如果連續超過兩天,就會感到不安,出現惶恐甚至罪惡感,即使我還在休息,還靠在沙發上看美劇,但是心裡那種踏實享受休息的感覺已經消失了。那種隱隱的不安和愧疚會蔓延出來,似乎這樣休息對不起誰,也不知道對不起誰,又好像誰都對不起,對不起團隊,對不起家人,對不起自己,對不起父老鄉親⋯⋯
所以我總把工作排得很滿,從來都不在意身體發出的警報,直到有一天,剛剛結束一個兩天的課程,我就莫名其妙地嘔吐,那一天從早到晚吐了五六次,當時家人和我自己都嚇壞了。因為我的父親和我外公都是患胃癌去世的(順便說一下,我父親就是一個公認的好人,最後把所有的情緒都壓抑到自己身體裡鬱積成病的),所以我們都有點擔心會不會和這個有關。
到了下午去醫院檢查,還好,胃部沒有任何問題,毛病出在頸椎上,我才知道我有頸椎問題,因為頸椎變形壓迫到神經引發嘔吐。當時醫生嚴肅地看著我說,你年紀輕輕怎麼頸椎問題這麼嚴重,馬上回去好好休息,記住平躺,平躺,哪裡也不要去!
於是我回家休息,在床上躺了幾天,我從沒那麼坦然地躺在那裡什麼也不做只是休息,而且還理直氣壯地指使家人把我想要的吃的喝的拿到床邊,那真是享受啊,毫無愧疚和負擔,因為我是「遵從醫囑」啊。那幾天真是我有史以來休息得最心無掛礙、最過癮、最滿足的一次。
後來我覺察這個過程,為什麼我只能借生病的機會才允許自己可以徹底休息,為什麼我不允許自己在健康的正常狀態下也可以好好休息。我才意識到那是我內心深處的一個人格陰影,我認為這就是「懶」,這是不可以的。我從小到大,即使是已經出社會開始工作,如果睡懶覺,就算是週末,我媽媽也會在旁邊碎念:「你怎麼這麼懶啊」、「年紀輕輕的就只會睡覺」、「你這樣以後有什麼出息」……
即使後來我已經結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和父母分開住了,但這個聲音已經內化了,就算只有我一個人,這個聲音也會在頭腦中響起,自我批判。那次頸椎出問題之後,我意識到,其實這次疾病完全是我的潛意識自己創造出來的,就是為了能讓我體驗這種完全放鬆休息的渴望。同時我也意識到,這事實上是十分危險的,如果我一直都抗拒這種渴望,並不斷地壓抑和忽視它,那麼未來可能我的潛意識會創造出更大的疾病讓自己「休息」。
所以在那一刻,我就做了一個決定:以後當我真正想休息的時候,就要放下所有的不配得和愧疚不安的感覺,允許自己心無掛礙地徹底地休息。
然而有意思的是,當我做到可以徹底享受休息時,由於休息的品質更高,我真正需要的休息時間反倒變得更少,而且重新進入工作狀態時,效率也更高。因為徹底自我滿足了,所以不會在工作時想著休息,而更容易享受工作本身,也更容易拿到成果。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