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情商管教: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可怕的抑鬱情緒(簡體書)
滿額折
情商管教: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可怕的抑鬱情緒(簡體書)
情商管教: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可怕的抑鬱情緒(簡體書)
情商管教: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可怕的抑鬱情緒(簡體書)
情商管教: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可怕的抑鬱情緒(簡體書)
情商管教: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可怕的抑鬱情緒(簡體書)
情商管教: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可怕的抑鬱情緒(簡體書)
情商管教: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可怕的抑鬱情緒(簡體書)
情商管教: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可怕的抑鬱情緒(簡體書)
情商管教: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可怕的抑鬱情緒(簡體書)
情商管教: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可怕的抑鬱情緒(簡體書)
情商管教: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可怕的抑鬱情緒(簡體書)
情商管教: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可怕的抑鬱情緒(簡體書)
情商管教: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可怕的抑鬱情緒(簡體書)
情商管教: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可怕的抑鬱情緒(簡體書)
情商管教: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可怕的抑鬱情緒(簡體書)
情商管教: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可怕的抑鬱情緒(簡體書)
情商管教: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可怕的抑鬱情緒(簡體書)
情商管教: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可怕的抑鬱情緒(簡體書)
情商管教: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可怕的抑鬱情緒(簡體書)
情商管教: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可怕的抑鬱情緒(簡體書)
情商管教: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可怕的抑鬱情緒(簡體書)
情商管教: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可怕的抑鬱情緒(簡體書)
情商管教: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可怕的抑鬱情緒(簡體書)
情商管教: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可怕的抑鬱情緒(簡體書)
情商管教: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可怕的抑鬱情緒(簡體書)
情商管教: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可怕的抑鬱情緒(簡體書)
情商管教: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可怕的抑鬱情緒(簡體書)
情商管教: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可怕的抑鬱情緒(簡體書)
情商管教: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可怕的抑鬱情緒(簡體書)
情商管教: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可怕的抑鬱情緒(簡體書)
情商管教: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可怕的抑鬱情緒(簡體書)

情商管教: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可怕的抑鬱情緒(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2 元
定  價:NT$ 192 元
優惠價:87167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孩子的情緒問題表面是一種叛逆行為,其實是整個家庭的教育方式問題;
青少年教育領域曾暢銷300多萬冊作者全新之作;
失控、焦慮、憤怒或者抑鬱的孩子,如果任由他們長期處在這種情緒下,那麼就不能有效地與外界溝通或處理所遇到的問題,這樣對日常生活和學習都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情商管教的目的不是逼孩子改正錯誤,而是要讓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所在。
本書透過孩子易躁易怒的情緒,深挖孩子成長過程中可能滋生的多種負面情緒,探討情緒爆發時的最佳教育方式和方法,改變父母的應對思維,運用科學合理的手段控制孩子的行為,從根源上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 情商:最重要的非智力因素
○ 薩提亞冰山模型:情緒是表像,性格是本質
○ 培養鈍感力,別讓他人的不良情緒左右孩子
○ 叛逆:這是孩子自我意識不斷增強的表現
○ 共情假設:如果你是他,如果他是你
○ 防範多米諾骨牌效應,糾正孩子愛抱怨的壞習慣
○ 大聲尖叫:特殊心理需求的正面管教
○ 行為習慣療法:制定賞罰分明的家規

作者簡介

韋秀英

哈佛教育研究學者,深諳“頭腦風暴”的理念和方法。策劃出版過《哈佛淩晨四點半》《情商》《逆商》等暢銷書。


顧長安

從事教育工作多年。短篇作品散見於國內外報刊、雜誌、合集。代表作有:《穿越時光的優雅》《情商》等。


蘇格

楊百翰大學生物學博士,主修生命科學、社會心理學。2015年、2017年兩次參加南極科考隊。曾被學校授予“傑出留學生代表之一”。代表作有:《我們都是托拉斯基》《幸福:源於最簡單的信仰》《達克》《逆商》等。

名人/編輯推薦

如果不懂EQ,從現在起,我們宣佈,你落伍了!
——美國《時代》週刊

智商高的人也許事業無成,情商高的人卻一定能表現非凡,家庭是培養情商的第一學校,有高情商的父母,才有高情商的孩子。
——情商之父 丹尼爾·戈爾曼

“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成功是由15%的專業技能與85%的為人處事構成的。
——著名成功學家 戴爾·卡耐基

前言 別讓1%的抑鬱毀了99%的快樂
我們生活在錯綜複雜的社會中,情緒有時就像洪水猛獸一樣擾亂著我們的內心,一旦我們無法控制它,它將會被無限放大,對我們產生巨大的影響。學會有效控制不良情緒,保持情緒穩定,是我們一生都要學習的重要課程。
很多時候,人之所以感到不快樂,就是因為還沒有學會如何掌控情緒。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羅伯•懷特曾經說過:“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成為自己情緒的奴隸,不應該讓一舉一動都受制於自己的情緒,而是應該反過來去控制情緒。”無論現狀有多麼糟糕、多麼難熬,我們都應該去努力適應我們周圍的環境,把自己從不良情緒的水深火熱之中拯救出來。
在生活中,大多數家長希望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於是連週末都不放過,讓他們參加各種課外輔導班或興趣班;也有一些家長忙於工作,很少關注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學習。這些都是越來越多的孩子會出現抑鬱情緒的原因:在這些不當的教養過程中,家長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情緒問題,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本身就比較脆弱,緊張的家庭氛圍以及不和諧的生活環境都有可能影響孩子的情緒,很多孩子的心態明明不錯,他們每天過得很快樂,可就是在某一時刻因為某件事,讓他們受到了打擊,家長又沒有給予及時的關注和指導,這就會導致他們出現抑鬱情緒,並深陷其中、痛苦不堪。
所以,為了不讓1%的抑鬱情緒毀掉孩子99%的快樂,家長一方面要注意保持家庭和睦,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要給孩子施加不必要的心理壓力,另一方面要懂得運用恰當的教育方式,及時與孩子溝通,更多地瞭解孩子,耐心地啟發引導他們,讓孩子走出陰霾,重拾快樂。

目次

目錄

前言 別讓1%的抑鬱毀了99%的快樂

第一章 當保持開心變成了一件很難的事情
每個人都有情緒週期
性格開朗不代表不會抑鬱
隱藏在叛逆表像下的弱小與無助
負向三角:自己、過去與未來
從“抑鬱情緒” 到“抑鬱症”的距離

第二章 情緒色彩:抑鬱其實並不是灰色
透明色:天性敏感的“玻璃心”——“為什麼所有人都針對我”
白色:習得性無助的孤獨——“誰也幫不了我”
藍色:無能為力氾濫——“我做什麼都沒有用”
紅色:完美主義的自虐——“我忍受不了瑕疵”
黃色:自我批評的毒害——“一切都是我的錯”

第三章 愛的教育:為久閉的心窗,投下溫暖的光芒
對光極度渴望的孩子
三把鑰匙:讓孩子重新打開關上的門
讓你的愛可以被清楚看見
一百句安慰,比不上一個擁抱溫暖
你的笑容療愈他的傷口,喚醒他的噩夢
拉著孩子的手,一同走向心智成熟
避免過度干預,別讓愛成為更重的負擔

第四章 正念意識:是TA想太多,所以不快樂
我們都是天生的負面思想家
鳥籠效應:很多煩惱是自找的
事實、想法、感受之間的內心戲
客觀才能冷靜,樂觀才能積極
改變信息接收模式:屏蔽過度的感官刺激
改變受害者思維:不要被假想的敵人打敗
改變習慣性想法:停止從外部尋找原因
森田療法:讓情緒自然流動

第五章 說破無毒:能說出來的痛苦,都將不再是痛苦
傾訴:內心被摧毀又重建的過程
每天都是“無障礙交流日”
深度溝通:探究孩子的真實需求
告別自閉:尋求別人支持的重要性
告別孤獨:與人建立牢固的情感聯結

第六章 接納自我:為孩子的個性價值持續賦能
自卑會削弱情感免疫系統
取悅別人,不如取悅自己
巴納姆效應:擺脫環境的負面暗示
自我關懷的力量:教孩子學會反駁自我批評
杜根定律:提高自我肯定感的練習
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正在被需要

第七章 記憶重塑:把所有黑暗都甩落身後
小小創傷造成的大大傷痕
沒有什麼放不下,只是回憶在喧嘩
記憶偏差:他“看到”了並未發生過的事情
第三視角重構:跳出自己,再看到自己
克服反芻思維,打破痛苦循環

書摘/試閱

第一章 當保持開心變成了一件很難的事情

現在有很多孩子,經常會表現出性格內向、不愛交際、孤僻、多疑、暴躁等問題,他們思考問題時只注意事物的消極面,不知不覺地陷入抑鬱狀態。孩子出現抑鬱情緒,一般都有一些心理誘發因素。比如,父母離異;父母對子女漠不關心;身患疾病;人際關係不和諧;學習成績下滑;生活中曾經歷過其他不幸,遭遇過精神上的創傷,等等。
孩子在無憂無慮的年紀,讓自己保持開心卻成了一件很難的事情。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是可以理解的。家長們要明白,情緒有好有壞,家長不要忽視孩子的不良情緒,要學會耐心疏導孩子的不良情緒,對孩子多一些理解和陪伴。
每個人都有情緒週期
我的閨密是一個資深的心理諮詢師,她平均每天會有2~3個諮詢者,在她接觸的這些人中,要麼是青少年,要麼是青少年的父母,還有一部分人是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他們通常都會有一個疑問: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鬱症?閨密瞭解了他們的訴求與近況、分析了他們的行為後,發現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存在著類似的情緒狀態:在某一段時間內,他們不想和人說話,煩躁不安、恐懼,幾天後心情會逐漸恢復平靜。這其實就是“情緒週期”在作怪。
19世紀初,一個英國醫生和一個德國心理學家同時發現了一個週期性的現象:有些病人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萎靡不振、情緒失控等症狀,他們平均28天就來治療一次。通過持續性觀察,他們將這種現象稱為“情緒週期”。
每個週期的前半段為“高潮期”,後半段為“低谷期”,高潮期和低谷期兩者交替的這段時間,就是我們所說的“情緒週期”。在一個週期內,情緒處於高昂狀態的時候,我們就會對周圍的一切事物持有積極的心態,意氣風發,對待他人和藹可親,感覺生活是積極美好的;但是當情緒處於低落狀態的時候,我們則會表現出渾身乏力、壓抑委屈、暴躁不安,甚至像一頭憤怒的野獸,試圖攻擊別人。
很多人會錯誤地認為,只有女孩因為生理期的影響會出現情緒週期的現象,其實不然。無論男孩還是女孩,從出生那天起到離開這個世界為止,情緒週期都將伴隨我們一生。情緒周而復始、反復波動,就像一年四季的變化那樣自然。從古至今,無論是偉人還是凡人,都不能脫離這一規則。只是由於每個人的性格不同、經歷不同,所以情緒的上下浮動和持續的時間也會不同。
有一個學生,他從12歲開始,每到12月份就會失眠,失眠的情況長達一個月,而近兩年,他的失眠次數增加了,除了12月以外,其他時間他也會失眠,他除了考試壓力和升學壓力外,沒有其他的壓力,他覺得這些壓力不會讓他失眠,而且最近半年他的情緒劇烈起伏,當和別人在一起的時候,他依然可以談笑風生,等大家離開後,他會覺得很累,會莫名地情緒低落,尤其到了晚上,他還會不斷質疑自己、否定自己,對生活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充滿希望;而且他特別容易發怒,即使明知道是自己的錯,依然會控制不住情緒,對別人惡語相向,為了不傷害別人,他會去咬自己的手,用痛楚緩解心中的怒火。於是,他懷疑自己得了抑鬱症,非常恐慌。
實際上,他只是在情緒週期內被抑鬱的情緒所困擾,並非抑鬱症那樣嚴重,之所以會過度恐慌,是因為對抑鬱情緒不夠瞭解。他對抑鬱情緒的苗頭也沒有及時採取干預措施,才讓情緒“低谷期”持續的時間延長,任其愈演愈烈,對生活產生了各種負面影響。
可見,即便是正常的情緒週期、合理的情緒起伏,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導不良情緒,它們便會不斷地被強化和渲染,情緒“高潮期”與“低谷期”出現的時間就會失衡,孩子勢必會陷入成長的泥潭之中。時間一長,惡劣情緒還會向病態發展,影響家人和朋友,產生數不清的爭執與矛盾。
儘管現在很多家長已經開始關注孩子的情緒狀態和心理感受,也有很多情緒管理類的書籍和課程可以提供指導,但是在養育管教孩子的過程中,有家長發現,孩子的很多行為自己根本理解不了,孩子的很多情緒自己也把控不了。其實,孩子喜怒無常的背後,掩藏著無數“成長的煩惱”。比如,他們無法說出心理的需求,或者不知道可以和誰說,尤其是家長對孩子有著比較高的期待、讓孩子去做家長認為正確的事情時,家長往往聽不到孩子的訴求,長此以往,孩子的情緒問題就會不斷升級,孩子逐漸習慣用沉默或者吵鬧表達他們的不滿。
為了緩解親子之間的緊張關係,為了孩子能健康成長,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情緒週期,在他處於“低谷期”時更要學會傾聽,試著做孩子的忠實聽眾,用心聆聽孩子的內心,走進孩子的世界。
性格開朗不代表不會抑鬱
很多家長覺得,只有那些性格內向、靦腆害羞、不善與人交流的孩子才更容易因為想不開而產生抑鬱情緒,似乎抑鬱是性格內向之人的專有物。所以他們堅信,自己的孩子性格開朗活潑,既是小調皮,又是開心果,肯定與抑鬱情緒“絕緣”,即便孩子遇到了挫折打擊,也能毫髮無損地從中走出來。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現代人的情緒崩潰,早已不是一眼就能看穿的悲傷或憤怒,它們是不動聲色的壓抑與隱藏,是猝不及防的抉擇與消亡。
小美是個14歲的女孩,她性格外向,學習成績優異,在父母眼裡是懂事聽話、樂於助人的好孩子。但是突然之間,她卻走上了自殺這條路。這令所有認識她的人在扼腕歎息之餘都覺得難以置信——“平時沒看出她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情啊,每天都樂樂呵呵的,怎麼會突然想不開呢?”“昨天她還約我今天一起去逛街喝奶茶呢,怎麼可能晚上就自殺了呀!”
其實,她的開心只是假像,她的抑鬱才是真性情。在自殺前的那一個月裡,她在朋友圈發了很多條動態:“我覺得很壓抑,有種被扼住喉嚨的感覺,我想說話,但我說不出來”“這種痛苦的感覺,沒人能理解”“我要努力微笑啊,因為他們希望我開心,但我真的很累”“我,堅持不下去了”……在發了最後一條“終於可以解脫了,真開心”後,她服下了一瓶安眠藥。但這些動態,她選擇了私密發佈,沒有人感受到她的抑鬱,也沒有人看到她的痛苦,甚至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她都沒有向父母求助,寧願獨自忍受著內心的掙扎、絕望與無助,這著實讓人痛心。
可見,我們並不能以性格來劃分情緒趨向,影響個性心理特徵的因素除了性格外,還包括能力、態度、經歷等,這些因素相互疊加、相互作用,共同影響著個體的心理狀態。所以,即便是性格開朗活潑的人,也會出現心理問題,比如焦慮、抑鬱、強迫、緊張、恐懼等,他們也會有莫名傷感的時候,也會產生難以釋懷的心結,這是很正常且客觀存在的現象。
我們之所以會產生“性格開朗的孩子不會抑鬱”的錯誤認知,是因為一直以來一提起“抑鬱”二字,與之相匹配的表現都是“消極悲觀、不善言辭、心情低落、愁眉不展、疲憊憔悴”,這些詞匯都與性格開朗的人不符,他們應該是“樂觀積極、能言善辯、情緒高漲、喜笑顏開、精力充沛”的。
但實際上,這些性格開朗的人也會被抑鬱的情緒所困擾,就像小美一樣。當她被標簽化之後,人們便傾向於接受她所表現出來的開朗、陽光、快樂、溫暖的正面情緒,而不接受與之相反的負面情緒,甚至連小美自己都覺得“我應該表現出開心,我要努力微笑”,所以即便遇到了不開心的事,她也要強迫自己去想高興的事,強迫自己做出高興的樣子,每天偽裝出笑臉,仿佛一切如常。然而在笑容背後,是被她掩藏起來的鬱悶、委屈、自卑、惶恐和憤怒。她活得就像是一個“雙面人”,呈現在別人眼中的她是陽光明媚、瀟灑自如,在轉身的瞬間突然收斂起臉上的笑容,只有她自己看得到內心深處是那麼黑暗壓抑、痛苦不堪。一天天積累的壓抑感、一次次撕扯的衝突感,終於讓她筋疲力盡——“我,堅持不下去了”。
人的性格是很複雜的,僅僅用簡單的“外向”與“內向”來概括一個人,並且據此判斷他的能力、情緒、做法,都是不切實際的。無論是性格內向的獨行俠,還是性格外向的樂天派,都會在遇到難以處理的問題時產生執念,或是明知沒有可能卻不敢放棄,或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負重前行,或是把所有的委屈誤會都一個人承受,日積月累,這些負面情緒越來越多,就像暗室裡的黴菌一樣瘋狂增加,慢慢超出孩子心理所能承受的範圍,變成了嚴重的抑鬱情緒。對於性格開朗的孩子來說,這些抑鬱情緒可能會成為他內心無法告訴別人的事情。
所以,我們想知道孩子是否正在被抑鬱情緒困擾時,不能只通過他的外在表現來分辨,我們應該時刻關注他們的內在感受,用心體會他們情緒上的波動。如果我們覺得某件事確實對孩子造成了打擊,但他的不開心卻沒有表現在臉上,甚至還戴著一張“我很好,我沒事,我很快樂”的面具,那麼我們就要試著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去看一看。
隱藏在叛逆表像下的弱小與無助
小丁一直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但自從升入高中後,因為無法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和教學節奏,他的學習成績逐漸下滑,這種落差產生的自卑使他對上學有了抵觸心理,他甚至頻頻逃學,對家長和老師的規勸置之不理。小丁媽媽對此感到十分頭痛——“以前的乖兒子怎麼會變成這樣?簡直判若兩人,難道是他進入叛逆期了?”
叛逆期,通常是從家長的角度給孩子的青春期重新定義的一個稱謂。對孩子來說,這個階段不過是他們人生中一個正常的發展階段而已。
一般情況下,孩子會經歷兩次叛逆期。第一次是在兩歲到三歲的手腳敏感期,兩三歲的孩子已經有了強烈的自我意識,但是他並不知道該怎麼去表達自己的想法,會感到慌亂,因此他們大吵大鬧,情急之下就會做出隨心所欲的反應。
第二次是從12歲起的青春期,這時的他們脫離了兒童階段,開始向成年人邁進,他們開始思考:“我該怎麼活著?我是應該聽家人的還是聽自己的?”家長們之所以會把孩子的青春期當成叛逆期,是因為在這個階段孩子不再像小時候那樣對家長言聽計從,他們開始獨立思考,有自己的想法。在雙方的想法無法達成一致的時候,他們就不再服從家長的意願,會頂嘴反抗,和家長對著幹,跟父母的溝通也會越來越少。這些行為都符合青春期心理發展的特點,屬於正常現象。
但青春期有時候也是危險時期,在這個時期,孩子需要建立個人身份的認同感。這個過程充滿了阻礙和矛盾,孩子會出現反抗和叛逆。一些在童年時期被家長過度壓制、只能服從的孩子,或者在父母的過度保護下缺乏獨立意識、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成長的孩子,他們想獨立,但是能力達不到,只能尋求大人的幫助,然而聽取大人的意見也就意味著自己不是完全獨立的個體。在此期間,孩子處於體驗獨立與依賴父母的矛盾中,不斷和自己較勁,倔強又執拗。這個時候,如果有一些外在的批評聲傳進他們的耳朵裡,本就彷徨的他們會感覺被否定、被孤立、被全世界遺棄。
也就是說,小丁逃學,表面上看是叛逆心理作祟,實際上卻是抑鬱情緒誘發的。這裡面的苦衷只有他自己能體會到。
當日常生活總是被干涉、被安排、被抑制,無法實現勞逸結合時,他是弱小的。小丁媽媽對小丁的要求非常嚴格,她給小丁灌輸的觀念是:只有學習才是正事,好成績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才能得到他人的認可。儘管小丁平時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但是當學習佔據了所有時間,興趣愛好也就變得無關緊要了。他剛打開電腦準備看漫畫教程,媽媽就提醒他該學習了;他剛打開漫畫書,媽媽催促學習的聲音又響起了。不知不覺中,小丁變成了一台沒有感情的學習機器。
當自己的需求被無視,無處表達訴求時,他是無助的。平時小丁和媽媽分享學校發生的事情時,媽媽總是不等小丁說完就打斷他的話,開始發表自己的看法,就像一個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衛道士,講了一大堆枯燥無味的大道理。小丁待在家裡感覺很壓抑,沒有人能理解他,沒有人願意聽他說話,慢慢地小丁和媽媽的交流就變少了。
當很難適應高中生活的小丁因考試失利而被媽媽責怪時,他是自卑的。儘管媽媽平時說只要小丁努力就行,不在乎考試成績,但只要小丁考試成績不太理想,她的臉色就會很差,時不時冷嘲熱諷幾句。慢慢地,成績變成了小丁證明自己價值的唯一途徑,所以每次考試前他的壓力都很大,如果成績沒有達到媽媽的要求,他便會擔心“媽媽是不是不愛我了”。
這樣一個內心不被認可、不被尊重、不被關愛的孩子,必然會有抑鬱情緒。而抑鬱情緒會讓一個孩子失去探索的意願。對於學生來說,學習就是最好的探索,因此小丁只有通過逃學來減緩心理壓力。
對於叛逆的孩子來說,講大道理是行不通的。所以,家長應該適當地給孩子一些空間,以傾聽為主,疏導為輔。首先,家長應該學會用心傾聽孩子的想法,不隨意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評判;其次,家長要尊重孩子,把孩子看作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家長的自我延伸,孩子應該有自己選擇的權利,因為試錯是解決問題、獲得知識的有效方法;最後,家長要看到孩子除了學習成績以外的價值,這樣才能幫助孩子走出學習成績帶給他的自卑感,應該告訴孩子“人生不只有成績,還有生活和夢想”,幫助孩子找到當前階段的首要目標,合理安排時間和規劃生活,建立起良好的成長環境。這才是化解叛逆問題的根源所在。
負向三角:自己、過去與未來
我們期望,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或是未來,自己都能生活得很幸福,然而世事常不如人願。有的人對過去很滿意、很知足,卻對未來感到迷茫和焦慮,有的人對過去充滿怨恨,卻對未來充滿希望。那些對過去和未來有著各種情緒的人,往往忽視了現在的自己。情緒不只存在於現在,同時也映射著過去,影響著未來,這是一個三角形,互相影響,互相牽制。
那麼,對於現在的青少年來說,兒童時期的經歷和對未來成人世界的幻想會對他們有什麼影響呢?
過去,總是有著致命的吸引力,不管是美好的,還是糟糕的。
美好的過去可以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墊腳石;糟糕的過去會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如果孩子的過去是不愉快的,他卻執著於過去不肯忘懷,就會被強烈的不滿和悔恨牢牢地束縛,隨後會因積壓的負面情緒對現在失去信心,抑鬱、沮喪也將一直圍繞著他。
關於沉迷於過去,有這樣一個故事:
某天上午,一個商人去深山拜訪一位智者,請他為自己答疑解惑,指點迷津。他向智者說了很多自己的遭遇,包括因為自己的失誤使店鋪遭受了巨大的損失,最得力的助手因為老家有急事請假了,現在的他分身乏術,前段時間他還生了一場大病等等。他悔不當初,也十分擔心未來。
智者一直耐心地聽著他訴苦,他說完後,問他:“你吃過早餐了嗎?”商人一愣,不知道智者為什麼突然問他吃沒吃早餐,但還是如實地回答吃過了。
智者接著問:“餐具都洗乾淨了嗎?”
商人接著回答:“都洗乾淨了。”
智者接著問:“那洗過的餐具都晾乾了嗎?”
“晾乾了,”商人回答完,很疑惑地問:“您怎麼總問我這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呢?請您給我剛才的問題一個答案吧!”
智者微微一笑說:“你的問題,你自己已經回答過了。”而後智者起身送客。
又過了幾天,那個商人終於醒悟,來向智者表達感謝。
智者點撥他:“你若對昨天的事念念不忘,後悔不已,就會被困在其中,無休無止。”
美國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曾在他的《時間心理學》一書中說過:“我們不能總是沉湎於過去。”其實人之所以會沉溺於過去,是因為在逃避超出自身控制的事情,不願意承認受到傷害的事實,不願意面對犯了錯誤的自己。那些原本已經過去的事情,卻成了沉重的枷鎖,影響著此刻的生活。
成長中的孩子,每天都在接觸新鮮事物,在探索新鮮事物的過程中,他們會發現有很多事情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想勇敢面對卻又無能為力,這種自責與挫敗感會隨著他們的成長而不斷增加,這樣就很容易使他們陷入過去的泥潭中而無法自拔。過去的生活就像一場噩夢,孩子在噩夢中掙扎、痛苦不堪,卻無法蘇醒,甚至會影響他們的未來。
未來,總是讓人心神嚮往卻又焦慮不已。
孩子對未來充滿無限的想像,比如:我現在讀書很痛苦,等畢業就好了;我總是被大人管著,等我長大就好了;爸爸媽媽總是說我一無是處,等上了大學,我離開家就好了;我現在很孤獨,很不開心,等爸媽不忙時,能陪我就好了……孩子總是幻想著未來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但是結局常常並不那麼美好,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會有抑鬱情緒,就是因為想像中的未來是如此美好,而此刻的現狀卻那麼糟糕,未來的期望與現實的距離太過遙遠,這令他們倍感焦慮,他們認識到自己可能無法實現期望時,會更加惶恐,轉而制訂更難以實現的目標來安慰自己不安的心,不知不覺間就讓未來竊取了當下。
有一本書中說:“人的一生,包括三部分,過去的是一場夢,未來的是一場希望,而現在是一場生活。”從兒童到少年再到成年,孩子承擔的責任越來越多,他們活在當下時,面對的是瑣碎的生活,還有學習任務、學習成績、人際關係等帶來的心理壓力,很多時候孩子會因為感到有壓力而不敢正視自己,選擇時時刻刻沉浸在美好的過去和幻想出的未來中。這種做法會讓已經過去的傷痛被重新揭開傷疤,讓幻影變成現實,這反而讓人感到更加焦慮,進而更加抑鬱。
其實,我們可以引導孩子改變對過去的看法、對未來的設想以及對現在的感受,將他們的情緒引向積極,用積極的態度弱化那些讓他們感到痛苦的事情。我們還可以讓孩子知道,他是自己內心世界的造物主,每一次興起的念頭都是在內心世界造物,應該嘗試著把自己的內心塑造成一個充滿陽光的世界,繼而走出真實的每一步,努力創造美好的未來!
從“抑鬱情緒” 到“抑鬱症”的距離
談起抑鬱,大家似乎都有自己的觀點,畢竟抑鬱是每個人都感受到的一種情緒。很多人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已經得了抑鬱症,“我和最好的朋友鬧掰了,我好難過,特別想大哭一場,我好像變成了一條感受不到快樂的鹹魚,我是不是得抑鬱症了?”他們往往把自己的“病情”想得很嚴重,莫名恐慌,自己嚇自己,或者杞人憂天,害怕自己久郁成疾,早晚會演變成抑鬱症。
事實上,大多數人所感受到的是正常範圍內的抑鬱情緒,真正得抑鬱症的人並不多。區分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假如孩子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一回到家就唉聲歎氣、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不想和父母說話,但是看到家長沒有批評他,還做了他最愛吃的飯菜時,他感覺心裡好受多了,也有了食欲,這就是抑鬱情緒;但如果連家長的安慰和好吃的飯菜都不能讓他露出一點兒笑容,如果以前讓他感到開心的事物他都不為所動,他很有可能得了抑鬱症。
那麼,“抑鬱情緒”到“抑鬱症”的距離要怎麼衡量呢?
大多數的人在一生中的某些時候是會感到抑鬱的,比如遇到外界刺激和內在壓力,剛才還是晴空萬里突然下起了瓢潑大雨,新轉入的學校整體環境不如原來的學校、爸媽又開始為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了,最好的朋友在別人面前說他壞話,他本來以為這次能考滿分結果只考了85分,他第五次競選班長又落選了……在心智不成熟的孩子身上,情緒表現得更加明顯。灰心、自卑、沮喪,甚至絕望,都是他們對外界刺激和內部壓力做出的正常反應,這些反應可能會持續很多天才能慢慢消失,也可能很快就會消失。而當低落的情緒持續很久仍不能自行緩解,變成亞健康的抑鬱狀態,並開始嚴重影響正常的生活、學習、家庭等時,往往就是抑鬱症的徵兆。
抑鬱症是一種身心疾病,它是由心理或者潛意識引起的,往往在不知不覺間出現症狀,然後慢慢惡化,抑鬱情緒可以延續數周、數月,甚至數年,直至滲入到情感與人格中,反常情緒逐漸變成常態身體機能(厭食、萎靡、失眠等),繼而身體又影響心理狀態。也就是說,身體機能發生明顯改變時,通常預示著孩子可能得了抑鬱症,這需要家長細心觀察。
孩子經歷痛苦的時候是什麼樣的?表現很多,也因人而異。
孩子可能會表現出情緒低落、不想動、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不想吃飯等等。當他的身體習慣了低落,習慣了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之後,他想走出這種狀態,心裡渴望陽光、樂觀的時候,他會發現已經控制不了自己的身體了——身體變得易疲乏,做喜歡的事情也會感到有心無力。
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孩子平常就愛胡思亂想、喜歡把問題放大、太過於追求完美等,當他將要面臨一些重要的活動(比如演講、辯論比賽、才藝考級等)時,他希望能夠做到完美,於是就會出現恐懼、心慌、手腳冰涼、言語行為慌亂等表現,導致發揮失常。
被抑鬱情緒困擾的孩子,在今後的日子裡會一遍又一遍地重複這些痛苦和恐懼。挫敗經歷帶來負面感受,負面感受又會引發再次挫敗的經歷,如此惡性循環。比如,有的孩子對社交感到恐懼,不是因為他們不願意去社交,相反,他們比任何人都渴望擁有朋友。只不過,他們過於追求完美,總是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於是這種想法一直在心裡重複,不斷加深社交恐懼。久而久之,他們就會習慣這種恐懼,不願意出門,不願意與人交流。
由此可見,抑鬱症的本質其實就是一種身體慣性,這種慣性是對過去的某段痛苦的記憶或者對未來的某種恐懼進行反復強化之後形成的。身體重複著過去的痛苦或者對未來的恐懼,而已經習慣了抑鬱狀態的身體再次影響人的意識,一點點地摧毀著僅存的那些正面意識,這些意識的力量甚微,已經無法再輕易改變身體、使之恢復正常了。簡言之,意識影響著身體,身體習慣後再來控制意識,但意識已經無法改變身體。這就是抑鬱症的形成過程,也是從抑鬱情緒轉化為抑鬱症的心路歷程。
需要明確的是,儘管抑鬱情緒和抑鬱症令人避之不及,但情緒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顏色”,我們很難想像一個沒有喜怒哀樂的人會是什麼樣子。假如有人說:“我只要自信不要自卑,只要平靜不要憤怒,只要快樂不要抑鬱。”那麼,這個人該如何成長呢?稍有生活閱歷的人聽到這句話會哭笑不得吧!
因此,我們常說的預防抑鬱症並不是要徹底消除抑鬱情緒,而是當抑鬱情緒像暴風雨一樣向孩子襲來的時候,家長要多關注孩子的情緒問題,引導他們有效地管理情緒,避免抑鬱情緒悄悄蠶食孩子的靈魂和身體。

第二章 情緒色彩:抑鬱其實並不是灰色

有很多因素導致孩子產生抑鬱情緒。同樣表情淡漠、與世無爭的臉,有的孩子是因為孤獨,有的孩子是因為自卑。同樣,即便是相似的抑鬱情緒,也會呈現出不同的表現方式,展現出不同的情緒色彩。孩子的情緒往往比成年人更加複雜、敏感、脆弱。
家長們必須由表及裡地關注導致孩子產生抑鬱情緒的原因,找到根源,才能對症下藥,從而幫助孩子順利成長。
透明色:天性敏感的“玻璃心”——“為什麼所有人都針對我”
早在2003年,《科技日報》就曾報道過,“中國心理學會對全國22個省市的調查結果顯示,約13%的青少年存在明顯的心理和行為問題,其中部分人的情緒問題、人際關係緊張問題十分突出;與此同時,16%的青少年不同程度地表現出焦慮、強迫、抑鬱等症狀。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全國有3000萬青少年處於心理亞健康狀態”。而這個數字還在逐年上升。另外,中華網也報道過,在近年來青少年死亡的案例中,心理問題導致的自殺事件已經超過了天災人禍、疾病等,這樣的統計結果讓人非常震驚。有網友用“玻璃心”來形容這些內心太過敏感脆弱、對挫折承受力差的青少年。
一觸即破、非常容易受到打擊和傷害的脆弱心理是“玻璃心”的特點。有“玻璃心”的孩子,不僅內心感情如同玻璃一般不堪一擊,而且他們也像生活在玻璃製成的透明保護罩中一般,就算是輕微的外界打擊,也會在玻璃保護罩上留下裂痕,他們習慣於透過這些裂痕去看世界、看別人。他們在一個對內沒有安全感、對外沒有信任感的精神世界中艱難地生存著。
許多家長會有這樣的苦惱:孩子外表高傲卻內心脆弱,個性張揚卻敏感多疑,當沒有人主動找他玩時,他會覺得別人在孤立他、針對他、不喜歡他,整個人悶悶不樂,如果別人來找他,他又會表現得扭扭捏捏,說別人太無趣,不予理會,最終依然讓自己形單影隻;孩子好勝心很強,只接受成功,承受能力卻很低,無法面對失敗,在遇到困難時,他們不知道該怎麼克服;孩子的思想偏激又脆弱,他們只能聽進去讚美的話,聽不了一點兒反對意見,甚至一句無關痛癢的玩笑,他們都會覺得是別人在針對自己,經不起一點兒批評和質疑;有的孩子遇到糟糕的事情,甚至會做出極端的舉動。
“玻璃心”是無緣無故形成的嗎?“玻璃心”其實屬於一種社交障礙,而孩子存在社交障礙的主要原因是不夠自信,探究其中的原因,與家庭成長背景密切相關,大部分的問題還是歸結于父母。只有“不及格”的父母,沒有“不及格”的孩子。過分溺愛、百般驕縱是形成這種心理的最直接原因。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優越,從小到大被家長呵護備至,很容易因此變得以自我為中心,不但爭強好勝,而且心胸狹隘。
觀察一下,你家孩子有沒有在你擁抱別的孩子或者用別的方式對其他孩子示好時,表現出嫉妒和攀比?在你表揚其他孩子某方面乖巧懂事而沒有誇讚他時,他會表現出憤怒?我們雖然沒有直接傷害他們,但在不經意間,卻已經在他們的“玻璃心”上劃上了道道傷痕。
如果孩子太過“玻璃心”,不僅會給自己和身邊人帶來很大的苦惱,也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極大的傷害。這種“玻璃心”並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消失,除非社會和家庭進行正確的引導。如果想讓孩子成為積極向上、健康陽光的人,家長需要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什麼是挫折教育?就是不要太過庇護孩子,讓他在成長過程中積極面對挫折,從而激發他的潛能,在挫折中鍛煉意志。當孩子提出一些要求時,父母應該保持理智,不要因為心疼孩子,就事事滿足他們,從而鍛煉他們抗挫折的能力。
當然了,在改善孩子“玻璃心”的過程中,父母應當時刻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一旦他在挫折教育中感到有挫敗感、產生消極的想法,要及時與他溝通,引導他積極面對挫折,讓孩子在挫折教育中,潛移默化地獲得承受挫折的能力。
白色:習得性無助的孤獨——“誰也幫不了我”
前段時間我在知乎上看到過這樣一個話題:和父母相處的哪個瞬間讓你感到孤獨?下面有一個匿名用戶寫道:“跟父母相處時最孤獨的時刻,大抵就是,他們關心你的衣食住行,細緻入微到一切瑣碎的日常生活,卻從未試圖去理解你最真實的想法,走進你的內心。”這個回答下面居然有近萬個贊,我點開評論,看到滿屏的:“同感!”
大多數父母習慣于用自己的眼光看待孩子。當孩子因為身體不舒服想請假不上學時,家長會下意識地認為孩子是故意偷懶:“你是什麼人我還不清楚?你是不是因為不想學習才裝病?你怎麼就不能學學鄰居家的孩子?你都這麼大了,怎麼還這麼不懂事?”這應該是一些父母經常掛在嘴邊的話。雖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這樣,但我們無法否認,很多孩子曾在成長過程中聽到過這些傷人的話,並且在成年後依舊無法躲開這些言語帶來的傷害。
曾經有一個被父母照顧得無微不至卻無比孤獨的孩子對我說:“我把想說的話告訴他們,可他們不相信我;我向他們求助,他們卻認為我矯情;我把秘密告訴他們,可他們卻出賣我;我太想逃離那個家了,他們誰都幫不了我。”
事情的起因是一次普通的月考,月考中有一道詞語解釋的難題,據出題的老師說,那道題不是初中生可以做出來的。於是,他們班做出來的兩個女生就有了作弊的嫌疑,而她就是其中一個,隨後她們同時被老師叫去了辦公室。她說那個詞她在課外資料上恰好看到過,於是就記住了;另外一個女生說可能是運氣好,恰好蒙對了。可是無論她們怎麼解釋,老師都認定她們作弊,並因為她們拒不認錯,要求叫家長。她們感覺既委屈又害怕,哭著走出了辦公室。
這件事情本該請完家長、被媽媽說幾句就結束了,可她沒想到,媽媽把她在家說的不喜歡班主任的那些話也告訴了班主任,導致後來她被班主任冷嘲熱諷了一番。她問媽媽為什麼把這些話告訴老師,媽媽說:“是你說的不喜歡這個老師,我是為了讓老師以後多關心你一些。”媽媽沒有幫她保守秘密,不顧及她的自尊,她感覺遭到了背叛。同學們紛紛用自己被父母“出賣”的經歷安慰她,有一個同學以過來人的樣子告訴她:“能什麼話都和他們說嗎?不能,他們非但不會幫你保密,還會站在你的對立面,和別人一起把你當個笑話。”後來,她變成了不再與父母談心的孩子,因為本能地不再相信他們會理解自己的苦衷、為自己保守秘密。
很多中國家庭中有一種奇怪的現象:當孩子在外面被欺負了,家長總是第一時間數落自己的孩子。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家後還要被家長責駡,家長不僅沒有安慰和保護孩子,反而不理解也不信任孩子。小孩子的事情在大人眼裡可能很小,但對他們自己來說這件事很大。正是家長這種不恰當的處理方式,讓孩子對家庭、對家長的信任感一點點流失,導致孩子的習得性無助。
父母對孩子的種種行為,導致孩子逐漸形成刻板的思維模式和認知態度,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認為父母不會理解自己,也不會相信自己,覺得無論自己怎樣求助都無濟於事,還會認為父母不值得信賴,便會慢慢關閉自己的心門,最後變得消極執拗,感覺誰都不會真心實意地幫助自己,寧願什麼事都選擇獨自承擔,哪怕會受傷,也不願承受來自父母的二次傷害。這種感覺就像孩子的世界曾經是一幅色彩飽滿的畫,在一次次被破壞後,畫面逐漸褪色,直至變成了一張白紙,孩子逐漸習慣了它的蒼白和乾淨,開始拒絕別人在上面塗鴉。
我曾經看過一部電影,其中有這樣一句臺詞:“我們花一輩子的時間,等待父母給我們道歉,他們花一輩子的時間等待我們說謝謝,而我們都得不到想要的。”父母應該儘早發現孩子的孤獨,盡力成為孩子值得信賴的朋友,因為孩子只有在感覺到父母的信任後,才願意敞開心扉與我們進行深入交流,只有建立了互相信任的溝通模式,讓孩子知道他並不是孤軍奮戰,而是有家長在為他們的成長保駕護航時,才有助於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
藍色:無能為力氾濫——“我做什麼都沒有用”
有一種孩子的抑鬱情緒是“不知道應該怎麼去做,對現在感到無能為力,對未來感到迷茫”,於是他們便自我否定、自我放棄。
上周日,朋友因為臨時有急事,托我幫忙照看她的女兒諾諾。電視上正播放著《家有兒女》的視頻片段:家裡的三個孩子吃零食,桌子上全是各種零食袋子,一片狼藉,媽媽劉梅下班回到家,打開門看到劉星拿著垃圾桶正要收拾,便認為是他把家里弄成了這樣,就把劉星痛批了一頓。劉星準備解釋時,看到媽媽對小雪的態度完全相反,覺得特別不公平,卻仍舊隱忍著放棄了解釋。
我問諾諾:“如果你是劉星,你會主動去找媽媽解釋嗎?”她歪著頭想了下說:“我不會去找她溝通,因為說了也沒用,媽媽根本就不會相信劉星。”諾諾似乎把自己帶入了劉星的情緒中去思考這個問題,從那句“說了也沒用”的堅定中,我感受到兩個孩子的強烈共鳴,於是我開始思考:是什麼讓孩子面對誤會時選擇了默不作聲?不為自己的無辜發聲,放棄捍衛自己的權益?
諾諾的回答,也讓我想起了去年旅遊途中發生的一件事:我在酒店大廳的沙發上百無聊賴地坐著,等朋友下來一起出去玩。這時坐在我對面的母子三人引起了我的注意:媽媽給哥哥和弟弟一人一塊蛋糕,弟弟看到哥哥的蛋糕顏色更鮮豔,非要換,二話不說就上手去搶,哥哥把蛋糕朝自己那邊挪了挪,但弟弟依舊不放棄,甚至用力過猛,把哥哥的蛋糕弄翻在地。媽媽看到這一幕,立刻朝哥哥吼道:“你要是剛才和弟弟換蛋糕不就沒事了嗎!現在好了吧,吃也吃不成了。你弟弟年紀小,還不懂事,你讓著他一點兒不行嗎?你都十二歲了,連照顧弟弟這種事你都做不好,不如你做弟弟、他做哥哥好了!”我看到哥哥的眼睛裡有淚水在閃爍,但他什麼也沒說,只是默默蹲下,用紙巾擦拭著散落在地上的蛋糕。
回想起那個男孩面對媽媽的責駡時的反應,我忽然覺得很難過、很心痛。媽媽說他不懂事,但我卻覺得這個男孩懂事得讓人心疼,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種“終究是我一個人扛下了所有”的無力感。到底是什麼讓孩子在充滿希望與叛逆的年紀裡,學會了否定自己的想法和行為,覺得“說了也沒用,不如沉默,不如接受”呢?
其實他們原本是想把事情做好的,卻被困難困住了腳步,這些困難是來自外界的實際困難,也是來自家長的心理阻礙——“你怎麼這點兒小事也做不好!”可能孩子曾經鼓足勇氣想溝通、想努力改變時,卻被家長一個不耐煩的眼神、一句“你就是幹啥啥不行”的話打擊了,他們感覺自己做什麼都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不斷地否定自己——“我果真是這樣沒用的孩子呀,竟然連這點兒小事都做不好”。
他們備受打擊之後,從“失敗”中得出結論:我無論怎麼努力,都不可能改變別人的看法,改變不了別人對我的固有印象,甚至還會因此引發別人的指責和批評,那我為什麼要去溝通?為什麼要經歷二次傷害?還是什麼都不要說了,至少時間會淡化那些傷痛。他們漸漸地感到疲乏,失去夢想,隨波逐流。
這種思維模式,讓孩子在與人交往時,因怕被苛責而沒有勇氣嘗試,養成了遇事逃避的習慣。長大後,這種習慣也會衍生出更多不良的人際交往方式,比如孩子只會一味地接納別人、迎合別人,而不敢表達自己的不同看法,選擇三緘其口,或是在表達時畏首畏尾,導致問題更加難以解決。
其實,對孩子而言,最殘忍的不是被批評,而是被認定為“你想的一切都幼稚可笑,你說的一切都徒勞無功,你做的一切都沒有價值”。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價值感都是幸福感的來源之一。一旦孩子被有意或者無意地貼上“無價值”的標簽,又怎麼會覺得快樂與幸福呢?人們都說,在孩子身上都能看到父母的影子,這就是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無形卻深刻!
給予孩子足夠的認可、支持和鼓勵,讓孩子學會接納自我,是每一個家長的責任,只需要和已經存在的愛聯結起來,我們便可以讓孩子重新獲取樂觀和積極的力量,戰勝一切不開心。
紅色:完美主義的自虐——“我忍受不了瑕疵”
我們先來做一個小測試:在做一件事之前,孩子是否總有“要麼不做,要麼就做到最好”的想法?他是否總因為別人的批評而難過好久?他是否總在別人看不到的細節上不斷完善?即使他在別人眼中已經很優秀,他是不是依然覺得自己不夠好?如果回答全部是“是”,那麼孩子很可能就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在訾非和馬敏共同創作的《完美主義研究》中寫道:作為一種重要的人格特質,完美主義主要體現為,在認知上,將完美和不完美當成主要的判斷依據;在動機上,壓倒性的逃避“不完美感”以及尋求“完美感”,以犧牲幸福感和做事效率為代價的一種心理模式。
同時,學界也清晰地把完美主義劃分為積極完美主義和消極完美主義兩種形式。
積極完美主義是正面地追求完美,體現在給自己制訂高目標,追求做事要有條理。積極完美主義可以有效地增強個人的自我約束能力,還可以使人掌握自我管理的方法;可以加強個人的韌勁和耐力,也可以鞭策他人持之以恆,還可以提升生活質量,令人得到幸福感。然而,凡事都有兩面性。積極完美主義有時也會給人帶來過大的壓力,從而帶來消極影響。
消極完美主義是過多地關注不完美,通常因為人們過分追求完美主義,而害怕做得不夠好,太過擔心細節出現錯誤,過度關注別人以及社會對自己的認知和評價。
積極完美主義者的關注點是:我在做這件事時,是否全神貫注、細心認真?是否做到了精益求精?消極完美主義者的關注點則是:我在做這件事時,是否出現遺漏、紕漏、失誤?結果是否不盡如人意或事倍功半?消極完美主義會消減自尊心,增加抑鬱情緒,甚至引發社交恐懼、社交焦慮等症狀,還會激發拖延症,造成人格障礙。有研究表明,消極完美主義是各種心理疾病的誘因,嚴重的甚至會給生理造成影響。
最近一位媽媽向大家求助,請大家幫忙找出使她兒子歇斯底里地發怒的原因。
那天她的老公陪著兒子搭建樂高警車,整整用了兩個多小時才搭建完成。她的兒子小心翼翼地把玩著警車,她的老公去廚房喝水,回來的時候,恰好看到兒子在打開警車的車門,由於車門扣得有點兒緊,她兒子一不小心,車門周圍的幾個零件被兒子拔了下來。這時她的老公隨口說了句:“剛搭好的怎麼給弄壞了?”
可令他沒想到的是,兒子聽到後,情緒突然就失控了。他先是使勁掰另一面的車門,掰不掉就索性把整個車朝地上摔去,然後跪在地上開始崩潰大哭。她的老公馬上把兒子抱起來,還沒站穩,兒子就轉身開始用頭撞擊牆面,邊撞邊喊。她的老公見狀暴怒:“你在幹什麼?”然後他拽著孩子的胳膊,一把將孩子拖到了一邊,開始吼道:“哭什麼哭,不准哭。”他甚至揚起手作勢要打孩子。還好這位媽媽聽到兒子的喊叫,馬上上前制止了老公,隨後抱著孩子開始哄,但是兒子的喊叫遠大於哭泣,就好像心裡被什麼東西壓著喘不過氣一樣。她的老公默默地把警車重新組裝好,放到兒子面前,可是並不起作用。兒子不但沒有停止哭喊,反倒哭喊得更加厲害。最後,他估計是喊累了,才在媽媽的懷中睡了過去。
這個小男孩就是標準的完美主義者。完美主義者的心態就是“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他們要求自己做事必須十全十美,不能有絲毫差錯。這樣的心態常常讓他們以為,沒有什麼是自己不會的、是自己做不成的。他們的字典裡似乎不存在“不”這個字,以至於在自己難以勝任的事情上也過分追求完美,一旦達不到自己的預期目標,就會將“瑕疵”和“失敗”畫等號,甚至會產生自虐傾向。這些“瑕疵”讓他們的精神世界如臨大敵,仿佛在意識中亮起了一盞盞紅色報警燈,令人惶惶不可終日。由此可見,在某一方面越有抱負、越認真、越努力的人,越容易受到抑鬱症的困擾。
追求完美不一定能帶來完美。家長不要讓孩子因為完美主義而對失敗產生恐懼、對自我價值產生懷疑,要讓他們學會接納全部的自己,適當地放過自己。父母要多跟孩子交流溝通,不要給他們施加太多的壓力,要讓孩子知道“不管他的身上有多少缺點、經歷了多少次失敗,父母都會無條件地愛他、支持他”,那麼孩子就不會這樣刻意追求完美、讓自己背負更大的精神負擔了。
黃色:自我批評的毒害——“一切都是我的錯”
人們通常認為,是成就感讓他們感到幸福,其實決定人們幸福的是自己對自己的評價。沒有人一出生就知道如何自我批評,如何自我攻擊,我們面對別人的期望時,通常會努力去滿足他們的期望,希望獲得贊許和關注,但對方卻不斷對我們進行心理暗示——“你錯了”“你怎麼就做不到呢”“這麼簡單你都不會”,而後我們會與外界評價保持一致——自我批評與自我攻擊。
作為知乎的深度用戶,我曾看見過一個網友的自述:我拿著存了幾個月的零花錢買了一個按摩器,包了一層又一層,我想像著我媽收到這個禮物會有多高興,卻敗給了競賽成績第一名的鄰居家的孩子。“你看看人家,總是考第一名,你怎麼就是考不好?”我很想和我媽說:“今天是母親節,能不說這些話嗎?”
中國父母普遍不善於表達愛意,通常會用攻擊性的語言去鞭策孩子成長,最常說的話就是“別人都可以,你怎麼就不行呢?”而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會用攻擊的辦法不斷“激勵”自己。結果呢?孩子明明很努力地去爭取第一名,可是越想得到,就越得不到,每當臨近考試時,他們的耳邊就會有聲音在說:“你很笨,你做不到,你一定會失敗。”這是因為,在一次次地被指責之後,他們接受了這種設定,然後把“你很笨,你做不到,你一定會失敗”的外界攻擊延續,轉化為內在的自我批評,最終認為“他們說得對,一切都是我的錯,是我導致了全域的失敗”。
自我批評其實也是一種帶有自我欺騙性質的防禦機制,孩子在面對自己的失敗和過錯時會感到不安,擔心受到指責,所以在別人批評他們之前,就搶先一步進行自我批評——“都是我的錯,我是全世界最糟糕的人”。貶低自己,降低自己在別人心中的期待值,這麼做的好處是:即使事情沒做好,自己也不會太難過,因為“反正我確實沒有能力做好這件事,這個結果是合情合理的”;就算被別人指責,也能降低內心受傷的風險,因為“他們說得沒錯,我無力反駁這些話,甚至想用同樣的話批評自己”。就這樣,孩子活生生地把自己“撕裂”開,分成兩個人:一個是指責的自己,一個是被指責的自己。一旦有事情發生,這“兩個人”就會上演一場指責與承受的戲碼,他的世界裡永遠只有自己是錯的。
之前我和朋友一起玩過一個遊戲,名叫“知己知彼”。遊戲規則是:大家坐在一起,輪流寫每個人的優點,然後被寫的人要猜大家都寫了什麼,如果猜錯就會受到懲罰。說到底,這個遊戲就是一個大型的誇讚現場,不僅能讓大家找到自己的閃光點,而且可以對自己有一個嶄新的認識。但也有一部分人拒絕參加這個遊戲,他們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根本沒有優點可言,若是別人寫不出來自己的優點,場面會非常尷尬,所以乾脆不參加。這部分人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極度不自信,並且喜歡通過自我批評的方式來保護自己的自尊心。
一個人的內心語言,可以成為這個人的強大助力。很多孩子從小就被要求要多做自我批評,這種行為被當成一種美德。孩子適當地進行自我批評,可以讓他學會遇到問題時先找自身原因、學會換位思考,可是過度的自我批評會適得其反,如果孩子總是習慣對自己做出負面評價,這些自我批評非但不能讓他們正確地找到問題所在,還會潛移默化地自我否定,使其喪失信心,產生恐懼心理,徒增心理壓力,從而導致事情還沒發生,他們就已經在悲觀地否定自己、預判結局了。
王小波說過:“人一切的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自我批評的內心語言如同一個個黃色警示牌,警告孩子“前方危險、此路不通”,這勢必會成為孩子成長道路上最大的障礙,為他們帶來更多的精神上的痛苦感。
我們應該教會孩子,適當地進行自我批評,勇敢地接納自己。研究表明,儘管自我批評與自我接納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但與自我批評明顯不同的是,接納自己的人不會降低對自己的期望和要求,他們能更加理性客觀地看待整件事,會自我審視,也會審時度勢,即使犯錯,也願意承擔相應的責任。
孩子現在可能暫時無法做到接納自己的全部,所以,家長要關注孩子的情緒,發現孩子出現頻繁的自我否定與自我批評的時候,要讓孩子馬上停下來,讓孩子試著理解自己、諒解自己,成為自己的朋友。

第三章 愛的教育:為久閉的心窗,投下溫暖的光芒

如果孩子沒有從父母那裡得到足夠的愛,就會產生極大的不安全感,陷入自我懷疑、自我否定、自我批評的泥潭;如果孩子從父母那裡獲得了超出自身需求的愛,也會產生極大的壓迫感,在接受與拒絕的矛盾狀態裡逐漸迷失自我。不管是哪種情況,時間一長,他們最終都會關閉自己的心門,寧願在精神世界裡被孤獨折磨,也不願意接受家長的拯救。
父母想做好真正的愛的教育,必須學會在孩子身上花足夠多的時間去表達自己的愛意,同時也要注意避免出現過猶不及的情況。

對光極度渴望的孩子
黑夜總是代表著寒冷和恐懼,每當夜晚來臨,人們的心情就會沉重、孤獨,而當太陽重新升起,人們又會感覺神清氣爽,明媚溫暖。孩子之所以被抑鬱情緒所困、找不到出路,往往是因為他們既看不到前方的光,也找不到隱藏在內心的光。只要想辦法把孩子心中的那盞燈點亮,黑暗就會遠離他們的心靈。
有一個離家出走的男孩找心理醫生諮詢。他說自己自幼家境貧寒,因為生活拮据,父母長年累月地為錢的事情爭吵不斷,又因為沒有遵守優生優育政策,家裡多了弟弟和妹妹,所以他高中畢業後就開始打工,想盡一切辦法賺錢貼補家用。往日,貧窮的生活和父母無休止的爭吵,讓他整日透不過氣,感覺恐懼和孤獨;現在,整日的忙碌奔波和埋頭苦幹,又導致他的身邊沒有一個可以談心的朋友,生活中沒有快樂。他想到未知的將來,心中有說不出的憂慮,他感覺自己一直生活在一片黑暗之中,始終看不到光明。
心理醫生認真地聽完他的講述後,讓他閉上了眼,對他說:“如果有機會讓你成為一種動物,你希望是哪種動物?”
“我想做海裡的一條魚。”這個男孩淡淡地笑著說道。
醫生說道:“那麼,現在我們就設想一下,你已經游到了大海深處,你很快樂,大海是你的家。你慢慢地長大了,然後離開了大海,開始四處尋找其他水源。你每天不知疲倦地尋找著,而其他魚在家裡自在又快樂地生活著,有時你很傷心,追問自己為什麼要選擇離開家,獨自承擔這一切。直到今天,你收到了一封媽媽寫來的信:‘孩子,爸爸媽媽很想念你,我們知道你在外面努力打拼是為了讓我們過更好的日子。但是,孩子,你不開心,我們又怎麼可能開心呢?你不需要背負全家的重擔,你從陰影裡掙脫出來吧,去過屬�你自己的快樂生活,快跟上朋友的腳步,美好的未來正在向你招手!’”
男孩聽到這裡,已經淚流滿面,他的臉上充滿了委屈和從未有過的釋然,此刻,他的心裡有了光。
光明和美好都是客觀存在的。很多時候家長可能意識不到孩子對光的渴望,那是因為我們沒有睜開雙眼去看,沒有敞開心扉去體會。有一句話說,人總要學著自己成長。所以一些家長便認為,孩子自己的事情都應該由他們自己解決,這樣孩子才能成長。所以他們打著尊重孩子的旗號,不去干涉孩子情緒上發生的改變,只關注那些外在的表現。這導致一部分被散養的孩子在精神層面上得不到身邊最親密的人的關注與愛護,他們孤獨、迷茫又痛苦地在自我的世界裡掙扎。這也是導致抑鬱情緒出現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我們所能觸及的每一件事物都有它的另一面,大部分情況下,你要尋求什麼,你就會見到什麼。你躲在陰影裡,就很難看到陽光;心情抑鬱的時候,也找不到開心的理由;反之,心情愉快的時候,就算周圍一片嘈雜,也會把它看成熱鬧繁榮的景象。如果孩子一味地沉浸在黑暗裡,那麼只會越來越難走出黑暗的牢籠。
正如馬丁•路德•金說的那樣,“黑暗不能驅走黑暗,只有光明才能做到,仇恨不能驅走仇恨,只有愛心才能做到。”我們如何才能滿足孩子對光的渴望、幫助孩子戰勝黑暗的侵蝕呢?
一方面,我們要察覺到孩子渴望的光,並理解這道光的意義。孩子渴望的光,並不是指他們能夠置身其中的氛圍或者是環境,而是他們內心當中為之堅持的方向,也可以說是一種向陽的信仰,也是他們唯一能夠用來對抗黑暗的武器。
另一方面,我們要試著用足夠真誠的愛與關注讓孩子可以在漆黑的夜裡為自己點一盞燈。當人類遇到威脅時,大腦中原始的哺乳動物照料系統就會發揮作用。什麼是哺乳動物照料系統呢?簡而言之,就是動物還是幼崽時,因為太過脆弱,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慢慢適應生存環境,這個系統會促使成年的哺乳動物去照顧幼崽,為幼崽提供安全保障,同時也提醒幼崽只有依賴父母,才能安全。也就是說,孩子在面對威脅與困難時,父母的關懷和溫暖的陪伴可以消除孩子的恐懼,讓他們感到安全。
雖然這盞由“關懷與陪伴”點燃的燈暫時只能散發著微弱的光,不足以驅散周邊所有的黑暗,但有光的地方就有希望,這盞燈、這束光會促使孩子有意識地主動驅散如同黑暗一樣包圍著他的抑鬱情緒。任何艱難時刻,只要這盞燈還在,他們就會心存希望、勇敢前行。
三把鑰匙:讓孩子重新打開關上的門
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坦誠並且持續地和青少年保持溝通,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是至關重要的。同樣,能夠把自己的日常想法和內心感受主動告訴父母的青少年,也不太容易產生抑鬱情緒,並且不太可能有自我封閉的行為。曾經有一位教育家說過:“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形式,就是與孩子談話。我深信世界上好的教育,是在和父母的談話中不知不覺地獲得的。”
然而,有時候並不是家長願意交流,孩子就願意回應。很多家長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經常會出現自己明明是關心孩子,可孩子卻不領情,想和孩子說些知心話,卻發現孩子心不在焉等情況。
想讓孩子重新打開關上的心門,讓他對我們敞開心扉,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人類最普遍的感受就是生活中的焦慮、孤獨、擔憂,同時,我們對愛又十分渴望。正是這些脆弱和需要相互交織,讓父母和孩子緊密相連。真正的溝通,要從孩子的脆弱之處切入,從心開始,打造出三把鑰匙。
第一把鑰匙是瞭解孩子的心理變化。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選擇性地與父母溝通,並不是所有正確的教育他都會欣然接受。很多父母可能不知道,孩子在10歲以前對父母會有一種崇拜情結,弱小又無知的他們會把爸爸媽媽視為無所不能的“英雄”;孩子長到10~20歲的時候,就迎來了青春期,這個時期他們會把父母當作處處與自己作對的假想敵,形成抵觸情緒,把父母的關心當作束縛,甚至感覺厭煩;到了20~30歲時,他們開始漸漸地理解父母;到了30~40歲時,會頓悟父母的愛是多麼珍貴。
很多人會說“每一個有問題的孩子背後肯定有一對有問題的家長”,父母在和孩子溝通時,常常會忽視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在成長中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比如孩子的知識儲備、心理特徵、生活閱歷與成長背景,由此出現了代溝問題。我們也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而很少考慮應該怎樣說孩子才更容易接受這些建議和意見。試想,在某些方面孩子比家長知道得更多並形成了許多家長不具備的觀念時,如果家長做不到平等和尊重,依然用自己的觀念強制孩子接受自己的想法,那麼,兩代人之間又怎麼能觸碰到彼此的內心呢?
我們想打破孩子越來越不聽父母的話、就算勉強聽著也並不能理解其中道理的僵局,必須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找到與孩子的變化相吻合的溝通內容和溝通方式,如此才能順利地走進孩子的內心。
第二把鑰匙是關注孩子的情感需要。
父母如果在和孩子溝通時遇到了問題,不如靜下心想一想,孩子真正的需求是什麼?大多數有抑鬱情緒、自我封閉的孩子其實很渴望被別人關注。那麼,作為父母應該關注些什麼呢?我們要關注孩子真正的情感需要,特別是關注孩子產生抑鬱情緒的原因、過程和結果。
很多時候,孩子自我封閉的原因在於對自己缺乏信心,害怕與別人交往,擔心被別人笑話。在被表揚和被鼓勵的過程中,孩子會一點點地收穫學習與生活的動力。在生活中,只要我們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就應該及時對其進行表揚和鼓勵,讓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和快樂。
例如,有一個同學,由於他長得比較矮,又比較胖,班上的同學給他取了個綽號叫“矮冬瓜”。由於比較胖,他做事情時往往會比其他同學要遲緩一些,偶爾還會鬧出一些笑話。因此,他變得不愛和同學說話,也不願主動做一些事情,後來甚至連作業都不做了,就因為害怕被嘲笑,對自己越來越沒有信心。但是在課堂上他會特別積極地發言,只要老師一提出問題,他就迫不及待地舉手搶先回答,每次老師都拿他作為全班同學的榜樣,鼓勵其他同學也能像他一樣積極發言,這個時候的他表現得很自信。如果這時候有人順勢引導他、鼓勵他,告訴他“你很棒”,讓他試著用這樣的勇氣去做其他事,就是為孩子打開了一扇門,讓他們接受自己,相信自己。
第三把鑰匙是重建親子之間的信任感。
我認識的一些所謂的“熊孩子”,大都不會與父母敞開心扉地交談。這些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對父母敞開心扉呢?只有一個原因——信任度不足。所以,孩子寧願跟夥伴分享自己內心的秘密,也不願向父母透露一絲一毫,除非迫于家長施加的外在壓力。
“我相信你”還不是真正的信任,只是一時的認同而已,深層的信任是雙方的互相瞭解、理解、認同與共情,這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作為基礎。只有孩子信任了父母,他才會打開那扇封閉的心門。
不過,重建信任感並不會花掉我們許多時間,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增加一點兒和孩子的接觸,拉近一下雙方的距離,慢慢地就會有效果了。比如,我們可以找准機會向孩子“虛心求教”新知識,在這樣一個時代,親子關係有時需要借助知識與信息的雙向傳遞來加強聯繫,而不是靠過來人的經驗傳遞。再比如,在孩子入睡前,我們不妨跟孩子一起躺下,有一句沒一句地隨意聊聊天,雙方可以分享生活中的瑣事,裡面包含傷心、痛苦、無奈等情緒的互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幫助孩子清理一天累積下來的“情緒垃圾”,目的是讓孩子知道我們是真心在乎他每天過得是否快樂,也讓他明白不管今天過得多糟糕,仍然有廣闊的世界和美好的未來等待著他去創造。這種睡前溝通,也體現出了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
讓你的愛可以被清楚看見
在孩子的人生中,父母是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越來越優秀,未來都能有好的發展。然而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情都是在秉承著希望孩子越來越好的初心嗎?
美國正面管教體系創始人簡•尼爾森曾經對家長有過這樣的提問:“想讓孩子變得更好,難道就要先讓他感覺很糟嗎?”有不少家長就是這樣做的,他們希望孩子進取,希望孩子堅強,所以他們把憤怒的情緒、諷刺的語言當愛的教育,很少誇讚孩子的努力和付出,不會表達對孩子的體貼與理解。父母言行中的很多細節無意中就會對孩子產生影響,可能自己都沒有察覺到,但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也許會因為父母的一句話、一個動作而胡思亂想,甚至心存芥蒂。
湖南衛視有一檔節目叫《少年說》,我記得其中有一個女孩站在臺上,大聲喊道:“媽媽,我想和你坐下來好好談談心,可以嗎?”
她是一名體育特長生,在田徑和標槍兩項運動上表現得很優秀。上個月去市里參加了兩個比賽,都拿到了季軍,尤其是標槍比賽,這是她拼盡全力拿到的名次。她第一時間把獲獎的喜悅分享給了媽媽,希望得到媽媽的肯定和鼓勵。
然而,媽媽既沒有肯定她的付出,也沒有認可她取得的成績,反而苛刻地問她:“為什麼沒拿第一?浪費一周的時間,怎麼可能不影響學習。”
女孩回到台下,媽媽告訴她:“我對你嚴厲,是為了激勵你,希望你能變得更好。我知道你很努力,你每天那麼晚才回來,媽媽怎麼能不知道你辛苦呢?”
女兒說:“可是我感受不到,我只感覺到你不愛我了。”女孩還說,媽媽總是動不動就發脾氣,總是吵嚷,她平時不敢跟媽媽溝通,她很羡慕別的同學可以和他們的媽媽像朋友一樣相處,可以談心。
每個人都渴望被愛,作為孩子,最渴望的就是被父母愛著。家長對孩子的愛與教育,應該用積極正面的方式表達,而非帶著消極負面的情緒去斥責。
電視劇《茉莉的最後一天》中,女主茉莉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但她在拿到重點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時候跳樓自殺了。她的媽媽悲痛欲絕,但為了弄清楚女兒跳樓的原因,不惜接受一種還在測試階段的新科技,可以進入茉莉的意識,讀取她的記憶,體驗她的感受。
重現的一幕幕畫面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孩子的無聲哭泣與漸漸崩潰的內心。茉莉在很努力地學習,成績一直都很優秀,可不管她多麼優秀,媽媽都會斥責她:“所有的解釋都是藉口,我對你沒有其他要求,只有一個,就是把成績搞好!要不是我天天督促檢查,你怎麼可能考得了第一名?小心下次成績掉下去!”茉莉想選擇自己喜歡的中文系,和媽媽商量時,卻被媽媽罵沒出息。就連茉莉關心她,讓她不要太累、早點兒休息,媽媽也會說:“你不好好學習,我怎麼休息?”在媽媽嚴苛的管教和不斷的責駡中,茉莉的內心被折磨得支離破碎。
終於,在一個安靜的夜晚,她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從陽臺上縱身一躍跳了下去。茉莉的媽媽在女兒的意識裡,歇斯底里地哭喊著:“媽媽愛你,媽媽愛你呀!”可惜,一切都太遲了!
在現實生活中,有太多孩子正生活在父母“以愛之名,無愛之實”的苛責中。缺乏愛的教育,常常會導致不幸。一個上小學的孩子,因為數學考試中的一道口算題算錯了,考了98分,屈居班級第二名,因此遭到了父母的嚴厲指責、辱駡,甚至罰跪、不讓吃飯。第二天孩子到學校後,爬上陽臺,直接跳樓自殺了。難道這個孩子的父母真的不愛他嗎?這種負面的教育方式,孩子能感受到一絲一毫的愛嗎?
在現實生活中,孩子們的感受常常是被否定的。比如:“別人家孩子學習都那麼好,再看看你。”“和你說了多少遍,不要總玩手機。”“你怎麼見到長輩不打招呼,沒禮貌。”父母只和孩子不斷宣講那些浮於表面的大道理,卻避而不談孩子的內心感受,甚至忽略、壓制、攻擊他們的心理需求,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叛逆不是孩子的錯》一書中說:“你可以試想一下,你的配偶、父母、領導對你大喊大叫時你的感受,你會發自內心地感激他們嗎?沒錯,你的孩子也不會。”
美國心理學家傑弗裡•伯恩斯坦曾經說過:“只有愛是不夠的,不表達出理解,孩子會感受不到你的愛。所以你首先要減少自己內心的負面情緒,要多看到孩子的優點和積極的一面。”孩子表現良好,我們要適當地給予鼓勵和認可,告訴他們:“我看到了你的努力,也願意與你一起分享你的喜悅。”孩子表現不好,我們也要耐心地告訴他們:“沒關係,我知道你現在很難過,媽媽陪你一起找原因,我們共同解決問題。”
有人說:“沒有得到過愛的孩子將很難懂得怎麼去愛別人,因為他感受到的愛太過貧瘠,沒有多餘的愛可以給別人。”養育孩子首先要滋養他們的心靈。我們要與孩子進行坦誠且持續的溝通交流,永遠不要吝嗇于向孩子表達愛,應該讓孩子直接感受到愛。孩子需要清楚地看到愛,才會相信愛,才能更從容地去愛別人,才有能力將更多的愛給予別人。一個內心充滿愛的人,才能擁有完整的人格,然後在這個堅實的地基上,搭建起優質的上層建築,在成長的路上活得更自信、更堅定、更有底氣。
我們也要明白,真正的愛是行動,愛不是單純的給予,它有多種形式,可以是讚美,也可以是拒絕;可以是鼓勵,也可以是批評;可以是安慰,也可以是敦促,但都必須適當、及時、必要、有效。
一百句安慰,比不上一個擁抱溫暖
在孩子受到委屈時,你通常會怎麼安慰他呢?你是苦口婆心地開導他,還是有求必應地買東西?其實,這些常規做法都比不上一個溫暖的擁抱有效。
孩子受到委屈時,是最需要安慰的時候,也是最聽不進去話的時候,他們的潛意識會處於一種“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的對抗狀態。此時,如果家長沒有關注孩子的感受,一味地開導,並不會起作用,如果開導的語氣中夾雜著責備和命令,更會適得其反,導致孩子的情緒越發糟糕,孩子本想向家長傾訴的話,也會到嘴邊又咽回去。
美國語言學家艾伯特•梅瑞賓在一次研究中發現: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通過7%的語言和38%的音調,以及55%的肢體語言進行的。肢體語言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彌補語言表達的不足,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盡可能地拉近,讓感情能夠迅速昇華。
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孩子受到委屈時,與孩子進行身體接觸的安慰效果要比言語更好。也就是說,對於孩子來說,肢體語言遠比語言有力量。雖然擁抱是肢體上的接觸,但也是內心靠近的表現,是最柔軟、最貼近心臟、最有力量的無聲語言。父母的擁抱是對孩子不良情緒的安慰,是對孩子的接納和認可,能給孩子帶來安定的情緒、甜蜜的情感和依戀。我們可以將擁抱作為一種拉近親子間距離的方式,在安撫了孩子的情緒之後,再進一步用語言來解開孩子的心結。
小赫和其他小夥伴一起玩的時候,搶奪同一個玩具失敗後,他哭著跑到媽媽身邊,大哭大鬧,甚至趴在地上打滾,媽媽向小赫伸出雙臂說:“寶貝,媽媽需要一個擁抱。”雖然小傢伙依舊很生氣並用一隻手用力地推開媽媽的手,說著:“不要!”然而,他的另一隻手卻偷偷地牽著媽媽的衣角,不肯放手。媽媽蹲在那裡等了一會兒,再次伸出雙臂,說:“媽媽知道寶貝現在很生氣,但是,我需要你給媽媽一個擁抱。”這時小赫雖然對媽媽的行為感覺很奇怪,但還是哭著向媽媽伸出了雙臂,抱了抱媽媽,然後他突然就不哭了,情緒也漸漸地恢復了平靜,沒一會兒就開開心心地跑去和小夥伴們一起玩了。
通過小赫的例子,我們可以獲悉:所有的正面教育方式都是為了情感聯結,尊重當時的形勢需要,尊重孩子的情感需求,才能產生有效的連接。孩子因為受到委屈、需要父母幫他主持公道的時候,其實父母並非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去追究誰的責任、對孩子進行說教或者對一方進行偏袒,不妨試試用溫暖的擁抱來安慰孩子,或許也可以輕鬆地解決問題。家長和孩子有足夠好的身體接觸、情感聯結時,一些具體的問題和矛盾,可能不需要家長刻意幫他解決,孩子也有能力自己化解這種不良情緒。
當然,在這裡需要強調一下,小赫的媽媽說的是“媽媽需要一個擁抱”,而不是說“來,讓媽媽抱一下”,這樣說,孩子才會覺得可以幫到媽媽,自己是有價值的、是被需要的。願意為他人做出貢獻,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善良天性,貢獻能傳遞溫暖和安全感,更會讓孩子體驗到歸屬感、力量感以及成就感。
我們前面說到,情緒不論好壞,都來去自如,所以把握擁抱的時機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孩子當下太生氣,情緒無法控制,或是不接受家長的擁抱,或是表現得有點兒勉強,我們應該尊重孩子,不用刻意去擁抱孩子。記住,擁抱是一種方式,而不是一種形式。這個時候,請家長耐心地等一等,孩子需要時間和空間讓自己冷靜下來。我們可以對孩子說:“寶貝,那我們等一會兒,等你想擁抱了,我們再擁抱。”然後我們只需坐在孩子旁邊靜靜等待即可。這樣做,既幫孩子阻止了負面情緒的爆發,也讓孩子學會了情緒的自我修復。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6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