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瓦貓(簡體書)
滿額折
瓦貓(簡體書)
瓦貓(簡體書)
瓦貓(簡體書)

瓦貓(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59 元
定  價:NT$ 354 元
優惠價:87308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瓦貓》為青年作家葛亮最新創作的中篇小說集,涵蓋《書匠》《飛發》《瓦貓》三部中篇小說,以匠人匠心入手,事關一群民間手藝人的故事。。《書匠》的背景發生在江南,描寫一位傳統的修書人歷經時代變遷仍遵循古法,抱持修舊如舊的態度修理古書籍的故事。《飛發》與《瓦貓》,發生於嶺南和西南的背景,飛發是洋涇浜英語理髮的意思,在香港這處彈丸之地,翟玉成這位理髮師的一把快剪如何剪出人事浮沉。瓦貓是西南地區的鎮宅神獸,形似貓神似虎,故事重回上世紀抗日戰爭大學南遷之時,“一支公”寧懷遠與制瓦貓的榮瑞紅怎地生出情愫,又如何歷經時代變遷,走失離散,徒留故人守候。一切的留存與等待,都是歲月中幾經輪回的刻痕。連同他們生命裡的那一點倔強,亦休戚相關。

作者簡介

葛亮,原籍南京,現居香港,文學博士,在高校擔任教席。文學作品出版於中國內地、臺灣和香港地區,著有小說《北鳶》《朱雀》《七聲》《戲年》《謎鴉》《浣熊》《問米》,文化隨筆《小山河》 等。作品譯為英、法、意、俄、日、韓等國文字。

曾獲首屆香港書獎、香港藝術發展獎、臺灣聯合文學小說獎首獎等獎項。長篇小說代表作兩度入選“《亞洲週刊》華文十大小說”,亦獲“中國好書”獎、“華文好書”評委會特別大獎等。作者獲頒《南方人物週刊》“年度中國人物”、2017海峽兩岸年度作家。


名人/編輯推薦

1、“中國好書”獎得主葛亮重磅新作,這是一本關於手藝人的小說,一個關於工匠精神的故事,也是關於人的命運與尊嚴的故事。他們的品格與時代精神相互砥礪,不遇良工,寧存故物;一鱗一焰,皆自匠傳。

2、篇目入選2020年全國高考語文試卷閱讀題,在網絡上引起廣泛熱議,發表後入選《收穫》年度文學、《十月》年度小說等重要榜單,並被《新華文摘》等刊物紛紛轉載。

3、作者葛亮曾獲頒《南方人物週刊》“2016年度中國人物”,2017海峽兩岸年度作家,《GQ》中國“2017年度作家”,其長篇小說代表作《北鳶》曾入圍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十強作品。

4、華美精裝,專色印刷,特邀知名設計師設計,封面插畫由九歲藝術神童繪製。封面用紙採用米白稻香,典雅素樸,二封為宮牆紅,莊重濃烈,內文60g瑞典輕型紙,護眼防近視,經FSC和PEFC國際綠色環保認證,可平攤閱讀,隨身攜帶不負重。


自序:物是

打算寫關於手藝人的小說,是久前的事了。

與這個人群相關的,民間常說,藝不壓身。學會了,便是長在了身上,是後天附著,卻也就此與生命一體渾然。

談及手藝,zui初印象,大約是外公家裡一隻錫制的茶葉盒,上面雕刻遊龍戲鳳,久了,泛了暗沉的顏色。外公說是以前經商時,一個南洋商人的贈與。我記事還在用,春天擱進去明前的龍井茶,到中秋泡出來還是一杯新綠。少年時,大約不會關注其中技術的意義,但仍記得那鐫刻的細緻。龍鬚躍然,鳳尾亦搖曳如生。後來,這只茶葉盒不知去向。外公每每喝茶,會歎息,說時下所謂真空包裝,其實是將茶“養死了”。在他看來,茶葉與人一般,也需要呼吸。這茶葉罐便如皮膚,看似容器,實則接寒暑於無間。一鱗一焰,皆有溫度。而今機器所制,如何比得上手工的意義。

數年前寫《北鳶》,書名源自曹雪芹的《廢藝齋集稿》中一章——《南鷂北鳶考工志》。這一番遇見,也是機緣。不類《紅樓夢》的洋洋大觀,《廢藝》是曹氏散逸的作品,得見天日十分偶然。據馬祥澤先生回憶,這既是中日文化間的一段流轉,但也終於有殘卷難全的遺憾。我感興趣,曹雪芹何以致力於此書。其在《考工志》序言末尾雲:“以集前人之成。實欲舉一反三,而啟後學之思。乃詳查起放之理,細究紮糊之法,臚列分類之旨,縷陳彩繪之要。彙集成篇,以為今之有廢疾而無告者,謀其有以自養之道也。”說得透徹,教的是制風箏之法,目的是對弱者的給養。由是觀,這首先是一本“入世”之書。由紮、糊、繪、放“四藝”而起,縱橫金石、編織、印染、烹調、園林等數項技能。其身體力行,每卷各釋一種謀生之藝,並附有詳細圖解及深入淺出、便於記誦的歌訣。其二,這亦是“濟世”之書,《蔽芾館鑒金石印章集》一章,“蔽芾”諧為弼廢。此書創作之初,有一段佳話,緣由於景廉戎馬致殘而潦倒,求助其友曹霑。曹氏並未直接接濟,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故作此書,教殘疾者“自養”之道,寓藝於義。

由此,寫了《北鳶》中的龍師傅,便是紮風箏的匠人。失意之時,盧家睦給他“四聲坊”一方天地,他便還了他一生承諾。“這風箏一歲一隻,話都在裡頭了。”其三世薪傳,將這承諾也傳遞了下去。

“匠”字的根本,多半關乎傳承抑或持守。“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韓愈在《師說》中批評所謂“君子”輕薄相師之道,猶不及“百工”。匠人“師承”之責,普遍看來,無非生計使然。但就其底裡,卻是民間的真精神。當下,這堅守或出於無意識,幾近本能。時代日新月異,他們的手藝及傳統,看似走向式微。曹氏以“廢藝”論之,幾近成讖。淡出了我們的生活,若不溯源,甚至不為人所知。教學相長的脈絡,自不可浩浩湯湯,但仍有一脈涓流,源源而不絕。

寫《書匠》篇,是因為先祖父遺作《據幾曾看》手稿的救護,得以瞭解“古籍修復師”這一行業。“整舊如舊”是他們工作的原則。這是一群活在舊時光裡的人,也便讓他們經手的書作,回到該去的斷代中去。書的“尊嚴”,亦是他們的尊嚴。所寫的兩個修復師,有不同的學養、承傳與淵源,代表著中西兩種不同的文化脈絡,而殊途同歸。“不遇良工,寧存故物”,是藏書者與修書人之間zui大的默契。 一切的留存與等待,都是歲月中幾經輪回的刻痕。連同他們生命裡的那一點倔強,亦休戚相關。

《飛發》與《瓦貓》,發生於嶺南和西南的背景。因為在地,則多了與空間長久的休戚與共。這其中有器物的參與,是人存在過的憑證。或者說,經歷了磨礪與淘洗,更見匠與時代之間膠著的堅固。他們的命運,交織與成全於歷史,也受制於那一點盼望與落寞。他們是這時代的理想主義者,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走訪匠人,於不同的行業,去瞭解他們手藝和背後的故事。他們多半樸訥,不善言辭。或許也便是這一點“拙”,建造了和塵世喧囂間的一線壁壘。只有談及自己的手藝,他們會煥發光彩,因來自熱愛。他們亦不甚關心,如何被這世界看待。時代淘洗後,他們感懷仍有一方天地得以留存。自己經手而成的物件,是曾過往於這世界zui好的宣示。事關薩米文化的人類學著作《知識與手工藝品:人與物》,作者史文森(Tom G.Svensson)雲,“傳承譜系中,對於‘敘述’意義的彰顯,將使‘物’成為整個文化傳統的代言者。”換言之,“故物”與“良工”,作為相互成全的一體兩面,因經年的講述終抵達彼此。辛波斯卡的詩歌中,是物對時間的戰勝;而匠人所以造物,則是對時間的信任。如今屋脊上踞守的瓦貓,經歷了火煉、風化,是以靜制動的根本。時移勢易後,蒼青覆苔的顏色之下,尚餘當年來自手的溫度。其內裡魂魄,屬上古神獸,便又有了庇佑的意義。匠人們眼中,其如界碑,看得見莽莽過去,亦聯結著無盡未來。這一點信念,為強大之根本,便甘心晨鐘暮鼓,兀兀窮年。

庚子年於蘇舍


目次

目錄

001 自序 物是

001 江南篇 書匠

091 嶺南篇 飛發

187 西南篇 瓦貓

327 附錄 一封信

332 後記 藏品


書摘/試閱

一 簡

借人典籍,皆需愛護,

先有缺壞,就為補治,此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

我遇到簡,十分偶然,是因為我的朋友歐陽教授。

歐陽教授是個很有趣的人。這有趣在於,興之所至,常會出現一些突如其來的舉動。作為七十多歲的人,他經常會自嘲說,這就是老夫聊發少年狂。

這一年大年初三,我照例去他家給他拜年。歐陽教授其實是我祖父的學生,在國立中央大學學藝術史,後來又在祖父的母校杭州國立藝術院執教。祖父早逝,他作為門下得力的弟子,對我的父親盡過兄長之責。我父親對他便格外尊敬。後來他移居香港,而我成人後又赴港讀書。每到年節,我父親便囑咐我去看望他。

歐陽太太是紹興人,到了香港三十多年,早就烹得一手好粵菜。間中,仍然拿出加飯酒,溫上。歐陽教授便與我對飲。我不是個好酒的人,但歐陽喝起酒來,有太白之風。剛剛微醺,行止已有些豪放。忽然站起身來,引吭高歌。自然還是他的招牌曲目——《費加羅的婚禮》中的詠歎調“再不要去做情郎”。歐陽太太放下筷子,和我對視了一下,搖搖頭。目光中帶著縱容和無奈。歐陽教授卻俯下身,將一塊椒鹽石斑夾起來,放到我的盤子裡。同時並沒有停下喉間震顫的小舌音。我自然沒有吃那塊魚,因為照例很快到了高潮,是需要鼓掌的。

然而,這酒勁來得快,去得也快。到了家宴的尾聲,我們都知道,餘興節目是展示歐陽教授近來的收藏。教授很謙虛地說,毛毛,我這一年來的成果很一般。市面上今不如昔,能見到的不是新,就是假。

說罷,便在太太的攙扶下,搖搖晃晃地引我去他的書房。

歐陽有一個很令人羨慕的書房。尤其在香港這樣寸土寸金的城市,居然有三面靠牆的通天大書架。書桌則對著落地玻璃窗,可觀得遠山點翠。歐陽常為此顧盼自雄,稱自己有遠見,早早搬離了中心區,在新界置業,才不用受逼仄之苦。他的藏書雖不至汗牛充棟,但在我一個青年人看來,確有洋洋大觀之象。據說這只是數分之一,有些善本書,因為要防香港的潮濕和久存的書蠹,送去了專業的倉儲。

我抬頭看見,歐陽親書的大篆“棗莊”二字,懸在書桌上方。這是教授書房的名字,也是他的得意之作。教授是山東人,棗莊確是他的故裡。然而還有一層深意,確是凡俗學淺之人未必能領會的。舊時刻書多用梨樹與棗樹,作為書版,取其緻密堅固。刊印書籍也稱“付之梨棗”。教授將其書房命為“棗莊”,便有以一室納萬卷之意,可見過人氣象。

歐陽教授拿出一隻匣子,打開來,撲鼻的塵味。說,去年七月在東京開研討會,結束了就去鐮倉逛了一遭。在臨街瓷器店裡,看到有人寄售。這套《水經注圖》,全八冊,可惜少了第三冊。不過打開來,有楊守敬的批註,算是撿了個漏。

我討喜道,老輩兒人都說呢,收藏這事像盲婚盲嫁,大半靠運氣。

教授說,可不!有心栽花花不開。春天時候,西泠放出一箱璧園會社石印《吳友如畫寶》,我可上了心,竟然沒有拍到。

還有這個,也是造化。在上環飲茶,說是中大一個老夥計要移民,把家裡的東西盡數出讓。我是趕了個大晚集。但這個收穫,算是藏家小品,卻很有意思。我看到他拿出殘舊的一些紙頁,打開來,是豎版印刷。教授說,這是六十年代香港友聯出版的“古文活頁”。

我問,友聯,是出過張愛玲的書嗎?

他說,正是。這個活頁是仿照歐洲傳統出版方式推出的。當時在香港很風行,特別在年輕學生裡。數十頁成章為一份,讀者逐份購入,輯錄成冊,再自己找訂書公司訂裝。歐洲出版社,經常只印不訂,叫“temporary cover”。老時候的香港也有。你瞧這個,訂書公司潦草得很,完全西洋的訂法。外頭是假書布,裡頭這個還是以往線裝書的版式。我打算重新整一下。

對了,毛毛。上次聽你母親說,找到老師的手稿,可帶來香港了?

我說,是。包裹在一大袋子生宣裡。杭州那邊的檔案室要清理,這才發現。

歐陽說,謝天謝地。當年從江津寄過來時,還是我接收的。做夾板,先師《據幾曾看》的書名,也是我拓的。後來竟然遺失了。保存得可還好?

我說,那些宣紙都發了黴,書稿也受了潮氣,還好外面有一層油紙,又用木夾板包著。只是書頁有些粘連起來。

我打開手機,給他看書稿的圖片,說,一個臺灣的出版人朋友,想拿去掃描。但又怕毀了書。

歐陽看一看,先皺起眉頭,但很快又舒展開,笑道,不打緊,這才是睡覺有人遞枕頭。我帶你去見一個人。

說完,他收拾起那些活頁,又在書架上上下下地找,找出一本書,一起小心翼翼地放進背包裡去。

然後對太太說,晚飯不吃了,我帶毛毛去一趟上環。

歐陽太太正端了一缽楊枝甘露,歎口氣說,你呀你,說風就是雨。可有半點長輩的樣子。今天可是大年初三,你也不問問人家在不在。

教授說,怎麼問,她手機都不用,電話不愛聽。現在發電郵恐怕也來不及。

歐陽太太追上一句,好歹我辛苦做的甜品,吃了再去。

教授拉著我,頭也不回地往外走。

歐陽教授喝了酒,不能開車。雖然到了樓下,風有些凜冽,酒已經醒了一大半。等了許久,也沒有一輛出租車。我們只好走到更遠的地方,去坐小巴。

大年初三,車上並沒有什麼人,倒好像我們包了一輛車。

教授依然很健談,說起以前在央大的往事。說我祖父的不茍言笑,令人生畏。祖父開的“宋元藝術史”,zui初報名的有二十多個學生。因為他太嚴苛,到學期末,只剩下了七個。“不過,我大概學到zui多東西的,還是你爺爺的課程。用現在的話來說,一點都沒有放過水。筆記簡直可以直接出版。但時下,恐怕這樣上課是吃不開了。如今上課得像說書,不講點八卦,哪裡會有學生來聽。”

歐陽忽然定定地看,幾乎讓我不自在起來。他說,毛毛,你長得可真像你爺爺。不過看上去可隨和多了。對了,你聽說過他老人家年輕時的羅曼史嗎。哈哈,想起來了,你知道的,在你的小說裡看到過。

他促狹地眨一眨眼睛。

我這才問,我們要去見什麼人?

教授想了想,說,書匠。

我有些不得要領,重複說,書匠?

嗯,經她手,讓你的書煥然一新。不,煥然一舊。教授笑著說。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