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書展
公共衛生危機,全球經濟下行,國內國際政經形勢嚴峻,世界格局變化莫測。在這樣的經濟環境下,投資單一門類的資產是否還是明智之舉?股票、債券、基金、期貨……到底該怎樣搭配,才能實現長期的財富增值?
資深財富管理專家楊文斌以個人的專業知識與投資經驗為藍本,詳實地從優質資產、組合方法、配置策略等多個方面深入解讀財富增值背後的成功方法,並對股市、房地產和保險等多個重點領域進行投資分析,以期幫助讀者在金融變局中優化個人資產配置,制定Z優財富管理方案,開啟財富增值的進階之路!
楊文斌
原平安集團與太平洋保險集團首席投資官
芝加哥大學商學研究所工商管理碩士
臺灣大學客座教授
香港大學SPACE中國商業學院客席副教授
曾任多家國內外著名投資集團、基金、家族管理辦公室、咨詢公司的董事、總監、資深顧問等。擁有豐富的海內外投資、咨詢及運營管理經驗,熟悉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與全球資產配置,深諳國內外壽險公司、基金管理和歐美另類資產投資等業務和相應的投資策略。
寫給中國人的資產配置進階課
教你守住財富,實現財富增值
投資看似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任何人只要有錢、有意願,就可以在券商、銀行開個戶,買賣股票、債券、基金等,互聯網的發展更是提供了很多便利,投資者足不出戶就可以做各種各樣的投資。但真要做起來又發現做好投資並不容易,即便是專業投資者也是如此。
投資的原理很簡單,例如,找到好公司以合適的價格長期持有;要做組合投資,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買入價值被低估的股票;等等,這些做法都非常正確,而且永遠正確。但問題是:什麼是好公司?什麼是股票合適的價格?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需要賣出股票?投資組合怎麼構建,怎麼調整?等等。針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則是見仁見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當然,這也正是金融市場的魅力所在:市場永遠處於各種矛盾對立的觀點之中,市場永遠處於不確定之中。有些短期看來是正確的東西,長期可能是錯的;有些短期看來是錯誤的東西,長期可能是對的。投資,既有技術的一面,又有藝術的一面,甚至還有個性修養的一面:要克服人性中的貪婪、恐懼和羊群效應。做好投資,需要一定的理論知識,需要實操經驗的積累,需要經常反思和總結,還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因為市場永遠在發展變化,新的產業、新的技術、新的投資工具會不斷產生。
楊文斌先生所著的《資產配置的邏輯》一書深入淺出,用讀者易於理解的語言闡述了資產配置和投資領域的深刻道理。楊文斌先生於美國芝加哥大學畢業,有三十多年投資領域的工作經驗,擔任過平安集團資產管理公司和太保集團資產管理公司投資總監等重要職務,有非常豐富的理論和實務經驗。本書是楊文斌先生長期投資實踐、深入思考的總結。
首先,楊文斌先生在書中寫的“資產配置就好像裝修房子,要考慮全局”,非常形象。我們很多人在投資理財中經常沒有從全局考慮問題,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對單個投資標的考慮得多,對整個資產組合的風險收益考慮得少。這樣就很有可能發生書中寫的“如果單從投資組合裡的項目來看,可能個個都是好投資,但整體上很有可能已經過度集中於同一類型的風險而不自知”。作者詳細闡述了構建資產組合的有效方法,闡明了“資產配置的核心是風險的配置”,並根據其多年的經驗和教訓,把投資需要冒的風險分為三大類:綠色風險、黃色風險、紅色風險,闡述了按照風險來源構建核心與衛星組合的具體方法,既形象又深刻。
其次,書中對PE基金、直接借貸金融產品、沒有到期日的資產、抗逆境的資產、房地產、保險等資產做了闡述,使讀者能夠對股票、債券等耳熟能詳的資產以外的大類資產有較好的了解。例如,闡明面對不良資產是很好的投資機會,同時指出,“不良資產的投資是一個苦力活,沒有捷徑”,讓人很受啟發。書中還講述了美林投資時鐘的理論和實務、股市循環四階段(絕望的黑暗期、希望期、成長期和樂
觀期)、預期差及其交易策略、價值投資的理論和實踐、資產泡沫的成因和應對、選擇好的投資經理、好公司及其質量要素、成長股策略、趨勢跟蹤策略、聰明貝塔策略等投資理財中非常重要的內容。
再次,書中還糾正了很多人長久以來的一個謬誤。“讀者都以為巴菲特以長期投資為招牌,好股票要持有10年,甚至永久持有。但是讀者可能不知道,在巴菲特的投資組合中,超過60%的股票在買入後一年之內就會被賣掉,持倉超過10年的不到4%。好的投資長期持有,不對的投資,果斷認賠出場,這是巴菲特的投資實踐。”投資來不得半點虛假,對就是對,錯就是錯,自己不認錯沒用,市場會教育你 . 實事求是,是做好投資的基礎。在這方面,我們確實要向大師學習。
最後,書中的很多話富有哲理,沒有豐富的理論功底和實踐經驗恐怕寫不出來。例如:“便宜的價格是投資的最好風險保護墊”;“最難掌控的風險是自己”;投資最重要的兩件事情,也是最難的兩件事情——判斷宏觀大環境的方向和了解自己;“人們常見的錯誤是在不利情況發生初期反應不足,最後又反應過度”;“過度自信是投資的第一號敵人”;“預期差是股市、債市交易的關鍵”;“我們遲早會撞見‘黑天鵝’,而應對‘黑天鵝’的法寶就是提高自己的反脆弱性”;等等,讀來印象深刻,令人深思。
總之,楊文斌先生的《資產配置的邏輯》一書,既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經驗的總結,還有不少哲理性的思考,讀來受益良多,相信讀者閱後也會有所收獲。
目錄
第一部分 正確認識資產配置
01 投資與資產配置
第一節 正確認識投資與資產配置 /003
第二節 影響資產價格漲跌的風險因子 /005
第三節 投資收益是冒險取得的對價 /006
第四節 預測投資收益率的方法 /009
第五節 四種錯誤的投資決策心理 /010
第二部分 值得關注的優質資產
02 與企業共舞的PE 基金
第一節 看懂PE 基金的年份 /015
第二節 “獨角獸”與傳統增長模式之別 /017
第三節 股權投資三個增值動作抵御周期風險 /018
第四節 PE 基金風險收益特徵 /019
03 直接借貸的金融產品
第一節 傳統貸款類資產 /020
第二節 私募債權基金收益來源對經濟景氣度的敏感度低 /021
第三節 私募債權基金的信用風險判斷要則 /023
第四節 夾層貸款基金有多樣化的收益來源 /024
第五節 針對信用風險的特殊機會投資基金 /025
第六節 避免國內債權產品踩雷要訣 /028
04 沒有到期日的資產
第一節 分享私募基金管理人收益的資產 /030
第二節 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少數股權基金的優異性 /031
第三節 什麼類型的投資人適合投資無到期日資產? /034
05 抗逆境的資產
第一節 人棄我取的資產 /035
第二節 中國不良資產的機遇 /036
第三節 投資不良債權的收益來源 /038
第三部分 構建資產組合的有效方法
06 資產配置的核心是選擇風險
第一節 風險的另一面是投資能否滿足未來支出的需求 /045
第二節 全系統的風險與個別單獨的風險 /046
第三節 最難掌控的風險是自己 /047
第四節 區分可控風險與不可控風險 /048
第五節 投資風險的“三色圖” /049
07 用不同顏色風險構建資產組合
第一節 按照收益的風險來源構建核心與衛星組合 /053
第二節 決定核心組合資產配置比例的五件事 /054
第三節 衛星組合是小兵立大功角色 /056
第四節 資產配置的三個層次 /057
第五節 風險對衝 /059
第四部分 資產配置錦囊:提升收益的有效策略
08 準確判斷經濟局勢
第一節 美林投資時鐘理論 /065
第二節 判斷政策選項 /086
第三節 金融政策趨勢 /092
09 提升風險判斷能力
第一節 股市循環的四個階段 /095
第二節 股票投資展現的人性 /097
第三節 “黑天鵝”危機 /105
10 堅守價值投資
第一節 價值投資大師業績輝煌 /116
第二節 價值投資的定義 /117
第三節 價值投資策略的價值 /118
第四節 用質量指標增強價值投資效果 /120
第五節 價值投資實踐 /123
第六節 實踐價值投資的工具 /125
第七節 巴菲特價值投資的實踐 /126
11 尋找投資洼地與泡沫投資
第一節 形形色色的資產泡沫 /139
第二節 泡沫的成因 /147
第三節 資產泡沫的引爆點 /152
第四節 應對泡沫之道 /160
12 選擇真正為你效力的投資經理
第一節 理財機構的經營模式 /168
第二節 判別PE 基金管理人的好壞 /175
第三節 財富管理的精髓 /183
第五部分 重點領域投資分析與實操指南
13 如何選擇好公司
第一節 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估值邏輯的差異 /189
第二節 好公司的質量要素 /190
第三節 給公司定價 /194
第四節 計算公司股價的安全邊界 /202
14 股市
第一節 活用成長股策略 /205
第二節 追漲殺跌的趨勢跟蹤策略 /214
第三節 讓聰明貝塔策略提升投資收益 /225
15 房地產
第一節 房地產經濟學 /237
第二節 中國住宅房價簡史 /239
第三節 現階段房地產投資價值分析 /242
第四節 非住宅房地產的投資策略 /244
第五節 房地產投資跨越周期的案例 /249
第六節 資產配置中對不動產配置的建議 /251
16 保險
第一節 人性與保險 /253
第二節 利己與利他的保險 /255
第三節 購買保險不同面向下的原則 /257
第四節 保險產品案例說明 /259
第五節 傳承工具 /266
17 資產配置的邏輯
第一節 人生的現金流 /270
第二節 跨周期的各類投資 /272
第三節 資產配置流程 /276
投資是什麼?每個人對其的定義可能都不一樣。根據我30 多年職業生涯的體會,我認為投資就是將多餘的、非日常家用的、非急用的現金投放到金融類資產中,經過一段期間,收回所投入的資本(本金),並賺取收益的行為。這裡所說的金融類資產,可以是上市公司的股票、債券、商品、外匯或是沒有上市的公司的債權和股權。當然,投資也可以把現金投放到如房地產、藝術品等實物類資產上。非投資專業人士可能相對比較熟悉實物類資產的賺錢邏輯。比如說,學位不一定能創造財富,但學區房一定會漲價;蘇富比拍賣行、嘉德拍賣會上藝術收藏品的價格一次比一次高,只要買對了藏品,將來就能以較高的價格脫手獲取可觀的投資回報。但投資藝術品具有一定的風險,是真畫還是假畫,著實不易分辨,連投資界大名鼎鼎的債券之王格羅斯都在藝術品上栽過跟頭。
格羅斯與前妻蘇·格羅斯的家中有一幅畢加索的真跡《休憩》( Le-repos),一直掛在兩人的臥室中。2017 年8 月,格羅斯與前妻離婚,該畫判給了前妻蘇。當格羅斯打算將畫運送至前妻家中時,蘇卻輕描淡寫地說:不用麻煩了,真跡早就在我這裡了。原來蘇幾年前臨摹了這幅畫,並調包了真跡。盡管摹本上沒有畢加索的簽名,但還是成功騙過了格羅斯的眼睛。這則投資界的軼事告訴我們,投資藝術品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也要下功夫去學習研究,掌握辨別真偽的能力,才能規避風險。而且,在持有藝術品期間,是沒有任何收益的,能期待的只有以較高的價格賣出手中的收藏品,賺取稱為“價差”的資本利得。與投資藝術品的單一回報的形式不同,金融產品的投資回報有兩種:一種是有當期現金回報,到期回收本金的,通常是借貸關係的債權投資;另一種是在投資期間幾乎沒有現金回報,最終以高於成本的賣價出脫,收回本金與收益,也就是通常說的賺取資本利得。購買未上市的股權和上市股票就屬於第二種類型的投資。
還有一些資產,在投資期間有現金回報,在出手時,也可能以高價賣出,賺取高於成本的資本利得——不動產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大家所熟悉的理財大體上只是在說投資這件事情,但投資與資產配置是不一樣的。資產配置就好像裝修房子,要考慮全局。在買家具的時候,你不會只考慮家具本身,還要考慮把它們放在哪個房間,它們與那個房間的大小、格調是否匹配。投資之於資產配置,就如同購置家具之於裝修房子。資產配置是在你可以運用的資產規模範圍內(相當於裝潢時的預算),在考慮財務回報的同時,還要對稅務規劃、保險、傳承、養老、投資時間與風險承受度進行通盤考慮。換言之,資產配置就是在你的預算內,在一定的投資期間內,確定明確的投資收益率目標以及不能接受的危險事項的前提下,根據投資需求將資金在不同資產類別之間進行分配的行為。
本週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