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史導論:藝術史學習經典指南(簡體書)
商品資訊
ISBN13:9787301321898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德)漢斯‧貝爾廷; (德)海因里希‧迪利
譯者:賀詢
出版日:2021/09/14
裝訂/頁數:軟精裝/404頁
規格:24cm*17cm (高/寬)
版次:一版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這是一本藝術史學科導論性質的著作,也是一本藝術史學習經典指南。此書對學科內重要的基礎知識進行了清晰而不流於表面的概述,其所關注的不是包含諸多藝術家姓名和風格的藝術史,而是藝術史本身,即研究物件、媒介材料、理論方法、發展趨勢等,講述準確、精妙。
作為一門學科,藝術史最早於19 世紀在德語國家興起,因此向來有“藝術史的母語是德語”的說法。這本經久不衰的著作由藝術史各個分支領域重量級的德國學者分別撰寫,暢銷德國30餘年,也是德國藝術史院系中流傳廣泛的專業讀物。新的德文第7版(中文首版)包含關於神經學、圖像媒介,以及後現代和國際化的新藝術史等章節,關於性別研究等部分也做了較大修訂。可以說,此書迎合了德語區藝術史學科巨大的改革熱望,也經受住了改革的考驗。因此,它理所當然地出現在諸多藝術史推薦書單。
我國目前有諸多藝術史研究與教學機構,以及藝術史專業學生與跨專業學者,此書可作為一本常備的方法論手冊,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藝術史學科全貌。
作為一門學科,藝術史最早於19 世紀在德語國家興起,因此向來有“藝術史的母語是德語”的說法。這本經久不衰的著作由藝術史各個分支領域重量級的德國學者分別撰寫,暢銷德國30餘年,也是德國藝術史院系中流傳廣泛的專業讀物。新的德文第7版(中文首版)包含關於神經學、圖像媒介,以及後現代和國際化的新藝術史等章節,關於性別研究等部分也做了較大修訂。可以說,此書迎合了德語區藝術史學科巨大的改革熱望,也經受住了改革的考驗。因此,它理所當然地出現在諸多藝術史推薦書單。
我國目前有諸多藝術史研究與教學機構,以及藝術史專業學生與跨專業學者,此書可作為一本常備的方法論手冊,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藝術史學科全貌。
作者簡介
漢斯·貝爾廷(Hans Belting),德國著名藝術史家,曾任漢堡大學、海德堡大學、慕尼黑大學的藝術史教授,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以及法蘭西學院歐洲主席(2002—2003年)。
海因裡希·迪利(Heinrich Dilly),哈勒—維滕堡馬丁路德大學教師,研究方向為近現代藝術史、藝術史學科理論及歷史。
沃爾夫岡·肯普(Wolfgang Kemp),漢堡大學教授,研究方向為中世紀藝術史、接受美學和攝影史。
威利巴爾德·紹爾蘭德(Willibald Sauerländer),慕尼黑藝術史中心研究所前所長、慕尼黑大學教授。
馬丁·瓦恩克(Martin Warnke),漢堡大學退休教授,研究方向為政治圖像學,1991年獲得德意志研究聯合會頒布的萊布尼茨獎。
海因裡希·迪利(Heinrich Dilly),哈勒—維滕堡馬丁路德大學教師,研究方向為近現代藝術史、藝術史學科理論及歷史。
沃爾夫岡·肯普(Wolfgang Kemp),漢堡大學教授,研究方向為中世紀藝術史、接受美學和攝影史。
威利巴爾德·紹爾蘭德(Willibald Sauerländer),慕尼黑藝術史中心研究所前所長、慕尼黑大學教授。
馬丁·瓦恩克(Martin Warnke),漢堡大學退休教授,研究方向為政治圖像學,1991年獲得德意志研究聯合會頒布的萊布尼茨獎。
譯者
賀詢,先後就讀於北京大學德語系和慕尼黑大學藝術史系,博士論文《拉奧孔經典論爭及其在同時代藝術創作中的影響:1755—1872年》。目前任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德國藝術史、藝術史方法論等。
名人/編輯推薦
此書對學科內重要的基礎知識(研究物件、媒介材料、理論方法、發展趨勢等)進行了清晰而不流於表面的概述,其所關注的不是包含諸多藝術家姓名和風格的藝術史,是一本經典的學習入門手冊。
還原德文版講述的準確、精妙,譯文流暢耐讀。
還原德文版講述的準確、精妙,譯文流暢耐讀。
目次
導 言 海因裡希·迪利(Heinrich Dilly) / 1
第一部分 研究物件的範圍限定 / 11
第一章 藝術史的物件範圍 馬丁·瓦恩克(Martin Warnke) / 12
第二部分 研究物件的事實確認 / 38
第二章 概述:藝術作品的確認 威利巴爾德·紹爾蘭德(Willibald Sauerl?nder) / 39
第三章 雕塑和繪畫的物質性鑒定 烏爾裡希·希斯勒(Ulrich Schie?l) / 49
第四章 建筑藝術的確認 德塔爾特·馮·溫特菲爾德(Dethard von Winterfeld) / 82
第五章 年代、地點和創作者的確認 威利巴爾德·紹爾蘭德 / 108
第三部分 研究物件的含義闡釋 / 133
第六章 概 述 漢斯·貝爾廷/ 沃爾夫岡·肯普(Hans Belting / Wolfgang Kemp) / 134
第七章 形式、結構、風格:形式分析和形式史的方法 赫爾曼·鮑爾(Hermann Bauer) / 136
第八章 內容與內涵:圖像志—圖像學的方法 約翰·康拉德·埃博萊恩(Johann Konrad Eberlein) / 153
第九章 闡釋導論:藝術史的闡釋學 奧斯卡·巴茨曼(Oskar B?tschmann)/ 177
第十章 語境中的作品 漢斯·貝爾廷/ 204
第十一章 藝術作品和觀看者:從接受美學切入 沃爾夫岡·肯普 / 224
第十二章 藝術和社會:從社會史切入 諾貝特·施耐德(Norbert Schneider) / 241
第十三章 藝術史、女性主義和性別研究 芭芭拉·保羅(Barbara Paul) / 272
第十四章 神經元的圖像科學 卡爾·克勞斯貝格(Karl Clausberg) / 316
第十五章 圖像媒介 霍斯特·布雷德坎普(Horst Bredekamp) / 341
第十六章 後現代現象和新藝術史 拉齊洛·貝可(László Beke) / 370
第十七章 互相啟迪:藝術史及其鄰近學科 海因裡希·迪利 / 388
譯後記 賀詢 / 402
第一部分 研究物件的範圍限定 / 11
第一章 藝術史的物件範圍 馬丁·瓦恩克(Martin Warnke) / 12
第二部分 研究物件的事實確認 / 38
第二章 概述:藝術作品的確認 威利巴爾德·紹爾蘭德(Willibald Sauerl?nder) / 39
第三章 雕塑和繪畫的物質性鑒定 烏爾裡希·希斯勒(Ulrich Schie?l) / 49
第四章 建筑藝術的確認 德塔爾特·馮·溫特菲爾德(Dethard von Winterfeld) / 82
第五章 年代、地點和創作者的確認 威利巴爾德·紹爾蘭德 / 108
第三部分 研究物件的含義闡釋 / 133
第六章 概 述 漢斯·貝爾廷/ 沃爾夫岡·肯普(Hans Belting / Wolfgang Kemp) / 134
第七章 形式、結構、風格:形式分析和形式史的方法 赫爾曼·鮑爾(Hermann Bauer) / 136
第八章 內容與內涵:圖像志—圖像學的方法 約翰·康拉德·埃博萊恩(Johann Konrad Eberlein) / 153
第九章 闡釋導論:藝術史的闡釋學 奧斯卡·巴茨曼(Oskar B?tschmann)/ 177
第十章 語境中的作品 漢斯·貝爾廷/ 204
第十一章 藝術作品和觀看者:從接受美學切入 沃爾夫岡·肯普 / 224
第十二章 藝術和社會:從社會史切入 諾貝特·施耐德(Norbert Schneider) / 241
第十三章 藝術史、女性主義和性別研究 芭芭拉·保羅(Barbara Paul) / 272
第十四章 神經元的圖像科學 卡爾·克勞斯貝格(Karl Clausberg) / 316
第十五章 圖像媒介 霍斯特·布雷德坎普(Horst Bredekamp) / 341
第十六章 後現代現象和新藝術史 拉齊洛·貝可(László Beke) / 370
第十七章 互相啟迪:藝術史及其鄰近學科 海因裡希·迪利 / 388
譯後記 賀詢 / 402
書摘/試閱
後記
《藝術史導論》是德國藝術史專業研究人員的必讀書目。將這本書翻譯成中文,介紹給更多對藝術史感興趣的讀者,是我長久以來的心願。
“藝術史的母語是德語。”這種說法的濫觴大抵在於德語藝術資料浩如煙海,德國或神聖羅馬帝國的藝術傳統源遠流長:從卡洛琳時代的“文藝復興”,到羅馬式、哥特式建筑藝術,到巴洛克的興盛、浪漫主義的風行,再到20 世紀以後的現代藝術,德國藝術本身始終保持著獨特的民族性,其作為某種底色或隱喻,蘊藏在諸如風景、信仰、精神、表現、大眾等關鍵詞中。
對於德國藝術的德國性,史學家喬治·德希奧(Georg Dehio,1850—1932) 和威廉·品德爾(1878—1947)的著作提供了精妙注解。另一方面,“藝術史的母語是德語”還提示作為一門學科的藝術史同樣發軔於德語世界。早在1799 年,哥廷根大學就設立了第一個藝術史教席,之後柏林學派、維也納學派、慕尼黑學派、漢堡學派相繼興盛。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學術精英的流亡,客觀上導致多種藝術學術語言的深度融合。無怪乎在後來的藝術史領域,出現了大量流行的文本“像翻譯不好的德語或法語”—這本是《南德意志報》載哥倫比亞大學某教師的調侃之語,然而也準確擊中了飄散在現代世界的某些文化碎片。在越發倡導國際化、全球化的當今時代,德語藝術史卻依舊保有一種質樸的“土味”(德國人所謂“provinziell”),它因循守舊卻也深刻內斂,仿佛在回避瞬息萬變的時尚風潮。對德國藝術史專業的學生而言,手邊書常有譬如雷克拉姆(Reclam) 出版社所出的綠皮版《藝術史研究導論》(Einführung in das Studium der Kunstgeschichte),專注於人文類參考書的梅茨勒(J. B. Metzler) 出版社所出的《藝術學百科》(Metzler Lexikon Kunstwissenschaft),南方學者赫爾曼· 鮑爾所著《藝術史學》(Kunsthistorik) 等。這些書目雖然經典,但由於難度參差、範圍有限、地域各異、觀點不同,常常也會引起理解上的齟齬,其中瑣屑,不一而足。然而《藝術史導論》卻進入了南方的繼承了沃爾夫林傳統的慕尼黑,北方的延續了瓦爾堡學派的漢堡、柏林等各地高校的課堂,從1985 年至2008 年經歷七次再版,反復增刪文章並及時更新參考文獻,可謂經久不衰。個中緣由,正如海因裡希·迪利教授在導言中所言,在於全書由來自各個地方、擅長各個專業領域的15 位學者通力著成,其中五位又共同組成了編輯團隊。集合15 位作者合著一部作品,本來就是一個富有創建的嘗試,更何況作者群體本身代表了德國藝術史學科的全面集結和頂尖水平,最大限度地排除了爭議,使書寫“共識”和“常識”成為可能。
全書的七次再版期間,不斷增補學界最新的重要文獻,補充有益觀點。在書寫這樣一部重要的基礎導論時,每一次增刪都意味著對“正典”的修訂或更新,選取文獻的標準便成為題中之意。譬如2003 年第六版比早先版本增添了三篇文章:卡爾·克勞斯貝格延續19 世紀以來的腦科學研究和感官神經科學的進展,介紹神經元的圖像科學;霍斯特·布雷德坎普在麥克盧漢和盧曼的理論基礎上討論“圖像媒介”;以及拉齊洛·貝可力求與時俱進,書寫後現代美術史,其中也隱現福柯和德裡達的思想印記。這是新千年以後藝術史家們對傳統方法的一次更新。與增補相對也有刪除,如第一版中有一篇從符號學視角研究藝術史的文章,目前已被刪去。命運相類的還有未被收入的“圖像人類學”“文化研究”等視角,它們或尚未形成與整個框架體系融合而自洽的進入路徑,或視角過於開放,亟須挖掘與藝術史的獨特關聯。
與這本書初遇是在我大三那年去德國柏林自由大學作交換生。當時我選修了藝術史專業大一新生的公共基礎課。在第一節課上,老師要求所有學生課下準備這本書作為參考。於是我迅速在校園中的小書店覓得此書,從此常伴手邊,隨時翻閱,至今已逾十餘年。與此書的緣分演變為與書中相關人員的因緣際會,也成為學術記憶中的吉光片羽:任教於洪堡大學的布雷德坎普教授曾批改我的一篇大學課程論文《歌德的藝術思想》,他在談話中對19 世紀至今相關文獻的出處、準確發表年代信手拈來,老派學者的精細與博聞強識令人驚嘆。博士階段我進入慕尼黑大學藝術史系學習,導師胡貝圖斯·科勒教授(Hubertus Kohle) 在學業結束時又贈予我這本書,並親切地提及作者之一的沃爾夫岡·坎普是他“最喜愛”的藝術史家,因為其人有一種學者的“明慧”(intelligent),而非“機心”(schlau)。譯書過程中與漢斯·貝爾廷教授通信,貝爾廷教授講到成書細節,明言自己只是因為姓氏首字母排序而忝列編者第一位,而眾位作者理應地位平等,足見其謙虛。瓦爾堡全集的編者之一傅無為教授(Uwe Fleckner) 曾來北大講課,那也是瓦爾堡學派的研究在國內備受關注的時期,當時我將書中第八章有關圖像學的內容譯出,交由朱青生教授的課堂討論使用。本書作者之一、傳奇的藝術史家馬丁·瓦恩克晚年也曾訪華,不料未及第二次交流已於2019 年末仙逝,國內學界也紛紛紀念。今年距離本書德語版的最新修訂版已經過去十三年,令人不免感嘆時之凋零。在當今疫情時代,國際往來的音聲愈為稀疏,未知下一次關於藝術觀念的熱烈探討與揚棄又是何時。
回國工作之後,由於開課和研究的需要,我愈加感到此書有引進的價值,能夠為藝術史學科的建設添磚加瓦。為了配合北大“藝術史研究方法”開課的需要,我在很短的時間內集中翻譯了這部40 餘萬言的著作。《藝術史導論》是一部文獻豐富、索引復雜的學術書,其中間雜法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拉丁語等多種語言,大量古往今來的人名、地名需要查證,由於譯者學識淺陋,雖與編輯同仁一起努力修訂,難免還會留下各種疏漏錯誤,留待讀者朋友指教。本書的出版要感謝北大出版社趙維編輯的勤勉付出,翻譯過程中遇到的某些專業問題,蒙葉朗教授、谷裕教授、李文丹博士賜教。此外,本書的順利出版離不開譯界的前輩、上海大學陳平教授的熱心幫助,在此一並致以感謝。
賀詢2021 年7 月於燕園
《藝術史導論》是德國藝術史專業研究人員的必讀書目。將這本書翻譯成中文,介紹給更多對藝術史感興趣的讀者,是我長久以來的心願。
“藝術史的母語是德語。”這種說法的濫觴大抵在於德語藝術資料浩如煙海,德國或神聖羅馬帝國的藝術傳統源遠流長:從卡洛琳時代的“文藝復興”,到羅馬式、哥特式建筑藝術,到巴洛克的興盛、浪漫主義的風行,再到20 世紀以後的現代藝術,德國藝術本身始終保持著獨特的民族性,其作為某種底色或隱喻,蘊藏在諸如風景、信仰、精神、表現、大眾等關鍵詞中。
對於德國藝術的德國性,史學家喬治·德希奧(Georg Dehio,1850—1932) 和威廉·品德爾(1878—1947)的著作提供了精妙注解。另一方面,“藝術史的母語是德語”還提示作為一門學科的藝術史同樣發軔於德語世界。早在1799 年,哥廷根大學就設立了第一個藝術史教席,之後柏林學派、維也納學派、慕尼黑學派、漢堡學派相繼興盛。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學術精英的流亡,客觀上導致多種藝術學術語言的深度融合。無怪乎在後來的藝術史領域,出現了大量流行的文本“像翻譯不好的德語或法語”—這本是《南德意志報》載哥倫比亞大學某教師的調侃之語,然而也準確擊中了飄散在現代世界的某些文化碎片。在越發倡導國際化、全球化的當今時代,德語藝術史卻依舊保有一種質樸的“土味”(德國人所謂“provinziell”),它因循守舊卻也深刻內斂,仿佛在回避瞬息萬變的時尚風潮。對德國藝術史專業的學生而言,手邊書常有譬如雷克拉姆(Reclam) 出版社所出的綠皮版《藝術史研究導論》(Einführung in das Studium der Kunstgeschichte),專注於人文類參考書的梅茨勒(J. B. Metzler) 出版社所出的《藝術學百科》(Metzler Lexikon Kunstwissenschaft),南方學者赫爾曼· 鮑爾所著《藝術史學》(Kunsthistorik) 等。這些書目雖然經典,但由於難度參差、範圍有限、地域各異、觀點不同,常常也會引起理解上的齟齬,其中瑣屑,不一而足。然而《藝術史導論》卻進入了南方的繼承了沃爾夫林傳統的慕尼黑,北方的延續了瓦爾堡學派的漢堡、柏林等各地高校的課堂,從1985 年至2008 年經歷七次再版,反復增刪文章並及時更新參考文獻,可謂經久不衰。個中緣由,正如海因裡希·迪利教授在導言中所言,在於全書由來自各個地方、擅長各個專業領域的15 位學者通力著成,其中五位又共同組成了編輯團隊。集合15 位作者合著一部作品,本來就是一個富有創建的嘗試,更何況作者群體本身代表了德國藝術史學科的全面集結和頂尖水平,最大限度地排除了爭議,使書寫“共識”和“常識”成為可能。
全書的七次再版期間,不斷增補學界最新的重要文獻,補充有益觀點。在書寫這樣一部重要的基礎導論時,每一次增刪都意味著對“正典”的修訂或更新,選取文獻的標準便成為題中之意。譬如2003 年第六版比早先版本增添了三篇文章:卡爾·克勞斯貝格延續19 世紀以來的腦科學研究和感官神經科學的進展,介紹神經元的圖像科學;霍斯特·布雷德坎普在麥克盧漢和盧曼的理論基礎上討論“圖像媒介”;以及拉齊洛·貝可力求與時俱進,書寫後現代美術史,其中也隱現福柯和德裡達的思想印記。這是新千年以後藝術史家們對傳統方法的一次更新。與增補相對也有刪除,如第一版中有一篇從符號學視角研究藝術史的文章,目前已被刪去。命運相類的還有未被收入的“圖像人類學”“文化研究”等視角,它們或尚未形成與整個框架體系融合而自洽的進入路徑,或視角過於開放,亟須挖掘與藝術史的獨特關聯。
與這本書初遇是在我大三那年去德國柏林自由大學作交換生。當時我選修了藝術史專業大一新生的公共基礎課。在第一節課上,老師要求所有學生課下準備這本書作為參考。於是我迅速在校園中的小書店覓得此書,從此常伴手邊,隨時翻閱,至今已逾十餘年。與此書的緣分演變為與書中相關人員的因緣際會,也成為學術記憶中的吉光片羽:任教於洪堡大學的布雷德坎普教授曾批改我的一篇大學課程論文《歌德的藝術思想》,他在談話中對19 世紀至今相關文獻的出處、準確發表年代信手拈來,老派學者的精細與博聞強識令人驚嘆。博士階段我進入慕尼黑大學藝術史系學習,導師胡貝圖斯·科勒教授(Hubertus Kohle) 在學業結束時又贈予我這本書,並親切地提及作者之一的沃爾夫岡·坎普是他“最喜愛”的藝術史家,因為其人有一種學者的“明慧”(intelligent),而非“機心”(schlau)。譯書過程中與漢斯·貝爾廷教授通信,貝爾廷教授講到成書細節,明言自己只是因為姓氏首字母排序而忝列編者第一位,而眾位作者理應地位平等,足見其謙虛。瓦爾堡全集的編者之一傅無為教授(Uwe Fleckner) 曾來北大講課,那也是瓦爾堡學派的研究在國內備受關注的時期,當時我將書中第八章有關圖像學的內容譯出,交由朱青生教授的課堂討論使用。本書作者之一、傳奇的藝術史家馬丁·瓦恩克晚年也曾訪華,不料未及第二次交流已於2019 年末仙逝,國內學界也紛紛紀念。今年距離本書德語版的最新修訂版已經過去十三年,令人不免感嘆時之凋零。在當今疫情時代,國際往來的音聲愈為稀疏,未知下一次關於藝術觀念的熱烈探討與揚棄又是何時。
回國工作之後,由於開課和研究的需要,我愈加感到此書有引進的價值,能夠為藝術史學科的建設添磚加瓦。為了配合北大“藝術史研究方法”開課的需要,我在很短的時間內集中翻譯了這部40 餘萬言的著作。《藝術史導論》是一部文獻豐富、索引復雜的學術書,其中間雜法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拉丁語等多種語言,大量古往今來的人名、地名需要查證,由於譯者學識淺陋,雖與編輯同仁一起努力修訂,難免還會留下各種疏漏錯誤,留待讀者朋友指教。本書的出版要感謝北大出版社趙維編輯的勤勉付出,翻譯過程中遇到的某些專業問題,蒙葉朗教授、谷裕教授、李文丹博士賜教。此外,本書的順利出版離不開譯界的前輩、上海大學陳平教授的熱心幫助,在此一並致以感謝。
賀詢2021 年7 月於燕園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