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做哲學:哲學不是沒有用,而是你會不會用
滿額折
做哲學:哲學不是沒有用,而是你會不會用
做哲學:哲學不是沒有用,而是你會不會用
做哲學:哲學不是沒有用,而是你會不會用
做哲學:哲學不是沒有用,而是你會不會用
做哲學:哲學不是沒有用,而是你會不會用
做哲學:哲學不是沒有用,而是你會不會用
做哲學:哲學不是沒有用,而是你會不會用
做哲學:哲學不是沒有用,而是你會不會用
做哲學:哲學不是沒有用,而是你會不會用
做哲學:哲學不是沒有用,而是你會不會用
做哲學:哲學不是沒有用,而是你會不會用
做哲學:哲學不是沒有用,而是你會不會用
做哲學:哲學不是沒有用,而是你會不會用
做哲學:哲學不是沒有用,而是你會不會用
做哲學:哲學不是沒有用,而是你會不會用
做哲學:哲學不是沒有用,而是你會不會用
做哲學:哲學不是沒有用,而是你會不會用
做哲學:哲學不是沒有用,而是你會不會用
做哲學:哲學不是沒有用,而是你會不會用
做哲學:哲學不是沒有用,而是你會不會用
做哲學:哲學不是沒有用,而是你會不會用
做哲學:哲學不是沒有用,而是你會不會用
做哲學:哲學不是沒有用,而是你會不會用
做哲學:哲學不是沒有用,而是你會不會用
做哲學:哲學不是沒有用,而是你會不會用
做哲學:哲學不是沒有用,而是你會不會用
做哲學:哲學不是沒有用,而是你會不會用

做哲學:哲學不是沒有用,而是你會不會用

定  價:NT$ 300 元
優惠價:85255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8元
庫存 > 10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電子書同步在下列平台販售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哲學在碎片化理解的浪潮中,
要不過於簡化,要不晦澀難懂,
但你是否曾經想過:
「哲學真的就是這樣嗎?」

 道德規範僅僅只是教條嗎?還是背後有更深刻的理由?
 道德是普遍適用於所有社會,還是會因文化社會而有所不同?

 從桌遊到手遊,遊戲裡到底藏有什麼樣的哲學祕密?
 作品的意義非得問作者嗎?作者不在的時候,誰說了算?

 性別是自然的產物還是社會的建構?性別與自由又有什麼關係?
 問世間,情究竟為何物?愛一個人需不需要理由?

 每個人都想成為有智慧的人,但智慧是什麼呢?
 人工智慧的發展,是讓人類文明進入天堂還是跌入地獄?

8位哲學專家 X 8個生活議題
邀請你一起「做哲學」,帶領你主動參與哲學思考,
看穿問題的本質,回到哲學對於生活的熱切關懷!

哲學到底有沒有用?

做了,才知道!

***

哲學普及運動與公眾哲學的討論,在臺灣已行之有年,發展規模愈來愈大,對議題參與的熱衷程度也大幅上升,漸漸擺脫哲學在學術象牙塔裡的封閉形象。然而,這卻似乎尚未改善國內的公民仍多以填鴨式、教條式的僵化方法來進行教育。 

為了引入更深刻的議題思辨,鼓勵將思考轉化為獨立且成熟的公民行動,本書的八位哲學教師將從第一線的教學經驗開始,於日常生活經驗著手,帶領讀者思考其中的哲學問題,展開激烈燒腦的思考過程。現在,請戴好你的安全帽,因為我們將要進入哲學工地開始做哲學!

***

我們希望哲學的興味,不會因為抽象程度或難易度而削減,但也不希望將哲學簡化到只有知識的傳播,少了興味只剩乏味。我們邀請讀者一起燒腦,在沒有標準答案的世界裡盡情抒發己見,用力發現問題,享受探究的樂趣!
至於答案到底為何?哲學從來不替你回答!

————主編 古秀鈴 

***

【誠摯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列)

吳豐維 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林靜君 臺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
紀金慶 國立海洋大學、臺灣師範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葉 浩 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鄭凱元 哲學新媒體共同創辦人
冀劍制 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作者簡介

作者群簡介(依姓氏筆畫排列)

古秀鈴 (暨主編)
現職/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專長/ 語言哲學及相關的心靈哲學與知識論等議題,近年也將研究領域拓展到哲學諮商。

林斯諺
現職/ 東吳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推理小說作家
專長/ 美學與藝術哲學(分析哲學進路) 

洪子偉
現職/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副研究員
專長/ 認知科學哲學與語言哲學

祖旭華
現職/ 中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專長/ 後設倫理學、規範倫理學、應用倫理學、美學、自由意志等

黃涵榆
現職 / 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教授
專長/ 附魔、基進政治、生命政治、精神分析、後人類、恐怖文學 

劉亞蘭
現職/ 真理大學人文與資訊學系副教授
專長/ 視覺文化研究、女性主義與性別研究、 當代藝術與美學 

蔡政宏
現職/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
專長/ 知識論、德性論、語言哲學、心靈哲學 

蔡龍九
現職/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專任副教授
專長/ 學習者,主要是學習儒家哲學及其如何運用

 

名人/編輯推薦

 【誠摯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列)

吳豐維 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林靜君 臺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
紀金慶 國立海洋大學、臺灣師範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葉 
浩 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鄭凱元 哲學新媒體共同創辦人
冀劍制 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做哲學!體驗深度思考的開始

古秀鈴

緣起

能不能有一本適合在家自讀又可在教學上使用的哲學書?當臺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林靜君老師提出這想法時,我還在思索《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可以借鏡的地方是什麼時,突然靈光乍現,啊!起手式不就是一本接地氣的哲學書!

一本接地氣的哲學書?是啊,哲學似乎已經慢慢有了能見度了,這幾年來哲普書籍及相關網路論壇蓬勃興起,打破了某種學術藩籬,也改變了對哲學的刻板印象,尤其接觸哲學的管道增加後,從大學教學現場可以觀察到,學生對哲學畏懼的眼神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想一探究竟的熱切。但對教授哲學的老師而言,這似乎還不夠。學生長久以來習慣性的接受式學習,並沒有因為對哲學有熱忱而汰換,以至於即便面對各種極具思辨性的哲學理論及概念,短時間內仍不易激發出參與討論的能力或欲望,而僅僅是將理論當作另一種教條來吸收,甚至是同儕間的炫耀,這並不是哲學老師所樂見的情況。因此,一本哲學書之所以能接地氣,在於書寫者能顧及人們所處文化脈絡中的哲學元素,回應在地學生深沉的智性困惑,帶領讀者獨自或合作反思艱困問題,藉此培養出批判思考的素養這難道不是我們一直想做到的嗎?

這本書有每位老師的獨到眼光,他們帶領讀者體驗不同方向的哲學探索,讓讀者有身歷其境的感受,猶如身旁有人引領著走入思辨領域。我們試圖帶領讀者,建立一套進入哲學思考時應有的討論態度與思考方式。首先在文章開頭,各作者引領讀者從問題出發,將問題核心清楚地陳述出來這正是哲學思考所重視的「問題意識」。問題意識的建立是為了讓討論聚焦而不流於各說各話。最有效地建立問題意識的方式,就是與生活產生連結。這種作法既能讓讀者了解到「日常生活中即可抓取不少哲學問題」,也能藉讀者們對這些日常經驗的熟悉,而較容易進入哲學討論之中。像是在本書中,林斯諺老師從我們熟知的鄭愁予的新詩〈錯誤〉出發,引領我們進入詮釋美學的領域;又如蔡龍九老師帶我們思考敬老尊賢的原義,重新認識曾被侷限在文化基本教材中的儒家思想。其次,本書的每一篇文章也安排了問題與反思,目的是讓讀者跳脫從前的閱讀習慣,停留在肯定句而忘了去問背後的理由。我們將這些討論安排在文章之中,帶領讀者主動地評價每個想法,而非只是斷然地接受或否定。此外,我們在每一篇文章中,也提供了多種切入討論問題的概念,目的是呈現每個角度會有的優缺點;但請不要因為有各種切入的角度,就立刻放棄評價,躲進相對主義的懷抱,以為各有各的立場,就無所謂對錯。我們反而希望藉由呈現多元的討論,來練習如何為自己的主張給予有力的支持。我們邀請讀者不要被動地接受哲學思想,而是要主動地參與哲學討論,這才是哲學的精采所在!

本書的目的:「做」哲學!

讀者心目中的哲學是什麼樣子?是雋永睿智的思想?還是玄之又玄的義理?是燒腦費神的辨析?還是不安於室的憂國憂民?我們不嘗試改變哲學在各位心中的面貌,但請讓我們帶領各位做哲學 (doing philosophy)。不同於「讀」哲學,「做」哲學是主動與深度參與哲學思想的構成。一旦成為「做」哲學的人,就會發現先前以為哲學的玄妙不再是玄妙,而是扎實的理解;「做」哲學的人,不再停留在文字表面,而是突破複雜文字,看穿問題所在;「做」哲學的人,不是冷冰冰的觀察者,而是能同理理論底層對世人的疾呼——堅持對生命與智慧的追求。

請讓我對「做」哲學再多說一點。哲學裡的確有著雋永睿智的思想,但因為缺少脈絡性的閱讀、習慣性地只抓取結論或肯定句、受制於長久以來的選擇題思維模式,使得所謂的雋永睿智思想,往往流於片面的教條而不明所以。脈絡性的閱讀旨在掌握整篇文章的問題意識、主旨及理由,而非僅僅抓取片段的文句卻說不出所以然。然而,長期的考試養成教育無形中助長了這種只抓取肯定句的記憶型學習,形成了對錯二元的理解框架,養成只等待有無選項可選的選擇題思維,進而較難讓人們有著深思熟慮的論述及判斷。當然,我們相信寫作的教學現場,具有讓學習者鋪陳所思,掌握來龍去脈的元素,這似乎可以稍稍脫離選擇題思維。但很可惜,缺少批判思考元素的表達即便再流暢通順,也可能只是望文生義、個人興發而顯得立基薄弱、流於情緒。如同本書中,蔡龍九老師提到「敬老尊賢」的教條化,正是忽略儒家精神所導致的結果;而多半為民眾所接受的相對主義,在祖旭華老師的剖析下,或許我們可以說是因為民眾不知道該如何回應相對主義,從而表現出一種無可奈何的接受,但這絕對不是在深刻思考學說內涵後所表現出的認同。

我們期待的不是「讀」哲學、「念」哲學、「背」哲學、「賣弄」哲學,而是一種或許不必有哲學稱號的「做」哲學,它能像生活一般,體現在心智活動與日常行動之中

「做」哲學難嗎?

哲學探討的是本質,但探討本質很難嗎?試著想想看下列問題:

♦ 這個世界的本質是什麼?是由具有物理性質的東西所組成嗎? 是否有科學無法解釋的範疇, 如心智現象及活動?

♦ 什麼是自由意志?我們有自由意志嗎?如果有,為什麼還要說我所做的許多事已經「天註定」?這樣不就表示這些事並非自己意志所決定的嗎?

 什麼是「知道」?即便我沒有任何理由或證據,這樣也算知道嗎?若我說「我知道海龍公式,因為我考試的時候都會」,這樣的情況可以算作「知道」嗎?

♦ 道德對錯的本質是什麼?如果沒有任何後果要負責,我們還會繼續遵守道德規範嗎?如果不會,這是否就意味著「道德對錯只是工具手段」?

♦ 什麼是「情緒」?為什麼會有無法控制情緒的情況?情緒會不會不只是一種「感覺」,而是有著「理性認知」的成分?

♦ 考試的本質是什麼?考試跟人格表現有關嗎?跟智商有關嗎? 跟道德有關嗎? 如果考試和這些事情都沒有關係,那為什麼學生可能會因為考不好而受處罰?

♦ 婚姻的本質是什麼?婚姻是制度,還是兩人決定終生相伴的關係?如果是後者,那兩人一定要登記,才算「結婚」嗎?

這些問題離我們一點也不遠,哲學可以很生活!像是本書將邀請大家來思考「愛情的本質」,看看我們如何迷失在自己對愛情的欲求與判斷中。哲學討論也可以很抽象,像是本書中將談論的智慧,這個為我們推崇卻難以描述的特質,請看蔡政宏老師如何為讀者梳理出一條不同的理解方式。哲學甚至可以很好玩,如黃涵榆老師將一步步解析哲學的遊戲特質,讓我們一睹「遊戲」哲學的趣味。

但哲學絕對不是用來掉書袋或輕視人的工具!某些常見的哲學名言看似難懂或「很玄」——像是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海德格的「人是向死的存在」、盧梭的「人是生而自由的,卻無往而不在枷鎖之中」等等——只要了解它們背後的思想脈絡,我們就會感覺更深刻的人生體悟,而非「很玄」而已。

我們覺得哲學難……會不會只是我們害怕思考深層的問題?

請讓我們告訴你:「做」哲學不難,還很值得!

來做幾個哲學吧!

哲學不是束之高閣的書本,因為我們無時無刻不生活在哲學的範疇之中。哲學關心「人」,但人很複雜,有許多面向:理性、感性、規範、創造等等,以及許多尚未被發掘的面向,這些面向彼此交織成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要了解人很困難的,要了解自己也是。想想在試著了解你自己的時候,是否曾經被很多問題困住了,卡在某個點而無法思索下去?面對自己,想了解自己是否愛上了某個人,想了解自己可不可以去追求社會規範下不允許的愛情,想了解自己對生活和生命的規劃是否足夠有智慧,想了解自己是否真的懂了別人,想了解自己是不是只是在扮演某款遊戲中的角色?哲學不試圖給出標準答案,但在哲學洗禮之後,我們的思想概念將得到擴張、延伸,愈發精緻,也更加縝密——在這時候,自己的答案也呼之欲出。

請跟著我們安排的思緒,一起領略深度思考的經驗!

這本書有八個議題,我們將它們安置在四個部分,分別是:規範創作感性理性

規範

〈孔孟在此,去去教條走!〉

〈道德是相對還是普遍?是主觀還是客觀?〉

我們身處一個規範重重的社會,但對於這些規範的本質似乎仍僅侷限在遵守與否的認知中,在此邀請讀者重新思考「我們遵守規範或不遵守規範,分別有什麼樣的理由?」。〈孔孟在此,去去教條走!〉一文中,安排了長久以來,人們習慣將其教條化的儒家思想,引領讀者一方面思考為何儒家思想會被當作教條,另一方面思考若儒家思想本身不是教條,那麼它可以為人接受或不可以為人接受的理由又是什麼。〈道德是相對還是普遍?是主觀還是客觀?〉一文中,則以人們很容易在懵懂中就接受的思想——相對主義——為主題。理所當然的尊重他人想法,是否就會帶來某種相對主義?接受相對主義的理由是否出自人們不敢主張事情有對錯可言?在全球疫情肆虐的當下,打疫苗戴口罩是「應該」做的事,還是其實戴不戴口罩、打不打疫苗沒有對錯可言?

創作

〈遊戲的哲學思考〉

〈看不懂作品時需要問作者嗎?〉

哲學豐富的思考本身始終是個值得玩味再三的活動,不是猜謎,也不是解密,而是獨有的創作。曾經在教師節收到一則哲學笑話漫畫,孔子的學生對孔子說:「夫子,為什麼您總是教沒用的東西?」孔子回說:「我不允許你們這樣說自己!」如果這能博君一笑,看官們,這其實就是運用了所謂的雙關語!當然不管是孔子所教的東西,或是孔子的門生,我們都不同意他們是「沒用的東西」!究竟如同遊戲的哲學能創作出什麼樣的思維活動,在〈遊戲的哲學思考〉中,有相當精緻的說法!

創作者也需要詮釋者的獨到眼光,來呈現創作本身的思考過程,只是當作者不在現場時,我們能夠確信自己的詮釋是正確的嗎?還是詮釋作品本來就沒有對錯可言?這是在美學領域中一直被討論的問題。如果不是專業人士,門外漢如我們,似乎必須借助專家的解析才能理解各類經典名著和藝術作品,但哪種詮釋才是我們該接受的呢?在〈看不懂作品時需要問作者嗎?〉一文中,我們來看看沒有作者在現場時,我們實際上是在進行什麼樣的詮釋活動!

感性

〈搞什麼性別?〉

〈你的愛情不是你的愛情?〉

人的理性與感性是思維活動的兩大面向。感性的思維勾勒出我們對人的關懷、對關係的反思、對環境的認同,因此我們探討人、價值、性別、愛情、友情、美學等相關議題。這樣的反思研究不會有終結,因為時代的變遷以及人的變化總是迫使我們重新審視既定的價值框架與認知視野,同志就是其中一例。〈搞什麼性別?〉一文,邀請讀者重新認識在我們之間,究竟架構了怎樣的性別關係,來設計人之間的互動。另外,恐怖情人的出現、高知識分子的情殺案件,也凸顯長久以來情感教育之闕如,我們究竟預設了什麼樣的愛情觀?談著什麼樣的戀愛?〈你的愛情不是你的愛情?〉一文,希望藉由哲學的反思,帶領我們突破情感重圍,重新認識自己,也關懷他人。

理性

〈魔鏡,魔鏡,誰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

〈人工智慧會毀滅人類文明嗎?〉

亞里斯多德認為「理性」是人的本質,理性運用得當的人,才有可能擁有智慧,獲得幸福!但什麼是智慧呢?為什麼智者如此稀有?人類真的有可能獲得智慧嗎?〈魔鏡,魔鏡,誰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一文正是以智慧為主題,對智慧進行了四個深入的思辨。另外,在〈人工智慧會毀滅人類文明嗎?〉文中,探討了人工智慧背後潛藏的哲學議題與爭議。「人工智慧」是哲學家眼中的智慧嗎? 人類設計出可以打敗人類自己的人工智能AlphaGo,那是人類比較有智慧,還是AlphaGo 比較有智慧呢?且讓我們再度發揮「理性」,思考人類是不是可能聰明反被聰明誤,最後創造出毀滅人類文明的人工智慧。

如何做哲學?

讀者準備好檢視自己的思維了嗎?心臟夠大到能去面對可能的謬誤了嗎?哲學引領我們進入各式各樣的事物本質進行討論,開展出不同深度與廣度的概念架構,梳理我們的思維,也衝撞原有的架構。而這樣的做哲學,需要勇氣,才能面對可能出現的錯誤;這也需要耐心,去找出自己的答案;這更需要信心,才能相信這無法立竿見影的訓練會厚實我們實際面對人生難題的能力。

曾經有同學問我:「老師, 知道○○學說能幹嘛?有什麼用?」這看似給了一個很難的申論題,但當時我只是很直覺地反問:「那需要先請你定義何謂有用?」我們常先設定要得到什麼結果,再去要求投入的活動要如實滿足,卻沒有先問問,這活動的本質是什麼?例如:知道性別的本質,當下或許對經濟無法有明顯的影響,但長久以來,哲人們在「權力」、「民主」、「平等」、「愛情」、「智慧」、「詮釋」,甚至「經濟」等概念進行本質上的研究,它們的成果提升了人類群體對自我的認知,展示了生命的意義與品質,改變了相關的制度與法律,對經濟的影響並不是這些本質探討的原初目的,但可以是影響經濟結構的間接推手。一如在本書中,劉亞蘭老師為我們闡釋的:性別的研究改變我們對同志的認知,讓我們了解性別認同的問題,而當愈來愈多人獲得關懷重視,一個愈加和諧友善的社會是否也間接影響了經濟?同時,在這段哲學思考的歷程中,我們也早已從知識的純粹吸收,進化到知識的評價與內化。當我們的概念工具夠多元、夠清晰、夠敏銳時,問題就不是哲學有什麼用,而是會不會用

在書即將付梓時,我們也小小做了試閱調查。在廣漠的書海中要跟讀者對話,的確無法像在課堂中,可以透過隨時的互動提問來解決疑惑。畢竟我們在不同情況下,會有許多不同的閱讀預設,進而產生不同的閱讀經驗。為了面對不同的閱讀預設,我們在蒐集了許多讀者的閱讀心得後,盡可能地在這些經驗中找到公約數,來調整我們的文字,以期能夠深入淺出,表達作者們所致力傳達的想法。但因語言之複雜,哲學之抽象,可能仍有未詳盡說明之處,也因此我們十分歡迎讀者將您的問題來信討論!

我們希望哲學的興味,不會因為抽象程度或難易度而削減,但也不希望將哲學簡化到只有知識的傳播,少了興味只剩乏味。我們邀請讀者一起燒腦,在沒有標準答案的世界裡盡情抒發己見,用力發現問題,享受探究的樂趣!

至於答案到底為何?哲學從來不替你回答!

——————————

感謝所有協助完成此本書的老師、同學及編輯群!特別謝謝林靜君老師、李美蓉老師、吳豐維老師的意見;謝謝我的學生黃鈺閔、譚紫瀅、謝明修、曾希之、李宇薇、梁雯惠、宋允如、林宥均,特地花時間閱讀並討論;謝謝師大同學蕭唯双、謝子晴、蔡承軒、楊家怡、廖志偉、鄭恩碩的意見;謝謝兩位高中生李宜靜、李姿錡所提出的問題與感想。謝謝三民書局的大力支持!

 

 

目次

引言 做哲學!體驗深度思考的開始
簡介 作者群自我介紹

Practice I 規範
孔孟在此,教條去去走! 蔡龍九
道德是相對還是普遍?是主觀還是客觀? 祖旭華

Practice II 創作
遊戲的哲學思考 黃涵榆
看不懂作品時需要問作者嗎? 林斯諺

Practice III 感性
搞什麼性別? 劉亞蘭
你的愛情不是你的愛情? 古秀鈴

Practice IV 理性
魔鏡,魔鏡,誰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 蔡政宏
人工智慧會毀滅人類文明嗎? 洪子偉

書摘/試閱

你的愛情不是你的愛情?

古秀鈴

愛有各種形式,像是父母之愛、友情之愛、對神之敬愛、宗教的大愛等,但礙於篇幅所限,在此我們探討的是兩人互相吸引、共同扶持分享的愛情 一般所謂的戀愛, 或稱羅曼蒂克之愛 (romantic love)。從歷史、詩詞文學、戲劇裡可窺見人類對愛情重要性的歌詠及描述,例如:愛可令人產生飛蛾撲火般的狂熱、愛可令人盲目、愛會令人目眩神迷卻又揪心。人們從年少輕狂到歷經滄桑人世,似乎從未停歇對愛情的想望及提問。可能是簡單的問題:「他愛我嗎?」、「我愛他嗎?」,也可以是抽象的疑惑:在愛裡,人們到底在追求什麼?我們清楚知道自己在追求什麼嗎?即便清楚知道,我們就能得到嗎?得不到時,我們又該如何自處?

本文試圖邀請讀者,從哲學的角度來檢視什麼是愛情。為什麼要從哲學的角度檢視呢?讀者或許覺得,難道自己不知道什麼是愛情嗎?愛情不就是應該專一、關心體貼、互相扶持嗎?或許是。不過,若有人進一步認為,愛還必須順從、無條件付出、愛就是對方要知道我在想什麼、愛就是應該隨叫隨到等等,大家也都同意嗎?或許不會,因為有人可能會認為,相愛的兩人並沒有「無條件付出」、「隨叫隨到」這樣的責任。然而確實有人堅持這樣的想法,甚至到了偏執的地步,像是所謂的恐怖情人。但為什麼沒有這樣的責任呢?又如果有人堅持有,是否有合理的理由來支持呢?

愛情哲學的一部分工作,就是去探討「愛情是什麼?」,以此回應——並且是有系統、全盤思考下地回應——我們在愛情中的探求或疑問。請注意, 愛情哲學並不試圖給予一套尋找伴侶的SOP 或教戰守則。坊間的這類教戰守則,即使有效地幫助兩人變成伴侶,但關於愛的費解難題和困惑,仍可縈繞兩人心頭,例如:什麼是歸屬感?怎樣的付出奉獻是合理的?這些哲學反思有助我們更了解自我的欲望、預設、他人情緒、他人認同,釐清我們陷入的是什麼樣的漩渦。

 

問世間,情是何物?

哲學理論通常不是憑空出現,而是扣住世間各種令人好奇或費解的現象進行反思。愛情哲學的產生亦然,是以在進入愛情哲學理論之前,我們先端倪人們心中原始的愛情模樣,特別是欲求 (desires) 與判斷 (judgments)。愛情中充滿了欲求,但不見得都是合理的欲求;愛情中也充斥著判斷,但不見得可以有確定、正確的判斷。欲求、判斷又常影響我們的行為。我們必須對愛情的欲求、判斷、行為之關係稍做討論。

 

愛情裡的欲求

占據愛情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欲求。在愛情中,主體欲求著對方的愛,欲求著親密感,欲求著歸屬感等等。這些欲求有時可能伴隨各種希望或期待,像是希望對方符合自己的想像、認為對方(應)滿足自己提出的要求等等。

有時這類希望或期待落空,隨之而來的可能是種種(沒有邏輯的)負面推論,甚至毀滅性的想法,像是:

一定是我不夠好,所以他才這樣對我;

一定是他做了什麼對不起我的事,所以才會這樣對我;

他會這樣做,一定是不愛我了……

有時,在與愛情相關的欲求底層,埋藏的是一套更為廣泛的人際互動的價值觀,像是:

我對他/她這樣好,所以他/她也應該對我一樣好。

一旦將埋藏在愛情中的欲求、希望、期待、人際互動觀等清楚地呈現,讀者不難發現原來我們多少帶著沒有清楚意識到的預設,即使有時感覺某些預設有問題,卻不見得說得出所以然。像是:

期待對方有穩定的工作是合理的嗎?理由是什麼呢?
若進一步,期待對方和自己有一樣的經濟能力是合理的嗎?
期待對方能時常陪伴自己是合理的嗎?又,怎麼個陪伴法?
若進一步期待對方要為了家庭犧牲(辭職或捨棄個人夢想)是合理的嗎?

挖掘這些預設的理由並不見得是要反對這些預設,而是顯現出我們在愛情中經常順著沒有審視的預設(欲求、期待、希望……等等)而作為,有時會導致令人遺憾的行為。像是在社會新聞中的情殺案件,所謂的「恐怖情人」或許可反映出人們欠缺的情感反思,如事件主角埋藏的價值觀裡可能沒有「被拒絕」的選項、不接受「挫折」的發生,嘴上說著尊重,但行為展現的卻是非如此不可。若只看到自己的欲求不被滿足,就難以覺察(甚至承認)埋藏底層的預設或價值觀。我們姑且從這些案件中抽繹出幾個行為表現:嫉妒、占有/控制、歸咎他人。局外人如我們或許可輕易撿拾這最末梢的行為加以批評,然而我們也或多或少直接或間接經歷過導致這些行為的思緒過程,只是幸運地沒有走上案例中毀滅性的行為(或者只是較輕微而可收拾得了)。

也許已經有讀者心中不免吶喊:只是想有人愛,錯了嗎?我這樣愛他/她,他/她卻這麼狠心對我?究竟,我們對愛情的欲求出了什麼問題呢?

 

愛情裡的判斷

戲劇裡的愛情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欲望、期待以及預設,現實中的愛情似乎也不遑多讓,但是:

你怎麼知道這個就是對的人?
你怎麼確定你愛他、他愛你?
是什麼讓你決定跟這個人在一起?

這些問題大概會引發眾慍,因為要不是沒想過,要不就是想過但想不出理由,而無論哪種情況,這些問題似乎都像是教訓我們:怎麼在不清楚的情況下就在一起了?然而哲學家的問題重點不是在教訓、不是在求一個標準答案,而是體現哲學根本的精神:反思本質。這些問題其實都指向更根本的問題:你認為的愛情是什麼?

我們好像都知道,愛不是占有、愛不應該只有單方面付出、愛是彼此心意相投、愛是讓彼此更臻於完美,但面對不忠,似乎不見得會立刻斷然處置;面對暴力,不見得有能力逃脫;面對欺瞞,可能沒勇氣揭發或離開,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已經付出太多,收回很難?
因為覺得對方值得原諒、自己可以改變他?
因為只想在身邊,不奢求其他的?……

我們似乎可以聽到各種辯護的聲音:

因為愛是不求回報阿!
愛怎麼還分你我?
就是他/她,沒辦法啊!
愛怎麼說得出理由?

是的,但問題還是回到了更根本的「愛情是什麼」的問題上。也許我們都應該重新檢視自己對於愛情的認知,這些問題才能夠被好好處理。讓我們先放下想要有另一半的急切想法、讓我們先排除尋求一套SOP 的欲望、讓我們先忘了愛情中的各種「應該」,用哲學的眼光探討這個問題:愛情究竟是什麼?

 

愛是一個無窮無盡的謎,因為沒有任何其他東西能夠解釋它——泰戈爾

哲學家們試圖分析愛情是什麼,通常是找出一個關鍵性質,找到愛情最核心的意義,以了解人在愛情中的種種困惑。冒著被泰戈爾說中的險,讓我們還是鼓起勇氣走這一趟哲學思辨之旅。請讀者試著從三個問題意識來理解哲學家提出的理論:他們切入的面向為何?所提出的說明或理由有無概念上的問題?你是否認同?藉由這樣的反思對話,在這節結束時,也請讀者想想,如果是你,會採取什麼樣的理論?

 

愛情與自我:合一的兩人?

自我在愛情中一定會被壓抑或限縮嗎?有人為愛改變到像換了一個人,或根本沒有自我可言,這通常被認為不是真正的愛情,但有人無法為愛改變,堅持自我,也可能被認為不是真正的愛。

的確有哲學家主張愛情是不分你我的,認為愛就是兩人在精神與物質上融合為一個新的整體。他們認為愛情和其他種類的愛不同在於:想要與另一半成為一個整體。愛就是想要形成一個「我們」(we),兩人的福祉、價值和關懷都融合在一起

這個理論的精神可追溯至柏拉圖《饗宴篇》(Symposium) 中,古希臘喜劇作家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 所提到的一個神話,原本人類外表是個球狀,有四隻手、四隻腳和兩張臉,但仗著慧聰體健,企圖造反,宙斯為處罰其高傲自大,將其分成兩半,成為現在兩隻腳的樣態。只是變成兩半後的雙方都渴望再與另一半重新結合,於是畢生都在找尋可契合的那人,重回完滿。或許這是一個令人神往的說法,但哲學的反思迫使我們詢問:這個「我們」是什麼?兩人如何成為一個單一的「我們」

合一論的回應是:在這個「我們」中,雙方進入了一個非常密切的關係,彼此皆感受強烈的連結,重視彼此的需求,有共同的好惡及福祉,彼此坦誠信任,追求相同的目標,共同做決定,共享性生活。特別是,在愛的關係中,兩人重新定義了彼此的自我;換句話說,愛就是種專注而強烈的彼此重塑自我的過程,而因著允許對方扮演重塑過程中重要的一角,兩人逐漸共享福祉價值、分工合作,由兩人變成一個「我們」。

 

但是合一是否表示沒了自我?

合一的整體乍聽之下或許是浪漫的,然而隱隱的擔憂是:個體性和自主性似乎消失了一旦各自的自我改變了、融合為一體,這是否意味著沒有自己的想法、個性,只關心這個「一體」的福祉?兩人的關係若只剩一個個體,無論是哪種或哪一個個體,皆是抹煞了每個人的個體性。當然,強調個體性並非主張自我完全不需改變,而是懷疑:一個沒有自我的兩人關係是健康的嗎?

合一理論的學者當然不會認為沒有自我的兩人關係是健康的,但焦點應放在:「合一」是否表示沒有個體性和自主性?我們已在前述合一理論的介紹中提到自我重塑的過程,對支持合一理論的學者而言,自我的重塑是與另一半相互依賴、互惠、尊重下的自然結果,雙方仍保有自我,只是已經是在愛的關係裡重塑過的了,甚至在某些情況下,自我根本是在這樣的關係中茁壯而非重塑。

 

但是,犧牲不再是美德?

依據合一理論,似乎沒有謂的「為愛犧牲」可言了,畢竟犧牲意味的是某方的福祉為了對方而有所損耗,但在所謂互惠的一體中,不會僅有單一方的福祉耗損,而是一起有所折損;也不會有所謂「為對方著想」,因為只有為這一個整體著想,沒有單一的對方。這是否表示著愛情的本質裡不會有「犧牲」這美德?

合一理論可能會這樣回應:這關乎你如何詮釋一個行為叫做犧牲。在合一的關係裡,雙方彼此重視關心,共同做決定,有些行為表面上可能看似是犧牲,但如果雙方皆認同可為這個整體帶來最大的好處,可能根本不會覺得是犧牲。例如雙薪家庭在有子嗣後,考慮到請保姆的花費過多不如自己帶小孩,又考量A 方薪資較高,因此即便B 方剛升主管被委以重任,還是決定由B 全職家管。外人或許詮釋為B 方犧牲,但若B 根本不認為有任何損失反而相當認同這樣的安排呢?或者說,即便是犧牲也是好的犧牲呢?

犧牲仍可以是種美德,但對一個福祉融合在一起的整體來說,他們可能不會意識到這是犧牲。

 

但是,只有愛情才可能具有此合一關係?

另一個問題是,似乎不只有愛情可形成這樣的合一整體,例如亞里斯多德所推崇的友情是建基於美德之上,而非來自樂趣或利益,這樣的友情彼此欣賞、彼此關心,是幸福人生所必須,可以說也涉及了雙方建立的連結及共享的福祉。但如此「合一」還會是專屬於愛情的本質嗎?還是根本只是眾多合一關係中的一種?例如母親與胎兒共生共存的關係,也許比愛情還更有資格成為合一的整體!

讓我們一起試著回應這個挑戰,切入點可從詮釋方面著手:是否可將亞里斯多德的友情理論詮釋成具有合一的性質?或許也可以從尚需釐清的概念著手:友情和愛情即便在建立合一的關係上有些雷同,但完全沒有差別嗎?關於友情與愛情的差別就值得我們另闢新徑好好探究!而母親與胎兒的共生共存關係,也與愛情的合一不同,畢竟愛情的合一有雙方溝通、協調、磨合、付出的過程,是有認知能力的兩人共同思考並經營,但母親與胎兒的關係並不具這樣的特質。

但或許讀者更迫切想知道的是該如何拿捏所謂的互相及犧牲?怎樣的為這個「我們」著想而不會過度到沒有判斷?怎樣的犧牲不會盲目到只是演獨角戲?這樣的合一的本質似乎還需要更深一層的自我探討與行為分析,才能兼顧自主與合一。無論如何,如果合一理論對於愛情本質的描述無法消除心中的疑惑,讓我們暫且往下看另一種說法。

 

愛情與奉獻:無私的關懷對方?

在愛情裡,多數人似乎認定雙方應該彼此給予關懷與付出,然而在面對實際情況時,只有單方面付出或單方面接受等案例不少,若是雙方皆享受這種單方面的付出與接受,我們有資格批評這不是愛情嗎?最重要的是,為什麼無私的關懷會是愛情的本質?讓我們從「我們」的視角轉換到只有「你」的視角,想想:這是什麼樣的無私關懷

哲學家法蘭克福(Harry Frankfurt) 在其著名的The Reasons of Love 一書中提出四點關於愛的性質:愛是對所愛之人的福祉給予無私的關懷、愛有獨一無二性、愛是將自己的福祉等同於所愛之人的福祉、愛不是邏輯選擇下的結果。接下來讓我們一一分析。

「關懷」(concern) 是此理論的核心,它指的不是一般生活中那種照顧、幫忙等動作,或關心等心理狀態,而是一個人在其二階意志中所建構的行為指導原則及選擇的價值依據。什麼意思呢?相較於二階意志, 我們會有「想找某個工作」、「想安排一趟旅行」、「想避開麻煩」、「想接下這邀約」等等一階欲望,而這些一階欲望是否要被滿足,就是由二階意志決定:我們會去反思哪些一階欲望要被實現,要對哪些欲望保持無感,而依據的就是所關懷的、所重視的原則價值——即二階意志。法蘭克福提醒我們,我們以為我們做很多事是不得已的,以為是一堆規範要求讓我們不得不如此,但給予規範力量的其實是你的關懷,因此像是面對「常說請、謝謝、對不起」的要求,除非你的關懷裡給予正面評價,否則這規範不會對你有行為上的效力。關懷,是促成欲望達成的動力,有所關懷才有所謂的意義、重要性可言

法蘭克福主張愛也是一種關懷,屬於二階意志,體現的是你的價值認同、你所在乎的面向。這種由個體經驗和個性特質所形塑出的關懷,導引著一個人發現所愛的對象——有所關懷才有對事物重要性的覺察,有所覺察才有愛的共鳴。這樣看來,被愛者身上一定有愛人者所珍視的價值——愛賦予了對方價值。我們可以設想一個以助人為終極關懷的人,二階意志自然會去推動與助人相契合的欲望,所以當一階欲望出現「想去當義工」和「想去遊樂園」,二階意志會選擇讓前者實現——賦予前者價值。用柏拉圖〈費德羅篇〉的精神來說就是:愛什麼因,得什麼果。

因著愛是種二階意志的關懷,愛一個人是沒有理由的,亦非可控制的。法蘭克福認為,由個人的意志、價值、環境、經驗等形塑出的二階層次的關懷,導引著一個人發現所愛的對象,可見愛不是推論選擇的結果,換句話說,不是那種說不愛就不愛的可控制結果。同時,也無法要求在一階層次上去說明愛的理由,若要在一階層次上有所改變,就必須回到二階層次去反思價值結構中的內容。一個人關懷什麼、在乎什麼、擁有什麼價值信念,會影響人做出選擇或有所反應行動。愛某個人顯示的就是對這個人的期待、認知、欲求,只是一般人以為愛只是種一階欲望的表現,以為是因著對方的特質而有的反應,卻忽略了二階意志對此一階欲望的本質性影響。延伸這想法去看你所愛的對象的價值,就會發現其實是因為你二階層次的關懷讓對方有了所謂的價值——是對方之所以珍貴的基礎,而不是對於對方價值的回應

關懷的內容與方向決定了選擇與行為,就更高層次來說,就是將人生的幸福建立在這些關懷上。因著這層密切關係,愛人者自然將所愛者的福祉視為自己的。對法蘭克福而言,這是概念上的必然!愛,純粹是站在另一半的立場為其著想(而非創造互惠的「我們」),無私地關懷其福祉。一個人為了要獲得什麼而去愛人就不是真正的愛,愛是把對象當作目的本身而非工具。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5 255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