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鄧紫棋 首部科幻小說「啓示路」熱銷預購中!!
成為新耶路撒冷型創業家
滿額折

成為新耶路撒冷型創業家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50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創業難,堅持更難!
在經商領域,基督信仰價值何在?
基督徒創業家能同時擁有對豐厚收益的追求和來自信仰的滿足嗎?

在經商領域,基督信仰價值何在?基督徒創業家能同時擁有對豐厚收益的追求和來自信仰的滿足嗎?作者通過個人經歷和信念,分享充滿真實的故事和日常商業實踐的案例。幫助你在信仰的根基上,成為新耶路撒冷型創業家。

我相信商業和工作是我們敬拜上帝的一部分——沃特.卓普

沃特.卓普對比了聖經中的巴比倫城和耶路撒冷城,揭示出今日主宰商界的兩種主流趨勢:

巴比倫,人類之城,強調通過權力、競爭和成就來實現自我。首要目的是賺錢;座右銘是「為達目標、不擇手段」。

耶路撒冷,上帝之城,強調愛、正義和服務。首要目的是全人類的幸福;利潤不是目的,只是結果。策略是以經濟有益的方式為客戶和世界增值。

通過沃特.卓普個人的經歷和信念,分享充滿真實的故事和商業實踐的日常案例。幫助你在信仰的根基上,建造不是以價格而是以價值為導向的耶路撒冷企業。

◎干文文|中華化工董事長
◎陳偉望|永光化學總經理

作者簡介

沃特.卓普(Wouter Droppers)

超過三十五年,沃特.卓普一直在商界與企業領袖、商務人士、經理人並肩作戰。過去以總經理的身分活躍於Koops Furness(荷蘭最大汽車控股公司之一,為VOLVO、LAND-ROVER、Audi 等豪華轎車的經銷商)。

不僅有豐富的商業經驗,也在2001至2008年間完成荷蘭杜恩博世浸信神學院(Reverend at Baptist seminary, Bosch en Duin)神學課程。

2007至2014年間曾任荷蘭的國際基督徒工商人員協會(CBMC)常務董事。

自2015年迄今,擔任歐洲合作夥伴運動(Europartners)主席,這是由基督徒商務人士參與的國際運動,在其中,他為全歐洲的基督徒企業家們提供諮詢、支持和鼓勵。

前言

某創業家曾進行的重大重組,受制於當時的經濟環境,他不得不解僱八十名員工。為避免「人情包袱」,他特別使用電子郵件發出解僱通知。我親耳親到這位創業家自豪地說那次重組進展得迅速切實,毫不拖泥帶水。在他看來,「公事公辦」這一重大決策是他的資產。不講人情是這位創業家廣為人知的特色。 不久後,我聽見另一位創業家的分享。他的企業在世界各大洲設有工廠,但為人極其謙和,僅在談話間不經意說到,他提撥一半的營業獲利用於捐助公益事業。後來我聽別人說,他花費大量的私人時間為其他企業經營者及他的所屬員工提供諮詢建議。

這位創業家廣為人知的特色是服務社會,與人分享才華、見解和 能力。 兩種商人,兩種不同的視角、兩種文化、兩種思維方式。

我從聖經中看到,這兩種文化、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各由一座城象徵:人的城─巴比倫;神的城─耶路撒冷。兩座城的歷史和未來,在商務原則方面給我們帶來什麼啟示?這就是本書的主旨。一個成功的、健康的企業如何運轉?如何營造幸福企業?在商界,我發現創業家們抱持截然不同的看法。有些創業家考慮的是權力、競爭、勝利,首要目標在於利益最大化,座右銘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我也見過看重顧客及其他相關者利益的創業家,他們的首要目標是提升每一個參與者的幸福度,他們的格言是「以經濟上有利可圖的方式,為顧客、社會、世界增值,最大化地提升每一位利益相關者的福祉」。

這兩種經營思維的差異不僅在於其經商方式,且在於對成 功和幸福的定義。在商界,成功與幸福常以業務蒸蒸日上、高利潤、高收入和階級地位來衡量。這些因素似乎帶來公眾的認可、令人垂涎的地位象徵,由此很多商務人士認為他們在創造幸福。我個人的經驗則是:這只是部分真相,不代表全部。因此本書將 挑戰成功的模式,重塑對於成功和幸福的定義。

問題在於,透過我們的經商模式,我們是在促進包括自己在內的世人福祉,還是在製造更多的不幸?我們正以自己的商務和日常生活構建什麼樣的成功?本書主要致力於回答這個問題:作為創業家,我們如何才能在獲取健康的自我利益的同時,為我們企業的參與者們做出貢獻?

本書宗旨

本書有許多內容反映我對於成功、快樂、幸福的親身追尋,包含我所體會到的幸福令人不適的一面。我生命的旅程尚未完整,但追尋幸福的方式已改變。此刻,我的焦點在於充分完滿地發現生命。

在事業的開端,得到認可的需要驅策著我。當時我最在乎的是人們如何看待我;那就是我的驅動力。我最初的工作是在荷蘭為某大型公共交通工具零組件分銷商。在不同的管理崗位順利工作幾年以後,我意外獲邀進入公司董事會。這個位置,彷彿已滿足我所有的期待,然而仍有幾分忐忑。儘管一再為自我證明激發 我表現傑出,甚至足以晉升公司董事,我卻感到惴惴不安。我的商務生活就是獵取認可、獵取可量化的成功,但這過程並未為我帶來滿足感、成就感。

後來,公司業務拓展順利,高獲利,我這位連鎖汽車銷售公司總裁成了世人眼中冉冉升起的新星。結果我自我中心、自戀的特徵緩慢而堅定地成形,不知不覺間,世界彷彿單單圍繞我和我的野心而運轉。成功所帶來的關注凝成傲慢。人們在我眼中成了 物品─顧客成了提款機,雇員代表成本,朋友為歡聚而生。在做各種評估和抉擇的時候,我的依據都是基於這個人是否能給我帶來利益、是否有助於我的個人野心和目標。權力以及對權力的濫用,對當時的我而言是新的經歷。當時我還沒能有現在這種眼光,只是自我隔離,傲慢地住進事業成功與聲望的泡泡裡。

我的成功伴隨著一種明顯可見的陰影,奇怪的是,當年我眼瞎心盲,就是看不出來。只有在看到我所愛的人因我而失望流淚後,我才意識到自己失了初心⋯⋯幸運的是我太太堅強又聰慧,開始詢問我的行為、動機和有關生活方式的選擇。我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快樂有陰暗面,這陰暗面會損害他人的幸福。

到了下一份工作,我成為好幾項經銷業務的總裁。我從一位正直可敬的非基督徒創業家學會了以人為導向、合乎經營倫理地思考、工作。他能把「人」放在首位,這對我來說不容易,因我是以任務和目標為導向的人,那時還看重目標超過人。受他的影響,我開始另一個階段的探索:如何靠近他人。在此時期我也觀察到:基督徒與非基督徒在道德價值觀和商務倫理上似乎並無差異。漸漸地,我對快樂與幸福的追尋逐漸轉向一個疑問:當與倫理和價值無關的時候,基督信仰的價值何在?

2007年,我擔任荷蘭基督徒工商人員協會(Connecting Business and the Marketplace to Christ,簡稱CBMC)常務董事。該組織帶動了一場基督徒商務人士的運動。當時我原本懷有商務計畫的雄心,因前所未有的難關而受阻,令我大為焦慮幾近崩潰。「該如何解釋?人們會怎麼看我?後果會怎樣?」我決定參加退修會,好好禁食禱告、聆聽神的聲音。這段時間有非常奇妙的體驗。

因為退修,我感到神在向我說話。「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你們清晨早起,夜晚安歇,吃勞力得來的飯,本是枉然;惟有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詩篇一二七篇 1∼2節)

這段耳熟能詳的經文描述的就是我的生活:早起、晚睡、勤奮艱辛的工作卻成效甚微。我意識到,取得成果並不如我過去想像的那麼容易,收穫與成果其實取決於神的作為、神的心意。我 耕耘得少,只要神願意祝福,結果反而會比我期待的更多、更豐盛。結果在祂手裡。即便在我安睡的時候,如果神想要賜福,祂就有能力動工。

退修期間,神第二次向我說話。「我的心哪,你當默然無 聲,專等候神,因為我的盼望是從祂而來。惟獨祂是我的磐石, 我的拯救;祂是我的高臺,我必不動搖。我的拯救、我的榮耀 都在乎神;我力量的磐石、我的避難所都在乎神。你們眾民當時 時倚靠祂,在祂面前傾心吐意;神是我們的避難所。」(詩篇 六十二篇5∼8節)

三年後,2010年,一次財務危機讓我再度經驗並印證詩篇 一百二十七篇。退修會後,我們決定在CBMC停止舉辦高成本的活動,專注於改變生命的聚會。這些活動不那麼閃耀奪目,卻只需 要少量人力和財務資源。2010年我們的收入減少,員工減少,活 動減少,卻帶領更多的商務人士和創業家信主。我們做得少,神 卻做得更多。神在我們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彰顯作為,於是改變 了一切。那時我想起那次退修會及詩篇一百二十七篇。

並不是說從此一切順利。在CBMC五年後,我不再享受這份 工作,竟然一個月內,做了四次同樣的夢:我再次回到上一份工 作,管理汽車製造業公司。我不解這個夢的含義,想知道為什麼 一個月連夢四次,在與神獨處的靜默時間裡尋求答案,問題浮現 心頭:我如何看待自己在CBMC的工作?是一份呼召,還是引向更 具挑戰、更充實的生活的跳板?我頓時知道答案了。原來,神對 我的呼召是:帶領商務人士和創業家歸向神,同時鼓勵基督徒創 業家成為基督福音的使者。我的生命故事和工作經驗,恰是為此 而預備的。如此一來,我在工作中再度得到喜樂,再次感到了充 實的意義。我樂於迎向挑戰,但不願再為自己的野心或新挑戰而 回到商界。

目前,我為「歐洲合作夥伴運動」(Europartners)工作, 靠恩典生活。深刻認識到:人生大於我的能力。在工作中,我學 習接受上帝的恩賜並為之感恩。我越來越意識到上帝預先提供了 一切。我們的人生只不過是在使用上帝預先所賦予的。作為創業家、作為人,我為所領受的一切感恩,無論工作或生活,常常謝 恩。感謝神藉我賜恩福。工作後,我為自己努力的結果歸榮耀於 上帝,知道並相信上帝願意使用我的工作來完成祂的旨意,以尊 榮祂、服事祂。

神是我們將領受的新城、新世界的建造者,給我們空間和 自由。神總願意重新開始,這在我跌倒時帶來希望與忍耐;神總 與我同在,這給我信心和基本的安全感。為服事人、服事神而經 營,這帶來意義和喜樂。漸漸地,我懂得了主耶穌所說:「我來 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這一切的經驗和教 訓引領我寫作這本書。

目次

聯合推薦
鳴謝
前言

第一部 雙城故事:巴比倫與耶路撒冷
1. 雙城:巴比倫與耶路撒冷
2. 在巴比倫文化環境中經商

第二部 基督徒耶路撒冷型創業家
3. 我是誰?
4. 蒙召
5. 連結的生命
6. 愛是連結的根基
7. 績效趨力
8. 創業家品德
9. 被神的異象驅動
10. 動機與意義

第三部 新耶路撒冷型企業
11. 所有權
12. 決策
13. 愛在商界
14. 商界連結
15. 營利模式
16. 成為新耶路撒冷型創業家

結語 神為你、為世界所懷有的夢想

後記
附注
關於作者

書摘/試閱

第二部
耶路撒冷型創業家
 
Chapter3 我是誰?
 
在巴比倫,人自視為生命的唯一擁有者,「我」被視為最 高權威。個人是自主的、獨立的,毋須對他人負責,因此,人成 了他自己的神。個人和他人之間特質的區別在於個性、長相、表 現。創業家的身分則取決於他的表現及他人對他的經驗感受。自 我實現、成功、績效,這些(在巴比倫)是最重要的。一個創業 家必須造就、經營出成功的生活。因此創業家對自己的快樂負 責。
 
按照神的形像受造,意味著人有內在價值,因此毋須證明自己的經濟價值。個人生命本身就是寶貴的,因為神是按照自己 的形像和樣式創造人,為讓人經歷、享受與祂的關係。人與受造 物中其他萬物都不同,神的榮耀顯現於人。神渴望與人分享祂自 己、祂的偉大和榮耀。神親自關切人們的生活和生命。人對祂而 言非常珍貴,祂顧念我們;祂造了我們且無條件地愛我們。
 
從耶路撒冷的視角和濾鏡看來,創業家自認為是受造物。 他知道自己是被需要的、被愛的。他的受造帶著目的和意義,而 且渴望服務他人、依賴神並對神負責。他的身分在於他是神所造 的人。在新耶路撒冷,神深深與人相交並密切地活躍在人的生命 中。其所建造的並非人類自己的樂園,而是神想要完善的那種世 界。住在耶路撒冷的百姓和創業家們,並不在自己裡面尋找生命 的意義,而是轉向比自己更廣闊的領域,就是對神的愛和對同胞 的愛。
 
角色與身分
 
我們太常將自己的身分與社會角色混淆。牧師兼作家亨利. 諾文(Henri Nouwen)1 所描述:「我們並非我們所做的,我們 並非我們所擁有的,我們並非他人對我們的看法。」相信對立 面的人,自己的身分有賴於他人的讚賞、自己的績效表現及在社 會中的地位。這其中有著某種交換 ,也就是說,「我是誰」有個必要條件:只有在成功、有穩定的高收入、穿體面衣服、是個 好員工、好伴侶、好情人的情況下,才具備身分。然而符合條件 的你不再是單純存在的人,是由你的績效表現、職位和行為構造 出來的人。這使你依賴所處的環境,於是你繼續不斷地適應周邊 環境,依照環境給你的回饋做出調整。當身分由處境來決定的時 候,你無法根據你的所是來理解你的行為,環境卻又變動不息, 使你的焦點和目的缺乏穩定性。你總是被最新的成功所佔據。

深深扎根的身分
 
深深扎根的身分,意味著帶著健康的價值觀及其所形成的世 界觀認識到你是被愛的、被了解的。這個組合像一棵樹的根系, 使你安全穩固,不會被強風颳走。
 
認識到你是完整地被愛、被了解─包含(你做過的)好 事、壞事、醜事─這給你帶來有根基的身分認知,使你艱困時 依然能站立、成功時不至得意忘形。
 
愛是一切存在的根基與身分;愛創造出致力於每個人的幸福 生活的社區。
 
認識到你是被愛的,這包含:神愛你,他人愛你。這種愛 要你得到淨化、擺脫不健康的事物,同時尊重你的自由和個性。 這尊重意味著,作為轉化的推動者,愛的有效性受到限制。愛並不為扭曲、邪惡的手段背書,也不是造成改變的工具。愛尋求連 結,渴望付出自己卻能等候回應。一旦受到愛及被愛的經驗的吸 引,就創造出連結與生命的新現實。愛創造與他人的連結,確保 他們的遭遇對幸福有益。愛是一切存在的身分和根源,並創造出 致力於每個參與者的福祉的社區。愛並不隨環境而改變,環境隨 著愛而改變。愛是有根基的身分感的關鍵因素。
 
被愛意味著了解神愛你,他人也愛你。神的愛希望你從不健 康的事物中分別為聖並尊重個人自由和個性。尊重意味著愛作為 變革推動者的有效性受到限制。愛不能證明扭曲或邪惡的存在, 也不是改變的工具。愛尋求聯繫,想要付出自己,但是等待答 案。一旦被愛和被愛的經歷所吸引,就創造出聯繫和生活的新現 實。愛可以與他人建立聯繫,從而確保所發生的事情對於自己的 幸福至關重要。愛是所有存在的身分和根源,創造出了專注於每 個參與者美好生活的社區,不會因情況而改變,情況會因愛而改 變。愛是扎根身分的重要組成部分。
 
被了解與被愛的結合,加上去了解、去愛的能力,有助於發 展健康的身分認知。你可以純粹地存在無需遮掩隱藏。缺點並不 等同於失敗,因此沒有羞恥感,沒有定罪,只有成長。經驗、行 為模式及性格特徵,可以自由地表現,以便被看見、被發現,並 得到探討和發展。你從此可以擺脫自我定罪,走向完滿的自我。
 
此外,藉著敞開透明、脆弱(敢於受傷)的態度,你也能更輕鬆 地了解他人,這進一步強化你的身分認知。

異象與價值觀
 
跟隨耶穌的呼召和渴望決定了我們的異象和價值觀,左右 著我們生命的歷程。若用一艘船來比擬,異象像船舵,決定了走 向;價值觀像船的龍骨,確保船不傾覆。價值觀提供穩定性,沒 有價值觀的人會隨波逐流。價值觀錨定我們,使我們可靠。訣竅 是即便身處困境也堅持您的異象和價值觀。
 
我曾與琳達交談。琳達受到委任去領導陷入困境的某企業 集團。董事會擔心破產,所有人都建議琳達出售或重組倒閉的企 業,至少解雇百分之十的員工,來向銀行、股東和供應商發出 「強烈信號」。這一來,第一年會虧損,但會為以後的年度重新 建立良好健康的利潤數字提供穩定基礎。琳達卻選擇不這麼做。 她的原因是:
 
A. 她日後仍需要一些員工所具備的技能,她不想解雇他們。
B. 她知道市場在變化,良好的分銷網路將會帶來至關重要的 優勢。
C. 她相信企業、市場和她自己。
 
那她現在該怎麼辦?琳達決定低調,靠她的聲譽熬過第一 年,因她是出色的職場領袖,足以使業務成長、營利。這是一個 大膽的決定,將她的位置和聲譽置於危險之中。她個人堅信「人很 重要。創業家精神使人們蓬勃發展、業務壯大。」這願景常使琳達 在第一年和第二年與董事會、股東和銀行發生衝突,對他們而言, 公司恢復得不夠快。但是琳達一直堅持,她知道自己是誰。她具有 扎根的身分認知和清晰的視野,使她既不依賴他人也不依賴她過去 的成功。她希望業務發展以個人價值觀為基礎,而不是以迅速無情 的裁員為基礎。琳達成功了。她是人人想要連結的業務英雄及智慧 領袖。當然,琳達知道結果有可能走向不理想的情況,她卻仍根據 個人信念和價值觀選擇這條大膽的經商之路。
 
價值觀決定生命的品格,決定我們如何生活。價值觀是生活 的指導原則。
 
異象不單與我們最終的目標有關,也與我們作為創業家想如 何抵達目標有關。在價值觀和指導原則的基礎上找到你的異象和 目標是智慧的標誌,使你能在任何處境中站立。結果是你的經商 方式所導致的後果,不是目標本身。在快速變幻的現代社會使創 業家有穩定感,幫助做決定。像被了解、被愛一樣,異象和價值 觀決定我們存在的果效和品質。這品質如何,則取決於我們所跟 隨的文化是巴比倫文化還是耶路撒冷文化。

兩則基督徒創業家的故事
 
故事一
 
吉姆在經濟落後的國家購買了一個農場。他想通過 為當地人做好事來樹立自己的基督徒身分,他也認為這 有益於他和他歐洲公司的形象。
 
吉姆以企業營運為自己的身分,因此認定必須成為成 功的創業家。他認為自己的基督教信仰是全面開展業務的 障礙。作基督徒不容易,常與他聰明的巴比倫商業本能牴 觸,能在不違法的情況下進行一些聰明的小交易時,讓他 為自己感到驕傲。結果法律成了他信仰的「道德支持」, 通過訴諸法律條文,他甚至可以為不道德行為辯護。
 
吉姆從一個好友兼同事那裡購買了一家海外公司,付 款期限為三年,希望以分期付款保持足夠的資產流動性, 也期望這三年拓展市場,效益增長,能讓他多少回本。吉 姆看到了足夠的機會,但很快遇到各種意外的財務挫折。 隨之,經驗豐富的經理請辭,因他無法忍受新老闆支配式 的強勢領導風格,認為吉姆主宰式的領導風格很羞辱人。
 
帶著怨恨辭職的經理號召當地民眾反對吉姆,帶來很 多麻煩。吉姆難以招募到願意為農場工作的員工,設備故障無法修好,灌溉系統一連癱瘓幾個禮拜。
 
還有一事,是吉姆在購入這家公司時沒意識到的─ 該國貨幣無法匯入他的歐洲銀行帳戶─他無法將利潤匯 出海外。換言之,收購本應有助於基督徒形象和身分的新 公司竟是一場災難。吉姆感到受騙了,拒絕支付買價中的 最後兩筆款項。此案引致訴訟,所有相關者都在談論這是 多麼地可恥。
 
故事二
 
一位名叫馬可的創業家,以基督信仰為其身分。同樣 在海外收購一家農場,但馬可收購的目的是幫助當地民眾 就業、獲取食物,計畫用農場的收益投資於學校、醫院, 扶助當地的經濟發展。然而當經理試圖逐漸接管業務時, 問題來了;他開始利用職位、權力和當地影響力來勒索馬 可。
 
馬可開始求問神:是該抽腿賣掉業務還是該繼續。他 感到神要他堅持下去,儘管會經歷幾年艱困還是應該繼續 投資。整整一年,他時常在當地旅行去與人們交談,協助 他們,訓練他們,與他們分享關於未來的異象。他甚至帶 其他創業家去該國,並向當地人傳授文化。

一年後,馬可決定把公司的一半分給經理,以了結彼 此之間的糾紛。馬可憑著剩餘的一半公司獨立營運下去, 建設了一個迅速成長的嶄新農場。其他創業家也設立企 業,當地的經濟快速發展起來。他們一同投資建設了醫院 和學校,也修了井,為孩子們開展資助專案。馬可的夢想 成真了。
 
兩種創業家,兩種文化,兩種不同的成果。我們的世界觀和 價值觀決定了我們的生命品質和果效。
 
基本特質
 
一個被耶路撒冷價值觀所驅動的基督徒創業家,與其世俗同 行的區別在於:他了解他是神所呼召的。他受到新耶路撒冷型價 值觀及神國度的啟發和驅動,他渴望神來帶領他經營事業。
 
好友曾做出如下定義:新耶路撒冷型創業家是蒙召並被賦予 才能、品格、個人風格的人,為著神的義、神的榮耀和更廣闊的 美好而在商務領域與神一同創造。
 
新耶路撒冷型創業家有著一系列的特質:
 
• 他領受神的呼召,視工作與經營企業為呼召。他工作的意義,遠超過個人抱負或自我發展的範疇。(詳見下章)
• 他想要富有連結的人生。他懂得如何與神連結,如何與鄰 舍、自己、世界及他的理想連結(第 5 ∼ 7 章)。
• 他領受了能以開啟並經營業務的品格。感覺是神託付給他 的責任。(第 8 章)
• 他經營企業的果效是義。他想以公義待人、待神、待受造 物,以致人人及萬物按神的心意各歸其所。(第 9 章)
• 凡事關乎人們的幸福及神的榮耀。由此他找到自己的動力 並體會到意義(第 9 ∼ 10 章)。
 
以上特質將在第8章中得到闡述。作者將為讀者們展示新耶路 撒冷型創業家特質為何如此重要,以及如何有益於您的商務生活 和生命品質。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定價:100 35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