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書展
一場變故讓她痛失父母,家裡只餘兩個弟弟及一對雙胞胎妹妹,
她這個長姊面對不明事理的祖父母、心狠奸險的叔叔嬸嬸,
即便自己還是個孩子,也得挺起身子拉拔弟妹,絕不教人看輕!
文創風1156《起家靠長姊》1
從一個爹不親、娘不愛的家庭投胎到何家,何貞本以為家裡雖苦了點,
但父親可靠、母親慈愛,兩個弟弟又聰明聽話,一家人好好過著也是行的;
怎知一場變故讓他們父母雙亡,何家這一房只留下三姊弟及早產的雙胞胎,
他們頓時成了二房不喜、三房不要的累贅,連祖父母也不上心……
看盡親人冷暖的她,在父母墳前立狠誓,定要把弟妹們撫養成人!
只是這話說得果決,但自己也還是個孩子,到底要怎麼撐起一個家?
幸好在何家二、三房的「幫襯」下,他們大房順勢分家自立,
離了那些豺狼虎豹,即便雙胞胎還要人照顧,簡直是大孩子養小孩子;
可一家人齊整地在一起,為了安頓弟弟們上學堂,她先是找了營生,
苦雖苦,好過在何家看人臉色又擔心受怕的日子,至少也有個盼頭……
不過那跟她有過「恩怨」的小少年,怎麼知道她的家事,還成天往她面前湊?
不行,她現在是一家之主,賺錢養弟妹最重要,其他人都靠邊啦~~
晉江文學城簽約作者。生於魯地,性格也偏魯直,看到好書好故事就會歡欣雀躍,然後沈醉其中不可自拔,看多了還會想著講一講每天睡覺前腦子裡的小劇場。天秤座女生,對細節有著莫名執著,對感情又格外敏感;有時候大而化之,有時候又格外固執。理工科畢業後當過工程師,也做過資料分析、行政工作,中年後重新修讀管理,人生軌跡總在變幻。看過泰山詩意的雨,擠過北京擁擠的地鐵,也愛過溫哥華旖旎的紅葉,求學、工作、留學、漂泊,輾轉多年,始終不變的是對文字的熱愛。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娘啊,咱不做了,我聽著爹他們都停手了呢,天黑了傷眼,您肚子裡還有小弟弟呢。」黃昏時分,紮著兩個小鬏鬏的女童放下手裡完工的手帕,也不站起來,就順著床沿不急不緩地蹭到床頭,從挺著大肚子的少婦手裡扯出繡花繃子。她打量一眼,又讚嘆一句。「我娘的手藝真是厲害,叫什麼巧奪天工吧!」
「淨胡說,小丫頭不知道天高地厚,也不怕人笑話。」少婦摸摸小姑娘的手,覺得有些涼,輕輕嘆口氣,叫她站起來。「貞兒快穿上鞋,咱們上廚房幫忙去。」
小女孩撇撇嘴,原本沈靜的表情就鮮活起來。她約莫八、九歲模樣,和母親一般膚色白皙,眉毛有些淺淡,不過鵝蛋臉、高鼻梁、丹鳳眼,嘴型十分精緻,清秀嬌美,討人喜歡。她彎下腰,索利地把棉鞋套在腳上,就連忙來攙扶母親,嘴裡說道:「您著什麼急呢,我二嬸不是在做嗎?再說我三嬸也回來了,家裡還能少了做飯的人?」
少婦作勢拍了她胳膊一下,低聲教導她。「出了這個門可不許這樣說話,妳爺爺把老何家的和睦名聲看得比天還大,聽了包准不高興。」
「知道知道,放心吧娘,我眼瞅著過了年就十歲了,有什麼不懂的?」何貞心裡嘆氣,這要是算上她那爸不疼媽不愛的上輩子,活了都快有四個十歲了呢,在這個世界待得太久了,倒真覺得自己是個九歲的鄉下小姑娘。
臘月天寒,一推開東廂房的木門,一股冷氣撲面而來,直往骨頭縫裡鑽。就算何貞早有準備,也還是凍得打了個寒顫,倒是身邊的母親張氏,也許是孕婦體熱,並沒什麼反應。何貞趕忙回身把房門從外面拴住,免得屋裡好不容易攢的熱氣都散了。
這是一座普通的北方農家院子,沒有院牆,紮了一圈籬笆。北面有正房三間,是石頭壘的,上頭蓋了瓦片,東、西廂房各兩間,是土坯房,蓋了茅草頂,西廂房和正房中間是廚房,這會兒煙囪正飄出絲絲縷縷的炊煙。南邊低矮的大門一側蓋了個草棚,裡面拴著一頭正在吃草的大黃牛,西南角上是茅廁,兩隻雞在院子跺步,既不怕人,也撲楞不起來。
廂房低矮,倒看不出什麼,正房的瓦簷下卻掛著長長的冰柱,再加上院子裡男人們說話間口中的白氣,無一不在說明,這是個非常寒冷的傍晚。
快到年關,地裡也沒什麼活計,過日子仔細些的農人們就會把家具農具檢視一遍,修修補補,既是過年了瞧著俐落,也為來年的耕作生活做準備。何貞的爹爹何大郎因為會些粗淺的木工,這陣子便總有鄉鄰找來家裡做活。忙碌了一個下午,太陽落下,何家的女人們進了廚房,院子裡邊做活邊聊天抽菸的男人們也就散去了。
何大郎悶頭收拾了工具,又拿大木頭掃帚把刨下來的木屑掃在一起,留著燒火用,還沒掃完,就瞧見老婆女兒,憨厚的臉上便露出個笑來。
何貞見了,心裡也是歡喜。何大郎是家裡的老大,沈默憨厚,也沒什麼大本事,可是對老婆體貼、兒女疼愛,不像村裡常見的莊稼漢子那樣打老婆罵孩子。她幾乎是下意識的,就朝何老大奔去。「爹,你忙完了?」
何大郎又看了一眼老婆,才放下掃帚,摸摸何貞的頭,笑著答道:「忙完了,我去迎迎妳兄弟,妳去不去?」
「去!」何貞脆生生地應了,連忙拉住何大郎的袖子,跟著他出門往村塾那裡去。
何家村不算是個大村,不過因為村裡出了一個在朝廷當大官的人物,託那個大人物的福,村裡也修了所私塾,有個老童生教村裡的孩子們讀書。因為有那個大人物出錢,孩子們讀書只要逢年過節給先生送些菜蔬之類就行,所以不少人家都咬咬牙,買上一套粗陋的紙筆,讓自家孩子學著識幾個字。考功名是不用想的,只要大了能上城裡找個好些的活計,就比土裡刨食強。這不,何貞的雙胞胎弟弟何明輝已經在村塾裡讀了兩年多了。
鄉下的孩子,不用幹活就是極限了,自然沒人去接送他們上學。平常何明輝也是自己走去的,不過是這幾日農閒,何大郎不幹活的時候也不願在家聽老爹和兄弟們那些狗屁倒灶的小算計,便找了個名頭出來。
何貞人小腿短,踢踢踏踏地跟上何大郎的腳程,好在村裡的孩子,就算她不常出門,體力也尚可,還有力氣開口。「爹啊,你說,今天明義也跟著去,他頭一天上學,能行嗎?」
明義是何大郎的次子,今年五歲,今天是頭一天跟著哥哥一起去學堂,也不算正式上學,就是去旁聽,若是坐得住,過了年再送他去讀書。不過依何貞看來,這個弟弟年紀雖小,恐怕讀書上頭要比明輝有天分,也更能讀出個名堂來。
何大郎心裡也是有數的,他拉起女兒的小手,又放慢了些腳步,認真回答。「你們幾個啊,說實話就是明輝的腦子差了點。妳看妳都沒去過學堂,只跟著他學,也認得那麼些字了;明義更是,教他啥都忘不了,將來說不定能有大出息呢。你們爹娘沒本事,也不知道供不供得起妳弟弟們讀書。」
何家現在是何老漢當家,父親下面,除了嫁出去的大姑,還有二叔三叔兩家人;二叔有兩個兒子,三叔也有一個,全家一共八畝中等田地,雖說餓不死人,可也攢不下什麼銀錢。幸好父親會做木工,母親能做繡活,這才手裡鬆散些。雖然爺爺允許他們留一些自己賺的零花錢,可是二叔一家子都是左手賺右手花,三叔讀了十多年書,除了一個童生名頭什麼都沒得;三嬸娘家富裕些,也就難娶,一份聘禮就把爺爺累彎了腰。父親孝順,自然是有多少都給了爺爺。家裡有矛盾,可也沒到尖銳程度,母親做繡活的收入也確實留下了一些,往後兩個弟弟要讀書,自家馬上又要添孩子,家累更重了。何貞就沒像一般穿越女的套路要求分家,還在能忍的範圍內,她不想父親難做,便說:「爹爹不用擔心,弟弟們都是有出息的,將來我供著他們!」
何大郎雖是頗為將來生計發愁,可還是被女兒信誓旦旦的樣子逗笑了。「妳一個小丫頭,拿什麼供啊?」
「你們都看不起人呢,我小丫頭也能掙錢啊。爹爹,我跟你說啊,我繡的手帕都賣了,現在攢了快要二兩銀子啦!」說到後面,她還壓低了聲音。
「是嗎?那可了不得!」何大郎很意外,轉眼又是欣喜。「好,我家貞兒有手藝,也識字,長得也好,將來一定說個好人家,好好享福!」
何貞眨眨眼,並不反駁,終歸是父親的一份愛護之意。
父女倆說笑著,天光就徹底黯淡下來。離私塾很近了,卻不斷有村人從他們身邊經過,喧鬧吵嚷的聲音也越來越大。終於,有人在他們身邊停下來,著急地叫他們。「大哥!你怎還在這裡呢?」
何貞抬頭,認出來人是隔房一支的堂叔,按那邊的排行,她稱呼一聲「四叔」,便脆生生地叫了人。何四叔也才二十多歲,為人頗為仗義懂理,村裡許多年輕人都信服他,他卻一直特別尊重何大郎;這會兒見了人,也像找到主心骨似的,急道:「大姪女快回家去吧,不是好玩的。大哥,黃家我二姊回來了,說是石溝村的婆家委屈了她,還帶了人來追打她,你家二弟就帶著村裡人去跟石溝村的人打去了。你快過去看看吧!」
「守誠這是想當里正想得都不要命了!」何大郎頓時怒火升騰。
何貞也聽明白了,在一旁直翻白眼。何家村其實是個雜姓村,姓何的雖多,里正卻是姓黃的。如今的黃里正有兩個兒子,老大前些年中了三甲同進士,在南方一個偏遠的縣當縣令,二兒子也讀了書,花錢託人在縣衙裡謀了個差事。因善於鑽營,終於年初當上了縣丞,這里正一職自然就沒人繼承了。她的好二叔何守誠便瞄準了這個巧宗,天天逢迎,只盼著接了里正這個班,錢沒少花,弄得手裡一個子都攢不下,力氣也沒少出。瞧瞧,連里正家嫁出去的姪女出事,他都要帶著人去撐腰。
何四叔顯然也看不上何老二的做法,只是眼下並不宜說這些,便嘆口氣說:「我上你家去了,四叔氣得不行,叫我出來找你,說讓咱們一起把人勸回來。黃里正去了大兒任上過年,沒人鎮住場子,這鬧不好,大過年的兩個村子要出大事!」
何大郎皺著眉,有些為難。「我這丫頭……」
「爹爹,你去吧,小心些呀!我去迎弟弟,村子裡能有啥事?我們保證不亂跑,直接回家就是。」何貞知道,不論是當前的世情,還是父親一貫的孝順,都不容許父親甩手旁觀。
事情緊急,何大郎點點頭就跟著何四叔跑遠了。
今天已經是臘月二十一,馬上就過年了,私塾也放假,何貞見到兩個弟弟的時候,一群孩童正嘻嘻哈哈朝外跑,就連一向不大愛說話的明輝,臉上也掛著輕鬆的笑意,畢竟接下來二十多天不用上學。
「大姊,怎麼了?」明義穿著半舊的棉襖,小小的一團,被哥哥拉著走出來。他眉眼間有些疲倦,看來毫無基礎的旁聽,他聽得還是有些累,可是這孩子心思細膩,一眼就看出了何貞心中有事。
何貞搖搖頭。她爹何大郎是個最老實穩當的人,打群架、械鬥這種事情是不會往前衝的,只是心裡忍不住憋氣。
指尖微暖,短短的小手握住她指尖,明義仰起微圓的小臉,明亮的大眼睛裡盛滿了關心。在他的影響下,稍微有些粗線條的明輝也注意到了姊姊不大開心的表情,也往前挪了半步,離她更近了些。雖然心情不好,可何貞看著他們,心中也是十分熨貼,因為她不是真的孩子,所以幾乎是把弟弟們當作兒子一般疼愛,而這兩個孩子對她也十分親密依賴,姊弟感情深厚。
何貞和明輝一人拉著明義的一隻小手,姊弟幾個往家走去。何貞問明義。「今日旁聽得如何?聽得懂嗎?」
明義的聲音不高,卻條理分明。「是有一些聽不懂,好些書都沒有聽大哥念過,先生也不說是什麼意思,坐在那裡怪難受的。」
何貞笑笑,安撫他。「你還小呢,你大哥都讀了好幾年書,不也有許多都還不懂呢?等你也讀上幾年,就什麼都懂啦。」
「大姊,是不是出了什麼事?」陸續又有些村裡的青壯漢子們往村口行去,明輝到底是男孩子又大了些,便看出些不對來。
明義還小,何貞便也不想說起那些她也沒弄明白的前因,只說:「咱們二叔帶著人去跟石溝村的人打架。剛才四叔來說,咱爺爺讓咱爹去把二叔勸回來,咱爹就去了,本來咱爹是跟我一塊兒來迎你們的。」
「咱們二叔那副慫樣子還能帶人去打架?」明輝十分吃驚。
也不怪他吃驚,何二郎生下來的第二年鬧天災,大家都受了饑荒,奶奶差點餓死,也沒奶水餵他,他便彷彿先天不足一般,身量沒有長起來,依何貞看大概也就是一百五、六十的身高,加上嘴碎、愛耍小心眼,有些人看不慣他,說他又慫又矬,像個老娘們。
還不等何貞說什麼,頭頂上乾枯的樹枝裡傳來幾聲陰森粗嘎的叫聲,讓姊弟幾個不約而同打了個哆嗦。
何貞不是迷信的人,可暮色中烏鴉的叫聲,還是讓她心頭不安。
*欲知精采後續,敬請期待4/18上市的【文創風】1156《起家靠長姊》1。
本週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