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咖啡經濟1500-1989: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簡體書)
- 系列名:劍橋全球經濟專題史
- ISBN13:9787564240868
- 出版社:上海財經大學
- 作者:(英)威廉‧傑維斯‧克拉倫斯-史密斯;(美)史蒂文‧托皮克
- 譯者:益智
- 裝訂/頁數:平裝/482頁
- 規格:24cm*17cm (高/寬)
- 版次:一版
- 出版日:2023/01/01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我們喝的咖啡是從很遠的地方來的。它生長在巴西、哥倫比亞、越南或其他100個咖啡生產國之一。它是全球化的。500年來,咖啡一直在熱帶國家種植,用於溫帶地區的消費。本書是由9個國家的學者研究了過去5個世紀在十四個國家、四大洲以及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咖啡市場和社會。本書分析了商品、勞動力和金融市場的創造和功能,種族、性別和階級在咖啡社會形成中的作用,技術和生態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殖民大國、民族主義政權和世界經濟力量在經濟發展中的影響。
引 言 咖啡與全球發展/001 第一篇 世界咖啡經濟的起源 第一章 世界咖啡市場一體化/021 第二章 16—19世紀紅海地區的咖啡/051 第三章 留尼汪島和馬達加斯加咖啡生產的起源與發展: 1711—1972/071 第四章 非洲和亞太地區的咖啡危機:1870—1914/107 第五章 質量與競爭力的歷史建構:咖啡產業鏈初探/129 第二篇 農民———種族、性別和財產 第六章 爪哇島的咖啡種植:1830—1917/161 第七章 錫蘭(斯裡蘭卡)咖啡種植園的勞動力、種族和性別: 1843—1880/179 第八章 危地馬拉的咖啡和當地勞工:1871—1980/199 第九章 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父權制——尼加拉瓜咖啡種植園的 債務勞役:1870—1930/217 第十章 尼加拉瓜的小農與咖啡/243 第三篇 咖啡、政治與國家上層建築 第十一章 墨西哥恰帕斯州的咖啡和再殖民化——印第安人社區與 種植園勞動力:1892—1912/265 第十二章 喀麥隆和坦噶尼喀的咖啡生產比較——土地、勞工與政 治:1900—20世紀60年代/295 第十三章 越小越好:坦噶尼喀殖民地農民與官僚的共識/323 第十四章 獨辟蹊徑:哥斯達黎加的商業資本和咖啡生產/347 第十五章 咖啡和裡約熱內盧經濟的發展:1888—1920/373 結論 新見解和一個研究計劃/399
本週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