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怠,為何我們不想工作:努力不一定能賺更多,我的人生站不起來,又不想跪下,除了躺平還可以怎樣?(電子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80 元優惠價
:70 折 266 元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7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這一年、以及前一年,網路最熱門談論關鍵字:倦怠、躺平
《德國之聲》報導:「躺平,就是與主流社會的分離與對抗。」
◎臺灣年輕人:「我不想努力了。」
◎中國的憤青:「世界險惡,先躺為敬。」
◎韓國上班族:「我做著像灰塵一樣的工作,最後也變成了灰塵。」
靠爸族、啃老族、尼特族、慢就業、閃辭、間隔年……
不同的名詞,好像在訴說不同的人生故事,但說穿了就是一句話:
「人生倦怠,我不想工作了!」
本書作者波波夫,本名周政華,科技專欄作者,
前《中國新聞周刊》主筆,長期關注被數位技術改變的世界。
他說,數位時代下,環境變化太快,勤奮不一定能帶來財富,
很多時候只不過讓人勉強度日而已。所以,
零工經濟看起來很自由,但報酬遠不及正式員工。
斜槓青年表面上很時髦,其實是「一份工作養不活自己」的不得已跨界。
你我正在承受史上最嚴重的社會不公正的後果,
他們的人生站不起來,但又跪不下去,
唯一能做的,就是躺平,因為躺平了就不會跌倒。
◎閃辭、跳槽,成為職場常態
超過1/3畢業生工作半年就辭職,更多人加入「間隔年」的行列。
年輕人說:「看劇快轉可贏得時間,但凡事快轉只會讓人倦怠」,
「所以,我不想工作了」……閃辭、跳槽將會越來越頻繁。
哈佛商學院教授甚至認為,未來,如何體面的離職,
不切斷跟上一個公司的關係,將成為一種技術活。
◎反抗與陷阱,青年社畜大逃亡
有過半數上班族被要求打下班卡後,再繼續加班的經驗,
年輕人說:「高工時、沒有加班費,只有心靈雞湯的加班都是耍流氓!」
還有,美國曾發生的「占領華爾街」運動,
也是一場99%的人對抗1%的人占據國家權力與財富。
這些青年社畜的下一回反抗是?
「不想努力了,一勞永逸的家裡躺。」那,日子怎麼過?
◎逃離公司後,「工作」得重新定義,「過得不錯」也有了新定義
YouTube堪稱21世紀的夢工廠,只要一支手機就能拍片,
網紅成了人人最嚮往的職業,除了時間自由,還能賺錢。
新科技重塑了工作與娛樂、生產與消費的邊界。
下一個關於工作的大哉問就是:「我們還需要辦公室嗎?」
越來越多人被困在工作倦怠的迷宮裡,
「人為何要努力,不努力會怎樣嗎?」
這本書正好可以安慰我們,不想努力的你我並不孤獨。
《德國之聲》報導:「躺平,就是與主流社會的分離與對抗。」
◎臺灣年輕人:「我不想努力了。」
◎中國的憤青:「世界險惡,先躺為敬。」
◎韓國上班族:「我做著像灰塵一樣的工作,最後也變成了灰塵。」
靠爸族、啃老族、尼特族、慢就業、閃辭、間隔年……
不同的名詞,好像在訴說不同的人生故事,但說穿了就是一句話:
「人生倦怠,我不想工作了!」
本書作者波波夫,本名周政華,科技專欄作者,
前《中國新聞周刊》主筆,長期關注被數位技術改變的世界。
他說,數位時代下,環境變化太快,勤奮不一定能帶來財富,
很多時候只不過讓人勉強度日而已。所以,
零工經濟看起來很自由,但報酬遠不及正式員工。
斜槓青年表面上很時髦,其實是「一份工作養不活自己」的不得已跨界。
你我正在承受史上最嚴重的社會不公正的後果,
他們的人生站不起來,但又跪不下去,
唯一能做的,就是躺平,因為躺平了就不會跌倒。
◎閃辭、跳槽,成為職場常態
超過1/3畢業生工作半年就辭職,更多人加入「間隔年」的行列。
年輕人說:「看劇快轉可贏得時間,但凡事快轉只會讓人倦怠」,
「所以,我不想工作了」……閃辭、跳槽將會越來越頻繁。
哈佛商學院教授甚至認為,未來,如何體面的離職,
不切斷跟上一個公司的關係,將成為一種技術活。
◎反抗與陷阱,青年社畜大逃亡
有過半數上班族被要求打下班卡後,再繼續加班的經驗,
年輕人說:「高工時、沒有加班費,只有心靈雞湯的加班都是耍流氓!」
還有,美國曾發生的「占領華爾街」運動,
也是一場99%的人對抗1%的人占據國家權力與財富。
這些青年社畜的下一回反抗是?
「不想努力了,一勞永逸的家裡躺。」那,日子怎麼過?
◎逃離公司後,「工作」得重新定義,「過得不錯」也有了新定義
YouTube堪稱21世紀的夢工廠,只要一支手機就能拍片,
網紅成了人人最嚮往的職業,除了時間自由,還能賺錢。
新科技重塑了工作與娛樂、生產與消費的邊界。
下一個關於工作的大哉問就是:「我們還需要辦公室嗎?」
越來越多人被困在工作倦怠的迷宮裡,
「人為何要努力,不努力會怎樣嗎?」
這本書正好可以安慰我們,不想努力的你我並不孤獨。
作者簡介
波波夫
本名周政華,科技專欄作者,前《中國新聞週刊》主筆,關注被技術改變的世界,相信人性光輝的綿長。
近十年來,在虎嗅、界面、36氪等大陸知名科技媒體發表了數十萬字科技專欄,內容主要涉及商業創新、技術哲學,尤為關注數位技術與個人、社會之間的摩擦與張力。
本書即是對數位時代工作者異化的觀察紀錄。近期,作者醉心記錄網路民族誌和互聯網考古無法自拔。
本名周政華,科技專欄作者,前《中國新聞週刊》主筆,關注被技術改變的世界,相信人性光輝的綿長。
近十年來,在虎嗅、界面、36氪等大陸知名科技媒體發表了數十萬字科技專欄,內容主要涉及商業創新、技術哲學,尤為關注數位技術與個人、社會之間的摩擦與張力。
本書即是對數位時代工作者異化的觀察紀錄。近期,作者醉心記錄網路民族誌和互聯網考古無法自拔。
序
站不起來又不想跪下,只好躺平
2019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WHO)首次把「工作倦怠」列入《國際疾病分類》,揭示了一個久被遮蔽的重大社會問題:為什麼那麼多人會在工作中燃盡自我,以至於精力耗竭、消極厭世、效率崩塌,以及為什麼年輕人越來越不願意工作、討厭上班,希望一勞永逸的「家裡躺」。
工作倦怠並非只是一個在辦公場所才存在的問題,也不僅僅是員工自己的問題,它是由落伍的教育體系、畸形的經濟增長、不公平的財富分配、薄弱的社會救助等一系列因素,所共同鞭撻出的現代文明的傷疤。工作倦怠對很多人來說,從學校邁向社會的第一步就開始了。
設想,當你擁有一張大學文憑,在投出一百多份履歷之後,依然沒有得到一個面試通知時,你會把原因歸咎於何處?是自己不夠勤奮,還是家境普通沒有靠山,抑或學校所傳授的知識脫節社會需求太多,還是經濟形勢太差企業縮編了?
生活在2020年代的年輕人,正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就業環境:高等教育的擴張,導致整個就業市場對學歷的要求水漲船高,於是,博士畢業去當高中教師,名校畢業賣豬肉,「海歸」回國成「海待」,這些十年前媒體曾經刊登的新聞人物,如今都不足以吸引記者們的關注。因為,高等教育的普及,也是文憑去魅的過程。
畢業生可供挑選的職業,不是變多了,而是變少了。隨著自動化在各行各業的普及,從平爐工到底片沖洗員,父執輩們引以為傲的許多職業職位,如今只存在於檔案文字中;人們對於職業的想像力也日漸趨同和貧乏,從西方國家到東方國家,當一名大紅大紫的網紅,幾乎成為全球青少年共同嚮往的職業。這也是人類從生產社會走向消費社會的必然。
繁榮的服務業並沒有帶來想像中的輕盈未來,從旅行預訂網站的酒店試睡員,到外送平臺的外送員,在平臺經濟中,更多人奉獻出的是比傳統職位更多的汗水和時間,以至於「996」(按:指每天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一週工作6天)成為今天科技行業的普遍工時制。相較於找不到工作的人來說,給你一個加班的機會,似乎也成為一種可以炫耀的煩惱。
相較於70後、80後,2000年後出生的這一代人,生活已相當富裕。更富裕的結果是,畢業之後,工作並非年輕人唯一的選項,於是間隔年(按:Gap Year,泛指在學期間或畢業後,暫時放下學業和穩定的工作,給自己一段空窗期,四處旅遊、打工旅行等,來進一步認識自我、了解社會的一種做法)也西風東漸,流行開來,只不過族群從原本的高中生變成大學生,從去公益組織做義工變成環球旅行,從思考人生的意義變成享受人生的樂趣。
變味的不只是間隔年。在消費主義和互聯網兩股大潮的衝擊之下,傳統的工作倫理已然分崩離析。不工作非但不是一種不道德的表現,相反還是家境優渥、人心豁達的表徵。在一個萬物皆可數位化的時代,傳統的工作場景和內容早已千變萬化,以至於人們對於工作的定義也在變化、工作的倫理也在蛻變。
工作和玩樂的邊界從未如此模糊過。澳大利亞大堡礁守礁人早已不是最好玩的職業了。對著好山好水,人們也會生出好寂寞的哀嘆。網遊打得好,可以晉升職業電競選手;喜歡寫寫畫畫擺弄影片的,則可以從各大內容平臺澎湃的流量中分得一杯羹;有好嗓子的搞怪高手則有機會在 YouTube、抖音上賺得盆滿缽溢。
並不是「朝九晚五」、「三點一線」(按:指生活簡單不變,每天都是上班、下班、回家)才算是正經工作,一份工作做上幾十年也不可想像。無論在哪個國家,人們在一份工作上待的時間普遍只有3到5年,一生跳上幾回槽再正常不過;短暫、靈活、彈性取代了長期、穩定、剛性,成為當代主流的工作方式。一份工作已不足以成為我們身分的標識。
在這樣一個事物不斷變化的環境下,工作不再如同工業社會那樣成為主宰個人生活、社會秩序和社會生存能力的中樞。於是,那些說給勞動者聽的勤勞和奉獻的勸告詞,聽起來都如此的空洞和欠缺說服力。在一個數位化的消費時代,只有消費才會在我們的舞臺中占據中央位置。
反正,無論是在格子間裡朝九晚五,還是居家創業,今天的工作平臺大部分都是對著螢幕――筆記型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的螢幕,人生的悲歡離合就是在這一片又一片螢幕鏡面中起起落落、縱橫捭闔。不知數百年後的地球人,在看待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會不會也是一臉困惑:他們為啥一天花那麼多時間對著一塊螢幕?
勤奮並不總能帶來財富,很多時候不過勉強度日而已,這已是一種全球性現象。許多美國人一天做兩份工,才付得起房租水電;在日本,看上去很自由的零工越來越多,但單位勞動報酬遠不及正式員工,還會因為對於未來不確定,而自我延長工作時間;「世界是平的」的預測落空了,貧富差距的鴻溝在絕大部分地區其實是在拉大,無就業式的經濟增長更令人不安。
溫柔的人總是傷痕累累,許多無辜的年輕人正在承受社會不公正的後果,但職場專家們還是教導他們要繼續提升自身技能、終身學習,適應職場的日新月異。然而,讓人去適應機器又談何容易。在無燈工廠的流水線上,忙碌的是機械手臂,工人成為照料它們的保母;在裝扮得像遊樂園的科技公司辦公大樓裡,程式設計師們扮演著21世紀建築工的角色,為數位世界添磚加瓦;在一個日益麥當勞化的社會中,越來越多的工作,是人在協調、適應機器,而非相反。
我們很有可能正在重演第一次工業革命機器對人異化的那一幕,焦慮、憂鬱、倦怠不過是這種異化在我們精神面貌上的投射。
越來越細緻的分工、越來越普及的自動化,在人們手頭工作和交付產品之間豎立起一道又一道隔離牆,最終讓人們看不清每一份具體工作的意義。無論是傳統的官僚制,還是新近宣導的扁平化管理,本質上都無法緩解當下工作一族所遭遇的意義虛無的精神危機。我們總得找到應對之道,於是,各種雞湯文章走紅朋友圈,冥想課程成為社畜們的新時尚,積極心理學成為當下熱門顯學,救贖之道層出不窮,但許多人還是被困在倦怠的迷宮。唯一可以安慰的是,我們並非孤獨的迷路。
推薦序一
人為何要努力,不努力會怎樣嗎?
暢銷作家、職涯實驗室創辦人╱何則文
這是一個變動的時代,我們面對比我們父執輩更加動盪的局勢,全球疫情、國際強權對峙、少子化、高房價等議題,讓年輕人難以依循著過去的人生成功路徑前進。1980年代,那是一個臺灣錢淹腳目的時代,大學畢業生有3萬元月薪,臺北房價1坪10萬元,一間房子不過300萬元,二十幾歲買房大有可能。
然而今天臺北房價沒有個幾千萬元根本只能買到廁所,年輕人不婚不生。根據內政部的統計,30歲以上單身人口超過600萬人,無獨有偶,這樣的情況全球已開發國家幾乎都遇到。日本有不工作的繭居族、韓國有五拋世代(按:指放棄戀愛、放棄家庭、放棄生育、放棄買房,以及放棄兼顧人際關係)、歐美的尼特族,以及近來中國很熱門的躺平主義,這些都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青年必然會遇到的挑戰和困境。
越來越多年輕人「拒絕工作」,很多主流輿論對這樣的現象表示批評,也有許多「長者」表示年輕人一代不如一代,然而事實是怎樣呢?真的只是表面上看到的這樣而已嗎?
這本書給了我們很好的全景圖,作者波波夫雖然從海峽對岸出發,然而曾擔任過《中國新聞週刊》主筆的他卻擁有一個開闊的環球視野,彷彿從宇宙中的上帝視角看下來,深度剖析每個國家遭遇到的狀況,書中也引用許多臺灣的數據跟資料,讓人倍感親切。
波波夫面對這樣的現狀,他沒有用一個高道德的標準去批判,而是用溫情的觀察為我們描繪出一個眾生相。在書中,沒有一個鮮明的價值判斷,他不說怎樣是好的、怎樣是壞的,不用黑白分明的鋒利筆觸,而是囊括所有色彩光譜的立體視角。
在他的分析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具體的脈絡,不只知其然,還更知其所以然。他用縝密的邏輯演算出未來的職業生態可能,並在最後用一個反求諸己的概念收尾。告訴我們,不論我們要用怎樣的心態、信仰面對,最終都要由自己決定,自己去賦予人生意義。
這樣的思維我是很有共鳴的。的確,過去的成功不能預測將來的成功,變動的時代我們也要跟著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沒有人可以告訴我們該去哪、能做些什麼,這些議題都要靠自己在混沌中尋找。人為什麼要努力?不努力會怎樣嗎?活著的本質是什麼?作者沒有直接給我們答案,而是用精采生動的故事,讓我們學會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你也疲倦了嗎?也曾想過要離開自己當前這份工作,好好休息嗎?你並不孤單,世界上有千千萬萬跟你一樣心累了的青年。然而,你也可以不迷茫。透過這本書,你將更了解今日世界的「何以故」,進而找到屬於你人生的為什麼。
推薦序二
想擺脫無以為繼的倦怠,不妨認知真正的自己
《人生不是單選題》作者╱少女凱倫
首先,敬謝大是文化出版社邀請我撰寫《倦怠,為何我們不想工作》這本書的推薦序,讓我有機會反思,作為一個90後,上接嬰兒潮時代、守成、鮮少突破自我的父執輩,下接以自我為中心、敢說不一定敢當的Z世代。當我們正值事業衝刺期時,的確也跑得「上接不接下氣」。
當你跑得快時,父執輩會說,「不要這樣做」、「不要那樣說」;當你跑得慢時,Z世代追在你的後頭說,「我會這樣做」、「我會這樣說」。生在這個時代,長大在這個時代,生活周遭的人事物,就是這麼荒誕無稽,壓得你無所適從,頻頻感到倦怠。
倦怠的是,你期望自己能應付每個人的需求。
倦怠的是,你期待能做好自己,世界卻希望你貢獻於它。
倦怠的是,你自認已做得很好,卻會受到社會價值觀的箝制。
有的人一生就這樣了,但不甘心的,還在努力跑著,逐漸的習慣那種「上接不接下氣」的身心狀態。你,也處在這樣的狀態嗎?
本書作者波波夫是科技專欄作者、前《中國新聞週刊》主筆,他以產業面視角,解析了年輕世代的通病,用層層的現象點出了「多工窮忙」的歸因。
年輕世代並不是因為想多工而斜槓,反倒因為勞動紅利的時代過去,急於表達自我的青年,透過網路輕而易舉的為自己發聲、產生影響力,運用各種方式為自己掙得收入。
有才華、天賦、又肯吃苦的人,應當享有自我實現的回饋;但在真實資訊難以辨認的遠距時代,沒有天賦、沒有才華卻能聰明「展現」自我的人,竟也能享有回饋,因而認為「我所有擁有一切,是來自於我很棒、我很有自信」,殊不知也只是自我戴上的假面具,外人一眼就能看穿。
讀完本書,也許你能從中領會現在這個世界,急迫想展現自己的年輕人,究竟出了什麼問題,也許各種工作切換多重角色的你,也能因各種亂象被揭露而安撫躁動的心。
人生破碎迷惘之時,不妨靜下心,好好的認知自己、精進自己,讓自己的說話分量與權力加重,而不是把話說得多好聽,也許才能真正擺脫這種無以為繼的「倦怠」。
2019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WHO)首次把「工作倦怠」列入《國際疾病分類》,揭示了一個久被遮蔽的重大社會問題:為什麼那麼多人會在工作中燃盡自我,以至於精力耗竭、消極厭世、效率崩塌,以及為什麼年輕人越來越不願意工作、討厭上班,希望一勞永逸的「家裡躺」。
工作倦怠並非只是一個在辦公場所才存在的問題,也不僅僅是員工自己的問題,它是由落伍的教育體系、畸形的經濟增長、不公平的財富分配、薄弱的社會救助等一系列因素,所共同鞭撻出的現代文明的傷疤。工作倦怠對很多人來說,從學校邁向社會的第一步就開始了。
設想,當你擁有一張大學文憑,在投出一百多份履歷之後,依然沒有得到一個面試通知時,你會把原因歸咎於何處?是自己不夠勤奮,還是家境普通沒有靠山,抑或學校所傳授的知識脫節社會需求太多,還是經濟形勢太差企業縮編了?
生活在2020年代的年輕人,正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就業環境:高等教育的擴張,導致整個就業市場對學歷的要求水漲船高,於是,博士畢業去當高中教師,名校畢業賣豬肉,「海歸」回國成「海待」,這些十年前媒體曾經刊登的新聞人物,如今都不足以吸引記者們的關注。因為,高等教育的普及,也是文憑去魅的過程。
畢業生可供挑選的職業,不是變多了,而是變少了。隨著自動化在各行各業的普及,從平爐工到底片沖洗員,父執輩們引以為傲的許多職業職位,如今只存在於檔案文字中;人們對於職業的想像力也日漸趨同和貧乏,從西方國家到東方國家,當一名大紅大紫的網紅,幾乎成為全球青少年共同嚮往的職業。這也是人類從生產社會走向消費社會的必然。
繁榮的服務業並沒有帶來想像中的輕盈未來,從旅行預訂網站的酒店試睡員,到外送平臺的外送員,在平臺經濟中,更多人奉獻出的是比傳統職位更多的汗水和時間,以至於「996」(按:指每天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一週工作6天)成為今天科技行業的普遍工時制。相較於找不到工作的人來說,給你一個加班的機會,似乎也成為一種可以炫耀的煩惱。
相較於70後、80後,2000年後出生的這一代人,生活已相當富裕。更富裕的結果是,畢業之後,工作並非年輕人唯一的選項,於是間隔年(按:Gap Year,泛指在學期間或畢業後,暫時放下學業和穩定的工作,給自己一段空窗期,四處旅遊、打工旅行等,來進一步認識自我、了解社會的一種做法)也西風東漸,流行開來,只不過族群從原本的高中生變成大學生,從去公益組織做義工變成環球旅行,從思考人生的意義變成享受人生的樂趣。
變味的不只是間隔年。在消費主義和互聯網兩股大潮的衝擊之下,傳統的工作倫理已然分崩離析。不工作非但不是一種不道德的表現,相反還是家境優渥、人心豁達的表徵。在一個萬物皆可數位化的時代,傳統的工作場景和內容早已千變萬化,以至於人們對於工作的定義也在變化、工作的倫理也在蛻變。
工作和玩樂的邊界從未如此模糊過。澳大利亞大堡礁守礁人早已不是最好玩的職業了。對著好山好水,人們也會生出好寂寞的哀嘆。網遊打得好,可以晉升職業電競選手;喜歡寫寫畫畫擺弄影片的,則可以從各大內容平臺澎湃的流量中分得一杯羹;有好嗓子的搞怪高手則有機會在 YouTube、抖音上賺得盆滿缽溢。
並不是「朝九晚五」、「三點一線」(按:指生活簡單不變,每天都是上班、下班、回家)才算是正經工作,一份工作做上幾十年也不可想像。無論在哪個國家,人們在一份工作上待的時間普遍只有3到5年,一生跳上幾回槽再正常不過;短暫、靈活、彈性取代了長期、穩定、剛性,成為當代主流的工作方式。一份工作已不足以成為我們身分的標識。
在這樣一個事物不斷變化的環境下,工作不再如同工業社會那樣成為主宰個人生活、社會秩序和社會生存能力的中樞。於是,那些說給勞動者聽的勤勞和奉獻的勸告詞,聽起來都如此的空洞和欠缺說服力。在一個數位化的消費時代,只有消費才會在我們的舞臺中占據中央位置。
反正,無論是在格子間裡朝九晚五,還是居家創業,今天的工作平臺大部分都是對著螢幕――筆記型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的螢幕,人生的悲歡離合就是在這一片又一片螢幕鏡面中起起落落、縱橫捭闔。不知數百年後的地球人,在看待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會不會也是一臉困惑:他們為啥一天花那麼多時間對著一塊螢幕?
勤奮並不總能帶來財富,很多時候不過勉強度日而已,這已是一種全球性現象。許多美國人一天做兩份工,才付得起房租水電;在日本,看上去很自由的零工越來越多,但單位勞動報酬遠不及正式員工,還會因為對於未來不確定,而自我延長工作時間;「世界是平的」的預測落空了,貧富差距的鴻溝在絕大部分地區其實是在拉大,無就業式的經濟增長更令人不安。
溫柔的人總是傷痕累累,許多無辜的年輕人正在承受社會不公正的後果,但職場專家們還是教導他們要繼續提升自身技能、終身學習,適應職場的日新月異。然而,讓人去適應機器又談何容易。在無燈工廠的流水線上,忙碌的是機械手臂,工人成為照料它們的保母;在裝扮得像遊樂園的科技公司辦公大樓裡,程式設計師們扮演著21世紀建築工的角色,為數位世界添磚加瓦;在一個日益麥當勞化的社會中,越來越多的工作,是人在協調、適應機器,而非相反。
我們很有可能正在重演第一次工業革命機器對人異化的那一幕,焦慮、憂鬱、倦怠不過是這種異化在我們精神面貌上的投射。
越來越細緻的分工、越來越普及的自動化,在人們手頭工作和交付產品之間豎立起一道又一道隔離牆,最終讓人們看不清每一份具體工作的意義。無論是傳統的官僚制,還是新近宣導的扁平化管理,本質上都無法緩解當下工作一族所遭遇的意義虛無的精神危機。我們總得找到應對之道,於是,各種雞湯文章走紅朋友圈,冥想課程成為社畜們的新時尚,積極心理學成為當下熱門顯學,救贖之道層出不窮,但許多人還是被困在倦怠的迷宮。唯一可以安慰的是,我們並非孤獨的迷路。
推薦序一
人為何要努力,不努力會怎樣嗎?
暢銷作家、職涯實驗室創辦人╱何則文
這是一個變動的時代,我們面對比我們父執輩更加動盪的局勢,全球疫情、國際強權對峙、少子化、高房價等議題,讓年輕人難以依循著過去的人生成功路徑前進。1980年代,那是一個臺灣錢淹腳目的時代,大學畢業生有3萬元月薪,臺北房價1坪10萬元,一間房子不過300萬元,二十幾歲買房大有可能。
然而今天臺北房價沒有個幾千萬元根本只能買到廁所,年輕人不婚不生。根據內政部的統計,30歲以上單身人口超過600萬人,無獨有偶,這樣的情況全球已開發國家幾乎都遇到。日本有不工作的繭居族、韓國有五拋世代(按:指放棄戀愛、放棄家庭、放棄生育、放棄買房,以及放棄兼顧人際關係)、歐美的尼特族,以及近來中國很熱門的躺平主義,這些都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青年必然會遇到的挑戰和困境。
越來越多年輕人「拒絕工作」,很多主流輿論對這樣的現象表示批評,也有許多「長者」表示年輕人一代不如一代,然而事實是怎樣呢?真的只是表面上看到的這樣而已嗎?
這本書給了我們很好的全景圖,作者波波夫雖然從海峽對岸出發,然而曾擔任過《中國新聞週刊》主筆的他卻擁有一個開闊的環球視野,彷彿從宇宙中的上帝視角看下來,深度剖析每個國家遭遇到的狀況,書中也引用許多臺灣的數據跟資料,讓人倍感親切。
波波夫面對這樣的現狀,他沒有用一個高道德的標準去批判,而是用溫情的觀察為我們描繪出一個眾生相。在書中,沒有一個鮮明的價值判斷,他不說怎樣是好的、怎樣是壞的,不用黑白分明的鋒利筆觸,而是囊括所有色彩光譜的立體視角。
在他的分析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具體的脈絡,不只知其然,還更知其所以然。他用縝密的邏輯演算出未來的職業生態可能,並在最後用一個反求諸己的概念收尾。告訴我們,不論我們要用怎樣的心態、信仰面對,最終都要由自己決定,自己去賦予人生意義。
這樣的思維我是很有共鳴的。的確,過去的成功不能預測將來的成功,變動的時代我們也要跟著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沒有人可以告訴我們該去哪、能做些什麼,這些議題都要靠自己在混沌中尋找。人為什麼要努力?不努力會怎樣嗎?活著的本質是什麼?作者沒有直接給我們答案,而是用精采生動的故事,讓我們學會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你也疲倦了嗎?也曾想過要離開自己當前這份工作,好好休息嗎?你並不孤單,世界上有千千萬萬跟你一樣心累了的青年。然而,你也可以不迷茫。透過這本書,你將更了解今日世界的「何以故」,進而找到屬於你人生的為什麼。
推薦序二
想擺脫無以為繼的倦怠,不妨認知真正的自己
《人生不是單選題》作者╱少女凱倫
首先,敬謝大是文化出版社邀請我撰寫《倦怠,為何我們不想工作》這本書的推薦序,讓我有機會反思,作為一個90後,上接嬰兒潮時代、守成、鮮少突破自我的父執輩,下接以自我為中心、敢說不一定敢當的Z世代。當我們正值事業衝刺期時,的確也跑得「上接不接下氣」。
當你跑得快時,父執輩會說,「不要這樣做」、「不要那樣說」;當你跑得慢時,Z世代追在你的後頭說,「我會這樣做」、「我會這樣說」。生在這個時代,長大在這個時代,生活周遭的人事物,就是這麼荒誕無稽,壓得你無所適從,頻頻感到倦怠。
倦怠的是,你期望自己能應付每個人的需求。
倦怠的是,你期待能做好自己,世界卻希望你貢獻於它。
倦怠的是,你自認已做得很好,卻會受到社會價值觀的箝制。
有的人一生就這樣了,但不甘心的,還在努力跑著,逐漸的習慣那種「上接不接下氣」的身心狀態。你,也處在這樣的狀態嗎?
本書作者波波夫是科技專欄作者、前《中國新聞週刊》主筆,他以產業面視角,解析了年輕世代的通病,用層層的現象點出了「多工窮忙」的歸因。
年輕世代並不是因為想多工而斜槓,反倒因為勞動紅利的時代過去,急於表達自我的青年,透過網路輕而易舉的為自己發聲、產生影響力,運用各種方式為自己掙得收入。
有才華、天賦、又肯吃苦的人,應當享有自我實現的回饋;但在真實資訊難以辨認的遠距時代,沒有天賦、沒有才華卻能聰明「展現」自我的人,竟也能享有回饋,因而認為「我所有擁有一切,是來自於我很棒、我很有自信」,殊不知也只是自我戴上的假面具,外人一眼就能看穿。
讀完本書,也許你能從中領會現在這個世界,急迫想展現自己的年輕人,究竟出了什麼問題,也許各種工作切換多重角色的你,也能因各種亂象被揭露而安撫躁動的心。
人生破碎迷惘之時,不妨靜下心,好好的認知自己、精進自己,讓自己的說話分量與權力加重,而不是把話說得多好聽,也許才能真正擺脫這種無以為繼的「倦怠」。
目次
推薦序一 人為何要努力,不努力會怎樣嗎?╱何則文
推薦序二 想擺脫無以為繼的倦怠,不妨認知真正的自己╱少女凱倫
前言 站不起來又不想跪下,只好躺平
第一章 倦怠,全世界的年輕人都一樣
01不想工作,但還是想發財
02薪水高、拿錢快、做一天結一天
03討厭競爭,不上班更幸福
04拒絕長大,立志終生當靠爸族
05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真的好舒服
06只想躺平的一代,應該怎麼站起來?
第二章 生不逢時的窮忙世代
01大學一畢業,就身負重債
02消失的工作與全新的工作
03與其窮忙,不如降低對物質的需求
04 富二代、官二代、壟二代與貧二代
第三章 閃辭、跳槽,成為職場常態
01體面的離職,也是一種技術活
02快轉人生,讓你更快倦怠
03三年換一次工作,很正常
04慢就業,是理性思考還是逃避人生?
05別讓間隔年變了味
06高學歷的無業遊民開始增加
第四章 職場的隱形殺手
01八小時裡,被忽略的與被壓抑的
02「喪班」族,一週有七天不想上班
03千禧世代,更易倦怠的一代
04永遠在線,無間歇工作的代價
05從倦怠、憂鬱到自殺
06沒有熱情了,換份工作會更好?
第五章 反抗與陷阱,青年社畜大逃亡
01工作九九六,生病ICU
02零工經濟,新型僱傭關係的坍塌
03你的人借我用,疫情催生出「共享員工」
04斜槓青年,不得已的跨界
05居家辦公,看上去很美
06數位遊民的理想與現實
07逃離朝九晚五,一個美國青年的烏托邦試驗
第六章 活在當下,才能幻想未來
01辦公室還有未來嗎?
02人工智慧,是朋友還是敵人?
03消失的邊界:數位時代,工作將重新定義
04在不確定的世界,穩住自己
推薦序二 想擺脫無以為繼的倦怠,不妨認知真正的自己╱少女凱倫
前言 站不起來又不想跪下,只好躺平
第一章 倦怠,全世界的年輕人都一樣
01不想工作,但還是想發財
02薪水高、拿錢快、做一天結一天
03討厭競爭,不上班更幸福
04拒絕長大,立志終生當靠爸族
05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真的好舒服
06只想躺平的一代,應該怎麼站起來?
第二章 生不逢時的窮忙世代
01大學一畢業,就身負重債
02消失的工作與全新的工作
03與其窮忙,不如降低對物質的需求
04 富二代、官二代、壟二代與貧二代
第三章 閃辭、跳槽,成為職場常態
01體面的離職,也是一種技術活
02快轉人生,讓你更快倦怠
03三年換一次工作,很正常
04慢就業,是理性思考還是逃避人生?
05別讓間隔年變了味
06高學歷的無業遊民開始增加
第四章 職場的隱形殺手
01八小時裡,被忽略的與被壓抑的
02「喪班」族,一週有七天不想上班
03千禧世代,更易倦怠的一代
04永遠在線,無間歇工作的代價
05從倦怠、憂鬱到自殺
06沒有熱情了,換份工作會更好?
第五章 反抗與陷阱,青年社畜大逃亡
01工作九九六,生病ICU
02零工經濟,新型僱傭關係的坍塌
03你的人借我用,疫情催生出「共享員工」
04斜槓青年,不得已的跨界
05居家辦公,看上去很美
06數位遊民的理想與現實
07逃離朝九晚五,一個美國青年的烏托邦試驗
第六章 活在當下,才能幻想未來
01辦公室還有未來嗎?
02人工智慧,是朋友還是敵人?
03消失的邊界:數位時代,工作將重新定義
04在不確定的世界,穩住自己
書摘/試閱
沒有熱情了,換份工作會更好?
倦怠並非終身監禁。如何從工作倦怠中恢復正常,目前並沒有公認標準的解決方案,但從自身出發,心理學研究也給出了一些建議。
首先,了解自己的長處,保持樂觀情緒。如果你的工作和你的技能不匹配,你遲早都會丟掉工作。而據前述蓋洛普的調查,真正高效率的員工每天在做自己擅長事情上的時間,是花在做自己不擅長事情上時間的4倍。以樂觀心態面對自我,在工作中,要學會寬恕自己、善待自己。不可以把工作看成人生唯一的追求。遇到挫折時,要善於多角度思考,避免過度的否定自己,自我摧毀自信心的後果是很可怕的。
其次,認清自己的短處,保持終身學習。職業倦怠的另一種常見情形是「知識性倦怠」,又叫「本領恐慌」,這是現代社會知識和資訊呈加速度發展的必然結果。因此,要防治這類職業倦怠,必須不斷的為自己充電,透過參加更多的專業培訓來獲得新的知識和資訊,以主動適應社會環境的要求。
再次,挖掘工作中有意義的方面,培養自己對工作的興趣。如果能在看似重複、枯燥的工作中挖掘「創新」的可能性,通常會讓人覺得鬥志昂揚、精力充沛,比如在大家都周而復始的走同樣的流程時,你就可以想想有沒有可能透過簡化某個環節,既達到同樣的效果又能加快效率,這個想法一旦被採用就會有美妙的成就感。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就會願意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不會感到辛苦和倦怠。而一個人若是積極主動充滿激情的去工作,也總能超額、超水準發揮,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又次,在工作中找到合適的合作夥伴,和朋友保持聯繫,維持良好的社交關係。《人事心理學期刊》在2015年刊登的一篇文章,對保險公司員工的研究中,研究者發現,業務經理的職場朋友圈人數,與他的工作績效評級呈正相關。在職場中有好朋友的一大好處是,你不但能夠獲得多方面的資訊,同時還能夠較為輕鬆的獲得決策建議。
當工作中遇到超出能力範圍的任務,感到壓力過重時,不妨做做運動、聽聽音樂、陪家人逛街,和朋友聊天,也不妨與家人或親友同事一起討論目前壓力的情境,把自己心理的癥結點說出來,不要悶在心中,關心你的親友會給你一個懇切的建議。你可以在他們的幫助下確立更現實的目標,以及對壓力的情境進行重新的審視。
最後,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放棄過多的職業期待。我們要承認一個人並不能控制和改變工作中的所有事情,有些工作能夠完全勝任,但也有些是自己做不好的。而且,職場因素有些是不可避免,或難以在短時間內排除的,如激烈的競爭、失業等。當你對工作產生倦怠時,建議重新審視自己的職業需求,摒棄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如果你確信不是你個人內在的原因,而是單位領導的管理理念和你不能合拍,或者是同事有意傷害你,你最好換一份工作。無論如何你應該記住:為別人的錯誤買單是世界上最不合算的買賣。
休假或跳槽有助於解決職業倦怠?
在化解工作倦怠上,還存在一些誤區。最典型的是,以為休個長假就可以解決了。
美國心理學協會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對很多美國人來說,假期有減輕壓力、增加生活動力以及提高快樂指數的作用。美國心理學協會的負責人大衛.貝拉德(David Ballard)博士說:「適量的休息能讓人們從壓力中恢復過來,並且可以防止職業倦怠。」在接受調查的1,500名全職員工中,68%的人表示休假後會以一個更好的情緒回到工作職位,57%的員工表示休假回來時壓力水準將下降,66%的員工表示假期可以讓他們重新煥發活力。
但是,調查結果又顯示,假期所帶來的這些積極作用,通常在員工回到工作職位三天後就會消退。美國心理學協會宣導公司應該採取措施來減輕員工的倦怠感和過度壓力,而非寄望休假解決所有問題。
該協會的科學家們表示,態度就像細菌繁殖一樣可以傳播,不分好壞。在一個工作環境中,一旦某一個員工開始厭倦工作,這種消極的態度也將會影響到其他人。工作壓力不僅會影響員工在工作中的表現,還會損害他們的心理健康。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表示,積極的心態還對人的身體有好處,會降低三分之一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貝拉德說:「企業的支援性文化、充足的帶薪休假時間、高效的工作制度,以及營造信任和公平競爭等氛圍,都對員工起著重要作用。雖然這些東西大部分是公司高層制定的,但支持休假的文化體現在工作的各方面。管理層不應該依賴偶爾的假期來抵消工作帶給員工的巨大壓力,除非他們能夠解決造成壓力的根本因素,並在幫助員工減少壓力方面做出持續的努力,否則休假的好處可能會稍縱即逝。當員工重新工作後不久,壓力必定再次上升,這對員工和企業都不利。」
另一個常見誤區是,換份工作也許會好些。
新的職位、新的工作氛圍、新的工作環境和新的老闆,能夠激發你的工作熱情,發揮你積累的知識經驗特長,讓你在這裡有一番成績,得到認可、獲得晉升,走向人生巔峰也未可知。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網針對100萬人的調查發現,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在職人士因為職業倦怠而選擇跳槽,尤其在新入職者中較為多見;也許是跳槽成了習慣,有些人一看到升職或加薪無望或人際關係不佳,就選擇跳槽,到另一家企業尋找機會、試試運氣。然而跳槽未必能解決問題。
倦怠並非終身監禁。如何從工作倦怠中恢復正常,目前並沒有公認標準的解決方案,但從自身出發,心理學研究也給出了一些建議。
首先,了解自己的長處,保持樂觀情緒。如果你的工作和你的技能不匹配,你遲早都會丟掉工作。而據前述蓋洛普的調查,真正高效率的員工每天在做自己擅長事情上的時間,是花在做自己不擅長事情上時間的4倍。以樂觀心態面對自我,在工作中,要學會寬恕自己、善待自己。不可以把工作看成人生唯一的追求。遇到挫折時,要善於多角度思考,避免過度的否定自己,自我摧毀自信心的後果是很可怕的。
其次,認清自己的短處,保持終身學習。職業倦怠的另一種常見情形是「知識性倦怠」,又叫「本領恐慌」,這是現代社會知識和資訊呈加速度發展的必然結果。因此,要防治這類職業倦怠,必須不斷的為自己充電,透過參加更多的專業培訓來獲得新的知識和資訊,以主動適應社會環境的要求。
再次,挖掘工作中有意義的方面,培養自己對工作的興趣。如果能在看似重複、枯燥的工作中挖掘「創新」的可能性,通常會讓人覺得鬥志昂揚、精力充沛,比如在大家都周而復始的走同樣的流程時,你就可以想想有沒有可能透過簡化某個環節,既達到同樣的效果又能加快效率,這個想法一旦被採用就會有美妙的成就感。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就會願意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不會感到辛苦和倦怠。而一個人若是積極主動充滿激情的去工作,也總能超額、超水準發揮,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又次,在工作中找到合適的合作夥伴,和朋友保持聯繫,維持良好的社交關係。《人事心理學期刊》在2015年刊登的一篇文章,對保險公司員工的研究中,研究者發現,業務經理的職場朋友圈人數,與他的工作績效評級呈正相關。在職場中有好朋友的一大好處是,你不但能夠獲得多方面的資訊,同時還能夠較為輕鬆的獲得決策建議。
當工作中遇到超出能力範圍的任務,感到壓力過重時,不妨做做運動、聽聽音樂、陪家人逛街,和朋友聊天,也不妨與家人或親友同事一起討論目前壓力的情境,把自己心理的癥結點說出來,不要悶在心中,關心你的親友會給你一個懇切的建議。你可以在他們的幫助下確立更現實的目標,以及對壓力的情境進行重新的審視。
最後,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放棄過多的職業期待。我們要承認一個人並不能控制和改變工作中的所有事情,有些工作能夠完全勝任,但也有些是自己做不好的。而且,職場因素有些是不可避免,或難以在短時間內排除的,如激烈的競爭、失業等。當你對工作產生倦怠時,建議重新審視自己的職業需求,摒棄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如果你確信不是你個人內在的原因,而是單位領導的管理理念和你不能合拍,或者是同事有意傷害你,你最好換一份工作。無論如何你應該記住:為別人的錯誤買單是世界上最不合算的買賣。
休假或跳槽有助於解決職業倦怠?
在化解工作倦怠上,還存在一些誤區。最典型的是,以為休個長假就可以解決了。
美國心理學協會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對很多美國人來說,假期有減輕壓力、增加生活動力以及提高快樂指數的作用。美國心理學協會的負責人大衛.貝拉德(David Ballard)博士說:「適量的休息能讓人們從壓力中恢復過來,並且可以防止職業倦怠。」在接受調查的1,500名全職員工中,68%的人表示休假後會以一個更好的情緒回到工作職位,57%的員工表示休假回來時壓力水準將下降,66%的員工表示假期可以讓他們重新煥發活力。
但是,調查結果又顯示,假期所帶來的這些積極作用,通常在員工回到工作職位三天後就會消退。美國心理學協會宣導公司應該採取措施來減輕員工的倦怠感和過度壓力,而非寄望休假解決所有問題。
該協會的科學家們表示,態度就像細菌繁殖一樣可以傳播,不分好壞。在一個工作環境中,一旦某一個員工開始厭倦工作,這種消極的態度也將會影響到其他人。工作壓力不僅會影響員工在工作中的表現,還會損害他們的心理健康。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表示,積極的心態還對人的身體有好處,會降低三分之一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貝拉德說:「企業的支援性文化、充足的帶薪休假時間、高效的工作制度,以及營造信任和公平競爭等氛圍,都對員工起著重要作用。雖然這些東西大部分是公司高層制定的,但支持休假的文化體現在工作的各方面。管理層不應該依賴偶爾的假期來抵消工作帶給員工的巨大壓力,除非他們能夠解決造成壓力的根本因素,並在幫助員工減少壓力方面做出持續的努力,否則休假的好處可能會稍縱即逝。當員工重新工作後不久,壓力必定再次上升,這對員工和企業都不利。」
另一個常見誤區是,換份工作也許會好些。
新的職位、新的工作氛圍、新的工作環境和新的老闆,能夠激發你的工作熱情,發揮你積累的知識經驗特長,讓你在這裡有一番成績,得到認可、獲得晉升,走向人生巔峰也未可知。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網針對100萬人的調查發現,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在職人士因為職業倦怠而選擇跳槽,尤其在新入職者中較為多見;也許是跳槽成了習慣,有些人一看到升職或加薪無望或人際關係不佳,就選擇跳槽,到另一家企業尋找機會、試試運氣。然而跳槽未必能解決問題。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本週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