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AI時代的認知邊界,人類能否超越自己的創造物?:從智人到AlphaGo!機器崛起前傳,人工智慧的起點
滿額折

AI時代的認知邊界,人類能否超越自己的創造物?:從智人到AlphaGo!機器崛起前傳,人工智慧的起點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50 元
優惠價
9031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9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無情智慧的挑戰,人類是否會被取代?

本書探討人工智慧的本質與未來,
從AlphaGo大勝李世乭開始,
揭示了AI時代帶來的震撼與恐慌。

▶人類起源與基因革命

人類如何從遠古的野生地球生物進化而來,最終成為地球上最具智慧和創造力的生物?書中融入了豐富的科學研究成果,探討了基因如何在數百萬年的時間裡不斷改變和影響我們的身心狀態,從物種的基礎性質到個體的智力差異,使我們能夠逐步擁有語言、文化、科技等驚人的能力。

▶人類與AI的共生未來

引導你思考當人類與AI首次相遇和協同工作的可能場景,並由此牽引出一些哲學和倫理上的深刻問題,如自由意志、倫理決策和人機共存的規則。從「孟母三遷」的思維躍遷到「如如走天涯」的未來展望,透過宗教、藝術和哲學視角,反思了真理和人類存在的終極意義,以及通往未來的可能途徑,使讀者不僅增進了知識,還啟發了對未來的深層思考。

▶人工智慧時代的倫理挑戰

引用具實驗性的案例和意識試驗,探討了自我意識與高等智慧的發展過程,同時提出了觸覺大腦假說等前沿理論。透過深入比較和分析,作者展示了人類如何透過認知跨越和技術進步,一步步迎接人工智慧革命。然而,這些進步也帶來了不少的倫理挑戰,如AI的決策透明性、權利的分配、以及AI如何在批判性思維和感情層面影響人類。

▶通往人機共存的未來願景

以一種具哲學深度的視角,展望了未來人類與人工智慧共同進化的可能性。引導你思考選擇與自由的意義,並提出「真理」是否可得等深思命題,讓你在科學與人文的交界點上找到新的共鳴。在回顧神經網路和遞迴循環中的種種突破後,作者提出了「通往未來的人類神性」這一具有啟示意義的概念,願景化了人類與機器共同繁榮的可能性。

★本書特色:全書分為五部分,從牛頓的蘋果開始,剖析語言、認知和自由意志等基本問題,並以豐富的思想實驗和實例,探討自我意識與高等智慧的起源。書中還詳細論述了教育、美學與認知的關聯,並提出認知坎陷定律,探索未來人類與AI共存的可能性。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蔡恆進

軟體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教授、博士生導師,一九九五年在美國阿拉斯加大學費爾班克斯分校獲得空間物理博士學位,資訊傳播學院名譽院長自然科學基金首屆青年基金地球物理學部最年輕的受資助者,曾在對地球磁層能量耦合中的磁場重聯過程以及夜間近地磁力線磁層亞暴增長相時運動的研究做出突破性貢獻,研究人工智慧和人的認知本源、服務科學、金融資訊工程等領域。

目次

第一作者簡介
Content Summary 內容提要
兩院院士、千人計劃專家、企業家、教育家和哲學家聯袂推薦
Preface 混沌初開(推薦序一)
Preface 默契道妙 開物天工(推薦序二)
Preface 人類與機器人的共存共榮(推薦序三)
Preface 十年磨一劍(推薦序四)
Author''s Preface 自序
Prologue 楔子
第一部分 牛頓的蘋果
第一章 你我眼中的不同
第二章 概念化的世界
第三章 語言的留白
第四章 「相安無事」的矛盾
第五章 「逼出來的」問題和答案
第二部分 原罪或虛妄
第六章 愛因斯坦「七二法則」與週期律
第七章 自我肯定需求與認知膜
第八章 我自巋然不動
第九章 決定論與自由意志
第十章 泡沫與願景
第三部分 青萍之末
第十一章 為什麼是智人
第十二章 意識的起點
第十三章 自我意識與高級智慧
第十四章 理解何以成為可能
第十五章 揚帆啟航
第四部分 「孟母三遷」
第十六章 個人認知的躍遷
第十七章 生而得之的善意
第十八章 立志與勵志
第十九章 教與學的神奇
第二十章 美學與認知膜
第五部分 如如走天涯
第二十一章 思維規律
第二十二章 蹣跚而來
第二十三章 神經網路
第二十四章 驀然回首
第二十五章 走向何方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第十四章 理解何以成為可能

愛因斯坦說:「世界上最不可思議的事情,就是這個世界是可以思議的。」

柏拉圖堅信「理念世界」的存在。

康德認為,將經驗轉化為知識的理性(即「範疇」)是人的本能,沒有這個本能,我們就無法理解世界。

人類與宇宙同源,這為人類理解世界提供了客觀基礎。我們說兩者同源,主要有兩點:外部世界的同一性,即每個個體雖然生長的起點不一樣,但隨著認知深化、個體發展,最終會發現他們面對的外部世界一樣;內部構造的同一性,即不同的人之間,有99%以上的基因都完全相同,生物結構大部分也都一致。

理解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理解可以視為認知膜融合的過程。比如當讀者閱讀理解一篇文章的時候,讀者既有的認知膜A與文章的知識結構B相融合,以A為主,將B融合到A中,豐富、更新讀者的認知膜。結合自身的認知膜,人類理解可以分為兩個維度,既可以朝簡單的方向發展,也可以朝複雜的方向發展,先將書本由厚讀到薄(提取大綱,掌握核心要義),再由薄讀到厚(透過要點結合自己的理解,再詳細展開),對應的就是兩種理解維度。目前,機器就不具有認知膜或知識結構,只能單純地讀取和計算,而這種知識結構和人類大腦的理解同構。

傳統上認為,人的理解存在「模糊」性,是不精確的;但事實上,要完全精準反而不可能,模糊與偏差的普遍存在,只是因為不同人的注意力焦點不一樣罷了。對於焦點的內容,人可以按照自己的認識,區分得非常清楚;但其他被主觀認為不重要的部分,就會被模糊化處理。

人類認知的另一傾向,是誇大或極端化。不同人對同一對象的理解多種多樣,我們已經知道,這和理解主體的認知膜有關係,因此不存在完全客觀的理解。推動人理解方向和深度的背後動力,是自我肯定的需求,自己的心理狀態反映於理解的對象。一開始理解主體的心理狀態,可能是一個「黑盒子」,只有理解不同對象,才能逐漸反映出主體心理狀態;或者可以說,主體理解所有對象的總和,就是其心理狀態。比如理解某些文章,就反映出我們的心理狀態,這種理解在已有認知影響下的主觀解讀,不是全面、客觀的資訊擷取。

在此基礎上,可以透過理解文章的結構,定義主體的心理狀態,這就好比我們定義認知膜,就是透過觀察主體如何看待外界一樣。

思想實驗

可以透過程式模擬一些簡單、適當複雜的例子,建議採用簡單的樹狀或圖展示內容的知識結構,以及人類認知膜的部分知識結構,使電腦能初步了解人類的理解過程。

我們在前文討論過「概念」的內容,實際上每一概念可以對應到知識結構中的一個結點,且概念之間也有重合的地方,因而它們的座標不是垂直,彼此也不是完全獨立,而是相互關聯,在整個結構框架中就會涉及一些度量問題。寫作就像是將一棵小樹(或者一張簡單的圖)豐富成一棵大樹(或者一張複雜的圖),總結的過程則恰好相反。

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過程,可以理解為各自認知膜接觸作用的過程。在與他人認知膜交互的過程中會交換資訊,自身的認知膜在吸收、過濾了新內容後,很可能會發生局部變化。有意思的地方也在於,每個人的認知膜都不盡相同,加之認知主體會受到主觀和資訊處理能力的限制,其認知不會、也不可能是完整的,認知膜也有可能完全無法融合,表現為不理解,甚至矛盾衝突。真正徹底的理解,應該是完全融合多個理解對象,但實際上我們只能部分融合,或無法融合,這依然可以被視為一種理解。大部分人能夠處理的認知結構,往往只有代表性的幾種類型,表現出來的內容,常常是比較容易引起共鳴、或者容易讓人欣賞的對象。

雖然理解的結構,從整個框架看來很複雜,但對於人而言又可以很簡單。我們在理解結構的度量方式上,使用相對度量、能夠比較就足夠了,因為最終判斷需要額外的資訊,也說明人類的理解機制是開放的,與外界息息相關。這種開放性就和圖靈機的機制非常不同:圖靈機是一個封閉的環境,需要提供各個條件或規則,而人類的理解則是不確定、不完整的,當外界因素(比如有待理解的對象)發生變化時,內部(認知膜)也在改變。理解的分層結構框架是有機、動態的,但不是隨意,它始終有一個核心,就是自我肯定需求。在任一狀態下,圍繞自我肯定需求的內核是確定的,但整體又不會一成不變,因為它可能會隨著外界變化。除了受外界影響,確定的內核又會反過來影響外界,因為它會促使主體向外界施加能夠反應內核的行為,從而影響整個系統,也就是說,個體可能影響整個系統演化,哪怕只是從一個點出發。因此,系統的演化也是不確定的,而且有很多可能的方向。

人的複雜性,還在於會在自我肯定需求上,加諸未來的判斷和期望。自我肯定需求要透過比較,判斷是否已適當滿足,如果當前我們能夠預計,自我肯定需求在未來的某個時間內會得到極大的滿足,那麼即使現在所得沒有想像的多,也可以接受;同時,我們由於相信能達到未來的期望,會有意無意朝那個方向努力,在這個過程中,自我肯定需求就在逐漸被滿足,並且也會根據我們努力的成績和對未來的再判斷調整,目的就是能夠滿足自我肯定需求,維持並促進「自我」成長。

我們可以透過一個語言的例子,解釋這個理解框架:比如元曲作家馬致遠創作的小令〈天淨沙·秋思〉中的一句「小橋流水人家」,我們讀這個句子,就能感受到強烈的畫面感,能自動想像出「小橋下,流水潺潺,旁邊有幾戶人家」的情景,句中只包含了三個詞,但這三個詞語正是想要表達內容的關鍵詞,可以視為圖的結點,而不同的讀者對於這張圖,也可以有不同的解讀,也就是與把自己的認知結構融合再重組的過程。這首小令原本表達的是旅人淒苦的心境,但讀者根據自身的情況,也可以有其他的理解,比如嫻靜淡泊或孤寂悵然。

透過生理上的刺激,能得到最根本的意識,比如疼痛感等,透過觸覺過濾得到的感覺,就像意識結構裡的根基,然後逐漸豐富,才形成意識結構的結點和網路。在語言中,有很多概念其實都能夠與生理感覺對應,再透過迭代演化不斷延伸。比如「痛心疾首」,字面的意思就是心痛,頭也痛,但實際上是用這種痛的感覺,表達極其怨恨的心情。

人對某一個對象的理解,從簡單到複雜,可能有多種版本。從不同視角出發的理解,也可能是相對孤立、完全不交叉的圖或樹;但隨著理解加深、結構逐漸豐富,兩個原本獨立的結構,可能在某些結點連接。比如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形而上與形而下等,剛開始彼此認為與對方毫不相干,甚至對立;但隨著理論發展,卻發現兩者在某些方面如出一轍。人的理解結構可以是複雜、不相連的,而我們需要簡化結構,形成一棵樹或簡單的圖,使電腦能理解人類思維。

思想實驗

圖靈機沒有「自我」意識,也就是沒有認知膜,也沒有初始的認知結構,想幫助機器形成「自我」的觀念,就要讓機器建立起基本的認知結構,為形成認知膜奠定基礎,才能將這一認知結構與其他數據連結,使機器逐漸形成自我意識。

我們現在定義的「理解」,需要建立在特定的主體和特定背景之上,不同人或者同一人,在不同時期對某一客體的理解,其表達形式也很可能不同。而「理解」真正的含義,就像是「概念」一樣,無法說明得一清二楚,比如以前分析過的「白色」和「馬」等,即便是非常簡單的概念,每個人的理解也不會完全一致,更不用提一篇文章、一部小說或是更加豐富的內容了。

雖然語言體系非常複雜,但我們還是認為,語言的本質並不是文法,而是「自我」、「外界」與兩者之間的關係表達,在此基礎上形成各種變化(省略、倒裝等),加上語氣詞和標點符號,逐漸形成了我們現在所使用的豐富語言體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1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