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生徒年代:茶金歲月前傳
滿額折
生徒年代:茶金歲月前傳
生徒年代:茶金歲月前傳
生徒年代:茶金歲月前傳
生徒年代:茶金歲月前傳
生徒年代:茶金歲月前傳
生徒年代:茶金歲月前傳
生徒年代:茶金歲月前傳
生徒年代:茶金歲月前傳
生徒年代:茶金歲月前傳
生徒年代:茶金歲月前傳
生徒年代:茶金歲月前傳
生徒年代:茶金歲月前傳
生徒年代:茶金歲月前傳
生徒年代:茶金歲月前傳
生徒年代:茶金歲月前傳
生徒年代:茶金歲月前傳
生徒年代:茶金歲月前傳
生徒年代:茶金歲月前傳
生徒年代:茶金歲月前傳
生徒年代:茶金歲月前傳
生徒年代:茶金歲月前傳
生徒年代:茶金歲月前傳
生徒年代:茶金歲月前傳
生徒年代:茶金歲月前傳
生徒年代:茶金歲月前傳

生徒年代:茶金歲月前傳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80 元
優惠價
79379
促銷優惠
新書特惠
庫存:9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最美時代劇《茶金》的感動原點
北埔姜阿新洋樓守門人──廖運潘的少年成長過程

如果姜阿新是一代「茶虎」,
那他的女婿廖運潘,更是土生土長、臺灣戰後一代的商業人才!

身為客家刻苦子弟,他投入岳父事業,戮力運籌,撐起茶金歲月的榮衰,
他身上銘刻著臺灣近一世紀的發展痕跡。
茶金序曲,記錄廖運潘的成長故事,造就不凡的養成之路。

看過電視劇《茶金》,除了美得令人屏息的茶廠與洋樓日常外,裡頭運籌帷幄的日光公司董事長吉桑,以及美麗聰慧的大小姐薏心,都讓人印象深刻。這部時代劇取景新竹北埔的姜阿新洋樓,記錄了臺灣第一大茶商的奮鬥歷程。然而,背後若是沒有作者廖運潘先生的筆耕,就沒有日後《茶金》這部劇成就的一切感動。

1995 年,年逾六旬的廖運潘接受作家徐仁修先生建議,開始書寫畢生所見所聞。耗費二十年的時間與驚人毅力,終於在 2017 年、高齡 89 歲之際,完成了全九冊、近 130 萬字的《想到什麼就寫什麼》。2021 年,濃縮九冊精華的《茶金歲月》出版,集中描述廖氏前往北埔協助岳父姜阿新的製茶事業,完整呈現了一代客家望族的輝煌、沉潛及再興。本作亦是時代劇《茶金》的靈感原型。

《生徒年代》取材前作《茶金歲月》前的人生故事,從幼時、求學時期到二戰結束碰上戰後島內動盪,描述前往北埔前的成長時光。親情、友情、學習、事業以及愛情,在大時代的流轉下,作者回到自己的原點,用簡單樸實的筆觸,娓娓講述一生。從兒時記趣到家族軼事,他以驚人的記憶力和獨特有趣的敘事手法,重現了這一段鮮活的日子。此外也可從他的經歷,看見臺灣近代社會的發展軌跡。

透過作者的細緻描繪,讀者得以補齊電視劇《茶金》裡未竟的敘述,見證臺灣日治一代本土知識分子的養成歷程:在日治時期就讀商科的他,戰後於國民政府的臺灣銀行任職,之後又返鄉接掌家族傳統事業;在家用客語,求學受日語教育,畢業後碰上政權更迭,又要改用華語;富家女與窮學生跨越階級的自由戀愛,最後以入贅的傳統婚姻形式結合。廖運潘的前半段人生,正是臺灣重層近代化的最佳例證。

想真正了解《茶金》,就不能不了解廖運潘的人生。
最美時代劇《茶金》的感動原點
北埔姜阿新洋樓守門人──廖運潘的少年成長過程

如果姜阿新是一代「茶虎」,
那他的女婿廖運潘,更是土生土長、臺灣戰後一代的商業人才!

身為客家刻苦子弟,他投入岳父事業,戮力運籌,撐起茶金歲月的榮衰,
他身上銘刻著臺灣近一世紀的發展痕跡。
茶金序曲,記錄廖運潘的成長故事,造就不凡的養成之路。

看過電視劇《茶金》,除了美得令人屏息的茶廠與洋樓日常外,裡頭運籌帷幄的日光公司董事長吉桑,以及美麗聰慧的大小姐薏心,都讓人印象深刻。這部時代劇取景新竹北埔的姜阿新洋樓,記錄了臺灣第一大茶商的奮鬥歷程。然而,背後若是沒有作者廖運潘先生的筆耕,就沒有日後《茶金》這部劇成就的一切感動。

1995 年,年逾六旬的廖運潘接受作家徐仁修先生建議,開始書寫畢生所見所聞。耗費二十年的時間與驚人毅力,終於在 2017 年、高齡 89 歲之際,完成了全九冊、近 130 萬字的《想到什麼就寫什麼》。2021 年,濃縮九冊精華的《茶金歲月》出版,集中描述廖氏前往北埔協助岳父姜阿新的製茶事業,完整呈現了一代客家望族的輝煌、沉潛及再興。本作亦是時代劇《茶金》的靈感原型。

《生徒年代》取材前作《茶金歲月》前的人生故事,從幼時、求學時期到二戰結束碰上戰後島內動盪,描述前往北埔前的成長時光。親情、友情、學習、事業以及愛情,在大時代的流轉下,作者回到自己的原點,用簡單樸實的筆觸,娓娓講述一生。從兒時記趣到家族軼事,他以驚人的記憶力和獨特有趣的敘事手法,重現了這一段鮮活的日子。此外也可從他的經歷,看見臺灣近代社會的發展軌跡。

透過作者的細緻描繪,讀者得以補齊電視劇《茶金》裡未竟的敘述,見證臺灣日治一代本土知識分子的養成歷程:在日治時期就讀商科的他,戰後於國民政府的臺灣銀行任職,之後又返鄉接掌家族傳統事業;在家用客語,求學受日語教育,畢業後碰上政權更迭,又要改用華語;富家女與窮學生跨越階級的自由戀愛,最後以入贅的傳統婚姻形式結合。廖運潘的前半段人生,正是臺灣重層近代化的最佳例證。

想真正了解《茶金》,就不能不了解廖運潘的人生。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廖運潘

桃園縣觀音鄉客家人,1928 年生。曾就讀觀音公學校、私立淡水中學校、臺大商業專修科(原臺灣總督府台北高等商業學校),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經濟系。
曾任職臺灣銀行左營分行,1953 年辭去銀行工作,協助管理岳父姜阿新先生之茶業、造林、製糖等事業。1965 年岳家事業永光公司破產後,舉家北上,投入相框製作、國中教師、日語補習班老師、日文翻譯、鍋爐酸洗、化學處理劑販售等各項事業營生,迨至 1997 年為止。
中學校二年級為日本俳句入迷而開始嘗試創作,1980 年參加黃靈芝先生創辦的臺北俳句會,四年後受邀加入超過半世紀歷史的日本春燈臺北俳句會,目前仍熱中於每月發表創作俳句作品。
1995 年接受徐仁修先生建議,開始書寫畢生所見所聞,1997 到 2006 年旅居加拿大時期亦未曾間斷,2017 年完成《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套書共九冊,近 130 萬字。《茶金歲月》摘錄套書裡公視作為《茶金》劇本背景部分、及至岳父辭世,家人由絕處求生之過程,《生徒年代》則是作者、求學成長過程所經歷時代鉅變之珍貴文字紀錄。

▍整稿

廖惠慶
姜阿新孫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畢業,曾任教於臺中市私立曉明女中、臺北市立中正高中音樂班。現任姜阿新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期從事環境及古蹟保護。

黃雍熙
姜阿新孫婿,姜阿新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名人/編輯推薦

聯合推薦
專文推薦
徐仁修(荒野保護協會創辦人、生態攝影家、作家)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作家、牙醫師)
廖運範(長庚大學醫學院特聘講座教授、中研院院士、作者六弟)

「童年是奠定人一生的基石。童年的個性,童年與大自然的關係,與家庭環境的關係,與朋友的關係,均塑造了童年的經歷、想法、情感,最後銘印了重要的鄉愁與靈感。廖運潘先生在這樣豐富多變的大小環境下長大,從鄉愁中發酵出來的靈感與情感,最後匯聚成了這套巨著。」
──徐仁修(荒野保護協會創辦人、生態攝影家、作家)

「再度感謝廖伯父能為臺灣留下這部動人的自傳,同時留下了時代的共同記憶,讓大家不會忘記我們是怎麼走過來的,因為民族的集體記憶,是一個社會的靈魂與國家的精神。一個有根的民族,會走得比較安心,比較篤定。」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作家、牙醫師)

「這位素人作家筆下春風,寫濃郁的親情、友情不著痕跡,寫濱海客家刻苦耐勞的風土人情、食衣住行、婚喪節慶,也寫小人物的趣事以及鄉野傳奇、地方特色,故事有畫面有情節,讀來歷歷在目、生動有趣。……手足們每接一冊,都隨著他『寫到什麼就想到什麼』一口氣讀完,沉浸在老家的舊日時光中,意猶未盡欲罷不能。」
──廖運範(長庚大學醫學院特聘講座教授、中研院院士、作者六弟)

推薦序
古稀素人作家的客村少年情懷
長庚大學醫學院特聘講座教授、中研院院士/廖運範
「觀音」是桃園一個濱海的客家村落,它有高聳潔白的白沙岬燈塔、供奉觀音佛祖的甘泉寺、湧泉不斷的觀音娘井、以燈塔為校徽的觀音國民小學、以甘泉寺為中心的上街、下街和廟前廣場左右各十幾店家,一九六○年代還有盛產的美麗稻田,在沒有電力/電燈的年代,這個客村一個食指浩繁的小康人家孕育出觀音地方第一位台灣大學學士。大學畢業後他從左營台灣銀行、到北埔永光公司,然後移居台北重新白手起家養育六位兒女,歷經滄桑起落,到了古稀之年為了給愛聽故事的下一代,開始隨筆「浮生手稿」,十多年間陸陸續續寫了一百多萬字,分九冊自印書名很寫實的《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他是長我十四歲的二哥,我是他眾多兄弟姊妹中的六弟。
二哥的《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初出時每冊只印二、三十冊分送子女與至親好友,直到買回北埔洋樓受到注目,才以北埔姜阿新洋樓為中心,濃縮精華出版《茶金歲月》,見證台灣茶業與相關人、事、物的變遷、興衰;現在這部《生徒年代:茶金歲月前傳》則是從有記憶開始的兒時到北埔茶金歲月之前的濃縮精華版,寫的是一位客家純真少年心、眼、耳中跨越日、台兩國治下的庶民生活、風土人情與悲歡離合。他受的正規教育幾乎都用日文,在台大讀的是經濟系,畢業後大多從商,但好奇心強、喜歡追根究底廣泛閱讀,自述興趣在歷史和文學,擅長日文俳句寫作/發表,但沒有學過中文,唯一中文筆耕是為了生計應徵為國防部翻譯幾十萬字的日本「大東亞戰爭史」套書,磨練了他的中文書寫,古稀才提筆寫作,是聯經出版社出書五十年來出第一本書(《茶金歲月》)時年紀最長(九十四歲)的作者,以素人畫家為例他可算是一位素人作家,但他筆下春風,寫濃郁的親情、友情不著痕跡,寫濱海客家刻苦耐勞的風土人情、食衣住行、婚喪節慶,也寫小人物的趣事以及鄉野傳奇、地方特色,精細而且有畫面有情節,讀來歷歷在目、栩栩如生,故事鮮活生動有趣。雖然大致按時序書寫,但時而穿插對日本歷史、事務、時勢與重大事件的了解,包括太平洋戰爭、戰後政權移轉變局、二二八事變、地方選舉等,時而從淡水、高雄、北埔飛回到觀音的人與事,出入自由沒有違和感,真的是「想到什麼就寫什麼」,而且行文流暢,用字遣詞雅俗文白運用自如,還加入不少濱海客家在地特有的俚語,字裡行間透出他的見多識廣、博學強記、心地敦厚、豪放幽默以及對人、事、物、地的觀察入微,手足們每接一冊,都隨著他「寫到什麼就想到什麼」一口氣讀完,沉浸在老家的舊日時光中,意猶未盡欲罷不能。
回想筆者青、少年時期的觀音客村人、事、物,除了父母已升級成祖父母,其他和時間早十五年的書中描述大同小異,古樸的甘泉寺還沒翻修,廟前的巨榕依然「健在」,也還沒有電力/電燈,以此類推,從淡水中學到台灣大學之間的記憶應也如實記述了當年的實況與故事,二○二三年十一月台大管理學院出版的《走過七十五年──台大管理學院的成長創新之路》,就因「他擁有非凡的記憶力,聊起求學往事能精準道出年份與關係人」,摘取《想到什麼就寫什麼》相關章節加上訪談,收入它的第一章「時代種子的萌芽」,足以說明其可信度獲有頂尖大學認證;前不久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也頒給他「一等客家事務專業獎章」,表揚《想到什麼就寫什麼》記錄真人真事的客家地方發展史,以及《茶金歲月》出版後的影響與貢獻。
總之,這是一位古稀素人作家筆下客村少年的往日情懷,是一段溫馨、有趣又真實的民間「歷史」故事,還有不經意透露的濱海客家勤勞儉樸、樂天知命的生活哲學,很高興它能和大家見面。

目次

目次
推薦序 古稀素人作家的客村少年情懷/廖運範
推薦序 奠定未來的童年/徐仁修
推薦序 人人都應該活出自己的傳奇/李偉文

第一部──生徒年代
第一章 塘背老屋
第二章 兒童
第三章 生徒
第四章 寮生暑假
第五章 無頭公案
第六章 戰爭的氣息
第七章 走馬換將
第八章 大改制
第九章 戰爭陰影籠罩
第十章 物資匱乏
第十一章 動員
第十二章 局勢惡化
第十三章 強迫自願入伍
第十四章 遺書

第二部──茶金序曲
第一章 新的國家
第二章 青年期
第三章 大通膨
第四章 北埔庄姜家
第五章 大難降臨
第六章 商業專修科
第七章 晴耕雨讀
第八章 臺大經濟系
第九章 逐出校門

後記 聽爸爸說故事/廖惠慶

書摘/試閱

道士

廖運浮的正名是廖遵浮,從小到大都是一副娃娃臉。他少我一歲,住在我們右鄰第三家,父親皁景叔是一位道士,也是大家公認的怪人。他的主要職務是驅鬼,所以都是在傍晚出門。如果遇到我母親,一定要稟報一聲「阿嫂,老弟要去撈一筆了」,回來時就大聲喊叫說「阿嫂,老弟撈一筆回來了」,所以我父親叫他「憨皁景」。他們家與別人合租一個房子,廁所也是共用的。然而皁景叔占廁所的時間特別長,他怕人家騷擾他,因此特製一枚看板寫著「內有人」三個大字,進廁所時就掛在廁所門,一掛就是一個多鐘頭。使他的共租人大為跳腳。

皁景叔對「機器採茶」情不自禁,當時沒有幾家人有此貴重之物,他又是跑江湖的,所以誰家擁有此物,他瞭如指掌。於是乎,他「送鬼」完畢的歸程經過有機器採茶的人家時,就會忍不住地敲門,懇求主人賜給他一杯熱茶,乘機要求欣賞人家的機器採茶一番。雖然他的歸程時間都是三更半夜,但被叫醒的人多半有一點懾於他的法術,也有想要誇示寶物的心理,所以還是不嫌麻煩地敷衍敷衍他。機器採茶乃是早期蓄音機之謂,因為它能唱採茶歌曲,故得此稱。

我父親不迷信,但有一次二妹得病而藥石罔效,便以姑且一試的心理請了道士送鬼。皁景叔大概認為殺雞不必用牛刀,就派運浮和他的師兄來。他們「做法」和唸辭十分滑稽使人忍無可忍,運浮又怪不好意思的樣子,我猜他的做法一定是心不在焉,這樣的送鬼哪裡有效?可是,出乎意料之外,二妹的病竟然痊癒,於是我們就斷定鬼不是被他們驅走,而是笑死的。

自幼年到十歲、曾祖母去世時為止,我最高興的事莫過於轉塘背住幾天,那裡有最疼我的阿太在。我的玩伴自然是同年齡的運錂,而孩子們最快樂的遊玩場所,就是老屋周邊的炮樹林(黃槿樹林)。炮樹的生態很怪,不太喜歡往上伸直,而是毫無原則、橫豎亂七八糟地生長,甚至有一些是躺在地面上長大。炮樹樹幹肥大樹皮粗糙,厚而軟,這一種樹最適合孩子們在樹上爬來爬去。炮樹的花是黃色,形狀略似百合但沒有那麼大,樹葉是圓形,直徑至少有十五公分大,小孩子們差不多好幾個小時都留在樹上,方便時也不下來,而就「樹」解決。寬大的炮樹葉是理想的衛生紙,樹下則隨時都有幾隻豬待命,來分享頑童們所投下的賞賜。

儘管我很喜歡轉塘背,但去的機會並不很多,大部分是親房有喜事或喪事的時候才可以回去,然後乘機多住幾天。母親雖然不太願意讓我住下來,但有阿太做我的靠山,所以我才能如願以償。

 

疥癬

開學那一天中午時間,野見舍監長叫我到辦公室。他說我有疥癬,學校本來規定不錄取患有皮膚病的考生,以免傳染給住校寮生,所以我必須在下個禮拜日到臺北市兒玉町(現南昌街)的於保醫院接受治療。至此我恍然大悟,張顯榮君為什麼沒有考上,因為他是疥癬的元祖,我的疥癬就是被他傳染的,而我也把沒有考上北中、二中甚至高等學校尋常科的原因通通歸罪於疥癬。至於為什麼學校沒有按照規定把我淘汰掉,野見老師沒有說明。當時我自詡一定是成績特別好,也對父親如此自誇一番,但很久以後聽人家說,凡是有哥哥或姊姊在淡中或淡女就讀而且品學兼優者,其弟弟或妹妹可獲得優先錄取的待遇。此說如果屬實,我當時考上淡中,是托姊姊之福。

我下課後馬上寫信給父親,請他在下星期六來臺北會合,第二天早上帶我去於保醫院。星期六午後我到達叔父店時,父親已在那裡等我。不久張顯榮君和他父親張和義先生出現,我向他們行舉手禮,張君不知所措,臉上表露出來的苦笑,再度令我難過得一塌糊塗。我沒問他為什麼來臺北,只是想像他父親可能是聽到我得疥癬一事,而帶他來做澈底治療。

翌晨,父親帶我搭巴士前往兒玉町找於保醫師。於保是個日本老頭子,他帶我到隔壁小房間,叫我把衣服全部脫光,然後由一個年輕護士在我全身塗上綠色的臭藥液,使我羞得面紅耳赤。不過經過這次治療,我的皮膚病完全治癒,爾後就相安無事了。

兩年後的夏天我在玄武寮當第三室室長,學寮皮膚病猖獗一時,我再度被感染,那一次的疥癬更加惡質,膚癢難熬,手指縫和下腹部很容易搔破而潰瘍。舍監下令患者前去鎮上皮膚科治療。可是看一次醫生要花五圓,對於理髮一次才十錢的當時來講,這是一筆大數目,所以大家都裹足不前,只得多虧我這個疥癬權威想出一個濟世妙方,來施惠眾愚。

經驗告訴我,要根治疥癬必須把藥液塗抹全身,所以我到藥局花一圓二十錢買了一大瓶藥水回來,命兩個一年級室友各執一把團扇在旁伺候待命。我用舊畫筆一面擦藥,一面命兩個助手拚命搧風,如此一來既能快速乾燥,又能避免破皮部位的疼痛。看過我的示範治療後,其他罹患室友也紛紛效法,有的交替扇風,有的則以裸奔方式來減輕局部的痛苦。經過這一番猛烈治療法後,學寮的皮膚病完全絕跡,所花費用又不多,可以說是皆大歡喜的結局。

 

鄉下人進城

一九三五年六月十七日,是日本總督府成立的日子,政府指定這一天為始政紀念日,各機關學校放假一天,但高年級的學生要到學校參加慶祝儀式。這一年剛好是始政四十周年,秋天在臺北舉辦一場盛大、為期五十日(十月十日至十一月二十八日)的臺灣博覽會以示慶祝。父親帶隊到臺北參觀盛會,跟班的有哥哥和我,還有宣景叔和他的木匠弟子貓興,以及大姑的兒子陳盛明表哥。現在從觀音到臺北根本如同行灶下,開車只要一個小時,有人甚至住在觀音通勤臺北。但九十年前的情況就不一樣,很多人未曾看過火車,大部分的人也沒有坐過汽車。我同學張雲燃君家住往中壢公路約一公里處,每當他打架挨揍而哭時,一定用「明天我哥哥會坐自動車來揍你」來威脅對方。他是以「自動車」來加強他哥哥的權威性的,由此可知他如何地看重自動車,而自動車乃是一天幾班往返觀音中壢間之中型公共汽車之謂。因為如此,三十歲出頭的宣景叔需要父親帶路,住在十公里外新屋鄉苦楝腳的表哥也要特地跑到觀音,來跟著他舅舅上臺北。

除了設置在十字路口大噴水廣告塔和漁女潛水表演以外,我對博覽會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只記得晚上找旅館不容易。太平町一丁目(延平北路一段)有一家旅館是臺灣式架子床設備,但宣景叔馬上反對,後來好不容易才找到在新公園附近、日本人開的山梅飯店。不過我生平第一次睡塌塌米的旅館,除了很長的木板走廊以外也沒有什麼印象,只是在飯後吃香蕉時哥哥不知道為什麼打我,被我閃開的結果乘勢把貓興的香蕉掃斷而滾了很遠時,貓興露出的抱怨眼神令我久久難忘。

博覽會場有一家航空公司招攬旅客試飛臺北上空,票價是五圓。當時大家都認為飛機很危險,而五圓又是天價,所以很少人去參加。不久運啟哥說他父親帶他去試飛過,他告訴我,飛機飛進雲層裡面時,他把手伸出去摸,發現那是水。當時我相信他的話,後來知道雲是水蒸氣時,就懷疑他可能根本就沒有坐過飛機。

 

驚嚇

翌日,我輪職舍內監守。所謂舍內監守就是看家。我們的臨時營舍內沒什麼貴重物品,唯有一百多支三八式步槍留在舍內,是監守的主要對象。

十一時許,在未曾發出空襲警報、也沒有聽到飛機聲的情況下,突然敲鐘聲響。廟前廟後都有防空壕,距離相差無幾,只是當天廟前有糧餉運輸車在分發糧食,所以我往廟後跑。當我跳入防空壕的一剎那,頭上霹靂啪啦的爆炸聲響個不停,使我差點嚇破了膽。

等待安靜下來後,我從壕內伸出頭來觀察四周。附近看不到爆炸的痕跡,但不遠處的樹枝上卻掛著一大塊白布,下面還吊著一個鐵球。我一眼就看出那是一顆降落傘炸彈,由於降落傘帶纏住樹枝不能著地,所以沒有爆炸。我戰戰兢兢地繞開廟後,往廟前查看,廟前廣場有兩大塊破碎的降落傘,榕樹下躺著兩個士兵,附近滿地都是鮮血。

那一天有兩架美軍轟炸機以超低空從海上入侵,日軍電波探測器無法探測到敵機來襲。之後兩架轟炸機突然升空,在埔心投擲二十幾枚瞬爆性炸彈,其中五顆掛在樹上搖搖欲墜,情況非常兇險。後來附近駐軍派來一名狙擊兵,命附近居民疏散後用步槍從遠處射擊,把掛在樹上的炸彈全部引爆,解除險象。回憶當時的情況,我若不是到廟後而是衝去廟前避難,不知後果會是如何。想到這裡,我就心有餘悸,不寒而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79
庫存:9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