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大勢:1949年國共和平談判
商品資訊
系列名:20世紀中國
ISBN13:9789888869190
出版社: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作者:羅平漢
出版日:2025/03/14
裝訂/頁數:平裝/344頁
規格:21cm*14.8cm*1.5cm (高/寬/厚)
商品簡介
黨史重要課題
本書是關於1949年國共和談的最新力作
名家撰寫
作者羅平漢是黨史研究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史料翔實、筆觸生動
對民衆理解中國共産黨具有很大的啟發
1949年對於中國,是一個改天換地的年代。在舊政權覆滅、新政權誕生之前,國共之間曾圍繞如何結束內戰、實現和平進行協商,1949年4月,中共代表團與南京政府代表團在北平展開和平談判。1949年國共和談結束後,南京政府的代表團成員都選擇留在北平參加新政協、參加新中國建設,堪為人類談判史上的一個奇跡,也生動演繹了何為江山大勢。
本書通過翔實史料、真實場景、嚴謹考證,生動記述了1949年國共和談的歷史始末,釐清了一些重要史實,揭示了一個顛撲不破的歷史邏輯⸺人心向背決定了歷史的走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羅平漢
男,1963年生,湖南安化縣人,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主要從事中共黨史的教學與研究,著有《決勝⸺解放戰爭何以勝利》《農村人民公社史》《回看毛澤東》等。
目次
前 言 i
第一章 爭取和平避免內戰
一、對國內和平的樂觀估計 3
二、「求得有利於我之和平」 20
三、「一覺醒來,和平已經死了!」 30
四、國共關係的完全破裂 42
第二章 以人民解放戰爭打倒蔣介石
一、從戰略防禦到戰略進攻 55
二、「不讓敵人用緩兵之計」 74
三、「將革命進行到底」 97
第三章 蔣介石求和 中共開出和談八條件
一、國民黨內部的矛盾與鬥爭 127
二、蔣介石的求和與「引退」 142
三、和談八項條件的提出 159
第四章 桂系的試探與中共的應對
一、桂系與中共的初步接觸 173
二、「反對偽和平,爭取真和平」 186
三、「對桂系形式上要打,實際上要拉」 209
第五章 和談的啟動與破裂
一、「要求南京政府向人民投降」 241
二、和談期間中共對李、白的爭取 270
三、「人民解放軍必須渡江」 280
四、南京政府拒簽《國內和平協定》 310
結束語 325
書摘/試閱
這年1月31日,平津戰役結束,此役共殲滅國民黨軍52萬餘人,加上此前的遼瀋、淮海戰役,共殲滅國民黨軍154萬餘人,國民黨政權賴以生存的主要軍事力量基本被摧毀。三大戰役的勝利,預示着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即將結束,中國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已經為期不遠。
兩年多前,全面內戰剛剛爆發的時候,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問毛澤東:「共產黨能支持多久?」毛澤東回答:「就我們自己的願望說,我們連一天也不願意打。但是如果形勢迫使我們不得不打的話,我們是能夠一直打到底的。」當時,全國人民反對內戰,但是,蔣介石一意孤行堅持內戰政策,中國共產黨不得不以革命戰爭應對反革命戰爭,對蔣介石的內戰只能奉陪到底,但這個「底」究竟是何時,難以有具體的時間進度,只能估計戰爭將是長期的。直至1947年2月,毛澤東在延安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一面強調中國革命的新高潮即將到來,一面又提出革命勝利的時間,還要準備相當長,五年到十五年。此後,毛澤東和中共中央估計從根本上打倒蔣介石,從全面內戰爆發算起,大致需要五年的時間。
革命的勝利比預料來得快。1948年11月,遼瀋戰役結束,人民解放軍的總兵力上升到300餘萬人,而國民黨軍的總兵力下降到290萬人。人民軍隊的數量超過反革命軍隊的數量,這在中國革命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預示着從根本上打倒蔣介石的時間,不需要原來預計的那樣長。這年11月14日,毛澤東為新華社撰寫的關於中國軍事形勢的評論明確指出:「原來預計,從一九四六年七月起,大約需要五年左右時間,便可能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反動政府。現在看來,只需從現時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可能將國民黨反動政府從根本上打倒了。」
隨着戰略決戰的展開,國民黨的失敗已成定局,人民解放軍完全有能力用不長的時間通過戰爭的方式,消滅國民黨的殘餘武裝力量,實現全國的解放。在這樣的背景下,國民黨統治集團的一些人不甘心失敗,企圖通過「和談」的方式,保住其半壁江山。於是,國民黨的桂系勢力發動所謂的和平攻勢,以此逼使蔣介石下台,他們取而代之。此時的蔣介石內外交困,不得不再次使用以退為進之策,宣佈「下野」,其總統職務由副總統李宗仁代理。
李宗仁是靠所謂和平運動上台的,深知繼續戰爭只能加速國民黨的失敗,因而在代理總統後,表示願意以中共提出的八項條件為基礎進行和談,並派出南京政府代表團來北平,於1949年4月1日起與中共代表團進行談判。4月15日,中共代表團在盡可能地採納南京政府代表團提出的意見之後,提出了八條二十四款的《國內和平協定(最後修正案)》,宣佈4月20日為最後簽字日期。
李宗仁上台後,雖然對和談頗為熱心,但國民黨政府的實權操縱在蔣介石及其親信手中,桂系內部的白崇禧等人又以為其基本力量尚在,有與共產黨討價還價的本錢,和談不過是其實現「劃江而治」圖謀的手段。4月20日,南京政府最後決定拒絕在《國內和平協定(最後修正案)》上簽字。隨後,人民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迅速進軍全國尚未解放的地區,繼續以革命戰爭的方式推翻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解放全中國。
對於1949年春國共之間圍繞和平問題展開的鬥爭,以及同年4月中共代表團與南京政府代表團在北平開展的談判情況,以往的黨史著述或多或少地有過介紹,但似乎少見有專門性的相關成果。這本小冊子擬在學界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再做一些梳理與分析,試圖對這一歷史過程有所再現。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