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7/10中午12點鄧紫棋首部科幻小說搶先預購中

三民網路書店 中文圖書分類法 / 社會科學類 / 經濟史地 / 中國經濟

849筆,1/43頁
零的代價:中國在新冠疫情期間和其後的政策失誤
滿額折
作者:劉浩典  出版社:季風帶  出版日:2025/06/25 裝訂:平裝
這本關於中國經濟的評論集,探討了中國在疫情期間推行清零政策的原因及其經濟後果。書中論述,由於中國最初成功遏制新冠疫情,而大多數已開發國家未能有效控制病毒,清零政策逐漸演變為一種意識形態。推動清零政策的教條思維、自負及烏托邦式信念,同樣也導致了一系列對產業的打壓,儘管這些產業直到近期仍是中國經濟增長與創新的重要來源。其結果是中國經濟急劇下滑,外商直接投資下降,並出現債務通縮現象。與此同時,國家的社會工程師們試圖將經濟轉型為一個科技烏托邦,在未來產業中引領全球。然而,除非決策者承諾推動更深入的市場改革並建立新的社會契約,否則中國的經濟崛起之路恐將面臨危機。「劉浩典以毫無保留的態度,深刻剖析了中國當前的困境,在當今這個對中國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的時刻顯得彌足珍貴。他的批評建立在穩固的經濟分析與行為學理解之上,毫不畏懼且直言不諱。他對中國錯誤的清零政策所發出的警告,已被證明是極具先見之明的。這本論文集將讓讀者對中國近幾年的發展軌跡有更清晰的理解。」——馬努・巴斯卡蘭(Manu Bhaskaran),Centennial Asia Advisors創始董事兼執行長「在疫情期間,我一直依賴劉浩典在《南華早報》及其他媒體上分析香港與中國內地的抗疫政策,與探討各種替代方案。他的見解總是深刻,基於證據,且極為清晰。如今,我很高興看到他的文章收集成書。在新冠疫情及其影響逐漸淡出我們記憶的時刻,這些文章不僅是對政策應對的歷史紀錄,也提醒我們存在其他可能但未獲選擇的路徑。如果我們不幸再度面對另一場大流行,這些文章或將成為極具價值的資源。」——康文林(Cameron Campbell)博士,《中國農村的命運與機遇》與《壓力下的生活:一七〇〇―一九〇〇年歐亞的死亡率與生活水準》合著者《零的代價》對中國清零政策及其經濟影響進行了一場引人入勝且極具時效性的分析。劉浩典的精闢觀察植根於行為經濟學與複雜性科學,為政策制定中的自負與烏托邦思維所帶來的危險提供了全新視角。這是任何希望理解疫情後中國發展的人都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源。——白立邦(Naubahar Sharif)教授,香港科技大學公共政策學部主任《零的代價》透過行為經濟學、複雜性科學與敏銳的經濟觀察,對中國的清零策略進行了深刻的檢視。這些文章揭示了體制性偏見與烏托邦式思維如何削弱有效的政策制定。本書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的平衡視角:既肯定了清零政策初期的成
庫存 > 10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390 元, 優惠價:85 331
鍍金的鳥籠:中國的科技、發展與國家資本主義
滿額折
作者:雷雅雯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2025/02/01 裝訂:平裝
從農民工、平台騎手到科技精英,窺見低端與高端的希望、幻滅和掙扎。中國又是如何大展律法及體制的籠,淘汰過時的舊鳥,監管擴張的新鳥?自200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逐漸從勞動密集、出口導向的製造業,轉向以數位科技為中心的社會發展進程。有些人將中國的後改革時期與美國的鍍金時代來相提並論;本書則認為前者更像是一只鍍金的鳥籠,中國政府與科技資本正使得社會不平等逐日加劇,並製造新形式的社會排斥。在這些矛盾之中,中國的鳥籠經濟演變為一種高度控制的體系,部分群體被排除在成長與繁榮的機會之外,沒有人擁有真正的自由和安全感。作者描繪這種科技發展體制的輪廓及其產生的國家資本主義形式,並透過針對低端與高端人口,以及從傳統製造業、外送平台到科技公司之間的深入訪談及親身觀察,講述那些因中國迅速崛起成為經濟和科技主導地位而改變生活的人及其背後的故事。
庫存:9
定價:720 元, 優惠價:9 648
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國經濟改革(精裝光邊)
滿額折
作者:蕭冬連  出版社:開明書店  出版日:2024/10/01 裝訂:精裝
本書把1978—1992年的經濟改革定義為「探路之役」。所謂探路,包含兩層意義:一是對改革目標的探索,一是對改革路徑的探索。從國際經驗看,社會主義國家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成功轉軌,是一個小概率事件。中國改革何以能够突破種種約束,成功地越過市場化的臨界點,而且保持了經濟高增長?本書作者通過對歷史進程的細緻梳理,作出了自己的解釋。
庫存:2
定價:760 元, 優惠價:9 684
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國經濟改革(平裝)
滿額折
作者:蕭冬連  出版社:開明書店  出版日:2024/10/01 裝訂:平裝
本書把1978—1992年的經濟改革定義為「探路之役」。所謂探路,包含兩層意義:一是對改革目標的探索,一是對改革路徑的探索。從國際經驗看,社會主義國家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成功轉軌,是一個小概率事件。中國改革何以能够突破種種約束,成功地越過市場化的臨界點,而且保持了經濟高增長?本書作者通過對歷史進程的細緻梳理,作出了自己的解釋。
庫存:2
定價:620 元, 優惠價:9 558
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
滿額折
作者:巫仁恕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2024/09/12 裝訂:精裝
本書透過具體而細緻的實證研究,探討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的消費文化,希冀打開晚明消費史的多元面向,豐富這一段歷史。全書的兩大主軸,其一是嘗試把近代早期中國的消費史,放在世界史的脈絡下,觀察晚明時期的重要性。作者指出晚明已形成「消費社會」的現象,以修正英國史學家關於「消費革命」的歷史解釋。本書另一個主軸是士大夫的消費文化。從消費文化的角度,一方面可以看到晚明社會結構的變動,特別是士、商關係的變化;另一方面士大夫也透過消費文化,塑造消費品味與流行時尚,來重新建構他們的身分地位。
庫存:3
優惠:72週年慶-單79雙75
定價:650 元, 優惠價:79 513
Is the Chinese Economy a Miracle or a Bubble?
滿額折
作者:Lawrence J. Lau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4/06/01 裝訂:精裝
An indispensable refere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economy—past, present, and future.—DALE W. JORGENSON, Samuel W. Morris University Professor, Harvard University Since China undertook economic reform and opened its economy to the world in the late 1970s, its economy has been growing at an average annual rate of over 9 percent for more than four decades. No other economy in recorded history has grown at such a high rate and for such a long period as China has done. The questions that naturally arise are: Was the Chinese economy a miracle? Or was it a mere bubble? Will the Chinese economy begin to stagnate like the Japanese economy did in the 1990s, and perhaps decline? Will it be able to escape the “middle-income trap”? If it is not a miracle, can the Chines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be replicated elsewhere? This book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and detailed discussion of the remarkable growth of the Chinese economy over the past decades, by scrutinising the sources of e
庫存 > 10
定價:1650 元, 優惠價:9 1485
歷代中國經濟政策與市場:從鹽法與茶法到海禁與官營貿易,揭祕兩漢均輸、茶馬互市背後的商業繁榮與政府控制
滿額折
作者:李劍橋; 竭寶峰-編著  出版社:複刻文化事業公司  出版日:2024/05/02 裝訂:平裝
【穿越官府與市井,追蹤明清時期經濟與政策的歷史軌跡】 ◎分析海禁放寬後,中國與世界商貿互動的加深與影響 ◎揭祕絲綢與海上絲綢之路,貿易如何促進文化技術交流 ◎從墟市到官營貿易,展現古代市場結構的多樣性與動態性 透過歷史,了解古代全球化背景下經濟與文化互動 從兩漢到明清,探索中國經濟政策,見證經濟與市場的演進 ▎古代中國的市場與經濟探祕 在探索古代中國的經濟與市場結構時,我們不得不仰望那些古老的朝代,它們以其複雜的經濟政策和市場機制,為後世留下了豐富的歷史遺產。從漢代的兩漢均輸制度到明清時期的海禁政策,每一項措施都反映出當時社會的經濟狀況、政治理念以及與外界的互動方式。本書旨在揭開這些歷史現象背後的祕密,帶領讀者穿越時空,深入了解古代中國市場與經濟的發展脈絡。 ▎經濟基石與政策框架 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與市場機制建立在其獨特的社會結構與政治體制之上。從兩漢時期的均輸制度到唐宋的茶鹽法規,再到明清的海禁與官營貿易,每一項政策的推行都與當時的國家需求、社會發展和外部環境緊密相連。這些經濟基石不僅促進了商業活動的發展,也影響了社會結構和階層關係的形成。透過對這些政策框架的分析,我們可以窺見古代中國政府如何透過經濟手段實現對社會的管控與引導。 ▎市場機制與商業繁榮 在政策的支持與限制下,古代中國的市場機制逐步成型,各地的市場與商業活動日益繁榮。從地方的墟市到國家級的市舶司,從內陸的茶馬互市到沿海的關市與邊貿,一個多層次、寬廣的商貿網絡逐漸展開。這些市場不僅是商品交換的場所,也是文化、技術與資訊交流的平台,促進了地區間的連繫與互動。商團與中間商的出現,更是推動了長途貿易與商品流通的發展,使得古代中國的市場經濟呈現出蓬勃的生命力。 ▎對外開放與經濟調整 隨著時間的推移,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與市場機制也在不斷調整與變化中對外開放逐漸增多。從唐宋時期開始,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不僅是貿易路徑,也成為文化和技術傳播的橋梁。明朝的海禁政策雖一度限制了對外貿易,但隨著時間的推進,政策逐漸放寬,特別是到了明末清初,中國與外界的商貿互動更為頻繁。這一轉變不僅促進了中國與世界的連繫,也為中國的經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經濟與文化的交融 透過對古代中國經濟政策與市場機制的探索,我們可以看到,經濟與文化的交融在中國歷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商貿不僅促進了貨物的流通,也使不同文化和技術得以傳播與融合。從絲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台灣資本1949~台商學:跨時代的台商學,1949年以來台灣資本與家族企業的那些故事
79折
作者:許作名-口述撰著; 劉明浩-研究與文字整理  出版社:天立  出版日:2024/04/08 裝訂:平裝
時勢英雄,台商在異地如何撐起資本繁景守成創新,家族企業如何永續經營及治理永佳捷科技董事長許作名親身說法以「台商」作為主體看待的台商學回望一九四九年至今台灣資本風起雲湧時代重塑台商家族企業治理的嶄新未來「台商」是大眾相當熟悉的詞彙,但若只有表面的見解,未曾深入探索台商的起源與身分,又怎麼能夠洞悉台商的經營傳承之道?台商的誕生與冷戰的東亞政治經濟結構緊密鑲嵌,而台商進入中國市場的發展歷程,更是帶有強烈台灣中小企業色彩的一幀幀圖像。本書透過豐富的商業戰略及實務經驗,從台灣資本發展、國際企業覬覦、中國市場變化、家族企業傳承的種種故事,一路剖析台商從一九四九年崛起到未來的挑戰與潛在能量。書中聚焦台商興起的歷程,以及企業經營面臨的內外挑戰與因應之道。一開始從台商興起的背景,也就是從冷戰所塑造的東亞政治經濟格局出發,討論環境結構對台灣經濟及台商崛起的影響;接著是台商在中國的經營歷程,以及一九九〇年代台商進入中國投資後如何把握中國市場飛速成長的契機成為世界級企業;再來以案例探討台商企業經營面臨的外部與內部挑戰;最後提出作者對企業經營與治理模式優化,以及企業如何面對當今世界政經格局劇變的建議。全書從巨觀到微觀層級,以東亞政治經濟結構變遷探討台商經營及存續的機遇與挑戰,並以作者多年在商場上的經驗,提出數個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說明台商面臨的種種挑戰,並為企業把脈,提出企業永續經營的諍言。
庫存:2
優惠:72週年慶
定價:420 元, 優惠價:79 331
潮汕人與一帶一路:商業貿易的開拓
滿額折
作者:鄭宏泰; 高佩璇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  出版日:2024/01/01 裝訂:平裝
潮汕地區為華僑之鄉,也是港澳台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潮汕 人富向外開拓精神,乃「一帶一路」先行者和建設者,他們主要取道香港出洋謀生經商,不但將中國農耕、採礦技術、手工藝及文化等輸出海外,也吸取海外新奇事物返華,成為連結家鄉桑梓與全球的紐帶,香港則屬當中樞紐。本書聚焦商業貿易,從歷史視角探討潮汕先賢利用香港走向「一帶一路」不同地方的足跡,了解他們在促進跨地區經貿合作與民間互動交往等不同層面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定價:420 元, 優惠價:9 378
中國改革新理念
滿額折
作者:張維迎  出版社: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3/12/06 裝訂:平裝
「我始終認為,社會科學家最重要的職責是通過創造和傳播知識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觀念。中國必須堅持正確的理念並繼續在自由化的軌道上前進。」—張維迎作者以見解獨特的研究見長。本書集合了他多年來對中國經濟的研究心得,主要透過講述理念、法治和自由的重要性,呈現出國家的成功取決於領導人的改革理念,並指出政府、資本家、企業家等須各司其職才能令國家進步和持續創新。
庫存 > 10
定價:760 元, 優惠價:79 600
明清經濟史研究(典藏精裝版)
滿額折
作者:全漢昇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2023/11/02 裝訂:精裝
本書專門研討明清兩代的經濟問題。上編三講討論明清對葡萄牙、西班牙與荷蘭的交通與貿易。下編三講討論清代的人口與農業、貨幣與物價、以及近代工業化的歷史。篇末並附問難與解答。
庫存:2
優惠:72週年慶-單79雙75
定價:480 元, 優惠價:79 379
尋租中國:台商、廣東模式與全球資本主義
滿額折
作者:吳介民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2023/07/19 裝訂:平裝
為什麼以利潤為導向的台商, 和以尋租為動機的中國政府機構, 會認為合作符合共同利益? 台灣是中國崛起的受益人也是受害者,這種雙重性點出當今世界與中國的關係糾結。本書從台灣觀點提出對中國經濟崛起的解釋,並藉由台商之眼剖析中國獨特但影響全球的公民身分體制、機構化尋租與發展模式。作者結合宏觀歷史角度和田野調查,提供創新觀點。在中國的開放改革年代,台商以特殊而靈活的身分進出中國,連同其他外資,協助啟動中國與全球的連結,並將資本主義制度引進中國,迂迴造成「中國崛起」。在此過程,中國也表現出自身體制韌性,並展現角逐科技霸權和地緣政治優勢的企圖心。然而,作者指出,中國試圖撼動美國在區域和全球支配力,其根本之道在於有實力從物質基礎層面挑戰美國的經濟科技霸權。但中國實力仍未臻成熟之際,習政權過度延伸國力,對內鎮壓、對外威脅跋扈,引發幾近全球規模的警戒。而「中國模式」曾經璀璨的爆發式成長,如今竟成為持續發展的絆腳石。這個貫穿全書的觀點,從本書初版定稿迄今五年,歷經國際政經局勢變遷之驗證而益發清晰可辨。 增訂版保存原書論證和資料結構,更新部分數據和資訊,修正筆誤和錯誤,並加上新版註。此外,精選數十張田野過程中拍攝的彩色照片,記錄當年光影和人物。 得獎記錄 ◎ 2023美國社會學學會 國際學者全球和跨國社會學最佳專書獎。 ◎ 2020年第九屆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 ◎ 2020年科技部最具影響力研究專書(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 ◎ 2019年孫運璿學術獎最佳書籍。 專家推薦 吳介民對過去四十年中國經濟進展的深刻分析,將成為解釋中國歷史性崛起的一個主要貢獻。他對這個時代一個最重要、卻最出乎預料的故事,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解釋。中國在不到兩代人之間,從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進入最繁榮、最強大的國家之林,同時又迴避掉根本的政治改革。任何想瞭解箇中原委的人,都應該閱讀吳介民這部引人入勝的著作。——裴宜理(哈佛燕京學社社長,哈佛大學政府系講座教授) 中國的發展可能是二十世紀中葉以來最重要的經濟轉型,吳介民出色地捕捉到在此過程中台商的貢獻及其付出的代價,以及科技與人才樣貌。對全球轉型、中國發展論爭、以及台灣在此過程中的貢獻與犧牲有興趣的學者,本書是必讀專著。——林南(中央研究院院士,杜克大
庫存:6
定價:850 元, 優惠價:9 765
作者:吳介民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2023/03/09 裝訂:精裝
為什麼以利潤為導向的台商,和以尋租為動機的中國政府機構,會認為合作符合共同利益? 台灣是中國崛起的受益人也是受害者,這種雙重性點出當今世界與中國的關係糾結。本書從台灣觀點提出對中國經濟崛起的解釋,並藉由台商之眼剖析中國獨特但影響全球的公民身分體制、機構化尋租與發展模式。作者結合宏觀歷史角度和田野調查,提供創新觀點。在中國的開放改革年代,台商以特殊而靈活的身分進出中國,連同其他外資,協助啟動中國與全球的連結,並將資本主義制度引進中國,迂迴造成「中國崛起」。在此過程,中國也表現出自身體制韌性,並展現角逐科技霸權和地緣政治優勢的企圖心。然而,作者指出,中國試圖撼動美國在區域和全球支配力,其根本之道在於有實力從物質基礎層面挑戰美國的經濟科技霸權。但中國實力仍未臻成熟之際,習政權過度延伸國力,對內鎮壓、對外威脅跋扈,引發幾近全球規模的警戒。而「中國模式」曾經璀璨的爆發式成長,如今竟成為持續發展的絆腳石。這個貫穿全書的觀點,從本書初版定稿迄今五年,歷經國際政經局勢變遷之驗證而益發清晰可辨。 增訂版保存原書論證和資料結構,更新部分數據和資訊,修正筆誤和錯誤,並加上新版註。此外,精選數十張田野過程中拍攝的彩色照片,記錄當年光影和人物。 【得獎記錄】 ◎ 2020年第九屆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 2020年科技部最具影響力研究專書(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 2019年孫運璿學術獎最佳書籍。 【專家推薦】 吳介民對過去四十年中國經濟進展的深刻分析,將成為解釋中國歷史性崛起的一個主要貢獻。他對這個時代一個最重要、卻最出乎預料的故事,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解釋。中國在不到兩代人之間,從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進入最繁榮、最強大的國家之林,同時又迴避掉根本的政治改革。任何想瞭解箇中原委的人,都應該閱讀吳介民這部引人入勝的著作。 ——裴宜理(哈佛燕京學社社長,哈佛大學政府系講座教授) 中國的發展可能是二十世紀中葉以來最重要的經濟轉型,吳介民出色地捕捉到在此過程中台商的貢獻及其付出的代價,以及科技與人才樣貌。對全球轉型、中國發展論爭、以及台灣在此過程中的貢獻與犧牲有興趣的學者,本書是必讀專著。 ——林南(中央研究院院士,杜克大學社會系榮休教授) 《尋租中國》以「台灣因素」的新
絕版無法訂購
21世紀新中國:中國大陸經濟全球化戰略
滿額折
作者:楊白全  出版社:白象文化  出版日:2023/02/01 裝訂:平裝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本書將綜合解析中國大陸如何透過「人才戰略」、「互聯網+」、「五年規劃」、「中國製造2025」、「自由貿易試驗區(FTZ)」、「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扶貧與鄉村振興」、「一帶一路戰略」、「國際產能與裝備製造合作」、「自由貿易協定(FTA)」、「人民幣國際化」等,政府主導對內及對外的經濟發展戰略,以形成其經濟全球化的戰略布局。並歸納分析中國大陸經濟全球化路徑與實踐方法及探討中國大陸是否有機會挑戰美國經濟霸權,以供讀者參考。
庫存:1
優惠:72週年慶-單79雙75
定價:600 元, 優惠價:79 474
從MIT到中國製造:臺灣如何推動中國經濟起飛
滿額折
作者:任雪麗  出版社:春山  出版日:2023/01/10 裝訂:平裝
***《臺灣為什麼重要?》作者任雪麗(Shelley Rigger),這次要告訴我們一個拚經濟的故事:臺商與臺企如何拚出了中國經濟起飛。***還記得嗎?一九九五年上映的首集《玩具總動員》裡,原本自認是太空騎警的巴斯光年,發現手臂上刻著「Made in Taiwan(臺灣製造)」字樣,才認識到自己只是量產玩具。那是一個頌揚臺灣「經濟奇蹟」的年代。只是,如果把當年情節照搬至今日拍攝,巴斯光年看到的無疑會是「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現在令世人稱奇的也變作「中國崛起」。你或許以為:中國經濟起飛的關鍵在於二○○一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自此如鴻鵠展翅,將燕雀臺灣遠拋在後。但本書要告訴你:沒有臺灣人的指引,就沒有中國崛起。美國著名臺灣專家任雪麗,於書中追溯並勾勒了戰後至今數十年來,海峽兩岸經濟從完全脫鉤到逐步整合的過程。她認為,臺商與臺企居中牽線,領航中國接軌國際,是中國經濟得以騰躍的一塊最重要跳板。她更主張,若無上述二者之助,中國未必能有今日繁榮光景,至少無法上升如此快速。因此,她特意以臺灣商人與企業為主角,講述他們為何跨海到中國拚經濟,又是如何拚出事業第二春,以及如何在無形中協助了本對全球市場需求陌生的中國企業日益茁壯,最終建立起紅色供應鏈。而且不只經濟。作者強調臺灣人大舉西進後,對中國的文化與社會也造成廣泛影響,像是帶起拍婚紗、吃個人小火鍋、喝咖啡等輕奢風尚;由於做了不少一手訪談,寫來相當生動有趣。在臺灣與中國之間緊密的經濟紐帶,因為兩岸緊張局勢和美中角力衝突可能將發生重大變化的時刻,本書帶領我們回顧歷史、分析現下與展望未來,可說是及時之作。而作者在談兩岸經濟互動的同時,自不免需要梳理臺灣經濟變遷:從香蕉王國到雨傘王國,從做Nike到做iPhone乃至做晶圓代工。對於想要迅速掌握當代臺灣經濟發展大略的讀者,本書也是絕佳入門。
庫存:1
定價:460 元, 優惠價:9 414
開新篇:香港的改革與開放
滿額折
作者:洪爲民  出版社: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2/11/21 裝訂:平裝
適合關心一國兩制下, 受惠於國安法立法和完善選舉制度的香港, 對香港及大灣區的未來發展有興趣的讀者。洪爲民教授作為現任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 透過此書分享他對香港再出發的見解和對香港未來發展的想法。--------------------------香港自開埠以來,一直把握着各種機遇,從小漁村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但過去數年,由於政治、經濟、疫情等因素,香港的光彩卻漸漸暗淡下來。香港如要重新展現璀璨的光芒,必須衝破窒礙發展的框框,並且開放思維,迎接全新的篇章。本書提出香港需要再出發,分析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應如何創新制度,以進一步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作者點出了香港過去在制度、思維、政策等方面的弱點及問題,並就香港的金融、經濟、人才、基建、創新科技、產業等方面提出具體可行的建議與方案,如做好「數字經濟」、建設「北部都會區」、設立「人才灣區」,鼓勵香港與內地合作,消除香港和粵港澳大灣區之間的壁壘,讓香港找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發揮獨特優勢,釋放所蘊藏的巨大創造力和發展活力。本書幫助我們探索香港經濟發展的前路,十分值得不同行業的人士、政策制定者、以至關心香港前景的讀者閱讀。
庫存:10
定價:850 元, 優惠價:79 672
世界級經濟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研究
滿額折
作者:陳廣漢  出版社:香港中華書局  出版日:2022/09/01 裝訂:平裝
本書係中國科學院學部諮詢評議項目“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世界級經濟區研究”的研究成果,立足粵港澳大灣區體制、産業和城市發展的實際,從支撑國際灣區、世界級城市群和典型的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因素和視角出發,從經濟一體化(市場一體化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高質量發展(現代産業體系與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高水平開放(“一帶一路”和“雙循環”新格局建設)分析和研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灣區的使命和任務。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710 元, 優惠價:9 639
從工業化到城市化:未來30年經濟增長的可行路徑
滿額折
作者:徐遠  出版社:香港三聯書店  出版日:2022/09/01 裝訂:平裝
本書的作者是時任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金融學副教授徐遠。徐教授用清晰簡潔的文筆概述中國改革開放40年以來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並提出城市化將是中國未來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徐教授在梳理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脈絡的同時,結合世界各地經濟發展的歷程和現狀,破除計量經濟學的迷思,提出經濟學研究的新思路和新視角。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490 元, 優惠價:9 441
峡江行:当代三峡库区考察实录(電子書)
65折
  • 電子書
出版社:重庆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2/08/01 裝訂:電子書
《峡江行——当代三峡库区考察实录》是一本以新闻报道为主的图书,真实记录了重庆直辖前后以及三峡大移民的历史。1996年,重庆直辖前夕代管万涪黔三地。作为报社编委、总编室主任的向泽映和记者罗成友行万里访峡江,走遍22个区县和部分厂矿企业,先后开辟《峡江行》专栏再现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社会风貌;作者后又推出了《峡江浪潮》大型记实报道以及大量库区调查报告,均收录入本书稿中。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優惠:三民72週年慶電子書
定價:340 元, 優惠價:65 221
百年變局下的中國經濟
滿額折
作者:李稻葵  出版社:開明書店  出版日:2022/07/01 裝訂:平裝
從一個經濟學家的角度,將中國問題置於國際形勢和歷史發展的基礎之上觀察,更加宏觀和全面地看待當下中國面臨的困境、機遇,以他山之石、以實踐之思對中國在轉型升級中面臨的具體問題對症下藥,提出更加切中要害的應對之道。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442 元, 優惠價:9 398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4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