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紅利積點抵現金,消費購書更貼心

三民網路書店 中國圖書館分類法 / 政治、法律 / 外交、國際關系 / 中國外交

1772筆,1/89頁
從文化天下主義到文化國際主:中國古代國際關係理論概念嬗變及當代轉化(戰略與國際關係研究叢書)(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郭樹勇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2025/01/01 裝訂:平裝
本書是一部討論國際關係理論中國學派的理論作品。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快速演進,國際關係理論中國學派的核心問題正在發生變化,即從21世紀初學界所關注的中國如何和平地融入國際社會,變成了21世紀20年代學界日益重視的中國如何在和平融入國際社會的同時有序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遷;後者重點體現在如何從學理上闡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作者從“中國古代的天下主義能否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服務”這一問題出發,以“天下主義”為核心,探討了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塑造與國際社會常識理性相聯通的“中國學派”的理論路徑和可能性。本書旨在用淺顯明瞭的語言闡釋古代中國人對於“中國”觀察、分析、應對治理“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372 元, 優惠價:87 324
新時代中國外交戰略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門洪華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2025/01/01 裝訂:平裝
本書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引,研究闡釋中國面臨的國際形勢和新時代中國外交的戰略佈局。以“時代背景—理論創新—實踐展開—戰略佈局”為邏輯鏈條,從統籌兩個大局的視角評估外部環境,探究中國在全球治理、“一帶一路”和地區合作中的積極作為,以及處理大國關係的可能路徑,並把構建新時代國際統一戰線作為中國外交戰略的重要指向。本書強調,應研究國際形勢演變,密切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積極應對百年變局深化演進,立足長遠進行謀劃,運籌中國戰略新佈局,推進完善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戰略佈局。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432 元, 優惠價:87 376
上海與美國地方交流年度大事記2023(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上海市美國問題研究所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2024/12/01 裝訂:平裝
本書為上海市美國問題研究所主編,是上海與美國地方交流大事的2023年度彙編,以時間為序,月份為單元,精確到日期,記錄了上海與美國地方交流的大事件。全面涵蓋了上海與美國之間的各類交流活動,包括文化藝術活動、教育交流、科技合作、人員互訪、醫療衛生交流與合作、商業投資活動、學術交流與滬美校際合作等。對上海與美國之間的每一項交流活動的介紹,多採用新聞報道的語言風格,簡潔樸素,詳略得當,對關鍵信息表述準確完整。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528 元, 優惠價:87 459
宋代使行文獻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王皓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2024/12/01 裝訂:平裝
《宋代使行文獻研究》正文共七章,對宋代使行文獻的文體淵源(即宋代之前的使行文獻梳理與概述)、宋代使臣的四種使行文體(行記、圖記、記行詩、語錄)、宋代使行文獻之間的異同、傳播與影響等具體文體進行了詳細的研究。使行作品的撰寫,主要集中在宋代,這是因為宋代複雜的周邊環境所決定的。兩宋時期的使臣行走在南北政權之間,奔波於不同民族之中,撰寫了大量的使行文學作品,這是宋代文學不同于其他朝代文學的特色之一,也是本課題成果撰寫的主要原因。可以說《宋代使行文獻研究》佔據了古代使行文獻研究的制高點,具有代表意義。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828 元, 優惠價:87 720
中國參與北極治理的能力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楊松霖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日:2024/12/01 裝訂:平裝
中國參與北極治理的能力包括支撐中國參與北極治理的經濟能力、認知與塑造北極事務變化的科技能力、維護中國北極合法權益的安全能力、設置北極事務議程的話語能力,具有綜合性、複雜性、動態性和客觀性特徵。對於中國而言,要充分發揮極地科學技術在中國參與北極治理中的獨特優勢,借助極地科技發展推動中國深度參與北極事務治理,推動北極地區可持續發展。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594 元, 優惠價:87 517
明代中國的大航海:鄭和下西洋論稿(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萬明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4/12/01 裝訂:平裝
本書將作者在鄭和下西洋領域30多年爬梳整理文獻史料的研究論稿結集展現。論稿收錄中文40篇,外文5篇。其中中文論稿分為史實考析、回眸思考、史料開掘、意義闡釋、文化視域、全球視野六部分,外文論稿另附其後。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1368 元, 優惠價:87 1190
中國租界通史(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費成康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出版日:2024/11/26 裝訂:精裝
本書大量利用中外交涉文件及各租界的土地章程、工部局年報等檔案,訂正了迄今在租界研究中存在的差錯,並增加了原書中內容單薄的有關租界法制、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內容。全書列十三個專題,內容之廣泛,囊括了當今租界研究的各項關注,既陳述“理亂興亡”,如各地租界的開闢、擴展、興衰,以及中外政治、經濟、文化相互間的衝撞、相持、匯合及其產生的廣泛而複雜的影響;也研究“典章制度”,如租界土地制度、立法、司法、行政等,由此系統展現租界內的經濟發展、物質景觀、市政管理與建設、法制狀況及其實踐等;亦辨析“疑難雜症”,對有關租界研究的一些問題進行深入考辨,如定義、數量、分類等論爭,既富針對性,又有很強說服力,補充、修訂、完善了國內外學界對租界問題的認識。此外,本書通過諸多以往未被發現、利用的中、英、法、德、意文原始資料及相關檔案,糾正了部分外國學者提出的一度頗為流行的隔靴搔癢式的主觀臆斷,具有突出的主體性、原創性和學術思想性,助力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1008 元, 優惠價:87 877
中印發展夥伴關係及路徑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隨新民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4/11/01 裝訂:平裝
中印關係跌宕起伏,歷經曲折。在就解決兩國邊界糾紛同發展其他領域雙邊關係達成“脫鉤”共識並建立有效邊境實控線(LAC)地區管控機制後,中印關係穩步發展,構建更加緊密的發展夥伴關係成為鞏固和推進兩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核心內容。本書在關照到國際體系結構性調整以及中印雙方身份定位和利益訴求中的現實主義思維慣性及效用下,著力從自由主義價值取向的國際合作觀念及理論適用切入考察中印發展夥伴關係建構的觀念基礎與應然邏輯,闡釋其理論合理性、歷史必然性、現實可行性、實踐風險及規避。本書除重點分析構建中印發展夥伴關係在雙邊、地區和次地區層而的實踐路徑、預期效用、風險挑戰外,還從路徑依賴角度探討了構建中印發展夥伴關係的策略選擇。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714 元, 優惠價:87 621
古代中日關係史(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日)河上麻由子  出版社: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出版日:2024/11/01 裝訂:精裝
公元666年正月,唐高宗李治攜武后及宗室、群臣前往泰山封禪。唐廷高調舉行封禪大典,向周邊各國宣揚國威無疑是目的之一。在場的,有來自西亞、中亞、南亞和東亞各地的使臣,當然也少不了三年前被唐朝和新羅聯軍擊敗的日本派來的使節。這時的日本,已全面效仿、學習唐朝的典章制度,建立起中央集權制,並嘗試在朝鮮半島與唐朝爭雄。自公元421年倭國王贊遣使劉宋,日本各政權在數百年間相繼向南齊、南梁、隋朝、唐朝派遣使節和留學生、留學僧。到了五代十國和宋初,在戰亂和動盪中,又有大量佛教巡禮僧到來,東亞各國的文化、宗教和政治通過人員往來密切互動。元明以降,中國與日本的關係,一直是中國對外關係的重要內容,無論是蒙古征服、朝貢體系、文化與商業的往來,還是日本在東亞發動的數次侵略戰爭,一直影響著今天亞洲的國際格局。如何在亞洲史的框架中重新看待古代中日關係?本書作者依據史料分析和考證,借助對“天下”觀念與統治合法性、十五次唐日使節往來、佛教文化的傳播、唐朝滅亡後中日關係的轉變等的討論和澄清,呈現出一幅生動而豐富的中日交流史畫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354 元, 優惠價:87 308
1905年東三省事宜談判筆記(簡體書)
79折
作者:薛軼群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2024/11/01 裝訂:平裝
本書是“近代中外交涉史料叢刊”的一種。日俄戰爭結束後,日本與清政府交涉“東三省善後事宜”,經過二十餘次會議的交鋒,雙方簽訂《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條約》正約及附約。《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條約》底本現藏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對於雙方談判代表發表的各種意見,彼此爭論分歧所在,以及談判者的動作神情等,《條約》均有詳細記錄,具有較為重要的史料價值。有鑑於此,整理者對《條約》進行整理、翻譯,以推進中國與日俄戰爭關係研究。整理者進行了短句標點和全文翻譯以便普通讀者的閱讀和學習,有助於中國近代史的研究,整理和出版價值較高。
庫存:2
優惠:簡體新到貨
定價:372 元, 優惠價:79 293
南京國民政府對國聯調查團的因應(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宋書強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4/10/31 裝訂:精裝
本書聚焦于南京國民政府因應國聯調查團的歷史過程,展現南京國民政府在籲請派遣國聯調查團、國聯調查團組建、國聯調查團來華、《國聯調查團報告書》等層面的具體應對舉措。本書指出南京國民政府對國聯調查團的因應及其依賴國聯的外交政策,確有收效之處,但是政局紊亂和派系競逐的政治結構成為南京國民政府外交活動的羈絆,並體現在國民政府因應國聯調查團的全過程中,進而提出內政與外交協調發展,弱國外交才有希望;修明內政,一致對外,是救國的基本工作,也是九一八之後國人的一致呼聲。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588 元, 優惠價:87 512
波瀾壯闊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實踐自覺和理論自覺的視角(國際展望叢書)(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楊潔勉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出版日:2024/10/01 裝訂:平裝
本書作者為著名國際關係學者楊潔勉。全書分為“發展軌跡”“戰略謀劃”“理論建設”三部分。作者簡要總結了中國外交的發展歷史,對奧運外交、世博外交等重要外交領域進行了學術研究和學理闡釋;從中國傳統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國內外環境變化、應對全球性挑戰和提出引領性戰略倡議等角度,論述和分析了中國外交戰略的發展;立足於中國外交所處的實際環境,堅持中國優秀傳統思想理論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體系做出貢獻。
庫存:2
定價:408 元, 優惠價:87 355
清政府與萬國公會交涉檔案選編(全二冊)(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劉洋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2024/10/01 裝訂:平裝
本書稿為“近代中外交涉史料叢刊”之一種,主題為晚清政府(主要自19世紀70年代後)與萬國公會交涉檔案的選編。檔案的主要部分來自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晚清國際會議檔案》(2008年廣陵書社影印出版)和臺灣“中研院”近史所藏0127和0220“賽會公會檔”。本書選取清政府與當時代表性的六個萬國公會——萬國監獄大會、萬國稅則公會、萬國鐵路公會、萬國行船公會、萬國郵政公會、萬國電信聯盟的交涉檔案共604件,包括:中外往來照會、節略、信函,總理衙門(外務部)與出使大臣、北洋大臣以及其他中央部門之間的往來諮文,總理衙門(外務部)與總稅務司及其僚屬之間的函札與申呈,總理衙門(外務部)、出使大臣、北洋大臣以及其他中央部門的奏摺,萬國公會的章程、通告、銜名單、說略、議程,參會代表的日記、演說和報告書等。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468 元, 優惠價:87 407
列強在華使館區特權制度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程珂著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4/10/01 裝訂:平裝
本書論述20世紀上半葉列強在華使館區特權制度產生、發展和被廢除的過程,探討其主要內容和對中國的影響等問題,從一個側面揭示列強的侵害和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內涵,展現民族、主權意識覺醒下中國歷經奮鬥走向獨立自主的艱辛過程。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816 元, 優惠價:87 710
凝視遠邦:1793年馬戛爾尼訪華使團的視覺文化(簡體書)
79折
作者:陳珊珊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大陸)  出版日:2024/10/01 裝訂:精裝
1793年的馬戛爾尼使團訪華是中西關係發展歷史中最為關鍵的外交事件之一,其政治層面的影響已被眾多學者廣泛討論;但同時,作為18世紀一次重要的科學考察,它所包含的科學探索內容卻鮮有學術探討。本書作者聚焦于來華使團的圖像創作活動,通過梳理使團藝術家在本次旅程中,特別是在中國土地上對於互贈禮品、外交儀式、山川地貌、城市民人、科技文化等要素的觀察和描繪,以及這些素材在其後的進一步加工與流傳,強調了該圖像創作過程中藝術、科學與外交的碰撞與融合。由此,作者指出,在18世紀的西歐社會環境影響下,從中國歸來馬戛爾尼使團各成員實際上具備了一種多元的中國觀,這些觀念付諸文字與圖像,塑造了其後相當一段時間內西方社會對於中國的複雜認識。
庫存:5
優惠:簡體新到貨
定價:456 元, 優惠價:79 360
柳原前光《使清日記》研究與校注(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聶友軍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4/09/14 裝訂:平裝
本書“研究篇”從賦予言說以意義的文學性閱讀出發,梳理《使清日記》所載內容,研討柳原前光的中國觀察和中國認識,從文學發生學角度分析日記的文本生成,並從一個側面呈現晚清社會、近代中日關係以及兩國殊途分野的近代化進程。“校注篇”對《使清日記》寫本進行錄文並斷句標點,對其中的衍字、脫字、誤字、旁注、謄錄空白等予以校記,據上下文和邏輯關係改正書頁混亂情況,對所涉中日重要人物、節點事件以及難解字詞的含義、詩文的用典出處等加以箋注。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588 元, 優惠價:87 512
民國條約研究會會議錄1926-1928(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吳文浩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2024/09/01 裝訂:平裝
本書是“近代中外交涉史料叢刊(第二輯)”的一種。條約研究會是民國北京政府時期的修約決策機構。1926年10月,顧維鈞開始籌劃成立條約研究會,邀請專門人才處理到期修約相關各項問題。1926年11月9日,該會舉行成立大會。自1926年11月18日第一次常會,至1928年5月3日第48次常會,該會共存在了一年半的時間。該會由顧維鈞主持,參與人員包括王寵惠、羅文幹、王蔭泰、錢泰、刁作謙、胡惟德、湯爾和、嚴鶴齡、張東蓀、鄭天錫等。該會討論的問題包括修訂或廢止舊約及相關的應對措施,特別是如何處理關權、法權、航權等重要問題。條約研究會檔案包括成立大會及48次常會的會議記錄、研究會的經費、人員任用和開會通知,對研究民國北洋政府時期的修約決策及相關人物的思想均有重要價值。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408 元, 優惠價:87 355
中日外交戰略的博弈1931-1941(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鹿錫俊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2024/08/05 裝訂:精裝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是引入第三方因素國際性地解決中日矛盾,還是局限於中日兩國而單獨解決中日矛盾,此為中日之間的重大分歧點。本書以中國外交為主線、日本外交為輔線,探究雙方圍繞這一分歧點而展開的戰略博弈。方法上,本書在兼顧中日、雙向比較的同時,重視將中日雙邊關係置於中日美蘇德等多邊關係之中加以宏觀檢討。佈局上,第一章至第五章以1931—1937年為對象,通過考察兩國在處理九一八事變的方針與對待“直接交涉”的態度等問題上的政策演變,追蹤雙方在大戰略的對峙中走向全面戰爭的過程;第六章至第十二章以1937—1941年為對象,基於對重大節點與事件的連續性的個案研究,論證中方對國際解決戰略的修正與堅持,剖析日方在大戰略上背離單獨解決的初衷而挑起多國戰爭的路徑與背景。
庫存:6
定價:768 元, 優惠價:87 668
大使講中英關係(全2冊)(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劉曉明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2024/08/01 裝訂:平裝
《大使講中英關係》分為上、下兩卷,精選了作者出使英國11年間發表的700餘場演講中的117篇。其中,上卷內容涵蓋中英關係、政黨議會交流、經貿關係、金融合作、科技合作、生態環保、地方往來等方面,共57篇;下卷內容涵蓋文化交流、春節慶典、教育交流、孔子學院、軍事往來、華僑華人、英國友人、中英認知等方面,共60篇。書中有作者對中英關係的觀察與思考,包括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中英關係?如何發展穩定互惠的中英關係?如何增進中英之間的相互瞭解和認知?更多的章節是介紹中英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對於讀者關心的問題,如中英關係怎麼了?中英關係能否回到從前?作者的回答是:英國對華認知出了問題,中英關係不會回到從前。“穩定互惠”是我們需要的中英關係。如何做到“穩定”?首先,要相互尊重,不忘中英建交的初心;其次,要求同存異。如何做到“互惠”?首先,要確立正確的對華認知和定位,把中國的發展看作機遇而非挑戰,更不是威脅;其次,要正確認識中英經貿關係的互惠互利。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1188 元, 優惠價:87 1034
一個中國學者的非洲之行與學術之思(英文版)(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劉鴻武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4/08/01 裝訂:平裝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528 元, 優惠價:87 459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89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